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地质报告是地质测量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其质量的好坏影响全局,必须严加对待。

报告的文字部分必须有事实,有分析: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并根据所学理论辨证唯物地进行分析,分析时避免各章节之间自相矛盾。叙述要精简扼要,切忌堆切资料或言之无物地乱扯一气;图件必须真实、合理,整齐、美观、符合规范,反对弄虚作假。

报告封面统一采用“安徽理工大学本科学生实习报告封面”(教务处网页下载),沿左侧竖直装订,第一页为目录,目录应包括文字部分的章、节、名称、开始页数、附图部分的图名。

报告的编写提纲如下。

绪论

概述工作区总体情况和工作过程。

⑴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图幅编号、名称、范围和总面积。

⑵区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山川地势、地形的特征,山岭及河谷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露头情况,植被覆盖程度,气候特征等。

⑶区内的经济和交通概况,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人口密度、资源开发及交通路线等。

⑷工作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的最主要特征,以往地质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程度简述及评价。

⑸本次工作的性质、目的、任务,主要解决哪些地质问题,工作的组织情况,工作时间的安排,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手段,完成的工作量、最终提交的成果等。

⑹附图:交通位置图、完成工作量表(表10-1)。

表10-1 调查区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绪言部分要力求简明扼要,不是描述风景,也不是写自然经济地理报告,要

写与本次工作有关的内容,帮助阅读报告的人了解工作的前提,测区的一般情况及工作情况。文字要简练,层次要分明。

1. 地层

首先应概述本区地层的发育情况,如所具有的地层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的概貌等等,然后应该根据地层时代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详细叙述地层各组、段的分布特征,出露情况,岩性特征,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接触关系等等。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根据实测剖面及实测填图时的野外记录,不能单纯描述实测剖面的地层特征,因为那只是剖面线上的地层特征,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区域。例如区域内各不同地段的岩相特征,地层厚度等等都可能有较大变化,因此要综合全区进行叙述,但不排除在叙述某一地段的岩性变化特征等,可以引证实测剖面的资料,或者引用路线地质剖面图来表示,因为这是地层发育的更真实确切的记录。

本节可附图:路线地质剖面图、地层接触关系素描图、实测地层剖面图、柱状图及柱状对比图等。

注意:本章应为“地质发展史”一章打下伏笔,故应从成因、岩相建造观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因此,本章内容不要写岩层的产状要素,重点在于岩性、厚度、所含化石、接触关系、分布范围的描述;每一地层单位中的细分层应与综合柱状剖面图一致。

2. 岩石

岩石部分主要描述侵入岩类(深成岩、浅成岩及脉岩等),火山岩部分的描述放在地层部分予以描述。

对于岩浆岩的叙述,应该逐一地描写该区出露的各个岩体的特征,包括岩体出露的位置、规模,所处的构造部位,岩体的形状,与围岩接触关系,三维空间的产状特征,岩体内的分相情况,岩石类型及名称,岩体内外接触带的蚀变特征等。其次要叙述岩石的物质组成,包括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岩石所经受变化及改造等等。通过一系列野外及室内的岩石学研究,查明岩石类型,形成的时代,与围岩的关系、含矿性等等。

注意:“岩石”一章指侵入岩,重点在岩性描述,如没有作镜下鉴定则根据肉眼鉴定,越详细越好,描述的先后顺序最好按时代的新老。如时代没有查明,亦可以先基性岩后酸性岩、先深成岩后浅成岩的顺序描述。

3. 构造

一个地区的地层、岩石在其形成之后的漫长历史时期中,经受了各种性质的地壳变动,形成了规模不等、方向不同、性质各异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这一章就是具体描述和分析工作区内各地质体空间位置关系,研究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发展演化历史。因此说这一章也是地质报告中相当重要的一章。

首先要概述工作区构造的总体轮廓、大地构造位置、构造的复杂程度、主要构造层的划分及分布等。然后进行详细描述。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分构造区描述;二是分构造体系逐个描述;三是按构造类型进行描述。图幅范围较大的小比例尺地质测量,一般采用前两种方式;范围较小的大比例尺地质测量,以第三种方式为宜。即:

⑴褶皱

对于褶皱的描述要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先叙述褶皱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然后叙述组成褶皱的地层:褶曲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褶曲翼部的地层时代、层序等。进一步应该详细地描述褶皱的形态,如褶皱轴的方向,褶皱轴面、枢纽的产状,将褶皱进行形态分类。讨论褶皱形成的时期,褶皱的形成机制等。

⑵断层

对于断裂构造的描述要着眼于大型的区域性的断层,对于这些断层构造要逐一加以详细描述。如断层发育的位置、规模;一般用断层所经过的两个或几个地名来命名断层(吕家营–北台子断层),断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以及构造变动。断裂带的构造现象,如构造岩,片理化、断层泥、透镜体,拖褶皱、伴生节理、地层的牵引现象,断层面的形态变化,断面上的擦痕及其产状,推断断层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历史,断层产生的力学机制等。

⑶节理

包括:类型(张和剪节理),特征、产状、发育程度,空间部位,及组系划分、分期配套等。

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构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构造的分析,要将褶皱、断裂、节理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不同时期分析它们的形变特征,推断地壳活动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论述构造与矿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的关系。

构造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往往用图能够更明确和直观地表达,因此要尽量用各种图件帮助叙述。

4. 矿产

地质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矿产普查,在于发现工作区内可以利用的矿产资

源,查明矿产的类型、部位、品位及估算储量等,因此这一章也是地质报告中重要的一章,有时要将矿产作为地质报告的一个单独分册来写。

矿产一章的描写要从最主要的矿产开始,要叙述矿产所在位置、矿种、矿床类型、规模、各种化验分析数据、各种工程揭露的实际资料、各种经济指标、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等。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依据。这一章描写越详细具体越有实用价值,一些数据资科就更要求准确有据。

本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根据区内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在本区找矿的远景,并提出在寻找矿产方面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5. 水资源与环境地质

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消耗;

水体、大气及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程度;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

6. 地质发展史

本章是根据地层、岩石、构造等的综合分析,恢复本工作区地质发展历史。因此说本章的内容就带有推测的性质,但是这种推测需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本章与地层及岩石一章不同,不是地层资料的重复,而是叙述地质历史各个时期中的古地理、古生物的特征,以及各不同历史阶段中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方式和性质。

古地理的恢复是主要是根据地层的岩相特征,如含有海生物化石的灰岩、含海绿石的砂岩等都代表浅海沉积的产物,某些含有陆生植物、淡水生生物的地层,应该是陆相河流或湖泊的沉积,既有海相生物化石,又含有陆生生物化石的一套地层,就可能是海陆交互相的沉积,海相沉积颗粒比较粗的碎屑岩,波痕、泥裂发育的地层,很可能是近岸滨海沉积。还可根据沉积岩层层理的特征,波痕的形态、特征矿物、岩石组台等等来确定地层沉积时的海或陆地环境。

有些地层中的岩石具有砖红色、红褐色、紫红色等,这是由于沉积物内所含铁质氧化的结果,反映当时是比较炎热的氧化环境。但须注意,这种颜色不是岩石表面的颜色,而是新鲜面的颜色。岩石表面的颜色反映在成岩以后的风化作用造成的,而不反映其形成时期的气候条件。干裂代表炎热的气候,含有石盐假晶的沉积物反映了当时气候干燥,海水含盐度比较高等等。

根据古生物种属的不同可以反映海陆环境,同时也能反映当时海洋的深度、海水的含盐度、古气候的特点以及地壳升降变化的频繁程度等。

地层中沉积岩类型,如砾岩→砂岩→页岩→灰岩等,也反映当时形成的古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