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7页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 1/9×3 1÷2/3 3/4÷3/5

11/6×3/11 4/9÷3/8 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 7/8÷3/8—1/8÷3/8 5/9×(18/35—9/40)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2/5=2 ()÷6/25-2/7×7/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并出示例题。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

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探讨其他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4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80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3、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五.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5题。

教学反思: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5/8。

()×5/8=()

()×(1+5/8)=()

2、圆珠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1/4。

()×1/4=()

()×(1-1/4)=()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8-10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学生先读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创新学习

1、一种商品原价100元,先降价1/10后又提价1/10,现在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

2、某建筑队修一条长120千米的公路,先修好了1/2,后又修好了余下的1/2,这时还有多少千米没修?

学生练习,集体评讲时,教师提示: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7、11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50道

1、计算。(12分) 43÷87÷1415 (94+152)÷152 203÷ 0.2×3 2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37327723÷÷ 431263715?÷ 61161274?÷ 32 1121131?÷? ( 56 + 38 )× 48 1214 ÷ 25 5978 ÷ 177 817 ÷23+123 ×917 165 × 3 ÷ 45 259 ÷ 54 ÷ 45 (59 -12 ×13 )÷ 56 149×14×92 22÷1211÷4 3 83×65÷1615 5÷(21+61)?152 (21-31+41)×48 256÷9+256×98 (21—7 3)?257+52 30×(52+61) (85+171)×8+17 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54÷3+32×54 52+21×53+10 7 13—48×(121+161) 1213×73+74×1213+1213 45×4443 99×100 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 2)×12 2-136÷269-32 21÷85+41×53 43×52+41÷2 5 (85-41)÷8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115 +92×511 (61+43-32)×12 2-136 ÷269-32 21÷85+41 ×53 43×52+41÷25 (85-41)÷83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姓名一.填空题。 1、()的3 5是27;48的 5 12是()。 2、5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3、比80米多1 2是()米;300吨比()吨少 1 6。 4、“红花朵数的2 3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式是 ()。 5、在○里填上><或= 5 6÷ 1 3○ 5 6× 1 3 4 9○ 4 9÷ 2 7 7 10× 5 2○ 7 10÷ 5 2 6、3 4×()= 3 4÷()= 3 4+()=1 二.1、计算题 8 15- 1 5 × 3 4 4 5 + 2 3 × 4 7 75-25× 3 5 1 2 - 3 4 × 8 33 2、直接写得数 3 4×16= 12÷3 5= 0.3× 5 6= 3 5÷ 9 10= 1÷ 7 8= 5 7×2 3÷ 5 7= 1 2× 1 3÷ 1 2× 1 3= 0× 7 12+ 1 8= 3、能简算的要简算。 48×( 7 12+2)÷ 2 323- 8 9× 3 4÷ 1 27 5 9×7+ 5 9×11 5÷[( 2 3+ 1 5)× 1 13] 4 25×23+ 4 25×67(2 1 - 6 1 )× 5 3 ÷ 5 1

4、(1)列式计算:一个数的 109是43,这个数是多少? (2)43减去43与5 4的积,所得的差除以9,商是几? 三.判断: 1、 4米长的钢管,剪下 1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20千克减少110 后再增加 110 ,结果还是10千克。 ( )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5 。 ( )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一桶油用去它的 15 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 四、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五、应用题: 1、一件上衣90元,是裤子价钱的 23,一套衣服多少元? 2、红星小学五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的 79 ,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3、某粮店上一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多 16 ,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4、小红看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5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38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5、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35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6、两地相距96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5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 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重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律同样适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中国结吗?中国结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表示热 烈浓郁的美好祝福。很快,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就要到了,到时候,老师和大家一起动手,用中国结把教师布置的更加漂亮,过一个盛大的节日,好不好?那老师这段时间挑选出了两种不同的中国结,第一种是小中国结,每个要用4分米的彩绳,第二种大中国结每个要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更做18个。具体的到时我们应该准备多少的彩绳,你们能根据老师刚才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帮帮老师吗?

生:(1)做18个小中国结用彩绳多少分米?(2)做18个小中国结用彩绳多少分米?(3)做1个小中国结和一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4)做18个小中国结和18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师:课件出示问题问题(4)做18个小中国结和18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应该怎样列式? 生:(1)18x4+18x6=(2)(4+6)x18= 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分米(2)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4、师:会算吗?谁能说说运算顺序? 生:(1)先算乘,再算加法(2)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乘师再请个同学,你觉得呢?生再答 5、师:确定了运算顺序就请大家动手计算,巡视,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师点评,我们刚才说的算第一算式是先算乘,再算加,第二个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乘。请同学们观察下这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回想下,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谁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回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4 3565?+ ??? ??÷?329841-85 5 15361-21÷???? ?? ! ??? ?????? ??+?÷324317961 ?????????? ? ?5421-4332 5310341-1211÷+ % 6 7 838576÷+? 8883-117???? ?? ?? ? ??+?16112148-13 · 5432354?+÷ 103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

! 一个数的 109 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 4、 一根绳子,剪去 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3295165-87 136717138?+÷ 41 8341-1÷????????? ? ?+ < 11 5 9251197?+÷ 1232-4361??? ? ??+ 32-269136-2÷ 1009999? ) , 53418521?+÷ 25415243÷+? 41-652072110÷? 44 4345? !

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整理,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对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一)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说一说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单元里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小结:顺序和运算律。 师:你认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二)合作整理,展示交流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课件出示) (1)利群便利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3/5多1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梨?(2)我校上学期共有120人参加拔河比赛,学生、教师、家长分别占总人数的5/121/3、1/4 。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的家长比 老师少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小组内交流算法,讨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简便算 法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件出示) (1)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15,女生有多少人? (2)我班有女生26人,是男生人数的13/15,男生有多少人? (3)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15,女生有多少人? (4)我班有女生26人,比男生人数少2/15,男生有多少人? 出示以上4个小题, 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异同点, 找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 题的关键,全班交流。 (三)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谈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强调指出: 不仅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或性质对于分数四则混合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易错题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易错题 1、计算 (87÷98—83÷98)+89×27 1—21—41—81—161—321—64 1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200,差与被减数的比是3:4,差是( )。 4、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 )。 5、一条鱼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54再加上5 4千克,这条鱼重( )千克。 6、一根钢管用去它的54后是6米。如果用去它的3 2,还有( )米。 7、如果A 是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下列得数比大小: A ×52 ( )A ÷52 5 2÷A ( ) A ÷A 8、小明有红蓝两色球共95个,红球的21与篮球的3 1一样多,两种球相差( )个。 9、食堂原有大米500千克,用去51后,又增加现有大米的5 1。现有大米( )千克。 10、某商品原价100元,提价51后是( )元,提价后又降价5 1,现价是( )元。 11、如果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A ,则这三个数是( )、( )和( )。 12、甲乙两堆煤,甲用去51后,乙用去4 1,余下的煤相等,甲乙两堆原来的数量比是( ) 13、如果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2 1,则丙数和这三个数的( )相等。 14、一个商场,卖出手表24只,剩下的与总数的比是2:3,原有手表( )只。 15、三种杂志,故事书占总数的8 3,比科技书少40本,文艺书有160本,三种书共有( )本。

16、一根绳第一次剪去53,第二次又剪去51米,这时还剩下10 7米,这根绳原有( )米。 17、一堆圆片,红色的占125,又往里面放了8个红色的圆片,这时红色圆片占2 1。原有红色圆片( )个。(提示:总数在变化。建议用方程) 18、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从第一根上剪下5 1接到第二根上,这时第二根绳长2.4米,两根绳原来各有( )米。 19、一堆水果420吨,卖掉7 4,卖掉( ),还剩( )。 20、加工一批零件240个,甲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81,乙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4 1,乙每天比甲多加工( )个零件。 21、一个加数是26,另一个加数与和的比是3:5,另一个加数是( )。 2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50,差比减数少4 3,减数是( )。 23、甲乙两人的分数比是5:4,如果甲给乙22.5分,则他们的份数比是5:7,乙原来得了( )。 24、A 、B 两地相距1200千米,小明3小时完成全程的4 1,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至少需要( )小时。 25、30米增加它的31,再减少3 1米,结果是( )米。 26、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增加11 1,那么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27、甲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3 1,甲班是( )份,乙班是( )份,乙班比甲班少( )份,乙班比甲班少( )。 28、一种商品先涨价101后又降价10 1,现在价格比原价( ),一种商品先降价101后又涨价10 1,现在价格比原价( )。 29、一件衣服200元,连续两次降价10 1后,现价是( )元。 30、一次考试有36人得优秀等第,占全班的5 4,还有( )人没有得到优秀等第。 31、甲乙两筐水果共440千克,取出甲筐的41和乙筐的5 1共100千克,,原来甲筐有水果( )千克。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 ,再修多少千米,就

可以修到这条路的中点 3、一个果园占地85公顷,其中苹果园占52,桃园占 103,其余的是葡萄园。 (1)苹果园和桃园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桃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多少公顷 (3)葡萄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解方程。 3χ+χ=94 χ-41χ=87 5341517 —x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2 ÷8+18 ×712 310 ×53 +310 ÷3 34 ×8÷34 ×8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3、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10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200个。每个 小盒 比大盒少装10个,每个小盒和大盒各装多少个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

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评分一.填空题。22分 1、()的3 5是27;48的 5 12是()。 2、5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3、比80米多1 2是()米;300吨比()吨少 1 6。 4、()∶()= 3 7=9÷()= () 35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8∶36的比值是()。 6、“红花朵数的2 3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 关系式是()。 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 ()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 。 8、在○里填上><或= 5 6÷1 3○ 5 6× 1 3 4 9○ 4 9÷ 2 7 7 10× 5 2○ 7 10÷ 5 2 9、3 4×()= 3 4÷()= 3 4+()=1 10、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口处不计),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 4∶5,最长的边是()厘米。 二.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3 4×16= 12÷3 5= 0.3× 5 6= 3 5÷ 9 10= 1÷ 7 8= 5 7×2 3÷ 5 7= 1 2× 1 3÷ 1 2× 1 3= 0× 7 12+ 1 8= 2、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48×( 7 12+2)÷ 2 323- 8 9× 3 4÷ 1 27 5 9×7+ 5 9×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21-61)×53÷5 1 三.判断: 5分 1、 4米长的钢管,剪下 1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20千克减少110 后再增加 110 ,结果还是10千克。 ( )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5 。 ( )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一桶油用去它的 15 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 四、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6分 米5 2米 5 2米 五、应用题:(第1题5分,其余每题6分共35分) 1、一件上衣90元,是裤子价钱的23,一套衣服多少元? 2、红星小学五年级有男生98人,女生112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的 79 ,六 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试卷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班级姓名评分 一.填空题。22分 1、( )的错误!是27;48的错误!是()。 2、5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3、比80米多错误!是()米;300吨比()吨少错误!。 4、()∶()=3 7 =9÷()= 错误!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18∶36的比值是()。 6、“红花朵数的错误!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式是()。 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F((),( )) ,乙 数是甲乙两数和的错误!。 8、在○里填上><或=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9、错误!×()=错误!÷()=错误!+( )=1

10、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口处不计),这个三角形三 条边的长度比是3∶4∶5,最长的边是( )厘米。 二.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10分) 错误!×16= 12÷ 错误!= 0.3× 错误! = 错误!÷ 错误!= 1÷ 78 = \F(5,7) × \F(2,3) ÷ 错误! =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0× 错误!+ 错误!= 2、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48×( 错误!+2)÷ 错误! 23- 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 ×7+ \F(5,9) ×11 5÷[(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23+ 错误!×67 (21 -6 1)× 53÷5 1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 109是43,这个数是多少? (2)43减去43与5 4 的积,所得的差除以9,商是几? 判断: 5分 1、 4米长的钢管,剪下 \F(1,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20千克减少\F(1,10) 后再增加 错误!,结果还是10 千克。 ( )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错误!,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错误!。 ( ) 4 、 两 个 真 分 数 的 积 一 定 小 于 1 。 ( ) 5、一桶油用去它的 错误! 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 四、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6分 5 2 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典型例题解析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主要内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本周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单运算。 3、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与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考点分析: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典型例题 例1、(重点展示)计算。 12÷[(97 - 32)×109] 45 - 31×59- 5 2 分析与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中,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前一题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除法;后一题先算乘法,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12÷[( 97 - 32)×109] 45 - 31×59- 5 2 = 12÷[91×109] = 45 - 5 3 - 5 2 = 12÷101 = 45 - (5 3 + 5 2) = 12×10 = 4 5 - 1 = 120 = 41 点评:计算的过程中只要按照计算顺序认真计算就可以了。要注意在计算的过程中,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直接约分。

例2、(误点诊所)计算。 307×53÷307×5 2 错误解法:307×53÷307×5 2 = 30 7÷(53+52) = 30 7÷1 = 30 7 分析与解:这里只有乘除法,按照学过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去计算。 307×53÷307×52 = 307×53×7 30×52 = 25 6 点评:在使用运算定律和运算规律使四则运算进行简便运算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算定律,像例题中的错误解法就是错误地使用了乘法分配律。 例3、(难点突破)有一只长颈鹿高 1061米,比一头大象高的25还多101米,这头大象高多少米? 分析与解:“比一头大象高的25还多10 1米”是把一头大象的高度看作单位“1”,一头大象的高度不知道,设为ⅹ。 解:设这头大象高ⅹ米。 25ⅹ + 101 = 10 61 2 5ⅹ = 6 ⅹ = 5 12 答:这头大象高5 12米。 点评: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几,有时列方程解,有时用算术方法解;如果单位“1”已经知道,就用算术方法`,如果单位“1”不知道,就设单位“1”为ⅹ,列方程解。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 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再修多少千米,就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1)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吴永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心里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练习上,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将本课的对联、顺口溜、结语、拓展作业等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一幅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对联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明确运算顺序。 (这幅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出下联,联中也隐藏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2×60+3×7=141 下联:2×70+1=141)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古典文学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记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知识回眸,讨论交流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易错题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易错题 1、列式计算 3个81除以16 15,商是多少? 218乘4 3与81的和,积是多少? 8减去98与16 3的积,差是多少? 2、计算 (87÷98—83÷98)+89×27 1—21—41—81—161—321—64 1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200,差与被减数的比是3:4,差是( )。 4、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 )。 5、一条鱼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54再加上5 4千克,这条鱼重( )千克。 6、一根钢管用去它的54后是6米。如果用去它的3 2,还有( )米。 7、如果A 是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下列得数比大小: A ×52 ( )A ÷52 5 2÷A ( ) A ÷A 8、小明有红蓝两色球共95个,红球的21与篮球的3 1一样多,两种球相差( )个。 9、食堂原有大米500千克,用去51后,又增加现有大米的5 1。现有大米( )千克。 10、某商品原价100元,提价51后是( )元,提价后又降价5 1,现价是( )元。 11、如果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A ,则这三个数是( )、( )和( )。 12、甲乙两堆煤,甲用去51后,乙用去4 1,余下的煤相等,甲乙两堆原来的数量

比是( ) 13、如果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2 1,则丙数和这三个数的( )相等。 14、一个商场,卖出手表24只,剩下的与总数的比是2:3,原有手表( )只。 15、三种杂志,故事书占总数的8 3,比科技书少40本,文艺书有160本,三种书共有( )本。 16、一根绳第一次剪去53,第二次又剪去51米,这时还剩下10 7米,这根绳原有( )米。 17、一堆圆片,红色的占125,又往里面放了8个红色的圆片,这时红色圆片占2 1。原有红色圆片( )个。(提示:总数在变化。建议用方程) 18、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从第一根上剪下5 1接到第二根上,这时第二根绳长2.4米,两根绳原来各有( )米。 19、一堆水果420吨,卖掉7 4,卖掉( ),还剩( )。 20、加工一批零件240个,甲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81,乙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4 1,乙每天比甲多加工( )个零件。 21、一个加数是26,另一个加数与和的比是3:5,另一个加数是( )。 2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50,差比减数少4 3,减数是( )。 23、甲乙两人的分数比是5:4,如果甲给乙22.5分,则他们的份数比是5:7,乙原来得了( )。 24、A 、B 两地相距1200千米,小明3小时完成全程的4 1,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至少需要( )小时。 25、30米增加它的31,再减少3 1米,结果是( )米。 26、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增加11 1,那么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27、甲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3 1,甲班是( )份,乙班是( )份,乙班比甲班少( )份,乙班比甲班少( )。 28、一种商品先涨价101后又降价10 1,现在价格比原价( ),一种商品先降价101后又涨价101,现在价格比原价(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4 3565?+ ??? ??÷?329841-85 5 1 5361-21÷???? ?? ?? ? ?????? ??+?÷324317961 ?? ? ??????? ??5421-4332 5 310341-1211÷+ 67838576÷+? 8883-117??? ? ??

?? ? ??+?16112148-13 5 4 32354?+÷ 10 3 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一个数的 109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 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 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一根绳子,剪去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总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检测

总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检测1、判断: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2、选择题: ① A 、0 B、1 C、 D、 ② A、18 B、27 C、36 D、45③ A、0 B、1 C、 D、 3、列式计算 ①30的 倍减去13,所得的差再除以 ,商是多少? ② 减去它的 ,所得的差除24,结果是多少? ③1与 的差加上 除 的商,所得的和除以 ,结果是 多少?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 × - =0×0=0 () (2)4÷ - ÷4= - =0 () (3) - × =0× =0 ( ) 2、选择 (1) ×5÷ ×5=() (2)0.8- + ÷ =() (3) - × + =() ① ②25③ ④5 3、计算 ① ② ③ × + ÷ ④ ⑤

⑥ 1、找出下面各句子中看作单位“1”的量。 ①运来的梨的重量比苹果多 ②现价比原价降低 ③今年产量比去年增加 ④实际用煤比计划节约 2.分率转换 ①本月用电量比上月节约 ,本月用电量是上月的() ②行了全程的 ,还剩全程的() ③小明的年龄比小华大 ,小明的年龄是小华的() ④五(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判断题: ①比9米少 的是6米。() ②鸡的只数比鸭多 ,则鸭的只数是鸡的 。() ③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比乙数小() ④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 (1)小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比小明收集的多60枚,小明收集的 火柴盒上的画是小华的 。小华和小明收集的火柴盒上的画各是 多少枚? (2)港口有一批煤。先用8辆大卡车运,每辆装5吨;剩下的改用5辆小卡车运,每辆小卡车的装载量是大卡车的 ,恰好一次运完。这批煤共有多少吨? (3)甲、乙两人共存款165元,甲存款的 与乙存款的 相等,甲、乙两人存款多少元? (4)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总数的 ,第二次取出总数的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取油7.5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1)某学校有男生有2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某学校看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本数少 ,两种书共有多少本? (3)修一条10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还剩多少米没修? (4)打一份稿件共有50页,第一天打这份稿件的 ,第二天打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多少页没打? (5)校园里一共有60棵树,其中杨树占 ,柳树占 ,槐树占 ,其余的是苹果树,苹果树有多少棵? (1)小兰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45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的页数恰好比第一天多看 ,这一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红星小学六年级学生的 参加了冬季长跑锻炼,其中女生45人,占参加锻炼人数的 ,六年级共有多少人? (3)长青水果店运来三种水果,运来的苹果重量比梨多 ,桔子的重量比苹果少 ,运来梨540千克,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