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总体疗效评估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56a9875b0717fd5370cdc6c.png)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肝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其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移植和生物干细胞移植等。
作为早中期肝衰竭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重要治疗方法,非生物型人工肝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与广泛应用。
本文重点对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Abstract:As a common clinical syndrome of severe liver disease,liver failure is extremely fatal.Its treatment includes comprehensive medical treatment,non-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biologic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early liver failure patients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non-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 has now been recognized and widely used at home and abroad.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mmonly used non-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 treatment are reviewed.Key words:Liver failure;Abiotic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Plasma exchange对于重型肝炎晚期或暴发性肝衰竭患者,非生物型人工肝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能为患者赢取时间接受肝移植治疗,对提高肝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02f04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9.png)
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王笑笑, 黄建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基于肝细胞强大的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者延长肝移植患者等待肝源的时间。
人工肝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及混合型3种类型。
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利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应用吸附、透析、滤过、置换等方法清除有害代谢产物,补充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型人工肝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为基础构建体外生物反应装置,具有肝特异性解毒、生物合成及转化功能,进而起到清除有害代谢产物的作用;混合型人工肝是将非生物型及生物型人工肝装置结合应用,兼有二者的功能。
现将上述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NBAL为目前技术最成熟、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人工肝。
主要用于肝衰竭早中期,凝血酶原活动度介于20%~40%的患者;晚期肝衰竭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应慎重选择人工肝治疗。
在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资助下,本院联合全国十余家单位在“十二五”期间入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96例,探索了在肝衰竭早期应用人工肝和不用人工肝治疗的效果及在肝衰竭中晚期用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人工肝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患者人工肝治疗能改善肝功能,但短期生存率与综合内科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对乙型肝炎肝衰竭中期患者采用选择性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的人工肝治疗方法较单纯的选择性血浆置换疗效更好。
对乙型肝炎肝衰竭中期患者治疗2次以上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NBAL类型是血浆置换/选择性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在治疗过程中丢失大量血浆,需等量新鲜血浆补充,但国内血浆制品供应紧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血浆置换治疗的开展。
因此新型NBAL模式应运而生,如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血液透析滤过、配对血浆置换吸附滤过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aaab2c4b35eefdc8d33381.png)
・临床研究 ・ 2 l 5
非生物型人 -, 治 疗对 重型肝炎 患者 肝功 厶化I 的影响研究 r ̄ q B:标 I ̄ 匕I S I '
朱艾 征
( 阳市第二 中医 院,河南 洛阳 4 10 ) 洛 7 0 9
【 要 】 目的 探 讨非 生 物型人 工 肝在 重 型肝 炎治疗 中临床应 用价值 ,从 而 为 以后 的诊 治提 供 参考 依据 。方 法 选择 20 年 1月至 2 1 年 摘 08 01 6月在 我 院 感染科 就 诊 的重 型 肝炎 患者 8 O例 ,我们 给 予上 述 患者 基础 治 疗联 合 非生 物型 人 工肝 治疗 。分析 比较 治疗 前后 患者 临床 症状 及 肝 功 能指标 的 变化 情况 。结果 ① 8 例 惠者 治疗 后 的总胆 红 素 (BL 、 0 T I ) 丙氨 酸转 氨酶 ( T AL )及天 冬 氨酸转 氨酶 ( S )均较 治疗 前下 降 , AT 凝血 酶原 活动度 (T 及 白蛋 白 ( L ) 治疗 前 明显上 升 , P A) AB 较 治疗 前后 相此 差 异均 有统 计学意 义 < O 5 。② 8 .) O O例 患者 ,3 (1 5 7 例 9 . %) 2 临床 症状 及 临床 体 征 均得 到 不 同程度 的改 善 ,6例 (. %) 无 明显 改善 ,1 70 5 例 (. %) 因病 情加 重 合 并肝 性脑 病 死亡 。结 论 非 生物 型 15 2
人 工 肝在 重型 肝 炎治疗后 ,能够 明显 改善 患者 的 临床 症 状和体 征 ,显著 改善 患者 的肝功 能指标 ,总体 安 全性较好 ,因此 非生物 型人 工肝必
将成 为重 型肝 病最 重要 、最 有效和 最 常 用的 治疗手段 之 一 。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模式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模式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e78d5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6.png)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模式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情个体化差异较大,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具体方案应个体化。
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包括单纯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血浆透析滤过、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合模式人工肝治疗等。
在人工肝治疗后,应从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生存率等方面对其疗效做出恰当的判断。
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在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补充必需成分,短时间内稳定机体内环境,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人工肝包括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3种类型,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非生物型人工肝,其他两类人工肝尚处于临床试验或研究阶段。
需要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尤其是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见、病情变化快,不同患者的病情个体化差异较大,同一位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情也会有不同,不同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需要通过人工肝治疗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相应的所需要人工肝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具体方案应个体化。
我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包括单纯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血浆透析滤过、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
以上各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模式各有优缺点,将不同的治疗模式进行有效组合,利用其各自优势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临床上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或组合模式,联合增效或扬长避短,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人工肝治疗后也需要对其治疗效果作出恰当的判断。
本文就各种人工肝治疗模式如何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作一评述。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ccb1c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4.png)
802021年1月第7卷第1期*临床与实践*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芮绍军1,陈兴琼21•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000;2.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感染科,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14年1月一2019年3月研究对内科的3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随机分为两组,1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对比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是93.33%(14例),对照组数据是53.33%(8例),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为(241.54±56.38)!mol/L,ALT为(96.27±61.74)U/L,AST为(105.28±72.87)U/L, CHE为(4731.64±722.64)U/L,Cr为(55.09±18.39)!mol/L,PTA为(51.83±15.27)%,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5.874、3.725、3.058、6.337$4.490、3.786,!<0.05);观察组并发症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对肝功能的恢复效果比较明显,实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重型肝炎;临床效果;肝功能;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A doil0.11966/j.issn.2095-994X.2021.07.01.25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patitisRUI Shao-jun1,CHEN Xing-qiong2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Kunming,Yunnan Province,650000China;2.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Kunming,Yunnan Province,6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patitis.Methods The study conducte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30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4to March2019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5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1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the efficacy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and adrerse reactions rate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93.33%(14cases),and the data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53.33%(8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05);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TBil was(241.54±56.38)^mol/L,ALT was (96.27±61.74)U/L,AST was(105.28±72.87)U/L,CHE was(4731.64±722.64)U/L,and Cr was(55.09±18.39)^mol/L,PTA was (51.83±15.27)%.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5.874,3.725,3.058,6.337,4.490,3.786, !<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lication data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0.05).Conclusion The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has a more obvious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liver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patitis.It can improve,achieve a higher,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Severe hepatitis;Clinical effect;Liver function;Adverse reactions收稿日期:2020—12—08;修回日期:2020—12—29作者简介:芮绍军(1978-),男,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结核肝炎、艾滋病及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非生物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支持效果评价
![非生物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支持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a0beae0998fcc22bcd10d36.png)
R s ac n t u e o f ciu s a e f L S u h s s i l T id Mi tr dc lU ie s y C o g i g 4 0 3 , i a e e rh I si t f n e t sDie s so A, o t we t t I o P Ho p t , h r l a y Me ia n v ri , h n q n 0 0 8 Chn a i t
中图 分 类号 : 5 2 R 1. 6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8 3 ( 0 )2 0 9 — 2 10 — 142 80— 00 0 0
Ev l to o hee e to n aua i n ft f c fno -bia tfca i e o r i i llv r i s po tt e a n te t t hr n c s v r e a ii up r h r py i pa i n s wih c o i e e e h p tts
t ee e t e rt s4 .% . T ett f cie rt e c e 69 . a d t esd f c e emi . T e s r ia ae f ain t h f ci ewa 7 8 v a h a e e t er a h d5 .% ol v a n i e e e t w r l h u v r tso p t t wi h s d v l es h
S rm B La dAL e rae . n T ice sds nf a t P<001) T esmpo .% o ain mpo e b iul. n eu T I n Td ce sd a dP A rae i ic nl n g i y( . . y tmsi 9 1 f t t i rv do vo sy a d h n p es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076c3028ea81c759f5786c.png)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为2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
结果:经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食欲增加,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其中9例患者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黄疸明显消退。
有2例III度肝昏迷患者治疗后转为I度,1例II度肝昏迷患者转为清醒。
标签: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为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以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为标准。
人工肝治疗组27例:男性病人20例,女性病人7例,年龄15~52岁。
诊断急重症肝炎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0例,中毒性重症肝炎2例。
对照组55例,男47例,女8例,在年龄26~74岁之间,诊断急重症肝炎3例,亚急性重症肝炎9例,慢性重症肝炎43例。
1.2治疗方法1.2.1基础综合治疗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保肝护肝治疗,乳果糖灌肠、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和H2受体阻滞剂,血浆、白蛋白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综合治疗。
1.2.2血浆置换治疗①使用仪器为WLXGX——888型伟力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分离器,血液管路,穿刺针(16G)。
应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26例,应用血液透析加单纯血浆置换疗法1例;25例使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周围动、静脉直接穿刺,2例应用单针双腔管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通道,穿刺部位制动,进行血浆置换。
每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ml者一例,每次血浆置换量为3000ml者25例,每次血浆置换量为4000ml者一例,每周2~3次。
血流速度为80~150ml/min,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保证血浆分离与补充速度的动态平衡。
②术中根据病人凝血功能调整肝素用量,一般首剂为0.3~0.8mg/kg,治疗中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凝血酶原的数值调整肝素用量,一般每小时追加4~8mg,为避免因肝素过量而导致的出血,每次治疗结束后,应用等量或2/3量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过量的肝素。
人工肝技术的疗效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人工肝技术的疗效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d5eb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2.png)
人工肝技术的疗效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人工肝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
下面列举50条关于人工肝技术疗效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的详细描述:1. 肝功能衰竭程度:通过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来判定人工肝技术的疗效。
2. 生命指标恢复:评估患者的生命指标恢复情况,如意识状态、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判断人工肝技术是否有效。
3. 脑功能恢复:检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如意识清晰度、神经反应等,来评估人工肝技术的疗效。
4. 肝脏病因治疗效果: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脏病因治疗的效果,如抗病毒治疗、解毒治疗等。
5. 血液生化指标恢复: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等,评估人工肝技术的疗效。
6. 肝细胞损伤度: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细胞损伤度的改善情况,如肝细胞变性、坏死等。
7. 肝功能代偿能力: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功能代偿能力的改善情况,如肝脏合成蛋白能力、解毒功能等。
8. 凝血功能恢复: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评估人工肝技术的疗效。
9. 腹水量减少: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腹水量减少的效果,通过监测腹水的产生和排出情况。
10. 肝衰竭并发症治疗效果: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衰竭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
11. 肝细胞功能: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如胆汁分泌功能、糖代谢功能等。
12. 肝衰竭预后: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如生存率、生活质量等。
13. 脑功能改善: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脑功能改善的效果,如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14. 肝移植适应症改善: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移植适应症的改善情况,如肝移植排队等待时间的延长。
15. 肝移植后预后: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移植后预后的影响,如肝移植后存活率、排异反应等。
16. 肝脏再生功能:评估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肝脏再生功能的影响,如肝细胞再生率、肝脏体积恢复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d04309f121dd36a22d82ae.png)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1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疗效判断标准1.1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1)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早、中期,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介于20%〜40%的患者为宜;晚期肝衰竭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应权衡利弊,慎重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寻求肝移植机会。
(2)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等待肝源、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及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
(3)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1.2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活动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2)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和鱼精蛋白等严重过敏者。
(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4)心脑血管意外所致梗死非稳定期者。
(5)血管外溶血者。
(6)严重除毒症者。
1.3人工肝治疗的疗效判断临床上一般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来进行判断。
1.3.1近期疗效1.3.1.1治疗后有效率(1) 肝性脑病级别降低;(2) 消化道症状的改善;(3)血清胆红素降低;(4)PTA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改善;(5)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下降;(6)其他实验室指标,如血氨、内毒素下降等。
131.2治疗后4周好转率(1)肝性脑病减轻;(2)消化道症状显著改善;(3)PTA稳定在30%以上;(4)血清胆红素降低。
1.3.2 远期疗效远期疗效用生存率来评价,包括治疗后12、24及48周生存率, 2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操作方法、原理根据病情不同进行不同组合治疗的李氏非生物型人工肝(Li-NBAL )系统地应用和发展了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选择性血浆置换(Fractional PE,FPE)、血浆(血液)灌流(Plasma-orbemo-perfusion,PP/HP )/特异性胆红素吸附、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HF)、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等经典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临床方案系统化、技术操作标准化、治疗模块集成化的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d72b73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8.png)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德江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09(011)005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68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早期患者有效率93.3%,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率分别为60.8%、10.8%.结论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表明,对肝功能有肯定的支持作用,不良反应轻,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总页数】2页(P822-823)
【作者】周德江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肝康Ⅱ号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02例临床护理 [J], 瞿平;谭华炳
2.肝康Ⅱ号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02例临床护理 [J], 瞿平;谭华
炳
3.恩替卡韦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分析 [J], 林雪松;刘威;毕秀格
4.应用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J], 林锋;邱平;贾杰;曾洪兰;李晖
5.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 [J], 向德栋;王宇明;毛青;张绪清;马巧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昏迷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成功行跨血型肝移植1例报告
![肝昏迷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成功行跨血型肝移植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93658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4.png)
孙爽,等. 肝昏迷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成功行跨血型肝移植1例报告肝昏迷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成功行跨血型肝移植1例报告孙爽,刘金泉,冯帅,王淑贤,徐祥美,戴德淑,王建红,蔡金贞,许传屾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山东青岛 266000通信作者:许传屾,*****************(ORCID:0009-0004-0770-6409)摘要:本文报告1例经过人工肝支持治疗并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的肝昏迷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后期恢复较好。
并且对肝移植手术的时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肝移植;肝功能衰竭;肝,人工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3MH240);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2023年度人工肝专项基金”(iGandanF-1082023-RGG037);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X”科研项目(QYFY+X202101060)Successful trans-blood 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hepatic coma: A case reportSUN Shuang,LIU Jinquan,FENG Shuai,WANG Shuxian,XU Xiangmei,DAI Deshu,WANG Jianhong,CAI Jinzhen,XU Chuanshen.(Organ Transplantation Center,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 Chuanshen,*****************(ORCID: 0009-0004-0770-6409)Abstract:This article reports a patient with hepatic coma who underwent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ccessfully,and the patient recovered well in the later stage after active treatment.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timing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Key words:Liver Transplantation; Liver Failure; Liver, ArtificialResearch funding:General Project of Shan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ZR2023MH240);The “2023 Artificial Liver Special Fund” of the Beijing Hepatobiliary Mutual Welfare Foundation (iGandanF-1082023-RGG037); The “Clinical Medicine+X” Research Project of Qingdao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QYFY+X202101060)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情进展快,病死率极高。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6630af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2.png)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闵峰;宋闽宁;骆梅兰;朱忠芳;黄文琪【期刊名称】《透析与人工器官》【年(卷),期】2005(016)002【摘要】目的:初步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PE治疗45例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判断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血浆置换术后重型肝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达87%,血清胆红素平均降低34.3%,PTA上升13%.治疗过程中以血压下降、心慌、恶心、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0%,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和血制品引起的重叠感染,耐受情况良好.结论: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总页数】4页(P40-43)【作者】闵峰;宋闽宁;骆梅兰;朱忠芳;黄文琪【作者单位】厦门市第174医院传染科,福建,厦门,361003;厦门市第174医院传染科,福建,厦门,361003;厦门市第174医院传染科,福建,厦门,361003;厦门市第174医院传染科,福建,厦门,361003;厦门市第174医院传染科,福建,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赤芍退黄汤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58例 [J], 田红卫;董正洪;李军生2.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J], 傅金满;王庚歌;陈华忠;方浩3.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J], 魏嬛;卫敏;周再生;冯健华;叶晴;高齐明;高文军;黄玉凤;杨秀芳4.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J], 蒋文;朱勇根5.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J], 冯碧英;陈文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物理型人工肝治疗模式早期救治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比较
![不同物理型人工肝治疗模式早期救治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18b170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5.png)
不同物理型人工肝治疗模式早期救治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比较胡肖兵;高洪波;廖明儿;何敏茹【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年(卷),期】2008(015)002【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物理型人工肝支持治疗模式在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早期救治中的疗效,探索早期救治慢重肝的人工肝治疗有效模式.方法 120例慢重肝患者均符合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的诊断,按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30例.治疗1组,进行血浆置换,每次置换血浆3 000 ml;治疗2组,每次置换血浆2 000 ml后进行血浆吸附2 h;治疗3组,每次进行血浆吸附3 h;治疗4组,采用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治疗,每次治疗4 h,均每周2次,每次间隔2~3 d,连续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黄疸消退与反弹、白蛋白与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血浆置换组症状改善27例,总胆红素(TBil)下降率为51.8%,反弹幅度为14.4%~46.7%,不良反应多;减量血浆置换联合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组症状改善24例,TBil下降率为62.2%,反弹幅度为2.8%~28.5%,不良反应少;单纯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治疗组症状改善16例,TBil下降率为38.8%,反弹幅度为2.8%~6.8%,不良反应少;MARS治疗组症状改善26例,TBil下降率为60.1%,反弹幅度为7.8%~27.4%,不良反应多,且费用昂贵,性价比不高.结论减量血浆置换联合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治疗慢重肝(早期)具有退黄效果好,黄疸反弹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性价比较高,是慢重肝早期救治较为合理的方式.【总页数】3页(P117-119)【作者】胡肖兵;高洪波;廖明儿;何敏茹【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广东,广州,510060;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广东,广州,510060;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广东,广州,510060;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广东,广州,51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4;R459.5【相关文献】1.肝康Ⅱ号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02例临床护理 [J], 瞿平;谭华炳2.中间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5例观察 [J], 舒德云;杨庆坤;王忆春3.肝康Ⅱ号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02例临床护理 [J], 瞿平;谭华炳4.不同基因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析 [J], 李秀梅;梁树人;李萍;戴晨阳;徐健;刘莉5.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总体疗效评估 [J], 王林;胡容;张鸿;张人风;陈莉;王亚娟;王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医学-消化系统重症-2_真题-无答案
![重症医学-消化系统重症-2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679fa0740be1e640e9af5.png)
重症医学-消化系统重症-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案例分析题男性,34岁,饱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发热4小时入院,腹痛向腰背部放射。
查体:血压12l/67mmHg,脉搏87/小时,体温38.5℃。
腹平,上腹部稍紧,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腹水征阴性,肠呜音稍弱。
既往病史不详。
1. 患者为明确诊断,需完善的相关检查包括A.血清淀粉酶 B.腹部B超 C.心电图 D.肝功能 E.腹部CT F.腹部X线平片G.尿常规2. 对于该患者可能的鉴别诊断包括A.急性胰腺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消化道穿孔 D.急性胆系炎症 E.泌尿系结石 F.心肌梗死G.急性胃肠炎3. 完善检查后示血淀粉酶为1123(Somogyi)U;血常规: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0.74,红细胞5.4×1012/L,血红蛋白152g/L;腹部B超未见胆系结石征象;腹部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临床考虑急性胰腺炎,拟行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CT分级描述正确的是A.A 级:正常胰腺 B.B级: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肿大,伴有胰周改变 C.B级: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肿大,不伴有胰周改变 D.C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 E.D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渗出明显,胰腺实质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 F.E级:胰腺或邻近区域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境界不清的积液或积气G.A~D级常为轻型胰腺炎H.D~E 级常为重症急性胰腺炎4. 经综合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42/分钟,无尿和便血,腹胀加重,目前诊断应考虑A.ARF B.ARDS C.MODS D.应激性溃疡出血 E.急性重症胰腺炎5. 目前治疗措施应包括A.血液净化治疗 B.呼吸支持 C.调控全身炎症反应 D.行足量全肠外营养 E.适当液体复苏 F.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男性,25岁,饮酒后左上腹疼痛伴呕吐9h,呈持续性剧痛,向左腰背部放射,呕吐后疼痛无缓解。
非生物型血液净化技术联合加味茵陈篙汤治疗重型肝炎162例疗效分析
![非生物型血液净化技术联合加味茵陈篙汤治疗重型肝炎162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7438a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6.png)
非生物型血液净化技术联合加味茵陈篙汤治疗重型肝炎162
例疗效分析
赵英;刘富青;张海涛;张晓艳;刘文君
【期刊名称】《透析与人工器官》
【年(卷),期】2006(017)003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联合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370例次,血液滤过16例次,血液灌流13例次,血液透析11例次)联合加味茵陈篙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重型肝炎.结果:治疗后144例症状、生化指标明显改善,7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之一,配合加味茵陈篙汤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明显提高疗效,掌握时机是关键.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赵英;刘富青;张海涛;张晓艳;刘文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院,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分析 [J], 覃彬婵
2.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岑柏春
3.加味茵陈蒿汤联合不同剂量大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果比较 [J], 何华
4.加味茵陈蒿汤联合刺络拔罐及蓝光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J], 苏碧凤
5.加味茵陈赤芍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J], 肖德梅;谭兰香;姚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型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不同类型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dc0cef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7.png)
不同类型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周再生;叶晴;吴素红;梁少媚
【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5(017)001
【摘要】比较不同组合类型非生物人工肝对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清除血浆中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5)
【作者】周再生;叶晴;吴素红;梁少媚
【作者单位】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人工肝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 [J], 赵咏梅
2.不同类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的不良反应观察 [J], 周观林;张伦理;邱湖海;张琼;刘春文;杨沛华;谢志军
3.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总体疗效评估 [J], 王林;胡容;张鸿;张人风;陈莉;王亚娟;王丽
4.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J], 朱绍华; 郭长存; 刘志国; 武建; 张静; 尹芳; 韩英; 周新民
5.不同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比较 [J], 杨景毅;耿宏智;程书权;黄成军;冼永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与生物型人工肝研究进展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与生物型人工肝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6b00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b.png)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与生物型人工肝研究进展
周莉;杨颜榕;陈煜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24(40)2
【摘要】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进展快速,预后不良。
目前其内科治疗方法仍有限,人工肝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体的启动时机、模式的选择、参数的设置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与非生物型人工肝相比,生物型人工肝能更好地模拟肝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其核心技术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相关临床研究也在积极进行,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就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及生物型人工肝相关进展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人工肝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239-245)
【作者】周莉;杨颜榕;陈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肝康Ⅱ号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02例临床护理
2.肝康Ⅱ号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02例临床护理
3.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4.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现状
5.组合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成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重型肝 炎患者治疗结束 时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 改善 ( < .5 , P 0 0 ) 治疗后 7 h凝 血酶原 活动度 ( T 均较 治疗前 2 P A)
明显 好 转 ( < .5 , 疗 后 7 h黄 疸 ( B) P O0 )治 2 T 均存 在 不 同程 度 反 弹 ( < .5 。 不 同 术 式 人 工 肝 对 不 同 类 型 重 型 肝 炎的 治 P O0 )
at a et a e t a n yd eetye f o —i rf i vrra n a ay gdges f m rvm n( < .5 , ti pt ns f rr t gb i rn t s nbo t ea l e et t dvri ere poe et P 0 0 ) is i t e i f p o n a i l i t me h i n oi Poho bnat i ( T ) f 2h usa e etets nf at m r e hntoebf et a et P< .5 . ani rtrm i cit e A o or f rt a n i icn yipo dta hs eo et n ( 0 0 ) Judc vy 7 t r m gi l v r r m e ( B o 2husae et et aevrigdges f o ni ( < . 5 . esria rt o c rn eeehpti a e T )f or f r ra n v ay ere u c g P O 0 ) T uvvl a f h i svr eat t 7 t t m h n ob n h e o c isf r t an y ieetye fri ili rra e tsa w rhntoeo e ct adsbauesvr hp ti( < .5 . r t gb f rn t s t ca le et n ro e a s fh ue n u — t eee eat P O0 ) ei d p o a f v t m if l i t h t a c is
me t fs v r e ai sp t n s M e h d R to p cie su y 5 7 c s s o e e e h p t i p t n s o u o p tl i cu i g n e e eh p t i ai t. t o s o t e er s e t t d 0 a e fs v r e ai s ai t fo rh s i ,n l d n v t e a c mp e e s e t ame t r u 2 a e n ri ca ie e t n r u 8 a e . s u t T el e n t n i e e eh p o r h n i e t n o p 1 4 c s sa d a t il v r r a me t o p 3 3 c s Re l v r g i f l t g s s h i rf ci n s v r e , v u o
疗, 慢性 重型肝 炎存 活率远低 于急性及 亚急性重型肝 炎( < . 5 。对 亚急性及慢性 重型肝 炎早、 晚期的远期 疗效 , P 00 ) 中、
早 期 存 活 率 为 8. % , 中期 及 晚 期 高 ( < .5 , 83 较 P O 0 ) 晚期 疗 效 最差 为 3. % ( < .5 。进 行 人 工肝 的 重 型肝 炎 患者 存 活 75 P 00 )
【 关键词 】 非生物 型; 人工肝 支持 系统 ; 重型肝 炎 ;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555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 1)810- 04 5 12 0 0—18 3 0 0 0
Ov r l e c c s e s e to i e e tt p s o o b o r i c a ie rat e t o e e e h p t i。 NG L n, e a l f a y a s s m n f d f r n y e f n n i a t i ll r t e m n fs v r e a i s WA i i f v t i HU
R n Z A og e a. h fcos i ae o i lfC eg u C eg u S ha 10 1C i og,H NGH n , 1TeI etu s s H s t hn d ,hn d ,i un6 06 ,hn t n i D e pao c a
【 bt c】 O jcv T s s t v a fc o t u et i r tl i lye o nnb ai i vrr t A s at r bete o s sh o rl f tfh cr n d e n cn a t s f o— o te le ta i a e e e lee e r f e ic p i rf a i e - il
王 林, 胡 容, 张 鸿, 张人风 , 陈 莉, 王亚娟 , 王 丽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 四川 成都 6 06 ) 10 1
【 要】 目的 摘
评估 目 临床开展的不同类型非 生物型人 工肝 治疗 重型肝 炎患者的总体 疗效 。方 法 回顾性研 前
究我 院住 院的 重型 肝 炎 患者 57例 , 中 内科 综合 治 疗 14例 , 工 肝 治 疗 组 3 3例 , 果 不 同 类 型 非 生 物 型 人 工肝 0 其 2 人 8 结
・
l0 ・ l8
四川 医 学 2 1 00年 8月第 3 1卷 ( 8期 ) S h a 第 w u nMei l ora,0 0 V13 ,o 8 dc unl2 1 ,o. 1N . aJ
论 著
不 同类 型 非 生 物 型 人 工 肝 治 疗 重 型 肝 炎 的 总 体 疗 效 评 估
率 高于未进行人工肝 治疗的重型肝 炎患者( < . 5 。2次及 以上人 工肝 治疗患者存 活率 高于 1次人 工肝 治疗 , P 00 ) 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 5 。结论 P 00 )
炎及 早期 患 者 的存 活 率指标有不同程 度的改善 , 能提 高急性重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