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三书》读后体会
《治史三书》读后感1500字
《治史三书》读后感15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治史三书》读后感1500字《治史三书》读后感1500字!初闻此书我便对其印象深刻,缘由是在古代汉语课上老师力荐此书,嘱咐我们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应当拜读才好。
《治史三书》读书报告
《治史三书》读书报告感受名家的“充实而有光辉”——<<治史三书>>读书报告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历史学相关的课程,这次上”成都平原政治经济研究”这门课,才对于史学研究有了一点点极感性的认识.同样作为人文学科,无论是耐心埋首书斋或是费力田野调查,史学研究似乎都与我平时相对熟悉的文学研究极为不同.我特地向一位历史基地班的学长询问,作为一位历史门外汉,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怎样做关于史学的研究或调查,应该读什么书.学长向我推荐了这本史学界大名鼎鼎的,专为初学者所写的<<治史三书>>.恳请老师原谅学生未选择一本老师所提供范围内的书,无论是通过上课还是之前的实地调查,我都觉得对于史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取向与立场,无论是地方史还是专题史,认知虽粗浅但确实得到提升,想进一步有所系统认识,但无奈专业程度太浅,只好选择这本通达易读的书,作为我迈向史学殿堂,浅尝与领略其中之博大精深的第一步吧.在此之前,我跟大多数声称对历史有兴趣的文科生一样,对于历史的热情其实不过是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与追求,而对于历史学没有真正的了解。
随着课程的深入,了解到老师所介绍的研究经济史地方史等方面所需的耐心与天赋,接受老师所布置的实地调查任务,以及读这本对我而言史学专业感较强的书,我对于史学和终身奉献与此的学者们,的的确确有了全新的一份认知与尊敬。
读过本书之后,虽然对于治史、历史学的相关研究我仍然懵懂不解其中深意,但我相信,它让我在以后的阅读和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再面对历史问题时,不再那样毫无概念的接受和盲从,而是会努力地从更专业更理性的角度去思索。
(一)内容概括与作者简介《治史三书》是当代史学名家严耕望的所著的一部治史经验之书。
本书由《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三本小书汇集而成。
作为国学大师钱穆最欣赏的弟子,严耕望先生以治史严谨、淡泊名利、学术成果丰硕厚重而受到尊敬。
他主要研究领域在与中国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唐史(唐代交通)等等,这一点从他书中精心拮取的例子就能看出来。
《治史三书》读后体会
《治史三书》读后体会《治史三书》读书报告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是一部以严耕望自身的治学经历和经验谈如何读书、做学问,如何做人、做事的具有准经典特质的“大家小书”。
读书、做学问在谈到论著标准时,他说,要专精,也要相当的博通,博未必通,通则必博,要“充实而有光辉”。
充实,最主要是材料丰富,论断平允,踏踏实实,不发空论,这样的论著才能算得是内容充实的有价值的论著。
光辉,从两方面去认识:第一,要有见解有识力,工作成果要显出有魄力,能见人所不能见,言人所不能言,或言人所不敢言,而同时兼顾最基本条件——精审充实;第二,要工作规模恢宏,组织严密,且有创获。
学术工作要规模恢宏,或组织严密或有创获都不难,但要兼而有之则极不易,当然这里面还要包括一个基本条件——内容充实,这就更不易。
专精对应“充实”,意味着内容扎实、考证精详、术业专攻,属于古人所谓“学”的范畴;博通对应“光辉”,意味着目光锐利、思想深刻、高瞻远瞩,属于古人所谓“识”的范畴。
要达到“充实有光辉”的境界,最主要的做法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手,工作才能“充实”;从大处着眼,成果才有“光辉”,不从小处着手,势必大而化之,不切实际,漏洞必多,虽作出很多动听,看来有光辉的结论,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但终久未必能站得住脚,自不能算是真有光辉,更未必有长久价值可言。
不从大处着眼,就往往走上小路,钻牛角尖,不能脱困而出,结果成绩琐碎,不成大体系,自亦不能显现其光辉。
还要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读书、做学问:原则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
方法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
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所敢望,光辉则心向往之而已。
《治史三书》读书笔记
《治史三书》读书笔记【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治史三书》概述二、读《治史三书》的感悟三、书中的启示:如何做好知识类写作正文一、《治史三书》概述《治史三书》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所著的一部历史学研究方法论著作,包括《史记会注考证》、《汉书辨疑》和《后汉书补注》三部书。
钱穆先生通过对这三部史书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史学研究之方法,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治史的门径。
二、读《治史三书》的感悟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阅读《治史三书》让我深感钱穆先生的治学精神以及其对史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在书中,钱穆先生对史书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和辨析,这种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令人敬佩。
同时,钱穆先生在书中所阐述的史学研究方法,也为我在知识类写作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三、书中的启示:如何做好知识类写作1.严谨的态度在知识类写作中,我们应学习钱穆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对所写作品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论据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确保所传达的知识准确无误。
2.深入的研究做好知识类写作,需要对所写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在《治史三书》中,钱穆先生对史书的深入挖掘和研究,使他得以发现和揭示史学研究的规律和方法。
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3.系统的方法钱穆先生在《治史三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史学研究方法。
同样,在知识类写作中,我们也应形成一套自己的写作方法,包括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构建文章框架等环节,以确保写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阅读《治史三书》让我深感钱穆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以及其对史学研究的深入研究。
治史三书严耕望读书笔记
治史三书严耕望读书笔记《治史三书》是中国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历史学著作。
书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审视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治史理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治史三书》中,严耕望以自己的治史方法论为基础,提出了“史力”、“机制”和“意识流向”三个概念,以此来解决历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严耕望提出了“史力”的概念,即历史力量。
他认为,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众多历史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历史力量包括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等。
作者通过对历史力量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理解历史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次,严耕望提出了“机制”的概念。
他认为,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机制。
只有掌握了这些机制,才能深入理解历史中的各种现象。
作者通过对历史中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有益启示。
最后,严耕望提出了“意识流向”的概念。
他认为,历史的变革是由人的思想和意识的变革所引起的。
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意识流向的分析,揭示了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为我们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治史三书》中,严耕望还对历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他强调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实证和理论的结合,既要脚踏实地地进行具体的史料考察,又要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同时,他提出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对历史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不能片面和机械地看待历史。
《治史三书》的观点和方法在中国历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史视角和思路,为我们理解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通过对历史力量、机制和意识流向的研究,严耕望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有益启示。
同时,他对历史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总结也对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总之,《治史三书》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历史学著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学家严耕望的治史观念和方法,为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认识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欲把金针度与人—— 读《治史三书》有感
欲把金针度与人—— 读《治史三书》有感◇ 常利兵《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是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根据多年治学经验,为初涉史海的学子提供学习方向而编成的治史入门书。
此书主要由《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三部分构成,详细讲述了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从师问学的历程。
特别是在书中强调史学研究应关注的问题与自身的治学建议,具有很好的示范性。
首先,是注重“既要专精,亦要博通”。
他提出的“博通”,既有史学本身的博通,也有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史学以外的博通。
如在研究断代史时,不应将时间限制得太短促,至少要弄懂三个时代。
此举可使我们在做精细工作时不出大错,也能帮助我们做史实解释。
要做到博通,则看书时,不可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应当把基本材料书从头到尾看过,否则容易将重要史料漏去;更不可只选择对自己的论证有力的材料,甚至是割裂史料进行解读。
其次,严耕望先生强调应当集中心力做“面”的研究,即钻研大题目,不要做孤立“点”的研究。
学子将此时代的重要书籍看过一遍,并且做全盘的阅读时,便更容易发现材料的冲突与相证,也能发现许多包含于大题目中的小问题。
如此研究,似慢实快,容易做出大而精的成绩。
而在钻研史料时,既要关注新史料,也应关注旧的普通史料;慎作概括性的结论,肯下深功夫,才能做到“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未说过的话”。
在书中他还分享了一些重要的治史原则。
如尽量少说否定话;不要忽略反面证据,一旦看到反面的材料就应推翻自己的看法,在所不惜;引史料不可断章取义,尽可能引用原始史料或接近原始史料等。
在论题选择上,要偏向做具体问题,讲求问题的实用性。
国家大计、人民生活等是人们重视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做研究既容易被看重,又能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便利;而在大问题和小问题做研究之间要讲求其研究方法,选择论题需考虑自己的能力与材料情况。
此外,严先生还强调,“青年时代应做小问题,要小题大做;中年时做大问题,要大题大做,老年应做大问题,但不得已可大题小做”,而且“薪火相传,功成不必在己”。
《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
《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治史三书》是一本由严耕望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能够帮助。
《治史三书》精选点评:●质朴完整的学术人。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也希望正式成为我的箴言吧。
●入门强推●倒食甘蔗●这本书又名《历史研究从入门到放弃》●前人之风,心向往之;百年之后,生气犹存●入门书。
●多着墨于治史经验、方法与规律与治史秦刚等,虽不走治学之路,只从纯粹的读书方面角度看,也有获益。
严耕望先生说业师钱穆先生“善师法,善变化,喜新知,勇创见,悉心追求,每从细小故事中才吕齐县彻悟大道理”,那三代的大师们潜心学问,淡泊自甘,皆有一份素心,令人感佩。
●副标题:严叔教你如何——守得住学术耐得住寂寞做得了学阀。
浅显来说,是读过的大家撰述的散文随笔中所,既能保持稳定高度说教色彩,又能不失流畅的文笔风格。
●句句都从自家迈盖中涌出,语重心长,发人深省,钦佩无量。
只恨读到太晚。
需反复温习才行。
●每年新生见面必是推荐,虽说是经验之谈,但每句都饱含深意。
严耕望跟余英时比,天资确实差了不少,但比我辈还是冷雪了的,可就像他自己说的,不过是肯下那最笨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干什么虽然是一样的吧。
《治史三书》读后感(一):专精与博通专精与博通两个概念当为一般人所知,不必说,但尤着重”精“与”通“两字。
专不一定能精,能精则一定有相当的专供;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当的博。
治学要能专精,才能有成绩表现;为要专精,就必须有相当博通。
各种学问都当如此,尤其治史。
——摘一段《治史三书》读后感(二):历史研究入门当初是看了豆瓣上的书评才买的这本书。
严老师的历史学大家,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我们如何研究历史,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都是经验心得。
对我来说,本书最大的斩获就是对于历史资料,况且也包括其他书籍,看的时候要客观,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
浅读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后有感
浅读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后有感在阅读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之后,我从中获益匪浅。
在这本书之中,我了解到了研究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
其中,我在治史原则性的基本方法这一章中,获益最深。
在“治史经验谈”的第一章“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严先生给我们提出了几条治史应该注意的原则性的基本方法问题,也提出一些应该注意的较具体的规律。
在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他首先提到的就是治史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书中提到:“治史的博通可分从两个方面谈。
第一,史学本身的博通。
即对于上下古今都要有相当的了解,尤其对于自己研究的时代的前后时代,要有很深入的认识,而前一个时代更为重要。
若治专史,例如政治史、政制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等等,治某一专史,同时对于其他的专史也要有很好的了解,至少要有相当的了解。
第二,史学以外的博通,也可说是旁通,主要的是指各种社会科学。
先讲旁通,要想真正旁通各种社会科学,虽然断然做不到,但至少要对各方面有一点皮毛知识,有一点总比毫无所知的好。
”1从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我悟出了三个治史所必需的方法。
第一,治史一定要博通史学本身。
倘若你对自己所研究的历史本身并不了解,那么你如何去对这门学科进行研究探索呢?严先生认为,能博通不但可避免不应有的错误,而且在积极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为史事作解释。
他就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有着和一般的学人的不同解释。
一般认为,秦能统一天下,“总不外秦国政治改革成功,外交运用成功,加以地势优良,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当时大一统观念已形成,一般人已无宗国之见,为秦国统一排除了心理上的障碍。
”2但是,他认为除了上述说法之外,另外还有好多原因。
例如从当时的各国地方经济社会民风的角度去看。
“秦国民杂西戎,民风强悍,关东三晋民风较秦为弱,对于秦人极为畏惧,最东齐国民风又较三晋为怯弱。
而就各国民间经济状况而言,秦国最贫穷,齐国最富庶,三晋也介乎两者之间。
治史三书、黄河青山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古杨《治史三书》中的两个方法对法律史研究的意义《治史三书》的写法和内容是很“老实”的。
写法上,条理非常清晰,适合速读,正如作者说的,这种写法“跟我的个性有关”。
内容上通俗易懂,给出的方法都是很落地的。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虽有自己的主张,但也给其别种选择,可见其全面。
这里面有两个方法我印象尤为深刻:第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研究问题之前的积累知识与收集材料尤其重要。
必须“正史以外的基本书籍也要如此看,至于研究中古史,更要尽可能的把所有关涉这个时期的史料书全部从头到尾的看一遍,正史以外的基本书籍也要如此看”。
作者还建议青年读书要读得广泛,打好基础,这样以后的研究才不会至于空洞、缺乏底子。
无论是作专项研究前相关材料的收集,还是年轻时知识的广度积累,说白了就是打基础,避免狭隘。
类似的方法我见过很多学者提。
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研究的方向也越来越细(甚至我听说有的人一辈子研究那一两个问题的,真是佩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没有再出现了,“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也遭到质疑。
现在人们讨论问题不只会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还会说“你是个外行!”,就是说你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你是妄言置评。
先不论你说得话有没有建设性,给你一顿冷嘲热讽再说。
陈丹青说“专业”“专家”这种词代表着权力,我想这个权力就是发言权。
发言权的垄断固然不妥,但某种意义上说对读书人是一个警告和启发。
常有些作者越“界”(专业)评论的,有时候确实能感觉到其说得明显不妥。
人总要说话的,无论是动嘴还是写文章都是说话,我想无论是研究什么问题的人,都应该开阔眼界,说话前多积累一点知识。
做法律史的学习和研究,自然也应当广读书,多涉猎一些知识,作研究之前不能忽视材料的广泛收集。
我自己深有体会,看到一些事不吐不快,编辑一段话往网上一挂,但事后回过头看,不仅觉得幼稚无知无比,甚至还出现逻辑前后矛盾的情况。
对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形成的观点就是不成体系的,实际意义不大。
治史三书简评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有感严耕望(1916-1996),名德厚,字耕望,号归田,安徽桐城人。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最欣赏的弟子。
专治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
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
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新亚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197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唐代交通图考》、《唐仆尚丞郎表》及成名作《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等专书共7种,论文40多篇。
以治学方法严谨闻名,被余英时称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治史三书》是严耕望先生根据自己毕生的治史经验,进行的思考和总结。
他提出治学之人应具有“勤、谨、和、恒、定、毅、勇”的八字方针,让人受益匪浅。
本书是他治史经验三本小书的合集包括《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第一部分是《治史经验谈》,他在里面讲述了学史之人不但要专精还要博通。
因为专不一定能通,能精则有一定的专;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则有一定的博。
这样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对史学本身博通,也要对史学以外的东西博通。
断代研究不应该把时间限制的太短,历史的演进是不断的,前后有连贯性,朝代的更替只是统治者换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仍是上下连贯的。
因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即使你只研究一个朝代,你也要博通一两个朝代。
这样才能将其研究好,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面面聚到。
因此,需要我们集中精力与时间进行“面”的研究。
而且研究历史,不要孤立的做点的研究或是遍地撒网来个大丰收,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
首先,自己也应懂得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争名夺利;其次,做学问的人要心如止水,不要只为功名而做学问,要唯学问而学问。
看书要地毯式学习,一遍一遍地认真看,不要拿着什么课题而去翻什么材料。
另外,要做到看人人所能看的书,说人人所未说的话。
新的史料固然可贵,但基本功仍在精研普通史料,研究出新的成果,那才是真正高明的历史研究者。
严耕望《治史三书》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严耕望《治史三书》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内容简介《治史三书》是治史入门最佳读物,汇集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宾四先生与我》,系著者总结数十年从师问学的历程与研治国史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
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皆以质朴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原原本本,条分缕析,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作者简介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
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
曾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耶鲁大学客座教授等职,1970年当选为中研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著有《两汉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严耕望享誉国际史坛,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精彩书评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
严先生文如其人,甚少‚惊人之语‛,亦不弄玄虚,所论处处针对学子所需,实在而具体。
——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这是一本值得向所有有志于中国文史研究的学者推荐的书。
谈论治学经验的书并不少见,但切实周到如本书者则不易多得。
——傅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耕望的特长,在于同所有具备朴实品格的历史学家一样,能够把这个议题通过自身的治学经历以及深厚经验讲述得惟妙惟肖……可让读者感受到‚充实而有光辉‛的魅力,金针度人、沾丐后学自然不在浅显。
这些措施和办法也极为切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勤奋读书而已。
——李洪岩(《历史研究》副主编精彩摘抄序言1.有基本逻辑观念2.仔细研读经典研究著作3.本书概要:‚原则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和个别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
治史三书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基本上要工作做得“充实” ,但最高标准则要兼具 “光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 手,工作才能‘充实’;从大处着眼,成果才有 ‘光辉’ 专精对应“充实”,意味着内容扎实、考证精详、 术业专攻,属于古人所谓“学”的范畴。博通对应 “光辉”,意味着目光锐利、思想深刻、高瞻远瞩, 属于古人所谓“识”的范畴。 今人“学术”与“思想”的分野:不能“充实”, 则不足以言学术;没有思想,亦不可能有“光辉”
这是因为第一作者是一位不骛声华埋头治学功夫扎实成就卓著的真学者所谈的在在都是切身的甘苦没有装腔作势故作大言的矫情第二作者既在史识上深受钱穆的点拨又在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个所谓史料学派的大本营就职多年所以对通识与考据的关系有比较通达的认识没有自骄其所能而轻议其所不能的轻薄第三前两书谈问题后一书谈经历有横有纵既使我们亲切而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治学历程与治学经验也披露了现代学术史上一些重要的史料
大家小书
《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史学入门之径,为学上乘之道 治史经验:研究工作须坚持原则,且要适应灵活,问题从广面 探讨,不作孤立面的研究,功夫自基本处做起,以拙为巧捷, 著作以充实为基础,以光辉为指归。 以个人经验为主干,针对治史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多项实际可 行的具体建议。举例较诸同类书藉详尽,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严耕望一生献身学术,成就卓绝,《治史三书》乃一代学人的 现身说法,实值得青年后辈谦恭受教。 才、学、识、德熔于一冶 词章、义理、考据融于一身 知性、作性、记性化于一书 事实、道德、艺术亦即真善美有机化一
精专与博通
“专不一定能精,能精则一定有相当的专;博 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当的博。” “为要专精,就必须要有相当的博通。” “有学而不能者,未有能而不学者。”严耕 望则说:博未必通,通则必博。“学”尚且 未必“能”,“博”尚且未必“通”,何况 不“学”不“博”呢?《治史三书》就集中 体现在“博学”二字上。
《治史三书》读书笔记
《治史三书》读书笔记《治史三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研究的书籍,作者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治史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历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
这本书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
一、治史的方法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一些治史的方法。
首先,作者认为治史要有科学的方法,要注重证据和事实,不能凭空臆想。
其次,作者认为治史要有比较的方法,要善于比较不同事件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总结历史规律。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三勤”方法,即勤于积累资料、勤于查阅资料、勤于思考和研究。
这些方法都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二、治史的意义作者在书中首先提出了治史的意义,认为历史研究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记录,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历史研究还可以为现实服务,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因此,作者认为治史是人文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对治史的思考在阅读《治史三书》的过程中,我对治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历史研究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和道德的规范,还需要对人类文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同时,历史研究还需要有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问题。
此外,我认为历史研究者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能够从不同领域中汲取营养和启示。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历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治史三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它不仅总结了作者多年的治史经验和方法论,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历史研究的理念和道德规范。
这本书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为其他人文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四、治史的道德除了治史的方法外,作者还在书中强调了治史的道德。
作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尊重历史事实和证据,不能造假或歪曲事实。
高中治史三书读后感
高中治史三书读后感高中治史三书读后感【篇一:治史三书读后感】读罢《治史三书》,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历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回溯过去,它是一个包罗万象,广博而渊深的世界。
历史的每一个时间结点、每一处的空间,都包含了政治、经济、人文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如同一点延伸出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交织。
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研究某一处时勿断章取义。
而以“面”钻研,条理系统化。
在断代研究时以一点向前回溯,不断延伸,拓展,编织一个完整严密的网络。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通过《治史三书》,我看到了一位执着执拗的老人——严耕望先生,他将几十年的光阴倾注历史,当一旦确定了自己对于史学的兴趣和理想,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已见光明的未来,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学殿堂。
他以平实的语言,丰富的例子,把他的治史经验倾囊相授。
我们了解了如何将浩繁琐碎的史料聚集整理,组织成文,并将枯燥晦涩的史学转化为平实缜密的文字。
史学者作为研究者,自己建立的研究重心代表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万不可跟风,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看法。
史料是对一个时空,一个时代的记录。
“喜新厌旧”,要不得,旧的史料中仍有许多值得挖掘之处。
除了治史经验,严耕望先生还传授了他在治史时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验,我受益匪浅。
史学者需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一个时代,并融入自己的见解。
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所以虚心接受,勇于修改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治史人应具有的品质。
就如日本在中国史上的某些地方成绩比我们还高,我们在深思原因的同时,要尊重并汲取他们思想的精华。
但历史就如科学,万不可盲目崇拜,每一个观点有足够明确的证据,我们才能将之作为我们的参考。
整理史料的过程是一个怀疑的过程,在不同的史料中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事实,而这正需要我们去辨别,改正。
治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选择了历史,就要有付诸一生的思想准备。
严耕望先生告诉我们,治史需要有远大的志气,要做到勤、毅、勇、谨、缓、和等几点。
在选择了历史,确立了未来的方向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
严耕望《治史三书》读后感
严耕望《治史三书》读后感篇一严耕望《治史三书》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严耕望的《治史三书》,这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说真的,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就在犯嘀咕:这能有意思吗?毕竟历史研究这种东西,在我印象里总是严肃又枯燥的。
但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居然被深深吸引了!严耕望先生在书中分享的那些治史经验,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给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船员指明方向。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些老掉牙的经验啦,现在时代变了,不适用了!可我觉得,那怎么可能呢?历史研究的本质难道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吗?他强调的那种扎实的史料功夫,就好比是盖房子的地基,没有这个坚实的基础,你盖的房子能牢固吗?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平时做学问是不是太浮躁了,总是想走捷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书中还提到了要有宏观的视野,不能只盯着一个小角落。
这让我想到自己学习的时候,常常就陷入了细节的泥潭,出不来了。
我觉得这是不是因为我太缺乏大局观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也是起起伏伏。
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很多,兴奋得不行;有时候又觉得前路漫漫,困难重重,沮丧得要命。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历史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说,严耕望先生,您这书可真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篇二严耕望《治史三书》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心里想着:能有多厉害?说不定我读几页就扔一边了。
谁知道,这一读就停不下来了!严耕望先生在书里讲的那些东西,就像一道道闪电,把我原本混沌的脑袋给照亮了。
比如说他强调做学问要下苦功夫,我就在想,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太娇气了,稍微吃点苦就受不了?还有他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从一堆史料里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我就琢磨,我咋就没有这本事呢?可能是我平时观察得不够仔细,思考得不够深入吧。
读着读着,我一会儿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自己跟人家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一会儿又有点儿不服气,想着我难道就不能努力赶上吗?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方法和观点,有的我觉得特别赞同,比如说要注重史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的我又有点怀疑,比如说是不是一定要按照传统的方法来研究历史?总之,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忽上忽下。
《治史三书》读后感
《治史三书》读后感在阅读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之后,我深深地被严先生对历史研究的热忱、专注与深入所打动。
这本书不仅是严先生多年治史经验的总结,更是他对历史研究方法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的体现。
首先,我被严先生对于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所震撼。
他强调治史要具备“专精”与“博通”的双重素质,既要深入研究某一领域,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
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认识到,历史研究并非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而是需要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严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原则,如“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思路,以及“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的学术态度。
这些方法和原则不仅适用于历史研究,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加系统地思考问题,以及如何更加全面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此外,严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对于正史的重视。
他认为,正史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材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通读,以便对一个时代的历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这种对正史的重视让我认识到,历史研究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而不是凭空臆断或片面之词。
最后,我被严先生对于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坚持所感动。
他在书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治史经验,还表达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这种热爱和坚持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追求和信念。
总之,《治史三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研究的知识和方法,还收获了很多关于人生和学术的信念和启示。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这本书将会是我宝贵的财富和指南。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万物总有来由,做事亦每有缘起,所谓求真,求善,求美,一直是人类的永恒命题。
自幼对历史持有一份特别的温情,年近而立,平日多胡思乱想,此情尤甚,直恨大学没有读上历史专业。
幼时对历史的兴趣,现在想来,多是对史实的兴趣,如读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目前而言,则偏向对历史学的兴趣,所谓“史法”,且有摩拳擦掌,咸与治史的“抱负”。
去年以来,所购书籍中有关文史(国学),其中历史,尤其是学术史(史学史)的比重所占不少,这是由于越是读书,越是产生了如下疑问:历史学是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作用)?如确有治史之心,是做个知道分子,以闲暇娱乐的心态来搞,写几篇小文自娱;还是要拟订计划,打起精神,发愿以数十年坐冷板凳的精神搞它个究竟?还有就是如何治史(方法论),新手如何入门,如何下手?我既身不在学府,熟识的师长中似乎也没有搞历史的,要解决以上疑问,只能求诸书籍,尤其是一些名家的经典著作,但求心印。
其实想来,对以上疑问,不光是我这个门外汉,处今之时势,即使许多搞历史的专业人士,入行多年,猛然低首一琢磨,兴许难免也会疑惑如斯。
于是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偶然亦必然进入我的生命。
忘记当初是怎么知道此书的,只记得当时遍寻不得,通过网上买旧书的渠道才得到一本,价仅十元左右,甚为暗自欢喜异常。
可以说,读过《治史三书》的同人,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的疑问——当然没有任何的药方是包治百病的。
《治史三书》几遍翻阅下来(还不敢称研读),我认为何炳棣先生有书曰《读史阅世六十年》,而严先生的书则是我治学做人的一本指引,即有理念,有总纲,也有许多可以直接依照执行的程序和步骤——如此好书,对于一个爱书求知的人,遇到即是缘分。
是书目前已被我列入一生中应该常读常新的几本好书之一,此亦弥补我无缘成为严先生的入室弟子的一点遗憾和幻想。
如熟读此书,依而行之,总可成为私淑弟子吧。
余英时先生在《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见《治史三书》附录)中有言: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宾四师为“四大家”。
治史三书读后感
治史三书读后感《治史三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瀚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分为《史记导读》、《治史演讲》和《史学导论》三部分,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史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入解读。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历史研究的认识和观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范文瀚在书中强调了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他认为,历史是一门科学,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分析和理性思维为方法。
他提出了“实事求是”、“立论严谨”、“设计合理”等原则,要求历史学家在研究中要注重实证和分析,不偏袒一方,并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这让我对历史的认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历史不仅仅是记载过去的事实,更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使得历史具有更加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范文瀚在书中强调了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多元性。
他认为历史研究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比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他提出了“多学科、多方法”的观点,强调历史学家要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进行综合研究。
这让我意识到历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后的动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此外,范文瀚在书中还谈及了史书的编写和史家的责任。
他认为,史书是历史学家传递历史真相的重要工具,史家有责任保持史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他指出,史家要负责任地选择史料,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这使我认识到,史家的角色不仅仅是搜集和整理历史材料,更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性判断能力,从而保证史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最后,在书中范文瀚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进行了丰富的解读。
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通过他的论述,我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治史三书读后感_读书笔记
治史三书读后感_读书笔记篇一:治史三书读后感郝伟强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可能你曾经很向往某种东西,但是当这种东西如果真的降临到你身边时,当你和他们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或许你就能体会到它的另一番风景。
人事如此,学习亦如此。
当我拿到《治史三书》的时候,我曾想过如何去想尽办法逃避它,它带给我的不是曾经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而是烦躁的理论,沉甸甸的说理。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是极不情愿的看的。
但是,我也必须承认,我的确是被这本书吸引到了。
它的厚重,它的专业,或许这才是历史的魅力,真正值得我们热爱的历史的魅力。
严耕望老先生是我崇拜的几位大师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大师们的世界我应该不懂,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幼稚看法。
老先生把历史研究、论文写作等好多方面的道理用质朴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给我将来的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指明了一个方向。
关于历史研究,我个人总结先生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两点:一是“全面”。
这一点可以从先生的“原则的基本方法”体现出来。
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了在历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先生也指出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
他的“专精”与“博通”的理论可谓精辟,这两者可谓互为前提,个人以为博通是专精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大师专精的肯定不是一个方面。
他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从未说过的话”。
是啊,我们都应当博览群书,历史就是以博览群书为基础。
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拒绝人云亦云,拒绝迷信权威。
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惊讶于大师们的思想是如此的相通。
其他方面的指导依旧字字珠玑,耐人寻味,鄙人只是寻章摘句,自家之言。
二是“谨慎”。
这一点在他的“几条具体规律”和关于论文的种种理论得以充分体现。
“谨慎”的原则在史料选择方面可谓尤为重要。
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改变,在于它的阴差阳错。
无论做什么方向的历史研究,我们都应当谨慎引用史料。
用一颗谦卑的心去面对历史,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受历史的奥妙。
治史三书读后感
治史三书读后感治史三书读后感《治史三书》是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总结自己研究历史的经验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治史三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治史三书读后感一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
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
虽说作者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
比如,作者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
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
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
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
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
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
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
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
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作者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
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作者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
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作者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文章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
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
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
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
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
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
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润的'缘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史三书》读书报告
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是一部以严耕望自身的治学经历和经验谈如何读书、做学问,如何做人、做事的具有准经典特质的“大家小书”。
读书、做学问
在谈到论著标准时,他说,要专精,也要相当的博通,博未必通,通则必博,要“充实而有光辉”。
充实,最主要是材料丰富,论断平允,踏踏实实,不发空论,这样的论著才能算得是内容充实的有价值的论著。
光辉,从两方面去认识:第一,要有见解有识力,工作成果要显出有魄力,能见人所不能见,言人所不能言,或言人所不敢言,而同时兼顾最基本条件——精审充实;第二,要工作规模恢宏,组织严密,且有创获。
学术工作要规模恢宏,或组织严密或有创获都不难,但要兼而有之则极不易,当然这里面还要包括一个基本条件——内容充实,这就更不易。
专精对应“充实”,意味着内容扎实、考证精详、术业专攻,属于古人所谓“学”的范畴;博通对应“光辉”,意味着目光锐利、思想深刻、高瞻远瞩,属于古人所谓“识”的范畴。
要达到“充实有光辉”的境界,最主要的做法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手,工作才能“充实”;从大处着眼,成果才有“光辉”,不从小处着手,势必大而化之,不切实际,漏洞必多,虽作出很多动听,看来有光辉的结论,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但终久未必能站得住脚,自不能算是真有光辉,更未必有长久价值可言。
不从大处着眼,就往往走上小路,钻牛角尖,不能脱困而出,结果成绩琐碎,不成大体系,自亦不能显现其光辉。
还要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读书、做学问:
原则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
方法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
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
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所敢望,光辉则心向往之而已。
做学问要想有较高成就,最好能先有抱负,有信心,有计划,这是努力途径的起点。
读了严耕望是如何读书、做学问之后,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朴实无华。
正如余英时所言,严耕望是“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老实巴交做学问,不投机取巧卖弄小聪明。
从深处说,则意味着一整套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学术立场与学术方法。
为人处事
做人,以道家自处,以儒家待人,但若做事,则心向法家,奉法有所作为。
这一做人原则融合了儒、道、法三家的精神。
以道家自处:指他“不争”,“寡欲”的生活态度。
以儒家待人:指他珍惜人情的一种忠恕心理。
做事,有有志而不成,无无志而有成。
有志者,事未必成;无志者,事必不成。
不怕不太勤,只怕没有恒。
确实,无论做何事,都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工作、生活态度: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这是一种淡然的工作、生活态度,工作上勤奋努力,生活上顺其自然,与世无争。
书中他还以自己的写作经历来勉励我们年轻人:只要肯花时间,肯用心思,肯用笨办法,不取巧,不贪快,任何中人之资的研究生五六年或六七年之内都可写得出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