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0《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 青山处处埋忠骨》 精美教案(统编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精美教案(统编版)一、教学内容《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事迹。
课文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2.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学素养。
3. 教学重点: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
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学素养。
七、作业设计1. 课下阅读: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赞美志愿军战士的作文。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大意和核心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词组和句式。
3.学会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及命运。
4.能够准确并流畅地朗读课文。
5.能够通过讨论和写作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和课堂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展示的主题和价值观,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命运,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讨论。
3.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2.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
3.学生对于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讲解课文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细读课文•逐段解读课文,重点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
3.讨论学习•分组进行课文分析和讨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交流看法。
第二课时1.课文理解•学生课下准备并朗读课文,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角色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不同人物,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把握。
3.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寓意。
第三课时1.写作训练•学生就课文主题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勇士忠骨的理解和感受。
2.作品展示•学生课堂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相互评价分享。
3.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情感体会。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所蕴含的历史情感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情感和价值观。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抗日英雄们英勇斗争,为国捐躯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烈士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教育学生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感到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烈士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烈士的英勇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生字词卡片4.分组讨论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烈士的英勇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课文大意。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本课通过讲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了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课文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重点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4.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中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3.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节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革命先烈的具体事迹,让学生理解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青山处处埋忠骨》2.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教学卡片:革命先烈的图片和事迹4.教学课件:课文内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示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革命先烈的图片和事迹,引导学生回顾对革命先烈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节奏。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描写先烈的英勇事迹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先烈在斗争中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教育人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先烈的英雄事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同时,学生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难点: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2.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所讲述的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深刻领悟到烈士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还需要教师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烈士们的伟大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士们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难点:领悟烈士们的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资料2.相关图片或课件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为什么要尊敬英雄?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气、情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烈士们的英勇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如何将烈士们的伟大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五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10青山处处埋忠骨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统编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素材,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畏强敌,英勇斗争,不惜牺牲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针对本课文的革命历史背景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爱国情怀的培养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革命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历史背景。
2.图片: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视频:准备相关的革命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革命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故事和主要情节。
2.理解诗词《青山》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对英雄主义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青山》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掌握《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人物形象及情节。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了解背景故事1.分组讨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题和背景。
2.老师讲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3.听诵《青山》诗词,理解其意境。
第二课时:学习诗词《青山》1.分析《青山》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2.针对生词进行词语解释和例句讲解。
3.进行诗词朗读和赏析,讨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第三课时:阅读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1.给学生分发课文,让学生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逐段解读文章,讲解生词和重要句子。
3.学生小组讨论文章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第四课时:课文深度剖析1.学生展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理解。
2.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
3.进行小组展示,总结课文核心内容。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多媒体呈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课堂表现。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小结或心得体会。
3.课外拓展:布置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或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的任务,并写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历史和文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人文知识,激发学生对英雄主义的感悟。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先烈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学习英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文了解英雄的事迹。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和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PPT或其他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展示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标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导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写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本课篇幅较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学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先烈的伟大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先烈精神等方面,仍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可能不太了解,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叙事线索;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先烈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叙事线索;感受先烈的伟大精神。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某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课文中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先烈的伟大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合作探讨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以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2.相关资料: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以便于学生了解和补充。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人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人物都是先烈的代表,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内容及背景;–掌握本文的主要词语和句子;–能够初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培养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主要词语和句子,初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描绘的主人公情感,感受作者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放映有关烈士抗战的影片,让学生感受烈士事迹的伟大,并引导学生讨论有关英雄和烈士的话题。
2. 预习(10分钟)请学生先阅读课文内容,从标题入手,让学生猜想《青山处处埋忠骨》可能讲述的主题,了解主题后再阅读全文。
3. 阅读(15分钟)学生朗读全文,教师逐段讲解,分析生字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
让学生试着复述全文。
4. 感悟(15分钟)通过问题直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发散思维,谈谈自己的感受。
5. 课文分析(15分钟)对课文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6.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7. 典故解读(10分钟)解释文中典故,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8.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回顾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四、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重点句子;2.小组讨论烈士精神的内涵;3.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为题写一篇感想,展示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感受到烈士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情感,提升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先烈的英勇事迹。
本课以先烈的精神为主题,通过描绘先烈在斗争中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学习先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也对先烈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的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先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迹。
2.难点:深刻理解先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先烈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先烈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对先烈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体验先烈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先烈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先烈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先烈的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文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启发学生关于历史和英雄的思考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分析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课文的朗读与讨论教学难点•领会文章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代的启示三、教学准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材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课堂宣传资料和图片•教学活动设计、课件制作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等展示革命英烈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2.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共鸣。
第二步:学习课文1.讲解课文的背景和主题;2.学生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和生字词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1.分组讨论课文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步:课文赏析1.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写和感人情节;2.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悟。
第五步:课文延伸1.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作业,让学生撰写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或感悟;2.进行课堂展示和分享。
五、课后作业1.复习并背诵本课文;2.撰写本节课的思考感想;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革命英烈的故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爱国主义情怀,在课文中获得启示,加深对革命英烈的敬仰,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加强相关主题的延伸和引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0《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部编版
语的掌握情况。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
容。 (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 抗美
1. 订正听写的词语时,依 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 强 调。
援朝战争中光荣牺 牲,毛主
席惊悉这个噩耗 后极度悲痛 2.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的心情和对 岸英的遗骨是否 可以分别从课文的两部 分内
归葬的 抉择过程,表现了毛 容来说。
[ 来源 : 学 .科 . 网 Z.X.X.K]
(2) 指名谈理解,教师相
① 找到令自己感动的句
机点 一 拨。
子 [ 来源 : 学 | 科网 Z|X|X|K]
② 展开合理想象:漫漫
3. 介绍毛 - 主席的亲 - 人为 革 长 夜中,毛主席会想些什
命牺牲的资料。
么?毛主席会是怎样的 心
4?指导朗读。
情?
等 13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一代伟人 毛主席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
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 能够通过描写人物动作、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了
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能够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 制作课件,准备相关背 " 景资料。 ( 教师 )
的眷恋。”
怀。
c ?心理描写:“儿子活 着
不能相见……就尊重 朝鲜人 b. 神态描写表现了毛主 席
民的意愿吧。”
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 丧子之
②指 导朗读。 (3) 关注第 8 自然段中的
重点词句。 ①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a. 指导学生理解“踌 躇”“黯然”。
b. 指导学生理解 「 “转向 窗 外”“指”“示意”。 ②指 导朗读。
写得正「确、美观。展示 自
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词句段运用(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情景: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
照样子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毛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时会想些什么?(感受到毛主席其实很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感情)
③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
预设:
(1)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2.课文为什么以它结尾?
(提示: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事迹正是诗句的写照;毛主席最终作出的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话的内涵;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和毛岸英一样为国捐躯,他们即使安葬在异乡,精神也永远与人民同在。)
【达标检测】
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课题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词句段运用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学习目标】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题材,通过讲述革命烈士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的申请书事件,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革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但对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难点: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3.革命烈士的事迹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讲述的是谁的事迹,发生在什么时代,为什么值得纪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青山处处埋忠骨”、“革命者”、“申请书”等。
让学生说说这些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位抗日英雄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英雄的遗体被安葬在青山绿水之间,课文通过讲述英雄的事迹,教育学生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本文结构紧凑,情节感人,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但对于文中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可能还需要引导。
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英雄主义精神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抗日英雄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怀,树立英雄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培养英雄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同时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英雄主义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课文多媒体课件3.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英雄为什么要牺牲?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英雄的豪情壮志,注意朗读的语气和情感。
然后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如何才能更好地朗读课文,更好地表达英雄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英雄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统编版一. 教材分析《10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烈士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及毛岸英母亲贺子珍将其安葬在朝鲜的情景。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在文本分析、情感态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产生困惑,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同时,学生对于先烈的英勇事迹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通过这篇课文,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他们的伟大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文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对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的理解,以及对先烈精神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中,提高情感体验。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先烈的英勇事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3.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毛岸英烈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有关先烈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导学案设计
②指导朗读。
(2) 关注第7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①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a. 动作描写:“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b. 神态描写:“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c •心理描写:“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②指导朗读。
(3) 关注第8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①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a. 指导学生理解“踌
躇”“黯然”。
b. 指导学生理解「“转向窗外”“指”“示意”。
②指导朗读。
(4) 关注第9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①岀示相关语一句。
②体会毛主席漫漫长夜中的内心活动。
2. 理解诗句。
(1) 课件出示诗句。
(2) 指名谈理解,教师相机点一拨。
3. 介绍毛-主席的亲-人为革命牺牲的资料。
4•指导朗读。
b.从语言描写中体会毛主
席的悲伤。
②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
「句,读岀毛主席内心的悲
痛。
(2 )①a.从动作描写中可以
看岀毛主席抉择时的痛苦,
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父亲,
他那种令人感动的常人情
怀。
b.神态描写表现了毛主席
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
痛。
C.结合心理描写,谈一谈
自己对毛主席内心两种想法
的体会。
②练习朗读相关语句,读岀
毛主席的丧子之痛,读岀伟
人的宽广胸怀。
(3) ①a.联系上下文体会毛
主席的内心活动。
b.体会毛主席仍然沉浸在
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但又
不想让秘书看见。
②读出毛主席内心的无限悲
伤,体会抉择之痛。
(4) 体会心理活动。
①找到令自己感动的句
子[来源:学|科网Z|X|X|K]
②展开合理想象:漫漫
长夜中,毛主席会想些什
么?毛主席会是怎样的心
情?
2. (1)齐读诗句,理解诗句
的表面意思。
(2)联系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畅谈自己对这两句诗的
理解,体会毛主席是平凡
2 •在理解毛主席同意将毛
岸英的遗骨留在朝鲜的想法
时,教师适当介绍抗美援朝
的资料,让学生有更深刻的
体会。
3•在资料的分享、汇报
中,引导学生谈感受,感受
毛主席的博大胸怀,产生
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之
情。
4 •教学要以读为主,读
读、议议、读读。
在读中进
一步感受毛主席的情感,在
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来源:学.科.网Z.X.X.K]
《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一、说体系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
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
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本课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知毛主席的伟人胸怀和常人情怀。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三、说流程
(一)导入明标借助多媒体视频导入课文。
(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
(二)出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1. 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2. 生齐读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
(三)自学质疑
自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并随笔记下自己的感受。
(四)小组交流、展示点拨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并带着感情朗读。
(学生能通过朗读能找到一些描写,体会出主席的悲痛心情,所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
(五)训练拓展小练笔: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体会到的情感,联想画面,运用文中的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这既是情感的抒发,也是一个课堂反馈。
四、说效果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我把握住高年级略读课的教学要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讨论,引导学生着重感受毛主席的常人情怀和伟人胸怀,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达到了一课一得的目的。
五、说反思
本课文章蕴含的情感饱满、深厚,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主要采取以点覆盖的朗读方式,学生对于情感的细腻体会还是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