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习题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到第三章全国卷历年考试真题练习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到第三章全国卷历年考试真题练习

劳动经济学第⼀章到第三章全国卷历年考试真题练习劳动经济学第⼀章到第三章全国卷历年考试真题练习⼀、选择题1.相对于⼈类社会的⽆限需要⽽⾔,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类需要的⼒量。

经济学将此种⼒量定义为(B)1.1 A.需求弹性B.资源的稀缺性C.机会成本D.边际⽣产⼒2.下列最能准确体现“劳动⼒供给”含义的是(B)2.1A.中国具有13亿以上⼈⼝B.张三家⾥18岁以上成员有3⼈C.李四今年⼤学毕业,正在寻找⼯作D.王五来到⼈才市场应聘,要求最低⼯资不低于1万元/年3.引起劳动⼒供给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C)2.1A.⽣产技术⾰新B.资本规模变化C.市场⼯资率变动D.企业经营范围变动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劳动⼒需求正确的说法是(A)3.1A.劳动⼒需求随⼯资率提⾼⽽减少B.劳动⼒需求随⼯资率提⾼⽽增加C.⽆论⼯资率如何变化,劳动⼒需求始终减少D.⽆论⼯资率如何变化,劳动⼒需求始终增加5.个⼈劳动⼒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B)2.2 A.收⼊效应⼤于替代效应B.收⼊效应⼩于替代效应C.总互补关系D.总替代关系6.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存在于⼈体中的⼀种功能,体现为(B)2.1A.每当⼈⽣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的体⼒和智⼒的总和B.每当⼈⽣产某种使⽤价值时就运⽤的体⼒和智⼒的总和C.每当⼈⽣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D.每当⼈⽣产某种使⽤价值时就运⽤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7.在⼯资率不变的条件下,当劳动⼒供给增加时,劳动⼒供给曲线将(B)2.1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向下移动8.企业经营中的“长期”的含义是(D)3.3A.仅资本投⼊可变B.劳动投⼊可变,资本投⼊不可变C.其他因素不变仅有劳动投⼊可变D.所有⽣产要素都是可变的9.如果两类劳动⼒存在总互补关系,则这两类劳动⼒需求的(C)A.⾃⾝需求弹性为负值B.⾃⾝需求弹性为正值C.交叉⼯资弹性为负值D.交叉⼯资弹性为正值10.有关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C)2.3A.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即为市场最低⼯资标准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因家庭⽽异C.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闲暇的效⽤与劳动收⼊的效⽤的互补关系D.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斜线分布11.在⼯资率维持较⾼⽔平并且收⼊也在较⾼⽔平时,随着⼯资率提⾼,劳动供给会减少,原因是(B)2.2A.收⼊效应⼤于替代效应B.收⼊效应⼩于替代效应C.收⼊效应⼤于规模效应D.替代效应⼩于规模效应12.如果某种劳动⼒需求的⼯资弹性⼤于l,说明该劳动⼒需求弹性是(C)3.1A.⽆弹性B.⽆限弹性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13.在劳动⼒市场上,⼯资的决定基础是()A.劳动⼒再⽣产费⽤B.劳动的边际⽣产率C.劳动的负效⽤D.劳动⼒价值2.在市场经济中,劳动⼒供给的决策主体是(A)2.1A.劳动者家庭或个⼈B.政府或公共部门C.⾏业⼯会D.企业或雇主14.下列对⽆差异曲线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B)2.2A.离原点越远的⽆差异曲线所表⽰的效⽤越低B.同⼀平⾯上任意两条⽆差异曲线不会相交C.⽆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凸向原点D.即使主体偏好不同,⽆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不会有区别15.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D)3.3A.劳动投⼊的数量B.资本投⼊的数量C.科技投⼊的数量D.劳动与资本要素的价格16.如果⼯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需求量始终为固定不变,则劳动⼒需求(B)3.1A.缺乏弹性B.⽆弹性C.为单位弹性D.富有弹性17.劳动资源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 D )1-3A.社会和个⼈的⽆限需要 B.社会和个⼈需要的不断变化C.社会和个⼈需要的普遍产⽣D.社会和个⼈⽀付能⼒有限18.下列关于预算约束线,正确的理解是( C )2-52A.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不是⼯资率B.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劳动的机会成本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闲暇的机会成本D.预算约束线是个⼈闲暇与劳动的⽐率19.如果某种劳动⼒供给富有弹性,说明( A )2-43A.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于⼯资率变动的百分⽐B.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于⼯资率变动的百分⽐C.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等于⼯资率变动的百分⽐D.劳动⼒供给量的变动不受⼯资率变动的影响20.企业等成本线的斜率是指( B )3-100A.劳动投⼊量和产量的⽐率B.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C.资本投⼊量与产量的⽐率D.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率21.其他条件不变,当市场⼯资率提⾼时,劳动⼒需求曲线( B )3-84 A.向左下移动B.向右上移动C.不发⽣移动D.不确定移动⽅向2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劳动资源的利⽤问题B.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C.劳动资源的产⽣问题D.劳动资源的稀缺问题23.如果某种劳动⼒供给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劳动⼒供给曲线是⼀条( )A.与横轴垂直的线B.与横轴平⾏的线C.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D.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24.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反映的是( )A.劳动收⼊与劳动时间之⽐B.劳动收⼊与个⼈可⽀配时间之⽐C.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之⽐D.闲暇时间与劳动收⼊之⽐25.在⼯资率较低且收⼊较少时,⼯资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是( )A.正向影响B.负向影响C.双向影响D.没有影响26.等成本线上的任意⼀点表⽰( )A.劳动收⼊和闲暇组合的效⽤相同B.闲暇和劳动组合的成本相同C.劳动和资本投⼊组合的产量相同D.劳动和资本投⼊组合的成本相同27.⼯资率提⾼,在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下,劳动⼒需求会( )A.增加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8.公共部门的决策⽬标是( )A.⼯作效果最⼤化B.成本最⼩化C.服务最⼤化D.利润最⼤化29.如果某种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于⼯资率变动的百分⽐,这种劳动⼒供给弹性为( )A.⽆限弹性B.单位供给弹性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30.某地区⼯资率不变,但教育培训成本下降,会导致该地区劳动⼒供给曲线( )A.左移B.右移C.不变D.不确定31.纯收⼊效应会使( )A.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减少B.闲暇减少,劳动时间增加C.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增加D.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32.劳动⼒需求与⼯资率的关系是( )A.正向关系B.反向关系C.双向关系D.没有关系33.将企业短期与长期劳动⼒需求曲线进⾏⽐较( )A.长期曲线的弹性更⼤B.短期曲线的弹性更⼤C.两条曲线的弹性相同D.不能确定哪条曲线弹性更⼤34.如果两类劳动⼒需求的交叉⼯资弹性值为正值,那么这两类劳动⼒称为( )A.总替代B.总互补C.部分替代D.部分互补35.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 )A.⽣产要素的质量B.⽣产要素的投⼊量C.⽣产要素的价格D.⽣产技术⽔平36.在假定其他情况不变时,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的⽅法是( )A.⼀般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C.动态均衡分析D.静态均衡分析⼆、多项选择题21.⽣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劳动⼒需求的影响表现为(BC)3.4A.收⼊效应B.替代效应C.规模效应D.⾃然失业E.季节性失业22.劳动⼒的特点主要有(ABD)1.1A.劳动⼒与劳动⼒所有者不可分割B.劳动⼒具有⽣理性特征C.劳动⼒可以储存并转移D.劳动⼒具有能动性作⽤23.⼀般来说,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ABDE)2.1A.教育年限B.教育成本C.⼈⼝总量D.保险与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E.经济周期波动2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市场实现均衡就意味着( )A.劳动⼒资源达到了最有效率的分配B.社会产出有可能取得最⾼⽔平C.均衡⼯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D.不同质的劳动⼒也能获得相同的⼯资E.所有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同25.对于劳动⼒需求,正确的理解有( )A.是企业雇⽤意愿和⽀付能⼒的统⼀B.等同于劳动⼒需要C.同社会物质产品(服务)的需求⼀样,是⼀种绝对的需求D.是⼀种派⽣性需求E.产⽣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服务)的需求三、名词解释1.劳动的边际产量:由增加⼀单位劳动要素投⼊所增加的产量3.12.劳动⼒参与率:劳动⼒⼈⼝÷总⼈⼝×100% 衡量、测度⼈⼝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23.“发散型蛛⽹”:当劳动⼒市场失衡时,劳动⼒供求和⼯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法恢复均衡。

劳动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 1 页 共15 页 第一章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需求:(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一)(一)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需求。

(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用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述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它充分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短期劳动力需求:所谓短期劳动力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可以呈现五种状态:态:(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函授《劳动经济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劳动力市场2. 派生需求3.基本工资4.一般培训5.菲利浦斯曲线二、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人口总量增多,则劳动力资源()。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2.新古典学派的()提出了创立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关键性理论概念。

A.马歇尔 B.舒尔茨 C.亚当·斯密 D.希克斯3.两种劳动力间为总互补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A.正 B.负 C.零 D.任意值4.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

A.统一数额的最低工资标准 B.不同行业中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C.只在某些部门中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D.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5.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承担。

A.企业 B.工人 C.政府 D.社会6.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C.政府D.社会7.集体谈判的双方为()。

A.雇主和员工 B.雇主和工会C.雇主和政府D.政府和工会8.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发源于()。

A.英国 B.德国C.法国D.美国9.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 )。

A.相对的 B.绝对的C.既不相对也不绝对的 D.既相对也绝对的10.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恒为负值三、判断题1.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2.在劳动力供给假设中,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

()3.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进行变动。

()4.最低工资立法维持了公认的基本生活需要,增加了社会就业数量。

()5.工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工人经济利益的代表。

()6.充分就业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7.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投保资助模式的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 企业的人事管理政策,如内部提拔制度 – 工会合同条款 – 政府劳动保护法案,如禁止雇佣童工,最低工资制、职业资
格证书等。 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细分;影响工资水平
社会性要素
指社会群体及社会规范在制定工资和配置劳动力过 01 程中的影响作用,如家庭背景、思想观念、文化、
歧视、习俗等。
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社会经济隶属阶层,对个人 02 的职业选择和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02 劳动市场失灵与政策调整:失业、劳动力市场歧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及政策调整。
第二节 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 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劳动的全部人口。
○ 存量的分类 ○ 存量-流量模型 ○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 人口与劳动力 ○ 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 调查失业率:劳动就业部门定期对样本家庭 进行调查而获得的失业率
• 我国公布的失业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摩
擦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季节性失 业等等。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劳动者和劳动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劳动力市场上 交换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
01. 死亡人口 01. 人口 01. 工作时间 01. 劳动力质量
01. 迁入人口 01. 劳动年龄人口 01. 劳动供给
5.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 劳动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LFPR)
• LFPR=(劳动力人口/潜在劳动力人口)×100% •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 • 潜在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因智力和身体原因丧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B. 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C.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A. 技术水平B. 工作环境C. 员工福利D. 公司地理位置答案:D3. 劳动市场中的“摩擦性失业”指的是什么?A.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B. 由于工作转换期间的间隙造成的失业C.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D. 由于工资过高导致的失业答案:B4.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下列哪项投资最能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A. 教育B. 医疗保健C. 住房条件D. 休闲娱乐答案:A5. 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B. 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C. 增加政府税收D. 减少劳动市场中的竞争答案:A二、填空题1. 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可能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现象。

答案:劳动力过剩劳动力短缺2. 劳动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变动导致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或减少________。

答案:工作时间3. 在劳动经济学中,________理论解释了为什么高教育水平的个体往往有更高的收入。

答案:人力资本4. 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观点最早由经济学家________提出。

答案:亚当·斯密5. 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时长、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等,是为了明确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答案:雇主劳动者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经济学中的“效率工资理论”。

答案: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担心失去这份高薪工作的成本较高。

2. 描述劳动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及其成因。

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导致的失业现象,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或地域经济转型等原因造成的。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1)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1)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多选题]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D.劳动力资源的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充分就业,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劳动力资源的分配。

2[单选题]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例证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3[单选题]( )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B.经济交替C.经济周期D.经济变动参考答案:C4[多选题]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E.失业持续期参考答案:B,E参考解析: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单位。

5[单选题]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力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参考答案:B我参考解析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地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对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

6[多选题]政府支出包括( )。

A.财政税收B.政府购买C.政府赠与D.转移支付E.政府呆坏账参考答案:B,D7[单选题]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

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劳动经济学试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1.与产品市场交易相比,劳动力市场交易具有独特性表现在:A)对于卖者,销售的非货币特征与价格有相同的重要性B)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C)劳动力的价格不是供求因素决定的D)他们比较简单2.非金钱因素不包括A)工人的时薪;B)盯着电脑屏幕引起的眼睛疲劳;C)工作时间不可变必须在高峰期上下班;D)同事的无礼引起的烦恼。

3.如果雇员流动对企业而言是有成本的,为了降低这种成本,企业提高了雇员的工资,那么A)企业利润一定下降;B)如果雇员流动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一定上升;C)如果雇员流动率降低3%以上,企业利润一定上升;D)企业利润可能上升或下降,这取决于工资上升的幅度和雇员流动率的变化量。

4.一个回归估计Q = 35 - 0. 1 *X,Q是辞职率,X是企业员工数。

T统计量比2大,企业规模在50到100间变动。

这表明当企业员工从50增加至100时,辞职率将减少:A) 50个百分点;B)5个百分点;.C) 35个百分点;D) 10个百分点。

5.根据工作-闲暇基本模型,“工作”定义为:A)用于有报酬的或家庭工作的时间B)用于有报酬工作的时间C)用于任何“不必要”活动的时间D)所有休息和放松以外的时间6.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因为:A)在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牺牲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B)在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更不愿意牺牲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C)在任何收入水平人们都愿意以相同的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D)以闲暇换取收入的边际替代率是负的7.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可领取相当原工资一倍半的加班费,那么工作超过八小时的人比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人的__将更__。

A) 预算约束曲线;平坦B) 无差异曲线;平坦C) 预算约束曲线;陡峭D) 无差异曲线;陡峭8.如果Alice的工资由每小时$6.00 上升到每小时 $6.50 ,则__。

A) 与涨工资之前相比她将工作更长的时间B) 与涨工资之前相比她将工作更短的时间C) 工资改变前后她工作相同的时间D) 与涨工资之前比她的工作时间可能会更长,更短,也可能相同。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4)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

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B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C、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D、劳动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我国把男60岁,女55岁作为劳动年龄的上限;3.劳动力资源:指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

4.劳动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判断一国劳动力资源量的大小,不应只考虑它的数量,还应考虑劳动力人口所具有的平均素质。

劳动力资源还可有潜在和现实之分;5.劳动力资源不同于社会劳动力,社会劳动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劳动力资源较广泛,而社会劳动力的范围较窄。

6.劳动力需求:指一个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7.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8.需求和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要是指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而需求是指购买者在现行价格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愿意的购买量。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1.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A、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B、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C、工资水平;D、个人非劳动收入;E、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F、社会保障制度;G、宏观经济状况;H、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

2.2000年在世界各国中,如果从高至低排列,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排第9位。

3.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4.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内容是什么A、两种假说的前提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灵敏的反应性,二级劳动力主要是中年妇女构成,其参与率与经济运行周期存在着较灵敏的反应性。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劳经复习资料第⼀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在效⽤最⼤化假设下,劳动⼒资源的投⼊产出机理。

第⼆: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需求和供给的⾏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法:第⼀:实证经济学分析⽅法:在⼀定的假设前提下,⼈们的⾏为是怎样的。

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规范经济学研究⽅法:⽤⼀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将问题的注意⼒投向了⼈们的⼯作范围第⼆: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的进⾏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均受益,⽆⼈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薪聘⽤经验丰富,能⼒⾜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来说此⼈将给企业带来相当⼤的价值,对个⼈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受益但⽆⼈受到损失。

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双⽅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

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提⾼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利⼤于弊。

第⼆章:名词解释:1.派⽣需求(简答题):是指对⽣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产的产品的需求派⽣出来的,⼜称“引致需求”,即对⼀种⽣产要素的需求来⾃对另⼀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单位量劳动⼒所耗费的成本,即⼯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单位量的劳动⼒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单位劳动的使⽤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由的流动6.买⽅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市场是垄断者,⽽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 劳动使⽤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资本代替了劳动。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辅导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怡当的答案)1.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

A。

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

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

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

参加工作人日比例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

劳动力需求量4.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

E S<0 B. E S >0 C。

E S <1 D。

E S〉1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

E S >1 B. E S〈1 C. E S >2 D E S<06.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A。

E S <0 B. E S >2 C. E S〈1 D.E S〉17.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 E S >1 B、E S〈1 C。

E S〉0 D.E S〈0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表示为()。

A. (△S/S)/(△W/W) B。

(△W/W)/(△S/S)C.〔△W/S)/△S W)D。

(△S/W)/〔△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 d表示为()A. (△W/△D)/(W/D)B. (△D/△W)/(D/W)C. (△W/’W)/ (△D/D)D. (△D /D)/(△W/W)10.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11。

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A. E d>0 B。

E d〈0 C。

E d >1 D E d <112.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A。

E d >2 B. E d〈2 C。

E d〉1 D、E d<1 13。

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

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导论考点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级考点,选择、名解)1.劳动经济学的形成背景:(1)1925年,布卢姆(Bloom)的《劳动经济学》一书出版了,是史上第一本以劳动经济学正式命名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2)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和宏观劳动经济分析的先河。

(3)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则是与经济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增量开始,逐渐扩大到存量。

(4)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和人的经济行为要完整涉猎的三大市场领域。

2.朱通九于1931年在所著的《劳动经济》一书中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3.【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考点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级考点,选择、填空、名解)1.实证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是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种理论,它建立在两个假说之上:①稀缺性。

是经济问题存在,也是经济学研究存在的最基本原因。

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有了经济学上“机会成本” 的概念。

②人是有理性的。

它假设人们对有利可图的事,或者说是利益,反应积极;无利可图,甚至对自己有害的事,即成本,则反应消极。

(2)【实证经济学】会告诉我们两个或者多个变量实际的状况,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实际是什么”,但它并未告诉我们这究竟是“对”还是“错”。

2.规范经济学:(1)【规范经济学】是一种价值判断的理论,或“应该是什么”的理论。

从本质上讲,规范经济学的根本的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

(2)关于互惠原则的理解(3点):①市场交易行为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受益,即没有人在此交易行为中遭受损失。

②在市场交易行为中,有一些人获得收益,而无人遭受损失。

③有受益者也有损失者,不过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

1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1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b、近20年:
→ 方法上,数量分析法和计量经济学成为主要的 研究方法,成为一门应用围观和宏观理论。
→ 理论上:对劳动力市场的看法有所转变。以前 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同质,市场统一),现在则认为市场是有缺 陷的,并且劳动市场是分割的。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人口经济学的关系 与劳动关系的关系 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 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是政府制定 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规范研究方法 的价值判断或价值标准主要是指互惠的交 换。
互惠交换包含三种情况:
→ 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
→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收益,但无人受损。
→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收益,部分主体受 损,但受益大于受损。
3、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的买卖
→ 劳动力需求(买)的特殊性——派生需求
→ 劳动力供给(卖)的特殊性——a、b
a、人们“出租”给雇主的劳动显然不能与劳动者 相互分离,即:使用价值(劳动)与价值 (工资)不分离。
b、由于劳动者以某种工作形式在一周之内提供 大约40小时的劳务,因此工作的非货币因素 显然非常的重要,例如:工作的健康和安全 特征、工作难度、稳定性、培训和晋升的机 会、社会地位等等。
主要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市场、劳动条件方面的作用,开 创了对劳动市场现象进行制度和组织分析研究的先河。
●布卢姆( Bloom ):1925年,《劳动经济学》,历史上
第一本正式以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开始系统的涉 及劳动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资关系、劳工运动、劳 动立法等内容的分析。
●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开创了宏观
第五、实证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的主流。
二、理论发展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考试版1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考试版1

第一章 (1)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 (1)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1)第二章 (2)1.什么是派生需求 (2)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3.试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3)4.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5)5.试比较完全竞争企业、卖方垄断企业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异同 (5)6.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 (8)7、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8)第三章 (8)1.什么是劳动-闲暇模型?如何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8)2.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

(8)3.什么是家庭联合供给?为什么要分析家庭联合劳动供给? (9)4.什么是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 (10)5.利用劳动供给理论分析“带钉”的工伤补偿计划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0)6.分析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2)第四章 (12)1.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的是怎样的经济含义? (12)2.在教育投资领域的成本收益率分折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2)3.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应怎样安排他们的成本和收益? (13)第五章 (15)1.试述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5)2.试述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及其含义, 分析非法流动和移民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15)3.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17)4.怎样看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 (17)5.你如何看待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采取什么对策 (18)第六章 (20)1.目前在我国影响工资的内在要素在下降, 而外在要素在上升, 试分析其原因 (20)2.补偿性工资理论是否有现实意义? (21)3.简述效率工资论的要点 (21)4.我国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存在怎样的问题? (21)第七章 (22)1.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关系?222.个人偏见模型是怎样的?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 233.统计性歧视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不同的待遇? .. 244.非竞争性歧视模型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4)第八章 (25)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资差距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25)2.国内外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25)3.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平均主义还是差距过大?26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 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劳动经济学重点课后题

劳动经济学重点课后题

第一章导言名词解释劳动力—-在早期的概念中,劳动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看作可变资本,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劳动市场--劳动力供求的市场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简答题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劳动需求分析名词解释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他们均会导致劳动力使用量的减少。

其中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用工成本增加,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不变,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用资本代替劳动致使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下降。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动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

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大小。

第二,最终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第四,劳动要素在生产成本的比重.互补性生产要素——(你涨我也涨)当生产要素A的数量增加时,导致生产要素B的边际生产率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性生产要素。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无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无答案)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需求2.劳动力需求弹性二.选择题1.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理论就是关于()。

A.消费的理论B.生产的理论C.分配的理论D.交换的理论2.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这是劳动的()。

A.总产量B.最大产量C.人均产量D.边际产量3.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A.劳动力投入数量不变B.技术水平不变C.产出不变D.工资水平不变4.边际成本是指( )。

A.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B.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C.平均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D.平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的成本5.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表达公式为( )。

A.MRTS=AP L/AP K B.MRTS=AP K/AP LC.MRTS=MP L/MP KD.MRTS=TP K/TP L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 ( )。

A.需求效应B.派生效应C.收入效应D.规模效应8.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 ( )。

A.希克斯技术进步B.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C.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D.要素密集型技术进步9.当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 ( )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大于等于10.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 )。

A.陡峭 B.平缓 C.高 D.低11.对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B.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减C.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D.第三阶段总产量增加E.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12.对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理解有( )。

A.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B.等同于劳动力需要C.同社会物质产品(服务)的需求一样,是一种绝对的需求D.是一种派生性需求E.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服务)的需求三.判断1.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不包括生产技术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 00164 习题 真题 期末总复习(1-4)

劳动经济学 00164 习题 真题 期末总复习(1-4)
10

选择题:
1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说法是( A ) A.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减少 B.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增加 C.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减少
D.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增加
14.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是( B ) A.正向关系 B.反向关系
劳 动 经 济 学
Labor Economics
主讲人:章发旺
期末总复习
2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的内涵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劳动需求的内涵与分类
利润最大化原则与企业短期劳动需求原则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企业长期劳动需求的原则 规模效应与替代效应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含义及类型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与互补性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 要的力量。经济学将此种力量定义为( B ) A.需求弹性 C.机会成本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劳动资源的利用问题 B.劳动资源的配臵问题 C.劳动资源的产生问题 D.劳动资源的稀缺问题 3.决定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B ) A.劳动资源的普遍性 C.劳动资源的无限性 B.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D.劳动资源的复杂性 B.资源的稀缺性 D.边际生产力
论述题:
1.试述企业短期劳动需求的决定必须遵循的原则
(VMP=MP×P=W)
2.试论述决定企业长期劳动需求应遵循的原则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15
选择题:
1、我国《劳动法》中规定了我国劳动就业最低法定年龄为( C ) A.14周岁 B.15周岁
C. 16周岁
D.18周岁
2、劳动力是指( A ) A、人的劳动能力 B、具有劳动能力的 “人”

劳动经济学习题

劳动经济学习题

劳动经济学习题劳动经济学(埃伦堡)1。

术语解释第一章。

公共产品第2章2。

劳动力市场3。

失业4。

名义工资5。

工资总额6。

实际工资7。

低(高)薪8。

经济租金9。

留用工资10。

市场清算工资率第三章11。

买方独家垄断12。

劳动力的边际产品第四章13。

劳动力需求的自我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跨工资弹性。

希克斯-马歇尔导数需求定理第五章25。

员工福利26。

准固定成本。

特殊培训30。

内部劳动力市场第6章31。

劳动力参与率32。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第7章34。

附加劳动效果。

隐性失业36。

沮丧的劳动效果第八章11。

补偿性工资差异第九章8。

人力资本投资。

超龄第X章38。

单一价格规则39。

临时解雇第14章XI。

绩效工资15。

促销竞赛。

绩效加薪41。

效率工资第12章6。

积极的反歧视行动。

拥挤效应XXXX年龄(岁)假设在对另一组员工执行相同的回归分析后获得以下估计等式:wi =3+0.3 AI-0.01(AI)2对不起:(1)基于第一个估计,XXXX人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如下:wi = 1+0.3 i (0.1)标准偏差由公式下面的括号表示打扰一下:你能肯定工资率肯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吗?第二章1。

假设成年人口为2.1亿,其中1.3亿就业,500万失业。

请计算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2.假设教师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Ls=XXXX年级的学生,现在准备再增加两名教师来缩小班级规模如果田纳西的研究普遍适用于其他地方,那么增加两名教师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是什么?4。

锯木厂的边际劳动收入产品是MRPL=XXXX年收入他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可供选择。

一个工作机会的年收入是4万美元,没有短期解雇的问题。

另一个工作机会可能有短期解雇的问题。

大约有一半的年份是不景气的,所以工人将被暂时解雇,这将使工人的年收入减少到22500美元,而其他年份是好年份。

我可以问一下,在好年景里,托马斯需要挣多少年收入来弥补他被短期解雇的高风险吗?2。

一位研究人员发现,水下结构工人的工资函数为:wi = 100.5±0.5Di,其中w为每小时工资率(单位:美元),d为工作工人的水下深度(单位:米)请根据以上信息描述雇主的报价曲线和工人a和工人b之间可能的无差异曲线:工人a在水下工作3米;工人乙在水下5米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

A、需求效应
B、派生效应
C、收入效应
D、规模效应
2、当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于 1 时,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A.小于B.等于C.大于D.大于等于
3、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A、陡峭
B、平缓
C、高
D、低
4、对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是建立在()的经济决策分析基础之上。

A、生产者个体 B 、消费者个体
C、劳动者个体
D、消费者群体
5、劳动力需求的三个层次有()
A .企业需求
B .行业需求
C .市场需求
D .社会需求
6、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在( )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

A.某种工资率下
B.某种劳动生产率下
C.某种价格比率下。

7、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率定义为( )。

A.劳动力供给价格
B.劳动力需求价格
C.劳动力均衡价格。

8、长期成本曲线是资本和劳动投入都可变动时,若干短期平均成本的( )的连辍轨迹。

A.最低点;
B.最高点;
C.相切点。

9、等成本线是在总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劳动和( )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A.资本;
B.土地;
C.技术。

10、劳动力市场交易的行为,以下哪些情况符合“互惠”的标准()。

A、所有人都受益没有人受损
B、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受损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可补偿受损者之损
D、所有人都受损,但受损者的损失相同
E、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不能补偿受损者之损
11、劳动力需求()。

A、是一种派生需求
B、是有效需求
C、是雇主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购买
D、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
E、受产品需求弹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的影响
12、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正式制度因素有()。

A、就业制度
B、社会意识形态
C、伦理道德
D、工资制度
E、福利制度
二、判断题
1.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不包括生产技术的假设。

()
2.在短期的定义中,生产中的各种要素均可变。

()
3.在由销售量决定的产量给定,总收入也被决定以后,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等价的()
4.工资率变化造成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令劳动力需求向相同的方向变化。

()
5.长期劳动力需求弹性比短期劳动力需求弹性要小。

()
6.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

()
7.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劳动力平均素质之和。

()
8.劳动力资源同一切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

()
9.规范分析方法不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

()
10.劳动力的需要是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

()
11.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时,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就不同于产品边际生产力曲线。

()
12.在产出水平给定的条件下,与给定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的那条等成本曲线为最大总成本。

()
13.劳动力需求交叉弹性是指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
三. 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力需求和三个问题密切相关:第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第二,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第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工资率变化造成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令劳动力需求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劳动力需求弹性这一概念,即工资变化1%,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可以呈现五种状态:(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

(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3、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
1、生产技术的假设。

假设技术条件不变或可变,前者在设计劳动力需求模型时必须,后者动态分析时必要。

2、组织目标的假设。

在生产组织中,生产目标是其根本目标。

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设计劳动力需求基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

3、市场环境的假设。

假设是完全竞争的。

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

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劳动力供给模型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
四 . 论述题
1、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需求下降;反之,工资率下降时,劳动力需求增加。

一个社会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即总需求)越大,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应增大;反之则减少。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劳动力需求水平随社会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2、试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在工资一定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上升,边际收入增加,劳动力需求量扩大;在因技术创新形成的产品边际生产力提高时,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如果工资和产品价格同时上升相同的幅度,劳动力的需求量不会改变。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时,
3、试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影响在于一·、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二·、·通过下调产品价格,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能使企业以较少的劳动投入量生产既定的产品,减少劳动力需求
第二: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提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劳动需求量增加争的市场时,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产品边际生产力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