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梳理课本】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1)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鸦片战争前,,国势日衰,社会矛盾尖锐。

(3)知识分子和统治者远离社会现实。

(4)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一些爱国知识分子。

2、代表人物及活动

(1)林则徐

①活动: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翻译西书: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②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2)魏源

①活动: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纂的最祥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A.师夷长技以制夷

a含义:“师夷长技”指学习西方的长处;“制夷”指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b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c意义: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徐继畬:《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姚莹

①对中国西藏进行实地考察。

②写成《康輶纪行》一书,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

4.洋务运动

(1)背景:①新思想的兴起;②“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4)目的: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5.特点:学习西方器物。

二、维新变法1.历史背景

(1)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3)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主张君主立宪,商战救国。

(4)民族危机:19世纪90年(甲午战争后)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理论武器: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3.核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4.代表人物

(1)康有为

①发动“公车上书”。

②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③维新变法期间,策划新政,以挽救民族危机。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

(3)谭嗣同

①维新派中的激进派。

②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指出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4)严复

①在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

②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③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5.主要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6.重要实践: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7.历史评价

(1)爱国:通过维新变法方式,挽救民族危机。

(2)进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3)启蒙

①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

②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拓展】对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比较。

(1)联系:①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改革中国的教育,使一大批有志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其中一部分人成为早期的维新派。早期维新派宣扬西学,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②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注重商战,还有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力争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2)行动及结果:①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宣告了它的破产。②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结果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所镇压。

(3)原因:①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主张改革中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②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之所以未能实施,是因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力量弱小,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一③维新派所领导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三、走向共和

1.历史背景

(1)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受挫。

(2)《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剧。

(3)民主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重要代表

(1)孙中山: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②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主张;③1905年,同盟会成立,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纲领。

(2)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系统批判了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3)邹容:发表《革命军》宣传反清革命。

3.核心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传播方式:民主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895—1907)。

(1)内容: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5.初步实现:l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拓展】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1)相同:走资本主义道路;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挽救民族危机。

(2)不同:维新派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合作探究】

1、构建“睁眼看世界”的知识结构

2、构建“维新变法”的知识结构

3、构建“走向共和”的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