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fa42ac10a6f524ccbf85c1.png)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CT表现』
CT检查是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CT上可 显示肾癌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和有无淋巴 结肿大,静脉内癌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等。
CT上肾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 块,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肿块,肾癌较大时可使肾外形扩大或肾局部 明显突起,部分肾癌有包膜,边界较为清楚, 大多数呈侵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CT表现
据统计,肾癌内含有囊变占11.3%;出血占3.7%; 钙化占11.3%;坏死占49%。平扫时肾癌与正常 肾实质密度相接近或稍低于正常肾实质,如果 没有肾外形的改变,没有肿块内密度不均匀的 表现,CT平扫很容易漏珍,增强后,肾癌密度 低于正常肾实质,可能是由于肾癌破坏了正常 肾实质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而它本 身又没有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另外, 肾癌常伴随没有血供的囊变、坏死等病理表现, 也是其增强后密度比正常肾实质低的原因之一。
3、血行转移,肾癌可侵范肾静脉,形成癌栓 -肺、骨、肝等。
分期、临床处理及预后
】准确的肾癌分期对临床处理和估计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5 年生存率不仅与分期有关,还与细胞分化和肿瘤大小有关。
分期
病理表现
临床处理
5年生存率(%)
Ⅰ
局限于肾包膜内
根治术
60--70
Ⅱ
局限于肾筋膜内
根治+术后放疗
【病理】肾癌多为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 伴出血和坏死,偶有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 多为富血管肿瘤,镜下可分为他们细胞癌和颗 粒细胞癌,一部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42172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1.png)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肾透明细胞癌1【影像学诊断要点】①由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常伴发出⾎、坏死及囊性变,影像学经常表现为不均质的病变。
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伴出⾎时可夹杂稍⾼密度。
②MRI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及稍低混杂信号;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回波像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③CT、MRI多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及“快进快出”是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图1)。
④肿瘤的强化程度有助于鉴别透明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在⽪髓质期明显地不均匀强化,肿瘤的CT值经常较平扫时⾼出100Hu,甚⾄与正常的肾脏实质强化程度相仿;肾实质期肿瘤内的造影剂迅速排出,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
⑤体积⾮常⼩且位于肾脏⽪质内的病灶,在⽪髓质期很有可能因与正常肾脏⽪质密度相仿⽽难以发现,⽽肾实质期则可清晰显⽰病变的轮廓。
⑥肾癌易侵及静脉并形成瘤栓,表现为患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增粗,腔内可见软组织影,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可有强化(图2)。
MRI则表现为本应流空⽆信号的⾎管腔内出现软组织信号。
瘤栓长者可达右⼼房。
⑦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脏器内转移灶的增强表现多数与原发肿瘤相似,亦表现为“快进快出”(图3,图4)。
2【相关临床】透明细胞癌是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肾细胞癌的70%~80%,起源于肾脏⽪质,多以膨胀性⽣长为主。
多为单发;在散发病例中,多中⼼或双侧发⽣较少,少于5%。
图1肾脏透明细胞癌⼥,57岁,发现右肾肿物1个⽉A、B(CT增强扫描⽪髓质期、肾实质期横断⾯):右肾下极见⼀边缘清晰圆形肿物,⽪髓质期(A)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接近肾⽪质,肾实质期(B)病变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脏实质,强化⽅式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C(CT增强扫描肾实质期⽮状⾯重建图像):病变向肾脏轮廓外隆起,并与集合系统关系密切图2肾脏透明细胞癌,伴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瘤栓男,56岁,左侧腰部不适半个⽉A~D(CT增强扫描冠状⾯重建图像):左肾上极见⼀圆形肿物,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外缘稍⽑糙,肾门及肾周脂肪内可见多发条索,⽪髓质期(A)病变呈较明显不均匀⽚状强化,左肾中下部肾实质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对侧,肾实质期(B)病变及肾脏实质强化程度均与⽪髓质期相仿。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a331c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5.png)
集合管癌
集合管癌
小结
Ø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的最常见亚型 Ø 临床表现为血尿、肾区痛和肿块 Ø 多位于肾皮质,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常伴有出血、
坏死、囊变或钙化 Ø MR上,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
回波像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Ø 动态增强:多为富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最显
Ø 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回波像 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Ø 多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均匀不均匀强化及“快进快出” 模式
合并改变
合并下腔静脉瘤栓
合并肾静脉瘤栓
合并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
乏脂型AML
男女比例 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无症状
病灶主体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之外
嫌色肾细胞癌
嫌色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集合管癌和肾髓质癌 v 罕见,<1% v 多见于13-83岁;平均55岁,男>女(2:1) v 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v 1/3就诊时已发生转移,不足1/3生存超2年 l 浸润性生长不均质肿瘤,伴坏死、出血及钙化 l T1WI等/稍高 l T2WI低信号,肿瘤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l 增强扫描:乏血供,进行性轻中度强化,低于周
肾细胞癌 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典型,有血尿,腰痛和包块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以内
CT/MR
平扫密度稍高(缺少脂肪,异常 血管及平滑肌成分相对增多,致 使肿瘤CT值相对增高) T2WI信号等/低信号。 强化相对均匀。
由于坏死囊变比例较高,因此平扫密 度稍低,常欠均匀 T2WI高信号 强化欠均匀。
生长方式
肿瘤缓慢生长,可形成“劈裂征” 或“杯口征”等,反映慢性膨胀 性生长的特征
肾嫌色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肾嫌色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696af00242a8956bece44b.png)
大 致 均 匀 , 小 钙 化 3例 , 灶 性 或 星状 低 密 度 4例 , 团 片状 高 密 度 1 。c 伴 多 有 例 T平 扫 肿块 呈 等 密 度 或 稍 高 密 度 , 态 增 强 扫描 为 动
缺 乏 血 供 的 特 点 , 轻 度 或 轻 中度 强 化 , 呈 强化 峰值 在 静脉 期 。 下 腔 静 脉 、 静 脉 无 瘤 栓 。 肾 门 、 主 动 脉 旁 无 淋 巴 结 肿 大 。手 术 肾 腹
全 肾 切 除 6例 , 肾手 术 4例 。 病 理 报 告 C C 。4例 获 随 访 , 保 RC 随访 3— 2个 月 , 3 4例 均 无 瘤 生 存 。结 论 C C 有 一 定 的 C RC T特 征 , 助 于指 导 治 疗 ,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有 具 关 键 词 肾 脏 嫌 色 细 胞 癌 体 层 摄 影 术 x线 计 算 机
・
论
善 ・
者 应警 惕肝 癌 的发 生 。再联 合 清蛋 白、 A H 、 p A T、 p c 、 T F C 、R R 、 3 C P等 指标 的检 测 可 以更 全 面反 映 H C时 C
c c p、 3在慢 乙肝 和肝 硬化 时 降低 , 展 至 HC 发 C时则 升 高 , H 、 3仅稍 低 于正常 对照组 ; 且 pC 由于部分 HC C
国 医药 导 报 ,0 9 6 4) 5 2 0 , ( :8—5 9
因子 。而 H V是否 在某 些蛋 白质 的表达 上调 中起 到 B
一
定 的作 用 , 还有待 进一 步 的研 究 。 综上 所述 , 白电泳 技术作 为 临床检 验工作 中重 蛋
7 董乐 , 艳 梅 , 晖 , . 合 检测 血 清 白细 胞 介 素 一6 铜 蓝 蛋 白 和 王 李 等 联 、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进展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643887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0.png)
论文题目: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进展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进展,成为早期诊断、治疗策略选择和患者随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讨论肾细胞癌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技术和最新进展,包括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新兴技术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常用影像学方法●超声检查:o原理:超声波穿透组织生成图像,对肿块、囊肿和结石有良好的分辨率。
o优势:非侵入性、无辐射,适用于初步筛查和监测肿瘤生长。
o限制:对于大体积或深部肿瘤分辨率较低,无法评估肿瘤的血流情况和组织特异性。
o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o原理: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图像,高分辨率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血流动态。
o应用:是肾细胞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o磁共振成像(MRI):o原理: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o应用:适用于那些对CT扫描过敏或需要更详细的组织学信息的患者,如评估肾上腺和淋巴结的侵犯情况。
o波段调制红外光谱成像(BIPS):o原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组织样本的光谱特征,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区分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
o应用:是一种新兴的光学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但展示了在肾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潜力。
2. 新兴影像学技术●动态增强超声(CEUS):o原理:超声造影剂在超声波下的应用,增强了对血流动态和微血管结构的观察。
o优势:较传统超声有更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特别适用于小肿瘤和难以观察的局部扩散情况。
o PET-CT和PET-MRI:o原理: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CT或MRI技术,提供了肿瘤代谢和解剖结构的结合图像。
o应用:对于评估远处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o功能性MRI技术:o原理: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和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可以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微环境。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细胞癌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433952983c4bb4cf7ecd1bd.png)
病理:嫌色性肾细胞 癌伴出血、坏死、钙 化。
26-48HU
72-101HU
病理:嫌色细胞癌伴大片状坏死
四、肾集合管癌
• 起源于肾髓质。 • 属于少血供肿瘤,以轻中度强化常见,但强化较乳 头状肾细胞癌显著。 • 肾集合管癌恶性征象显著,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境 界模糊不清 ,易累及肾盂,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30HU
273HU
病例一 邱振金 男 38岁 发现左肾肿物1周
170HU 75HU
病例二 兰爱凤 女 29岁 发热1周
病例三 陈明宗 男 47岁 体检发现双肾囊肿3年,右腰酸 胀痛1月
6-28Hu
17-67Hu
病例四 陈金成 男 49 反复左腰部不适1月余,1周 前因剧烈运动后出现排肉眼血尿一次。
• 肾细胞癌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 多为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
• 肿瘤多为散发。
• 部分肿瘤可为遗传性,其发病年龄较轻,
男女比例类似,且肿瘤常为多发。
临床症状
• 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 发现。 • 以往根据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诊 断肾癌,此为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 约1/3患者有肾癌的肾外表现,如发热、高血 压、血沉快、贫血、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改 变、激素水平改变、尿多胺升高、血癌胚抗原 升高、精索静脉曲张等。
病理:高级别尿路上皮样癌伴肉瘤样变
三、复杂性肾囊肿
• 肾囊肿内含有血液、脓液、间隔、钙化等 ,分为
出血性囊肿、感染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分隔
病例五 张桂英 女 63 岁 右腰痛1天
26-48Hu
72-96Hu
71-101Hu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细胞癌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ce89f1d866fb84ae45c8da2.png)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18644bd0d233d4b04e6955.png)
Radiology 2003; 228:330–334
-
2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
脂肪成分
肾癌内可含少量脂肪成分,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肾非 上皮基质部分骨性化生,有骨小梁和骨髓成分→ → →肾癌常见到钙化,而AML罕见钙化
而当AML中含有少量脂肪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20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
21
Robson分期( Ⅳb)N4M1
-
22
主要鉴别诊断
高密度肾囊肿( highattenuation renal cysts )
Michael Suh 对高密度肾囊肿(CT值>20Hu)和 肾癌的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门脉期 CT值>70Hu 或病变中间密度不均匀时,肾癌的可能性大于高密 度肾囊肿(CT值>20Hu)
-
9
-
10
-
11
-
12
Robson分期(Ⅰ)T1
-
13
Robson分期(Ⅰ) T2 N0
-
14
Robson分期(Ⅱ)T3a
-
15
Robson分期(Ⅲa)T3b
-
16
Robson分期(Ⅲb)T3cN1
-
17
Robson分期(Ⅲa)T3c
-
18
Robson分期(Ⅲa)T4b
-
19Biblioteka --29Thank you!!!
-
30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血、坏死、 钙化结果
儿童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儿童肾细胞癌的CT诊断(附3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01eecebb4cf7ec4afed038.png)
目前 儿 童 肾癌 治 疗 以手 术 切 除 为 主 , 括 单 纯 性 及根 治 包
化 C 扫描 可 以 区 别 囊 肿 和 错 钩 瘤 。5岁 以 下 儿 童 肾癌 与 T 肾母 细 胞 瘤 术 前 鉴 别 困 难 , 目前 多 根 据 症 状 区 分 , 者 以 血 前
尿 多 见 , 者 以腹 部 包块 为 多见 。 后
匀, 清 , 界 内有 丰富 血 流 信 号 , 见 动 脉 频 谱 。 C 检 查 : 肾 可 T 右 上极 肿 块 , 小 4 5m, 扫 C 值 l ~4 H , 脉 期 8 大 .c 平 T 5 2 u动 9~
[ 献标识码 ] B 文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2 . 1 0 3 0 14
肾可 见 黑 色 肿 物 75×4 5m 大 小 , 部 可 见 淋 巴 结 肿 大 。 . .c 局 诊 断 为右 肾细 胞 癌 , 出血 坏 死 。 伴
计资料表明 , 肾细 胞 癌 在 我 国发 病 率 约 占 成 年 人 恶 性 肿 瘤 的 1 ~3 , 外 占 3 . 临 床 第 五大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 儿 童 % % 国 % 是 而 肾癌 发生 率 非 常 低 。 我 们 收 集 了 延 边 大 学 医 院 2 0 0 2年 ~ 20 0 5年 问 手 术 治 疗 的 3例 儿 童 肾 细 胞 癌 , 合 相 关 文 献 , 结 报
细 胞 癌 , 润 生 长 浸
[ ] 蔡 正 林 小 儿 肾癌 的 临 床 表 现 与 诊 治 特 点 [] 临 床 儿 1 J.
肾细胞癌影像诊断报告
![肾细胞癌影像诊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bc29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2.png)
肾细胞癌影像诊断报告
临床影像诊断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
检查日期:XXX
检查部位:肾脏等摄影
影像器械:XXX(如:CT、MRI、超声等)
临床诊断:怀疑肾细胞癌
影像所见:
在肾脏(左/右侧)上可见(大小、形态、位置等特征描述),具有典型的(肿块/病变)特征。
影像显示(肿块/病变)呈
(低/高密度、低/高信号、囊性/实性等),(呈圆形/椭圆形/
分叶状等)。
(如有)增强扫描显示该病变(强化程度和模式描述)。
结论:
基于影像学表现,肾脏(左/右侧)病变高度怀疑为肾细胞癌。
建议进一步进行(组织学检查、其他检查)以获取确诊。
备注:
根据影像所见,考虑与其他肾脏疾病鉴别诊断,并与临床资料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签名:医生姓名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d8aa0046c85ec3a87c2c5c1.png)
2 1 年 1 经手 术 病 理证 实 的 MC C 01 0月 R C共 1 6例作
回顾性 分 析 , 以提 高对 本病 诊 断 的准确性 。
1 资 料 与方法
1 6例 MC C R C均 为单 侧 单 发 , 肾 7例 , 肾 9 右 左
例 , 有病 灶均 位 于 肾皮 质 , 突 出于 肾轮 廓外 , 所 且 病
表现 :O例 ( 7 , 3例 ) 症状 , l 男 例 女 无 为体 检 时 偶 然 发现 , ( 3例 , 2例 ) 患侧 腰背 部 酸胀 不适 5例 男 女 有
感, 中 1 ( ) 其 例 男 有无 痛性 肉眼血尿 。 12 检查 方法 . 所 有 患 者均 行 MD T平 扫 及 动态 C
浙江实用医学 2 1 02年 8月第 1 7卷第 4期 Zei gPata Meii uut2 1 . o.7.o4 hj n r i l dc eA gs,02 V 11 N . a cc n
・2 95 ・
多房 囊性 肾细胞癌 的 c T和 MR表现
熊俊 峰
( 州市 人 民医 院 , 江 衢 州 34 0 ) 衢 浙 2 0 0
为单侧 , 呈圆形或类 圆形 , 病灶位于 肾皮质 , 直径 25~ .c 平 均( . 413 c . 95m, 43 - .)m。C T或 M R扫描显 示有完 整囊壁 , 内可见 粗 细不均分隔 , 实质性小结节 、 囊液和钙化 。增强后囊壁 、 内分 隔 、 囊 结节 有不 同程度 的强化 。结论 病灶的形态学特征 , 但分 隔菲 薄者 和多房囊 性。 肾瘤鉴别有一定难度 。 C r和 MR 能 准确地显示 /
增强 扫描 , 中 5例 C 其 T之 后 加 做 M I 查 。 1 R检 6例
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诊断
![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e8c6a2e0722192e4536f6a0.png)
应用 , 肾细胞 癌术 前诊 断准 确率 越 来 越 高 。本 文 回 顾 性分 析 2 例 肾细胞 癌 的多层 螺 旋 C 7 T表现 , 现报
道如 下 。 1 资 料与方 法
67m× .c 其 中肿块 长径 ≤30m者 7例 , .c 79m, .c 长径 > 3m者 中肿块 突 出 ‘ 廓外 l , 于 肾 实质 仪 肾 c 肾轮 2例 位
其 是 多层螺旋 C T多期增 强 扫描 和 三维 重 建技 术 的
2 结
果
2 7例 肾 细 胞 癌 病 灶 位 于 右 肾 1 5例 , 肾 1 左 2
例 。 肾脏 上极 6例 , 中极 1 例 , 1 下极 1 。肿块 最 0例 小 者约 12 m×13 m×2 0m, 大 者 约 4 5m × .c .c .c 最 .c
7. U 35 。增强扫描各期 , H 透明细胞癌 的 c 值均高 T
于乳头 状 癌 和 嫌 色 细 胞 癌 。但 乳 头 状 癌 和嫌 色 细 胞癌 的 C 值 在增 强扫 描各 期均 无 明显 差 异 。2 T 2例
透 明 细胞 癌 中 1 病 灶 内 见囊 变 坏 死 的 低 密 度 3例
及病 灶 , 平 扫 , 后 前 臂 静 脉 高 压 注 射 优 维 显 先 然
本 院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2 7例 肾细 胞 癌 患 者 , 中 其
男 1例 , 1 5 女 2例 , 龄 3 年 0~7 3岁 , 均 (4±24 平 5 .)
质期 8. ~138 U, 质期 6 . 16 2 .H 实 95~H 图 1~3 ; 头 状 癌 皮 髓 质 期 9 2 U( )乳 7 . 114 U, 质 期 6 . ~8 .H 排 泄 期 6 1~ 0 .H 实 84 7 3 U,
肾细胞癌的不典型CT、MR表现及鉴别诊断
![肾细胞癌的不典型CT、MR表现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7a292fb869dc5022aaea00de.png)
2 0 3: 4 —8 0 6. 8 5.
[ ] 李威 , 2 黎竹勇. 老年人腰椎结核 的影像表现 特点[ ] 中华老年 医学 杂 J. 志 ,04,3 9 :1 20 2 ( )6 9—6 2 2. [ ] 穆迎 民, 3 马永 飞.0例胸腰椎结核的 C 4 T诊断分 析[ ] 宁夏 医学杂 志, J.
2 0 ,7 2 :2 . 0 52 ( ) 14
2 2 受血 者 输 血前 血液 感 染性 指标 检 测 结果 分析 16例
彭 蓉
宜 宾 市 矿 山急 救 医院 检 验 科 , 四川 宜 宾 6 4 0 45 1
【 摘要 】 目的 : 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 , 其检 测意义。方法: 探讨 回顾性分析 2 0 0 3年 O 月 一 0 0 l 1 2 1 年 2月我 院 22 16例受血者血 清 乙 型性肝 炎表 面抗原 ( B A ) 丙型肝 炎病毒抗体( H V—IC)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类免疫缺 陷病 毒抗体 ( V +2抗 体) H sg 、 抗 C g 、 人 HI1 四项感 染性 指标检测结 果。结 果 : s g的阳性率为 1 . %, HC HB A 21 抗 V—IG的阳性 率为 13 % , 毒的感染率为 0 7 % , V抗体的阳性率为 0 0 7 g .6 梅 .0 HI .4 %。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 感染性 指 标检 测 是 必要 的 , 可 以避 免 和 预 防 医护 人 员 的 职 业感 染 , 可 以避 免 因输 血 而 引起 的 医疗 纠 纷 。 它 也 【 关键词 】 输血前 ; 感染性 疾病 ; 标志物 ; 检测 d i1 .9 9 jin 10 o:0 3 6 /. s .0 6—15 .0 10 .4 s 9 9 2 l .7 37 文章编号 :0 6—15 ( 0 1 O 3 6 0 10 9 9 2 l )一 7— 1 1— 1 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 中是 一项不 可替代 的治疗 方法 , 因输血 但 而引起的传染病造成的医疗纠份 也时有发生 , 这也 引起 医患 双方 和政府 主 管部 门的高度重视 , 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液感染性 指标也在《 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 中作 了明确规定 。我院 自20 0 3年0 1月开始对受血者作 输血前 血 液感染性指标检测 ,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肾癌CT诊断的要点
![肾癌CT诊断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6c89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e.png)
肾癌 CT诊断的要点1、关于肾癌在临床医学上,肾癌又被称为肾细胞癌,他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
当患有肾癌时,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腰痛和血尿问题,部分患者还会因此出现副瘤综合征,如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发热、高血糖等。
肾癌发病严重时,患者还会并发出现骨痛、骨折、咯血等问题。
其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肾脏功能器官,而且还会肿瘤细胞的恶性转移,使得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50~70岁患者中,深爱的发病率明显较高,这对于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
有必要加强肾癌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2、肾癌CT诊断CT检查时肾癌检查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该疾病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准确性。
CT检查而言,其包含了平扫CT、增强CT等多种形式,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CT扫描能通过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在扫描中,光信号会转化为电信号,最终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并在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得到实际检查结构。
采用CT检查方式进行肾癌诊断时,其能清新的显示直径cm以上的肾实质肿块,这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准确率达到了93%。
3、肾癌CT诊断的要点内容3.1诊断前的控制要点采用CT检查手段诊断肾癌时,为确保检查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查前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从检查前3天起,就应禁止服用钡剂、钙或汉技术药物。
其次在扫描前6h内,应禁止饮食,扫描前30min左右,应口服400ml左右的泛影葡胺,这样能确保小肠充盈。
此外,应对病人进行呼吸及屏气锻炼,避免扫描时患者呼吸不均匀影响扫描结果。
需注意的是,在扫描前,还应对患者进行碘过敏实验。
3.2扫描过程中控制要点肾癌CT诊断扫描时,针对扫描过程的控制应注重以下要点:采用平扫诊断方式时,应以剑突为标记,然后从肾上腺区域开始扫描,延伸至肾下极下方;通常,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保持在10mm,对于一些较为可以的病灶,应采用局部薄层扫描诊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关键词】肾细胞癌
[摘要]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
方法:39例肾细胞癌经病理证实,全部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典型肾细胞癌CT表现为平扫肾实质性肿块,肾轮廓变形隆起,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结论:根据肾细胞癌的典型表现,CT不仅可以作出准确诊断,而且对肾癌进行术前CT分期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肾细胞癌;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
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脏原发恶性肿瘤的80%~85%。
本组收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27岁~69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为血尿、腰痛、腹部肿块33例,膀胱刺激征1例,
临床无症状体检时发现2例,远处器官转移14例。
1.2 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10 mm,层间距10 mm,部分薄层5 mm层厚和5 mm间距扫描,其中21例先行B超检查,5例行静脉路肾盂造影检查。
2 结果
2.1 平扫
肿瘤大小最大者9.0 cm×10.2 cm,最小者2.8 cm×2.6 cm,平均4.5 cm×5.3 cm。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9例,不规则分叶状30例。
边界肿瘤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15例,分界不清24例,突向肾轮廓外侧28例。
部位左肾17例,右肾22例,位于肾上极或肾上部23例,下极或下半部16例。
密度混杂边缘高中心低28例,密度较均匀低等密度8例,含脂肪密度1例,高密度2例,未见钙化。
范围及转移累及肾包膜或肾周脂肪间隙模糊18例,导致肾积水12例。
侵及肝脏3例,肺脏3例,肾上腺1例,骨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
2.2 增强扫描
典型者表现为均匀中等至较明显的肾实质强化,而肿块周边清楚,中心区无强化22例,肿块边缘较清表现为轻度强化15例。
2.3 B超检查
21例行B超检查诊断为肾癌19例,正常1例,囊肿1例。
2.4 肾癌的分期
Robson CT分期:I期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7例,占19%;Ⅱ期肿瘤位于肾筋膜内18例,占47%;Ⅲ期肿瘤侵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或局部淋巴结转移5例,占13%;Ⅳ期邻近器官受侵或远处转移8例,占21%。
3 讨论
3.1 肾细胞癌
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肿块,肿瘤可因出血、钙化、坏死而出现高、低密度,可使肾盏或肾轮廓变形隆突,增强扫描正常肾实质明显强化,肿瘤因缺乏肾小管而表现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根据典型CT表现及临床三联征,不难做出准确诊断。
本组39例中术前诊断肾细胞癌36例,诊断准确率92%,2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瘤,1例误诊断为囊肿,6例在术前CT分期不够准确,占15%,直接影响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准确的CT分期,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3.2 鉴别诊断
肾盂癌起自肾盂,多为移行癌,首先表现为肾盂内肿块,等密度,增强扫描后轻至中度强化,延迟扫描至充盈期见肾盂内充盈缺损,易于区别,但当其侵及肾实质甚至全肾时难鉴别。
肾血管平滑肌瘤当肾细胞癌病灶较小时,主要与其相鉴别,由于该肿瘤内脂肪、平滑肌及血管成分介面很多,可以检出脂肪组织可确定诊断。
肾囊肿、肾细胞癌需与囊肿相鉴别,囊肿增强扫描不强化,肾细胞癌囊壁可强化。
肾癌还需与肾转移癌肾炎性肿块(肾结核性肉芽肿、细菌性脓肿、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等),肾外等其他肿瘤相鉴别。
4 结论
根据肾细胞癌典型CT表现及临床资料一般可以作出准确诊断,CT是诊断肾细胞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当肿瘤较大或较小时与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对肿瘤术前进行准确CT分期,可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34.
[2]张在鹏,孙骏谟,田志雄.肾癌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4):202.
[3]储成风,高广如,庞晓冬.36例肾癌的影像诊断分析[J].铁道医学,1998,26(4):236238.
[4]刘玉启.肾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及CT分期[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5):3923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