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ຫໍສະໝຸດ Baidu国 民 俗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民俗源自何处?

征服自然、发展自我

主要观点: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生活习惯起源说、 自然环境起源说。

中国民俗——生存需要和心理诉求
发展阶段

1.史前 ——原始信仰 没有强加的国家政权 社会生活规范就是民俗 2.古代 ——汉族势大,占据主导 民族融合,民俗成体系 3.近现代——传统到现代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西方民俗冲击
宗教因素
民俗
组成 部分
民俗
宗教
民俗
演变 而来
相互 交织
历法的变革,导致出现了两个新年,一是公历元旦的“民国新 年”,一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国民新年”。元旦到底是个新 节日,缺乏历史传统,更无民俗内涵作底蕴,而春节却有两千年 以上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民国时期直接将农历正月 初一作为岁首,而称为春节,符合传统节日的内在性质,也更容 易使广大民众所接受。 时至今日,中国人还是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和“过 年”,而公历1月1日,则被称为“元旦”或“阳历年”。这样的 公历和农历并行的“二元历法”结构,在民国初年就形成了,并 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其实,民国政府曾经试图统一使用公历,将传统节日习俗全 部搬到新的历法系统中。1928年7月,内政部呈文国民政府,决定 “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 放假”。当时的国民政府甚至还采取了强令春节期间关门商铺开 门营业等手段,一时间人心惶惶,“将一个欢天喜地的新年,弄 出啼笑皆非之状”。 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旧历,不得不承认: “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政府不宜过于干涉。”


史前民俗(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前)
史前酒器
大地湾遗址
古代民俗(夏王朝后到鸦片战争前)
传统
封建
西方
现代
影响因素 地理
形成
发展
经济
历史 宗教
地理因素
新疆红层
火焰山

尕gǎ舍布鲁姆冰川(Gasherbrum Glacier)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奇台县境内上空

乌拉盖大草原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祁汉开景区
民俗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可过分夸 大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因素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 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 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 一宗灭佛”。
或许你不相信,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实际上是民国以来 才定下的,而“春节”这个名字,也是民国建立以后才有的。 长久以来,中国人的岁首往往并不固定。在绝大多数时候, 人们以立春为岁首,而在某些地方,也有以冬至为岁首的习俗。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 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 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引进西洋历法,改 变传统的正朔,以公历为标准纪年,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 元年元旦。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 冬节。”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 “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的名称则被安置在公历的1 月1日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