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合集下载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肿瘤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因此,研究和发展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抗肿瘤研究中逐渐受到。

本文将围绕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发展展开讨论,介绍其基本概念、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制备技术、临床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脂质体,抗肿瘤,药物载体,基因治疗,制备技术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在抗肿瘤研究中广泛应用。

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药物运输: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包裹抗肿瘤药物,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同时,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延长药物的半衰期,降低药物代谢的速度,使药物在肿瘤部位持续释放。

基因治疗: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细胞通透性,能够将抗肿瘤基因准确地输送到肿瘤细胞内,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

目前,基于脂质体的基因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薄膜制备法和注入法。

薄膜制备法是通过将磷脂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使磷脂分子自组装成膜,进而形成脂质体。

注入法是通过将磷脂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高压或高速搅拌将有机溶剂注入水相中,进而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来控制脂质体的粒径和包封率。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无毒、无污染,同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和包封率。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抗肿瘤临床研究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脂质体的抗肿瘤药物已经进入了多项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些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同时,基于脂质体的基因治疗在临床研究中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未来,随着脂质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在抗肿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脂质体在抗肿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脂质体具有靶向性、高效性、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能够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并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紫杉素磁靶向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紫杉素磁靶向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A n Cr 0 J CI V T u ytepeaai f ala e et pe g eoi e me T X ML )adea aete u l A :BE / E os d h rp rt no ctx lnr pdma ntlco s( A — P n vl t h iqa— t o p i a p, u r
学 免 疫 分 册 ,9 7 2 ( ) 13 19 ,0 3 :5 .
[ ] FnXG Y ko F , Jea E h cd —e e y h— 5 a , aob ,a X , . na e Thl r mpo J n t1 n p 2l
c t ep nds i u c a i fHeio a trp lr ifc ye rs o : mm neme h s o l b ce yoi ne — n m c
i .ME H S Th g eo p e me r rp r y rv r — h s v p rt n meh d ( E . h r h l y o A — t y T OD e ma n tl c i  ̄ swee pe a e b e es p ae ea o ai to R V) T e mop o g fT d e o o X
深 浅 , 深或 过 浅都 会影 响 观察 。 过
参考文献 :
[] 徐叔 云. 1 药理实验方法学 [ . 1 . M]第 版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 人
18 .3 9 2 9 6.
和抗应激能力 的影响 [J中药材 ,9 92( ): 0 J. 19 ,26 3 . 0
[ ] 胡志伟 , 4 孙去病 . H 、 细胞交叉调节 与肿瘤免疫 [] 国外 医 T lT J.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脂质体制备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脂质体制备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脂质体制备研究药物脂质体是一种用于提高药物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的递送系统。

近年来,药物脂质体制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脂质体制备研究进行探讨。

一、药物脂质体制备技术概述药物脂质体是由药物与脂质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纳米粒子,其结构由药物核心、脂质壳和可能的表面修饰层组成。

药物脂质体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溶剂沉淀法、乳化法、溶剂扩散法、胶束法和超声乳化法等。

1. 溶剂沉淀法溶剂沉淀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药物脂质体制备方法。

它通过将药物和脂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加入大量的非溶剂使药物脂质体成核并沉淀下来。

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容易产生大颗粒粒径和不均匀性。

2. 乳化法乳化法是将药物和脂质通过乳化剂形成微乳液,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药物脂质体。

乳化法制备的药物脂质体粒径较小,均匀性好,适用于大多数药物。

3. 溶剂扩散法溶剂扩散法是将溶剂溶解药物和脂质,然后将溶剂与大量的非溶剂混合,通过扩散过程形成药物脂质体。

溶剂扩散法制备的药物脂质体粒径较小,但制备过程较复杂。

4. 胶束法胶束法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和辅助溶剂形成胶束,然后将药物和脂质溶解在胶束中,通过溶剂蒸发或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药物脂质体。

胶束法制备的药物脂质体样品均匀性好,但容易受到表面活性剂的污染。

5. 超声乳化法超声乳化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液液界面上形成微小液滴,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药物脂质体。

超声乳化法制备的药物脂质体制样品粒径较小,有较好的均匀性,但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超声波的功率和时间。

二、药物脂质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药物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药物脂质体的性质和性能。

1. 药物选择药物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药物脂质体的可制备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极性和脂溶性较好的药物更容易制备成脂质体。

而一些水溶性较差的药物则需要通过表面修饰或改变脂质的组分和性质来增加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磁性吉西他滨隐形纳米脂质体体内磁控靶向抑瘤作用研究

磁性吉西他滨隐形纳米脂质体体内磁控靶向抑瘤作用研究

分 析 仪 测 定 MG L粒 径 大 小 和 粒 度 分 布 ; 过 反 相 高 压 液 相 色 谱 法 检 测 药 物 的 载 药 量 和 包 封 率 ; 用 专 业 磁 性 测 试 仪 S 通 使
进行体外磁响应性测定 , 并且对 MG L的稳定 性进 行 了评 价。另外 以裸 鼠作为 实验对象 , S 制成裸 鼠乳腺 癌皮下 移植瘤
模 型 , 过 对 该 模 型尾 静 脉 注 射 MG L, 通 S 移植 瘤表 面定 时 给 予 三 维 立 体梯 度 磁 场 作 用 , 察 MG L靶 向 治 疗 裸 鼠 乳 腺 癌 观 S
的 效 果 。结 果 MG L为 圆形 或 椭 圆形 , 小 均 匀 一 致 , 平 均 粒 径 为 2 6 6n 粒 度 分 布 窄 , 小 均 匀 。MGS S 大 其 0. m, 大 L载 药 量 为 (0 4 . ) , 封 率 为 ( 1 7 5 1 。 另外 以 乳 腺 癌 荷 瘤 裸 鼠 为模 型 , 1 . 士0 7 包 8.士 .) MGS L在肿 瘤 部 位 磁 场 的 作 用 下 可 以 显
中图法分类号
Antt m o f c s o a n tc G e c t b n t a t a o lpo o e iu r Efe t fM g e i m ia i e S e lh N n —i s m s o u a e s n e n g a t n Nu e M ie n H m n Br a tCa c r Xe o r f si d c To g Qin n a g,S uXio a g h a g n ,Lu Xio n t l a mi g e a
Ab tat Obetv Tosu yt eo t l o dt n Op e a ema n t e i bn tat a o l o o s( sr c jcie t d h p i n ii st rp r g ei g mct iese lhn n -i s me MGS ,e ma c o c a p L) —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_曹宁宁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_曹宁宁

第19卷第1期2003年3月天津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19N o.1M ar.2003文章编号:1004-2261(2003)01-0030-0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曹宁宁,羡菲,刘金鹏(天津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191)摘要:脂质体是磷脂自聚集而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主要介绍:脂质体3种制备方法物理分散法、两相分散法和表面活性剂增溶法的原理,制备出的脂质体的结构及包封性能和各自的优缺点;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抗癌、抗菌药物上的应用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脂质体;制备方法;药物载体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Preparation methods of liposome and prospectsCAO Ning-ning,XIAN Fei,LIU Jin-Peng(Colleg e of Biotechnolog y and Chemical Eng.,T ianj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 y,T ianjin300191,China)Abstract:Liposomes made from phospholipid sel-f aggregat ion can deduce the drug toxit y and have the same target property as drug delivery system.T he form principles,propert ies,structure and advantages of main three methods are reviewed.T 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liposome as drug delivery system are mainly introduced.Keywords:liposome;preparation methods;drug delivery syst em自1965年由英国的Bang ham首先发现磷脂在水中可以自发形成脂质体(liposomes)以来[1],对其实验研究日渐广泛,已遍及生命科学及膜工程学等领域,并逐渐向临床应用发展.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它的结构类似生物膜,又称人工生物膜,在水中平衡后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性性质.脂质体具有以下特征[2~3]:1)脂质体是一种囊泡,2)脂质体的囊泡壁是两层磷脂分子构成,3)脂质体很小一般在1L m以下(1000L m= 1mm),4)磷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形成脂质体,并非把磷脂放在水中就产生脂质体,磷脂在水中或甘油中搅拌只能形成乳化颗粒,5)脂质体包裹其他物质则形成不同内容物脂质体.脂质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由于它的磷脂双分子膜与细胞膜结构类似,并且可以通过对其进行修饰,使其具有某些与生物体相似的性质,从而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在生物体结构功能研究和模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5].它的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作为药物载体[1].将药物包裹在脂质体的水相和膜相内,控制脂质体的靶向作用使其富集于病变部位将药物释放,从而可以减少所需药物的剂量,也大大避免了药物对人体正常部位的损害.近年来立体稳定脂质体[6]的研制大大提高了脂质体在体内的稳定性,使得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治疗癌症等疾病方面正在走向实用阶段[7~9].另外脂质体还在太阳能转换、超细微粒制备等方面得到了应用.1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1.1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由于脂质体对淋巴系统的定向性和对癌细胞的亲*收稿日期:2002-07-05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10404)第一作者:曹宁宁(1972)),女,讲师,博士研究生和性,改变了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使药物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繁殖,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剂量,降低毒性,减轻变态和免疫反应.研究表明[10]脂质体猪苓多糖能显著减少黑色素瘤肝转移癌生成作用而空白脂质体和游离态猪苓多糖则无明显作用.1.2作为抗菌,抗寄生虫的药物载体利用脂质体和生物细胞膜亲和力强的特点,将抗生素包裹在脂质体内可增强抗菌效用.如消炎痛制成脂质体后,其抑制角膜穿孔伤炎性反应的作用较混悬水剂明显增强[11].同时由于脂质体和脂复合物或脂分散体的粒子相对于游离的药物来说主要聚集于网状内皮系统,因此可以用来治疗利什曼病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同时由于脂质体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肾脏的摄取,当二性霉素B制成脂质体后,能显著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对真菌感染患者引起的急性肾毒症[12].1.3作为抗病毒药物载体抗病毒药物制成脂质体可显著提高抗病毒疗效,降低了用量和毒副作用.无环鸟苷[13]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剂,其水溶性差,将其制成脂质体混悬液后,大大提高其水溶度,降低了用量.2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物理分散法;两相分散法;表面活性剂增溶法.2.1物理分散法物理分散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将类脂材料干燥成薄膜,然后加入水溶性介质分散,工艺也不复杂,但他们都有一共同的缺点)包封率都较低(微乳化法除外).下面简述一下这些方法.1)手摇法(也称薄膜法):手摇法是脂质体制备方法中最原始,但也是至今为止最基本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14].类脂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在真空下蒸除溶剂,加入缓冲液,再加入一些小玻璃球帮助分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奶白色的分散液.这里应注意的一点是所用的烧瓶应尽量的大些,以便使类脂干燥后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并且使包封体积达到最大值.2)非手摇法:这是一个慢慢水合的方法以提高其包封率[15].在类脂膜形成后,首先将湿的氮气流通过薄膜15m in,然后再加水膨胀、水合,并慢慢搅拌形成脂质体.它的直径可达几百微米,但是只有在无离子和蛋白质时才可形成.3)超声波分散法[16]: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加入磷脂与胆固醇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搅拌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残留液经超声波处理,然后分离出脂质体.本法制备的大多为单室脂质体,如维生素E脂质体[17]、5-氟脲嘧啶脂质体等[18].4)法兰西加压法:这个方法是用非常高的压力将大的类脂球(M LV)通过一个膜.此法避免了像超声波所引起的降解和不均匀的问题[19].一般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在30nm~80nm.将M LV经过1400大气压的法兰西压力筒一次,约600Þ0左右的颗粒直径达25nm~50nm,而通过4次后,约940Þ0的脂质体直径到31.5nm~52.5nm.这个方法比超声波法形成的脂质体粒径稍大些,但与此相比,包封率上升,而渗透性有所下降.5)膜挤压法:降低脂质体的颗粒也可在低压下(小于7个大气压)通过一个滤膜[20].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选择膜的孔径,已决定颗粒的大小.而且在经过几次后也较均匀.6)微乳化法:梅赫(M ay hew)等报告了用一个高压均质器从浓的类脂悬浮液中制备小的M LV(也有称为SUV)的方法[21].这个装置可用空气泵或电力/水压增强泵产生非常高的液体压力(可到2100at).利用高压流经过精确规限的微细通道,流体立刻被加速到极高速度,并在特制的专利反应室内产生强大的剪切、冲击及空化作用,形成预期的精细密集及极为均一的脂质体.类脂材料可用MLV悬浮液也可用未水合的类脂浆加入到微乳化其中,经过几次循环,直到达到满意的尺寸为止.一般来说,循环一次后平均直径在100nm ~200nm,确切的方法分布取决于膜的成分及水和介质.这个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重复性好,能大规模生产;微粒均匀稳定性好;包封率高能达到750Þ0.7)预脂质体法:这个方法是通过减少水的量来增加干燥类脂的表面积而发展起来的.将类脂干燥到一个多孔的支持体上(如粉状氯化钠、山梨醇或多糖等[22])然后搅拌下加入少量水以湿润被粉末包覆的干燥类脂.当支持体溶解后,就形成了一个M LV悬浮液.一般这个过程是一点点加水,待水蒸发后再加剩余的水.最后形成一个干燥的类脂.(预脂质体).2.2两相分散法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类脂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这个油相与水相接触.同时将溶剂蒸发,以变成脂质体.又可分为3种类型:溶剂和水可互溶,(如乙醇注入法);溶剂和水不溶解,但水相过量,(如乙醚注#31#2003年3月曹宁宁,等: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入法);溶剂和水不溶解,但溶剂过量,(如逆相蒸发法).1)乙醇注入法[23]: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入乙醇,该溶液经注射器迅速注射到磷酸盐缓冲溶液(或含水溶性药物)中,形成脂质体.直径约25nm.其主要缺点是包封率低,且乙醇很难除去. 2)乙醚注入法[24]: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溶入有机溶剂中(多用乙醚),该溶液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e (并用磁力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或含水溶性药物)中,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即得大的多孔脂质体.将其混悬液通过高压乳均机两次,所得成品大多为单室脂质体,少量为多室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在2um 以下.优点是方法较温和,包封率高且被氧化的可能性小,缺点是速度慢不适合大量制备.如头孢菌类脂质体[26]可用此法制得. 3)逆相蒸发法[27]: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等,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进行短时超声,直至形成稳定的W/O 型剂,然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滴加缓冲液,旋转帮助器壁上的凝胶脱落,然后,在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通过凝胶色谱法或超速离心法,除去未包封的药物,即得到大单层脂质体.此法适用于包裹水溶性药物、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素免疫球蛋白、碱性磷脂酶、核酸等.2.3 表面活性剂增溶法脂质薄膜、多层脂质体或单层脂质体与胆酸盐、脱氧胆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混合[27],通过离心法或凝胶过表1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参数Table 1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parameters of liposome类别方法直径(L m)包裹体积(l/mol)包裹效率(0Þ0)M LV 手摇法0.4~3.5 3.55~15UVL逆相蒸发法0.2~1.011.735~65乙醚注入法0.1~0.423~3138~46膜挤压法0.2 1.3824.9洗涤剂除去法0.1 2.412.0钙离子熔化法0.2~1.07.010~15S UV超声波法0.025~0.050.8)乙醇注入法0.03~0.110.5 1.0法兰西挤压法0.03~0.08))高压乳化法-0.10.6970滤法或透析法除去表面活性剂,就可获得中等大小的单层脂质体此法适用于制备脂溶性蛋白类药物的脂质体,但这个方法并不作为脂质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它的优点是:方法温和,并不产生水解和氧化;表面活性剂/类脂比随意变化,以得到满意的尺寸. 它的缺点是:除去表面活性剂时需要渗析,这一过程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3 脂质体形成原理和脂质的组成3.1 脂质组成各种脂质和脂质混合物均可用于制备脂质体,而磷脂是最常用的[28].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等.其结构可简述为有一个离子型(至少是强极性链)的/极性头0和两条疏水性的高级脂肪烃长链(非极性尾部)组成,在某一特定浓度条件下,其极性头与极性头部分相结合,非极性尾部与非极性尾部相结合,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双分子层结构.构成脂质的另一类物质是胆固醇,它在膜中主要起着改变纯磷脂层性质的作用,它像/缓冲剂0一样起着调节膜结构/流动性0的作用.3.2 结合超声波分散法和离心法说明脂质体形成原理如图1所示,加入到磷脂和胆固醇的有机溶剂的水溶液在超声作用下分散为小水滴.磷脂、胆固醇吸附在水滴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膜,从而生成油包水(W/O)微乳液.将微乳液转移到缓冲水溶液上后,有机溶剂中多余的磷脂、胆固醇在与缓冲液的油水界面迅速生成一层单分子膜,在离心作用下,油相中的小水滴穿过油水界面的单分子膜并被其包围,在水相中形成脂质体.图1 脂质体的形成原理Fig.1 Formation principle of liposome#32#天 津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第19卷 第1期4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及对其表面修饰的目的脂质体作为一种内层含有水相的封闭的圆球型双层膜,用于药物释放系统,具有两个独特的优点:1)可以在其内水相包封水溶性药物,也可以在外层双层膜包封脂溶性药物;2)它和天然生物膜的生物相溶性比较好,在药物学应用中,安全性可靠.然而,脂质体不论其组成、尺寸大小和表面所带电荷如何,它都能够在静脉给药1h 后被网状内皮系统(RES)截留[29].因此,对脂质体进行表面修饰的主要目的是:(1)延长脂质体的半衰期和提高它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性;(2)改变脂质体的生物学分布;(3)产生靶向效应;(4)使脂质体具有独特的性能,如使它具有对pH、温度和光等外界刺激产生敏感性.5种新型脂质体1)温度敏感脂质体:脂质膜在由/凝胶态0转到液晶结构时,其磷脂的脂酰链紊乱度及活动度增加,膜的流动性也增大,此时包封的药物的释放速率亦增大,此温度称为脂质体的相变温度.根据这一原理制备的脂质体成为温度敏感脂质体.2)pH敏感脂质体:根据肿瘤附近的pH值比周围正常组织低的事实,设计了pH敏感脂质体.其原理是pH低时可导致脂肪酸羧基的质子化而引起六方晶体(非相层结构)的形成.而它的形成则是膜融合的主要机制.如白喉霉素A pH敏感脂质体,DNA pH敏感脂质体.3)免疫脂质体:免疫脂质体是机体修饰的脂质体的简称.近年来,将癌细胞当作抗原细胞,使产生对抗这种癌细胞的单体,然后将这种抗体结合到脂质体上,从而使这种脂质体能够将药物定向输送到癌细胞,起到良好的疗效.4)掺入糖脂的脂质体:将糖脂链的一部分用棕榈酰或具有适当间隔基的胆淄醇基取代得到糖类衍生物,再与含药脂质体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孵育,即得到掺入糖脂的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可改变其在组织内的分布,且稳定性好.5)前体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通常为干燥,具有良好流动性能的颗粒或粉末,贮存稳定,应用前与水水合可分散或溶解成等张的脂质体,这种脂质体解决了稳定性和高温灭菌等问题,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6)聚合脂质体:聚合脂质体是构成脂质体的每个类脂分子通过共价键的形式连接起来的一种新型脂质体,通过共价键把脂质体的双分子膜与表面活性剂分子连接起来.可显著提高其稳定性,降低粒子的融合与聚集,使脂质体中药物渗漏显著降低,延长了有效期.7)磁性脂质体:磁性脂质体是在脂质体中掺入铁磁性物质制成.8)声振波敏感脂质体:将含有声振波敏感分子的脂质体药物给予患者,在其体外施声振波于所选择的靶位区域,使药物在脂质体内释放出,以增加组织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使靶位的药物浓度升高,从而降低全身毒性.9)光敏脂质体:光敏脂质体是将光敏物质的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用来进行光学治疗,当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脂质体膜与囊泡物质间或脂质体之间发生融合作用而释放药物.无论是何种脂质体,都可分为3种类型:小单层状囊;大单层状囊和多层状囊.这3种类型的脂质体各有优缺点.各种类型脂质体的性能比较见表2.表2不同类型脂质体的性能比较结果Table2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type of liposome 脂质体种类优点缺点多层状囊的包封体积大,包封性能好,稳定相当好形状大小不均匀,难包封聚合物;很难有效地将包封物输送入皮肤细胞小单层状囊的形状大小均匀包封的有效体积较小,难包封聚合物,容易出现互溶现象.大单层状囊的能包封聚合物,包封的性能好,包封的体积大大小不均匀6脂质体研究展望研究证实,利用神经甘酯[30]或者聚乙二醇(PEG)衍生物对脂[31~34]质体进行表面修饰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另外,Sunamoto等人[35~37]也利用多糖衍生物包覆脂质体,能够有效地延长脂质体的体内循环时间.除此之外,一系列的生物相容性合成高分子,无论是中性的或是荷电的,都已被用于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而得到较多的研究.近期的研究工作证实,高分子作为脂质体的包覆材料不仅只是扮演一个被动的保护角色,而且可能在实际上通过接受外来的刺激而参与控制药物的#33#2003年3月曹宁宁,等: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释放过程.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脂质体生产工艺研究的深入,相信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型脂质体,使脂质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1]Bangham A D,Standish M M,Watkins J C.Diffussion ofunivalent inos across the lamella of swollen phospholipids [J].J.M ol.Biol.1965,13:238)252.[2]M artin C,Woodle,Danilo D L asic.Sterically stabilizedliposomes[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1992,1113:171)199.[3]王闻珠,邓英杰.脂质体肺部给药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3):226)229.[4]Lasic D D.L iposomes.From Physics to Application[M].Elvev ier:Amsterdam,1993.[5]Gregoriadis G.Liposome T echnology[M].Boca Rato n:CRC Press;1984.[6]牛荣丽,李志良.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的制备[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24(1):659)661.[7]陈忠斌,王升启,王弘,等.pH敏脂质体对反义寡核苷酸康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15(4):553)557.[8]石丽萍,颜光涛,李英丽,等.酸敏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肠缺血-再灌注小鼠体内重要脏器中的分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11):659)661.[9]邹一愚,顾学裘,崛越勇.肝动脉注射阿霉素温度敏感脂质体的制剂研究[J].药学学报,1991,26(8):622)626. [10]张中冕,段方龄,张明智.脂质体猪苓多糖抗肝转移癌作用的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8(3):180)182.[11]吕延长,母敬郁,王友联,等.消炎痛脂质体对兔角膜穿孔伤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23(2):139)140.[12]郭宁如,吴绍熙.二性霉素B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1996,5(4):264)265.[13]周青.无环鸟苷脂质体混悬液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3):115)116.[14]W ang C Y,Yughes K W,Huang L.Improvedcytoplasmic delivery to plant protoplasts via PH-sensitiveliposome[J].Plant Physiol,1986,82:179)186.[15]Ropert C,M alvy C,Couvreur P.Inhibit ion of the fr iendretrovirus by antisense oligonucleot ide encapsulat ed inliposome:mechamism of action[J].P harm Res,1993,10(10):1427)1433.[16]郭健新,平其能,黄罗生.柔性环孢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变行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30(3):187)191.[17]李国锋,周日红,曾抗,等.维生素E脂质体的制备[J].中国应用药学,1997,14(4):18)20.[18]肖旭.5-氟脲嘧啶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制备方法的优化[J].药学实践杂志,1998,16(6):344)346.[19]T ari A M,T ucher S D,Deisser oth A,et al.Liposomedeliv er y of methyphosphonate antisenseoligo deoxynucleotide in chromic myelogenous lerkemia[J].Blood,1994,84(2):601)607.[20]M a D D F,Wei A Q.Enhanced delivery of syntheticoligonucleotides to huaman leukaemic cells by liposomesand immunoliposomes[J].L eukemia Research,1996,20(11~12):925)930.[21]K remer J M H.V esicles of variade diameter by a modifiedinject ion method[J].Biochemistry,1977,16(17):3932)3935.[22]阎家麟,童岩,王九一.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即其抑瘤作用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1996,3(3):1) 5. [23]Szoka F,O lsom F.Preparation of liposo me o f inter mediasize by a combination of reverse phase evaporation andextr usion through polycarnonate membranes[J].BiochemBiophys Acta,1980,601:559)571.[24]全东琴,苏德森,顾学裘.药物载体空白脂质体前体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16(3):160)164.[25]张根旺,刘晓见.脂质体化妆品及其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0,21(12):4)8.[26]Senior J H.Fate and behavior of liposomes in vivo:ar ev iew of co ntrolling factors[J].T her.Drug Carr ierSyst.,1987,3:123)193.[27]Allen T M,Chonn rge unila mellar liposomes w ith lowuptake into the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J].FEBS L ett.,1987.223:42)46.[28]K libanovA l,M ar uyama K,T orchilinV P,et al.Amphipathic polyethyleneglycols effectively prolong thecirculation time of liposomes[J].FEBS L ett.,1990,268:235)237.[29]M or i A,K libannov A L,T o rchilin V P,et al.Influence ofster ic barrier activity of amphipathic poly(ethyleneglycol)and ganglioside GM1o n the circulat ion time of liposomesand on the target binding of immunoliposomes in v ivo[J].F EBS L ett.,1991,284:263)266.[30]Woodle M C,Lasic D D.Ster ically stabilized liposomes[J].Biochim.Biophys Acta,1992,1113:171)199. [31]T orchilin V P,K libanov A L,Huang L,et al.T ar getedaccumulation of poly ethyleneg lycol-coatedimmunoliposomes in infr acted rabbit myocardium[J].FASEBJ,1992,6:2716)2719.[32]SunamotoJ,Sato T,T aguchi T,et al,N aturally o ccurr ingpolysacchar ides deriv at ives w hich behave as an artificial cell#34#天津理工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wall on an ar tificial cell liposome[J].M acromolecules,1992,25:5665)5670.[33]Baszkin A,Rosilio V,A lbrecht G,et al.Cholesteryl-pullulan and cholesteryl-amylopectin interact ions w ithegg phosphatidy lcholine monolayers[J].J.ColloidI nterface Sci.,1991,145:502)511.[34]Sunamo to J,Sato T,Hiro ta M,et al.A newly developedimmunoliposomes an egg phosphatidylcholine liposomecoated w ith pullulan bearing both a cholesterol moiety andan IgM s frag ment[J].Biochim.Biophys.Acta,1987,898:323)330.[35]Ozden M Y,Hasir ci V N.Enzy me im mobilizatio n inpolymer-coated liposomes[J].Br itish Poly m.,J.,1990,23:229)234.[36]Ishihara K,Nakabayashi N.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 eenwate-r soluble phospholipi polymer and liposome[J].J.Polm.Sic:Po lym.chem.,1991,29:831)835.[37]T omas J L,Y ou H,T irrell D A.T uning the response o f apH-sensit ive membrane switch[J].J.Am.Chem.Soc.1995,117:2949)2950.(上接第12页)5结论通过在终端系统建立一种高效的、扩展性好的、能够支持数据密集和通信密集应用的底层基础结构,并在上层网络系统将CORBA与Web的结合,大大方便了WWW应用的开发、发布和维护,有助于在WWW 上建立分布式对象环境,推动WWW进入动态的应用阶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WWW的发布能力,实现各种高级服务策略.基于该混合模式的系统将实现资源的管理和分配、通信、安全机制、统一的资源信息服务、提供远程数据访问等功能,使传统诊断技术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充分发挥,并为故障诊断技术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季立明.基于网络的设备监测诊断开放平台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2.43)67.[2]胡春华,朱庆华,张智勇,等.基于COR BA的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建模[J].机电一体化,2001,(2):16)20. [3]吴伟蔚,杨叔子.故障诊断Ag ent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0,13(3):393)399.#35#2003年3月曹宁宁,等: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摘要:脂质体作为一个新的剂型,以其强大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是对脂质体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的一个综述。

关键字:剂型脂质体制备方法剂型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大有前途的学术领域.中药制剂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阻滞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脂质体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以来, 由于具有制备简单, 对人体无害, 无免疫原性反应, 易实现靶向性,可提高和延长药物疗效,缓和毒性,避免耐药性和改变给药途径等优点备受重视。

1.脂质体的定义和分类脂质体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是将药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剂型,其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

由于其结构类似生物膜,故又称人工生物膜。

脂质体主要是由双分子层组成。

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和胆固醇是形成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再加入其他附加剂制备而成。

1.1普通脂质体早期的脂质体是普通脂质体。

是以磷脂、胆固醇为膜材料.以传统的方法(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冷冻干燥法、逆相蒸发法、水化法)制备而成的脂质体(1)。

1.2新型脂质体近年来,为使脂质体专一作用于靶细胞和提高其稳定性,药学工作者对其组成及其表面修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备了如pH敏感脂质体,热敏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前体脂质体,光敏脂质体,磁靶向脂质体和受体脂质体等新型脂质体。

1.2.1 pH敏感脂质体 pH敏感脂质体是用含有pH敏感基团的脂质制备(9)。

加入台可滴定酸性基团的物质,应用不同的膜材或通过调节脂质组成比例。

可获得具不同pH敏感性的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膜发生结构改变,促使脂质体膜与核内体/溶酶体膜的融合。

将包封的物质导入胞浆及主动靶向病变组织。

利用这种机制构建pH敏感脂质体可以治疗对不同pH敏感性的肿瘤。

1.2.2长循环脂质体用聚乙二醇衍生物修饰脂质体,可以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故称为长循环脂质体,又称隐形脂质体。

具有延长脂质体体内半衰期的作用(2)。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者:陈云灿刘帅刘小虎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7期【摘要】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一种闭合囊泡。

利用特殊的脂质材料或将脂质体进行修飾,从而赋予脂质体不同的特性使其作为药物载体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研究领域,是涉及基础理论较多的一项新技术。

脂质体携带药物具有靶向性强、毒副作用小、半衰期长、运载量大等优点。

有关其研究很多,本文主要阐述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脂质体药物载体靶向早在60年代初,英国Bangham等[1]发现,当磷脂分散在水中时能形成多层囊泡,类似于洋葱结构,且每一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小囊称为脂质体(liposome)。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脂质体的工艺逐步完善,脂质体在稳定性差、包裹药物量少等方面的问题逐一被克服。

本文对脂质体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脂质体近来的应用。

1 脂质体的简介脂质体是磷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于水相中,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泡。

在囊泡内水相和双分子膜内可以包载药物,类似于超微囊结构。

其一般由磷脂和胆固醇构成,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药物递送系统。

制备脂质体的膜材料主要为类脂类成分,有磷脂和胆固醇等。

其中磷脂最常用。

胆固醇主要与磷脂结合,阻止磷脂聚集成晶体结构。

胆固醇趋向于减弱膜中类脂与蛋白质复合体间的连接,像“缓冲剂”一样起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较为成熟,传统方法主要有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乙醇注入法、高压均质法、超声法等;新开发的有薄膜分散—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动态高压微射流一冻融法、动态高压微射流—乙醇注入法、加热法、冷冻干燥法等。

脂质体的传统制备方法比较简单,适合小剂量制备,而不适合工业生产。

新型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一、无残留有机溶剂、可工业化大生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2-6]。

靶向脂质体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制作和表征

靶向脂质体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制作和表征

p o o t n o e ih n t t r c o e t r l t e ih n, S r p r i f l ct i o wa e , h l s e o o lc t i o OD o c o e t r l a d t e S t h l s e o n h OD
c c nt a i r :7, :3, :1 nd 0 g・ on e r ton we e 1 1 1 0 a .5m mL_。 e p c i l r s e tve y.T h r i e c nt ge e bu y ng p r e a
ra h dt 6 . e c e o 9 %
孙 君 社 王 平 诸 张 中 义 鲁 绯 ②
(. 国 农 业 大 学 食 品学 院 ;2 郑 州 工 程 学 院 ) 1中 . 摘 要 研 究 了 超 临 界 流 体 技 术 制 备 靶 向 脂 质 体 的 方 法 , S D 和 磁 性 材 料 F 。 混 溶 后 与 卵 磷 脂 充 分 乳 将 0 e0
S nJnh u u s e ,W a g P n z u ,Z a g Z o g i,Lu F i n i g h h n h n y e
( . o lg fF o ce c n gn e ig h n r u t r l ie s y e ig 1 0 8 , ia 1 C l eo o d S in ea d En ie rn ,C iaAg i l a v r i ,B in 0 0 3 Chn ; e c u Un t j
化 , 超 临 界 C 的 溶 胀 沉 析 、 空 冻 干 处 理 , 得 S 经 Oz 真 获 OD 靶 向脂 质 体 干 品 。 油 水 质 量 比为 7:1 胆 固 醇 与 卵 当 , 磷 脂 质 量 比 为 1: ,OD 与 胆 固 醇 质 量 比 为 1: 0S D 质 量 浓 度 为 0 5mg mL 1 , 向 脂 质 体 的 包 封 率 3S 1 ,O . ・ -时 靶 达 到 9 % , 封 比为 7 O % , 均 粒 径 为 38 m, 多 层 脂 质 体 。 6 包 .0 平 .5 为 关键词 靶 向脂 质 体 ; OD; 临 界 C S 超 0 ;包 封 率 T 40 6 R9 45 Q 6 . ; 4 .

脂质体有关药物的靶向性设计实验报告

脂质体有关药物的靶向性设计实验报告

脂质体有关药物的靶向性设计实验报告脂质体是一种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小泡体,可以用作药物的载体系统,在药物输送、靶向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靶向性的脂质体来输送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其靶向性能。

材料与方法:1.实验药物:选择一种具有特定靶向作用的药物,如肿瘤靶向性药物。

2.脂质体材料:选择合适的脂质体材料,如磷脂酰胆碱等。

3.靶向因子:选择与药物靶向作用相关的因子,如肿瘤细胞分泌的特定蛋白质。

4.实验动物:选择一种适合进行动物实验的模型,如小鼠。

5.实验仪器:如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制备具有靶向因子的脂质体:将脂质体材料溶解在适量的有机溶剂中,并加入靶向因子溶液,通过超声波法或膜法制备具有靶向因子的脂质体。

2.药物封装:将实验药物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与步骤1中制备的脂质体混合,通过离心等方法将药物封装进脂质体中。

3.靶向性评估:将制备的药物载体与相应的靶向细胞进行共孵育,一段时间后收集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等方法观察细胞摄入的脂质体的情况。

4.药物释放性能评估:将制备的药物载体与相应的释放介质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收集释放介质,通过其中一种方法检测药物的释放量。

5.动物模型实验:将制备的药物载体注入小鼠体内,观察药物的靶向性能和生物分布情况,并通过其中一种方法检测药物的剂量。

结果与讨论:1.靶向性评估结果显示,制备的脂质体能够与靶向细胞结合,并被细胞摄入,表明设计的脂质体具有靶向性能。

2.药物释放性能评估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内,药物释放量较大,表明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性能。

3.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药物载体能够在靶向部位积累较高的药物浓度,表明设计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和生物分布性能。

结论:本实验设计了一种靶向性的脂质体来输送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药物靶向性能和生物分布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药物释放性能。

这种脂质体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药物输送系统,可以用于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兴芝;代英辉;王东凯
【期刊名称】《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年(卷),期】2024(22)1
【摘要】目的综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脂质体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新功能提供思路。

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脂质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并
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

结果脂质体作为近几十年发现的一种高效载体,可由
人工合成的磷脂化合物来制备,且制备方法日益完善,可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对脂质
体进行结构修饰,在医药、基因工程、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论脂质体在药物治疗及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总页数】11页(P14-24)
【作者】王兴芝;代英辉;王东凯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
【相关文献】
1.脂质体的性质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2.固体脂质体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3.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4.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进展
5.水溶性药物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质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例如: 1.阿霉素热敏脂质体
经肝动脉注射后,在肝脏部位升温至42℃,结果: (1)在肿瘤中的药物浓度高于正常肝组织; (2)温敏脂质体组的药物浓度明显大于未加热组。
2. 甲氨蝶呤热敏脂质体
尾静脉注射,肿瘤部位加热至42℃。结果 (1)局部加热科引导药物选择性作用于鼠皮下LEWIS癌; (2)局部加热组可使肿瘤组织对药物的摄取增加,约为增加 14倍,从而增加抑瘤作用。
可以看出:长循环脂质体的血浆半衰期比注射剂的大,峰浓度是注射剂 的180,AUC是注射剂的96倍,说明在同样剂量条件下,注射剂的分布和消 除都比长循环脂质体快,长循环脂质体在体内能够维持较长循环时间。
☆免疫脂质体
设计原理:
免疫脂质体为机体修饰脂质体的简称。即通过在脂质体 表面接上某种蛋白质,如抗体来提高脂质体的专一靶向性。
b 按荷电性分
中性脂质体 负电性脂质体 正电性脂质体
c 按性能分
一般脂质体(包括SUV, LUV,MLV) 特殊性能脂质体(包括热敏、pH敏感、免疫、光敏脂质体 等)
(3)特点 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被动靶向:是脂质体静脉给药的基本特征,即脂质体静 脉给药后主要被肝、脾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吞噬,具有 肝、脾的自然靶向性。 主动靶向:即在脂质体上连接特异性配体,通过配体分子 与靶细胞的特异性作用,介导主动靶向。常见的配体如抗 体、糖、蛋白质等。 物理化学靶向性:利用作用部位的pH和温度等的变化来改 变脂质体膜的通透性,使其选择性释放药物而实现的靶向给 药。较成功的粒子为温度敏感脂质体。
脂质体技术 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科大学
周建平 姚静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脂质体技术的发展概况 ☆1956年——Bangham和Standish电镜观察发现磷脂分散

脂质体在胶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脂质体在胶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脂质体在胶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脂质体是一种重要的纳米载体系统,因其结构和性质类似于细胞膜,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体内成像和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

本文综述了脂质体在胶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脂质体胶囊的制备方法、药物包封性能、体内外性质评价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脂质体胶囊制剂具有优异的药物包封率、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并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性。

此外,脂质体胶囊还可以通过改变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提高脂质体胶囊的制备技术,并深入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脂质体;胶囊制剂;药物传递;溶解度;吸收性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和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载体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传递平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脂质体是一类由磷脂构成的纳米粒子,其尺寸在100 nm以下。

脂质体的磷脂双层结构类似于细胞膜,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脂质体可以包封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并通过改变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

因此,脂质体在药物传递、基因治疗、体内成像和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脂质体主要以注射剂形式应用于临床,然而注射剂在使用上存在一些限制,如疼痛和易滥用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脂质体应用于口服制剂中,其中胶囊制剂是一种常见的口服给药形式。

脂质体胶囊具有药物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和生物相容性强的优点,并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性。

本文将对脂质体胶囊制剂在药物传递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

二、脂质体胶囊的制备方法脂质体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脂质体制备和胶囊制剂制备两个步骤。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膜溶解法、溶剂分散法和水滴挤压法等。

膜溶解法是将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用蒸发法将有机溶剂去除,得到脂质体溶液。

溶剂分散法是将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之后将药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最后通过旋转蒸发或冻干法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质体胶囊。

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

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

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文节;盛皓宇;杨进孙;杨江华;喻艳林【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roaches to preparing disodium clodronate ( CL2 MDP) liposome and assess its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and sta-bility.Methods:Reverse-phase evapor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CL2 MDP liposomes that were characterized under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the aspects.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liposomes were determined by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repeated freeze-thaw test, respectively.Results:The prepared liposomes exhibited regular aspects with spherical shape.The diameter measured was (200 ±8)nm on average,and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reached (18.6 ±2.8)%.After repeated freeze and thaw treatment,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 Conclusion: Reverse-phase evaporation appears preferable option to preparation of disodium clodronate liposome ,and contributes to higher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目的:制备CL2 MDP( Disodium clodronate ,氯屈膦酸二钠)脂质体,并研究其包封率和稳定性。

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

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

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
刘信;李曦;张志军;黄坤;邓方豪;许雯靓;刘鹏;张超灿
【期刊名称】《材料导报》
【年(卷),期】2012(026)015
【摘要】磁性脂质体是掺入磁性载体材料的脂质体,由于其良好的载药性、磁靶向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的研究.综述了磁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磁性脂质体在靶向药物、热化疗、造影剂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磁性脂质体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刘信;李曦;张志军;黄坤;邓方豪;许雯靓;刘鹏;张超灿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83.1
【相关文献】
1.近红外荧光磁性复合载药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 [J], 李珍珍;张其翼;黄华莹;任长靖;赵强
2.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J], 李曦;方灯明;何敏博;张超灿
3.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在肿瘤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柴云;许光宇;翟翠萍;郑林萍
4.原位反应法制备磁性脂质体研究 [J], 陆苑;何能婷;莫金易;简雨洁;李敏敏;伍善广
5.负载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J], 金哲浩;崔云秋;孙景鑫;金光玉;全姬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204-01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脂质体的两大类制备方法:被动载药法和主动载药法。

被动载药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而主动载药法适于两亲性的药物。

关键词脂质体主动载药被动载药脂质体(liposome)又称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药物新剂型[1],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有利于增强药物的靶向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达到药物控释缓释的目的。

在制备含药脂质体时,根据药物装载的机理不同可分为“被动载药”和“主动载药”两大类。

一、被动载药法被动载药是指先将药物溶于水相或有机相中,然后按适宜的方法制备含药脂质体,该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所得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

常用的被动载药法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注入法等。

1.薄膜分散法将磷脂和胆固醇等类脂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此溶液置于圆底烧瓶中旋转减压蒸干,磷脂在烧瓶内壁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膜,然后加入缓冲溶液,充分振荡烧瓶使脂质膜水化脱落,即可得到脂质体。

胡静等[2]用简单的薄膜分散法研究了硫唑嘌呤(aza)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因素。

2.逆向相蒸发法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中,短时超声振荡至形成稳定的w/o 乳液,然后减压蒸发除掉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滴加缓冲液,旋转蒸发使器壁上的凝胶脱落,然后在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大单层脂质体脂质体。

此法一般适用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等。

吴骏等[3]使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阿昔洛韦acv脂质体。

3.冷冻干燥法脂质体混悬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聚集、融合及药物渗漏,且磷脂易氧化、水解,难以满足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要求。

1978 年vanleberghe 等首次报道采用冷冻干燥法提高脂质体的贮存稳定性。

磁性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磁性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磁性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磁性材料是指在外加磁场下能够产生明显磁性的材料。

磁性材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对其制备及性质研究的不断深入。

本文将重点介绍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研究。

一、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1.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包括沉淀法、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高温合成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沉淀法,其原理是在溶液中形成磁性纳米颗粒,并通过离心和洗涤等步骤制备磁性纳米颗粒。

气相沉积法则是通过高温条件下,将金属蒸发到基底上形成薄膜或纳米颗粒。

溶胶-凝胶法则是将金属离子通过水解和聚合反应转化为胶体,然后在高温下烧结得到磁性纳米颗粒。

高温合成法则是通过快速加热和冷却的过程,获得磁性纳米颗粒或薄膜。

2.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和生物分子的结构特点制备磁性材料。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基因工程法、磁性菌法、磁性蛋白法和磁性纳米材料化学合成法等。

其中基因工程法的原理是利用细胞中的生物分子和酶催化将非磁性物质转化为磁性物质。

磁性菌法则是利用细菌表面的磁性矿物质,结合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磁性材料。

磁性蛋白法则是将磁性蛋白经过加工获得磁性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化学合成法的原理就是将生物分子结合到金属或半导体纳米颗粒表面,制备出带有特定生物分子的磁性纳米材料。

3.物理法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制备磁性材料。

该方法主要包括激光熔炼法、磁控溅射法、磁力波法、磁振法等。

其中激光熔炼法是将金属样品受到激光脉冲的高能量冲击,使得其熔化并快速凝固形成磁性纳米颗粒。

磁控溅射法则是将金属样品放在真空中,在磁场和高能离子轰击下形成磁性纳米颗粒或薄膜。

磁力波法则是利用磁振器产生的磁场,使样品受到磁场的作用形成磁性纳米颗粒或块材。

磁振法是利用磁振器产生的振动和磁场作用,使样品表面形成磁性膜或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磁性液体。

二、磁性材料的性质研究1.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磁性材料表现出的磁性不仅受到其内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磁场的影响。

脂质体实验报告

脂质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2. 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脂质体特性的影响。

3. 分析脂质体的稳定性及释药特性。

二、实验原理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球形囊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靶向性强、载药量高等优点,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采用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和超声波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三、实验材料1. 脂质体制备原料: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二氯甲烷、橄榄油等。

2. 脂质体特性检测材料:荧光素、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将橄榄油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

(3)将混合液倒入蒸发皿中,于60℃水浴加热蒸发溶剂,形成薄膜。

(4)用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洗涤薄膜,收集脂质体。

2. 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1)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将橄榄油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

(3)将混合液倒入旋转蒸发仪中,于40℃下蒸发溶剂,形成薄膜。

(4)用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洗涤薄膜,收集脂质体。

3. 超声波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将橄榄油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

(3)将混合液倒入超声波处理仪中,于50℃下进行超声波处理,制备脂质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脂质体形态观察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形态。

结果显示,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呈不规则形状,粒径分布不均匀;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

2. 脂质体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及粒径分布。

结果显示,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0±5)nm,粒径分布范围为(50~150)nm;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0±10)nm,粒径分布范围为(100~200)nm;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0±8)nm,粒径分布范围为(80~160)nm。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探究脂质体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并通过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脂质体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物载荷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脂质体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脂质体;制备;药物传递;实验报告引言: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小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载荷能力,因此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脂质体性质的影响,为其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卵磷脂、胆固醇、荧光标记药物等。

2. 脂质体制备方法:薄膜法、乳化法等。

3. 实验步骤:按照不同的脂质体制备方法进行实验,包括脂质体的制备、粒径测定、Zeta电位测定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不同性质的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性质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脂质体粒径和Zeta电位存在一定差异,薄膜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较小,Zeta电位较高,而乳化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较大,Zeta电位较低。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薄膜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好的荧光标记药物载荷能力。

这些结果表明,脂质体的性质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不同性质的脂质体适用于不同的药物传递需求。

结论:通过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我们对脂质体的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物载荷能力,为其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然而,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对其性质有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脂质体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为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类物质组成的微囊体,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水溶性和油溶性药物都有良好的包封效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一、脂质体的制备方法1. 脂膜溶解法脂膜溶解法是一种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其主要步骤是将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药物,通过溶剂蒸发或超声乳化等方法形成脂质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高的药物包封率。

2.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通过药物与磷脂的共沉淀形成脂质体的方法。

药物和磷脂在溶液中共同形成微囊体,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分离得到脂质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保护药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3. 脂质指位法脂质指位法是一种通过指位的膨胀作用使药物与磷脂相互混合形成脂质体的方法。

该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和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疏水性药物的制备。

二、脂质体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1. 提高药物稳定性脂质体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能够有效保护药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在药物制剂中加入脂质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脂质体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口服吸收。

脂质体由于具有与细胞膜相似的结构,能够在胃肠道中与细胞膜融合,促进药物的吸收。

因此,在口服给药制剂中加入脂质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剂量。

3. 改善药物的靶向性脂质体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性质,使药物能够更好地靶向到病灶部位。

例如,通过改变脂质体的表面电荷,可以增强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4.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脂质体在药物制剂中添加后,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由于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够与药物形成亲和性较好的结合,从而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FeAu nano-alloys的紫外吸收随着合金中Fe/Au的 值从0增大到3的过程中,吸光度明显减小,吸收波长从 519nm红移至615nm 。
编辑ppt
14
磁学
图3.4 A FeAu nano-alloys的ZFC曲线;
B FeAu nano-alloys在2K和300K时的磁滞回线;
结论: Ber-FeAu alloys-liposomes的包封率随着添加合金
的量的增加,包封率不断降低。
编辑ppt
19
光控 释放
图3.9 Ber- FeAu alloys- liposomes的释放率随
不同FeAu alloys添加量及不同光照照射时间的变化
编[辑注p:pt Co=6μmol/L]
编辑ppt
10
形貌
组成
光学
磁学
编辑ppt
11
形貌
编辑ppt
图3.1 FeAu alloys的TEM图: A ω=3, B ω=5, C ω=5, D ω=10; E对应的FeAu alloys的DLS图 F为粒径与ω的关系图
【注: 为反相微乳体系
中水和AOT的摩尔比】
结论:合成的FeAu alloys 成球形,单分散性良好, 粒径均一,且一定范围内, 粒径随着ω的增大而增大。
可控因素:一定范围内,通过控制ω来控制粒径;通过控制合金中
铁的量来控制吸收波长。
12
组成
图3.2 磁性FeAu alloys的XRD图谱 A);
FeAu alloys的EDS图谱B)
结论:制备的纳米材料既含金又含铁, 是复合纳米材料
编辑ppt
13
光学
615nm 519nm
图3.3 A 含Fe量不同时 FeAu nano-alloys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 B 含Fe量与 FeAu nano-alloys的最大的吸收波长的变化规律
病人在中国。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
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
癌症。
编辑ppt
3
肿瘤 治疗
药物靶 向性
传统治疗方法 化•疗手缺术点: ••毒放性疗反应 ••耐化药疗性
特定性义
编辑ppt
药物能高选择 地安分全布性于相作容用性 对靶象向,性从而实增用性 强疗效,减少副 作用。
结论:S-FeAu nano-alloys室温下显示超顺磁性,其阻塞温度为
19K,高于19K时,FeAu合金纳米颗粒呈现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
度随着反相微乳液中水和AOT的摩尔比ω的增大以及Fe/Au的值的增
加而增大,室温下有较编好辑的pp磁t 响应现象。
16
形貌
包封率
光控 释放
编辑ppt
17
形貌
C 含Fe量不同的FeAu nano-alloys磁滞回线;
D ω不编同辑的ppFteAu nano-alloys的磁滞回线
15
【注:ω为反相微乳体系中水和AOT的摩尔比】
表观 磁性
图3.5 磁响应实验 a) 加磁场前磁性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 ; b) 外加磁场作用下,FeAu alloys迅速聚集的状态; c) 撤去外磁场后,重新分散的状态
4
脂质体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分子中含磷 酸基团的部分具有强烈极性(亲水性),而两个长 的碳氢链具有非极性(亲油性)。
亲油性物质 亲水性物质
极性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Tc非极性部分水相中
(载药)编脂辑质pp体t 立体示意图
5
面临的问题 脂质体临床应用 贵金属纳米材料 超顺磁性材料
盐酸小檗碱
如Fe3O4、Fe等超顺
受不和常磁如材•限•靶•规靶肿高能低性纳料作于部向瘤盐效材用实米:的其:位性热酸的料金现药退【缓释疗小光:等热有物超消檗慢放贵–效包炎热顺碱金释,封转磁:清属放热换性解】毒,
【效磁率-热降转血糖换,降】血压等 特••殊基稳作因定用载性:体较对等好癌细胞具有明显
的解毒功效,抑制
肿瘤生长
编辑ppt
6

盐酸小檗碱磁靶向光敏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编辑ppt
1
世卫组织数据(死于癌症)
2007年
2020年
760万人
1200万
编辑ppt
2030年
1320万
2
500
472
400
377
349
300
268
248
263
219
200
197 179
160
100
0
2002
2007
2010
2020E
2050E
全球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
图3.11 Ber-AuNPs-liposomes和Ber-FeAu aollys-liposomes在紫外光照 2.5min A)和 5min B)时的释放率随重复次数的变化规律
编辑ppt
22
一、合成的S-FeAu alloys:
表征:球形、单分散性较好、粒径比较均一,当水和AOT的摩尔比
ω为3-10时,其粒径约为3nm-13nm,超顺磁性,紫外吸收波长从 519nm红移至615nm 。
FeAu
盐酸小

alloys
檗碱

(Ber)
药物 载体
磁靶向 -光敏材料
有效抗 癌药物
材料编的辑pp选t 择
7
磁性
近红外吸 收
包封
编辑ppt
光控释放
8
– 肿瘤细胞识别 – 诊断肿瘤起因 – 药物输送 – 药物靶向聚集
编辑ppt
9
S-FeAu alloys的性质表征 Ber-FeAu alloys-liposomes的性质表征
结论: Ber-FeAu alloys-liposomes的粒径约 为80nm-200nm,近似球形。
编辑ppt
18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包封率
45 40 35 30 25 20
0 5 10 15 20 25
FeAuNPs in liposome (M)
图3.8 Ber-FeAu alloys-liposomes的包封率随纳米合金含量的变化
图3.7 不同F图eA3u.6al脂loy质s添体加的量TE的MB图er:-Fae)Abulaanllko-ylisp-olispoomsoems;es的TEM图 a) 6μmobl/)LB;be)r9-FμemAoul/La;lcl)o1y2sμ-lmipools/Lo;md)e1s8μmol/L
20
光控 释放
图3.10 A ) Ber-AuNPs-liposomes光照5min和10min的释放率随 不同添加量的AuNPs的变化曲线;
B) Ber-FeAu alloys-liposomes光照5min和10min的释放 率随不同添加量的FeAu alloys的变化曲线
编辑ppt
21
光控 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