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论点的分解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分解方法
1、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

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
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

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比较分析法。

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

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三、结语
以上是我们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果一时想不到好的分析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常规的分析方法,即面对论题,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进行筛选。

南师大文学院何永康先生曾经说过:“在高考作文中,由于通篇字数有限,每一小论点的阐述最好控制在260字左右,大体阐述过程是:先用几句话点明小论点,然后再简要地分析议论一番,接下去可联系实际,摆出事实,最后收拢。

”这段话较具体地讲明了一个分论点的实施过程。

例文1:
传递
不管是手拿铁锄的农民,还是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他们都在人生路上为传递自己的理想而奔波。

不管是漂泊异乡的游子,还是终生不回故土的老人,他们都在传递——传递心灵的远游,为的就是让心灵在传递中找到最终的归宿——理想。

传递中,有风有雨。

为寻找心中的理想,他们选择了前进。

俄国十二月党人革命,一场贵族的革命,他们不顾一切地前进,为的只是在人生路上传递真理,找回那失去的崇高的灵魂。

他们以流血的方式在反抗专制的路上不顾一切地前进,为的只是除去专制的阶级。

在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苦难,用自己的肌肤触摸岩石的锋利,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在路上,他们找到了一座灵魂可攀缘的山峦,脱离了那个只凭自身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的毫无意义的人生,在路上,这些贵族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名字。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在人生的路上,只有经历苦难后才能认识自己,才能寻找人生的目标,把社会的友好传递到每个角落。

传递中,有种种诱惑,需要坚定。

伫立于灯红酒绿的喧闹的城市,你或许会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诱惑。

这时,你需要坚定,坚定地向前走,谨记前方高山大川才是自己的目的地,停留只会使渴望腾飞的心灵窒息。

扬起坚定的风帆,勇于向前,任凭那污流浊水在船下暴涨翻滚,任凭那枯枝败叶在水中沉浮。

李白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离开黑暗的宫廷踏上寻访名山大川的路途。

柳宗元在喧闹的尘世中,在人生路上守住“独钓寒江雪”的高洁情操。

他们,传递出一串串生活的坚毅和刚强。

传递中,需要勇气来实现理想。

在路上,荆轲看到了士兵抢掠后放火的浓烟,看到了骨瘦如柴的农民在田间挣扎着劳动,看到了寒风吹进贫苦人家,吹到体无完衣的贫苦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嬴政所带来的灾难。

对于这么一个自小以造福人民为理想的英雄来说,那是一种刺心的痛。

于是他从风萧萧的燕国,踏上苍茫茫的秦国险途,走在刺杀秦王的不归路,他从没有过畏惧,因为在他人生路上勇气永远是不灭的火炬。

勇气是成功路上的火炬,照亮前方,传递胜利的喜讯。

在人生路上,我们只要传递所有的信念,心灵就会以雄鹰搏击长空的决心去不断地寻找远方的梦。

名师点评
这篇佳作,将“传递”具体地理解为“传递”理想和勇气,并且在文章的开头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不管是手拿铁锄的农民,还是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他们都在人生路上为传递自己的理想而奔波。

”然后,采用首句提要的行文方式,在每段的首句表明了本段所论述的要点,以抒情和阐述的文笔,把俄国十二月党人传递革命真理的历史和李白、柳宗元的刚强融合为一体,以此为论据,十分恰当地阐述清楚了自己所要论述的核心观点,这样使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许多考场作文制胜的诀窍。

此外,文章语言流畅,多用短句,多用排比句,语言清新灵动,颇具吸引力。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切合题意:“不管是手拿铁锄的农民,还是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他们都在人生路上为传递自己的理想而奔波”,这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文句,它向读
者表明其中心和主旨所在。

结构严谨: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体部分先分析了“传递中,有风有雨”,然后从“需要坚定”“需要勇气”两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议论文结构极为严谨。

发展等级:
丰富:论据充实。

文章先后引用了俄国十二月党人、李白、柳宗元、荆轲等人的事例,有详有略,显示出作者用材的匠心。

有文采:句式灵活。

文句有表现力。

“用自己的肌肤触摸岩石的锋利”“停留只会使渴望腾飞的心灵窒息”等句子,用词新颖贴切,极富表现力。

现场评分: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10分=58分
例文2:
就这样,岁岁年年
太阳把光明传递给了地球和月亮,于是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题记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传递是一种责任
是谁让九州动容?李密在《陈情表》里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

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责。

站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做到了呢?记得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

故事内容是,晚上妈妈给儿子洗完脚以后,又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妈妈的举动后立即也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

孝要勇于承担,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

2006年,林秀贞,一个普通农民,一名共产党员。

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

“孝”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

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一个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所以“孝”需要传递,一代又一代,这是责任。

传递更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抱石坠汨罗江。

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更看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显然,这种需要一代代人传递的民族魂就是
“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

虽然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滚滚滔滔的长江、黄河,在经历了九曲十八弯后,仍然横亘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传递着先辈的爱国精神,我们不必为古人独怆然而泣下,因为此时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爱国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在升旗仪式中的铮铮誓言,应该就像孔繁森,像任长霞,像袁隆平,还有像在与洪水搏斗的勇士,像在与病魔斗争的白衣天使,像所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人们。

所以“爱”需要传递,一年又一年,这是使命。

风,把春的信息传递给了大地,于是有了万物复苏;爱,把情传递给了亲人,于是有了依依不舍;义,把道传给了生,于是有了舍生取义……就这样,岁岁年年。

名师点评:
本文属于议论性散文,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范文。

文章语言优美,抒情味浓,联想自然,议论透彻,逻辑严密,大气淋漓,容量丰富。

显示了作者具有很强的议论文写作功力。

作者行文时能紧扣话题进行高远的立意。

文章从生命的生生不息中,选择了什么需要“传递”和“传递”什么的问题,写出了自然界在传递,更写出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孝道的传递、对爱心的传递,结尾自然总结出了主题。

文章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浩然正气,充分显示出作者具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再次,文章拟题恰当、形象深刻,用“就这样,岁岁年年”做标题,意味深长。

成功运用了两个小标题,层次清楚。

引用较多,随手拈来,文采斐然。

事例既有古代的,又有当今的,论据充实。

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排比有气势。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1.切合题意
分小标题“传递是一种责任”“传递更是一项崇高的使命”紧扣传递,逻辑严密切合题意。

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清楚,论说严密,议论文结构极为严谨。

2.发展等级
丰富
论据充实
文章论据充实,如在论述“传递是一种责任”这个分论点时,就用到了李密《陈情表》、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公益广告、田世国、林秀贞等素材,从多角度对观点进行阐述,彰显出作者平时不菲的积累。

现场评分:内容24分+表达25分+发展10分=59分
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的成功例子。

1并列式: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

要意气风发。

(中心论点)
①人要有意气,才能有韶达的胸襟;(并列分论点一)
②人要有意气,才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并列分论点二)
③人要有意气。

才能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并列分论点三)
本文作者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三个方面(“意气”的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分论点。

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内容具体,效果很好。

2递进式:
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

(中心论点)
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个人)
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集体)
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国家)
作者提出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阐明了“意气”的重要意义。

3对照式:
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

(中心论点)
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
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
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本文作者提出中心观点后,从正(1、2两个分论点)反(第3个分论点)两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楚。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

既能使议论文条理清晰,又能使分析说理透彻。

可以说是议论文写作制胜的重要法宝。

尤其是考场应试。

这种作文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收效颇佳。

要掌握这一制胜法宝,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分解分论点。

一般来说写作一篇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任选一个角度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提出缜密的分论点。

下面一一举例加以解说。

(一)“是什么?”——类别和性质的问题
分析“是什么”就要抓住中心论点中关键概念的特性、表现等加以分解,进而帮助读者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例1:《时代呼唤陶冶教育》
教育要面向未来,须提倡陶冶教育。

(中心论点)
①陶冶教育是非强制性的;(分论点一)
②陶冶教育是启发式的;(分论点二)
⑨陶冶教育是渐进式的。

(分论点三)
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陶冶教育”。

对其特性加以分析,分解出三个分论点。

所谓陶冶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模式。

相比较而言,应具有非强制性、启发性、渐进性(应试教育具有强迫性、灌输性、急功近利性)等特点,这样分条论述,能帮助读者系统地认识理解什么是陶冶教育,达到了写作本文的目的。

例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首先可明确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然后可抓住关键词“争”分析其表现: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抗争。

不甘落后的奋力追赶。

坚持真理的斗争。

面临困境的奋争……于是可从“争”的表现着手提炼出下列分论点:
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 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
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
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
(二)“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同样以话题“争”为例。

为什么要争?争有何意义?美好生活要靠争。

事业辉煌要靠争,企业发展离不开争,国家强大离不开争……所以“人生必须争”可作如下分解: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
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
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
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分论点三)
例2:话题作文“原谅自己”写作此文,先可确立中心论点,“人要学会原谅自己”,然后从“原谅自己”的意义人手对中心论点作如下分解:
人要学会原谅自己。

(中心论点)
①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摆脱错误的阴影,走出自责的泥淖;(分论点一)
②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困难;(分论点二)
③学会原谅自己。

能使我们的生活重焕光彩。

(分论点三)
(三)“怎么办?”——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分析“怎么办”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决策办法人手。

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我们仍以话题“争”为例。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文章中心内容就是回答“怎样争”。

可作如下分解:
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
①争要有必胜的信心;(分论点一)
②争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分论点二)
③争要善于把握机遇。

(分论点三)或:①争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分论点一)
②争就要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分论点二)
③争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分论点三)
例2: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诗意地生活》其中一篇高分作文就是按以下结构行文的:人应当诗意地生活(中心论点)
①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分论点一)
②诗意地生活。

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分论点二)
③诗意地生活。

需要人们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分论点三)
作者从三个层面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这一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作了有力的论证。

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获得诗意的生活。

符合写作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掌握了以上三种分解分论点的方法。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就基本掌握了。

我们过头来看就更明白了。

所谓总分式,就是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者组合在一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作为千字文。

运用总分式模式写作时,不能对每一个角度都进行较详细的分解。

从三个角度中根据题目需要和自己的领悟任选一个角度,作为重点加以分解。

其余两个方面简单带过即可。

如果所提炼的分论点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那整篇文章就是并列式;如果分论点间是递进关系,全文就是层递式:如果分论点间是正反对比关系,全文就是对照式结构。

在分解分论点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分论点的形式一致。

即各分论点的表述最好一致、手法一致、结构一致。

如用比喻,就都用结构相同的比喻;其次,并列分论点之间必须真正并列起来。

分论点不能交叉重复,不能有包含关系;最后,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必须按轻重、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