机械取栓治疗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

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

f甸际脑血管病杂志2020 年丨2 月第 28 卷第12 期Int J Cerebrovasc Dis,December 2020, Vol. 28,No. 12•881 ••临床研究•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胡恺丁明祥谢兵黄晓光李兵韩志安中山市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528400通信作者:韩志安,Email:553590025@【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EM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M2段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接受治疗的急性MCA M2段闭塞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临床决策分为EMT组和非EMT组,对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血管成功再通定义为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mTICI) >2丨)级,转归良好定义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

采用多变量以回归分析确定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性18例(56.3%);年龄(63.87 ±8.64)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 IH SS)评分(13. 91 ± 3. 45)分。

EMT 组20 例(62. 5% ),非EM T组12例(37. 5% ); 16例(50. 0% )转归良好,16例(50. 0% )转归不良。

EM T组血管成功再通率为85. 0%,90 d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非取栓组(65. 0%对25. 0% ;|2= 4. 800,P =0. 029),而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10. 0%对0% ;P =0. 516)和病死率(10. 0%对8. 3% ;P = 1.000)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较

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较

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较徐瑞;殷世武;王转;王黎洲;蒋天鹏;李兴【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动脉内治疗AIS患者60例,其中30例接受微导管置于阻塞血管近端或阻塞血管血栓内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单纯溶栓组),30例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90 d内病死率及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支架取栓组和单纯溶栓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分别为(21.89±5.62)分、(7.78±2.36)分(P<0.001)和(18.40±6.59)分、(7.00±2.28)分(P <0.00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67%(26/30)、63.33%(19/30)(X2=4.356,P<0.05);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13.33% (4/30)(x2=0.162,P>0.05);90 d内病死率分别为13.33% (4/30)、16.67%(5/30) (x2=0.131,P>0.05);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别为66.67%(20/30)、36.67% (11/30)(x2=5.406,P<0.05).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AIS后血管再通率及90 d预后均显著优于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多病例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验证.【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6(025)012【总页数】4页(P1027-1030)【关键词】脑卒中;取栓;溶栓【作者】徐瑞;殷世武;王转;王黎洲;蒋天鹏;李兴【作者单位】550004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550004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550004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550004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550004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2随着神经介入器材和技术的发展,动脉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心源性脑栓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

心源性脑栓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

心源性脑栓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傅懋林;戴为正;张惠琼;洪丽燕;孔敏霞;何文钦【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659-663)【关键词】颅内栓塞;心源性;血栓溶解疗法;机械溶栓;血管成形术;综述【作者】傅懋林;戴为正;张惠琼;洪丽燕;孔敏霞;何文钦【作者单位】362000福建省泉州,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神经内科;362000福建省泉州,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神经内科;362000福建省泉州,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神经内科;362000福建省泉州,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神经内科;362000福建省泉州,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神经内科;362000福建省泉州,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以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处理、治疗原发病和使用抗凝药物,防止病情进展及再栓塞,但疗效欠佳[1]。

CCE超早期治疗策略的选择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

笔者就CCE的现状、超早期治疗,特别是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CCE指的是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脱落流入脑动脉造成血管阻塞,致使责任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造成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以下心脏疾病均有可能造成CCE,包括持续或阵发性心房颤动、二尖瓣狭窄、卒中前4周心肌梗死、左心附壁血栓、左心房黏液瘤、左心室壁瘤、病窦综合征、扩张性心肌病、射血分数<35%、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腔内肿物、冠心病、伴有血栓形成的卵圆孔未闭以及在脑梗死前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卵圆孔未闭等。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NINDS)的一项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合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基线评分>17分是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2]。

在CCE患者中,较大血管的栓塞常见,如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等。

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及防治进展

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及防治进展

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及防治进展张茂林【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头号杀手”。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内附壁血栓脱落进入脑循环致使脑动脉血管阻塞的心源性脑栓塞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

心源性脑栓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急性30天病死率高达20%~30%。

因此,脑栓塞已成为心血管内科医生与神经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重危疾病之一。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first killer",had became a threat to human life and health.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Cardiogenic brain embolism, induced by atrial mural thrombosisshedding into the cerebral circulation resulting incerebral artery blood vessel obstruction,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concerns of doctors. The incidence of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increases with age and the 30 daysmortality rate as high as 20%to 30%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Therefore,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cardiovascular internists and neurologists of common concern of severe disease.【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14【总页数】3页(P2579-2581)【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房颤;防治【作者】张茂林【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心源性脑栓塞是心脏病的重要并发症,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内附壁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脑的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2],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2]。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模型建立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模型建立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模型建立刘月娥;陈俊霖;江学军【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24(27)3【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2016-01—2022-12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0例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根据是否发生sICH 分为sICH组和非sICH组。

收集AIS-LVO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并建立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优度。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预测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价值。

结果320例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发生率为24.06%(77/320)。

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心源性栓塞型、基线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阿尔伯塔中风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基线血糖、基线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基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基线血尿酸为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影响因素(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源性栓塞型、基线NIHSS评分增加、基线HbA1c升高、基线NLR增加为AIS-LVO 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ASPECTS评分增加、基线血尿酸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

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模型方程:y=-4.246+0.674×心源性栓塞型+0.095×基线NIHSS评分-0.372×基线ASPECTS评分+0.852×基线HbA1c+0.295×基线NLR-0.008×基线血尿酸,经Hosmer-Lemeshow检验,P>0.05。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

520203962021403[摘要]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 )的早期血管内治疗,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标准方案。

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 )导致的AIS-LVO ,多见于亚洲人群,目前尚无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血管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单纯机械取栓效果不如心源性栓塞(CE ),除支架取栓外往往需要局部动脉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以及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更为复杂的操作。

另一方面,由于其慢性狭窄导致的缺血耐受,这类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处理也不同于CE ,组织窗评估可能更为重要。

因此本文拟将ICAS 导致的AIS-LVO 血管内治疗进展作一总结。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Advances i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 caused by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LI Yulin,PAN Haizhou,GAO Yuhai,CHEN Yan,WAN Shu.Department of Neurology,Pinghu Branchof Zheji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Jiaxing 3142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 Shu,[Abstract]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has madeepoch-making progress in the past few years.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n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have becom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AIS-LVO caused by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is common in Asia,and there is no large RCT study to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athogenesis,mechanical thrombectomy which wa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embolic occlusion,may not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caused by ICAS.Besides 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more complex techniques and operations such as local intra-arterial antiplatelet drugs,angioplasty,and rescue stenting are often needed in ICAS patients.On the other hand,due to the ischemic tolerance caused by chronic stenosis,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E,and the reversible ischemic tissue evaluation may be more important.Therefore,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the progress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related to AIS-LVO caused by ICAS.[Key words]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ndovascular treatment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李玉林潘海洲高宇海陈岩万曙DOI :10.12124/j.issn.2095-3933.2021.3.2021-4389作者单位:314200嘉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平湖分院神经内科(李玉林),神经外科(潘海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脑科中心(高宇海、陈岩、万曙)通信作者:万曙,E-mail :万曙,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术前言在美国,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也是导致严重长期残疾的第一大原因。

大约每3分42秒就有一人死于急性卒中,大约62%的卒中死亡发生在医院以外。

自1940年代以来,卒中死亡率一直存在地理差异,美国东南部称为“卒中高发带”,尽管最近有所改善,但这些差异仍然存在。

平均而言,卒中高发带的死亡率估计比美国其他地区高出30%,而在卒中高发带集中的北卡罗莱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和乔治亚州高出近40%。

急性脑卒中后功能不佳可归因于未能识别关键症状,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而超出治疗窗口。

据估计,从2015年到2035年,与卒中相关的直接医疗费用总额将从367美元增加到943亿美元。

最新研究表明,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性卒中,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从历史上看,1996年批准的第一个治疗AIS的方法是静脉使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IV-tPA)溶栓。

在此之后,急性脑血栓栓塞症II(PROACT II)研究中,Prolyse证明了在脑卒中发生后6小时内使用尿激酶原进行动脉内溶栓(IAT)治疗大脑中动脉(MCA)闭塞的患者,90天的临床结果得到改善。

卒中介入治疗研究(IMS)表明,联合IV和IA-tPA治疗AIS是安全的且临床有用,而5项已发表的试验的结果彻底改变了血管内治疗(EVT)治疗大血管闭塞(LVO)的方法。

DAWN和DEFUSE-3试验的积极结果代表了目前AIS治疗的模式的转变,从严格以时间为基础的治疗决定转变为以生理为基础的治疗决定,根据先进的成像特征识别可挽救的大脑,或所谓的临床和放射影像不匹配。

与之前的卒中试验相比,DAWN试图通过延长EVT时间窗来纳入更多的卒中患者,包括那些以前被认为不适合进行EVT的卒中患者。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介绍了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VT试验,以及基于神经血管成像、当前EVT技术、尚未解决的问题和EVT相关并发症的患者选择标准。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现状和展望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现状和展望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现状和展望闭塞血管能否及时再通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颈动脉或颅内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再通率低,预后差。

机械取栓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

我们就机械取栓术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1 机械取栓装置根据作用机理机械取栓装置可分为两大类:①通过近端途径真空抽吸血栓装置,如Penumbra系统;②通过远端接触血栓后将其拉入近端导管内的装置,如Merci、Solitaire、Phenox、Catch取栓器。

Merci取栓器是2004年首个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取栓装置,2007年批准Penumbra系统,2012年批准Solitaire FR和Trevo装置。

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治疗,虽然具有简便、省时的优点,但是再通率低。

与之相比较,机械取栓具有血管再通率高、脑出血发生率低、再通时间、治疗时间窗延长等优点。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只要MRI显示存在较大的缺血半暗带,就应该积极开通血管,但治疗时间窗有待进一步研究。

机械取栓也存在因手术准备及操作延迟血管再通、对操作人员及设备要求较高等缺点。

2 不同机械取栓装置的疗效2.1 Merci取栓器早期开展的MERCI试验是一个前瞻性、非随机、多中心的试验,评估Merci取栓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项研究纳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的患者,颅内主要血管闭塞3~8 h,或者发病0~3 h但不适合静脉溶栓。

评价指标为血管再通率、器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90 d神经功能缺损。

结果显示,Merci治疗组再通率达到48%,高于历史对照组PROACT-Ⅱ研究中18%自发再通率(P<0.0001)。

90天神经功能缺损,血管再通患者46%预后良好,未再通患者只有10%预后良好(P<0.0001)。

器械并发症为7.1%,症状性颅内出血为7.8%。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郑国民;梁志刚;张振
【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
【年(卷),期】2024(19)5
【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在有效时间内经机械取栓治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临床症状,但机械取栓常合并血管再闭塞,影响患者预后。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过程的最后共同通路防止血管再闭塞。

目前,在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围手术期,辅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尚存争议。

本文对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发现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安全的,但有效性尚需要规范的临床研究证据证实。

【总页数】6页(P573-578)
【作者】郑国民;梁志刚;张振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替罗非班联合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观察
2.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和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3.
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血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应用的临床分析4.替罗非班联合急性支架植入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5.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比单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械性取栓、药物溶栓及支架技术联合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疗效分析

机械性取栓、药物溶栓及支架技术联合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疗效分析

机械性取栓、药物溶栓及支架技术联合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疗效分析李克;王铭义;刘勇建;刘永晟;李明;王迎新;申敬顺;韩杰;王峰【摘要】目的分析机械取栓、药物溶栓及支架取栓技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疗效.方法对27例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患者进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术后随访90 d,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应用支架取栓器23例,支架结合抽吸技术3例,动脉溶栓1例.腔内治疗后即刻再通率67%,症状性脑出血11%,90 d随访预后良好率33%,死亡率18.5%.结论特定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腔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combin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andstenting.Methods 27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intracranial large-vessel occlusion received endovascular treatment.Modified Rankin score was used for independence evaluation 90 days.Results Among them, 23 were treated with stent retriever, 3 with stenting combined with aspiration, 1 with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mmediate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 rate was 67%,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ate 11%.Good clinical outcome was achieved in 33%, and mortality after 90 days was 18.5%.Conclusio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safe and effective.【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4页(P383-386)【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机械取栓【作者】李克;王铭义;刘勇建;刘永晟;李明;王迎新;申敬顺;韩杰;王峰【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辽宁大连 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机械开通治疗逐渐成为继静脉溶栓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颅内大负荷血栓,其开通效率高,效果确切。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会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AIS患者尽早实施血管内治疗、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灌注是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的有效方式之一,AIS机械取栓患者的规范性护理对防治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对AIS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相关指南尚没有针对护理指标的最佳工作流程推荐,为此,本文就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的护理管理现况从急诊绿道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综合护理、延续性护理、出院后健康管理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建立AIS的优化护理模式。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护理;综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脑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2020年中国卒中中心报告指出:根据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的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有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1],2014-2015年,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研究组的4项随机对照试验最终证明了机械取栓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在AIS患者中有更好的结果和更好的恢复[2-3]。

1.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护理:1.1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设立卒中专科绿道护士,将绿道护士纳入急诊科的患者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绿道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预检分诊、识别、和评估患者以及做好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全程追踪、记录、随访和数据录入工作。

1.2路径化护理:路径化护理急救方案的实施通过成立卒中救治小组、制定急救护理方案并实施,明确责任及分工,采用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路径表来缩短接诊时间。

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密切协作,最大限度的利用医疗资源、缩短患者等待及护理交接时间。

急救方案应遵循循证护理、系统管理的理念,以AIS病情特点及溶栓、介入取栓术启动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不断优化和改进急诊溶栓、取栓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功能预后。

rt-PA

rt-PA

rt-PA摘要:目的:对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20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B组患者NIHSS评分评先比A组患者低(P<0.05)。

结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非心源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在临床中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采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1]。

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发病因素的不同分为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2]。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讨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20例非心源性患者作为B组。

A组患者20例,男性及女性例数分别为10例及10例,年龄37~64岁,平均(50.50±8.75)岁;B组患者20例,男性及女性例数分别为11例及9例,年龄37~66岁,平均(51.5±8.81)岁。

经统计学分析后得知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没有差异(P>0.05)。

1.2方法参加本次研究40例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

使用的剂量为0.9mg/kg,药物最大的使用剂量为90mg,快速静脉滴注注射为总剂量的10%,剩下的剂量在一小时内滴注完成。

1.3观察指标对治疗前、治疗24小时、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进行比较。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院就诊。急救转运系统与脑卒中救治医疗机构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可避免
院前延误,实现快速、有效转运患者。医疗机构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脑卒中
诊治团队,根据指南制定急性脑卒中诊治预案,建立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
,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效率。此外,应逐渐建立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的认证
和考核系统,医务人员应具备开展诊治技术的能力,如静脉溶栓、血管内
取栓、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防治等规范化综合处理,各级医疗机构建立
急性脑卒中诊治质量改进体系,及时发现救治过程的不足,并及时整改。
规范的远程卒中和远程影像评估系统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治方
案及分流途径提出指导意见及合理建议,对急性静脉溶栓提供有效支持,
对符合急性机械取栓患者进行合理分流。
3
n推荐意见:(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组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医疗机 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 量改进体系(I级推荐,c级证据)。(2)推荐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 系及转运机制,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 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I级推荐,B级证据)。
n 颈动脉超声对发现颅外颈部血管病变,特别是狭窄和斑块很有帮助;TCD可 检查颅内血流、微栓子及监测治疗效果,但其局限性是受操作技术水平和骨窗影 响较大。
n MRA和CTA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信息。以DSA为参考标准,MRA发现 椎动脉及颅外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约为70%~100%。MRA和CTA可显示 颅内大血管近端闭塞或狭窄,但对远端或分支显示有一定局限。HRMRI血管壁成 像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大脑中动脉、颈动脉等动脉管壁特征,可为卒中病因分型和 明确发病机制提供信息。
n二、现场处理及运送

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1T01:59:00.35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月17期作者:徐德会[导读]徐德会(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探讨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机械取栓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08月01日日收治的40例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机械取栓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机械取栓+静脉溶栓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65.00%)(P<0.05);治疗前,试验组NIHSS评分(24.85±4.22)分同参照组NIHSS评分(25.05±4.39)分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13.25±3.03)分低于参照组NIHSS评分(16.05±3.13)分(P<0.05)。

结论:在静脉溶栓基础上,机械取栓方法有效应用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获得显著改善,可促进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关键词】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表现出较高发病率,并且疾病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均表现出显著增加[1]。

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在治疗期间,机械取栓方法应用,能够将血管开通率显著增加[2]。

本研究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08月01日日收治的40例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机械取栓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机械取栓+静脉溶栓方法进行疾病治疗),旨在探讨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机械取栓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为达到促进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显著提升目标,现报告如下。

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

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

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研究,共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其他患者为研究组,进行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比较疗效。

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机械再通治疗,在治疗后的NISHH评分为2.16±1.01,相比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评分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脑卒中;NIHSS评分;急性期;临床疗效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也在逐渐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的升高,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所致的坏死,出现一系列症状,分为TIA、RIND、SIE、CS,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所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非常重要。

为了探究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对此疾病的治疗效果,选择60例患者为对象,分组进行研究,并作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研究,共6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其他患者为研究组,进行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4月,符合本次研究的各项标准。

对照组30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为(65.36±5.41)岁;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0.50~19h岁,平均时间为(2.06±0.50)h;男性17例,女性13例。

研究组30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为(65.44±5.62)岁;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为0.50~20h岁,平均时间为(2.10±0.40)h;男性16例,女性14例。

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杨丽华;宋蕊楠;王海亮;刘洁;崔二平;丁建【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24(64)4【摘要】目的探讨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

对照组采用单一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

比较两组入院基线资料、发病至穿刺时间(OTP)、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PTR)、取栓次数、血管再通、颅内出血、血栓逃逸、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天mRS评分等;术前及术后7 d进行两组头颅核磁共振平扫,测量梗死灶及对侧相应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计算相对ADC(rADC)。

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卒中病史、卒中TOAST 分型、术前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观察组PTR较对照组缩短,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及血栓逃逸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术前ADC和r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观察组梗死灶ADC及rAD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相较于单一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总页数】4页(P62-65)【作者】杨丽华;宋蕊楠;王海亮;刘洁;崔二平;丁建【作者单位】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盐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2.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疗效分析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抽吸导管直接取栓与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疗效的对比研究4.Trevo 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5.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抽吸导管直接取栓与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疗效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脑卒中,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往往来得突然,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及时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以及科学的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更影响着他们日后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前景。

一、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在急性期,迅速准确地判断脑卒中的类型是诊断的关键。

医生通常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的特点,比如是否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或者头痛、呕吐等。

接着,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检查肢体的肌力和感觉、评估语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头颅 CT 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区分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高密度影)和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多无明显异常)。

对于一些 CT 检查结果不明确或者需要更详细评估的情况,磁共振成像(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此外,实验室检查也不可或缺,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查找可能的危险因素。

二、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一)缺血性脑卒中如果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在发病后的一定时间窗内(通常为 45 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等,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挽救尚未坏死的脑组织。

对于不适合溶栓或者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可能会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

同时,还会进行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治疗,如使用丁苯酞、依达拉奉等药物。

另外,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有效地开通血管,改善预后。

(二)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不同血管再通方法治疗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不同血管再通方法治疗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不同血管再通方法治疗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柳晓锋;李丽;侯永革;齐秀彦;谢少云;刘翠平;朱荣彦【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再通方法对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30例、机械取栓组24例及联合治疗组2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各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A型)、心源性栓塞型(B型)和其他病因型(C型).评估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和出血转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90d评估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 评分(mRS).结果: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机械取栓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出血转化比例也更高(P<0.05).机械取栓组中,治疗后,与A型、C型比较,B型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房颤相关性栓塞患者中,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比较,机械取栓组和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均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转化比例高于机械取栓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静脉溶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疗效最佳.而在房颤相关性脑栓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可能为最佳选择.联合应用疗效好于单独治疗,但出血转化比例明显升高.【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8(013)009【总页数】4页(P433-436)【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作者】柳晓锋;李丽;侯永革;齐秀彦;谢少云;刘翠平;朱荣彦【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3;R741.05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栓、脑栓塞等导致脑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脑血流减少,最终引发供血部位脑组织缺血、缺氧、组织病变的急性脑功能障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 年 8 月第28 卷第8 期J Intervent Radiol 2019, Vol.28, No.8—721 —•神经介入Neurointervention •机械取栓治疗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分析瞿小锋,李沛城,范伟健,邓小文,李波,刘一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心源性(C E)和非心源性(NCE)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TOAST研究组病因分型分为C E组(n=10例)和NCE组U=18),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补救性支架植入率、不良事件发生率、90 d内病死率、术前和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lcin量表(mRS)评分(mRS彡2分为预后良好)。

结果C E组10例(100%)、NCE组17例(94.4%)患者达到血管良好再通[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2b〜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X X O S hC E组术前、术后7 d NIHSS评分分别为15.88±3.40、7.75±4.03,NCE组分别为12.57±4.05、7.50±5.87,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0.05)。

C E组、NCE组分别植入0枚(0%)、6枚(33.3%)支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0.05)。

CE组发生脑出血3例,NCE组发生脑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 E组、NCE组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0%(6/10)、50%(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d内病死率分别为20%(2/10)和22.2%(4/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管内机械性取栓治疗C E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和死亡发生率,可达到与NCE患者相似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心源性栓塞;非心源性栓塞;机械取栓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4X(2019)-08-0721 -05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comparative studybetween acute cardioembolic stroke and acute non-cardioembolic stroke QU Xiaofeng, LI Peicheng,FAN W eijian,DENG Xiaowen,LI B o,LIU Yizhi. Department o 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First AffiliatedHospital o 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Province 215006,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Y izhi,E-mail: liuyz-sz@;U B o,E-mail: libo2003suzlwu@【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ascular mechanicalthrombectomy for acute cardioembolic (CE) stroke with those for acute non-caix]ioenibolic(NCE) stroke. MethodsTlie clinical data of 28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who underwent mechanicalthrombectom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rch 2017 to Ma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TOAST classifica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E group(t i=10) and NCE group(/i=18). The vascularrecanalization rate, the rate of rescue stent implanta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the mortality ratewithin 90 days, preoperative and 7-day postoperativ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li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90-day postoperative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score(m RS^2 points being regarded as a good prognosis)we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en patients(100%) inCE group and 17 patients(94.4%) in NCE group achieved good revascularization(TICI grade 2b-3), and the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 T ie preoperative and 7-day postoperativeNIHSS scores in CE group were (15.88±3.40) and (7.75±4.0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12.57±4.05) and(7.50±5.87) respectively in NCE group. The 7-day postoperative NIHS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e preoperativeDOI : 10.3969/j.issn.l008-794X.2019.08.003作者单位:215006江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通信作者:刘一之E~mail: liuyz-sz@;李波E-mail: libo2003suzhou@—722 ——介人放射学杂志 2019 年 8 月第28 卷第8 期J Intervent Radiol 2019, V〇1.28, No.8one in both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CE group and NCE group0 stent(0%) and 6 stents(33.3%) were respectively implant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statistically sig n ific a n t(P<0.05). In CE group cerebral hemorrhage occurred in 3 patients, and in NCE groupcerebral hemorrhage occurred in 2 patients,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in one patient, and acute heart failurein one patient. The incidences of adverse events in CE group and NCE group were 30%and 22.2%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 n ific a n t(P>0.05). The 90-d a ypostoperative good prognosis rates in CE group and NCE group were 60%(6/10) and 50%(9/18)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ortality rates within90 days in CE group and NCE group were 20% (2/10) and 22.2% (4/18)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cardioem bolic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 ic stro ke,m echanical intravascular thrombectomy does not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death, and it can achieve the sim ilar clinical effect as in treatingpatients with NCE stroke.(J Intervent R adiol, 2019, 28:721-725)【Key words】acute stroke; cardiogenic embolism; non-cardiogenic embolism; mechanical thrombectomy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显示机械取栓有 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并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 床预后[1-6],已成为一线血管腔内治疗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