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
综观近年的中高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
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时的。
要想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上进行培养。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
即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
“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
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
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
学生唐雯波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快感,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
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
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
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
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作文中出现假话,同作文教学中的“纯工具训练”,搞“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束缚学生的手脚密切相关。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提倡着重训练写“放胆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探析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探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我国的各个教育阶段。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教师需要探索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从阅读拓展、主题选择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阅读拓展是指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使其在写作时能有更多的素材和语言表达方式。
实践证明,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社科类文章等,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丰富想象力,并且能够在阅读中学会借鉴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除了大量阅读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主题选择。
主题选择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它决定了文章表达的方向和内容。
在新课改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实用的主题选择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让他们自己提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等方面选择主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主题选择确定后,学生需要进行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自编自写一些范文,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还要求学生注意自我反思,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这样的循环往复不断实践和改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涉及到阅读拓展、主题选择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选择,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写作实践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1. 引言1.1 引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文学审美能力。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思维训练,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创作潜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细致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影响,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式,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语文作文教学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强调规范化的写作格式和语言表达。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写作需求和写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往往局限于单一的文字材料,忽视了多元化的写作载体和表达方式。
而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写作情境时的应对能力和拓展思维。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创新教学策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潜力。
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作文学习体验。
新课改下中学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成为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本文分析了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学习兴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作文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要环节。
当前,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进行,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要积极总结经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把中学生的特点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中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处于独立意识的完善阶段,在初中写作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进行作文教学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本身的乐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2.能够促进高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文是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反映事物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作文水平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
因此,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拓宽知识面,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在作文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作文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作文写作的过程就是体味人生的过程,当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时,就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就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从而热爱写作。
高中对学生写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高考作文分数占到60分,我们只有大力开展作文教学,才能为学生适应高考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小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必要手段。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出现了许多令人释怀的新气象,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的现状来看,作文教学仍然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
本文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作文改革一、前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比较受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谈“写”色变。
张志公先生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可是尽管老师费劲了心机,为学生写作文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更努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求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协调发展,可学生写出的作文还是空洞乏味,内容东拼西凑、不具体、不切题。
学生说作文难,成为小学作文写作中同学普遍遇到的问题。
二、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目前,语文教学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老师们为提高语文成绩,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做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仍然难住了很多的教师。
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并通过长期与同行的交流探讨,认为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文教学随意性大。
教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到位;二是作文教学形式单一,训练无重点,指导不到位;三是学生怕写作文的心态比较严重,老师怕教作文的心态依然存在。
三、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我们知道,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把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运用自己学过的和掌握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生活中去徜徉,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的“源头活水”。
浅议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汩 汩 流 淌 呢 ? 合 多 年 的 作 文 教 学 经 验 。 认 为 以 下 三 点 结 我
主 题时 , 师不 妨 让 学 生 听一 首 满 文 军 的 《 你 》 这 首催 人 教 懂 ,
不可 或缺 。
一
泪 下 的歌 曲 ,听完 后 ,学 生 的 眼前 肯 定 会 浮 现 出 自己 的母 亲 , 些 为儿 女 操 劳 一生 的天 下 母 亲 。 如 , 赏 梵 高 的《 那 再 欣 向
涌现 。
颇 多 , 觉 得 每 天 都 重 他 总
因 此 , 于挖 掘 , 以激 起 学 生 写 作 的 需要 。 设 情 景 , 善 可 创 作 的源 泉— — 生 活 。为此 , 课标 中的 写作 教 学 明 确指 出教 可 以唤 醒 学 生写 作 的灵 感 。 新
三 、 写 生 活 。 造精 品 抒 打
作 文 往往 是 学 生生 活 感 悟 、 情感 体验 、 智 灵 性 的一 种 才 事 而 作 ” 这 里 的 “ 事 ” 是 现 实 的社 会 生 活 . 时 为 事就 综 合 体 现 。作 文 教 学 不 仅 要 指 导学 生 关 注 生 活 、 发兴 趣 、 , 时 就 为 激
节 都 可 通 过 不 同 的角 度展 示 到 习 作 中 。 练 要 求 。 要尽 量 从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出发 , 而指 导他 们 从 又 进 当 然 , 注生 活 不 是 空洞 的说 教 , 新课 标 背 景 下 的语 自 己的所 想 、 感 、 知 、 愿 出 发 。 分 发 挥他 们抒 写 生 活 关 在 所 所 所 充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近年来,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一、课堂教学设计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形成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的转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堂布置温馨而富有创意,使学生感到舒适和愉悦。
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小组合作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在课堂中差异化教学,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发展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1.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基础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让学生自主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自我调整与提升。
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范文进行解析,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写作技巧。
3.主题拓展法。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与创造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素材搜集和扩展,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写作语言和思想。
三、评价方式在新课改下,评价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文采和语言规范的评价,但新课改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1.多层次评价。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与深入,作文教学更倍受关注。
但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无材料可写,不懂提炼文章中心”的问题。
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情感积累,培养创新思维,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多写、擅写,学会搜集写作材料,提炼材料思想,实现文章内容的升华。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写作教学;重积累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48-0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而现实的情形是学生普遍对作文有着惧怕心理、畏难心理。
不少学生的作文习惯于“编造”,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大话、空话、套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文教学一定要回归到本真上来,要在作文的养成上下功夫,最基本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注重情感积累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然而真情哪里来?现在的学生,往往以自己为轴心画一个圆,认为长辈的关心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很少想到主动关心他人,很少体会到教师、家长、同学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情感体验少,对生活感悟不够,使他们的作文缺少真情。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感情,懂得关爱别人的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
巴金曾说过:“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水平,而是因为我有感情。
”文章是真情的流露,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
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
只要作者情感的积累丰富,写作是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新课改中作文教学论文
论新课改中的作文教学[摘要]:在阅读中感悟真知,为习作奠定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智慧,提高习作水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写作。
[关键词]:感悟真知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工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工作。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小学的作文教学呢?下面我就小学的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一、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真知,为习作奠定基础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连通古今、通向内心的门户,为写作找到了数不清的切入点并树立了写作的范例,习作与阅读结合得好,既能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也能使学生写作能力迅速得到提高。
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要从小处着眼,捕捉有研究价值、有思维含量的研究点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其实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争点,就是这些争议点,为师生开辟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学生在深入研究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并随时为习作积累经验。
例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这课里,作者用“不慌不忙”、“严峻”、“安定”、“沉着”、“瞅了瞅”、“会意”等词语描写了人物的表情,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学习用这些词去描写自己所要描写的人。
在《中彩那天》这课里,上课时,可以以课后的问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贯穿全文,让学生自读感悟,找出描写父亲神情、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们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课文时,让学生们谈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们在研究热点中体会到,细节描写也就是人物的神情、动作的刻划会对文章表达中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写课后练夂,让课文中从没讲话的父亲也张嘴说话,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神情、动作的刻划想象他会说什么,抓住语言以及其他的描写大胆的想象,这就会激起了孩子们写作欲望,这样就使习作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深入的阅读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写作,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泸县二中城北分校2015级语文组陈红摘要: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传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告诫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转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状。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大讲解作文技法,而且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也就是说,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并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进行实用性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个性、主体、实用性一、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化和创新性现已成为当今作文教学追求的一个亮点,作文的“个性”源于学生的真实的表达自我,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优化作文心态,学生习作要尽可能展现个性、创造性作文的乐趣来源于生命的自我展现和个性的舒展;况且作文原本就是人的思维创造活动,只有在作文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才能使之写出真实的好文章来。
然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常常着眼于追求“字数短、内容平实、快速完成”的效果,很少在积累语言、感悟生活上下功夫,作文成了纯技术的操练,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模式化倾向严重。
比如在教学生习作散文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条款性的东西,如“开头写散文,要开头提出小问题,一线一定要到底。
还要夹叙边夹议,结尾点出大道理”。
这样下来,学生作文时,就关闭自己的心灵和大脑,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灌输的僵化思想、虚伪的情感和成人化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学生发挥的余地都很小,根本没能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就必须要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并鼓励其大开想象之门,写想象中的事、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内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在保证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有创意的,独特的作文来。
精选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共5篇)【教学论文】
第1篇: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思考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目标,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应当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启发学生积极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是,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时候,常常存在一些困惑。
下面,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师体现自身的教学主导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借助自身的语文实践。
并且,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个性化,不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学习实践。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充足的看书、写字、交流、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以及注重班级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具备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体现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充当引导者、组织者。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具备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方法后,可以有效地贯彻实施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体现自身的主导性,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和沟通交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组织全班沟通,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得以发展和提升,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最根本的是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放弃教师的引导。
这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一方面要应当具备清楚的和真正能够实施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针对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较为重要的知识,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二、在灵活应用教材文本的同时适当地引用其他教学资源在之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视教材为经典,仅仅是照本宣科,不能调整教材内容和增删教材知识。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茨沟初级中学 461100)【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45-01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它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同时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不能自拔。
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作文指导。
这种作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此,我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抓住兴趣,营造氛围,激发情感传统的作文课堂都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命题,终止于教师的批改,让学生背作文而后闭门造文。
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枯燥,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怕写作文,抵触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利用学校和课堂这块阵地,创设一个能与学生生活、社会交往相似的情景,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有话可写,乐于动笔。
不断提高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意识,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
于是,读了课文,有感而发就写,经历了高兴的、难忘的事就写,触景生情就写,只要有想说、想记的话就写,这样,学生还会觉得习作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吗?作文时还会苦思冥想硬”作”吗?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习作和读书、游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需要、生活学习需要的自然而然的事,就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对习作充满自信。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参与意识通过别具匠心的情景创设,再加上老师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在特定的氛围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其中,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
老师作为一名组织者在一旁为学生搭设舞台,帮助学生学习,向学生提出要求,及时进行指点、引导,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训练语言,施展才华,达到生生互动,而教师也参与其中,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作文环境,师生产生和谐的情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也不断创新,合理的作文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文章对下小学语文作文进行分析,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作文;作文教学;语文作文引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要求,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较基本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同时要求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思考,认为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的心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单纯关注学生的作业,而是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普遍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为了通过考试而教他们写作。
同时,作文课对学生来说较为很枯燥,不够有趣,导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下降。
1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作文如何教,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研究者在实践中提出了“自悟自构”的思路,这是在审视当前习作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其涉及作前、作中、作后三个环节,更多强调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自我领悟、自我架构。
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化内容,推进“双线结构”,追求“理趣”课堂,让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同步,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在此基础之上,以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需要建立这样两点认识:其一,挖掘写作的魅力,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之下动笔写作。
面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事实上,小学生在生活当中感兴趣的事物很多。
教师可隐藏作文教学目的,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之下思考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打开了有效写作的大门。
其二,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核心素养驱动下的作文教学思路。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1.挖掘每个同学自身的潜能首先要让每个同学在原有语文水平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进展,老师要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公正、客观对待同学,给同学参加的机会。
例如转变课堂教学的问答式,将“答题卡”发放给同学,让其他同学做答,老师予以评判和修改,并将信息回馈给同学,这样能够熬炼同学解题力量和记忆力。
其次增加同学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增加同学使用母语的力量,培育进展汉语语感的思维,提高同学交际、写作和阅读力量。
此外语文教学可以树立同学健全人格,推动身心和综合素养的共同进展。
最终培育同学合作精神,进展探究式学习方式。
同学参加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乐观性,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增加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同学间的探讨、倾听、提问和发言来完成语文学习,让同学学会敬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
2.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要逐步转变以教材、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升同学的中心和主体地位。
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自学辅导法、试验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争论式教学法、“学案导学式”等方式,转变观念、转变单一教学方式,让同学学会思索,主动发言。
其次丰富学习内容。
新课改后的学校语文不但要学习基础学问,还要向纵深进展,用语文独有的敏锐性去思索和熟悉生活,进行生态理论、环境理论等教育。
新教材增加与实际生活有亲密联系的内容,老师要收集新发觉、新科技资料或者地方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争论,激发同学学习热忱,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意识。
让同学情感自由、创新自由和思想自由,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3.优化教学方式学校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起有活力又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面对将来、面对世界。
要不断拓展语文学习以及语文学问应用的范围,重视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同学在不同方法和内容的整合、渗透和沟通中开阔视野,增加学习效率,得到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力量。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提炼主题、指导学生选择材料、指导学生结构成文等几个环节。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积累素材结构指导提炼鲜明立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提炼主题、指导学生选择材料、指导学生结构成文等几个环节。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即指导学生平时获取储备作文需要的原始材料。
有的学生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提笔就头痛,原因就是平时获取储备的素材少。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没有素材,写作就无从入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平时搜集素材的习惯,指导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
引导学生留意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观察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一方面,加强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健康读物、中外名著名篇等,从中获取素材。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储备信息,作文时才能输出信息。
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游览观赏等途径,指导学生了解周围人们的言谈举止、性格特点、生活习惯、思想意识、人际关系;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特征、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性,以及植物的形态、生长期、作用、用途;探索天象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形成原因等,从而获取素材。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整理、储备素材的习惯,指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做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所获取的素材,并进行储备,以备作文中“立意”的依据、“选材”的源泉。
要求学生积累素材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二、指导学生提炼主题指导学生提炼主题即指导学生“立意”,也就是指导学生提炼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定的中心,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立意”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
试论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摘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怕写作文,不知如何写作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了解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给予其正确的指导。
为使学生写作水平更快的提高,本文论述了两种教学模式,即看图—写话模式和课文—再创模式。
【关键字】小学作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最大比重的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
在小学阶段,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个令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因为通常小学生怕写作文,不知如何写作文,当教师要求写作文时,他们往往是抄袭作文书上的范例,而不去进行必要的思考。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
在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占很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作文教材本身不系统、而自己补充又不知从何下手,急于求成、又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这两大难题。
对此,教师所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加大学生的练习力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种方法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会把学生对作文仅存的一点好感全部扼杀掉。
为此,教师应当对小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了解,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材料是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具备大量的写作材料,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
现在的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积累量太小。
目前,小学生的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
大量、广泛地积累材料是一个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据调查,目前小学生的阅读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除了课堂上的所学课文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阅读来源。
当前,在追求升学率的教学现实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也是写作材料缺乏的另一个原因,小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的。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摘要:作文是语文的窗户,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改变学生厌写、怕写的现状,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成绩。
下面就从激发兴趣、感受生活、积累材料、模仿创新、以说促写、多鼓励、多写片段、求异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的窗户。
语文成绩的好坏,可以通过作文来透视。
可见作文教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课改下,更不可忽视。
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还存有不同程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作为我们教师应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作文教学呢,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造编写作文专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和家长会上为他们叫好,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作文的分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二、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农村学生的生活十分丰富,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丰富多彩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以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特别熟悉,但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发愁,感到没什么可写。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美学告诉我们,用热情的眼光和态度来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周围景物,能使观察更仔细、更持久、更深入。
人的情感植根于外在的客观现实,学生沉浸在物我交流愉悦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能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的美好情感,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认识、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三、积累材料、融汇贯通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
新课改形势下作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形势下的作文教学(登封市白坪乡初级中学河南郑州452400)【摘要】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由教学过程中的被动者变成主动参与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课堂新课改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就据此提出”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而目前作文教学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
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即使偶有一些佼佼的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
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谁欣赏?没有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的是别人的思想。
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主观的感受和文化批评的标准,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
这种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管子曰:”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相同,各自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史,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人基本素质是相同或相近的,但由于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
它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境界。
具备良好的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作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
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个人魅力和引领个性发展的主渠道。
在教学中,我做了努力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寻找到最佳的途径。
1.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注重生活的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材料的积累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专家于永正说:“语言的积累和应用正如存钱和花钱。
如果不是平时积攒得多,到用的时候怎么会‘囊中取物’一样拿出来花呢?”因此,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经常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
并且,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拿出五分钟,让学生做演讲,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阅读量也增加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它告诉我们: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实际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这就要求学生的脑子里要有丰富多采的生活场景,储存各种写作素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然而,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等局限,不可能时时留意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普遍的现象是到了写作的时候才着急。
于是我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看似平淡却富含深刻的道理的。
所
以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生活,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篇章。
比如宋代的词人苏轼面对明月就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仔细观察,却耐人寻味并给人以启迪。
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实,我还带学生站在风中感受风、来到雪地中欣赏雪。
花间月下的一隅风景,霞光中的一抹色彩,一个景致,一处远山的轮廓……诸如此类,只要经常观察思考,动笔写写,一定能写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
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走进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广泛的接触自然、社会。
坚持从实际入手,把活动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带领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学习植物生长规律,并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其中的乐趣;带领学生游览大自然,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指导学生观察小动物,把小动物带进课堂等等。
这样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
2.引而不发,注重学生良好作文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他们更自觉的、积极的接受写作训练,主动的去提高写作水平。
在激发写作兴趣方面,我首先注重了中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例如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一入中学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想象丰富多彩。
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
比
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过去可能写过多遍了,可能难以写出新意,我就改为《老师的……》,这下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多了,纷纷列出题目,如老师的“笑容”、“眼睛”、“皱纹”等。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抓住一点来写,果然写活了老师的形象。
而到了初二下学期以后,学生就逐渐进入闭锁期,这时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尊重他们,表现在作文上则喜欢写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
针对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我就指导学生写一些哲理性或科学性强的作文,于是友情、机遇、挫折、自信、科学研究这样的话题在他们的笔下闪现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打造了全新的亮点。
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激发写作的兴趣还要尽量实现写作空间的开放。
写作是最具有开放性的,囤于课堂的作文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
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辟更大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樊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实现其思维的拓展。
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强烈的。
创新也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
这就需要教师力克立身处世上的盲目
从众;创设民主化的思维场景和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自由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由此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去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思维的内涵并找到独创的新意;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其思维空间,写出好作品。
3.画龙点睛、拨云见日,注重方法的指导
在作文指导上,目前不少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来讲什么选材要新颖,主题要鲜明,结构要严谨,事例要典型等等,讲起来头头是道。
至于如何才能新颖,却又说不清楚,因而指导的力度有限。
写作教学就是要将写作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
写前指导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准备写作材料和培养构思能力。
如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老师或教材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
要努力调动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写中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
互修改。
这是过去作文指导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写中指导较之写前指导和写后指导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只有在写成的作文里,才能发现学生作文有哪些不足,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才可以亲自体会文章该怎么写。
写中指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改文”。
写后指导指教师的批改和讲评。
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同时,严格要求、循序渐进,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要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鼓起学生上进奋发的风帆,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
事实上,求全责备,讽刺挖苦只能加剧学生的厌恶畏惧心理,与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