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合集下载

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个人生平•代表著作•主要理论•相关评价个人生平1910年8月11日生于美国麻省波斯顿,父亲Robert Homans 是一位律师,母亲Abigail Adams Homans 是美国第二任总统John Adams 的后裔。

1923-1928年在ST.Pauls预科学校读书;1928年入哈佛学院,主修英美文学,1932年毕业。

1934-1939年,到哈佛大学新建的Harvard society of fellows 任Junior Fellow,研究社会学、心理学和历史学。

1939年成为社会学系教师,讲授工业社会学、功能主义人类学和中世纪历史。

1941年入海军参加二战,4年后返回哈佛。

1946年任哈佛社会学系副教授,1953年任教授,1955年在剑桥访学并获得MA,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70年退休。

霍曼斯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9年5月29日逝世于麻省坎布里奇。

代表著作1950 年《人类群体》The Human Group1958年“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1961年《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Social Behavior:Its Elementary Forms1967 年《社会科学的本质》The Nature Of Social Science1984年Coming To My Senses:The Autobiography of a Sociologist《人类群体》1950年在纽约出版。

书中确定了小群体的定义,提出了群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以及描述小群体的概念如活动、情感、规范、方向、频率等。

作者受T.帕森斯和R.K.默顿的影响,基本上采用功能分析方法。

书中主要分析了5个调查报告,即F.罗特利斯伯格等人的《管理和工人》、W.F.怀特的《街角社会》、R.弗思的《我们是提克皮亚岛人》、D.L.哈奇的《一个农村社区结构的变化》、C.阿伦斯伯格等人的《在一个工业公司中的干劲测量》,并力图对这5个个案研究提出描述性总结,把内部系统因素与命题相结合,把下一研究作为上一研究的印证,而把上一研究作为下一研究的来源,从而创造出一系列概括、描述不同类型群体合成及其活动、互动和情绪的内部系统的各种方式。

(完整word版)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完整word版)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评论部分社会互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月盛行于美国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宽泛流传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因为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要素的重申,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意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全部行为都遇到某种能够带来奖赏和酬劳的互换活动的支配,所以,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能够归纳为一种互换,人们在社会互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互换关系,而这一理论的主要开辟者就是霍曼斯。

(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力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霍曼斯便成了开路前锋。

)而霍曼斯互换理论的产生其实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主要根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

第二,文化人类学家的互换思想。

第三,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成功命题。

就个人的所有行动而言的。

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像的地方,他要遵循酬劳原则。

也就是说,频次的有规律性所获取的酬劳和奖赏要低于没有规律所获取的奖赏和酬劳。

第二个是刺激命题。

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许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酬劳或奖赏。

那么此刻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像,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近似的行动。

第三个是价值命题。

假如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纳相同的行动。

自然.霍曼斯所讲的价值不只是指经济价值也包含了社会价值以致伦理道德价值要素在内.第四个是剥夺——知足命题。

一个人在近来越是常常地获取某种酬劳,那么跟着酬劳的增添这人所获取此酬劳的知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

第五个是攻击——赞成命题。

这个命题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获取他希望的酬劳或许他获取了猜想不及的处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纳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能够宣泄他的不满情绪,因此对他来说有价值。

其二。

当某人的行动获取了他所希望的酬劳,特别是酬劳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许他的错误行动没有遇到预料中的处罚,他都会非常快乐,持续做获取酬劳的行动或许防止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

社会心理学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教案资料

社会心理学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教案资料
• 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特定奖励后所经历的时间长度。 •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得到的报酬已足以使他们
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报酬。
2、霍斯曼借鉴了功利主义经济学原则:
1)人与人交往时总是希望获得一定的好处 2)在交往中自觉核算成本与收益 3)人需要更多的获取信息,评价成本与收益之关系(的合理性)。 4)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社会交换的一种形式 5)社会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也交换非物质的内容,感情与
有控制权、更捷径、省时的时候难以合作。
三、社会交换理论的证据(协商策略)
1、零总和冲突(绝对得失):你死我活,你失去的是 我得到的。 2、可变总和冲突(均有得失):竞争中合作;局部共 同利益。 如,旧车买卖 a、寻求共同接受范围。 b、强硬的最初立场和逐渐让步的策略。
三、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评价
形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之本性
• 例如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最希望得到的报酬是一笔能救命的资金。 在获得这笔资金的头两年里,公司可能依然亏损或赢利很少,即投资 者向公司提供报酬(资金)的能力要大于公司向投资者提供报酬(利润) 的能力。这样,投资者就获得了对公司的权力。在合作关系中,投资 者可以按他开出的条件与公司谈判,而公司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二人各判
罪 B 释放
十年
• 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 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 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 ------180页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 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 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霍曼斯交换论 课件

霍曼斯交换论 课件
行为主义交换论 乔治•卡斯珀尔•霍曼斯
George Casper Homans
于艳华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 论
• • • • • 个人生平 代表著作 主要理论 相关评价 参考文献
2
个人生平
•1910年8月11日生于美国麻省波斯顿,父亲Robert Homans 是一位律师,母亲Abigail Adams Homans 是美国第二任 总统John Adams 的后裔。 •1923-1928年在ST.Pauls预科学校读书;1928年入哈佛学院, 主修英美文学,1932年毕业。 •1934-1939年,到哈佛大学新建的Harvard society of fellows 任Junior Fellow,研究社会学、心理学和历史学。 1939年成为社会学系教师,讲授工业社会学、功能主义人 类学和中世纪历史。 •1941年入海军参加二战,4年后返回哈佛。 •1946年任哈佛社会学系副教授,1953年任教授,1955年在 剑桥访学并获得MA,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70年退休。 •霍曼斯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9 年5月29日逝世于麻省坎布里奇。 3
18
主要命题
• 理性命题 (Rationality Proposition)
在对两种行动之间进行选择时,人们会根据当 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的增加,其结果的总 价值也会增大的行为。 该命题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 综合,同时也是对它们的限定。 行动=价值×可能性 霍曼斯断言,人们在这种意义上是理性的,即 在各种选择面前,他们往往倾向于导致等式右边价值最大 化的行为。 理性命题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 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
对个体来说,其行动的结果越有价值, 他就越可能从事这种行动;反之,其行动的结果 越是没有价值,或带来惩罚,他就越不可能进行 这类行动。 价值命题指出人们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 有价值判断参与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人物简介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波士顿。

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

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

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他早期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

后期,他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

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

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

一、背景2O世纪4O年代以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社会学界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适应美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帕森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由AGIL等四个有机部分构成,其中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结构、承担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功能。

这正如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说:“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

然而,社会结构和功能如此的完美性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丰富性特征.因而往往也就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显然不符合20世纪6O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现实,这种理想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所构造的“理想类型”引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严重不满。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霍曼斯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出版了《人类群体》、《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社会交换的性质》和《社会科学的本质》等著作。

他是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因而被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理论或演绎交换理论。

理论渊源霍曼斯最初是一个有批判倾向的功能主义者。

他认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太抽象、太空洞,忽视了社会中作为行动者的人的重要性,忽视了对人的研究。

他主张,社会学应该回到最明确的事实中去,而明确的事实就是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

20世纪60年代初,霍曼斯逐渐同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决裂,创立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把社会现实看作个人行为的结果,把社会结构看作是由个人行为创造和维持的。

为解释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霍曼斯修改和吸收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经济人”假设:人理性地算计自己在某一市场中行为的长期结果,并试图在交易中获得最大的物质利益。

霍曼斯认为,经济学的这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因为:第一,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只是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第二,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算计;第三,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以及其他紧缺物质产品;第四,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而并不是市场中才有交换行为。

霍曼斯还吸收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认为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表示。

霍曼斯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论到人类行为上,坚信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具有解释力。

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为解释人类的基本行为,霍曼斯借用和改造了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有关概念,比如行动、期望、刺激、情感、报酬、成本、投资、利润、价值、惩罚等,建构起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

他试图通过一般命题系统,演绎出经验规则,从而解释人类行为。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九章 社会交换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九章 社会交换理论
同类物,也可以是异类物。例如 以金钱换取金钱、等都是同类物 交换;但以金钱换取实物、则是 异类物交换。爱默森指出,如果 交换关系是同类物的交换,那么 交换关系将是封闭的。封闭关系 有两种:一种是圈形的 ;另一种 是网状的 A同1、类A资2、源A的3、行A动4分者别。代封表闭4位网拥里的有 交换关系是均衡的,因为每一个 行动者都与其他行动者有交换行 为。但是如果有新的第三者加入,
(2)外部交换(对应于外部报酬):类似于韦伯的工具行 动,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3)混合型交换:往往是以内部交换为名,行外部交换之 实。
第 三
内部交换与外部交换比较

报酬类型 交换物 遵循的原则 根本属性 侧重点
外部交换 外部报酬 功利性的物质利益 经济原则 工具理性行动 交换结果
内部交换 内部报酬 非功利的情感 道德原则 价值理性行动 交换过程本身
第九章 社会交换理论
第 九 章
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二节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第三节 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第四节 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第 九 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明确交换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来源; 2、正确区分霍曼斯和布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各自的理论缺


一 节
社会交换的特征
社会交换的特征(与经济交换比较)

二 节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乔治·霍曼斯(George C. Homans)1910年出生于美国波 士顿的一个富有家庭,1932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因偶然的机会而转向了社会学研究。1934年与查尔斯·柯 蒂斯合著的《帕累托理论介绍》,给他在社会学界带来了 声誉。霍曼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哈佛讲学,曾出任过 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64年当选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
) 价值 情感 互助 规范 代价(费用) 投资 利润 公正性期待 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 剥夺与满足命题 攻击与赞同命题 理性命题 吸引与竞争 分化 整合与冲突 共享价值观 制度化
三、 思考题
1、试分析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和意义。 2、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评价交换理论在整个社会学理论中的 地位和作用? 4、交换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布劳的交换理论与霍曼斯的理论之间 在研究重点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布劳看 来,霍曼斯关于所有社会现象的解释都植 根于心理学原理的看法未免过于极端。
二、 关于社会交换的基本概念
与霍曼斯把一切社会活动都看成是交 换行为不同,布劳把交换理解为特定类型 的交往。
三、 基本交换过程
与霍曼斯集中分析抽象的交换原理的 做法不同,布劳在确立了交换概念之后, 马上把注意力集中于分析基本的交换过程, 即社会交换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形态上。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社会学和经济学一样都研究通过相互 行为而实现欲望满足的问题。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人类学家对初民社会经济行为的研究 也为当代交换理论提供了主题与范畴。
(三)行为心理学和交换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和人类行 为的自然科学,它以刺激—反应作为解释 行为的原则。
5、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布劳从社会结 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 过程。其理论目标是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 视研究人的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 局限于小群体范围的不足。布劳理论试图 从人际关系的最小单位推演到较大的研究 单位——社会结构,探讨权力、规范等社 会生活中的复杂结构问题。
6、布劳的宏观交换理论中的新概念。布劳在 分析宏观过程中,除了他的基本交换理论 外,还增添了诸如共享价值观、制度化这 样的新概念。共享价值观,是指参与交换 各方共同接受的统一的社会标准或规范, 它为宏观交换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但要使交换成为稳定的模式,必须有一个 制度化的过程。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学时)(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提出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研究天文现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化学,研究化学现象;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最后,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前四种科学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专门研究,成为独立的学问,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尚未进入实证阶段,成为真正的科学。

孔德把这门科学最初命名为“物理社会学”,后来改名为社会学。

(二)社会秩序论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

它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

孔德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

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变迁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孔德根据他的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度阶段、工业阶段。

智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思考题】1、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如何评价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2学时)(一)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宇宙间一切都在进化,上至天体的形成,下至物种、人种的起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领域到人类社会,均受进化规律的支配。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一、乔治·霍曼斯人物简介霍曼斯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出版了《人类群体》、《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社会交换的性质》和《社会科学的本质》等著作。

他是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因而被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理论或演绎交换理论。

二、理论渊源(对功能理论的批评)霍曼斯最初是一个有批判倾向的功能主义者。

他认为(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太抽象、太空洞。

(2)忽视了社会中作为行动者的人的重要性,忽视了对人的研究。

他主张,社会学应该回到最明确的事实中去,而明确的事实就是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

20世纪60年代初,霍曼斯逐渐同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决裂,创立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把社会现实看作个人行为的结果,把社会结构看作是由个人行为创造和维持的。

为解释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霍曼斯修改和吸收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经济人”假设:人理性地算计自己在某一市场中行为的长期结果,并试图在交易中获得最大的物质利益。

霍曼斯认为,经济学的这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因为:第一,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只是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第二,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算计;第三,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以及其他紧缺物质产品;第四,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而并不是市场中才有交换行为。

霍曼斯还吸收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认为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表示。

霍曼斯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论到人类行为上,坚信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具有解释力。

三、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为解释人类的基本行为,霍曼斯借用和改造了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有关概念,比如行动、期望、刺激、情感、报酬、成本、投资、利润、价值、惩罚等,建构起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在20实际60年代早期,针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不足,交换理论开始初露头角,在经过霍曼斯、布劳、科尔曼和埃默森等人的努力后,在20世纪60、70年代,交换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学理论中最重要、最多产的分支之一。

那么为什么称他们的理论为交换论呢?原因在于这些社会学家都认为社会领域的特征在于:生活于其中的行动者在同他人的关系中受其得到的酬赏或效用的驱使而彼此交换资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下面重点来对霍曼斯和布劳的理论进行介绍,来详细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社会交换论主要有三个理论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尤其是斯金纳的)心理学【大家自己看看,吸收古典经济学中的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该理论认为经济学对商品的分析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也适用于社会领域,如父亲和孩子交换;人类学,我们在经济人类学中学到,人类学认为在初民社会,交换的功能并不仅在于经济、物品的交换,更重要的是交换是实现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关键在于刺激,即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表示】。

我们要讲的这两个人,霍曼斯着眼于个人层次对个人行为进行解释,其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和功利主义基础之上,我们一般将他的理论成为行为主义交换论;而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我们一般将他的交换论称为社会结构交换论。

首先我们来看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第一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霍曼斯1910年出生于美国的波士顿,原来在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他转向了社会学研究,他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64年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霍曼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早期对结构功能主义很有兴趣,《人类群体》是他这段研究的代表作。

后来他的研究转向交换论,成为社会交换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返回到人》(1964);《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

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

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
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社会交换 理论也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而产生的。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从宏观的社会角色、 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去研究社会,而社 会交换理论则以微观的个体为研究单位。 该理论从人际互动中最基本的形式— 交换—中发现形成社会结构的最初动因。
3、整合与冲突
在一个社会中,要让下级心甘情愿地服从,必 须使权力转化为合法权威。 当权者能否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取决于他能否 按公平和互惠规范与下级实现交换;对权力的集 体赞同和集体规范是形成合法权威的基础。 合法权威的确立,改变了群体成员的互动模式, 群体成员不用再为每次具体的交往讨价还价,从 而减少了分歧和争执,提高了效率,上下级力量 达成平衡,从而促进了群体成员之间的整合。
5、攻击-赞同命题(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该命题注意到了人类行动中的情感因素。
(1)攻击命题: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他预期的回报或 使他受到意料不到的惩罚时,他会感到气愤,并采取攻 击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2)赞同命题:当他的行为使他得到期望的回报,尤其 是当回报大于其预期或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 到高兴并采取赞同行为。
3、价值命题(value proposition): 某人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越可 能采取这种行动。(这一命题强调了行 动结果的价值水平对行动的影响)
4、剥夺-满足命题(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某人在近期内越是频繁地得到某种报酬, 这种报酬地追加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这一命题是 对成功命题的限定,考虑到了时间因素)
(一)基本概念(10个)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资料讲解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资料讲解
(1)其理论与结构功能理论的不同之处:
结构功能主义重视均)布劳的社会交换论在方法论上不同于霍曼斯的地方, 有两点:
①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即以 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行为,布劳则更多地倾 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 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 效应。
• 齐美尔的交换原则:[特纳P271]
⑴吸引原则:行动者越是感到对方的资源具有价值,他们 之间就越有可能建立交换关系。
⑵价值原则:行动者对某一种特定类型资源的需求越迫切, 同时得到的可能性越小,则这种资源对他越有价值。
⑶权力原则:
A.行动者越是认为另一人的资源的价值越大,后者对其拥 有的权力越大。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
㈠社会背景 50年代中后期,由于美国国内社会矛盾的普遍激化,人们逐渐
发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并不能解释日益激化的美国社会矛盾,认 识到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开始普遍强调 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反对那种只把人作团体的组成部分, 而不把人作为社会个体行动者的理论观点。 ㈡思想来源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交换理论 2.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 ⑴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姑表联姻模式 ⑵马林诺夫斯基特罗布里恩群岛KULA RING交换 3.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4.早期社会学家的交换理论:齐美尔
络理论。 交换理论同网络分析方法的结合,给传统交换理论注入了
活力,使它在困境中出现了新的转机。
五、社会交换理论的总结与评价
1.打破了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推动了社会理 论研究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2.有助于理论研究走出结构功能主义设立的理论迷宫, 走出以平衡、和谐为特征的“乌托邦”,更贴近地研究 社会现实。

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之比较分析

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之比较分析

人 际传 播
行 为主 义 交换 论
后在西方逐渐兴盛流行 , 2 O世 纪 6 O年 代 开 始在 全 球 广 泛 传 播 。社 会 交 换 理 论 有 两种 基 本 取 向 , 一是 个 人 的心 理 取 向 , 即 把社 会交换 归之于个人 的功利计 划与内在动机 , G. C . 霍曼斯 是这一取 向的代表人物 ; 二是 结构的集体取 向 , 即 把 社 会 交 换 归之于社会结构 的制约与社会规范 的引导 , P . M. 布 劳是这 取 向的 杰 出 贡 献者 。本 文 试 图 对 以他 们 二 人 为 代 表 的 社 会 交换理论作简要分析。
会 活动 , 都 是 一 种 交换 活 动 , 交 换 是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普 遍 现 象 。他 的理 论 具 有浓 重 的功 利 主 义 和 行 为 主 义 色 彩 , 尤 其 强 调 对 社 会 交换 和 人 际传 播 行 为 作 心理 学解 释 。 { 二) 基本 概 念 行动、 互 动、 情感、 刺激 、 报酬 、 成 本、 投资 、 利润 、 剥夺、 满 足 这 十 个概 念 构 成 了霍 曼 斯理 论 的 基 点 , 它们 相 互 结 合 , 建 构了关于社会交换和人际传播 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霍曼斯 借 用 了大 量 经 济 学 的基 本概 念 如 “ 成本” 、 “ 投资 ” 、 “ 利润” 、 “ 亚 制度 行 为 模 式 ” 、 “ 经 济学第一原理 ” 和“ 边 际 效 用 递 减 原 理” 等来 阐述他 的理论 , 运用 “ 数量 ” 和“ 价值 ” 这两个重 要 的 分 析 变 量 来 形 成 其 理 论 命 题 ,体 现 出 立 足 于 经 验 研 究 的 特

论者 , 他创 立的行 为交换理 论是应用于具体情境 的行 为心理

第十一章社会交换理论

第十一章社会交换理论

个体按约活动就是体现了群体旳道德规范。 (“It is groups, and not individuals, which carry on exchange, make contracts, and are bound by obligations. ” )个体间旳互换就是按照群 体规范进行旳,同步也就巩固了这些规则与 规范。因而,莫斯以为,既不能像功利主义 那样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也不能像马林诺斯 基那样过分强调个人旳心理需要,而应该以 为个人是社会群体旳代表。最终,互换关系 产生于群体道德,并巩固和服务于群体道德 这一自成一格(suigeneris)旳实体。
4.在互换过程中,人们根据其获取有价值商品旳难 易程度区别出多种群体,并造成权力、威望和特权旳 差别。
②马林诺斯基和非物质互换论
Bronislaw Malinowski and Nonmaterial Exchange
《西太平洋上旳航海者》(The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在这本书中,马林诺斯基对物质性或经济性旳互换同非 物质性或符号旳互换进行了区别(material or economic exchanges from nonmaterial or symbolic exchanges )。 马林诺斯基以为,库拉圈不但是经济旳或物质旳互换网,而且 是用来加强社会关系网络旳符号互换。他指出:“一次交易并 未结束‘库拉圈(Kula ring )’旳关系,规则是,‘一旦进 行库拉交易,永远进行库拉交易’,两个人之间旳伙伴关系是 永久旳、终身不变旳事。”“尽管在库拉原则中确实存在着纯 经济性旳交易,但马林诺斯基观察到,臂环和项链(armlets and necklaces)旳仪式性互换才是库拉互换原则中旳主要功 能。

第七讲 社会交换理论

第七讲 社会交换理论
感、赞同、反对等。在交换中,情感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 ⑥成本——指人们在进行行动时失去的报酬或受到的惩罚。 机会成本: ⑦利润——指在人的行动结果中,报酬部分减去成本(代价或费用)
部分剩下的纯报酬,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⑧资源——指个人的全部特性和经验,包括技能、性别、种族、出
身、社会地位、知识、专长等等。 ⑨刺激——指环境中的暗示能够引起个体作出行动上的反应。 ⑩公正性期待——指由于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费用和所得报酬之
在这些著作中,霍曼斯把人类行为视为交换行为,使用“个体主义 方法论”研究交换行为,尝试建构能够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体系。
(一)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
从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看,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也是在反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结构功能主义缺乏解释力 ①功能主义不是一个演绎系统 ②功能主义只描述社会,不解释社会。 ③功能主义没有普遍性。 2.结构功能主义忽视人的能动性 霍曼斯认为,结构功能主义过于抽象和空洞,忽视了对社
霍曼斯的早期理论受帕森斯和默顿的影响较大,1950年出版《人类 群体》,在美国社会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后来,在哈佛大学动物心理学教授斯金纳的影响下,霍曼斯的理论 旨趣发生了转变,转向社会交换理论。
主要著作有:《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1959)、《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形式》(1961)、《返回到人》(1964)、《社会交换的 性质》(1967)等。
间的比例关系构成的主观期待。 在上述10个基本概念中,“报酬”是最核心的。人们的所有行为都
是为了获得报酬,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以上这些概念是构成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石”,它们相互组合,
组成一系列命题。
(三)行为交换论的基本命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 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 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 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 性行为,这样对他来说有价 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 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 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 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 想中的惩罚。继续做得到报 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 的再度发生。
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 ,人们会选择当时他所 认识到的行动结果与获 得这一结果的概率之乘 积较大的那一种行动。 报酬价值大但得到的概 率小,会降低人们行动 的可能性;反之,报酬 价值大且得到的概率也 大,则会提高行动的可 能性。
对霍曼斯行为交换理论的评价
• 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 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 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 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 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 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 • 再次,就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 实质而言,他为了一味地反对帕 森斯的功能主义,只介绍了处于 微观水平上个体之间所进行的社 会交换原则,而没有深入揭示建 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 的社会交换。这一点就为布劳、 科尔曼等人所批判。布劳认为不 能把复杂的社会结构还原为简单 的心理现象,由于社会事实具有 与小群体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 心理学命题无法取代社会学命题 去准确地把握和解释社会事实。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一)成功命题 (二)刺激命题
(三)价值命题
人的行动与动物有 着相似的地方,他 要遵循报酬原则。 也就是说,如果个 体的某个行动越是 经常受到报酬和奖 ,那么他就越有 可能有经常类似的 行动 。
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 .如果某一特定的刺 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 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 来某种报酬或奖励。 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 去的刺激越相似,个 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 似的行动。
情感 规范 代价
指人的进行活动时失去的报酬或受到的 惩罚。
一、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资源
指个人的全部特性和经验,包括技 能、性别、种族、出身等,在社会 交换中,资源被用作投资。
利润
指人的行动结果中,报酬部分减去代 价部分后剩下的纯报酬,包括物质和 精神两个方面。
公正性期待
指由个人过去心动中所付费用 和所得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构 成的主观期待。
目录:
一、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三、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实际意义 四、霍曼斯交换理论的缺陷。
一、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活动 报酬(或奖赏)
指群体成员具有的行为表现, 其特点是逃避惩罚,追求报酬。
指能满足有机体某种需求的强化物。
报酬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 价值:指刺激提供报酬的程度。
价值
在群体中个人之间具有的内部兴 致,如好感,反感,赞同,反对 等。在交换中情感也可以作为一 种社会资源
一、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和影响,通过它
互动
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活动变成以追求报酬 和逃避惩罚为目的的行动。 在群体中个人之间具有的内部兴致,如 好感,反感,赞同,反对等。在交换中 情感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 指群体中公认的行为准则,人们以它 为标准调整自己的行为,明确那些行 为方式是应该的,那些是不应该的。
四、霍曼斯的理论缺陷
1.心理还原主义 :把人类的一切 行为都归结为简 单的心理行为;
2.理性经济人 假设:人的行 为并不都是理 性的;
四、霍曼斯的理论缺陷
3.简单化倾向: 忽视了人和动 物的区别。
4.对等原则: 不符合实际; 5、无法解释宏 观的、群体现 象。
对霍曼斯行为交换理论的评价
•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 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 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 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 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 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 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 • 从经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际交往、社会交换的 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换的双方各自获得最大利益, 特别是提出了交换的经济性、社会性、目的性 以及主体性,这为解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 会交换行为提供了成功的理论范式。
三、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实际意义
•对整合的解释。 在同一地理环 境中生活的人, 培养出共同的 信仰、传统的 友谊,使得人 们彼此行为之 间产生了一定 程度的相互接 受既赞同,导 致社会肯定。
•对权力的 解释,霍 曼斯用交 换关系中 “最小利 益原则” 解释权力 的产生 。
•对地位 的解释, 霍曼斯认 为社会交 换的实质 是平等、 公正的。
霍曼斯生平介绍
1910年出生于美国东部波士顿。 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 学学士学位。 1939年_——1941年任大学讲 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 军服役。 1946年再次回到哈佛大学。 1934年与人合著《帕累托理论 介绍》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和 好评,从此步入社会学界。 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
对霍曼斯行为交换理论的评价
• 其次,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 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 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 生活、人类文化以及人类实践活 动的意义和价值。他把整个社会 的关系简单地还原为动物为了生 存、纯粹的本能的交换关系,忽 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复 杂的关系加以简单化,用单一理 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把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 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问的相互 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的行为, 这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 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 越有价值.那么他就 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 行动.反之。如果某 种行动产生的结果使 得此人受到惩罚.那 么他就有可能采取措 施避免类似行动的发 生.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四)剥夺与满足命题
(五)攻击与赞同命题
(六)理性命题
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 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 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 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 价值感就会减少。剥夺 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 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 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 酬使他不再马上需要更 多的酬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