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构建

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构建

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构建在当今教育领域,“师生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日益受到关注。

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更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那么,究竟什么是师生学习共同体?又该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学习环境呢?师生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引领下,相互交流、合作、分享,共同促进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角色,而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伙伴。

从内涵上看,师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强调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明确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学习任务和期望达到的成果。

这种共同目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大家前进的方向。

其次,它注重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大家通过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探索未知。

再者,师生学习共同体还意味着资源的共享。

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学生则有着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彼此的资源相互融合,为学习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孤独的行为,而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团队活动。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机会。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能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的灵感和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那么,如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呢?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权威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服从的位置。

而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这种关系需要被打破。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过程(5篇)

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过程(5篇)

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过程(5篇)第一篇:导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地区,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共同发展的理念。

这种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

本文档旨在通过五篇专题文章,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过程,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和认识。

第二篇:历史演变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从先秦时期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到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业,再到唐宋时期的开放包容,以及明清时期的封闭自守,每个历史阶段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篇将详细梳理这一演变过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蕴。

第三篇: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

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文化,到民间、俗、节日等,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核。

本篇将深入剖析这些文化传统,探讨它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以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民族认同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本篇将分析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原因,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从而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研究过程中的特点。

第五篇: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过程,不仅是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的传承,更是各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实践。

本篇将探讨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族政策、民族地区发展、民族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通过以上五篇专题文章,我们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过程。

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实现民族复兴、共创美好未来而努力!。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作者:刘小龙冯雪娟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19期摘要: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的社会,如何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学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学习共同体的兴起正是应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本文意在通过探讨“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缘起与发展以及学习共同体所蕴含的教育特性,使教师了解时下教育视域中学习共同体的最新理念,进而将其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学习者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缘起;教育特性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7-0062-03一、“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缘起与发展1.“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缘起“共同体”一词引入教育领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概念。

这一引入受到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巨大影响。

有学者指出,随着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提出,心理学中对学习的认识也在转变:从皮亚杰时代学习被看作是学习者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转向了学习是个体作为共同体成员参与其中的学习观,而这最终促使了学习观从“个体时代走向共同体时代”[1]。

作为现代教育开创者的杜威,在“共同体”走进教育视野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在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共同体中共同的了解(包括目的、知识、信仰、期望等),以及达到这些共同性的沟通过程,本身就具有教育性。

”[2]他认为个人只有通过在学校——这个雏形的社会中,将共同的了解(包括目的、知识、信仰、期望等)与他人分享和沟通,形成一个“探究者共同体”,才能使社会达成“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3]的愿景,即形成民主主义社会。

很显然,杜威将学校看作是形成民主主义的基础,看作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通过反思性的合作探究,形成文化的公共圈,看作是以“共生”为原理的民主主义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

学习共同体真正被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则是在1990年,美国教育学者在一篇名为《WhyShouldSchoolsBeLearningCommunities》中写道:“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平台。

教师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自愿组成的团体,他们共同致力于学习、研究和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一共同体并非简单的人员集合,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相互交流、合作与支持的学习生态系统。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教师个体孤立工作的局面,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独自备课、授课,缺乏与同行的深入交流。

而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拓展了视野,丰富了教学思路。

其次,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持续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通过共同体的学习,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再者,它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共同体内,教师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呢?明确共同的目标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个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设定提升学生某一学科的成绩、改进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等具体目标。

成员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共同体的成员应当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

这样的多样性能够带来丰富的观点和经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障共同体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定期的线下会议、线上交流平台等方式,让教师们能够随时随地交流想法、分享资源。

同时,要鼓励教师们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不同的观点。

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是推动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学生成长提升

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学生成长提升

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学生成长提升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教师及家长等多方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旨在通过共享资源和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可以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本文将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构建策略及其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等多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可以视为一种基于互动与合作的学习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之中,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是通过互动、讨论、反思和协作来实现的。

学生在小组活动、项目研究、共同探讨等多种形式中参与学习,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学习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这种模式不仅激励学生探索未知、分享观点,还能培养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关注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教师应当充当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支持性环境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学生所需的多样化工具,可以使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特长,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也应设立跨学科的项目,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深化他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

家长也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参与与支持不可或缺。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工作坊等,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想法,不仅能让家长了解教学目标,更能促进他们对孩子学习行为的正向引导。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

他们可以通过选择小组成员、选择研究课题等方式,体现个人意愿和兴趣,从而激发内在动力。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LC)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在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构建和发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需要深入理解其概念、特征、构建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基于教育教师共同愿景和目标的合作性学习结构。

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经验与资源,实现专业的共同提升。

在这种共同体中,教师们以学习者的身份共同参与,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专业文化。

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明确其基本特征。

共建性是其核心要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参与者和共同创造者。

自我反思性是另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在共同体中通过相互评价与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改进和提升。

合作性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又一特点,教师们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共享的知识体系。

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首要步骤是明确共同体的目标与愿景。

学校管理层和教育机构应积极引导、支持教师明确所期望达成的学习成果,并鼓励教师提出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通过共同的愿景,教师们能够凝聚力量,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从而增强参与的积极性。

有效的组织结构是成功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

需要设立专门的协调者,负责组织培训活动、分享资源、搭建交流平台等,确保共同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定期的交流会和学习论坛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此分享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效果、讨论教育热点。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持之以恒的支持与鼓励。

学校管理层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需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参与学习。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发展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项经费,激励教师主动参与专业学习,以保障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线学习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能够突破空间限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背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笔记(5篇)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笔记(5篇)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笔记(5篇)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笔记(5篇)第一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述1.1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的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国古代的多民族交融,各民族的共同生活、文化交流和互相合作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

第三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与传承3.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3.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需要依靠文化、教育、媒体等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传递给下一代。

第四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4.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只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

4.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第五篇:新时代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5.1 新时代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意义新时代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对于增强全体人民的“四个自信”,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共同体——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学习共同体——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学习共同体——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常老师的引读中度过19天,再有两天21天共读一本书活动就
要结束。

这19天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能促进人进步共同成长。

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读书伊始让我们对“润泽”的教室产生了期望,于
是我们去解读润泽的教室。

了解了润泽的教室,我们又开始探究润泽的教室里的老师学生要做些什么?我们开始知道了课程设计,综合学习,今天是最后一章学校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

回顾我们共读过程,佐藤学教授编写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引导读者进行综合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的过程。

在我们共读的这些天里,我们遇到问题七嘴八舌讨论,在共读群里我们大家有讨论,有应对,最终形成统一思想。

常老师对我们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以专家的高度给出结论。

他相信我们,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机会,完全让我们自己探究得出结论。

他只是在第二天对于大家群里遇到的问题,头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引导梳理。

通过共读让我们共读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大家由一本书的阅读到自觉的寻求多本书的阅读。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学习共同体,同伴之间是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有了这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教师共同体,必然也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有关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文献综述

有关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文献综述

有关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强调学习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共同的社会活动。

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成为自主、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应用正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构建学习共同体。

研究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学习共同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影响因素等内容,可以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对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学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特点、应用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学习共同体对学生学习的潜在价值,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通过对学习共同体的效果评价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3 研究意义构建学习共同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共同体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与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最重要的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及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学习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及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6卷第5期V ol.6No.52015年10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Oct. 2015“学习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及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刘素贞(新疆乌鲁木齐市第44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 近几年“learning community”在教育学领域成为热词,通过翻阅相关文献,发现“学习共同体”和“共同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研究,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结合“学习共同体”理论反思我们传统学习方式“社会性”的不足,挖掘对我们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并抓住多媒体时代到来的机遇,科学创建网络下的各类学习共同体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在梳理学习共同体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传统方式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多种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历史渊源;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5−0131−03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调:任何社会组织,都具有使它维系不散的“社会”的某些值得颂扬的品质,如值得称赞的目的与福利的共同性,共同的兴趣,以及相互的同情心等。

在这个群体内所进行的教育,都能使它的成员社会化[1]。

以此对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不难发现在学习的社会性方面它的缺陷与不足。

近几年,在教育学领域“learning community”这个词倍受关注,笔者通过翻阅和搜集大量文献资料,梳理从“共同体”到“学习共同体”以及“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交往更加便捷,也更便于形成各类学习共同体。

一、“共同体”到“学习共同体”发展渊源的历史梳理(一)国外“共同体”研究概述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共同体”一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被学者应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共同体”一词,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共同体”进行阐述。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在当今社会,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习不再仅仅是个体孤立的行为,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集体协作、共同进步的过程。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明确共同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是具体、清晰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

例如,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可以是在一个学期内提高全体成员的数学成绩,解决特定的数学难题,或者共同完成一项数学研究项目。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共同体的成员指明方向,让大家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要达到的结果。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成员的组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理想的学习共同体应该包括具有不同背景、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成员。

这样的多样性能够带来丰富的观点和思路,促进知识的交流与碰撞。

比如,在一个关于科技创新的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要有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科研人员,还要有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

他们各自的优势能够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学习资源的共享是学习共同体得以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

成员们应该积极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书籍、文献、网站、软件等学习资源。

同时,共同体也可以共同建立一个资源库,将大家分享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方便成员们查找和使用。

通过资源共享,每个成员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之一。

成员之间应该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面对面的交流、在线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

在沟通中,大家要保持开放、尊重和包容的态度,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对于不同的观点,要以理性的方式进行讨论和辩论,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排斥。

学习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心得体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关
键所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平等相待、和而不同、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实现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共同建设和平、繁荣、开放、美丽的世界。

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球合作,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合作的重要性。

各国应
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而不是互相打压、排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
各个国家之间达成共识,推动国际社会体系的建设。

作为民间代表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国家间的紧密联系,尊重国际传统,以普遍价值为基础,构建平等、尊重、包容、安全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和协调经济、文化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共享科技和创新成果,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的
全球整合,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重大趋势。

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中国的发展全球化也
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而普适的民族价值观念必将成为其建设的核心。

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关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

我们需要关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强化国际合作,在环保、资源利用
上增强全球共同责任感。

世界各国还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增进人们对自然、文化、艺术的理解和关注。

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阻碍及对策

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阻碍及对策

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阻碍及对策班级学习共同体是指同一班级内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协作、共同学习的集体。

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习互助和整体提高。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阻碍。

本文将从几方面分析这些阻碍,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学生之间的交往程度不够班级学习共同体需要依靠学生之间的良好交往来建立,而这种良好交往的缺失是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些学生在学习期间互相封闭,不愿意参与讨论或者共同完成任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或者没有共同语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拓宽交往渠道,让学生在更多的场合接触和交流。

例如,可以组织班级研究小组、集体活动、加强交流课堂、举办班级文艺和体育活动等,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增加交流的机会,提高彼此的了解程度,进而增强关系,促进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二、班级管理的一些问题班级管理的不当会影响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正常运作。

例如,过于严苛的纪律约束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过于宽松的管理则容易酿成混乱和不安等问题。

如果班级管理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那么在学生成长中,也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因此,为了推动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健康发展,管理者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领导方法。

要适度地保持纪律和秩序,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由地发挥,同时加强学生的参与,让他们一起规划班级生活,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促进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弱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

一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充分的规划和把握,往往要靠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阻碍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开展学习小组,多关注每个学生的问题,交流思想;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阅读,扩大知识面;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

浅析“学习共同体”

浅析“学习共同体”

浅析“学习共同体”作者:刘永文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22期摘要:基于我校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尝试、组建及对“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研究,现对“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概念、由来、属性及特征进行浅析。

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对其在实践中的模式、操作及运用,进行初探。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师师共同体生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小组合作一、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和由来“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

学习共同体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基层学习单位,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强调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在成员间形成的相互影响、促进的人际关系。

“学习共同体”是将士多门课程融合到一个教学活动程序中的课程设计。

“共同体”最早来源于德语“Ge meinschaft”,可追溯到1887年腾尼斯出版的《Ge meinschaft und Gesel lschaft》一书,其基本含义是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

对“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可追溯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学校概念。

此外,还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瑞典的成人教育形式“学习圈”,它是由奥斯卡·奥尔森于1902年倡导的。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成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追求的时尚。

二、学习共同体的属性及特征“学习共同体”属性的主体是“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在职、在校的各类学生,专家、教师、家长及社会成员。

教师学习共同体及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及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及专业发展文/金莹莹摘要:教师专业共同体对于教师个体和团体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特征既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合作共同体。

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一要形成“共同体的愿景”,二要营造“共同体的文化”,三要体认“共同体的身份”。

关键词:教师专业共同体;愿景;建构;文化以集体备课、观摩教学活动,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等为代表的正规的组织形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然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不能简单地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实践性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能否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讨论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操作性,是吸引教师持续参加共同体活动的内在动力。

与别的团体一样,教师学习团体有其骨干成员,他们的成长经历、个人成就及其对团体建设的无私奉献,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作用,因为自我发展是通过社会比较实现的,榜样可以促进其他成员在团体内的观察学习。

近几年来,我校在“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的教育思想引领下,十分重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集体备课、观摩教学活动,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等为代表的组织形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目标。

1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教师专业共同体还是一个“合作共同体”。

一个共同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更大的组织中的一部分,存在于更大的社会系统之下。

共同体本身以及嵌入更大的集合,无形之中扩大了其合作的对象和领域。

这意味着,处于共同体中的成员不仅只是进行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还要与共同体之外更大的社会系统发生交往与互动。

个体与学习共同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2023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2023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2023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深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我常常思考着如何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做到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贡献。

首先,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树立起全面发展的观念。

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但同时也要牢记国家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的变化。

因此,对于我而言,在学习上,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的方向。

其次,在思想认识上,我们需要明确共同体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只有在共同体意识的维系下,我们才能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国家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注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

在学校,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集体意识,同时也要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第三,在行动上,我们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其中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

第四,在交流合作上,我们要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石,我们应该主动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认识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加强交流,消除偏见和误解。

同时,我们也要支持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关心民族地区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的进步。

最后,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大学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

大学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

大学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共同体构建成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教师、教育管理者、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空间,它旨在通过共享知识、交流经验、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本文将从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构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探讨大学教育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教师、教育管理者、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学习者可以相互交流、共享知识、合作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获得教师和同伴的指导和帮助。

学习共同体具有以下特点:1.共享性: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共享知识、经验和学习资源,形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环境。

2.互动性: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相互交流、互动,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

3.实践性: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方法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当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学校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让学习者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实践应用1.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2.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学术讲座、实践实习、文化交流等,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也能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3.线上学习平台:学校可以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胶河经济区中心中学2013.9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打造学习共同体,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促进共同进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精心构建校内、校外双课堂,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我校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建设指导思想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评价方式的改革,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共同体验互相帮助、争取集体荣誉,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学习小组是共同体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不再是一种狭隘的竞争,而是一种互惠式的交流与合作,改革评价方式,变传统的以个体评价为主为以对小组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二、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合作是学习共同体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学习共同体建设前提与基础,我校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分为校内学习小组和校外学习小组。

(一)学习共同体校内学习小组建立1、建立尊重个性“异质分层”学习小组。

根据我校“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创建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组织易于操作。

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和其他品质上要有差别各有擅长,根据学业水平检测将A、B、C、D四类同学划分同一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组,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要尊重学生意愿不满意再给一次调整的机会。

A类同学为本组组长,这样有利于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2、小组座位排列方法。

同一学习小组分布在教室同列前后相邻两排桌位,A、B、C、D 四类同学相邻排位,既有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讨论,也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有效空间上的保障。

学习小组室内座次分布图(二)学习共同体校外学习小组建立1、根据我校农村学生较多的特点,家庭居住以自然村为主,学习小组建设以村和年级为单位,同村同年级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自行推荐一名组长,每小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这样便于管理提高效率,校外学习小组作用重点发挥于节假日和周六周日自主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行为安全监督等方面。

《学习共同体》课件

《学习共同体》课件
学习共同体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理解。
协作性
学习共同体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互相启发、补充和修正,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互动性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推动共同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学习共同体》ppt课件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与特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学习共同体在教育中的应用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与反思学习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与特点
01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交流和分享,共同成长。
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个体与集体知识的建构。
情境学习理论提倡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学习,认为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可以跨越学科和领域的界限,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认为学习者应该在实际的情境中体验和实践,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自律,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与反思
05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表现,以及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
开放心态
鼓励成员开放心态,尊重并接纳不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共同体思想的产生杜威曾说:任何社会安排只要它保持重要的社会性,或充满活力为大家所分享,对那些参加这个社会的人来说,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1]可是当我们反思学校情境下的学习方式时,发现学校的传统学习却对学习的社会性是极端的冷漠和缺失。

它以学生的共性、知识的客观性与简单性为前提,接受学习成了班级授课制这种“工业化”教学形式的基础和核心。

随之形成的课堂教学形式类似于工厂的流水线,知识是物品,教师是这种物品的拥有者,一间间教室就像工厂的加工车间,教学就是借助于各种机器、工具等支持条件对知识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加工、生产,最后销售给学生。

整个学习都发生在人造的情境中,使学习脱离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导致知识意义丧失,学习内在动机抑制。

特别是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交往互动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充分,教学中要么是教师讲,学生听,要么是教师问,学生答,很难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持续的、深入的沟通、对话和交流,更谈不上与社会其他人员的对话和交流。

因此,这种学校的传统学习范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受到质疑。

建构主义理论为审视当前学校知识的性质、学校教学方式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提供了启发和引导。

认为知识的产生过程是社会性的,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又是以社会性的方式存在的。

那么,寻求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自然就成为落实建构主义思想的具体教育行动。

这使人们自然就将目光聚焦在“学习共同体”这古老却很陌生的社会组织上。

其实,学习共同体作为人类知识建构的社会结构早已存在,从古代的集体狩猎到今天的各种社团、行会,他们扮演着知识传承、创新和共享的角色,只是人们把关注点仅仅集中在学校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而未给予这个古老的、日常化的、生活化的社会学习形态足够的承认和重视。

随着学习理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才重新意识到学习共同体独特的学习价值,并开始了大量的教育应用研究,其思想在教育中得到了新发展。

“共同体”是一个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

社会学者认为,“共同体”概念进入学科领域应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dTonnies)发表《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一书算起,德文“Gemeinschaft”之意为礼俗社群;德文“Gesellschaft”之意为法理社会,表示任何基于法理社会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

滕尼斯使用“Gemeinschaft”这一概念目的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Gemeinschaft”的归属感、认同感。

[2]PoplinD.(1979)将Community定义为社区、社群以及在行动上、思想上遵照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聚合在一起的团体。

所以,“共同体”被社会学家赋予了“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冯锐,金婧(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随着学习理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学习共同体独特的学习价值。

它作为当前超越学校情境学习活动的社会化延伸策略被提出,并开始了大量的教育应用研究,其思想在教育中得到了新发展。

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主体互动、智慧共享、环境给养成为学习共同体彰显其价值的思想内核。

[关键词]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本项研究获得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资助[文章编号]1003-1553(2007)03-0072-04课程与教学组织或团队”的含义。

由此,就有了“欧洲共同体”、“东亚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等名称,它们所指的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宗教或文化群体共存一起的社会形态。

“共同体”这一概念被移植到教育领域最早见于博耶尔(ErnestL.Boyer)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报告,报告中用到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提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美国Ve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在总结开发贾斯珀系列历程时,于1996年也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指出“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如何组织环境,以支撑复杂的学习,并称这种环境为学习共同体或学习者共同体”。

其实,学习共同体的提法与彼得・圣吉在1990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的“学习型组织”概念殊途同归。

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目前,“学习共同体”是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研究中的常用词,与此提法相近的有“学习者共同体”、“学习社区”、“学习型组织”、“实践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等。

从这些称谓中折射出人们对超越学校班级教学情境的社会化学习形态的重视,反映出了对知识社会性建构的价值的追求。

二、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内核思想是神,理论是形,理论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理论的灵魂。

只有正确地把握了思想的内核,才能深刻地理解理论观点,才能在实践中得以正确地执行和运用。

人们在实践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对它的内涵给予了许多解释。

如:RoLandBarth在《从内部改进学校》一书中指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学生和成人都能根据对他们的特殊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能互相促进彼此学习的地方。

”Myers和Simpson在《重塑学校》一书中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每一个人都在学习的文化氛围中,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为学习和共同受益而负责”。

Speck将学习共同体描述为:“一个学校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推动并且将学习视为持续的、积极的合作过程,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员工、校长、家长以及学校社区之间的动态对话,旨在提高校内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RasmussenandSkinner(1999)将学习共同体广义地描述为更多课程协调融合成一种教学计划的课程设计。

张建伟先生在《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一文中是这样定义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只要仔细解读这些界定,我们就能够解读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意义。

1.知识建构具有社会性:知识建构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

从儿童到科学家,他们都可以进行知识建构,其过程机制是相同的,只是他们的成就水平不同。

[3]学习共同体就是知识建构的主要社会活动形态,是由一群有着共同关注点、同样的问题或者对共同话题的热情的人们组织起来,通过团体中成员进行对话,做出解释或进行必要的争论,或者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与协调,他们之间的社会性互动推进了知识的不断衍生。

也就是说,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与学校的知识建构相比更具有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默会性、实践性。

学校情境下建构的知识具有“迂回性”、“交换性”、“片段性”三个缺点,“迂回性”就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大部分,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是通过语言化了的以他人经验为中介的、在“教室”这一专门的制度性空间间接地学习客观现实;“交换性”是指学生学习“学校知识”,乃出于“交换”的动机,能够直接地、确凿地起作用的是升学考试时派上用场的知识;“片段性”是指学校里所教学的知识是在一门门“学科”和课程表的框架中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知识。

[4]这也正是建构主义质疑学校知识建构活动,倡导“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推崇“学习共同体”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所在。

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卡尔・曼海姆认为,知识或理论既非任何天才的灵感产物,也不是个体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而是以某些集体观念为基础。

……而是在“共同生活的行动中”、在“能动的过程中”、在“斗争中”、在某种“进程中”产生的,是某个“过程”的结果。

[5]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是通过共同体成员围绕着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的动态行动形成的,包括讲故事、谈话、争辩、讨论、评点及开展实践活动等,并在这持续过程中衍生出新的问题。

而且建构的知识不只是显性的,主要是隐性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建立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想法时,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放置在整个共同体的思想背景中,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思想。

所以,Scardamalia,M.,&Bereiter,C认为,共同体中的知识建构可以定义为思想的形成和持续改进过程,而这种思想是对于共同体有价值的思想,共同体知识的构筑将超越个人贡献的总和。

[6]2.知识建构存在一定的文化场域:学习共同体其实是一个社会的浓缩领域,它具有社会文化属性。

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的个性文化价值体系,群体的共同文化价值是群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为归属的基础;是保证一个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保证。

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不简单是在特定时间为具体需求而走到一起,而是有着共同的学习愿望,具有特定的身份或角色,带着一种认同、归属心理积极负责地参与共同体的学习生活,所以每个成员的思想、意志、观念都要经历个体内化、社会认同等过程,并逐步形成群体的共同文化价值。

形成的共同体文化一方面规范着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使之按照共同体的规则、习俗礼仪、惯例、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履行其社会职责;另一方面成为共同体中的个体借以评价自己的标准和原则的出发点,从而以共同体的文化规范标准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对自己行为中不符合共同体文化规范的部分做出调整以适应群体的要求,从而使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念。

同时,随着共同体成员的社会性交互及对共同体信仰、价值、规范与社会角色等文化的适应,共同体成员逐步从合法的边缘参与者变成为核心成员或专家,必然导致其身份、地位、责任、心理随之变化。

“成功的共同体具有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其中凝聚了经过社会协商而形成的意义理解,这包括共享性的目标、意义和实践。

………随着对共同体的参与,新成员逐渐融入到共同体的历史传统之中,认同该共同体的社会共识和规范的重要性。

”所以,每一个学习共同体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这一切蕴藏在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动态社会关系之中。

3.知识建构是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产生和建立的基础,也是共同体存在的表现。

正是因为各成员在共同体中自由开放地交流意见、主张和情感,才使得共同体不断进步,更加充满活力。

马克思说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需要,无论是人的存在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交往促使人的主体意识形成。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及各自身份或角色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它体现在共同体主体构成、责任分工和实践规则之中。

学习共同体成员中有学习者和助学者,有新手、专家、学伴、教师、家长、领导等社会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