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班第五章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黄土特征
• 2。孔隙大
– 结构较松散,孔隙较多,孔隙度一般在40%~ 55%。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 主要特征之一。
• 3。黄土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 立性很强。
(二)黄土特征
4。湿陷性 • 黄土浸湿后,强度显著降低,体积缩小, 裂隙加大,在土体自重或上部承压的情况 下,造成地面坍陷或沉陷,称为湿陷。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要求: 了解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的 特点 掌握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主要类型 了解黄土、特征及成因,掌握黄土地貌 的主要类型。
主要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风沙地貌---风沙(风力) 现代黄土地貌---流水作用、重力作用
一、风沙作用
• 1.定义:是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搬运,以 及地表受风所挟带的砂砾的磨蚀的过程。 • 2.主要形式有: – 风蚀作用 • 吹蚀 • 磨蚀(冲击、摩擦、悬摩) – 风沙搬运作用 • 悬移 • 跃移 • 蠕移 – 风积作用
0-10
10-20 20-30 3.6
3.67.2 31
含沙量 79.32 /%
12.3
4.79
43
7.2- 10.8 10.8 14.4 16.1 6.5
结论: 绝大部分沙粒都集中在近地表10cm以内,随着 风速的增大,10cm之内的沙粒含量增加。
风沙堆积作用
• 定义:风沙搬运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遇 到障碍物(包括植物或地表微小的起伏), 以及下垫面性质改变时,沙粒风沙流中脱 离、堆积的过程。
5。 黄土的抗蚀性弱,特别是植被受到破 坏后,地表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四、黄土地貌
• 流水是现代黄土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营 力。此外,还有重力剥蚀、潜蚀和风蚀等。 • 黄土地貌可分为沟谷地貌和沟(谷)间地 地貌两大类。
1. 按形态特征,黄土沟谷可分为细沟、浅沟、 切沟、冲沟和河沟等几种。
(1)细沟与浅沟 较集中细流冲刷而成;横剖面呈宽浅的V字形, 深只有几十厘米,多出现在梁峁坡上。
2。纵向沙丘
• 在单风向或几个近似的风向的作用下,形 成沿主风向延伸的垄状堆积地貌,称为纵 向沙垄,也称线形沙丘。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
(一)黄土 • 黄土(包括黄土状土)是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 的土状堆积物。主要位于比较干燥的中纬度地 带。
(二)黄土特征
• 1。物质组成
– 黄土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 – 以粉沙为主,细沙和粘土的含量都较少;矿物 成分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并含有粘土矿 物、易溶盐(如碳酸盐和石膏、MgO、K2O 等)。
吹蚀
• 条件:风力大于起沙 风速; • 影响因素:地表起伏、 含水量以及颗粒大小
沙粒粒径 0.1-0.25 /mm 起动风速 4 /m.s-1 0.25-0.5 5.6 0.5-0.1 >1 6.7 7.1
风沙搬运作用的三种形式
<0.2mm
悬移
0.22mm
跃移 蠕移
风速/ m.s-1
9.8
5
高度 /cm
二、风沙地貌
• 2.1风沙地貌形成的条 件
– (1)丰富的沙源 – (2)强劲的风 – (3)地表植被差
• 2.2 风沙地貌
– 风蚀地貌 – 风积地貌
(一)风蚀地貌
• 1。风棱石:砾漠中的砾石,经风沙长时间 的磨蚀作用后,变成棱角明显的、表面光 滑的风棱石。
• 2。石窝是发育在石质荒漠中巨大岩石的迎 风峭壁上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椭圆形的小洞 穴和凹坑。 • 多见于花岗岩和砂岩。 • 成因:矿物热力差别风化;崩解;吹蚀和 磨蚀
(2)切沟与冲沟 切沟切入黄土1-2米,长可达数十米,切沟纵剖面 起伏较大,横剖面呈尖锐的V形,有明显的沟缘, 流水下切非常活跃。
冲沟是流水强烈侵蚀和沟坡块体运动等作用 的产物。 冲沟纵剖面呈凹形,上陡下缓,起伏不平, 横剖面呈V字形,向下游逐渐扩宽,有明显 的沟缘。
(3)河沟 纵剖面较平缓,横剖面略呈梯形,旁蚀作用较活跃,沟内有 常流水。 河沟可由冲沟发展而来,但我国黄土地区的河沟大都是继承 性沟谷。
3.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 孤立突起的岩石,经受长期的风化和风蚀作 用以后,形成上部大、基部小的,外形蘑菇 似的岩石,称为风蚀蘑菇(蘑菇石)。
•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后, 形成一些高低不等、大小不同的孤立柱,称 为风蚀柱。
4.风蚀谷与风蚀残丘
风常沿着暴雨冲刷的沟谷吹蚀,使之进一步加深 扩大,形成风蚀谷。风蚀谷外形宽窄不一,底部崎 岖不平。风蚀谷不断扩展,使谷间地不断缩小而形 成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称为风蚀残丘。
5.风蚀洼地或风蚀坑
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表,经长期吹蚀后在局部地方 形成的凹地,称为风蚀洼地或风蚀坑。风蚀洼地 呈椭圆形或马蹄形,一般较浅。
罗伯泊---白龙堆 罗布泊—三垄沙 克拉玛依乌尔禾风城
6.风蚀雅丹
• “雅丹”一词来自维吾尔语,意为“陡壁的小丘”; • 雅丹地貌是指发育在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地区的风 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相间的垄槽地貌组合。 • 注:
2.黄土沟(谷)间地地貌
这些地貌类型分布在冲沟、河沟等大沟谷之间, 并由大沟谷分割而成,主要是源、梁、峁。

塬是黄土覆盖的范围较广的平坦高地。在塬 面上流水主要是片状侵蚀,在塬的周围为沟谷侵 蚀。塬的边缘由于受沟谷溯源侵蚀而变得支离破 碎。塬是黄土覆盖在大片平整古地形上形成的。

梁是长条形的黄土丘陵。梁顶较窄,呈明显的穹 形;另一种是顶部较平的平顶梁。
– 风蚀土墩多作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高度多 为5~10 米,有长有短。 – 土墩物质全为粉沙、细沙和沙质粘土互层,沙质粘土往 往构成土墩顶面。在罗布泊盐碱地北部的东西两侧,粘 土土墩的顶面是盐结块,外表呈白色,称白龙堆。
(二)风积地貌
• 1.横向沙丘
新月型沙丘 – 新月形沙丘是一种最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 – 形态特征:平面轮廓呈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 向向前伸出的两个翼角。 – 剖面形态: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而平缓 (5°~20°),背风坡凹入而较陡(28°~34°), 相当于沙子的最大休止角;两坡之间的交接线为弧形 沙脊。 – 沙丘高度都不大,一般为1~5 米,很少超过15 米;其 宽度一般为长度的10 倍。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 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

峁是穹状的黄土丘陵。百度文库 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的穹 起,
黄土丘陵
黄土潜蚀地貌
黄 土 柱
黄 土 谷 坡 地 貌
黄土滑坡(上图) 崩塌(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