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桥头路基处理(强夯)

试验段总结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山东枣菏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一分部

二○一七年十月

目录

一、施工说明 (1)

二、设计要求及施工参数 (1)

三、投入的人员、机械 (1)

四、施工过程 (2)

五、质量控制要点 (5)

六、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5)

七、成果 (5)

桥头路基处理(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试验段工程简介

强夯施工首件工程选在滕州北互通K0+367~K0+407段,本段为K0+427.03分离式立交0#台侧的桥头路基处理,处理宽度为61米,长度为40米,面积为2440m2。

二、设计要求及施工参数

1、平面处理范围:强夯台后处理长度为40米;处理宽度为两侧护坡道边缘3米处,共61米。

2、夯击标准:根据本首件工程施工确定试夯参数按下表

3、停夯标准:

(1)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

三、投入的人员、机械

1、投入人员

本次强夯试验段共安排施工人员13人,具体人员如下:

2、主要施工机具

四、施工过程

1、现场准备:强夯前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筑物、管线和其他设施的位置和标高等参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妥善处理,以免强夯时造成损害。

2、开工前检测地下水位1.2米不满足强夯条件,采用设计的井点降水方式降水,将水位降到3.5米以下。井点管布置在桥头强夯处理范围内,两侧边界为边沟外缘,外围管间距为2米,内点管间距为8米。井长10.7米,直径150mm;井点管长10.2米,埋深10米,外露0.2米,外围管直径38mm,内点管直径42mm,外围管、内点管均为带有长1.5m滤头的钢管,滤头上开设直径15mm 的圆孔,孔距为25mm,滤头上包裹双层尼龙网。井管连接采用PVC管,直径120mm。井点管应放置在井空的中间,四周滤料采用粗砂。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5m用土填实封堵。强夯期间,拆除内点管,保留外围管,全过程抽水,使加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始终保持在3.5m以下。施工完毕终止抽水后,拔出井点管,所留孔洞应立即用砂填实。

3、井点降水作业方法:

(1)成孔

井点降水成孔施工采用冲沉法,该方法是用高压水冲刷土体,用冲管扰动土体助冲,将土层冲成圆孔后埋设井点管,成孔孔井不小于150mm,冲孔深度应比设计井点管埋设大于0.5m,以确保滤管四周及底部的滤水层。

(2)安装井点管

冲孔成功后,应立即放入井点管,井点管采用直径Φ38和Φ42的井点管,长为10.2米,管下端配有长为1.5m双层尼龙过滤网。井点管应居孔中心,严禁将井点管强行压入孔中,井管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

(3)填滤料、封口

井点管放置后,在管壁周围填滤料,滤料采用粗砂,灌砂高度9m,确保水流畅通,填滤料时注意填滤速度,避免中部架空,同时滤料投入量不少于计算量的95%。当填砂至孔口下1.5m左右时,改换用粘土逐层填入捣实封口,以防泄漏,实现真空降水。

(4)管路连接

连接软管为螺纹胶管,连接井管与集水总管。集水PVC总管直径Φ120,互相间用法兰连接,在管壁每1-2m设一个连接井管的接头,并与抽水泵连接,安装过程中各连接点必须密封,井点真空度不小于60KPa。

(5)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铺设总管→成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密封→管

路连接→安装抽水设备和集水、排水管→真空泵排气→离心泵抽水→观测。

4、施工放样:先将表层耕植层清除,整平场地,并测量场地高程。按设计要求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放出路基两侧和纵向控制桩,再根据夯间距用钢尺放出夯点位,用白灰标记,偏差不大于5cm,并按夯击顺序编号,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5、施工工序:

(1)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2)用水准仪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3)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强夯15米,满夯8米),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再次测量锤顶高程,夯锤夯击点位误差不大于15cm,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4)重复步骤(3),按设计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主夯点的夯击。

(5)重复步骤(1)~(4),完成全部主夯点的击实。

(6)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7)在主夯点完成一定时间后(不少于7天),具体的间隔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试验确定,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次点夯夯击遍数。待点夯全部结束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具体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7天),在全部夯击范围内完成2次满夯。

强夯全过程:

施工准备-场地整理-测量-主夯点夯实-平夯坑-次夯点夯实-平夯坑-满夯-整平压实

6、质量检测:

(1)夯击前检测夯锤的质量及锤底面积:本工程用夯锤重量12.48T。底面直径2.25米,落距14.5米时单击夯击能为12.48*9.8*14.5=1773.4KN〃m,落距7米时单击能为12.48*9.8*7=856.1KN〃m。

(2)夯击前检测场地平整情况:满足要求。

(3)夯击过程中抽检夯锤的落距:点夯落距为14.5米,满夯落距7米。

(4)夯击过程中远处抽检单点夯击次数:单点夯击次数为8击。

(5)夯击过程中应有全过程记录:夯击过程中技术员王鑫全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夯击次数、夯沉量、周围地面隆起值。

(6)每一遍夯击完后,应检测夯坑深度、夯点间距及处理宽度,合格后方可填平。

(7)满夯结束后地基承载力不小220KPa,实测地基承载力为289.7 KPa、341.7 KPa、341.7 KPa,(详见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满足要求。

五、质量控制要点

(1)开夯前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对控制落距的钢丝绳进行固定,确保单点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夯锤上必须设直径20-35cm的排气孔,避免产生“气垫效应”和“真空效应”。

(2)夯锤必须垂直落下,若倾斜下落或坑底面不平,能量消耗大,且夯击中心易改变,影响工程质量。

(3)在每批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4)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及其周围的沉降、隆起和挤出情况。通过地面沉降观测估计地基处理的效果。

(5)安排专人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作好记录。施工记录应妥善保管,作为施工资料存档。

(6)检验地基加固质量:于强夯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验。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小于220KPa,不符合要求时应补夯。

六、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1、在强夯过程中出现起锤困难现象,采取了挖掘机挖出锤头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为避免大规模出现起锤困难现象,在每次起锤后未离开原地面前清除气孔内的泥土,避免产生“气垫效应”和“真空效应”。

2、在夯击过程中出现了夯锤倾斜现象,采取在起锤后将夯锤放置在夯坑范围外,人工用素土填平夯坑底部,再继续夯击的方式,保证强夯效果。

3、部分临沟段落夯击完成后出现“涌水”、待水消散后夯坑内存在浓稠的泥浆。采取在满夯前利用挖掘机挖除泥浆,置换干土后在整平进行满夯。

七、成果

通过首件各个工序的施工,我们基本达到了即定目标,取得了第一手宝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