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研究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的背景意义举足轻重。
农村教学点作为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其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由于农村教学点教师培养资源匮乏、条件较差,现有的教师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村教学点对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需求。
全科型小学教师身兼多职,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培养适应农村教学点教学需求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培养与提升关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借助“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旨在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助力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深入分析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通过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学点的整体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村学生的教育需求。
本研究将结合实际案例,从实践角度出发,为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农村教学点的特点农村教学点是农村地区设立的小学教学点,通常地处偏远山区或乡村地区,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校舍条件较为简陋。
农村教学点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匮乏。
农村教学点所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包括师资、教材、教育设施等方面,由于地处偏远,师资流动性大,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条件相对较为艰苦。
二、教学条件有限。
农村教学点往往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资源匮乏,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三、学生来源复杂。
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家庭背景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师生之间的差距较大。
四、多科教学需求。
农村教学点一般是一所小规模的学校,教师需要负责教授多个科目,对教师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投入都得到了有效改善。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不足和师资力量的薄弱,农村学校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多为乡村学校毕业的本地人,他们缺乏系统的师范教育和专业培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了解相对较少。
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教育改革中,探索“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所谓“全科型”教师培养,就是要求小学教师具备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地教授数学、语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学科。
农村小学教师培养应注重师范教育基础的打造。
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师范教育的基础训练非常重要。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师范学生的选拔,选拔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教育背景的学生。
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加强基础教育,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教师成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农村学校可以与城市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师范学生到城市学校进行实习,深入了解城市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社区服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培养。
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学校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培训,通过开展研讨会、教学交流活动等,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竞赛和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要注重多元化发展。
农村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师范学生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素养。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近年来,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教育水平不高、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
如何培养一支专业素养高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地方开始尝试从教师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特别是在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成为了一个新的尝试。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概念。
所谓“全科型”教师,指的是能够胜任小学全科教学工作的教师。
在传统的小学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性的训练往往是分科的,即侧重于单一学科的教学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力培养,因此产生了“单一学科”教师的现象。
而“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则是以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目标,突破传统的分科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全科教学的教师队伍。
针对这一概念,一些地方开始进行相关的教师培训实践。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培训机构将“全科型”教师培养纳入教育规划,制定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大纲,提供全科教师培养的相关课程。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培养教师具备全科教学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了“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
在实践中,这一模式不仅在教师培养机构中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同时也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得到了验证和认可。
在一些参与实践的教师和教育部门的调查中发现,经过“全科型”教师培养的教师,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更加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一探索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教师培养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机构相对薄弱,缺乏一流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因此无法完全满足“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要求。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国家城乡教育设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建立了教学点。
这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全科型”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开始积极探索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新模式。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现在的小学教师,一般都是专科、本科学历,但很少有人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更谈不上教育硕士了。
尤其是在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小学教师往往需要负责多个年级,甚至包括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因此,他们需要具备比城市小学教师更为广泛而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针对这一情况,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需要明确的目标是:使他们具备较为全面的教育、心理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小学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教育部门应考虑到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避免让他们离开岗位太长时间,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同时,培训内容也需要根据学科和教学年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
例如,一个一线的小学教师能够胜任任何年级、任何科目的教学工作,他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1.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等科目的教学内容3.班级管理、课堂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4.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特殊情况,培训内容也应该包括适合农村教学的特色教育、乡村文化了解等方面的课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村教学环境。
三、培养方式教育部门在制定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包括集中式培训、网络教育、远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其中,集中式培训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可以在小学假期或是每周安排一到两天的时间组织教师到县城或市区的教育培训中心进行集中培训;网络教育则可以通过学校的电教室或是教育部门提供的网络课程进行远程学习,较为灵活,方便教师提交作业;远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是一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培训方式,适合有更高培养需求的教师。
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与研究趋势
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与研究趋势摘要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是近年来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全科型教师培养的依据、内涵、特质、模式等方面对当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与研究的趋势,对于加快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途径研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教育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1]。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制定、颁布了多项政策来支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其中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了“全科小学教师”的概念。
各高校、学者也围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初步取得了成效。
在此阶段,对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依据1.政策依据面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时期所出现的农村小学教育、小学教师问题,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
在诸如《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9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小学教师要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等建设思路,成为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依据。
2.现实依据教育问题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我国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出现的农村教育、农村教师问题构成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现实依据。
包括:(1)农村小学教育已经出现大规模自然小班化现象;(2)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失衡、对年轻教师吸引力不足、老龄化严重、教学能力欠缺、职业道德有待提升等问题;(3)美国、英国、日本、瑞士、英国威尔士、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小学教育都有包班上课的经验[2]。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农村教学点是指位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机构,其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
由于这些特点,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培养面临很大的困扰。
为了改善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我们需要探索一种适合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我们需要制定符合农村教学点实际情况的培养计划。
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往往兼任多个科目的教学工作,因此培养计划应注重全科教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这包括国语、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我们需要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培训。
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多为本地居民,教育背景和素质参差不齐。
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是必要的。
这可以包括教育类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远程教育项目,以及专门针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培训班。
通过这些培训,教师可以系统性地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提高教育素养和专业水平。
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往往面临人员不足的问题,他们需要担负起较多的教学任务。
为了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引入实践教学环节。
这包括实地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校外实习等措施,让教师通过实践锻炼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
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和学生背景,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除了教学能力外,还需要注重教师的沟通能力、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这样的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在教师专业知识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应注重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
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前,全科教师在农村小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育1.加强教师基本知识和理论培训: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才能更好地来配合教育。
因此,大学里希望有更多的理论培训课程来培养学生。
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农村小学的练习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把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因此,在教师培训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招聘1.省会城市开展教师招聘:为了迎接少数名族区域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挑战,省级政府和市政府应加强开展教师资源招聘工作,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参加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
2.加大奖励政策的力度:为了有效鼓励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进入当地岗位,政府可以在当地给予奖励,比如给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提高薪酬、提供奖学金、安排外出进修等政策,以有效激励教师积极进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
三、引导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1.定期开展教学检查:为了检验全科教师是否能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师教学检查,以便能够及早发现教师的不足,及早进行整改和补充。
2.鼓励教师反思教学:在每次教学结束后,要鼓励学生详细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要找出该课程的关键点和突出表现,然后对教学有一个积极的反思,及时纠正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管理1.加强教师管理机制:要加强与全科教师的关注和管理,通过组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联系把柄,定期检查其教学状态,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进行考核和管理。
2.促进全科教师协作:在全科教师中要凝聚力量,形成教师团队,深入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研究,互相学习和交流,丰富自身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挥大家的智慧,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总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需要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只有在把教师培训质量提高上、招聘工作科学化上、管理细致上、教师协作上加以深入推进,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思想进步、多元文化、能力好、性情温和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教学点(以下简称“教点”)成为服务贫困地区、助推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载体。
与城市小学相比,教点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如何打造合格的教师队伍,以全科型小学教师为例,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教点中的小学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相较于城市小学要更加繁重,涵盖面也更广。
他们需要带教学科以及保证班级日常管理,这就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然而,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育教学专业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的教师占大多数,“细分化”和“专业化”的教师团队结构不利于教点的长足发展。
因此,教点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
一、形成合理的教师团队教点应当根据教师特长分析角色分工,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师团队分工表,明确每位教师所负责的科目和日常管理任务,支持教师进行专业上的交流与协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教育教学的风险。
二、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确保学科教学能力的同时,教点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心理疏导和教育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教点应当定期组织师德论坛,促进教师之间的心理沟通,树立正面的教育氛围。
三、鼓励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教学研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教的每一年,教师都应该进行教学思维的深化和实践,获得更加深入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增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
在这方面,教点应该有意识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条件和支持,如成立研究小组,定期举行交流探讨活动,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充分挖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潜力。
四、加强培训与交流教点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师德讲座、教学研讨活动、教育教学会议等,为教师们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吸收新的知识和理念,向新型全科型小学教师转型,满足不断更新、继承和传承的需求。
综上所述,教点是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支技能和认知水平较高的小学全科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引擎和保障。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农村教育教师培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需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探索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势在必行。
农村教育教师培养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
农村教育的特点是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教师在培养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
通过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系统,并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农村教育教师培养中,还应强调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培养农村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非常重要。
农村教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能力。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可以组织教育实习,让教师走入农村学校进行实地教学,锻炼教学能力。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培养农村教育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践是培养教师的重要环节。
农村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教师实习和实践课程,提供实际教学机会,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培养农村教育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道德素养。
农村教育是一项具有非常高尚的事业,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为了培养教师的专业道德素养,可以通过告诫教师要尽好自己的职责,要爱岗敬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加强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和责任感。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教师的专业道德素养。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培养探索,才能够培养出一支能够胜任全科型小学教师岗位的教师队伍,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乡村小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地方人才的使命。
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乡村小学的全科型教师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
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的情况是,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有限,缺乏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问题,为解决现阶段教师培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的现状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短缺,教育质量普遍较低。
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能够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培养优秀的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有利于推动当地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这不仅有利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增强当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也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促进民族团结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调查,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师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查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的学历背景、专业素养、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建立了教学点,为农村孩子提供教育机会。
由于资源有限和人才短缺,这些农村教学点往往面临着师资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种被称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强调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小学各科的教学工作。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培养一支具备全科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队伍,以满足农村教学点多学科教学的需求。
“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和步骤。
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包括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和标准。
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了培养教师的能力,还需要关注农村教学点的硬件设施和资源建设。
提供教学辅助设备和教育资源,改善教学环境。
还需要加强农村教学点与城市学校的教育合作,促进师资和资源的共享。
“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推广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教育机构应该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教学资源。
社会各界可以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为农村教学点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解决农村师资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养具备全科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可以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希望能够得到各方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推动这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实施。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引言乡村小学教师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责任。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现状调查1. 教师素质不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很多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对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够。
这就导致了乡村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师资结构不合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大多数是年轻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与此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缺乏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限制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3. 师资缺乏培训机会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缺乏继续教育的机会,他们没有足够的经费和时间去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课程,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也限制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问题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 相对落后的教育基础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经济条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限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相对较差,这对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提出了挑战。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往往偏向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乡村小学的教师相对缺乏培训和支持。
3. 教师个人动力不足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缺乏动力和信心,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培训和学习上的投入不足。
三、对策建议1. 完善培训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可以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线上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学习经费等方式,鼓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农村教学点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是一大难点,其中最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农村教学点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数量一直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需求“全科型”教师是指能够同时承担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
农村教学点一般规模较小,教师数量有限,需要一名教师同时教授多个学科。
要想在农村教学点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擅长“全科型”教学的教师。
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在专业上并不全面,只擅长某个学科或几个学科,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培养出一批具备“全科型”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解决。
一方面,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学校实践中多学、多练、多比较,增加教师对各学科的了解和掌握。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教学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现实情况和需求,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应该遵循以下几个路径:1. 探索师范教育改革。
应该加强对小学教师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全科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使他们能够在农村教学点中承担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
2. 多学科协作。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之间的多学科协作,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提高教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全科教学能力的目的。
3.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教学点教师培训机制,包括定期举办各类学科教学研讨会和培训班,为教师提供学科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加强教学点建设。
要加大对农村教学点的建设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为教师的全科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通过对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培养一批具备全科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对于提高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研究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研究高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安庆231400)摘要农村小学教师全科培养工作是完善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农村教育亟需有献身农村教育事业意愿、能承担农村小学全科教学任务,且能适应农村学校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综合能力的教师。
文章主要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探讨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农村小学是我国覆盖面积最广的基层教学单位,加强和发展农村小学教育至关重要。
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素质论,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指为农村小学定向培养的具有热爱教育事业、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教师;二是价值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必须能够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并且能胜任农村小学的所有课程的教学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其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综合培养方面;三是辩证论,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并非指全才式、掌握各科教学技能及知识的全能型教师,而是有一定的才学限制的,是指在培养类别上不分学科,掌握多学科知识、通识性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等,教师的知识体系具有广博性、综合性,以便在日后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能够开发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意义2.1解决高校小学教育招生困难的问题的关键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生源。
自1997年高校实施收费并轨之后,对师范类招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通过调配录取的学生对小学教育事业没有深厚的感情,专业认知基础不牢,专业精神缺失,可塑性较差。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_ 昏 - 张 艳 芬
小 学教育专 业是培养小学教师 的摇 篮。 目前 , 我 国高 等院
构建全科 型小学教 师培养模式是 一种现 实的 呼唤 , 更是 高等
院校 小学 教育专 业服 务于地 方基 础教 育事 业 的社 会 功能 的
校小学教育专业普遍采用的是分方 向即分科培养模式 。此种
业 的职前训 练 , 这对农村 小学教学 效果 的影 响 以及 其产 生的
一
小学教师 , 因此 , 构建农村全科 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的思路之 二是要定性在全科 。 唯此 , 才会使小 学教育专业 的培养模式 体 现地方适应性 , 使其 培养的小学教师真正 能走进农村小学 , 而 且能够适应农村小学 的现实需求 。
模 式 曾经对 地方基 础教 育 的发展起 过 巨大 的支 撑与 推动 作
用, 但是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其引发的现实 问题 亦发人深思 , 那
有效发挥 。
二、 构建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 . 要定性在农村
就是 ,分科模式下培养 的小学教 师已经不能适应 当今基础教
小 学里 , 一 个教 师要 教授 多个学 科抑 或所有 学科 , 甚 至在 一 些地 处偏远 、 人 口稀 少 、 交通不便 的农村小 学或教 学点 , 一个
础教育 的实际需求是 , 农 村需要大量小 学教师 。 因此 , 构建农 村全科型 小学教师培 养模式 的思路 之一 , 应该 是要 定性在农
3 . 要 定 格 在 教 育
小学教育专业 的培养 目标 是培养小学师资 。这也 就决定 了小学教育专业 的性质属 于专业 技术教育 ,必须 充分 体现职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小学都无法建设成为“全科型”小学,学生通常只能就近到农村教学点就读。
农村教学点的全科教师培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不断探索改革,推动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
一、教师培养的现状目前,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教师虽然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但教学水平有限,很难胜任全科小学教学工作。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很多教师面临着交通不便、工资低、生活条件差等问题,导致他们缺乏动力和热情,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面临着诸多困难。
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缺乏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资源,教师培训的条件受到限制。
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数量较少,培训难度大,很难形成规模。
由于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来支持教师培训工作。
针对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问题,教育部门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组织教师进行在线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通过开展集中培训、送培上门等形式,加强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积极支持农村教学点开展教师交流活动,建立师资共享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一些地区,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有所改善。
一些优秀教师逐渐涌现出来,成为当地教学点的骨干力量,对农村学生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农村教学点的教育改革将会得到更大的支持,教师培养的条件将得到改善。
教育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培训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五育并举”的乡村小学优秀全科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五育并举”的乡村小学优秀全科教师培养路径研究“五育并举”的乡村小学优秀全科教师培养路径研究一、引言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小学作为乡村教育的基础,教师队伍的素质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乡村小学往往面临教师培养的困境。
本文旨在研究“五育并举”的乡村小学优秀全科教师培养路径,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现状分析1.培养资源不均衡由于乡村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往往受到资源的限制。
例如,乡村地区的教育学院数量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师资力量。
2.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乡村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层次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同时,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也存在差异,导致教育质量的不稳定性。
3.多功能全科教师缺乏乡村小学一般不具备任课教师数量充足的条件,因此需要培养能够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的全科教师。
然而,目前多功能全科教师的培养面临诸多困扰。
三、“五育并举”的培养路径探索1.提高教师培养资源配置建立乡村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支持体系,增加乡村地区教育学院的数量和规模,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提升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2.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设立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基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评估,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薪酬待遇,并给予更多晋升的机会。
同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扩大师资队伍的规模。
4.强化全科教师培养优化教师培养计划,增加教师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和教学的相关技能培训。
同时,鼓励乡村小学教师跨学科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的道德素质培养,强调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施路径中的挑战与对策1.培养资源不均衡问题加强乡村师范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资源的配置。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学点的建设和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和人才储备的匮乏,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在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上,农村教学点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如何培养一支能够胜任多科教学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农村教学点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基础设施的不足、学生的背景差异性大、教学资源的匮乏。
这些特点决定了农村教学点的“全科型”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一个“全科型”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教学多科目的能力。
在农村教学点,通常一个教师要负责教授多门学科,例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等。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各科目的知识,还要能够有条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个“全科型”小学教师要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农村教学点,通常教师资源有限,学校的规模较小,这就要求教师们要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全科型”小学教师要具备关爱学生的情怀。
农村教学点的学生通常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针对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师资的匮乏是农村教学点面临的最大问题。
由于农村教学点的地理位置偏僻,教师们的工资待遇不高,这就导致很多优秀的教师选择到城市去工作,而农村教学点的教师资源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教学条件的不足也是农村教学点教师培养的难题之一。
农村教学点通常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这就给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培训及培养体系不健全也是一个难题。
在城市,一般有完善的教师培训及培养体系,但是在农村地区,这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
学生的背景差异性大也是一个困扰。
在农村教学点,学生的家庭状况差异大,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挑战。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成为非常紧缺的人才。
然而,由于许多农村教学点具有偏远、贫困的地理位置,导致教师招聘难度大,培养难度高,这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探索出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为了解决农村教师招聘难的问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师招聘方式。
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招聘广告外,可以利用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求职信息,吸引更多有意向前来农村教学点工作的教师。
此外,还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宣传活动,向即将毕业的学生推介农村教育事业,吸引优秀人才前来服务农村教育。
这些举措可以大大增加农村教育的人才储备,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招聘的成功率。
其次,培养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需要具备针对性,需要针对农村教学点的特点进行培养。
农村教学点学生多,学科种类繁多,这就要求“全科型”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综合素质。
因此,在教师培训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教学实践的锻炼,让教师具备独立授课、教学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需要教师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了解并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次,为了让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上更具实效性和创新性,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康复性教学策略。
因为农村儿童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学前基础差、学科成绩不高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确保教学效果。
此外,为了满足农村儿童学习差异化的需求,需要适当引入康复性教学策略,辅助学生提高学科成绩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最后,为了让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和管理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
除了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外,也可以支持教师参加进修班、研讨会等专业会议,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随着农村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师资源短缺、教学条件有限等问题,农村小学教师普遍面临专业能力较弱、教学水平不高等挑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地纷纷探索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全科型教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意义、方案内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意义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多学科教学需求。
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往往难以做到专业分工。
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负责多个学科的教学工作。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学科教学的需求。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胜任各种学科的教学工作。
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
3.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传统上,农村教师普遍以课外辅导为主,专业发展受限。
而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发挥专业所长,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4.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进而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二、方案内容1.专业知识培训。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首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如课堂教学培训、学科知识培训等,帮助教师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3.教育理念培养。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还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
相关机构可以组织教育理念讲座、心理健康培训等活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实践教学机会。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关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实习教学、校外实践等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农村小学教师全科培养工作是完善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农村教育亟需有献身农村教育事业意愿、能承担农村小学全科教学任务,且能适应农村学校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综合能力的教师。
文章主要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探讨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农村小学是我国覆盖面积最广的基层教学单位,加强和发展农村小学教育至关重要。
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素质论,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指为农村小学定向培养的具有热爱教育事业、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教师;二是价值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必须能够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并且能胜任农村小学的所有课程的教学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其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综合培养方面;三是辩证论,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并非指全才式、掌握各科教学技能及知识的全能型教师,而是有一定的才学限制的,是指在培养类别上不分学科,掌握多学科知识、通识性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等,教师的知识体系具有广博性、综合性,以便在日后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能够开发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意义2.1解决高校小学教育招生困难的问题的关键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生源。
自1997年高校实施收费并轨之后,对师范类招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通过调配录取的学生对小学教育事业没有深厚的感情,专业认知基础不牢,专业精神缺失,可塑性较差。
如今,通过自愿选择专业和定向区县并提前批录取,进校后免费学习并补贴生活费的政策实施,“录取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类专业”成为可能。
这就能鼓励那些愿意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同时也为有志成为农村教育家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紧缺的问题当前阶段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回乡任教,这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师资短缺的困境,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
另外就是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性缺编情况严重,乡镇小学需要能够同时承担多学科教学的高素质教师,特别需要同时具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教学技能的教师。
从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可以将那些愿意从事小学教育的学生定向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并解决农村教师结构和素质问题。
2.3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很多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方面多数是采取不分科的培养模式,比如美国就是采用“2+2”模式,即前两年是通识教育,主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后两年是教育教学知识和一学期的实习。
这种全科的培养模式可以让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不同学生在不同学科中所存在的潜能,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就会让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在我国,近年来乡村小学的学生人数逐步减少,为在农村开展全科教师小班化教学改革带来机会和条件。
所以,全科教师培养正是促进农村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基本要求3.1具有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首先他必须要能够正确认识其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性质以及价值,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学生具有责任感。
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的农村小学以及教学点都是分布在县城以下的乡镇、行政村以及自然村等,这些学校大都规模不大,办学条件也非常简陋,教学质量整体不高,生活条件艰苦,教师的发展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这对当代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生长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的年轻教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具备热爱教师职业的情感,不具有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将难以完成全科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因此,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首先是能够立足于农村,扎根于农村,要热爱农村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并愿意将其作为人生理想职业,以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工作为荣,具有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心愿。
3.2具备全科知识结构农村小学本身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因此在教师数量以及质量上都明显不足。
农村小学教师不仅仅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能够完成日常的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具有全面而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胜任全科教师的岗位职责。
但是目前,农村小学往往只有所谓的“主科”老师,即语文和数学老师,缺乏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其他学科教师。
农村小学教师学科失衡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农村小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顺利成长。
因此,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还应该是“教得好”,这也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具备全面的文化知识基础。
首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次是自然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最后是掌握工具性知识,如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文献检索知识等;第二,要具有执教小学各学科的专业知识。
首先是具备小学主干课程如语文、数学的基础知识及其教学技能;其次是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小学课程需要选择并承担部分课程,如音乐、体育、美术、劳动、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课程的基本知识及其教学技能。
不要求全部课程都能承担,只要求能发挥其所长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发展助力;第三,要掌握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乡土知识。
乡土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关于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小学教师作为农村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有义务和责任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小学教师也是一名普通人,需要掌握当地生产和生活知識,才能融入农村、立足农村,更好地服务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3.3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主要是指为能够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实际而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活动指导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多种能力。
农村小学的规模偏小,但其职能与一般小学一样,教师都是兼具多项职能。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要能够解决农村小学结构性缺编现状下的多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胜任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以及沟通协调等多项管理工作;能够开展适宜农村小学生特点的班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能够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农村教育发展理念。
教育部提出“支持农村名师名校长专业发展,造就一批乡村教育家。
鼓励优秀教师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这就需要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注重自身专业成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由高校和定向区县共同培养,坚持在培养、入职和在职过程中,由优秀农村小学教师和高校专家共同支持他们的成长。
所以,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综合的能力素质,以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4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分析4.1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上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教育经验,大力发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的培养模式。
相关人员需要针对我国农村小学阶段办学对教师的特殊需求,探索和制定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体现实践性和实用性特征。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一定要根据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予以明确定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培养模式的“乡村属性”。
胜任农村小学教育的“针对性”能力,具体包括包班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传承农村乡土文化的能力、了解农村教育政策法规、协调沟通农村社区成员的能力等,从而对接新型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要求,全面提升农村和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4.2构建全新的培养课程体系在进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时,为保证学科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农村小学教育的适应性,必须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首先,强化和拓宽教师教育课程,完善与农村小学的联系渠道,提高教师从教技能。
在后期的工作中,农村小学教师在入职以前首先都必须要接受先进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进而掌握小学各学科专业知识,这也是成为小学全科教师的重要基础条件。
农村小学教育和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及特殊性,对未来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有其特别的要求,比如形成适应农村教育的工作理念、熟知和研究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等,这是成为一名能教学生并教好学生的“高素质”农村小学教师的必备前提;其次,突出“全程+全员+全面”的特点,搭建实践平台,强化教育实践类课程。
教育实践类课程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着力增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的农村小学教育适应能力,培养“高能力”的农村小学教师。
教育实践类课程着眼于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全面的实践活动,包括书写、诵读、演讲、说课、演课、实践能力竞赛活动、实习和实训等。
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能够对应农村小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感受农村小学教育环境,发现、分析、研究并解决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真正地进入农村教育情境中去。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培养模式就是将实践教学的比例提到最高。
在现实中,师范生都是自由选择实习的学校或统一安排到城市内的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实训,存在着实习“走不出、走不进、走不远、走不长”的现象,师范生缺乏对农村教育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未能完成职前教师培养的目标。
因此,师范院校应统筹安排,改革目前的教育实习制度,合理安排“接地气”的教育实习和实训,科学规划和延长教育实践、实训时间,加强监督和监管,确保所有师范生都参与到教育实践类课程中去,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并胜任农村小學教学工作。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培养模式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实践过程中到农村小学进行实地教学实习、实训,利用农村天然的地域优势,师范生将以一名正式老师的身份融入小学进行实地“工作”。
实习内容包括:熟悉农村小学的教育与生活环境;了解农村小学各学科教材的设计及内容,听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并做好记录。
在实习过程中,把每天所见、所感、所想以教育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带回并进行整理分析后保存。
5结束语农村小学全科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以及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有效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和实现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必须要具备坚强的教育情怀,广博的文化知识,全面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