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轻化工程(染整)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纺织工程(染整)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染整)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染整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轻化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轻化工程实际工作和初步研究能力,能够在染整工程等轻纺化工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等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商品检验、贸易及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是二级学科。

四、相近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染整方向)为大纺织专业学科,相近的专业包括以前细分的化纤工程、精细化工、应用化学等。

五、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纺织品染色与印花、纺织品前处理与后整理、染料化学、纤维化学与物理。

主要实践环节:纺织品前处理与后整理、纺织品染色与印花、染整综合实验、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保全保养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毕业规定
1、获得总学分167及以上,其中必修课143.5学分,选修课最少23.5学分(包括通识课程各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最少17.5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

轻化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流程

轻化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流程

轻化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具有扎实轻化工程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染整工程、纺织化学品及纺织贸易与检测等专业知识,适应轻化工业领域新材料和新技术迅速发展趋势,能在纺织印染、化工、科研等部门胜任纺织印染、染料及助剂方面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与控制、国内外贸易、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与拓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与拓展合格标准。

5、系统掌握各种纺织纤维、染料及化学助剂的基本知识和纺织品染整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基本技能。

6、掌握染整机械设备基本原理。

业务范围:1、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经营销售。

2、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纺织品染整技术的研究及实验教学工作。

3、纺织印染助剂、染料的研究与开发、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

4、纺织品贸易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二、专业方向染整工程三、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注重理论传授与实验技能训练培养,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服务、奉献精神的培养。

1、建立课堂传授、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2、构建了轻化工程创新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学研产互动的新型实践教学平台,为企业提供学以致用的工程实践人才。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7页)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7页)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7页)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代码:08类别:轻工纺织食品类代码:0814专业名称:轻化工程代码:081402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轻化工程基础知识,具有工程师基本素质,能从事纺织面料染整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及新产品研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

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业务上:掌握服装及其它纺织品色彩的设计与加工原理及方法;掌握服装面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技术,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纺织品色彩设计能力;具有利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文献检索及技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能力。

体育上: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能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任务。

0201000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 64 64 4*020100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20201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32 32 2*03010001 大学英语16 256 256 4* 4* 4* 4*01030001 体育 4 128 128 2 2 2 209010005 计算机应用基础 3.5 62 32 30 4*01010001 高等数学A 10 160 160 5* 5*01020001 大学物理A 6 96 96 3* 3*01020005 大学物理A实验 2 40 40 2 201040007 工程制图 2 32 32 212010001 入学教育(含安全教育) 1 1周1周12010002 军事训练 2 2周2周12010003 军事理论 1 1周3612010005 毕业教育 1 1周1周选修三模块①01010003 线性代数 2 32 32 2010100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301010005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 48 48 301040005 机械设计基础 2 32 32 2*01020007 材料力学 2 32 32 205030015 电工电子学52 3 32 20 305020022 化工自动化仪表 2 32 32 209010003 C语言程序设计 4 70 40 30 409010006 VB程序设计 3.5 62 32 30 409010009 数据库基础 2 36 16 20 209010010 网页编程基础 2 36 16 20 209010013 计算机综合课程实践 1 20 20 2注:①选修三模块分为数学课模块、工程课模块和计算机课模块,本专业要求学生选修这三个模块分别不低于5学分、5学分和3.5学分。

染整技术专业人材培养方案

染整技术专业人材培养方案

染整技术专业人材培养方案染整技术是纺织行业中重要的制造工艺,涉及到织物材料的染色和整理。

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现在的染整工艺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因此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对有关人员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一、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品牌和快速消费品公司开始关注纺织品的定制需求,这促使染整技术在纺织品生产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同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将染整技术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因此,纺织企业需要更高水平的染整技术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

为了培养这些人才,需要不断优化并完善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学院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以便培养出更好的染整技术人才。

二、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在探讨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需要为其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如下的目标设定: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先进染整技术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2. 培养懂得基本技能,掌握传统生产技术、具有染整工艺的设计与优化、质量控制与管理、新技术与新工艺开发等专业知识,能够在企业中熟练操作并独立进行染整工艺的技术型人才;3. 培养了解国内外染整技术发展动态,感悟市场需求,熟悉工艺概念和工艺规程,能够独立完成染整产品的质量检验、技术评估和故障分析等工作,具备很强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

三、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在上一节提到染整技术专业的目标和标准后,我们谈谈如何实施这个方案。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1. 建设实验室和教学生产厂房。

提供必要的教学用品设备,包括染色机、整理机、质量检测仪器等。

教学生产厂房可以模拟实际的染整生产工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节经验。

染整工艺与原理学习计划

染整工艺与原理学习计划

染整工艺与原理学习计划引言染整工艺是纺织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纺织品的色彩、质感和品质。

染整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

本文将围绕染整工艺与原理展开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染整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技术要点,从而提升其染整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学习目标1. 了解染整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染整工艺的相关术语和概念;2. 理解染色和整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掌握染整工艺中的相关科学知识;3. 掌握常用染色剂、助剂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染整设备的操作和维护;4. 学习染整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方法,提高染色效果和工艺品质。

二、学习内容1. 染整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1)染色和整理的基本原理;(2)染色剂、助剂的分类、性能和应用;(3)染色和整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2. 染整工艺的相关科学知识(1)染色剂、助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2)染整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巧;(3)染色和整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pH值等影响因素。

3. 染整工艺的实际操作技能(1)掌握染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2)熟悉染色剂、助剂的使用方法;(3)学习染色和整理过程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染整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方法(1)了解染整工艺的优化思路和方法;(2)学习染整工艺的改进技术和设备;(3)掌握染整工艺的质量控制和问题处理方法。

三、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了解染整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相关科学知识。

重点学习染色和整理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染色剂、助剂的分类、性能和应用,以及染整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巧。

2. 实践操作参加染整工艺的实际操作培训课程,学习染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熟悉各种染色剂、助剂的使用方法,掌握染色和整理过程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学习交流参加染整工艺的学习交流活动,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染整工艺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积累实践经验和案例。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轻化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备受各大高校的重视。

轻化工程专业是利用化学、物理等科学知识,结合工程技术,探索天然和人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改性及其应用,是充满挑战和前景的高级人才培养专业。

本文就轻化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培养目标轻化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轻化工程技术,能够从事高分子材料综合利用、绿色化、环保化生产、科研及相关技术管理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熟悉化学、工程学、材料学、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和工程学实验技能,熟练掌握主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CAD、CAE、CAPP等软件,能够独立完成轻化工程专业的工程设计和计算。

4.具有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及时掌握和应用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

5.了解社会现状,具有较强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够综合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

三、主要课程1.材料科学包括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类材料表征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

2.化学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熟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分析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

4.轻化工程原理与实践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和应用,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抗静电、防腐工程等的理论和实践等内容。

5.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工程制图、CAD、CAE模拟计算、CAPP系统设计等,此部分在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安全环保与管理包括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四、实践环节轻化工程专业培养中还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调研等。

其中实验是轻化工程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强化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实验环节应当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样本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样本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 工学代码: 08类别: 轻工纺织食品类代码: 0814专业名称: 轻化工程代码: 081402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掌握轻化工程基础知识, 具有工程师基本素质, 能从事纺织面料染整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及新产品研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政治上: 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

遵纪守法, 热爱劳动,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业务上: 掌握服装及其它纺织品色彩的设计与加工原理及方法; 掌握服装面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技术,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纺织品色彩设计能力; 具有利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文献检索及技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能力。

体育上: 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能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任务。

二、学制: 四年( 弹性学制3—6年)三、学位: 工学学士四、主干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五、学士学位核心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工原理、纤维化学、染料化学、纺织品常规整理、纺织品染色、纺织品印花、纺织品概论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金工实习、计算机实践、印染厂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七、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染整工艺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八、主要能力培养途径:1.经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四大化学基础课的学习, 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2.经过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等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并经过各种类型选修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初步知识。

3.经过大学英语、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经过各种实验课、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据统计,目前全球的建筑产业是能耗最高、资源消耗最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之一、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轻化工程应运而生,其主要目标是借助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出发点,通过减轻结构自重、减少外墙面积、提高墙体保温性能、降低热损失等措施,实现建筑轻量化、节能环保化的目标。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来推动这一发展进程,本文提出了一套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首先,在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培养其对轻化工程的理解和热爱。

学院可以组织开展学术讲座、行业交流会等活动,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分享他们在轻化工程领域的心得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轻化工程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轻化工程实施现场、参与轻化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轻化工程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其次,在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应加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

学院可以组织开设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轻化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轻化工程材料与构件设计和制造技术、轻化工程施工与监理技术等。

学院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轻化工程项目中,学习并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在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院可以开设相关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学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术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院还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公益项目、人才交流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新平台。

学院可以与有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或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轻化工程是一门以轻化产品制造技术和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培养掌握轻化产品设计、制造、检测和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学科。

轻化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是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又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宽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复合型、高品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下,轻化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从事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家电等轻材料制造工程设计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除此之外,轻化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还包括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轻化产品制造中的工程问题、承担轻化产品制造企业工程设计、制造、检测与管理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1)工程图学与CAD(2)工程材料学(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4)工程力学(5)工程热力学(6)流体力学(7)轻化工程原理(8)机械设计基础(9)产品设计与制造(10)工程制图基础(11)电路原理2. 专业核心课程:(1)汽车轻量化工程(2)机械制造工艺(3)轻化材料原理与应用(4)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5)轻化工程检测技术(6)汽车轻化新技术(7)汽车结构设计与计算(8)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9)产品生命周期管理(10)轻化工程实验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轻化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掌握轻化产品设计、制造、检测和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因此,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设立相关的实验室和工作坊,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实操工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2. 项目实训: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训。

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来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并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现场参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一些轻化工程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工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染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染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柯桥区职教中心染整专业组2021年3月8日浙江省染整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一、调研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实施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

印染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体现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每年我国印染行业都需要一大批能从事生产第一线操作,综合能力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绍兴县是以纺织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强县,是全国最大的纺织业制造基地之一,境内的中国轻纺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产品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

目前,大纺织产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绍兴制造”的软肋,而印染企业用工信息反映目前学校培养的染整专业学生在专业能力、职业素质方面远不能达到企业要求,究其原因是目前染整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专业课的具体设置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

本次省教育厅组织的染整技术课程改革项目对我省纺织印染行业来说十分重要,全省职校各染整技术专业更应抓住这一机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更新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染整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更适应当地印染行业的发展,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浙江省染整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指导思想1.以《浙江省关于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

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时代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既充分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又努力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课程改革应以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增强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新技术引进
获得公司优秀员工和优秀团队 领导等多项荣誉
带领团队完成多个重要项目,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同事关系良好,受到上级和 下属的广泛认可
THANK YOU
前沿发展趋势。
具备独立从事轻化工程领域科 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
、生产管理的能力。
熟悉轻化工程领域的行业规范 和标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能够胜任跨学科的合
作与交流。
专业特色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课 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发展 的需求。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皮革、纺织、食品 、橡胶、塑料等领域。
轻化工程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轻化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 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轻化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 和实践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
教育背景:本科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学 位
年龄:28岁 性别:男
毕业生在学术科技方面的成就
参与国家级轻化工程科研项目,负责其中关键技术研发
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3篇
获得轻化工程领域国家专利多项
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毕业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成就
在某知名纸品制造公司担任技 术主管,负责生产流程优化和
供数学基础。
计算机基础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包括计算机组成结构、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等,为后续 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计算机基础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轻化工程中的制浆造纸工程方向为特色,并涵盖与造纸相关的生物资源工程领域知识.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植物纤维化学等课程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平台,以“开展创新型、国际化工程教育,进行生物资源工程设计、工艺与技术开发和管理及综合能力训练"为专业特色,培养在制浆造纸等生物资源工程领域以及与其相关的化工、能源、材料、环保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开发与管理、质量控制、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科学素养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能力要求1 工程知识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轻化工程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就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立方程并进行求解。

1.2 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简单的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1。

3 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就简单的工程过程进行分析,选择正确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优化。

1。

4 掌握轻化工产品制备、生产、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结合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1 能够将数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制浆造纸工程问题的识别、表达和分析中,并获得有效结论.2。

2 能够将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制浆造纸工程问题的识别、表达和分析中,并获得有效结论。

2.3 了解轻化工程特别是制浆造纸领域前沿现状和趋势,并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专业知识对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3.1 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了解造纸技术历史中重大突破的背景与影响,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行初步分析。

常州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常州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常州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2)一、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石油化工教学和科研特色,体现“重品德,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化学化工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商和财商的培育,使毕业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在轻化工领域内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能从事助剂设计合成和添加剂技术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毕业生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添加剂化学、纺织印染、造纸、皮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添加剂化学、印染、造纸、皮革、化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轻工行业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思想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了解我国国情,具有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谦逊的道德品质,实事求是、崇尚科学、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不怕困难、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2.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1)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征,以较强的工程能力为特色,能将工、理、文、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机械、控制等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轻化工产品的开发、配套设备流程的设计、研发技术的大规模推广的能力,了解轻化工生产的管理与优化的知识,以及轻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3)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科学信息的采集、表达、分析和思维方法,具有工程设计、制图、运算、实验研究、分析测试等基本技能;(4)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看、听、说的基本能力,能较熟练地查阅外文文献;(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解决轻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中的工程问题;(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对工作有较强的适应性。

染整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染整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染整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⒈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印染、纺织及化工等行业,从事染整工艺制定、印染新产品开发、印染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印染生产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或应用型)人才。

⒉业务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染整工艺制定、产品质量控制、打样、调色、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染化料的能力,能够进行印染产品质量检测,具备印染产品生产、开发、管理及设备维护的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⒈纺织、针织、印染、服装等行业的染整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工作及个人从业。

⒉染整行业的打样、调色工作。

⒊染整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

⒋染料及染整产品的质量分析与检验工作。

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⒈学制:三年。

⒉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期内,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134学分, 同时取得职业技能证书4学分,即可获得专业毕业证书。

五、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设置(一)专业主干课程设置⒈纤维化学及面料:主要讲授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能、各种纺织纤维的基本知识、性能。

⒉染整工艺:主要讲授染整用水的要求、各种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⒊染整设备:主要讲授染整通用装置、浸轧机、净洗机、烘燥机、前处理设备、染色机、印花机、蒸化机、整理机的结构、作用、使用及其维护保养的方法。

⒋染料化学:主要讲授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性染料、阳离子染料以及颜料的结构,同时,介绍禁用染料、代用染料以及染料的鉴别等知识。

⒌助剂化学:主要讲授各种助剂的结构、性能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⒍印染产品质量控制:主要讲授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印染产品质量指标、印染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印染产品质量控制因素以及印染产品疵病分析、预防和修正。

(二)实践教学设置⒈染整技术专业实训:染整技术专业实训主要使学生们了解印染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印染企业的工艺流程、设备、工艺条件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轻化工程(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轻化工程(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轻化工程(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轻化工程(染整)专业是纺织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其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培养优秀的染整工程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轻化工程(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课程设置在轻化工程(染整)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和综合设计等,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染整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染整工艺学、染整化学、纤维科学与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染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染整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染整实验、纺织品测试与分析等。

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染整工艺的操作技能,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践课程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环节。

通过参与染整工程实践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染整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设计是染整工程专业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设计,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到染整工程项目中,完成染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二、实践环节在轻化工程(染整)专业的实践环节中,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与染整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和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染整工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是学生在校外染整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染整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项目是学校与染整企业合作开展的项目,学生可以参与染整工程的实际操作和研发工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染整工程的实际需求和行业趋势。

三、教学方法在轻化工程(染整)专业的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是将染整工程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染整工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轻化工程是指将原本重量较重的产品轻量化,不仅可以使产品受到用户的欢迎,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是现代工程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当前,轻化工程专业的人才紧缺,而不同学校创新性地开发和设计出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技术水平,同时为业界和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首先,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轻化工程专业课程计划,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师资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轻化工程经验,培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与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开设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轻化工程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习经历,从而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

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成为实际工作中有用的力量,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此外,学校还可以多开设一些有关轻化工程的讲座和沙龙,让学生了解到轻化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加强自己的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轻化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从多方面考虑,从学习课程、实习实践、职业技能学习、研讨沙龙等方面入手,实施科学合理的全过程培养,为业界和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以上是本文对轻化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探讨,期待能够
推动轻化工程专业的发展以及更多的青年人才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一定的领导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有理想、有抱
负、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胜任纺织染
整、纺织化学品及纺织贸易领域各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工艺设计、

产品开发、技术管理、质量检测与控制和产品贸易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染整工程、纺织化学品、纺织品检测以及贸易
化、人文环境、非织造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工程的规范、对未来
发展的理解。
③ 具备严谨的科学素质:主要指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
创造性思维、求实创新意识等。
④ 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主要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高等数学、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2012 Program Outline for Light Chemical Engineering
(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neering)
Ⅰ Name of Major: Light Chemical Engineering(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neering)
七、学习年限:3-6年 最低毕业学分: 172 学分 授予学
位:工学学士
课内总学时:2295
独立实践教学:31.5周 + 240 学

八、培养方案的学分分配
类 别 必修学分 选修学分
通识课 程
60 + 6
14
学科基础 课程
30 + 3
14
专业课 程
8 + 20
14
第二课 堂
/
3
合计
127
45
比 例 73.8%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to develop new materials, new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on quality, ability and knowledge are listed as follows:
本专业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行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
基本知识;
本专业所需的的专业技术知识:
①掌握各种纺织纤维、染化料助剂的基本知识,并具有染料、助剂
性能分析和染整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技能;
②掌握纺织品染整加工的基本原理,具有染整工艺和染整生产过程
的设计能力;
③具有纺织品染整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的基础知识;
26.2%
合计 80
47
42
3 172 实践教学 比例
比例 46.5%
27.3%
24.4%
1.8% 100% 734学时 25.8%
九、说明 1、通识选修课程说明 通识选修课至少完成14学分,其中经济管理类4学分,人文艺术和 综合类4学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类、语言类等每一门 类至多2学分。 2、学科基础及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说明 学科基础选修课各模块(染整工艺与设计、生态纺织化学品和纺织 贸易与检测)至少完成14学分,每位同学必须选择一个模块,#标记为3 个模块各自的优选课程,分别为7学分、9学分和7学分,此外可在模块 内或本专业所有学科基础选修课中选修剩余学分。 专业选修课各模块(染整工艺与设计、生态纺织化学品和纺织贸易 与检测)至少完成14学分,其中#标记为各模块优选课程,分别为6学 分、6学分和7学分,此外可在模块内或本专业所有专业选修课中选修剩 余学分。 3、专业特色说明及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专业特色 轻化工程(染整)在国内及浙江省内产业背景强大,专业设置面向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轻化工程(染整方向)专业 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轻化工程(染整方向)
专业代
码:081402
二、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纺织染整产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染整工
程、纺织化学品及纺织贸易与检测的基本原理、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
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性和系统性思维、
1. Requirements on knowledge structure Hav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chemistry and other natural sciences;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computer skills; have basic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Have the basic principle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engineering knowled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on economic analysis,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①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 variety of textile fibers, dyes and additives, and have the basic skills of dyes, additives property analysis and quality inspection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ducts; ②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have the design capacity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③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ing equipments and automation control; ④ Have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skills of developing dyeing and finishing chemicals; ⑤ Have the basic skills of textile trade and textile testing; ⑥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disciplines related to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cademic forefront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2. Requirements on ability structure The ability to acquire knowledge: have the ability of self-taught, good computer skills, language proficiency, self-presentation and team spirit. The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等。
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
独立从事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① 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
品质、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
② 具备综合的工程文化素质:主要指价值观、全球观、企业文
现代纺织染整产业,按“染整工艺与设计、生态纺织化学品和纺织贸易 与检测”三大方向进行培养,提倡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强化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 学生特长,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专业 特色,培养染整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措施 (1)加强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具有较大的发展后劲和较强的适应性。 (2)专业教学在贯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 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新工艺。 (3)通过开设国际化课程,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及参观国际会展等措 施,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4)加强实践性环节,开设染整工程实验Ⅰ(认知性实验)、染整 工程实验Ⅱ和染色打样及计算机测配色实验(综合性实验)、染整工程 实验Ⅲ(研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开设“染整工程实践”课,模拟工厂大生产,使实验课程与工厂 生产紧密结合。 (5)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企业、社区等,进行社会 调研、专业调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整工艺原理
(Ⅰ)、染整工艺原理(Ⅱ)、染整工艺原理(Ⅲ)、染料化学。
六、特色课程
全英文课程:纺织生物材料、纤维改性与功能化、新型染整技术原

双语课程:纺织品练整新技术、纺织品印染新技术、纺织品外贸单
证与函电
创新实验课程:染整工程实践、染色打样及计算机测配色实验
④具有染整化学品开发的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
⑤具有纺织贸易与纺织品检测的基本技能;
⑥了解纺织品染整相关学科交叉、学术前沿和行业发展动态。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