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北 京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北 京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
专业名称区域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202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4月3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
说明:(1)硕士阶段没有修过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须补修;(2)学生需要从上述选修课中至少选修3门课程;(3)选修课包括表内所有选修课和其他院内外课程。

6
Discipline: Speciality:
*.N—necessary; 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7
《高级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提要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提要
《文献研读》课程内容提要
《区位理论》课程内容提要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课程内容提要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计算空间经济学》课程内容提要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课程内容提要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2.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各学院可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社会实践:组织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1.国际学术会议: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水平。
2.国际合作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国际合作能力。
3.交换生项目:选拔优秀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九、思想政治教育
1.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管理与评价
1.实施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2.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
3.严格执行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1.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和科研训练等任务,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2.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位。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研究生学术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
4.选修课程: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素养。
五、学术活动
1.学术论坛: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
2.学术沙龙:鼓励研究生自发组织学术沙龙,分享学术心得,激发创新思维。
3.学术竞赛: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1篇
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背景
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大学章程》以及相关教育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doc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doc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2007年7月修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各学科专业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努力做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1.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硕士起点的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直博生)、硕士—博士连续培养的研究生(简称硕博连读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

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

硕博连读生从其硕士研究生入学年月起计算在校学习最长年限。

基本年限由各学位分委会确定,列入培养方案,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

博士研究生可以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

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三、培养方式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应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对每位博士研究生都必须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

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应由该生的导师为组长,另有3—5名本专业、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

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全面关心和指导研究生的成长。

指导小组成员协助导师,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制定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并督促检查其实施;②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学风、品德等方面的教育;③指导和检查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

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导师在与指导小组成员及研究生本人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
一、研究生个人资料
姓名学号入学时间
学院系(所、中心)
专业名称学科方向导师姓名
研究生类别学历教育: 博士; 硕士
非学历教育: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学历教育 内招; 外招
学位类型 学术型科学学位; 应用型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二、课程学习计划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时间安排考试方式公共
学位课
专业
学位课





三、必读书目
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初步设想(含科研论文发表要求)
注:博士学位论文须进行预答辩,硕士学位论文按各学科要求进行。

五、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含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
六、指导小组成员。

北大思政博士 培养计划

北大思政博士 培养计划

北大思政博士培养计划
北大思政博士培养计划是指北京大学为培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才而设立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思政研究人才。

北大思政博士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包括:
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思政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思政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在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思政工作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

北大思政博士培养计划的培养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等环节。

学生在培养期间需要修读一定的课程,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并进行实践实习。

培养期限一般为3-4年,完成学业后,学生将获得北京大学授予的思政博士学位。

北大思政博士培养计划为思政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也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该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思政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

北京大学 行政管理博士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 行政管理博士培养方案

行政管理专业1.专业与方向介绍(1)第一方向组:行政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行政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外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各种流派和主要著作,奠定从事高层次专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踪研究当代国内外政府管理方面的新理论、新思维、新机制和新方法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重点研究行政学理论与学科发展、当代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行政组织和政府管理过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等领域。

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主要研究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修业者需要进一步掌握政府研究方法,了解关于中国政府的新的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追踪中国政府改革和公共政策的走向,进而能够展开有价值的研讨。

中国政府的改革与发展是本课程的关注的基点,中国政府的有效性则是本课程的研究重点。

本课程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研究的“理论联系实际”。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当前国际、国家与组织等不同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

重点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国家(组织)竞争力的提升,公共组织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及其应用,领导型人才测评、考评与选拔等。

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国内外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论、以及量化分析模型的应用;结合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对宏观经济政策、环保政策、科技政策等相关领域进行实证分析。

(2)第二方向组:公共经济学、企业与政府、公共财政与社会政策公共经济学:本方向研究现代公共经济活动基本规律与管理对策。

主要内容涉及市场经济分化与公共经济主体;社会公共需要、公共利益与公共产品;公共经济资源及其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市场效率、私人生产与社会公共成本;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公共生产与公共投资;公共采购与交易;公共分配与社会公平;公共消费及其政策;公共经济政策与公共经济管理。

北大基础医学院理学博士培养方案

北大基础医学院理学博士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二零零六年七月修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目 录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攻读医学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1 生理学.............................................................................................5 神经生物学.......................................................................................7 遗传学.............................................................................................9 细胞生物学 ....................................................................................1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3 生物物理学 (14)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6 免疫学 (18)病原生物学 ....................................................................................2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21 放射医学 .......................................................................................23 中西医结合基础 ..............................................................................24 药理学 (25)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27)生理学 (31)神经生物学 ....................................................................................32 遗传学 ..........................................................................................34 细胞生物学 ....................................................................................3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6 生物物理学 ....................................................................................37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38 免疫学 ..........................................................................................39 病原生物学 ....................................................................................4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41 药理学 (43)基础医学院直接攻读/硕博连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直接攻读/硕博连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45)生理学 (50)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神经生物学 ....................................................................................52 遗传学 ..........................................................................................54 细胞生物学 ....................................................................................5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8 生物物理学 ....................................................................................60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62 免疫学 ..........................................................................................64 病原生物学 ....................................................................................6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68 药理学 (70)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 则第一条 培养目标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要求是: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代码0831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1 年6 月15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
(必修课:16学分;主要选修课:至少12学分;硕士总学分40、直博与硕博连读总学分48)
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Speciality(二级学科)
*.N—necessary; 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计算机所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计算机所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1203)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8月目录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三、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四、直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五、硕士研究生课程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源于王选教授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是北京大学的二级科研教学机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电子出版应用、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视音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拥有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基地。

计算机所坚持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一流的科研成果创造一流的产业应用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在印刷、新闻出版、广电、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开拓进取,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成就、2次入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2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多次推动相关行业实现了技术变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表一)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表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要求(表三)二、博士研究生(普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四)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五)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表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表七)三、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八)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九)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选拔办法(表十)四、直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十一)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十二)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选拔办法(表十三)五、硕士研究生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十四)。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培养方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培养方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培养方案(试行本)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直博生项目一般需要5年,包括:(1)经济学基础课程学习和学科综合考试(即博士生资格考);(2)新结构经济学专业领域课程学习和考核;(3)第二学年论文写作;(4)确定导师组;(5)第三学年论文写作;(6)至少修满46学分(外语、政治课除外);(7)参加新结构经济学workshop;(8)出国交流(可选);(9)参加新结构经济学实践(课程设置D中3选2);(10)赴各高校新结构经济学分中心/院访问交流(可选);(11)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一)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如学生入学后因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完博士学业,经院长和导师共同批准,在达到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要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的学术要求、新结构经济学的毕业论文答辩通过的学生也可申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间:第一学年内,由研究生院组织安排2. 第一外国语时间:英语:在第二学期其他语种(要申请获批后方可选择非英语作为第一外国语):第一学年内由研究生院组织安排3.学科综合(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结束(7月中旬)内容:按规定要求,考前经过批准4.第二学年论文时间:第四学期结束前内容:经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通过,最少三位老师参加。

5.专业资格考试时间:新结构经济学的专业领域课程(课程设置C中的打*课程)考核,要求第二学年完成至少一个,最晚第三学年全部完成内容:课程设置C中的打*课程选择学分不少于9学分。

6.参加新结构经济学国内/国际智库项目实践时间: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内容:根据实际项目的运营要求和时间7.出国交流:国外高校或国际政策研究机构时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6-12个月内容:与导师协商,通过导师联系国外院校或国际政策研究机构(IMF、World Bank等)的指导老师,有明确且详细的研究计划。

公派及院派分别依相应规定8.新结构经济学分中心访问交流时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1-3个月内容:与导师协商,由导师推荐访问全国各新结构经济学分中心/院,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西藏大学、西南财大、云南财大、华中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等。

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2017年版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硕博连读”是指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连续培养的一种培养模式,即:从在校学习的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不进行硕士学位的申请过程。

该培养模式将课程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和研究为主的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校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院根据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申请人资格1. 具有北京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籍;2.硕士入学满一年,且不处于延期阶段;3.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4.硕士阶段必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基本完成,且成绩优良;5.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的志趣,且具备相应的基础;6.获得原工作单位的书面同意(仅适用于定向、委培硕士生);7.符合所在院系、专业和拟转入院系、专业提出的其它条件。

二、选拔、审批程序各院系应根据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确定硕博连读生名额,并按照下列程序选拔硕博连读生:1. 院系接受硕博连读申请。

各院系根据本单位工作安排,将接受申请日期和要求进行公告(一般在每年9月份进行),要求申请人在校内门户提交硕博连读异动申请,并填写和提交《北京大学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登记表》,一式两份,同时须硕士阶段导师以及院系同意并在《北京大学硕士生、博士生连读培养登记表》签署意见。

申请人完成上述手续后附科研成果材料提交院系教务办公室进行申请登记。

2. 院系进行报名资格初审。

初审工作由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完成,主要对申请人的资格(学习年限、学分完成情况和课程成绩等)进行审核。

该工作一般应于10月中旬以前完成。

3. 院系组织硕博连读考核。

院系成立考核委员会,对申请人的硕博连读资格进行考核。

北大计算机博士培养计划

北大计算机博士培养计划

北大计算机博士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学科之一,而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则是国内最为著名的计算机学院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水平计算机科学人才,北大计算机学院推出了一系列博士培养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

一、学科设置北大计算机学院的博士培养计划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二、导师团队北大计算机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

导师们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三、培养模式北大计算机学院的博士培养计划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培养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体验。

其中包括:1.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会被分配一位导师,导师将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和研究计划。

2.研究生课程:北大计算机学院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一系列专业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3.学术交流:北大计算机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帮助学生拓展学术视野和交流经验。

4.科研实践:北大计算机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包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实验室研究等,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招生要求北大计算机学院的博士培养计划招生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2.具有较强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3.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结语北大计算机学院的博士培养计划是国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计算机科学人才。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方案总则第一条培养目标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要求是: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有献身于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三、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具有健康的体格。

第二条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提前完成学位课程考试,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达到论文发表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同等学力和提前攻博者不能提前毕业。

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在职博士生学习年限为四年。

博士生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累计在半年左右。

第三条课程学习与要求博士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7-10学分,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体要求如下:一、学位课程 6-7学分1(公共必修课 3学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0学分专业外语 1.0学分公共外语:博士生公共外语不作为必修课程,但是,第一外国语为英语语种者,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语种者,必须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12(专业及专业基础课 3-4学分根据博士生本人的基础以及专业需要,在我校开设的研究生基础理论课和实验技术课中选修。

不能以硕士阶段所学的课程代替;在硕士阶段所学的课程不宜再选修。

二、非学位课程 1-2学分从我校开设的研究生进展课中选修。

三、非医学院校的硕士毕业生,攻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者应补学本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中专业基础课7学分,如果所学的博士学位课程中有与应补的课程相同,且考试成绩合格,可以减少应补学的学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联合项目培养委员会听取三个单位的教授和学生的意见,并结合国外优秀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全面统一安排新型研究生课程,形成有特色的、并且可以和国际一流研究生计划媲美的新型研究生课程设置。

2.新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遵循培养一流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宗旨,使学生能够尽快完成从只具有初步现代生物学知识到能够理解其专业前沿研究工作并具有初步研究型思维的转变。

所有课程的讲授彻底改变国内传统的抽象的知识灌输方式。

相反,知识的讲授有机地融于对经典或前沿的研究发现工作的介绍的讲授中,这样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了解了这些知识是怎么样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产生的。

3.公共课设置,为必修课。

1)政治课:必修课,课程名称: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计3学分。

主要内容为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

由著名学者授课。

2)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第一外国语一般采取选修课程与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水平考试,即可获得学分。

未能通过水平考试、又不符合免修条件的博士研究生,须选修一外课程。

一般每一学期课程完成时,即举行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者,予以通过。

4.研究生必修课程设置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第一类为专业基础课、第二类为专业课(研究进展课)和第三类专题讨论课。

以上三类研究生课程采用模块设置,每个模块8学时(二周,每周4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模块。

1)第一类(专业基础)课6学分,为必修课,课名:现代生物学基础,由16个模块组成,研究生选择满12个模块计6学分,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秋季和春季学期。

模块涵盖现代生物学的主要领域。

2)第二类(研究进展)课3~6学分,为必修课,由二门课组成,每门课3学分;课名:①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②遗传发育生物学进展。

每门课由不同老师结合其专业背景提供的约16个模块组成,研究生根据自己需要从中选择6个模块。

北京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政治学
专业名称国际政治
专业代码030206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8 年4 月22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
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Politics Speciality(二级学科):International Politics
*.N—necessary;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版)目录一、普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一)自然地理学 (1)(二)人文地理学 (10)(三)地理学(环境地理学) (15)(四)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19)(五)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23)(六)第四纪地质学 (28)二、直攻博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2)(一)自然地理学 (32)(二)人文地理学 (37)(三)环境地理学 (39)(四)历史地理学 (41)(五)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43)(六)第四纪地质学 (46)一、普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自然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三)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四)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五)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Courses*N—necessary; C—choose. **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六)第四纪地质学5.需要阅读的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目录Nature, Science, Quaternary Research,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The Holocene,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Geology,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Geomorphology,及其它相关学术期刊.二、直攻博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自然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三)环境地理学(四)历史地理学(五)地貌学与环境演变(六)第四纪地质学#非地学类学生为必修* 其它学院的相关课程未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应修学分:
(1)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学分,第一外国语 4 学分,
(2)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3 学分,或主要专业课程 3 学分。
共 10 学分
其中 必修:7 学分
震源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震源参数的快速精确 确定;震源动力学破裂理论;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与成像; 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理论。
陈晓非 陈运泰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是加深认识和理解在地球表面所
观测到的大规模的形变和地球内部的各种构造和规律的
重要理论基础。地球动力学以现代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2
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全球地球卫星定位系统 陈永顺 蔡永恩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讲座课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地球物理前沿讨论班”将主要以专著部分章节研读和文献阅读的形式进行 专题讨论
讲课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该课程每周三学时,共进行 17 周。 考核:要求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报告。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综述所涉及的专题,研究并掌握其研究历史、现状和未 来的发展方向。
学习年限:
3~6 年
序 课程编号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
课程名称
课程 学分 类型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适用专业 (本专业及其它专业)
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rses
*.N—necessary;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Speciality Suitable for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教学方式:
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开课学期:
周学时/总学时:
考试方式:
学分:
教材: 参考书: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院长(签名) 年月日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要求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专业知识;要求有宽广的 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要求能够独立进行开拓性科学研究及科学研究项目组 织领导的训练;要求熟悉地球物理学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地球物理学今后的发展 有基本的认识;要求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两篇学术文章;要求通过学位课 程考试,成绩在良好以上;要求通过综合考试,成绩在良好以上;要求通过学位 论文答辩。
Discipline(一级学科):
N0. Serial No.
The Title of Cours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Type of courses*
Speciality(二级学科)
Credit
Semestre**
Teacher and his/her Title
选修:3 学分
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
时间:要求在第二学期结束之前进行综合考试 方式:口试 内容:数理基础知识
地球物理专业基础知识 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 对所研究课题动态的综述 包括:问题的研究历史、意义及前景
所研究课题的关键问题 本人的研究特色所在 已有的工作积累和对其研究成果的展望。 标准: 要求学生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专业知识,有宽 广的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熟悉地球物理学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地 球物理学今后的发展有基本的认识;系统掌握所研究的课题并有必要的 工作积累。 形式: 组成包括一名主席和其博士生导师组成的 5 人或 7 人的综合考试委员会 (综合考试委员会成员要求有高级职称,并要求有两名校外专家)。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地球物理学 专业名称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专业代码 070801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03 年 10 月 16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地震学
地震波理论是地震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以数学、物 理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 中的激发与传播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地震 图;横向非均匀地球介质中的震波理论;各向异性地球介 质中的地震波理论,地球自由振荡及面波理论。
5 勘探地球物理学
勘探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理论 和技术的创新,为资源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服务。主要 研究内容包括:复杂地球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检测; 勘探地球物理中的正、反演问题;地震勘探与综合地球物 理测井资料的联合反演等。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体现 了地球物理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 科学与地球科学的渗透和交叉。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
要求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专业知识;要求有宽广的 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要求熟悉地球物理学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地球物理学 今后的发展有基本的认识;要求掌握两门以上外语;能够熟练地用外文进行学术 交流;要求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求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明确的设想。
胡天跃
6 海洋地球物理学
以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为资料,研究占地 球表面 2/3 的海洋地壳的形成和海洋岩石圈的演化、俯 冲带和大陆边缘内部的构造、物质特性以及相应的地球 动力学过程。
陈永顺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专业知识,有宽广的地球科 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受到独立进行开拓性科学研究及科学研究项目领导的训练, 熟悉地球物理学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地球物理学今后的发展有基本的认识,成为 其所从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并能独立承担有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GPS)等现代技术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和探讨发生在地 球表面及其内部的各种地学现象的动力学过程和成因。主 赵永红
要研究方向包括: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动力学;地
幔、地核动力学;地震动力过程和地球应力场;地球介质的
力学性质。

3 地球内部物理学
以地震学及其它地球物理理论为基础,以地震图及 其它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为资料,研究地震的孕育过程及 发生机理,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物质特性以及相应的 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壳的三维 结构;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地球深部结构;核幔边 界的三维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含义;地球内部的各向异 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要求系统掌握所研究课题动态(包括问题的研究历史、意义及前景);要求 其研究课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要求其工作有创造性,其研究课题在 所研究领域有实质性进展;要求要求答辩委员会认可其工作量相当于普通科研人 员两年以上的工作量。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与录取方式: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1. 外语(英语),2. 两门地球物理学专业课。
地球物理学专业课根据研究方向选考下列科目中的二门: (1)地球动力学,(2)地震学,(3)地球物理学基础,(4)勘探地震学原理
其它说明:
本学科(二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所在院(系、所、中心)意见:
年月日
赵永红
4 工程地震学
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 构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它可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 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 以及地下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 蔡永恩 场地地震烈度确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近场地震动理论;工程地震学中的数值 方法;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地震安全性分析;边坡地震的 稳定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