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_练习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练习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2.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4.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累赘公瑾/谨慎遥想/杳渺B.樯橹/蔷薇吟啸/萧瑟华发/白桦C.狼狈/疲惫料峭/俊俏波涛/韬略D.蓑衣/绳索竹杖/依仗酹酒/醴酪5.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柳永《雨霖铃》(陈汉文)

柳永《雨霖铃》(陈汉文)

规范答题:
点明手法
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设想 作者与爱人分手次日酒醒的景况。词句勾画出拂 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 物描写中。把具有离别和相思意味的“杨 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用以描绘凄清 孤寂的秋景,正好烘托出人物形单影只的孤零心 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情语) 秋节。 情 景 交 融
虚 实 相 生
虚 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景语)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情景合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体会“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 诗的妙处。
规范答题
点明手法 分析手法 表达效果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 黄昇《花庵词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仁 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一次宫廷 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 首《醉蓬莱》,其中“宸游凤辇何处”一句 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到不快, 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 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 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 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 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 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规 范 答 题
点明手法 分析手法 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了以虚衬 实的手法。这首词写的是 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 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 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 当前的处境作正面描写, 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 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这 样,梦境越是繁华热闹, 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 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 今日就越凄凉。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校本课程“阅读与感悟”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以对比手法揭露“人性美丑”的外国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中,适合的是()。

A.《茶花女》B.《苔丝》C.《巴黎圣母院》D.《红与黑》【答案】 C2、在古诗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 B3、以下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B.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C.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D.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答案】 A4、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 D5、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

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答案】 B6、教学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能够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温庭筠《商山早行》C.李白《行路难》(其一)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 C7、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紧扣教学目标选用媒体,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雨霖铃课后练习

雨霖铃课后练习

《雨霖铃》课后练习一、夯实基础(一)字音识记1.雨霖.铃( ) 2.骤.雨( ) 3.凝噎.( )4.暮霭.( ) 5.寻觅.( ) 6.戚.戚( )7.乍.暖( )8.憔悴( )9.将息..( )(二)词语解释1.骤雨..初歇骤雨:2.念去去..、千里烟波去去:3.暮霭沉沉..楚天阔沉沉:4.此去经年..经年:5.都门帐.饮无绪..帐:无绪:6.便纵有千种风情..风情:7.寒蝉凄切..凄切:8.多情自古伤.离别伤:二、理解内容(一)赏析形象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景色描写交代了哪些内容?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与心爱之人分手的动作与神态,请简要分析。

答:(二)分析技巧1.依据课文,填写下表。

2.虚实结合是《雨霖铃》的一大特色,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运用了什么写法?试简要分析。

答:(三)品析语言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请分析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三、拓展阅读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横塘路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采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二)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雨霖铃》课后练习答案一、夯实基础(一)字音识记1.雨霖.铃(lín) 2.骤.雨(zhòu) 3.凝噎.(yē)4.暮霭.(ǎi) 5.寻觅.(mì) 6.戚.戚(qī)7.乍.暖(zhà)8.憔悴(qiáo cuì)9.将息..(jiānɡ xī)(二)词语解释1.骤雨..初歇骤雨:暴雨2.念去去..、千里烟波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3.暮霭沉沉..楚天阔沉沉:深厚的样子4.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5.都门帐.饮无绪..帐:名词作动词,设帐无绪:古今异义,古义,没有心情;今义,没有头绪6.便纵有千种风情..风情:古今异义,古义,情意;今义,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风土人情、景象7.寒蝉凄切..凄切:形容词作动词,凄凉急促地鸣叫8.多情自古伤.离别伤: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伤心二、理解内容(一)赏析形象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景色描写交代了哪些内容?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1)这三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是深秋的傍晚,地点是长亭,气候特点是“骤雨初歇”。

雨霖铃练习题

雨霖铃练习题

雨霖铃练习题雨霖铃练习题雨霖铃,这是一首古老的琴曲,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它的旋律悠扬,曲调婉转,给人一种恬静宁和的感觉。

然而,要演奏好这首曲子并不容易,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琢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雨霖铃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美妙的曲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雨霖铃的结构。

这首曲子包括前奏、主题部分和尾声三个部分。

前奏部分是短暂的引子,为主题部分做铺垫;主题部分是整个曲子的核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尾声部分是曲子的结束,它以柔和的音符渐渐消失。

在练习时,我们可以分别练习这三个部分,逐渐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曲目。

在练习前奏部分时,我们可以注重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的掌握。

前奏部分主要是由一些简短的音符组成,但要求手指能够迅速准确地按下琴弦。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弹奏这些音符,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要注意控制力度,使得每个音符的音量均匀一致,不要出现明显的高低声。

接下来是主题部分的练习。

主题部分的难点在于其复杂的旋律和快速的音符变化。

我们可以先将整个主题分成几个小节,分别练习每个小节的旋律和节奏。

在练习时,可以先慢慢弹奏,逐渐加快速度,直到能够流畅地演奏整个主题。

此外,还要注意每个音符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使得整个旋律连贯而不断。

最后是尾声部分的练习。

尾声部分要求演奏者能够将音符渐渐减弱,使得曲子以柔和的方式结束。

在练习时,我们可以将尾声部分单独拿出来练习,注重弹奏时的力度控制和音符的延长。

可以通过减少手指的按弦力度和加长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来达到这个效果。

除了以上的练习题,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变化和改编。

比如,可以在主题部分中加入一些装饰音符,增加曲子的变化和层次感。

可以尝试不同的弹奏速度和节奏,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可以尝试与其他乐器的合奏,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雨霖铃是一首美妙的曲子,也是一首考验演奏者技巧和理解力的曲子。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琢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曲子。

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默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默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专题:古诗文默写【真题汇编】【真题1】(2016年上海卷)(三)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2.(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

(2) 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5)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6)知足不辱,__________。

(《老子》第四十五章)(7)奇文共欣赏,_________。

(陶渊明《移居》)(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

(纳兰性德《长相思》)【真题2】(2015年上海卷)(三)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2.(1)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3)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4)雾失楼台,__________,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5)__________,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6)德不孤,__________。

(《论语·里仁》)(7)风乍起,__________。

(冯延巳《渴金门》)(8)谁解其中味?___________。

(曹雪芹《红楼梦》)【真题3】(2014年上海卷)(三)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去也。

(《〈论语〉七则》)(2),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4)叹年来踪迹,?(柳永《八声甘州》)(5),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6)书不尽言,。

(《周易·系辞上》)(7)沧浪之水清兮,。

2014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

2014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

2014高中语文专题三第13课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4(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寒:秋天的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堪:忍受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枯萎凋谢解析:将息:休息,调养。

答案:C2.下列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C项为直抒胸臆,A、B、D三项均为融情于景。

答案:C3.下列诗句诵读时的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解析:A项应为:对/长亭/晚。

答案:A4.名句默写。

(6分)(1)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2)如今有谁堪摘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10分)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词是我们国家文学历史上一种比较特殊的诗体,在唐代的时候兴起,经过了唐代的发展,宋代的时候已经非常的繁荣了。

历史上有很多宋词家,写作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首词是婉约风格的,柳永也是婉约风格的一个代表。

下面是为你了“《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的阅读题及答案阅读练习一: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11.26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11.26

参考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 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 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 翔,虚写国家统一,人们不能自由来往的痛苦,表达作者 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某句诗的作用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 上有这些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形 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 鉴 赏 “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 景 天挂上了霏霏雨幕,凄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 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 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 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还要赶路,去亲愈远。 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同学答案2: 竹子不被砍伐,就能生长,表达作者希望像 竹子一样,不被压迫,得到重用。
【参考答案】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卜算子•咏梅》)
借景抒情类解题步骤:
形 象 鉴 赏 · 景 物
1、列举景物(可作适当描绘,注意手法)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 氛、意境)
3、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答题范式】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渲染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 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雨霖铃》练习题(2023)

《雨霖铃》练习题(2023)

二十二宋词二首雨霖铃作家作品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较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是他的代表作。

他的词集为《乐章集》。

课文结构全词共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下阕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文章主题《雨霖铃》是婉约词的典型代表,通过描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抒发了作者平生遭遇不幸的感慨,流露出对黯淡前途的无比惆怅。

知识拓展:1.分析《雨霖铃》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作者怎样借景抒情?明确:“寒蝉凄切”点明季节为晚秋,借深秋时节蝉的哀鸣渲染凄清悲切的气氛。

“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暗示作者离别的伤感。

“骤雨初歇”点明天气情况,预示离别之船将要起航。

这三句词点明分别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境,渲染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句句写景,句句传情。

它准确地将恋人分别的凄凉心情反映了出来,并且为全词定下了低沉伤感的基调。

预习指导:1.作者:柳永,(朝代)词人,原名,是派的代表。

2.文体知识宋词按照风格,基本上可以分为和。

前者代表人物有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辛弃疾等人,词风似金戈铁马、铿锵有声;后者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女词人李清照,以及柳永、秦观等人,词风清扬柔和、温情万种。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骤.雨(zhòu)凝噎.(yē)暮霭.(ǎi)那.堪(nǎ)B.耆.卿(qí)屯.田(tún)饯.行(jiàn)否.泰(pǐ)C.禅.让(shàn)哽咽.(yè)阴霾.(mái)变更.(gēng)D.胭.脂(yān)枨.触(chàng)伥.鬼(chāng)惆怅.(chàng)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心情,情绪)B.暮霭.沉沉楚天阔(云气,雾气)C.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忍受,承受)D.此去经年..(一年)3.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渲染功业无成的伤感。

二年级语文单元双测试卷专项练习一答案

二年级语文单元双测试卷专项练习一答案

二年级语文单元双测试卷专项练习一答案1、修辞手法: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单选题] *比喻拟人(正确答案)比拟夸张2、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但光与影子,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的修辞格是()[单选题] *比喻比拟通感(正确答案)错觉5、6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由济南著名历史人物辛弃疾、扁鹊、秦琼组成的济南“吉祥三宝”之“泉城抗疫天团”一时间成了市民的热追对象,大大激发了全民核酸检测。

B.《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法规规定驾驶两轮电动自行车拨打接听电话、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初次被查给予口头警告,并登记相关信息。

C.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正确答案)D.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核酸检测依然是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发现病毒感染者的重要手段。

6、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酝酿(rùn)抖擞(sǒu)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B.贮蓄(zhù)坍塌(tān)怂恿(sǒnɡ)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C.虐待(nüè)棱镜(línɡ)附和(hè)参差不齐(cēn)D.镶嵌(xiānɡ)莅临(wèi)怅然(chànɡ)咄咄逼人(duō)7、1“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电话交谈中,一般由打电话的一方先提出结束谈话,致告别语。

(完整版)中职语文高一上下册默写练习题

(完整版)中职语文高一上下册默写练习题

《采薇》1.采薇采薇,。

曰归曰归,。

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

2.采薇采薇,。

曰归曰归,。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3.采薇采薇,。

曰归曰归,。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4.?维常之华。

?,戎车既驾,。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5.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

四牡翼翼,。

岂不日戒?!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

我心伤悲,!《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4.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下册默写《将进酒》一、直接默写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3. ,莫使金樽空对月。

4.天生我材必有用,。

5. ,会须一饮三百杯。

6.岑夫子,,,。

7.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8. ,唯有饮者留其名。

9.陈王昔时宴平乐,。

10.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

二、理解性默写1.《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轻财好施的性格特点。

2.《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权贵们的蔑视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3.《将进酒》中运用曹植狂饮的典故表现自己忧愤和狂放的心情的诗句是:“,。

4.运用夸张的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琵琶行》并序一、直接默写1.浔阳江头夜送客,。

2.似诉生平不得志。

3.,说尽心中无限事。

4.,初为霓裳后六幺。

5.,。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6. ,。

,此时无声胜有声。

7.银瓶乍破水浆迸,。

,四弦一声如裂帛。

8. ,惟见江心秋月白。

五陵年少争缠头,。

9.今年欢笑复明年,。

门前冷落鞍马稀,。

10. ,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

二、理解性默写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2022单元素养练习一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2022单元素养练习一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三2022单元素养练习一答案1、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绰号(chuò)亘古(gèng)粗犷(guǎng)藏污纳垢(gòu)B.坍塌(tān)蛮横(hèng)荣膺(yīng)自惭形秽(huì)(正确答案)C.柠檬(ling)滞留(zhi)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é)D.虬枝(qiú)簇新(chù)倜傥(tǎng)悲天悯人(mǐn)2、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雨霖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关于《红楼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楼梦》里大量诗文判词戏曲歌词,充满了譬喻,往往是对人物关系和命运际遇的暗示。

《枉凝眉》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曹雪芹善以人名隐喻,从开篇的“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即可知,就连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也暗含了“原应叹息”之意。

C.《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如第五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正确答案)D.《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表现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苦尽甘来十分欣悦。

6、5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当班主任宣布班委会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附答案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附答案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B.雕阑玉砌....应犹在雕阑玉砌:代指现在所住的宫殿C.欲寄彩笺.兼尺素笺:信笺D.昨夜西风凋.碧树凋:使……凋落【解析】选B。

B项,“雕阑玉砌”代指故国的宫殿。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D.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解析】选B。

B项正确的停顿应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槛菊愁烟兰泣露。

(“菊”和“兰”被人格化,作者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燕子的双飞,反衬出词人心中对感情的向往)C.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以月光之恒照,反衬无眠之痛苦)D.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承接上句“到晓”)【解析】选B。

B项,燕子的双飞,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解析】选D。

D项,伤:为……忧伤。

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2)________________,燕子双飞去。

(3)昨夜西风凋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

(5)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1)雕阑玉砌应犹在(2)罗幕轻寒(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4)寒蝉凄切骤雨初歇(5)应是良辰好景虚设(6)雁过也正伤心(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二、课内阅读6.阅读《虞美人》一词,完成下列题目。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_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_

四、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 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 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写作手法的高妙。 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事物形象题型注意事项:
1.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2. 一般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 事物中的意义。
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
脱俗的高洁品质。 (第二、三步)
尾联抒怀,作者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山林
里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
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
(第二、三步)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
松、梅、兰、竹、菊、马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 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 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 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 情感。
鉴赏 事物形象
鉴赏思维切入点:
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 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 2、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柳? 答案 诗中的“柳”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 句在动态上拟人,第三句在心态上拟人——想用飞絮蒙 住天地日月,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表达了对得志小 人猖狂自大的厌恶。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不断磨砺自己的韧(rèn)劲,面对质疑坚守信念,最终厚积薄发,出奇制胜,成为独当(dǎng)一面的悍将。

B.他们披荆斩棘,栉(zhì)风沐雨,带领当地群众攻艰克难,完成了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脱贫功绩彪炳(bǐng)史册。

C.腊月伊始,主办方遴(lín)选“新春祈福联展”中的作品,将其制成年历、春联等演生品送给市民,助力创设欢乐祥和的过年氛(fēn)围。

D.这部著作以郑重的态度回溯(sù)历史,聚焦重大事件的转折点,钩沉风流人物的峥(zhēng)嵘往事,使读者透过人事风云厘清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不但要靠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还取决于相关行业能否履行社会责任,“青少年模式”能否真正起到防沉迷的作用。

B.通俗小说的发展正面临困境,除受到网络视频的冲击外,主要原因在于题材雷同、语言粗糙、趣味低俗,当务之急是培养原创作者、提升作品质量。

C.为调动群众参与禁毒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社区利用展板陈列、知识竞答、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增强主题宣传的趣味性和参与率。

D.本次活动融入了学生喜爱的科技元素,借助人体电桥、激光阵等道具,在游戏中化身为中共“一大”的亲历者,沉浸式地体验在南湖上开会的全过程。

二、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学品格、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在传播创新中焕发了新魅力。

“戏曲+互联网”不是应对媒介变化的权宜之计,而是事关戏曲传承发展的“大政方针”。

其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或在新的观演空间和场景下对戏曲经典元素、精彩片段再演绎,或将戏曲与其他艺术门类跨界融合,抑或是依托现代媒介技术对戏曲艺术进行再包装。

成功“转译”的关键,不仅在于高超的“翻译”技巧,更在于深刻吃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B.权宜之计C.依托D.相反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三、语言表达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步练习附答案

《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步练习附答案

《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兰舟催发.(fà)2.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以梅艳芳为原型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

“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篡改的。

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高一语文练习试题集

高一语文练习试题集

高一语文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l )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3 )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4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6 )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答案】( 1 )樯橹灰飞烟灭(2 )一蓑烟雨任平生(3 )把吴钩看了( 4 )气吞万里如虎(5 )梧桐更兼细雨(6 )暮霭沉沉楚天阔【解析】略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2)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吴兢《贞观政要·任贤》)(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4),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答案】(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可以知兴替(3)也无风雨也无晴(4)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解析】略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阿房宫赋》)(3)子规啼,不如归,。

(《双调·大德歌春》(4),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5)是处红衰翠减,。

(《八声甘州》柳永)(6),白草红叶黄花。

(《越调·天净沙秋》)(7)落霞与孤鹜齐飞,。

(《滕王阁序》)(8)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声声慢》李清照)(9)焚香默坐,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10)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霖铃》练习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准确的一组是()
A.寒蝉.(shàn)凄切(qiè)骤然(zhòu)
B.凝噎(yē)雾霭(ǎi)良宵(xiāo)
C.甘霖(líng)淋漓(lín)云霄(xiāo)
D.践行(jiàn)狼吞虎咽(yān)那堪(nǎ)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寒蝉寒战亭亭玉立金壁辉煌
B.春霄鸣蜩人才倍出卑躬曲膝
C.雕砌描摹黯然泪下稗官野史
D.驻立呕气安分守己筚路蓝缕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
骤雨:突如其来的雨,阵雨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凝噎:因悲痛而说不出话来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沉沉:沉没下去的样子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清秋节:清冷寂寥的秋季
4.下列诗词中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表现手法不一致的是(D)A.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B.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C.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D.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古诗文经典名句默写。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处?,。

(柳永《雨霖铃》)
(2)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

(柳永《雨霖铃》)
6.在以下两项中选做一题。

A.文本研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并在学问三境界的解读中引用了三变的《蝶恋花·伫倚危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可见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柳永在古代文学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请分析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是如何展现其“境界”的。

B.比较阅读
读下面两则宋词,完成相关习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1)简单概括两首词分别描绘的图景是和。

(2)赏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传达的意境。

(3)《踏莎行》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4)以下分析中错误的选项是()
A.宋词是继唐诗后的新式文学体裁,出现于唐朝,兴盛于宋朝。

按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一、二两首宋词分别为长调和中调。

B.柳词中的“惟有”二句,将自然的长江人性化,表现出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无奈情怀。

C.一二两首均为宋词中的婉约派,采用虚实相间的写法,语言含蓄绮丽,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羁旅乡愁与离愁别绪,言浅而情深。

D.同样是表述感伤情怀,柳词描摹的是悲壮莽苍、凄切寥落的深秋轮廓,而欧词中的残梅、细柳、暖风、熏草等典型意象表现出的是暖意融融的江南春煦。

7.*柳永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对南宋的秦观、李清照都有深刻的影响。

他长期出没于烟花巷陌、茶馆酒肆,与下层的歌妓为伍,以市井文学为滋养,以歌妓传唱为传播途径,因而其词作并非“阳春白雪”式的上流社会专属语言风格,在当时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

你对于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持哪种态度?请作简要论述。

参考答案
1.B
A 寒蝉(shàn)
C 甘霖(líng)
D 狼吞虎咽(yān)
2.C
A.金壁辉煌(“壁”—“碧”)
B.人才倍出(“倍”—“辈”)卑躬曲膝(“曲”—“屈”)
D.呕气(“呕”—“怄”)
3.C(沉沉:深厚的样子)
4.D(原文与ABC三项的表现手法均为以景衬情,D项的表现手法为直抒胸臆)
5.(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6.A
《雨霖铃》是作者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作,营造了悲苦凄清、缠绵悱恻的动人情景。

此词的上阕正面话别,选取典型意象,秋蝉声声,长亭古道,暮色沉沉,急雨忽至,傍晚深秋的萧条景色衬托了离别的悲戚。

古人向来饮酒践行,然而此刻“都门帐饮无绪”,美酒也无法消愁,再加上兰州催发,平添内心的惶恐凄然。

在景物衬托下,感情都被激发和深化,迸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语言平淡无奇而情感深挚,读之如临其境,寥寥两句,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情感效果。

“念去去”三句,又巧妙隐藏情感于景色之中,由景及情,情化于景,细读便能品尝到景物之中深藏不露而又激荡澎湃的感情洪流,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

下阕以抒情为主,构造了一个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特征。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道出离别之伤是自古皆然的普遍心理,“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极言秋季的冷落凄凉,深化了离情的苦涩。

上阕从“念去去”由实转虚,想象别后的情景,与下阕“今宵酒醒何处”的设问遥相呼应,以别后的想象——“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来渲染离情,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和谐。

“此去经年”四句,更是较之前更为深入,将离别的迷茫惶恐、孤单落寞表现得淋漓尽致,以问句作结,“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离别之愁绪在情语与景语的切换中、在虚实相生的开阖中,层层铺叙,步步升华。

B
(1)雨后秋景图暮春郊景图
(2)此句意为“多少次、将天际驶近的船误认为爱人回家的归舟?”诗人想象佳人登楼远眺,望眼欲穿,天际一叶孤帆若隐若现,欣喜不已,跑下楼去迎接归人,然而因相思过度而认错了来人。

短短八个字,佳人从忧愁到惊喜,最后又归于失望的跌宕起伏的情感一览无余,将游子羁旅、归乡无期的相思之苦巧妙点化出来,笔法曲折婉转,意境更加含蓄蕴藉,灵动自然。

(3)一是借景抒情,词的上阕以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的典型意象,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衬托出江南暮春时节熏暖和煦的氛围,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恋人侯馆相别,却格外伤感,倍增烦恼,倍添愁绪。

二是化虚为实。

“愁”本是无形无影、不可捉摸的情绪,作者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将愁绪“物化”,生动形象而切实可感,化虚为实,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三是逐层深化,意味深长。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

全词幽微婉转,含蓄有味。

(4)A[宋词二为小令,不是中调。

一般认为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7.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