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森林的歌声》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森林的歌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森林的歌声》教案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自然中的森林为背景,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和植物和谐共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然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重点练习。
2.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表达需要引导。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道具:森林场景布置、动物头饰等。
3.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森林场景,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描绘的景象。
同时,介绍歌曲中的动物和植物,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重点指导高音部分。
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期间,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随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森林的歌曲或舞蹈。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森林的歌声
森林的歌声第一篇:森林的歌声器乐合奏欣赏《森林的歌声》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六课课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四年级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受音乐所描绘的自然界的美好,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及保护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积极主动的聆听、模唱、吹奏、表演,来充分体验音乐,探索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知识与技能:听辨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及出现的顺序;认识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提高音乐听觉与记忆,培养音乐想象能力;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参与集体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1.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2.认识乐曲中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主奏乐器,并对其音色加以听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及出现的顺序。
难点:探索三种不同主奏乐器的音色,体验和律动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
四、教学准备:PPT、本课曲目光碟、视音频材料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新课导入:1.学生在《春天的歌》的伴奏下有序进入音乐教室,在座椅上跟着音乐节奏进行简单律动。
2.导语:走过寒冷的冬季,来到温暖的春天,让我们做好准备,重新出发,去探索另一片美丽的音乐天地。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这片天地中可爱的音乐家们。
听,他们来了!播放《森林的歌声》中自然音效的片段3.提问:你听出来今天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家们都有谁了吗?生:(蝈蝈、青蛙)小动物、花、溪水声……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片大森林中的美妙的歌声。
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视频。
(二)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1.提问: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以外,你在视频里还看到了那些音乐家?生:自由回答。
2.大自然中的音乐家们都在开心的举行音乐会呢,你愿意参加吗?要参加音乐会啊首先要先进入这片大森林,可是要怎么进去呢?我们一起来敲敲森林的“大门”。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森林的歌声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
2.歌曲中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五线谱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教学资料:关于森林的声音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森林的声音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好声音。
然后,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五线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五线谱。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帮助他们掌握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森林的声音。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森林的歌声 ︳人音版 (五线谱)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
这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 5 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 100 种台湾自然声音;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乐器和自然糅合后带给我们一种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不带一点修饰,不带一点剪辑的纯自然声息。
2、学情分析:四年级处于小学中段,自我意识逐步增强。
在思维上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音乐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与听辨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怎样参与到音乐中活动中,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方法。
直观和具体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会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创作和自主的表现音乐将是他们的最爱。
一、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由自然音响与音乐交织而成的交响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通过模唱、律动、模拟声响等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熟悉 3 个音乐主题,了解音乐主题演奏顺序。
初步感知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
通过各种活动,记忆三个音乐主题,了解主题的演奏顺序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乐段的音乐主题。
以森林的风景图片并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片段导入欣赏。
【用美乐、美图、美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音乐之旅。
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古老的丛林苍松挺拔,色彩艳丽的花朵,婆娑起舞。
轻如蝉翼的薄雾缠绕丛间,明镜似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这一切的一切让它成为动物们的乐园。
知道是去哪里吗?对,我们要去森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1、完整聆听《森林的歌声》。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森林的歌声》
教案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趣味性。
歌词内容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在歌曲的理解、唱腔把握和节奏感知方面,还需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容易对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歌曲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4.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节奏的准确感知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故事等手段,营造森林氛围,引导学生置身于歌曲情境中。
2.互动教学法:采用师问生答、生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跟唱。
4.合唱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森林图片、动画、故事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
3.乐谱:打印歌曲乐谱,供学生演唱。
4.教学道具:动物头饰、森林背景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森林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动物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声音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腔和节奏。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演唱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森林的歌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森林的歌声》教案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形象,让学生在听赏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用心去聆听、感受歌曲的美。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他们更加关注和热爱大自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森林的歌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森林的歌声》2.理解歌曲寓意,关注大自然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合作意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寓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教室、户外活动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森林的歌声》的背景和寓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形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动物,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小组比赛,鼓励优秀表演。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自然声音,教师进行总结。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 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5 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合唱曲目。
歌曲以森林为背景,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和植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和体验合唱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感受合唱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演唱《5 森林的歌声》,并理解歌曲的寓意。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唱的协调性和音准掌握。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合唱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场景,感受歌曲的氛围。
4.视听教学法: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合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合唱道具:如小动物的头饰等。
4.练习册、乐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森林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场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寓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难点,可以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相互学习。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森林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 掌握基本的自然观察和记录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倾听自然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校园内的森林或郊外自然公园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录音机、录音笔、观察记录表、动植物图片、森林地图等。
2. 教学工具:望远镜、录音设备、相机等。
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小组。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森林的录音,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氛围。
-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都有哪些动物?2. 观察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
- 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记录下看到的动植物。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声音。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动植物及其声音。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内容。
4. 课堂小结-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展示记录表和录音。
- 教师总结森林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是否还记得森林中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2. 拓展学习- 教师展示动植物图片和森林地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
-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森林中的动物,体验它们的生活。
3. 创作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创作一首关于它的歌曲。
- 学生可以自己编写歌词,编排动作,甚至尝试制作简单的乐器。
4. 展示交流-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学习感受,谈谈对自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自然、记录信息的能力。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创作歌曲、表现力的能力。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第一篇:森林的歌声教案《森林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3、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钢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大森林吗?你所知道的大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师:让我们伴随音乐一起走进那神秘的殿堂吧。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1、视频欣赏师:竖起耳朵:A、你听到了什么?B、你的心情怎么样?2、聆听A段 A、初听一遍(师用X XX X XX伴奏)师: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节奏向森林前进吧。
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跳跃)B、跟琴用Deng模唱主旋律1 师:让我们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用Deng来哼一哼这个曲调吧。
(师弹琴,集体练习,进行音色的引导)师:我想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试一试,行吗?(边哼边打节奏)C、复听并用Deng模唱,用X XX X XX伴奏师: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哼着曲调前行吧!3、聆听B段A、初听一遍师:你们的表现可真棒!让我们继续前行,说说听了森林里的这段音乐你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舒畅抒情)B、跟琴用Lu模唱主旋律2 师:让我们用Lu的歌声来抒发一下这舒畅的心情吧。
C、复听一遍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妙!这么美妙的歌声,动物们也跟了进来,请你竖起耳朵,哪些地方加入了小动物们的伴唱?当你听到小动物们的伴唱时请举起你的手来。
D、模仿动物的声音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让我们也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好吗?(啯啯啯啯啯呱呱呱呱呱啾啾啾啾啾0 啾啾)注意声音的控制E、第二大组表演师:我请第二大组的同学来表演一下。
森林的歌声(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
《森林的歌声》【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2、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鸟鸣叫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难点】1、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2、能将乐曲进行分段,清楚分辨出乐曲中的各种演奏乐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内涵。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图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导入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并结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说说,每一个动物都用西洋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绎,不仅形象还很生动,同学们还记得哪种乐器代表了哪只可爱的动物?二、欣赏《森林的歌声》导入:《彼得与狼》中的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它们的声音融合成了一段美妙的旋律。
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聆听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在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好好想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1、你听到了那些独特有趣的声音?2、听完这些声音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的独特感觉?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刚刚的这首乐曲就是老师今天要带给同学们的乐曲,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1、引出课题《森林狂想曲》2、介绍作曲家:吴金黛,《森林狂想曲》是由台湾音乐家吴金黛女士历时5年深入台湾热带森林收集100多种自然声音制作而成的音乐作品。
乐曲中的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音效”声音的使用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有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
(二)教学过程1、聆听主题A。
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介绍主题A,再次聆听主题A。
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问:这段旋律的演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怎么样?(竖琴,竹笛)2、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同学们认为那种动物的叫声比较活泼、欢快,你能模拟这种动物的叫声配着音乐来唱一唱吗?请同学们用小青蛙的叫声‘呱’轻声模唱这段旋律吧。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不同声音对自然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教学准备1. 森林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团队活动所需的音乐设备和道具。
3. 教师准备好的音乐素材。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教师以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森林的重要性和其中的自然声音。
可以通过展示几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环境的音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森林中的声音,如鸟鸣、树叶沙沙声等。
步骤二: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森林声音进行探究。
可以是通过观察、阅读资料或上网查找相关信息。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森林声音,并讨论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步骤三:分组创作1.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声音,选取适合的乐器或其他素材,进行声音模仿和创作。
2. 学生可以利用乐器、声音录制器材或口头表演等方式来呈现他们创作的森林声音。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节奏敲打、身体韵律等多样化的活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自己的声音以及如何与其他小组的声音协调合作。
步骤四:表演展示1. 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表演内容后,进行展示。
可以是现场表演或录制视频。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时,可以进行评价和分享。
步骤五:反思和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活动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 学生回顾整个活动,总结森林的声音对自然的重要作用,并表达对保护森林和环境的决心。
四、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关于森林声音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展示海报来展示所学的知识。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森林的特点和不同的声音。
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森林中的声音和氛围。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
在五线谱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谱号、音符、休止符等,能够阅读简单的乐谱。然而,对于较复杂的节奏和音程变化,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3. 能力方面:
四年级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逐渐增强,他们渴望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森林的歌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五线谱知识进行演唱和创作,提高音乐表现力。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和协作。
4. 素质方面: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能够辨别音乐的美与丑。通过学习《森林的歌声》,学生将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时,课程内容与大自然紧密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自然的精神。
5. 行为习惯:
四年级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等问题。在本节课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关注环保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环保意识相结合,体现了课程的深远影响。
5. 学生通过学习《森林的歌声》,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了珍惜大自然、关爱他人,使音乐教育真正融入到个人成长中。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回顾《森林的歌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时,我深感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3. 审美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学生能够从《森林的歌声》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审美素养。
4. 创意实践能力的发挥: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森林的歌声》这首歌曲,了解森林中的动植物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歌曲意思。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课件
3.板书
四、教学过程:
1. Warming-up
(1)让学生集体讨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你们喜欢森林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森林中看到过的动植物。
2. Presentation
(1)利用多媒体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视频,让学生主动感受歌曲的美妙。
(2)导入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信息。
(3)引导学生仔细听歌,并鼓励他们说出他们对歌词的理解以及歌曲中的重点词汇。
3. Practice
(1)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
(2)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感受。
每个小组派一位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3)听力训练: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识别填空,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 Production
(1)以《森林的歌声》为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生词和句型来描述他们最喜欢的森林的动植物,以及他们在森林中所经历的美妙时刻。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 《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大自然为背景,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场景,歌词优美,旋律生动,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五线谱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在五线谱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五线谱知识的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森林的歌声》。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读和运用。
2.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创作类似的歌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示范和伴奏。
3.准备乐谱,让学生能够跟随演唱。
4.准备相关教具,如五线谱卡片、音符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森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五线谱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五线谱,让学生认识五线谱的基本符号和记号。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 《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自然为主题,描述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富有想象力。
歌曲采用2/4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中涉及到的动物和自然现象,如鸟儿、小河、雷声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善于模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想象力。
4.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每人一份《森林的歌声》乐谱。
4.三角板、木鱼等打击乐器:用于节奏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五线谱的构成。
教师简要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四个间等。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帮助学生熟悉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演唱歌曲的一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接着,教师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听赏)《森林的歌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听赏)《森林的歌声》教案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的一首欣赏曲目。
歌曲以大自然中的森林为题材,展现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动形象,歌词优美,旋律活泼,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美好,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对一些音乐术语和鉴赏方法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森林的歌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乐中的大自然景象,理解歌曲的寓意。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悟。
3.掌握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营造生动的大自然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音乐。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PPT。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森林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森林的歌声》。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大自然元素,如鸟鸣、虫叫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案《森林的歌声》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1、能从《森林的歌声》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的鸣叫声,以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乐曲声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3、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过程一、布置教室,创设情境二、感受情境,激趣导入1、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首先请大家跟我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老师(师摊开左手生模仿)和同学们(师摊开右手生模仿)一起出发(师左手拍一下X, 右手拍两下XX)。
老师的步子大X,你们的步子小XX。
老师走一步,你们走两步才能跟上(生模仿师左手拍一下的同时右手拍两下)。
X XX/X XX/X XX/X XX//2、变化游戏:A. 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老师和学生进行游戏。
B. 学生一人饰演2 个角色(左右手)3、用《郊游》伴奏练习三、角色体验,进入情境师: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1、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学生初步听赏。
初听后讨论并揭示课题。
师: 我们到了什么地方,生: 是森林。
师:森林里怎么这么热闹,在干什么那,生: 很多动物在叫、动物在唱歌、他们在开演唱会师: 哦,小动物们唱歌,你能模仿它们的歌声吗,(学生随意模仿蛙鸣、虫鸣、鸟叫。
)2、老师打开多媒体显示有动物的节奏,学生有节奏地模仿蛙鸣、虫鸣、鸟鸣。
师: 老师刚获得最新消息,原来今天晚上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小动物们都在紧急排练呢,让我们去看看小动物们练习地怎么样,3、引导学生区分音乐的三段音乐主题。
森林导游安排我们去三个地方参观,你们能听出来分别是谁在唱歌吗, 请在聆听时用动作模仿这个动物的形象。
播放音乐主题11=A 6 1 3 5 | 3 3 2 | 3 3 2 | 3 6 7 | 1 3 2 1 | 6 5 | 3—| 3 —|6 1 3 5 | 3 3 2 | 3 3 2 | 3 6 7 | 1 3 2 1 | 6 5 | 6 —| 6 —| ](1)聆听1: 请在聆听时用动作模仿这个动物的形象。
师: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选择题:A平稳、流畅B 婉转、抒情C上扬、兴奋)聆听2: 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边听音乐边分组模拟老师的脚步声和青蛙的叫声。
( 踏脚、摆手) 小青蛙要考考你能不能唱他们的歌,唱不好不能去下一站参观哦学生用蛙鸣跟着教师钢琴伴奏唱摹唱旋律师:大家发现了这2 条旋律哪里不一样呀,生: 最后一个音不一样。
一个上行一个下行。
师: 注意上下行的感觉,我们再来一次生唱旋律师: 顺利过关,请参观下一站吧(2)播放音乐主题21=A 1 2 3 4 | 5 4 3 | 2 2 3 | 2 —| 6 7 1 2 | 3 7 6 | 7| 1 2 3 4 | 5 4 3 | 2 2 3 | 2 6 7 | 1 3 1 2 | 6 5| 6 —| 6 ]聆听1: 请在聆听时用动作模仿这个动物的形象师: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选择题:A 平稳、流畅B 婉转、兴奋)抒情C 上扬、聆听2: 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边听音乐边分组模拟老师的脚步声和昆虫的叫声。
师: 小昆虫也要考考你能不能唱他们的歌,唱好了才能过关哦(3)播放音乐主题31=A 3 | 6 —| 5 3 5 | 6 —| 5 3 2 | 1 6 1 2 | 3 3 2 | 33 | 6 —| 5 3 5 | 6 —| 5 3 2 | 1 6 1 2 | 3 6 5 | 6聆听1: 请在聆听时用动作模仿这个动物的形象师: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选择题:A平稳、流畅B 婉转、抒情C上扬、兴奋)聆听2: 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边听音乐边分组模拟老师的脚步声和小鸟的叫声。
师: 让我们也来唱唱他们的旋律吧师: 听师唱,听听开头一个小节有什么特点生: 弱起小节师: 我哪个音唱得强呢,生:,师: 以弱音开头,叫弱起小节(4)再次聆听3 个主题音乐,区分音乐主题旋律及音高顺序。
1: 你觉得三组小精灵他们演唱的音高由低到高这么排呢2: 音乐会开始了,歌唱家们的出场顺序有所变化,你能准确的写出出场顺序吗播放第一大部分:请用你的手指显示你听到的顺序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1 、2、1、2、3、1。
(5)进一步聆听、熟悉音乐旋律,加深印象。
师: 在大自然美妙的音乐声中,除了小动物的歌声,还有那些声音也加入到了其中呢, 分别聆听3 大主题生: 笛子、提琴、吉他。
( 有条件的话,以教师出示3 件乐器,让学生现场感受一下)师: 你能用小手和小嘴模仿演奏这些乐器吗, 显示多媒体带有乐器图片的节奏,教师在钢琴上弹奏音乐旋律,请学生分别用象声词di-la -beng 模唱。
(6)音乐会下半场乐器演奏现在开始,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乐手和森林里的精灵一起演奏吧四、启发想象,拓展延伸:配音游戏师:谢谢大家的精彩演出。
晚会结束了,夜幕中的大森林安静安详,偶尔能听到几声鸟的啼鸣和树叶的沙沙声生吹口哨:啾啾,并模仿: 沙沙师:突然,一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生:砰砰师:动物们吓得四散而逃生:模拟各种动物惊恐的叫声师:森林里怎么了,学生1: “听,有电锯的声音~” (学生模仿)学生2: “一棵大树被推倒,发出轰轰的响声。
”师: “这时你想对这些盗猎者、砍伐者说些什么,”生回答: “让我们团结起来,把这些破坏者赶出森林~”五、课堂小结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森林的歌声又响起来了~你听,, 让我们把完整版的来听一遍,要求:第一部分有旋律的地方我们用节奏伴奏当旋律变化时用手指提示,中间部分请你随意模仿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形象,第三部分用动,用作表现你听到的乐器,或加入你喜欢的乐器。
小结: 继续播放《森林的歌声》作为背景音乐,教师简述歌曲创作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今天所学的这段音乐中小动物们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吗(有一年由于环境的破坏,台湾的森林死亡了大量的动物。
这一现象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
于是荒野探险家、自然观察家、自然录音专家、留美制作人等,深入全台湾山林实地录音,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 种台湾自然声音,制作了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
今天我们听到的是它里面的一首《森林的歌声》。
) 师: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森林小精灵的歌声,大自然的声音生: 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森林保护小动物,让我们天天和他们一起歌唱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听到他们的歌声了继续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让我们把这美妙的歌声带回教室吧《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江静在《森林的歌声》一课中,我注重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儿童的情感,运用图画、语言、声音、动作来创设情境,使情感教学有了情景氛围。
学生进入这种氛围,便对乐曲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境中感知、境中悟情、境中育人的目的。
模仿是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根据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心理特点,我从音乐基本节奏入手,用哥哥和弟弟散步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奥尔夫声势节奏的体验之中,引导学生边听故事边用击掌、拍腿等方式模仿师生的脚步声,通过节奏体验音的长短、强弱,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无处不在,在无形中把学生带进了神秘的森林王国。
本课中,师生郊游的故事贯穿教学始终: 师生一起去散步,老师的步子大,学生的步子小。
老师走一步,学生要走两步才能跟上( 这一情节意在引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声势节奏) 。
师生不知不觉来到了神奇而美丽的大森林森林的歌声》是一首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的器乐合奏曲,树蛙、飞禽、昆虫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
把简单的故事情节根据乐曲主题音乐的变化分角色表演出来,学生表演得兴致盎然,乐在其中。
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用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分角色表演。
学生在表演中不仅体验了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而且还通过图画领略了大自然的和谐美,突出了“风景如画”的单元主题,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的道理,于无形之中完成了德育的渗透。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在这节音乐欣赏课中,我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引导、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趣味盎然。
通过模仿、体验、表现等方式,把教学推向高潮。
通过不同层面的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一节课35 分钟始终保持着持久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感知音乐的美,使他们入迷音乐,酷爱音乐。
但是在这堂课上我也出现了不少弊病。
由于这首曲子的长度,我始终在担心不能完整聆听,会超课时,就省略了前面听旋律的次数,以致部分程度中下的学生没能深刻体会旋律,这接下来的聆听和模仿造成了影响。
其次,在“先比较音高”还是“先感受旋律情感”上,我犹豫了,最后旋律,致使学生再一次遭遇困惑,对此,我深表美中不足。
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我应该更注重实效,而不应该停留在表面,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只有一根合理的主线,才能添加更丰满的表现手段,否则音乐欣赏只是一听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