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美学教学大纲

美学教学大纲

美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美感的本质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美学理论与实践
美学评价标准及美的品味培养
美学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运用
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体验
第三部分:美学教学设计与评估
美学教学目标及内容设置
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美学教学评估及效果反馈
结语:美学教学的意义与未来发展
通过本大纲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深入了解美学的理论基础、实践运用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知识,提升美学素养,培养审美能力,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愿每一位学生在美学教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

《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目标1.了解美学学科性质、对象、学科史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美学特色。

2.掌握基本范畴、审美、美感、美的形态、美的基本范畴。

3.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文化现象。

4.能用专业知识解释审美思潮和审美传统。

5.能有意识的感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

6.通过美学的学习有意识的利用各种审美资源,陶冶人们的心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全面掌握美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点,并对美学学科的当代研究状况有所了解,为进一步的研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美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审美经验、审美形态、审美范畴、美育等问题才能得到深入理解。

2.难点:在讲授的基础上,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以一些热点问七、课程教学内容导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美学的历史;美学理论的学科形态演变及美学的学科特性;美学学科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到美学学科的发展轨迹;(2)美学研究的对象。

2.重、难点提示(1)重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美学的学科特性;(2)难点:美学的哲学基础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审美的本质(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2)关于审美本质探讨的历史,西、中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审美的本质与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2)难点:审美本质及其逻辑。

第二章审美活动经验(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1.教学内容(1)审美经验的根源,审美意识的主体能动性,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感官的人化为审美活动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基础;(2)审美经验的发生、发展过程,审美经验是包含着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形态在内的一个大系统,审美积淀等。

《美学》教学大纲

《美学》教学大纲

《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美学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文学概论》适用专业:秘书学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秘书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美学》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美学基本思想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把握美学的一般理论和历史,培养其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其人生的审美境界,并具有对美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该课程把构建大美学作为美学课程建设的根本理念,不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美学知识的灌输上,而是注重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完满人格的塑造,以实现其身心的和谐统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美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一方面和哲学相关,另一方面和艺术相关。

因此它要求一方面具有哲学的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艺术的鉴赏能力。

本课程重点把握美学理论的基本结构、主要观点,特别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本性,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分析和鉴赏社会、自然和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

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指导审美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美学的对象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运用美学的学习方法学好美学。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学好美学。

4.教学内容第一节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学革命第三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四节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美感的形成与发展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美感的含义及实质、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理解美感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课程教学大纲(美学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美学基础)

《美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及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它提供的几乎是无限的创作空间,为图像处理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且易于控制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我表现的舞台。

是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及多媒体专业从事相关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位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以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课程任务: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掌握PhOtOShOPCS6在图案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招贴广告设计、图像合成、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卡通插图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中的作用,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基本技能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理论课时36,上机课时36,合计72个课时,每周16个课时,5周。

考核形式:考试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初识PhotoshopCS6讲授内容:了解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概念、影响图片文件大小的因素、掌握像素、图像大小、各种分辨率的含义,常用的颜色模型和模式、常用图片文件格式的特点了解PhOtoShoP安装和卸载,掌握PhotoShOP的启动与退出,掌握PhoIOShoP的窗口组成及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掌握图像的移动、复制和删除,熟练掌握图像变换的基本操作和技巧,熟练学握利用“裁切工具”、“裁切”命令和“修整”命令对图像进行修复的方法和技巧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区分和运用常用的几种颜色模型和模式以及图片文件格式掌握Photoshop的窗口组成及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对图像进行编辑和裁切掌握PhOIOShOPI的窗口组成及图像文件的基木操作第二部分:图像选区与填充讲授内容:油漆桶工具、填充命令和填充快捷键的功能和特点,渐变工具的功能和特点、渐变方式的区别,以及新渐变方案的创建完成DM单设计分析及背景制作项目各种选区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完成DM单背面效果制作项目各种画笔选项的功能、区别、设置方法和技巧完成设计制作宣传单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对图像区域进行填充操作完成DM单设计分析及背景制作项目各种选区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完成DM单背面效果制作项目根据实际需要熟练设置画笔的各个选项完成设计制作宣传单项目第三部分:图层详解讲授内容:了解图层的基本概念、图层的分类及图层属性对图像效果的影响,掌握图层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图层的新建、删除、合并完成音乐节海报主体制作项目掌握应用样式调板中的各种样式简化操作过程与样式的管理,图层的调整与混合应用完成音乐节海报制作和茶叶博览会宣传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对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设置方法完成音乐节海报主体制作项目图层的混合应用完成音乐节海报制作和茶叶博览会宣传项目第四部分:文字详解讲授内容:理解和学会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字的区别,文字特殊效果的制作完成杂志封面制作项目掌握对文字进行各种格式设置及段落设置,文字图层的转换操作,广告特效字的制作完成杂志版面制作项目文字图层的有关操作,文字的扭曲效果的应用完成图书内页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文字蒙版工具的应用完成杂志封面制作项目广告特效字的制作完成杂志版面制作项目各种常用广告特效字的制作完成图书内页项目第五部分:路径详解讲授内容:钢笔工具的使用,添加与删除锚点,形状工具和自定义工具的使用完成广告元素制作项目各种形状工具的综合应用,选择工具的有关操作完成卡通形象制作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使用钢笔工具及其他形状工具绘制不同的图形完成广告元素制作项目路径的有关运算操作完成卡通形象制作项目第六部分:图像修复与色彩校正讲授内容:图章工具与修复画笔工具及有关修复工具的操作完成广告主体元素制作项目信息调板、吸管工具、直方图调板、色阶的应用、自动色阶、曲线、自动对比度的应用完成广告海报色彩调整和金秋色彩效果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修复工具的区别完成广告主体元素制作项目色阶与曲线的应用完成广告海报色彩调整和金秋色彩效果项目第七部分:通道与蒙版讲授内容:理解通道的作用,通道面板的各种常用按钮及其功能和通道的常用操作完成人物选取项目理解蒙版的作用,蒙版与选区的创建、转换、载入的方法完成博客背景制作、冰冻效果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通道,选区的转换完成人物选取项目应用蒙版创建特效图片完成博客背景制作、冰冻效果项目第八部分:滤镜与动作讲授内容:画笔描边、艺术效果、素描滤镜的作用完成网页主体元素制作项目动作面板中各个按钮的作用、创建记录动作的操作、动作的实际和操作应用完成网页效果图、购物网站首页项目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灵活运用几种滤镜功能制作出特别的效果图完成网页主体元素制作项目创建和记录动作的操作完成网页效果图、购物网站首页项目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PhotoshopCS6平面设计使用教程》主编:尤凤英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15年9月执笔:审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03110220 课程名称:美学英文名称: Aesthetica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艺心理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的专业选修课,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理论课程、文学课程和语言课程的基础上,在累积了相关艺术理论和艺术素养的层次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与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研究、分析美的能力。

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着力于将学生培养为服务地方文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学科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把握美学的基本问题,理清审美理论的基本逻辑,具备基本的美育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探寻美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职业能力目标:为学生从事语文教师职业奠定起码的进行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科研中;让学生在塑造自身审美自觉性的同时,树立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影响的理念。

人文美育目标:注意对学生审美的自觉性的培养和塑造,“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审美人生的感悟与熏染,使学生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知性艺术和人生智慧,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趋向丰富、完整和平衡。

)学术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本土文艺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学术敏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学术资料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能力。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专门辅导,使其在本土文艺传承和发展方面作深入学科思考,创作完成学科学术论文。

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注意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紧扣“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课程新体系”的大学教改方向,充分挖掘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完善和优化“教什么”、思考和精心设计“怎样教”,努力构建自主性、独创性的学习氛围;构建实践性教学前提;构建师范性教学环节;构建了应用型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资源系统;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

建议理论课时安排28学时,课堂实践安排8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周课时2节,分为导论:美学学科和美学基本问题,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六个部分。

本课程重点是审美形态论、审美教育论;掌握艺术审美论;难点是美学的基本问题。

“导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

难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

“审美活动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章。

难点章节是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

难点章节是第一章。

~“审美经验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章。

难点章节是第一章。

“艺术审美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三章。

难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

“审美教育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

难点章节是第一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美学》采用师生“教与学双轨并行”的方法,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加大课堂实训力度。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精讲重点,给学生课堂锻炼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根据学科性质,采用教师授课与同学分析、讲述、讨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

教师讲授部分章节,部分章节中同学分组展开讨论、辩论,完成课堂作业、陈述,完成文献综述,完成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意识及技能;培养学生的学科学术研究能力,提升对于本土文艺之美的美学审视、挖掘、传承的关注和深入思考。

1.课程实践本课程的实践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两部分三个环节应交叉支撑、融会贯通。

环节一,培养自身审美能力的环节,本环节建议可从以下4方面,根据具体教学条件选择性实施:/(1)师生进行课堂艺术珍品的欣赏和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雕塑之美、影视之美、喜剧之美和文学之美等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和提升。

审美活动中最典型、最高级的形态是艺术活动,艺术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审美感悟的诱发和引导。

参与学生:全体上课学生。

实践形式:课堂集中欣赏;老师的提示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考察方式:学生的讨论发言。

(2)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理论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审美活动论;审美经验论。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和扩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并使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内容进行自我整理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呈现出来。

参与学生:全体上课学生。

;实践形式:课堂上老师的活动组织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考察方式:学生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

(3)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心得或文献综述课堂讲述:学生分组陈述对第三编第二、三章内容的学习心得。

要求课后要阅读大量的资料、书籍,并且以小组形式在课后开展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

陈述中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可以选择自己能够有所感悟,能够深入分析,并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的内容进行准备。

或学生分组完成围绕本土文化艺术主题的限定专题(如:云南华宁陶的研究现状;云南傣族黑陶的研究现状;云南瓦猫的研究现状等)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完成文献综述,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

参与学生:全体上课学生。

实践形式:课堂上老师提示,学生陈述、辩论。

考察方式:课堂陈述表现及陈述报告。

,(4)组织课外审美活动实践活动内容列举:A、鼓励学生学习各种艺术创作技能,并尝试创作,深化对美的理解和认识,要求需提交某一艺术的创作心得或某一样艺术作品(如:最美校园一景的拍摄);B、要求学生参与学校的体育文化节中的各项艺术活动,并将活动中的审美发现凝聚成文字;C、要求学生选择参与与艺术审美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如:文学院采薇剧社、影视爱好者协会等),要求提交社团活动感悟报告;D、组织学生观看玉溪师范学院的各类艺术展和汇报演出;视教学实施条件,安排参观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文化传习馆、市博物馆等文艺场馆;或邀请知名艺术美学学者前来讲学。

要求学生完成具有学术内涵的审美分析报告。

参与学生:全体上课学生。

实践途径:学校组织;学院组织;学生自行组织;任课教师组织。

…考察方式: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上述四项内容任选三项完成)。

环节二,培养师范生审美教育意识和能力的环节,本环节建议可从以下3方面,根据具体教学条件选择性实施:(1)指导学生完成审美教育方案要求学生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设计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审美教育方案。

由于中小学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思想教育(班主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学(课程教学)两方面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应注意“思想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在审美教育方案中的体现。

(2)指导完成体现美育思想的一堂中学语文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审美教育实施理论,设计一堂体现美育思想的语文课。

要求:必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美育理念和艺术美育的新理论;可多注意美学理论中“移情”、“通感”理论的灵活运用。

应注意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其他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如:视觉艺术、戏剧艺术、影视艺术等)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设计应符合语文教学理论中关于撰写教学设计文本的基本规范。

应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具有针对性。

注意做到语言通畅,结构完整。

有理论,也有自己的创意。

(3)进行体现审美教育理念的中学语文课的教学试讲遵循审美教育理念,选择所熟悉的语文课文,完成一节语文课的试讲。

试讲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同学共同评分形成试讲同学的这一部分的成绩。

在每学期第17周前完成,并将成绩提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统计后上交给教师。

&环节三,结合本土文艺传承专题提升学生美学研究能力环节,本环节建议可从以下2方面,根据具体教学条件选择性实施:(1)指导完成与本土文艺传承与发展相关专题的文献综述全班分小组,完成一个选题。

在每学期第11周上课前上交给学习委员。

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小组成员不应超过5人,并且要求在文献综述稿首页附上小组成员名单(姓名、学号),并标注清楚小组成员各自负责什么内容(如:资料收集、综述稿撰写、陈述人等)。

评分标准:文献综述稿的撰写合乎学术规范(参看下面的注意事项);介绍过程中,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突出并能联系相关所学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可适当举例);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学在小组评分基础上适当加分。

(2)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研究课题内容:针对学有余力,并有兴趣进行美育理论运用研究和美学视阈下本土文艺传承与发展的学术研究的学生,加大课外辅导。

包括:A、指导学生选题,完成有学术参考价值的文献综述,完成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争取发表;B、指导学生申报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理论反思和理论综合能力。

参与学生:部分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

实践途径:A、学生自主研究,老师指导;B、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组的选拔。

、实践成果:推荐申请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基金;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一步深入研究。

2.主要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美学修养,提升美学理论知识积淀,审美教育技能水平。

参加艺术社团、艺术展等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身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意识和能力及美学研究能力。

3.学时分配:8学时(六)教学时数分配表《美学》教学时数分配表(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美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与汉语言文学开设的其他课程关联密切,如《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艺心理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

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在奠定了相关理论和艺术素养的层次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与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研究、分析美的能力。

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着力于将学生培养为服务地方文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美学》(一册),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参考书:1.《大学美学》(一册),王一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美学原理》(一册),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西方美学史教程》(一册),李醒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九)说明《美学》为专业选修考查课程。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考核,多尺度衡量,多元评价。

采取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综合评测方式:课外实践完成自我能力锻炼,提交学习报告,进行课堂陈述;期末完成学期小论文或开卷考试。

(根据学期情况作适当调整)总分100分,填空或选择题约占20%,解释或简答题约占20%,论述题约占30%,实践题约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