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与发展的功能

目前学生评价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形象地把现行学生评价比作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产生两种人:一种是筛子上面的,即成功者,一种是筛子下面的,即失败者。这样,学生评价功能主要是为了甄别,是一种“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的评价,是以“选拔”为目的。

为此,传统的学生评价比较热衷于排名次、比高低,以此来证明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所谓“优秀者”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鼓励,而大多数人则成了.失败者与殉葬品。

(二)评价手段机械、单一,不能科学的反映学生的天赋与能力

目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在实际的学生评价中,仍然过多地依赖纸笔测验和书面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手段具有经济、实用、高效等优点,但其本身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将学生置于孤立、人为的环境中,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发展的现状及潜在的能力。另外,传统的测验考察的重点大多是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分析等较底层次的目标,较少的顾及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的目标,并且,答案过

于单一、僵化,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评价主体单一,过分注重他评,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传统学生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和评比,因此关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被视之为评价的生命。为了保证这种准确、公正和客观,人们要求评价者做到价值中立,运用各种标准的评价工具进行纯客观的评判;拒绝被评价者对评价的介入,不允许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反对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使评价变为了一个机械、死板、对立的过程。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学生极容易对评价活动和结果产生对立、反感、抵触情绪,非常不利于评价结论的反馈、认同,更谈不上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改进。

(四)评价内容单一,只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忽视其他领域的评价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学生评价形成了“惟知识”“轻能力”的弊病。在评价过程中,只注重对智育的评价,特别是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分数至上,只要排名在前便是好学生,冠以各种荣誉称号,如“三好生”、“优秀生”等。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

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由此使学生在心目中留下这样一个观念:只要成绩好、分数高,就会得到教师的青睐、家长的首肯。结果导致学生一味追求考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考试化,忽视了品德的培养、能力的提高.。

(五)评价过于强调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学生评价结果的解释过多地采用常模参照性方法,即给学生排名次,奖前惩后。毋庸质疑,这种方式确能筛选出一些优秀学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过多地依赖这种评价模式,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焦虑过度

认为排队在后是一种耻辱,为此使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甚至产生“学习过敏症”、“考试过敏症”。经常会听到某某学生不堪考试的重压而轻生,便是极好的例证。

2、人际关系紧张

一方面,教师的期望、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之间矛盾过大,造成师生间人际关系紧张。为了班级排个好名次,教师动则训斥、挖苦、体罚,使学生产生“教师过敏症”。

另一方面,为了排个好名次,学生间的竞争会出现畸形化的倾向,造成学生间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学生在校故意不学习,拉着别人玩耍,回到家里却埋头于书海。常此以往,会形成可怕的双重性格。团结友

爱、互相帮助等优良的传统会被任务化、数字化的人际关系所取代。

总之,传统的学生评价形式单一化内容狭窄化,方法简单化,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将考试与评价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强调的是评价的分等功能,“考核被用来决定可以让谁进入更高一级水平。作为这种过程的一部分,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判断已变为一种划分等级的制度,每年或更为频繁地把学生加以区分。这种划分的结果是,使一些学生确认他们是有能力、良好的、合乎要求的;同时使另一些学生认为他们能力不足,是差的、不合要求的。这种不断地贴标记的做法对个人的教育不可能带来益处,它对于许多学生的自我观念则可能具有不利的影响。

可见,这种评价模式忽视了小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主体性和积极性,也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小学生评价改革要改变这些弊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生评价体系,使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现时代的特点,体现现代教育的评价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