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考点知识(中国新闻传播史-外报在中国的拓展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考点知识

第二部分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三章外报在中国的拓展与垄断

考点一:外报在广州、上海等地的率先发展★★★

1.广州报业的复苏与上海报业的问世

(1)1845年,《中国丛报》迁回广州出版,外人在中国出版的近代报刊在中国境内绝迹五六年后卷土重来,至1851年底停刊。

(2)1850年,英文周刊《北华捷报》在上海创刊,创办者为英商奚安门,后由英商字林洋行发行。该报标志着上海近代报业的诞生。

(3)1857年1月,上海的第一份中文月刊《六合丛谈》创刊。该刊由传教士伟烈亚力等创办,内容以时事新闻为主,包括宗教、科学、文学、新闻、商情信息等多种内容,发行范围极广,但时间不长,出版一年多后停刊。

(4)1861年11月,由字林洋行创办的中文《上海新报》创刊,所刊内容主要是商业信息和新闻。

(5)1864年7月,综合性日报《字林西报》独立出版。该报重视新闻报道,曾独享刊登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在政治立场上,该报有“英国官报”之称,服务于英国政府和驻沪领事馆。

2.宁波、福州、汉口等各地报业的出现(见表2-3-1)

表2-3-1宁波、福州、汉口等各地报业的出现

考点二: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商业性报纸模式的确立★★★★★

1.以上海为中心的外报网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外商创办的商业性报刊形成了一个垄断中国报业市场和新闻舆论阵地的庞大的外报网,上海是这一外报网的中心。

(1)《申报》:1872年4月,《申报》创刊,初为两日刊,后改为日刊,由英商美查等创办,由中国文人主持笔政。

(2)《字林沪报》:1882年,字林洋行创办中文日报《沪报》,后改名《字林沪报》。所刊新闻最初大半译自《字林西报》,为吸引读者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并于1897年11月创办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3)《新闻报》:1893年,《新闻报》创刊,由英商丹福士等创办,出版一年后其发行量已仅次于《申报》而位居第二,1899年被美国人福开森所收买,汪汉溪任总经理。

(4)《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上海影响最大的中文宗教性报刊。其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由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主持编辑工作,所刊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成为当时典型的时事政治性报刊。

(5)这一时期,在上海出版的外文报刊有:《华洋通闻》《文汇报》《上海新闻》《德文新报》《上海新报》。

(6)其他地区的外报:1872年,《中西闻见录》在北京创刊,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纸。在天津,1880年后出现的近代报刊有英文《北方邮报》《中国时报》《京津泰晤士报》和中文《时报》等。

2.《申报》在创新中发展

这一时期,《申报》作为当时最成功、最有特色的商业性报纸,确立了中国商业性报纸的基本模式。具体见表2-3-2

表2-3-2《申报》在创新中发展

考点三:外报在中国的垄断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外报在中国的垄断及其侵略本质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外报发展状况十分复杂,其中或出于传教目的,或出于发财目的,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在企图开启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用西方模式改造国人的思想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因此,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外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见表2-3-3)

表2-3-3外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