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第二前磨牙区多生牙1例

合集下载

三颗前磨牙区多生牙并一颗上颌侧生磨牙1例

三颗前磨牙区多生牙并一颗上颌侧生磨牙1例
患 者 , ,3岁 , 男 1 因右 上 颌 后 牙 不 齐 要 求 矫 治 。 全 身 检 查 :
全身情况好 , 皮肤黏 膜未 见异 常 , 骨颌 骨发 育正 常。 口腔检 颅
查 : 牙 殆 ,7未 萌 出 , 牙 关 系 中 性 , 下 牙 弓 形 态 基 本 对 恒 2 磨 上 称 ,5腭 侧 移 位 , 冠 远 中扭 转 约 9 。 l 1 牙 0 ,4远 中 至 1 6近 中根 端
前 磨 牙 区多 生 牙 , 9 % 发 生 于 上 颌 J 且 0 。形 态 多 为 锥 形 或 过 小 牙 , 正 常 牙 形 态 相 似 的较 少 J 且 单 发 病 例 多见 , 7 % 与 , 占 6

磨 牙区多生牙 , 与颏孔关 系密切 , 位于 3 3 间 , 4、5之 易伤及 邻牙 牙根 , 应尽早手术拔 除。鉴于手术风险较 大 , 或待多生牙 根发
图 1 正面牙 相 台 图 2 左侧牙 相 合 图 3 右侧牙 相 台
区颊侧组织较对侧 略丰满 , 限不 清 , 面黏膜 正常 , 界 表 余前磨 牙 均基本位于 正 常牙 位 , 松动 , 无 无冷 热 痛 , 叩痛 ( 1—5 。 无 图 ) 影像检查 : 1 曲面断层片 : () 双侧上颌及左下颌前磨 牙牙根 区各 见一颗发育 尚未完成 的 多生牙 , 冠形 态酷 似 前磨 牙 , 牙 与邻 牙 根影像均有重叠 , 是否造成 相邻 牙根 吸收不 能确定 ,6牙根 远 2 中与未萌 2 7牙冠近 中之 间有一密度 略增高 阴影 , 界不清 晰 , 边 不易确诊 ( 6 。( )多层螺旋 C MS T : 发现 4颗多 生 图 ) 2 T( C ) 共 牙。右上颌前磨牙 区多 生牙 位于 l 侧垂 直生 长 , 5颊 牙冠 形 态 与前磨 牙 相似 , 根 尚未 明显 发 育 , 牙 牙囊 未 伤及 邻牙 ( 7 图 A, 9 。左 上颌 前 磨牙 区多 生牙 位 于 正常 牙 列腭 侧 根 尖 区 ( A) 图 7 7 ) 牙冠形态类似前 磨 牙 , 牙冠 与 2 B, C , 其 3根尖腭 侧 毗邻 紧 密, 尚未伤及邻牙根 ( 9 ) 牙根发 育接近完成 , S T测量 长 图 B , MC 度 1 .mm, 94 牙根与上颌 窦前 下壁 紧密 相贴 , 行生 长 ( 8 。 斜 图 ) 左 上颌 磨牙区有一 多生牙 位 于未 萌的 2 7牙 冠 近 中颊 侧 , 牙冠 呈过小牙 , 长方 向水 平 , 生 牙冠 牙合面朝 向腭侧 , 牙根 尚未 明显 发育( 7 9 。左 下颌 前磨 牙 区多 生牙 , 本位 于牙 槽 突 图 B, C) 基 颊 舌向正 中,4与 3 3 5根尖 13处之 间 , / 略偏 舌侧 , 对邻 牙根 未 造 成吸收 , 其牙冠类 似前磨牙 , 牙根尚未 明显发育 , 长方 向垂 生

多颗多生牙1例

多颗多生牙1例

多颗多生牙1例陈骏;张庆福;刘国勤;赵海军;张新海【摘要】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数目一般为1~2颗,3颗以上者甚为少见,偶见多颗多生牙报道.本文报道1例出多生牙引起正常牙疼痛而发现的全口散在多颗多生牙病例.【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8)001【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多生牙;牙痛;牙拔除术【作者】陈骏;张庆福;刘国勤;赵海军;张新海【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11医院南京军区口腔专科中心,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南京军区口腔专科中心,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南京军区口腔专科中心,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南京军区口腔专科中心,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南京军区口腔专科中心,上海,2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4~+1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在恒牙列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3%,多生牙的数目多为1~2颗,3颗以上者少见[1]。

偶见多颗多生牙的病例报道,一般为偶然发现。

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因多生牙导致正常牙出现疼痛的多颗多生牙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患者苏某,女,17岁,2008年12月因左下颌前磨牙区咬合疼痛2周来解放军第411医院南京军区口腔专科中心就诊。

患者此前无牙病病史。

口腔检查:除右上颌第三磨牙外,全部恒牙均已萌出,牙列整齐完整,牙体均未见异常。

左下颌第一前磨牙轻度叩痛,第二前磨牙叩诊未见异常,电活力测试第一前磨牙较第二前磨牙和对侧同名牙略迟钝,左侧第一、二前磨牙之间颊侧近根尖处之骨质略隆起,触压隆起处,患者略感不适,余未见异常。

X线片显示:左下颌第一、二前磨牙之间及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近根尖处各见1个密度增高影,形态与前磨牙牙冠相似,考虑为多生牙。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建议患者摄X线曲面断层片,曲面断层片显示:患者颌骨未见明显异常,左下颌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近根尖部位各见1颗多生牙,右下颌第一、二前磨牙牙根之间、左上颌尖牙牙根处及左上颌第三磨牙远中各见1颗多生牙,右上颌第二磨牙远中可见3颗过小牙,排除第三磨牙,考虑为2颗多生牙,全口合计散在7颗多生牙,多数多生牙牙根尚未发育完整(图1)。

鼻腔多生牙1例

鼻腔多生牙1例

鼻腔多生牙1例病历资料患者,男,12岁,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鼻塞伴头痛,有时流黄脓涕,曾于当地以炎症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此后反复发作。

2011年2月28日来我院就诊,发现左侧鼻腔内一白色质硬异物,不活动,行鼻窦CT扫描示:左侧鼻腔高密度灶(性质待查),左侧上颌窦炎症(见附页图)。

以“左鼻腔异物(性质待查)”收入院。

既往无外伤史,否认有异物进入鼻腔史。

查体:T 36.8℃,鼻窦区无压痛,双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左侧中鼻道内黄脓性分泌物,近鼻底处见一白色质硬异物,尖端朝向下鼻甲并与之贴附,不活动;患者牙列排列整齐,无牙齿缺损及缺失。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成功后,护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将浸有1‰肾上腺素溶液的棉片行左鼻腔黏膜表面收敛,见下鼻道中部一白色质硬异物,不活动,其根部植入鼻中隔与鼻底处黏膜,尖端朝向下鼻甲。

钝性分离异物周围组织,予拨除,见为一长约1cm圆锥形牙齿,考虑为多生牙,创面黏膜无撕裂,出血不多,予油纱条填塞鼻腔。

术后消炎,对症处理,48小时后抽出油纱条,伤口愈合良好,患者鼻塞、头痛减轻,1%麻黄碱点鼻2次/日,收敛黏膜,应用消炎药物治疗7天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诊1年,未再鼻塞、头痛。

讨论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指比正常牙多的牙。

它可发生于任何生牙区,最常见于上颌前牙区、磨牙区,下颌前磨牙区次之,但鼻腔多生牙少见。

牙及其支持组织由上、下颌突和额鼻突的外胚层及外胚间叶细胞发育而来,牙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下鼻道,有时可并发鼻石。

鼻石是异物在鼻、鼻窦内滞留时间过长,炎性分泌物日久蒸发,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逐步沉积于异物表面,以此为核心,逐渐形成结石[1]。

曾有鼻腔多生牙被误诊为鼻腔结石的报道[2],也有误诊为鼻腔骨瘤[3]。

该病临床症状常有反复单侧鼻塞、流脓性涕、鼻出血及头痛等,其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疹为鼻腔异物、鼻石及鼻腔骨瘤等。

本例患者一直誤以为是鼻炎,未引起重视,笔者认为鼻腔多生牙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其认识不足,不明原因的鼻塞、头痛、流涕等病变,经较长时间消炎治疗无效,反而病情加重的患者,应重视鼻腔检查,在诊断上借助CT、鼻内镜等,结合临床,在更多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分析,提高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根融合1例

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根融合1例

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根融合1例张继东;王宏远;刘爱青;于庆斌【摘要】融合牙是牙齿形态发育异常中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前牙区,后牙区相对少见,本文报道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根融合1例,为临床同行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6(024)007【总页数】2页(P435-436)【关键词】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融合牙;牙齿发育异常;牙根【作者】张继东;王宏远;刘爱青;于庆斌【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包头01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4[DOI]10.12016/j.issn.2096-1456.2016.07.013融合牙在临床较常见,由胚胎发育期时两个牙胚牙本质融合而形成,乳牙发生率约为0.5%~1.5%,恒牙发生率约为0.1%~0.2%[1],多发生在乳牙列。

但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的牙根相对融合较少见,报道如下。

患者,女,49岁,主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半个月,加重3 d”来院求诊,经口腔内科医生检查发现26近中邻面深龋,探诊(+++),热刺激疼痛加重,且向左侧面颊部放散,叩(++),松动(+)。

27缺失,患者自述该牙位既往无拔牙史。

拍摄曲面断层片示:26根尖为延续高密度影像(图1)。

临床诊断:26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于是将26开髓,拟行根管治疗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根管不通畅,怀疑26及27牙齿解剖形态异常,经颌面外科医生会诊,认为两颗牙可能发生融合(图1),与患者商量根管治疗可能失败,患者决定放弃治疗。

遂转诊至颌面外科,于必兰麻局麻下用微创法增隙,将26完整拔除。

术后10日,创口愈合良好。

离体牙检查:完整拔除的26离体牙为26与27牙根相对的融合牙,27牙冠解剖结构清晰完整,两牙牙根完全融合呈现不规则圆柱状(图2)。

融合牙(fused teeth)由两个正常牙胚融合而成,多发生于前牙区。

融合牙在乳、恒牙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乳牙。

9⊥9多生牙1例报告

9⊥9多生牙1例报告
理论 与 实践, 0 , 1) 8 2 28 0: 4~5 5 0 ( 5 8
质紊乱和营养不 良。若喂食 不当或食物 不洁 ,易 引
起 消化不 良和肠 炎。 因此病人进 食 的质 和量一定要
[ 杨红艳, 7 】 黎频. 脑卒中摄食一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进展. 护理, 0 ,(2: 8~ 7 现代 2 391) 7 9 9 0 9
故暂 时保 留观察 。
[ 收稿 日期 2 0 .62 】 0 60 .7
患者成人 ,男性飞行 员 ,在入 院体检 中发现 上 颌后磨牙区有 里 盟 智齿 ,呈颊舌并列垂直位 阻生。
作者单位:济 南军区第二疗养院1腔科 ( : 2 青岛 26 7 ) 60 1
餐 或喂零食 ;() 3成人每 次进食量不宜超过 3 0 I 0m ,
属懂得 随访的重 要性 ,了解随访 的 内容 。其 内容主 要是 :() 1评估病 人吞咽 功能 ,并根据恢 复情况 调整
康复训练计划 ;() 2检查 有无并发症发 生 ,如吸 入性 肺炎、营养不 良等 ,并给予相应处理 。 【 考文献 】 参 … 何艳玲 . 卒 中后吞 障碍 的护理 干预 . 脑 因 中国基层
国外医学消化 系统疾病分册,0 1 1 ) 7 0 2 0, ( : ~7 6 26
[】孙伟 平, 3 贺茂林 . 中病人 的吞 卒 因障碍, 中国脑血管 病杂志,0 41 ) 8 —19 2 0 ,( : 6 41 8 [】刘杏仙, 莲, 丽秀. 中合并吞 咽障碍 病人 4 梁彩 陈 脑卒
医药, 0 ,01) 0 1 0 3 2 31(0: 8 —18 0 1
【】孙箐, 宗. 2 袁耀 口咽性吞咽障碍 的诊 断和治疗现状,
进 食后 3ri 内不宜翻身、 叩背等操作 ,特殊情况 0 n a

多生41牙一例报道

多生41牙一例报道

多生41牙一例报道作者:刘养杰杨娟高秦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08期临床上多生牙为常见病,又称“额外牙”,是指超过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

多生牙多发生于上颌切牙区,牙体较小,形态多为异常,多数呈圆锥形、圆柱形、三角菱形,但本文报道下颌切牙区的并与正常下颌切牙形态基本一致的多生牙实属罕见。

1 临床资料某男,14岁,学生。

因上下颌牙齿有散在间隙合并下前牙不齐来我科求诊。

临床检查:患者颌面部左右对称,上下协调,唇龈及颌骨发育正常,恒牙列,两侧磨牙均为正中关系,咬合关系基本良好,上、下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区以前牙齿之间均有有散在间隙,下颌有5颗切牙,临床冠形态基本无明显异常。

全口曲面断层片示:下颌右侧起第2颗切牙的牙根发育明显较其余牙根短且细,可判断此牙为多生牙。

追问病史:否认家族类似畸形,母亲孕期无疾病服药及特殊接触史。

临床诊断:①安氏Ⅰ类错牙合;②牙列稀疏;③41、42间多生牙。

处理:建议拔除多生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散隙。

2 讨论多生牙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牙板过长而发生的,或者恒牙胚分裂而发生的。

也有学者解释为由于牙板断裂后的残余上皮发生,并认为是“返祖遗传”[1]。

多生牙最常发生的位置在上中切牙之间,其次是上颌磨牙区,也可在下颌、上颌前磨牙区、上和侧切牙区等,偶见下颌中切牙和上颌前磨牙多生[2]。

多生牙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不一,国内为1%~3%[3],国外为1.04%~2.00%[4]。

多生牙占据了正常牙齿的位置,影响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及正常牙合关系的建立,常造成牙列拥挤、牙齿排列不齐、牙齿错位等,是造成错牙合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龋病的一个因素,可导致正常牙根吸收或影响正畸矫治时牙齿的移动,也可诱发牙源性囊肿。

所以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并将之拔除,是治疗多生牙的关键。

并且还要做好咬合诱导,帮助患者建立正常恒牙列。

对于埋伏较深、与正常牙根相距较远而拔除困难者,则可密切随访。

对于缺牙而多生牙形态较好者,则可进行多生牙移植或正畸牵引[5]。

多生牙

多生牙

多生牙多生牙又名额外牙,全口牙齿除了20个乳牙和32个恒牙外,多生的牙齿叫做额外牙。

临床表现其数目可为2~3或5~6个不等。

形状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也有近似正常牙形者。

多生牙发生于牙弓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位于上中切牙之间或在其腭侧。

它先于上中切牙萌出,故而影响了恒牙的正常排列。

有的额外牙埋藏在上颌骨中而不萌出。

萌出者应及早拔除,空余的间隙需关闭。

上中切牙区的额外牙,若在中切牙未萌出前拔除,一般可以防止上中切牙错位。

否则将萌出在中切牙之间或腭侧,造成前牙拥挤、上中切牙向唇移位畸形或中切牙间有较宽间隙等。

额外牙拔除后,如不能自行关闭间隙,可用活动矫治器帮助其关闭。

X线表现常在两中切牙这间萌出一个体积小,呈圆锥形,根短小的变异牙。

此种额外牙的影像可重叠于中切牙上,则表示位于中切牙的唇或鄂侧。

未萌出的额外可埋藏于颌骨内,凡是临床怀疑有额外牙,皆需摄X线片,以确定额外牙的数目,位置,形态及与邻牙的关系。

必要时,还需采取定位摄片法,以确定额外牙是位于唇侧或腭侧。

其次,上颌第三磨牙远中,也可造成第三磨牙不能正常萌出。

所谓第四磨牙,外形多呈圆锥形,融合根,牙体较小。

有时也有下颌第四磨牙,但较上颌少见。

对身体是不健康的,因及时去看医生。

多生牙的发生可能来自形成过多的牙蕾,也可能是牙胚分裂而成,可以发生在颌骨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就是上颌两颗中切牙之间,上颌第三磨牙远中也较常见。

多生牙往往较小,牙冠呈锥形,牙根较短。

多生牙可以萌出也可以埋伏在颌骨内,由于影响邻牙的位置,甚至阻碍其正常萌出,也可以导致牙列拥挤,因此需要拔除。

病例1:门牙之间多生牙及拔出后的情况病例2:双尖牙处的多生牙及拔出后的情况病例3:同时两颗多生牙的情况。

罕见多发性14颗多生牙1例

罕见多发性14颗多生牙1例

罕见多发性14颗多生牙1例刘玉杰;兰立国【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年(卷),期】2013(012)006【摘要】患者,男,10岁,因其家长发现上颌前牙区乳牙滞留来院就诊。

专科检查:面部对称,张口度未见异常,混合牙列:51、52、53、55、61、63、65、74、75、83、84、85未替换,14、16、22、24、26、31、32、33、36、41、42、46已萌出,咬合关系可。

全口曲面断层片示(见图1):右侧上颌前牙区及磨牙区可见5颗多生牙及未萌出的11、12、13、15,左侧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可见3颗多生牙及未萌出的21、23、25,左侧下颌前磨牙区可见2颗多生牙及未萌出的34、35,右下前磨牙及尖牙区可见4颗多生牙及未萌出的43、44、45。

其中大多数多生牙牙冠形态近似前磨牙,部分牙齿牙根尚未形成,17、18、27、28、37、38、47、48牙胚形态基本正常。

诊断:多发性多生牙。

患者家长要求转院,遂出院。

【总页数】1页(P418)【作者】刘玉杰;兰立国【作者单位】064400,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064400,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多区域多发性多生牙伴罕见尖牙区多生牙1例 [J], 马春秀;杨东红;叶之慧;张雪楠;张野;贾丹丹2.罕见上下颌16颗多生牙1例 [J], 贾江;朱博武;陈卿3.罕见多发性多生牙1例 [J], 段晓燕;赵广军4.上颌结节区罕见多生牙2例 [J], 王萍;王雅迪;范梦阳;栗洪师5.上颌结节区罕见多生牙2例 [J], 王萍;王雅迪;范梦阳;栗洪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区域多发性多生牙伴罕见尖牙区多生牙1例

多区域多发性多生牙伴罕见尖牙区多生牙1例

3 8 6 6-
广 东医学
2 0 1 7年 1 2月 第 3 8卷第 2 4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De e .2 0 1 7, V o 1 .3 8, N o .2 4
病 例 专 】 更告
多 区域 多发 性多生牙伴罕 见尖牙 区多生牙 1 例
马春 秀 ,杨 东红 ,叶之 慧 ,张 雪楠 ,张野 ,贾丹丹
佳 木斯大学附属 口腔 医院正畸科 ( 黑龙江佳木斯 1 5 4 0 0 2 )
患者 , 女, 1 3岁 , 2 0 1 7年 3月 1 9
就诊 , 口内多 数骨 埋 伏恒 牙 失 去 了正 常 的生理 性萌 出 , 没 有及 早 进行 正 畸
日因 口内数 颗乳 牙迟 迟 未替 换 , 来 佳 木 斯大 学 附 属 口腔 医 院儿 童 口腔 科 就诊 , 后转 入我 院正 畸科 。 临床 检查 可见 : 面型 左右 对称 , 眼裂倾 斜 , 鼻梁 塌陷 , 面下 1 / 3短 , 颌 骨发 育 、 皮肤 及 口内黏 膜 未 见 异 常 , 无软硬腭裂 , 开 口型开 口度未 见异 常 。 口内可见 8 4 、 8 5 、 4 6、 4 7牙 。常 规 拍 摄 全 口曲面 断层 片示 ( 图1 ) : 1 1 、 1 2、
1 3、 1 4、 1 5、 1 8、 2 1、 2 2、 2 3、 2 4、 2 5、 2 8、
3 3 、 3 4、 3 5 、 3 8 、 4 3 、 4 4、 4 5、 4 8牙 胚 , 患
5 2、 5 3、 5 4、 5 5、 l 6、 1 7、 61 、 6 2、 6 3、 6 4、
6 5、 2 6、 2 7、 3 1、 3 2、 7 3、 7 4、 7 5、 3 6、 3 7、

全口8颗多生牙1例

全口8颗多生牙1例

全口8颗多生牙1例
戴杰;王沙彬;赵国强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8(28)12
【摘要】@@ 1 病例报告rn患者,男,19岁,学生,因"发现左上颌额外牙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月前发现左侧上颌前磨牙区腭侧长出一多余牙,无不适.追问病史,自述既往无拔牙史,家族其他成员牙列整齐,无类似病史,其母亲妊娠期间未有任何特殊情况.
【总页数】1页(P633-633)
【作者】戴杰;王沙彬;赵国强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中心,台州,317000;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中心,台州,317000;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中心,台州,3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21
【相关文献】
1.全口多颗多生牙伴恒牙阻生一例报道 [J], 丰培勋;刘瑶;王炎;张志霞
2.多颗多生牙合并全口多处隆突1例 [J], 王悦;刘春丽;王静;柳二弼;郑明
3.全口前磨牙区多发埋伏多生牙1例 [J], 范宗健;王灵燕;林天祯;王文锋
4.全口多颗多生牙伴恒牙阻生一例报道 [J], 丰培勋; 刘瑶; 王炎; 张志霞
5.全口多颗多生牙1例 [J], 苏惠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完全埋伏多生牙1例

多发性完全埋伏多生牙1例
多发性完全埋伏多生牙1例
摘要】多生牙在恒牙列人群中发病率为1%~3%,一般数目多为1~2颗,5颗以上者少见。
【关键词】多生牙埋伏牙牙列不齐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51-02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也称额外牙,是指比正常牙列多的牙。它可发生于任何生牙区,最常见于上颌前牙区,磨牙区,下颌前磨牙区次之。多生牙发生率占恒牙列人群的1%~3%,在乳牙列少见[1]。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发生于上下颌前牙和后牙区,共6颗多生牙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17岁,因左右下后牙偶有咬合不适半年要求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可,面部发育正常。口腔检查:恒牙列,磨牙关系中性,上下牙弓形态基本对称。28颗恒牙正常萌出,4颗智齿阻生,咬合关系可,上下颌牙列整齐,牙齿无松动,无冷热刺激痛,下颌第二前磨牙有轻微的叩诊不适,未见异常骨质隆起。家族其他成员牙列整齐。口腔全景片示:21根部可见一颗多生牙影像;33,34,35,36,43,44,45,46,47根部之间可见5颗埋伏多生牙,髓腔粗大,牙根未完全发育。47牙根有部分吸收。(图)诊断为全口多发性埋伏多生牙。建议患者复查CBCT判断埋伏牙精确位置后考虑拔除部分对正常恒牙列有影响的多生埋伏牙。患者及其家长强烈反对手术,故选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埋伏多生牙生长位置。
参考文献
Hale Waihona Puke [1]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5-127.
[2]王嘉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90.
[3]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

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体会

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体会

3 麻 醉 及 手 术 方法
3 1 麻 醉方 法 . 对位 于恒 牙根颈部 可触及 到的多生 牙 , 采用局 部浸 润麻醉 . 而对 于触摸不 到 的上 颌埋伏 多生 牙采用
眶下孔 、 牙孔 阻滞麻 醉法加局 部浸润麻 醉 , 醉效果好 , 者 能配合 完成手 术. 切 麻 患 3 2 手 术 方 法 .
剂.
大部分 上颌埋伏 多生牙 均需从 腭 侧进 路 手术 , 位 于恒 牙根 颈部 有 隆 起 可触 及 到 的多 生 牙 , X 对 经
收 稿 日 期 :01 0 — 2 2 0 6 0
作 者 简 介 :张 志 清 ( 9 7 ) 男 . 17 . 汉族 , 北 邢 台人 , 治 医 师 河 主
切开粘骨膜 , 两侧 做 附 加 切 口, 翻开 粘 骨膜 瓣 的方 法 来拔 除 埋 伏 多 生 牙. 果 通过 x线 检 查 结 合 术 前综 合 分 析 , 较 好 的拔 结 能
除 埋 伏 牙 , 后 切 口愈 合 良好 , 严 重 并发 症 的发 生 . 前 埋 伏 牙 的正 确 定 位 是 手 术成 功 的 关 键 . 术 无 术 关 键 词 : 伏 多生 牙 ; 除 ; 埋 拔 上颌
用 手 指 触 诊 前 牙 区 有 无 黏 膜 隆起 , 可初 步 判 定 埋 伏 牙 位 于 腭 侧 或 唇 侧 .
2 2 摄 X 线 片 .
临床上凡 怀疑有 多生牙 者 , 皆需摄 片 以确定其位 置 、 态 、 目以及 与邻 牙 、 形 数 上颌窦 、 鼻底 的关 系. 笔 者通 过对单 张牙片影 像 中埋伏 牙与邻 近牙外形 线 的连续 性及 清 晰度加 以分析 来定 位 , 并结 合 咬颌 片来 判定 埋伏牙位 于唇侧 或腭侧 , 以确定手 术进路 .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童⼝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童⼝腔医学⼀、名词解释1.【2012、2013】apexification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药物及⼿术⽅法保存根尖部的⽛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法。

2.【2012】Riga-Fede病李-氟⽒病:专指发⽣于⼉童⾆腹的创伤性溃疡。

病因:下颌乳中切⽛的锐利切缘或其早萌摩擦⾆系带所致。

临床表现:⾆系带处充⾎肿胀溃疡,经久不治可变为⾁芽肿性溃疡。

处理:调磨⽛尖,拔⽛。

3.【2012】Bednar,s aphthae贝⽒⼝疮:由于护理不当、硬物摩擦导致婴⼉上颚黏膜圆形或椭圆形左右对称溃疡或上颌翼沟处糜烂性溃疡。

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涂布消毒防腐药物。

4.【2012、2013】ankylosis of tooth⽛齿固连:是⽛⾻质与⽛槽⾻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周膜丧失,患⽛的⽛合⾯低于邻⽛正常的⽛合平⾯,有⼈称之为下沉⽛或低⽛合⽛。

(submerged deciduous tooth 低位乳⽛:若在乳恒⽛替换静⽌期,局部⽛槽⾻和⽛根间发⽣⾻性粘连,可导致低位乳⽛)。

5.【2012、2013】leeway space剩余间隙:乳恒⽛⽛冠近远中径⽐较:乳尖⽛<恒尖⽛,上颌第⼀乳磨⽛<上颌第⼀前磨⽛,下颌第⼀乳磨⽛>下颌第⼀前磨⽛,上下颌第⼆乳磨⽛均⼤于第⼆前磨⽛,所以乳⽛侧⽅⽛群⽛冠近远中径⼤于恒⽛侧⽅⽛群,两者的差所产⽣的间隙称为剩余间隙。

剩余间隙上颌⼀侧平均0.9mm,下颌为1.7mm。

6.【2013】young permanent teeth/immature permanent teeth 年轻恒⽛:恒⽛已萌出,但未到达⽛合平⾯,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

恒⽛⼀般在⽛根形成2/3左右时开始萌出,萌出后⽛根继续发育,于萌出后2~3年⽛根达到应有的长度,3~5年根尖才发育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颌第二前磨牙区多生牙1例
发表时间:2011-11-24T14:56:40.5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许长春张智慧
[导读] 生牙由于其超出正常牙列的牙数而造成牙列拥挤,牙排不齐,牙齿错位。

许长春张智慧(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161-01
生牙由于其超出正常牙列的牙数而造成牙列拥挤,牙排不齐,牙齿错位;临床以儿童多生牙为常见病,多生牙的形态:一般明显畸形,多为锥体形,体积较小,或柱状冠部多尖融合,或牙根弯曲、牙根短小发育不全,形态与正常牙相似者较为少见。

笔者就2011年8月遇到左上第二前磨区多生第二前磨牙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王某,男性,24岁,因上颌左侧牙错位生长而来就诊。

1.1 检查面部发育正常,面型左右对称;口内见;上下颌牙列轻度拥挤,未见有龋齿,磨牙中性关系,左右上下第三磨牙胚均见未萌,在左上第二前磨牙区的颊侧,有一牙冠形态酷似正常双尖牙的牙齿与其重叠生长。

(见图1)追问病史,自述既往无拔牙史,家族其他成员牙列整齐,无类似病史。

1.2诊断左上第二前磨牙多生牙。

1.3治疗计划经患者同意,局麻下拔除多生牙。

(见图3)
2 讨论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是指正常牙数之外多生的牙齿。

国外报道的发生率为1.04%-2.00%,国内为1%-3%[1]。

多生牙可以在上下颌不同区域存在,在上颌前牙区多发,前磨牙区少见[2],多生牙形成的原因较多,与种族及性别有关,黄种人的男性较女性多发,男女比率约为2.2:1[3]。

多生牙多为单生,成对者较为少见;且多生牙牙冠多为圆锥形,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牙,牙根短小或发育不全;而该多生牙形态与正常牙相似且又在前磨牙区,临床上相当少见。

本病例牙列有拥挤,建议拔除多生牙后正畸排齐牙列。

参考文献
[1]张奇峰,邹淑娟.多发性多生牙13颗1例.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24(4):383.
[2]Raljab LD,Hamdan MA.Supemumerary teeth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survey of 152 cases [J].IntJ Paediatr
Dent,2002,12(4):244-254.
[3]Shah A,Gill DS,Tredwin C,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pemumerary teeth [J]. Dent update ,2008, 35(8):510-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