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研究进展
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为 常用 的药 物 载体 。H A G Y 等 以大 豆 磷 脂 ( oba U N Syen
p op a dl on ,10一P 、 固 醇 、 氧 基 聚 乙 二 醇 二 hsht y h Ie S 0 i c i C) 胆 甲 硬脂酰磷脂 酰 乙 醇胺 ( , 1 2一Ds aol n—gye ier 一8 t y lcr o一3一
在体外对 上 皮 细 胞 增 殖 和 迁 移 的 影 响 , 以及 对 异 种 嫁 接 MD A—MB一 3 肿瘤 的 B L / 21 A B c裸 鼠抗肿 瘤和 抗血 管生成 作用 。结果发现 ,S S L—P X中的紫杉醇释放较缓慢 , T 延长 了 紫杉醇在体 内的时间 ; 体外试 验表 明 , 其能 够有效 抑制 上皮
等获得 了纯品并确证 了其结 构 , 为二萜类 化合物 , 并具 有抗 肿瘤作用 。其作用机理为 : 通过 对微 管蛋 白稳 定化作 用而抑
制其分解 , 同时阻断细胞 分裂周 期 中的 G 2和 M期 , 致细 导 胞 死亡 , 从而抑 制肿 瘤 的生长 -] 9 3年开 始 了紫 杉醇 2。1 8 I 临床试验 ,9 2年 被 F A批 准上市用 于治疗 卵巢 癌和 期 19 D 转移性乳腺 癌 , 商品名 为 t o。由 于其 特 殊 的作用 机理 以 a l x 及较好 的疗效 , 紫杉醇备受关 注 , 临床上主要用于卵巢癌 、 乳 腺癌 、 小细胞癌 等 J 非 。大部 分抗 癌新 药在 最初 的研究 中 都是静脉注射给药 , 而, 然 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 制备 成注射剂有一定 的困难 。在早期的研究 中, 为了解决这 一难 题, 人们 常常在注射剂 中加入 聚氧 乙烯 蓖麻油 ( rL , CE ) 现在 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紫杉醇注射液( ao ̄) T xl 中的紫杉醇就是 靠聚氧 乙烯 蓖麻油与脱水 乙醇 以 1 1的比例组 成的混合 液 : 来稳定和溶解 的 。但 是 由于治疗 需要 较大 量 的紫 杉醇 , 因而需要较大量的 CE 。CE r L rL不是惰 性载体 , 一定 的生 有 , 物活性 , 大量的 C E 较 rL会 产生过敏性 反应 、 高血脂症 、 脂蛋 白的异常 、 细胞 的聚合 、 围神经 病变 等 J 因此 , 红 周 。 开发
脂质体经皮给药研究进展

蔡 素 芬 , 久 遂 ( 州 市 皮肤 病 防 治 所 , 东 广 州 5 09 ) 黄 广 广 1 0 5
摘要 : 目的 介 绍脂质 体作 为经皮 给药载 体的研 究进展 。方法 查 阅 国内外文献 报道 , 从脂质 体作 为经 皮给 药载 体特 点 、 促透 机
制 、 响因素及 研究进 展等 方面进 行论述 。 影 结果 脂 质体可 促进 药物 的透皮 吸收, 强药 物 的局 部作用 , 高局部 利用度 , 副 加 提 降低
尤其 适用 。 肤局 部应 用盐酸 利多 卡因 皮
为脂 质 体透 皮 吸 收是 通 过增 加 角 质 层 湿化 和水 合作用 , 角质细 胞 间结构 改 使
变,脂质 双 层 中疏 水 性尾 部 排列 紊 乱,
合 体 内降解 、 无毒性 、 免疫 原性 , 别 无 特 是大 量实 验 数据 证 明脂 质 体 作 为药 物
容 产 品。
皮制剂 奠定基 础 。
3 脂 质 体 经 皮局 部 给 药 吸收 的影
响 因素 和应用研 究进 展
大 量 实 验 表 明,脂 质 体促 透 作用
脂 质体 不仅 延 长 了利 多卡 因 的麻 醉 起
效 时间, 明显增长 了麻醉 持 续时 间旧 也 。 C u g等[ 氢 化可 的松 脂 质体 凝胶 与 hn 6 1 对 传 统膏剂 的经皮 渗透进 行 了研究 , 发现
氢 化 可 的 松 脂 质 体 凝 胶 使 皮 肤 及 其 深
脂与 表皮 脂质屏 障中 的脂质层 融合, 使 角质 层脂 质组成 和结 构改变, 成一种 形 扁平 的颗粒 状结 构, 使其屏 障作 用发 生
滑 , 皮肤具 有保 护美 容作用 。黄 复 生 对 用 机 制 的研 究 为制 备 更好 的脂 质体 透
脂质体

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相变温度)
Tc以下时,为“胶晶态”(脂肪链全反式,排列紧密,刚性和厚度增加)
Tc以上时,为 “液晶态”
(脂肪链伸缩、弯曲、外扭)
磷脂发生相变时, “胶晶态” “液晶态” “液态”共存, 出现相分离,使膜的流动性增加,易导致内容物泄漏。
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相变温度)
相变温度与脂质体膜稳定性
脂质体的组成
3、胆固醇(cholesterol, Ch)膜的另一类重要组成成分。
存在:动物细胞的质膜中含量较高,植物中含量较少。 性质:为中性脂质,亦属于双亲性分子,但亲油性大于亲水性。
在脂质体中的状态:作为两性分子,能嵌镶入膜,羟基团朝向亲水面, 脂肪族的链朝向并平行于磷脂双层中心的烃链。胆固醇本身不形成脂 质双层结构,但它能以高浓度方式掺入磷脂膜。 在脂质体中的作用:主要与磷脂相结合,阻止磷脂凝集成晶体结构。 减弱膜中类脂与蛋白质复合体之间的连接,像“缓冲剂”一样起着调 节膜结构“流动性”的作用。
1965年,英国Banghan作为研究生物膜的模型 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初期,Gregoriadis首先提出用 脂质体作为β-半乳糖苷酶载体治疗糖原积累 疾病。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第一个药用脂质体制剂(1988年,瑞士) 益康唑脂质体凝胶 第一个脂质体注射剂(1990年美国) 两性霉素B脂质体 第一个抗癌药物脂质体(1995年,美国) 阿柔比星脂质体
旋转
大单层脂体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三、溶剂注入法 1、乙醇注入法 脂质乙醇液 细针头快速注入到缓冲液中 SUVs。 (残存的乙醇用透析法除去) 优点:简单快速,脂质浓度受限。缺点: 水相包封率极低,乙醇难除。 2、乙醚注入法 脂质乙醚液 细孔针头慢慢注入55~60℃的缓冲液中 乙醚蒸发 单层脂质体(直径50~200nm)。 优点:脂质浓度不受限,水相包封率高; 缺点:制备时间长。
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本文对脂质体特点、制备方法、最新进展及其在药剂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分析脂质体在药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方法:查阅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主流数据库的文献,并总结归纳。
结果:发现脂质体在药剂领域(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等)应用广泛,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部分药物已用于临床。
结论: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药剂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脂质体、药物递送、靶向、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Liposome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Dan Zhao, school of pharmacy, Pharmaceutics 1302, 3131602034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posomes, preparation methods,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harmacy field, and to conclu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spects of liposome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of mainstream databases such as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Sciencedirect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Liposom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medicine, biological products, etc.)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Some drugs have been used in clinic. Conclusions: As a new drug carrier, liposomes have very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Keywords: liposomes, drug delivery, targeting, research progress脂质体是指由磷脂等类脂质构成的双分子层球状囊泡,它将药物包封于双分子层内而形成微型载药系统。
脂质体的研究新进展

杨鹏 波
张华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济南
2 5 0 3 5 5
摘要: 1 日的1 综述 脂 质 体 的 应 用 和研 究进 展 , 为 药物 制 成 脂质 体 提 供 更 多的 选择 f 方法】 查 阅 近 几年 国 内相 关 的 文献 资料 并 总结 脂 质 体 在 各 方面 的 应 用、 新 的 制备 方法 和 修 饰 方 法及 其 各 自的 优 点 . 【 结 果l 从脂质体的的应用、 制备方法 、 修饰 、 质 量评 价 等 方面 , 可 看 脂质 体 与生 物 膜 有 着极 好 的 相
容性, 作为载体有很 大的优势 , 修饰后 , 能增强靶向性, 提 高药物的疗效 , 降低毒副作用 f 结论 1 随着新材料 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 , 脂质体 的优势 将更加显现脂质体作 为一种新型的药物 载体 , 与生物膜具有相似性 , 具有 多种优 良特性 , 改 变了传统的给 药方式 经过近 4 ( ) 年的研 究, 已到广泛 的
c h mo 【 1 l L i p ( ) 、 【 ) l m h a s t h e b r o a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f t e r n e a r l y f o r t y y e a r s o f r e s e a r c h
行 比较 发现 , 姜黄素 脂质 体在皮 肤 中的滞 留量 和皮肤 累积透过量都 比较大 , 提 高 了疗效 , 降低 了毒性 。 1 . 2 . 2 眼用 载药脂 质体 目前 主要应 用 F滴 眼剂 、 玻 璃体 内注射 给药 及眼用 喷雾 剂等 。作用机 制 : 与生物 膜融合 作用 、 通过 角膜细 胞实 现跨 角膜转 运和 脂质体 与眼 角膜 的吸附 作用 。郑建 灵i I 等 采用 无膜溶 出法研 究 西 罗莫 司壳 聚 糖包 覆 脂 质 体 一 原 位 凝 胶 的 释放 机 制, 对释放 曲线进 行拟 合分析 , 与传 统 眼用 药 物相 比 ,
脂质体表面修饰的研究新进展

- ] [4王贞喜 , 2 郑应 馨 , 玉 芳 , .紫 草 油 治 疗 放 射 性 皮 炎 的 临 床 观 李 等 察 1] - .时 珍 国 医 国药 .0 11 ( ) 5 1 J 2 0 ,2 6 :3.
时针 国医 国药 ,0 0 2 1 :7 9 . 2 1,()9 ̄ 9
李正荣 , 1] 杨运 惠 , 其 毅 , .紫 草 油 治 疗 小 儿 尿 布 皮 炎 [] 刘 等 J .新
中 医 , 0 l, 3 7 : . 2 0 3 ( ) 8
, 1 [ 6 肖东 红 .大 黄紫 草 液 治 疗 重 度 宫 颈 糜 烂 10例 [ ] 2 2 J .中 医外 治
杂 志 ,0 0 9 4 : 3 2 0 , () 5 .
脂 质 体 表 面 修 饰 的研 究 新 进 展
丁 嘉信 , 田景振 , 陈新梅
( 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东 济 南 205) 山 山 53 5
[ 5刘 鱼 海 , 桂 芳 .豆 根 紫 草 散 加 昧治 疗 急 性 乙型 肝 炎 4 2] 刘 6例 [ 刀.
陕 西 中 医 ,0 3 2 ( ) 5 6 57 2 0 ,4 7 :9 ~ 9 .
[ 6 黎 玉红 , 晓 荣 .新 疆 紫 草 的研 究 进 展 [ ] 1] 周 J .新 疆 中 医 药 , 0 2 20 ,
- .精 细化 ‘ ,0 2 1 ( ) 5 ~ 5. l] J 1 2 0 ,9 1 :l 4 1
[ 8 王 珠 劳 , 丽 琴 , 志 军 , .复 方 紫 草 油 治疗 烧 烫 伤 3 5例 [] 1] 祝 高 等 0 J
中药脂质体研究进展

[] 7 邵继林 , 喻德洪 . 肛门疾病 的中药坐浴治 疗 [ ] 中国肛肠 J. 病 杂 志 ,9 8 8 2 :9— 0 18 ,()3 4 . [] 8 袁金庭 , 张瑛 , 芳. 刘 止痛促愈 膏用于混合痔术后换 药 2 0 1 例体会 [ ] 中华 实用 中西 医杂志 ,0 3 1 ( )9 2— 9 . J. 2 0 ,6 3 :9 9 3 [] 9 湖南中医学 院. 中药学 [ . 沙 : M] 长 湖南科 学技术 出版社 ,
终 治疗 效 果 。A N gysa等 证 实 粒 径 影 响 药 物 对 肿 瘤 的 . aaau 靶 向性 以及 治 疗 效 果 。 吕文 莉 等 在 研 究 灯 盏 花 素脂 质 体 及
随着中药现代化 进程 的不断推 进 , 脂质 体 已经 应用 于中 药制剂研究 】 。由于中药化学成分 的复杂性 , 较之西药 , 中药
类似 于生物膜 , 可包封 水溶性 和脂溶性 药物 。脂 质体 作为靶 向给药系统 中第 4代 给药 体系 , 具有无 可 比拟 的优越性 。
一
方面可以靶 向性延 释药 物 , 高药效 , 提 降低 体 内消 除速
度;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药物体内毒性 , 减轻变态反应 和免疫反
应等优点。
[] 6 王本样. 现代 中药 药理 学 [ . M] 天津 : 天津 科学 技术 出版
中药脂 质体 研 究进 展
陈智娴
( 苏省 南通体 臣卫 生 高等职业技 术 学校 , 苏 南通 260 ) 江 江 20 7 [ 中图分类 号 ] 25 [ 献标识 码 ] [ R8 文 B 文章编 号 ]04— 84 2 1 )8— 8 0 10 2 1 (0 0 0 57— 4
J OURNAL OF PRACTI CAL ADI I TR T ONAL CHI NES M EDI NE 2 1 12 . E CI 0 0 Vo . 6 No 8
脂质体阿糖胞苷治疗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认知功能障碍也与 C T R 有关 。因此 , J 在上述三种
现, , 如 在发 生二 次肿 瘤 的 长期 无 病 存 活患 儿 中 , 脑 肿瘤 最为 常 见 , 主要 相 关 因 素 为 C T 其 R 。此 外 , 体 格发 育障碍 、 内分 泌异 常 以及 与脑 自质脑 病 相关 的
关系。17 92年 Geoi i和 R m m将脂 质体用作 r rd g as ya 药物载 体 ¨ 引。D pC t是 能鞘 内注 射 的多 囊 脂 质 eo ye 体( V ) M L 阿糖胞苷混悬液¨ M L具有更好的缓 , V 释作用和储库效应 , 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 , 提 高其治疗 的依从性。Km等 i 纠最先采用复乳法制
上述 三种疗 法是 目前 防治儿 童 C S N L的主要 有 效措 施 。但 是 , R C T所致 的近 远期 不 良后果 已经 显
脂 质 体是 磷脂 双 分子定 向排 列 而成 的封 闭束状 结构 , 16 是 95年英 国 学者 B nhm 等 ¨ aga 刘将磷 脂 分 子散在 水 中进行 电镜 观察 时发现并 命名 的 。最初 主 要作 为人工 生物膜 用 于研究 生物膜 的结 构和功 能 的
研 究 进展
周妮 娜 综述 谢晓恬 审校
急 性 白血 病 ( L A )是 儿童 时期 最 常 见 的恶性 肿 瘤 。近 2 0年来 , 着新 的抗 白血 病 药 物 的先 后 问 随
为作 用 于 S期 的 细胞 周 期 特 异性 化 疗 药 物 。但 是 ,
由于肿瘤 细胞 在 C S的增 殖指 数较 低 , N 理论 上 延长
鬼臼毒素类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新 的 鬼 臼毒 素 衍 生 物 , N 一7癌 瘤 鼠模 型 研 究 用 L1 T P 5 及其 脂质体 的结果表 明 , 质体组 的副 反应 O 一3 脂
有显著 减少 。
[ 收稿 日期] 0 9 0 — 修回 日期]2 0 — 0 2 0 — 6 117 一 , 籍贯 安徽省肥西县 , 硕士 , 实验 师 , 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理学研究 。
1 鬼 臼毒素脂 质体
2 依托泊 甙脂 质体
纳 米 药 物 是 迄 今 为 止 肿瘤 靶 向治 疗 较 早 且 效
果显著 的方法 , 其克服了抗肿瘤药物选择性低而导
致 的严 重 副 作用 , 已经应 用 于某 些 癌 症 的治疗 ; 其 脂 纳米 粒 ( 10n , < 0 m)能有 效地 包 封 亲脂 的药 物 , 能 增 加其 稳 定性 和 静脉 给 药 , 紫杉 醇 和 VP 1 等不 同 一6 的抗癌 药 物均 可被 包 封 , 其对 癌 细胞 和荷 瘤 动物 模
万 宗 明,别 静 ,宋光 明 ( 、 武警医 学院药 教研室, 理学 天津306) 012
关键词 :抗肿瘤 ; 鬼臼毒素 ; 脂质体 ; 进展
【 文章编号 】 0854 ( 1 0—060 10—0 1 00 107—3 2 )
【 中图分类号】 9 1 R6
【 文献标识码】 B
7 6
武 警 医学 院学 报
Ac aAc de a e ii a t a mi eM dc n eCPAF
第 1卷第 1 21 年 1 9 期 00 月
v 11 No1 o.9 . Jn 2 1 a .0 0
脂质体的研究新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新进展杨鹏波;张华【摘要】[目的]综述脂质体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为药物制成脂质体提供更多的选择。
[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总结脂质体在各方面的应用、新的制备方法和修饰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点。
[结果]从脂质体的的应用、制备方法、修饰、质量评价等方面,可看脂质体与生物膜有着极好的相容性,作为载体有很大的优势,修饰后,能增强靶向性,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结论]随着新材料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脂质体的优势将更加显现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与生物膜具有相似性,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
经过近40年的研究,已到广泛的应用。
%[Objectiv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literature,which can offer more choices for making liposomedrug.[Method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liposomes in al aspects and new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Results]Liposome as a new type of drugcarrier,which has similarity with biological membrane,has many good qualities and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way to give medicine. [Con-clusion]Liposome h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after nearly forty years of research.【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4页(P936-939)【关键词】脂质体;分类;制备方法;联用技术;质量评价【作者】杨鹏波;张华【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 (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构成的封闭囊泡,它具有很多的优良性质,如具有细胞的亲和性和靶向性、缓释性、减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透皮吸收效率高、可以携带药物进入细胞、避免耐受性、改变给药途径等[1]。
皂苷类脂质体研究新进展

比,体内外溶血性大大降低 。
三七总皂苷脂质 体,以卡波姆 为基质制成凝胶剂 ,能 2 给药途径
增加药物的皮肤滞 留量 ,提高药物在皮肤局部的生物
利用度 。方晓玲等 制备 的三七总皂苷脂质体通过肺 皂苷类脂质体给药途径广泛, 目 前文献报道的有:
。 , 、口服 、腹腔注射脚、皮肤给药脚。 部给药 ,能延长在血液循环 中的时问,提 高了三七皂 肺部给药 苷生物利用度 。 1 3 刺五 加皂苷脂 质 体 . 吴 远等 …采 用薄膜 分 散一 3 研究现状
细菌及p 值等多种 因素 的影响 ,生物利用度 很低;皂 14 柴 胡皂苷脂质 体 H .
苷肠壁 黏膜透 过 能力差 ;个 别皂苷 具有 较强 的溶血 度低 ,静脉注射能引起溶血 。丁武孝等 采用 对二棕 性;上述原 因限制 了皂苷类的应用 。脂质体是 一种新 榈酰磷脂 酰胆碱和琥珀酸胆 固醇酯将其制成脂质 体后 型载体 ,包封皂苷,能降低皂苷溶血性 、提高皂苷的 静脉 给 药 ,溶 血性 降低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论 著
T mt r m
2O ・
Ch n s o r a f Et n me ii e a h o h r c i e e J u n l o h o d cn nd Et n p a ma y
皂 苷 类 脂 质 体 研 究 新 进 展
鸡心瓶 中,4 " 0 C旋转 蒸发至干 ,加入l L 0 乙腈水溶 星对照 品储 备液适量 ,用 甲醇制成浓度为2 n / L m 2% 0 g m 的 液旋涡 混合9 秒 ,加入2 L 0 m 乙腈饱和 的正 乙烷混合 1 溶液6 0 份空白大黄鱼糜样中,按 “ ”项下方法进行 4 秒 ,1 0 0 m n O m n 2 0 转/ i 离, 5 i ,取下层溶液用0 2 滤 处理后进样 ,环丙沙星与恩 诺沙星浓度 的R D . m u S 分别 为
脂质体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等 目的 l 1 】 。
脂 质体制剂 技术与传统 中医药的结合早 在 1 9 8 0年 以来
就 已经 开始发展起 步 , 近年来 由于脂 质体载体 功能的发现更
样, 在研究 中药 多成分 靶 向脂 质体 时 , 质量控 制与制 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比较 简单 , 制备 技术 也 已基 本成 熟 , 在多种 应用方 面都有 显
著的表现 [ 2 1 。
2 . 2 中 药 多成 分 脂 质 体
分子 层 的小 囊泡 , 它 对 水溶 性 和脂 溶 性 药物 的包埋 率 皆很 高, 制 成 脂质 体 的主 要原 料 是 磷脂 、 胆 固醇 。最 初 将 脂 质 体 用作 药 物 载体 的 是 1 9 6 0年 以来 R a h ma n等 人 。 目前 国
1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 Y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Ya n g z h o u 2 5 5 0 0 9 , Ch i n a ; 2 . Fu n i n g Hu a i r e n B i o l o g i c a l L t d . , Ya n c h e n g 2 2 4 4 0 0 , C h i n a
随着 研究 的深入 , 中药 多成分靶 向脂 质体也逐渐成 为研 究热 点。 中药 的活性 作用 主要 就是 由多种 活性成分 共 同作 用的结果 , 中药 多成分脂质体 的研究势必会 成为脂质体技术
在 中药 领域研 究 的发展 大趋势 。但是 由于 中药 活性 成分多
内外对 脂 质体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其 靶 向特 性 、 长 效控 缓 释
中药脂质体研究进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8月
第26卷8期(总第211期)
圣!!!Q YQ!:堑丛Q:墨 社,1997.483,1522.
[7]邵继林,喻德洪.肛门疾病的中药坐浴治疗[J].中国肛肠 病杂志,1988,8(2):39—40. [8]袁金庭,张瑛,刘芳.止痛促愈膏用于混合痔术后换药210 例体会[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3):992—993. [9]湖南中医学院.中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89.6%和86.3%。脂质体冷藏24h后,PEG用量越大产生的
沉淀也越多,所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将PEG的用量定为类脂用 量的1/6。实验结果揭示PEG2000的用量对脂质体的包封率 和性状有影响。孙萍等¨叫通过PEG对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 进行修饰,并进行了药动学研究。长循环脂质体的平均粒径 为12.63I^m,包封率为90.77%,比普通脂质体更为理想,保证 了体内靶向的要求,这一点在药动学研究中得到证实。结果
一方面可以靶向性延释药物呤J,提高药效,降低体内消除速
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药物体内毒性,减轻变态反应和免疫反 应等优点。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脂质体已经应用于中 药制剂研究H]。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较之西药,中药 脂质体的研究要困难得多。目前,尽管中药脂质体的研究和 应用还在初级阶段,但是对中药脂质体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 推动了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与改革。现将近年来中药脂质体 的研究和应用综述如下。
用于检测脂质体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常见的方法有紫外分光
光度法、HPLC、EPR、NMR¨纠等方法。高展等u副采用HPLC法 测定灯盏花素脂质体中灯盏乙素的含量,灯盏乙素与辅料及
溶剂峰均得到良好的分离,灯盏乙素在5~1009/mL范围内线
抗癌药物脂质体及其研究进展

制 备 出 包 封 率 很 高 的药 物 脂 质 体 , 不 易 渗 漏 。一 般 来 说 。 且 亲 水 性 药 物 必 须 包 封 在 脂 质 体 囊 内部 的水 相 介 质 中 。 一 些 特 除 殊 药 物 外 , 封 率 普 遍 不 高 , 易 泄 露 。只 有 某些 特殊 药 物 如 包 且 带 荷 正 电 荷 的抗 癌 药 物 阿 霉 素 、 阿 霉 素 等 , 以采 用 主 动 表 可 装 载 技 术 ( e oeLa i ehn l y 制 备 出包 封 率 很 高 的 R m t odn T c oo g ) g o 药 物 脂 质 体【1所 谓 主 动装 载 技 术 就 是 制 备 一种 含 有 某 种 化 l。 1 2 合 物 的 脂 质 体 , 质 体 外 部 水 相 中 不 含 f 此 化合 物 。 该 化 合 脂
体 的 分 离 及包 封 率 的测 定 。 原 理 是 利 用 分 子 筛 能分 离脂 质 其
体 和 游 离 药物 , 而 测定 包 封 率 。国外 选 用 的凝 胶 范 围 较广 , 从 不同交联度的葡聚糖凝胶和羟丙基交联葡聚糖均有应用 . 而
国 内多 沿 用 葡 聚 糖 凝 胶 G 5 f 在 柱 层 析 过 程 中 。 析 柱 的 一 O】 3 。 层
2 脂 质体 D DS的 主 要 特 点
径 高 比 、 脱 液 的流 速 及 上 样 量 的 多少 均 对 脂 质 体 的 分 离 效 洗 果 有 影 响 ,宜 选 择 能 使 脂 质 体 达 到 最 大 分 离 程 度 的洗 脱 条 件 , 能 保 证 测得 准 确 的包 封 率 。 才
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204-01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脂质体的两大类制备方法:被动载药法和主动载药法。
被动载药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而主动载药法适于两亲性的药物。
关键词脂质体主动载药被动载药脂质体(liposome)又称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药物新剂型[1],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有利于增强药物的靶向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达到药物控释缓释的目的。
在制备含药脂质体时,根据药物装载的机理不同可分为“被动载药”和“主动载药”两大类。
一、被动载药法被动载药是指先将药物溶于水相或有机相中,然后按适宜的方法制备含药脂质体,该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所得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
常用的被动载药法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注入法等。
1.薄膜分散法将磷脂和胆固醇等类脂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此溶液置于圆底烧瓶中旋转减压蒸干,磷脂在烧瓶内壁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膜,然后加入缓冲溶液,充分振荡烧瓶使脂质膜水化脱落,即可得到脂质体。
胡静等[2]用简单的薄膜分散法研究了硫唑嘌呤(aza)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因素。
2.逆向相蒸发法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中,短时超声振荡至形成稳定的w/o 乳液,然后减压蒸发除掉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滴加缓冲液,旋转蒸发使器壁上的凝胶脱落,然后在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大单层脂质体脂质体。
此法一般适用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等。
吴骏等[3]使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阿昔洛韦acv脂质体。
3.冷冻干燥法脂质体混悬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聚集、融合及药物渗漏,且磷脂易氧化、水解,难以满足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要求。
1978 年vanleberghe 等首次报道采用冷冻干燥法提高脂质体的贮存稳定性。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药物制剂中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脂质体制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药物制剂中应用脂质体制剂时,其稳定性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药物制剂中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展开研究。
一、脂质体制剂的简介脂质体制剂是由一层或多层脂质组成的球形结构,可用于包封、负载或缓释药物。
其结构由磷脂、胆固醇等成分构成,可以有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脂质体制剂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分布特性,因此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薄膜法、乳化法、溶剂分散法和超声法等。
其中,薄膜法是最早应用于脂质体制剂制备的方法之一,通过溶剂挥发使脂质在水中形成薄膜,再用水进行分散得到脂质体。
乳化法则是将脂质和药物通过高剪切力使两者混合均匀,形成乳液,再通过进一步调节参数得到脂质体。
溶剂分散法和超声法是根据溶剂性的差异以及超声波的作用原理制备脂质体制剂的方法。
三、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问题尽管脂质体制剂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其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脂质体制剂在长时间储存或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脂质相转变、粒子聚集、药物析出等问题,从而影响药物的释放和药效。
1.脂质相转变的影响脂质相转变是指脂质体制剂中脂质的晶型或液晶相结构发生改变。
典型的脂质相转变包括固态、液态晶型和胶态相。
这种相转变会导致药物析出、结晶或增加胶凝性,从而导致脂质体制剂的不稳定性。
2.粒子聚集的问题脂质体制剂中脂质的聚集往往会导致粒径增加,甚至形成团块。
这种粒子聚集不仅会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还会产生不均匀的体内分布,降低治疗效果。
3.药物析出的风险脂质体制剂中药物的稳定性也是十分关键的。
某些药物具有高度亲脂性,容易从脂质体中析出,导致药物在存储或输送过程中损失。
四、改善脂质体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为了解决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改善方法。
热敏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物, 如抗癌药物、 生物碱等, 在发挥疗效的同时通常 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因此, 设计能相对靶向分布 ( 凿则怎早 凿藻造蚤增藻则赠 泽赠泽贼藻皂, 阅阅杂 ) 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 意义。
[ 圆]
于病 变 组 织、 器 官、 细胞的药物分子或给药系统
体) 是脂质体靶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其有效利 用了脂质体和热疗的双重优势, 进一步增强了治疗 的靶向性。目前, 采用热敏脂质体载药并结合病变 部位升温来实现药物的靶向投递和在靶部位快速释 药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脂质体靶向策略。本文对热敏 脂质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当代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飞 速发展, 为靶向制剂的研发开辟了新天地 。而纳
[ 猿] [ 源] [ 缘] [ 远鄄苑 ] 米粒 、 纳米囊 、 固体脂质纳米粒 、 脂质体
等新兴的制剂学技术已可将药物相对浓集于人体的
[ 接受日期] 摇 圆园员园鄄园缘鄄员员
通讯作者: 摇 尹莉芳; 副教授;
用传统磷脂为囊材制备, 但不具备磁性靶向、 长循环
园郾 员 μ皂 聚碳酸酯膜挤出 员园 次, 得到粒径为 员园园 灶皂 左右的空白脂质体; 最后再将空白脂质体与预热的 猿 种载药脂质体。其后进行的体外释放度 试 验 显
显示了良好的温敏性; 栽杂蕴鄄顺铂 积释放率低于 缘 豫 , 铂, 而含胆固醇的载药脂质体仅能释放微量的顺铂, 其原因可能是胆固醇在增加脂质体稳定性的同时, 敏脂质体的温敏性。 降低了磷脂膜的 栽 皂 并使其量程扩大, 进而影响了热 然而, 脂质体由于本身呈液态, 即使加入胆固醇 也不足以完全解决稳定性问题。为此, 有人尝试再
脂 ( 酝杂孕悦 ) , 质 量 分 数 低 于 员园 豫 ] , 使脂质体膜在 分别以 阅孕孕悦鄄酝杂孕悦鄄 [ 二硬脂酰磷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质体研究进展
1. 前言
脂质体最初是1965年英国学者Banyhanm和Standish将磷脂分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的。
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后来将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泡称为脂质体,又称人工膜。
1988年,第一个脂质体包裹的药物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现在用脂质体包裹的抗癌药、新疫苗、其他各种药品、化妆品、农药等也开始上市。
我国的脂质体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研究,我国在脂质体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以脂质体作载体的新药剂型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当前脂质体的医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膜的研究、药品的可控释放和体内的靶向给药,此外还有如何在体外培养中将基因和其他物质向细胞内传递。
由于脂质体具有生物膜的特性和功能,它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已有多种,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可将包封的活性物质直接运输到所选择的细胞上,故有“生物导弹”之称。
2. 脂质体在医药方面的医用
2.1 药物载体
由于脂质体形成时,各片层之间含有水相,水溶性药物可包裹在水相内,脂溶性药物则嵌合于脂质双分子层中。
根据脂质体的这一结构特点,将一些毒副作用大,稳定性差的药物制成脂质体,可达到降低毒性,增加药效的作用。
脂质体在水相和脂相均能适应,与细胞亲和力强,可增加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并可改变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和组织分布。
脂质体种类繁多,组成和大小不同,表面电荷也不同,对分子又有渗透性,靶向给药就是将药品通过鞋带系统理想的绕过身体正常部位,靶向体内需要治疗的患病区。
如果将药物分子包结在脂质体中,外面再接上免疫蛋白等抗体,就有可能导向抗原实现靶向给药。
2.1.1 抗肿瘤药物的载体
脂质体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具有增加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克服耐药性、增加药物被癌细胞的摄入量、降低药物剂量、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特点。
有与肿瘤细胞中含有比正常细胞较高浓度的磷酸酶及酰胺酶,因此如将抗药物包制成脂质体,不仅由于酶解使药物容易释出,而且亦可促使药物在肿瘤细胞部位特异的蓄积。
由于脂质体或已吞噬载有脂质体药物的巨噬细胞不断释放药物,从而延长了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有效治疗作用浓度的时间。
2.1.2 抗寄生虫药物的载体
由于脂质体的天然靶向性,静脉注射后,可迅速被网状内皮细胞所摄食,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含药物脂质体治疗内皮系统疾病如利什曼病和疟疾等疾病。
2.1.3 抗菌药物的载体
利用脂质体与生物细胞膜亲和力强的特性,将抗生素包裹在脂质体内可提高抗菌效果。
结合是一种常见疾病,结核杆菌主要寄生在正常细胞中,有一定耐药性,若将抗结核药物包入脂质体中,脂质体可将药物带入细胞内,杀死结核菌疗效很好。
2.1.4 激素类药物的载体
抗甾醇类激素包入脂质体后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浓集于炎症部位便于细胞吞噬,其次被包的离散药物与血浆蛋白作用,一旦到达炎症部位,就可以内吞融合释放药物在较低剂量下发挥疗效。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进入人体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从而激活免疫功能,并改变被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使药物主要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减轻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延缓释放,降低体内消除速度,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并能靶向性释药等。
2.2 包结药物
用脂质体包结对人体有毒的抗癌药。
可使达到治疗所需的药量减少一半。
用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抗原的某一部分填充脂质体,可以制备新的疫苗,并可减少抗原的用量。
2.2.1 酶载体
对酶系统疾病哦治疗脂质体的天然靶向性使包封酶的脂质体主要被肝摄取,脂质体是治疗酶原疾病的最好载体。
2.2.2 解毒剂的载体
某些重金属如:铅、铬等过量进入体内能引起中毒,某些螯合剂如EDTA或DTPA可溶解金属,但由于这些螯合剂不能通过细胞膜而影响了他们的体内效果脂质体为螯合物转运载体,可有效除去细胞积累的重金属。
2.2.3 作为免疫激活剂
使用游离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或合成细胞壁酰基二肽直接注射入机体,巨噬细胞很少被活化。
然而将这些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后注入机体,可使巨噬细胞的摄取明显能加,并能有效地活化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利用脂质体包结药物可实现可控释放并达到长效的效果,目前此类药已有商品上市。
如用类似洋葱状的脂质体包结杀菌膏,可保持药效长达几个月。
将医治干眼病的药物包结在脂质体里,利用脂质体的黏附作用,逐渐释放眼药,可减少用药次数,还有用来治疗男性秃顶的药物等。
2.3 脂质体做为基因的载体
基因工程是将某种有用的外源性基因(如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通过载体DNA 的连接,转运进另一生物体(通常是生长繁殖快的细菌或链霉菌)体内,是生物体出现新的性状,即能产生胰岛素、干扰素之类有用的蛋白质。
目前常用的载体是细菌的质粒、噬菌体等。
近年来在对脂质体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将脂质体应用于基因工程技术方面。
利用脂质体性质与细胞膜的相似性,把基因DNA溶在能维持活性的营养液内,进一步制成脂质体,保护基因免受DNA酶的降解。
当这种内藏基因的脂质体与受体细胞的原生质体混合作用时,二者发生融合,基因DNA随即进入原生质体中,再生后形成细胞。
此外,脂质体还可作为病毒核苷酸等的载体,将脊髓灰质炎病毒RNA转运至Hela细胞。
将控制兔珠蛋白合成的mRNA引入小鼠细胞,以改变遗传性。
脂质体技术虽不属于经典的基因工程所使用哦分子载体的范围,但在目前生物性载体贫乏之际,作为开拓的新途径,特别是解决真核细胞基因转化时,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4 脂质体用于免疫诊断
具有荧光性的物质或酶活性物质包裹于脂质体中,再在脂质体上连接特异性抗体,当脂质体上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后,脂质体破裂,释放出荧光素,测其荧光强度,即可求出抗原含量。
该法可用于定性或定量分析,操作快速而简便,已用该方法进行了一些病毒如梅毒、乙型肝炎的诊断以及免疫球蛋白。
激素等药物的检测。
3 国内外脂质体产品的申报情况
3.1 国内脂质体上市情况(SFDA网站结果):
国内已上市的脂质体一共可查到7条记录,分别为紫杉醇、两性霉素B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共有5家公司申报成功:南京绿叶思科药业、上海新先锋药业、上海新亚药业、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2 国内脂质体注册与受理状态(来源于药智网)
共查询到98条状态,包含盐酸多柔比星、盐酸伊立替康、两性霉素B、厚朴酚、米法莫肽钠、紫杉醇、多西他赛、酒石酸长春瑞滨、奥沙利铂、灯盏花素前体、BLP25疫苗、盐酸米托蒽醌、羟喜树碱、多西他赛(前体)、紫杉醇(前体)、尼莫地平、前列地尔、硫酸长春新碱、熊果酸、吲哚美辛、利巴韦林、硝酸益康唑共22种药物脂质体注射液;以及功能性脂质体:盐酸多柔比星热敏溶离脂质体;外用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乳膏;还要制备脂质体用脂质这种药用新辅料。
脂质体在国内的研发和进口品种已经非常的多。
3.43 美国FDA药品数据库(关键词LIPO)
共查询到24条记录,包括阿糖胞苷、硫酸吗啡(停止上市)、丁哌卡因、柠檬酸柔红霉素、盐酸多柔比星、两性霉素B、硫酸长春新碱、乙酰磺胺异恶唑(emulsion)、肝素钠(停止上市)等多个品种。
3.4 EMA数据库
共查询到8条记录,包括重组人谷氨酰胺转移酶脂质体、盐酸多柔比星热敏脂质体和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等。
3.5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脂质体产品(来源于FDA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