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
杨承石人和街小学
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昆明四季如春,而重庆一春四季,你是怎样理解“一春四季的”。(以此引入对气温的统计,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
生:春天感受到四个季节
师:你是怎么感受的,是字面理解还是切身感受?
生:都有
师:那需要用数据说话,老师这里从气象局获得了重庆的气温数据。(出示统计表)
师:除了统计表,我们还有哪种整理信息的方法。
生: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看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更直观
师:条形统计图是怎么做到直观的,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可视化(学生的水平比较高,如果放我们那里,学生很难回答得出,不过老师的思路很好)
生:从条形的高低看气温的变化
师:那我们再看看折线统计图。——师板书
生读,师问“你们在生活中哪里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生:股票、心脏等(这个回答是结合生源的,在后面的评课和说课环节,老师做过课前预测,通过对200个学生的调查发现,全部学生都知道折线统计图,也见过,但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可能也就少部分见过了!)
师:根据信息画出你心中的折线统计图?如果不能,可参考课本105页。(第一个练习,学习单)
选取学生的作业单展示(在后面的说课中,老师想找一个在原点开始画的作业,这个班学生的水平比较高没有找到,同样找了有错误的作业,只描点连线,没写数据),并请讲解作图过程。
师生共同归纳出折线统计图的两个要素:点线师并板书
师:点表示什么?(在这里我特别赞赏的教学,将知识点一步步落实到实处,细处,并且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生:表示数的多少
师:那已经知道数的多少了,还连什么线呢?
生:看出变化的趋势
师:反应出哪些趋势?(老师不停的发问,环环相扣,都是有目的的开展,为目标服务,这堂课的重点就是读懂折线统计图。充分体现了学生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也不教,只教学生不懂但能学会的,教学以学情为起点)
生:增加减少
师:在统计图中描一描数量增加的线?
请生上台表示
师:增加的数量一样吗?
生上台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算的
师:除了算以外,还可不可以看出来?
生:线段越长,温差越大,上升的数量多
师总结:用长短来看
生:可以用数格子的办法
请生上台说明,实际也是看长短
师:还可以怎么看
生:线段的斜度、坡度陡
师:哪些线可以看出数量减少
生:长短上台说明
师:谁用坡度来说一说
生:陡变化多
生:我要补充一下,可以看角(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班上学生的习惯特别好,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在认真听,这是特别重要的)
请生上台说明
师:有一条线没描,为什么没描?
生:数量没变
师总结板书,上坡线表示数量增加下坡线表示数量减少上坡下坡表示数量变化的趋势(都是用线板书的,力求板书简洁清晰)
师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诊就隐藏在点和线当中
师:刚才我们用条形,折线表示了温度的变化,你们觉得哪个更适合,老师来统计一下?
师:你们觉得哪种情况下使用条形统计图,哪种情况下使用折线统计图?
生畅所欲言
生:各有各的优点
师:我这里有两个统计表A B(都是奥运会金牌的数量,A为几个项目B为一个项目)
师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用PPT调换条形,问可以吗?(可以)
师:折线统计图可以交换数据吗?(不可以)
(后面评课时张巧辉老师点出这里老师缺乏了总结,为何条形可以,折线不可以)师:(通过这样的引导)问什么时候用条形统计图,什么时候用折线。
生:同一数量的变化用折线
生:不同数量用条形
(要让学生知道无论是条形还是折线都是统计的方式,是并列存在的,只是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形式更便于统计,不是折线师条形的优化产物,改变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常犯的错误)
师:这里有我女儿的身高数据,生做折线统计图
师:推测女儿六岁的身高(PPT显示了女儿五岁的身高数据)
生按一年10CM来推测的
师:那三十岁呢?
如果按此推可能是3M,长大18岁
师再次补充父母身高,女儿的信息
师:再做推测,做到有理有据!
生:168CM
扩展学习:
师出示龟兔赛跑的统计图提问:可以叫龟兔统计图吗?你怎么判断的?生:兔子休息了。
师:你可以用数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要讲得声情并茂,有趣!
最后在故事中结课“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就会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