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古代自然学(中国古代物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
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
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
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
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总之,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一、气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含义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五行学说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是一种中国古代的物质观,它把大自然和宇宙万物都视为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并随着这五种物质的盛衰而产生变化,同时影响到宇宙万物的循环运行和人的命运。
在五行学说中,宇宙万物都被归属于五行中的某一行,如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是一种整体概念,它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并强调了整体平衡的重要性。
在中医领域,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内部的五脏和五腑以及外在的身体器官和组织都与五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都可以通过五行学说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间互相制约、相生相克,它们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是维持宇宙万物稳定和健康的关键。
如果五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用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原理,采用相应的药物和针灸方案来调整患者身体的五行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五行学说也被广泛应用于占卜、风水、预测等领域,被认为可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的来说,五行学说是一种广泛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和医学的重要理论体系。
01-1-1 中国古代自然观(一)(77)
五行顺序的变化
尚书·洪范》: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 洪范》:五行: 《尚书 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 四曰金,五曰土。 木,四曰金,五曰土。 春秋战国,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 春秋战国,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顺 序:木、金、火、水、土。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 178—前104)体系化。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 前104)体系化。木、 五行相生、五行相胜。 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天 人感应,人副天数。 人感应,人副天数。 近代(日常): ):金 近代(日常):金、木、水、火、土。
第三种是五行。 艺文志》中说: 第三种是五行。《汉书 艺文志》中说:“其法亦 起五德始终,推其极则无不至。 起五德始终,推其极则无不至。” 第四种是蓍龟 蓍龟。 第四种是蓍龟。这是中国古代占卜用的两种主要 方法。 方法。 所谓龟,是管占卜的巫吏, 所谓龟,是管占卜的巫吏,在刮磨得很光滑的龟 甲或兽骨上钻凿一个圆形的凹缺,然后用火烧灼。 甲或兽骨上钻凿一个圆形的凹缺,然后用火烧灼。 围绕着钻凿的地方,现出裂纹。根据这些裂纹, 围绕着钻凿的地方,现出裂纹。根据这些裂纹, 据说可以知道所问的事情的吉凶。 据说可以知道所问的事情的吉凶。这种方法叫 “卜”。 所谓蓍,巫史用蓍草的茎按一定的程序操作, 所谓蓍,巫史用蓍草的茎按一定的程序操作,得 出一定的数的组合,再查《易经》来解释, 出一定的数的组合,再查《易经》来解释,断定 吉凶。这种方法叫“筮”。《易经》的卦辞、爻 吉凶。这种方法叫“ 易经》的卦辞、 辞本来就是为“ 用的。 辞本来就是为“筮”用的。
自然观:通俗 自然观:通俗——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 看法。 看法。 自然观:严格——是一种系统的体系, 是一种系统的体系, 自然观 : 严格 是一种系统的体系 即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 即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 、演化的根本 观点。 观点。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玻尔族徽
二.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力学知识起源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 劳动中的实践经验, 劳动中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发展为生产技术和初步的 自然哲理,这在东西方古代都是如此. 自然哲理,这在东西方古代都是如此. 在我国古代,手工工艺技术成果远比经验性的理 在我国古代, 论总结突出得多, 论总结突出得多,这是中国古代对力学研究的主要特 从时间来看,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两汉, 点.从时间来看,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两汉,宋明 三个高潮. 三个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221年 770
公元前316年 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 正面取水, 公元前316年, 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 " 正面取水,侧面排 316 其飞沙堰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弯道环流, 沙 ", 其飞沙堰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弯道环流,说明当时测河水 流量,了解泥沙规律等水力学知识及水利工程已有相当的水平, 流量,了解泥沙规律等水力学知识及水利工程已有相当的水平, 成都平原二千多年来始终受益. 成都平原二千多年来始终受益. 传为齐人著的《考工记》 是记录我国古代农具,兵器, 传为齐人著的《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农具,兵器,乐 炊具,酒具,水利,建筑等古代手工艺规范的专著. 器 ,炊具,酒具 ,水利 , 建筑等古代手工艺规范的专著. 其中 惯性现象的记述" 马力既竭, zhōu, 指车辕) 惯性现象的记述 " 马力既竭 , 輈 ( zhōu , 指车辕 ) 犹能一取 车轮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轮太低, 焉 " , 车轮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轮太低, 马总是像上坡一样费 箭羽影响箭飞行速度的关系( 后弱则翔,中强则扬, 劲 ) , 箭羽影响箭飞行速度的关系("后弱则翔, 中强则扬, 羽丰则迟" 以及堤坝设计的经验尺寸等, 羽丰则迟" ), 以及堤坝设计的经验尺寸等,都反映了我国当 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水平. 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水平.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一、单选题1、思辨性体现的是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3、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4、科学问题具有真实性,这是指该问题:A.不是科学研究者虚构的问题D.是科学认识主体尚未解决的问题5(重复)、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6(重复)、思辨性体现的是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7、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
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观所坚持的D.世界既成性原则8、“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段话体现的是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9、系统是否形成,标志是D.要素之间的结合是否稳定10、系统论将与环境只存在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A.开放系统11、系统之所以能够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的功能和特征,是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着D.随机涨落1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普遍性D.开放性13、系统科学认为,进化是一个从A.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B.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14、首次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的是A.恩格斯B.罗素15、自然演化具有两个方向即A.可逆和不可逆16、牛顿力学第二定律方程形式为F=m(d2r/dt2),若以-t取代t代入方程中,方程的结果将完全不变。
这意味着之一过程具有A.退化性B.进化性C.不可逆性17、物理学家鲍利鉴于β衰变中有能量亏损现象,衰变放射出来的电子带走的能量小于原子核损失的能量的现象,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他在1931年作出推论,预言在β衰变中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微小中性粒子带走了亏损的能量,并将它命名为“中微子”。
这一思维过程运用的是C.类比法D.联想法18、要检验某种理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
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法19、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结构,是为了把握系统的D.变化C.规范性D.逻辑性21、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人们认识自然的方法,如观察法、归纳法等,在层次上属于D.逻辑方法22、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导出了捆绑的物体A+B的下落速率既大于物体A的速率又小于A 的速率。
《化学史》第二章 古代物质观的演变
方法:研磨,蒸馏,升华,溶解,沐浴,密封
炼丹术士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典型代表HgS、
Hale Waihona Puke Hg水银“烧时飞着釡上灰,名汞粉,俗称水银 灰”----升华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将 欲制之,黄芽为根”----化合反应 “丹砂烧之成水银”----分解反应 可逆现象还表现在铅与碱式碳酸铅(胡粉)、铅 与铅的氧化物间的相互变化 已注意到炼丹过程中量的掌握:P24
五行说认为:水、火、木、金、土是构成万 物的基本材料。它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 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 因此有:“民非水火不生活,昼夜扣人之门 求水火,无不与者”。 “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 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 也,是为人用。”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再稍后的赫拉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唯物论 和辩证论者。他基本依循米利都学派的路线。 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不断地产生 和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 事物都在发展变 化,就像流动的水,一切皆流,皆变。他的至 理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列 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上述哲学家的共同特点是主张一元论,然而 他们在说明世界上都存在着困难。出生于西西 里岛的医生兼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则融合各派 主张,提出了世界万物是由水、火、土和气四 种元素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观点。为解释运 动的起因,他假定万物都含有爱和憎两种成份。 物质在爱的影响下结合,在憎的影响下分离。 这是用一组固定的力来说明结合的首次尝试, 同时也是后来成为一种重要化学理论的亲和力 学说的先驱。
长期从事冶金、染色等化学工艺的埃及工匠, 当时已萌发由普通金属仿造贵金属的思想。他们 把金银和其金属混合熔化后,就会得到一些不易 与金、银分辩开的东西,因此发现了黄金仿造术, 但此时工匠还未产生由贱金属炼制贵金属的意识。 当亚历山大里亚城成为重要的学术中心时,埃及 工匠开始受到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学说 及其他希腊思想的熏陶,他们因此开始有意识地 把四元素四原性说的观点渗透于所从事的化学工 艺过程中,相信贱金属(铜锡铅铁等)通过人工 操作可以炼制出贵金属(金银等)。以亚里士多 德的四元素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掺杂波斯的神秘 主义和埃及的巫术,希腊化埃及炼金术因此诞生。
物质观的发展过程
物质观的发展过程物质观是人们对于物质本质和物质存在的认识和理论观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不断探索,人们对于物质观的认识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的朴素物质观、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三个阶段探讨物质观的发展过程。
古代的朴素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永恒存在的,具有客观存在性,可以被人们所感知。
古代人们认为物质是由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的,物质的变化是由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例如,在《易经》中提到“天地之间,其万物也以类聚”。
这种物质观强调了物质的物质性和感知性,但缺乏对物质本质的深入理解,无法解释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唯物主义物质观逐渐成为主流。
这一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唯物主义物质观强调了物质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的存在。
例如,在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伊顿学派提出了“一切事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质构成的”这一观点,认为物质是真实的、客观的存在,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物质观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深入认识。
然而,唯物主义物质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完全解释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在20世纪初提出。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多样的、复杂的,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同时又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强调了物质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认为物质的变化是由内部矛盾的斗争引起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物质的发展被认为是一种不断前进的过程。
物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稳定到稳定,不断演化和发展。
例如,在生物学中,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是由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压力所推动的。
这一理论强调了物质的发展性和适应性,深刻影响了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发展。
物质观是人们对于物质本质和物质存在的认识和理论观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界的不断探索,物质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习题库
1【单选题】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D自然感应论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3.0分2【单选题】思辨性体现的是A、逻辑能力B辩论能力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3.0分3【单选题】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C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 ” D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3.0分4【多选题】欧洲中世纪,在坚持信仰至上的前提下,保留了古希腊哲学哲学中的A、人文传统B理性传统C逻辑传统D、实证传统正确答案:BC我的答案:BC1【多选题】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有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ABD得分:2.5分2【多选题】在近代科学家看来,“世界是一部机器,它是由惰性物体组成,按照物理必然性运动,且与各种思维存在物的存在无关。
”这体现着近代对自然观所普遍具有的:A、机械直观性B、自然不变性C因果必然性D "天人分离”观正确答案:ABCD我的答案:BCD得分:2.5分3【判断题】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变的,既没有质变出没有量变。
|正确答案:X 4【判断题】机械决定论认为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存在与变化都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1【单选题】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
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观所坚持的A、机械直观性原则B、原子基本性原则C、因果必然性原则D世界既成性原则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3.0分2【单选题】“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段话体现的是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C现代辩证自然观D当代系统自然观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3.0分3【多选题】以下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是A、电磁学理论B、生物进化论C热力学理论D星云假说正确答案:BCD我的答案:ABCD得分:0.0分4【判断题】创立辩证自然观,是一场哲学思想的革命。
透析中国古代物质观中的文化特性
分类和如何审视 , 通过中国古代物质观向我们展示的内容 , 多少能透析到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
一
、
中国古代物质观体 现了基 于 自然经济 的农业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物质观的代表是“ 五行说” 五行说” 。“ 也是我 国最早 的朴素元素论。五行最早称为“ 五材”原 ,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种东西 , 五行学说 的直 接来源是五材说 。“ 尚书大 据《 传・ 周传》 记载 :武王伐纣 , ‘ 至于商郊 , 停止宿夜 , 士卒皆欢 乐而达旦 , 前歌后舞 , 于上下 。咸 日 : 假 孜孜无 急, 水火者 , 百姓之所以饮食也; 金木者 , 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 , 万物之所滋生 , 是为人用。这些记载是 当时 ’ ‘ 五行说 ’ 的萌芽, 也是关于五材说的早期记载 , 中讲到 的水、 、 、 土是与人们 生活密切相关 的五种 其 火 金 木、
东西。[水火用于饮食 , ” 金木用于造作 , 土有生长万物( 尤其是庄稼) 之用 , 这是为人所用 的五种最重要 、 最普
遍 的五种东西, 日 是 常生活所必需 的五种材料 。《 左传》 ,五行” 中 “ 则被称为“ 五材”《 ,左传 ・ 襄公二十七年》 记载 :子罕 日‘ “ 天生五材 , 民并用之, 废一不可。 ’3 ’ ̄天然存有的五种材料 , 1 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 了哪一 缺
VoI6, NO 2 . .
J n 2 0 u 06
透 析 中 国古 代 物 质 观 中 的文 化 特性
丁卓菁 张 怡
20 5 ) 0 0 1 ( 东华 大学 人文学 院 , 上海
[ 摘
要] 中国古代 物质观是中 国自然观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这里着重从 五行说 和元气 说两个 方面 来论说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概述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3)重大意义:
a、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b、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
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d、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别人得到的 ,切莫 妒忌。 。2022 年3月下 午8时1 1分22. 3.2320: 11March 23, 2022
•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休。 。2022 年3月23 日星期 三8时1 1分33 秒20:11: 3323 March 2022
•
质量赢得顾客,信誉创造效益。。下 午8时11 分33秒 下午8 时11分2 0:11:33 22.3.23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四个阶段:
古代 朴素的 自然观
近代 机械的 自然观
现代
辩证的 自然观
当代 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基本特点: 直观性 思辨性 猜测性
历史地位:
标志人类开始用理性研究自 然;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 史渊源;
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中国古代的物质观
古代中国化学——物质观.中国古代对物质的认识基本就是“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构成了宇宙中万事万物。
在《尚书·洪范》里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
其它象周朝的《国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的记载。
所以五行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就如同现代科学对宇宙物质的认识建立于“原子、分子说”。
但是比五行更微观对物质的认识,在古代中国就有所谓的“阴阳理论”。
在孔子《易经·系辞传》、老子《道德经》的记载,似乎已经进入现代高能物理的范畴,不只是谈微观基本粒子,甚至是谈物质形成过程。
所以五行构成的万物,又因阴阳特性,五行也有自身的特性,在《尚书·洪范》里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
五行又因自身特性,彼此交互作用下,在宏观又出现了生、克的现象:“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是种制约作用;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构成另一促进循环,这就是著名的相生相克理论。
中国古代就是在这种理论架构下,发展出独特的天文、地理、历法、物理、医学、药学、化学等科学,甚至影响中国音乐、建筑、艺术、文化。
以现代科学观点看,这样理论就有抽象、非量化等难以理解因素在其中,所以即使有许多实证成就,象中药、针灸等,很多人仍然不承认这是科学。
什么是症结所在呢?其实我们从《道德经·四十章》上的几段谈物质形成的论述,可以看出端倪:“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四十二章》“从道生一、二、三与有生于无”,这二段话合并起来看,我们可以理解:物质的形成是一个层次又一个层次,物质是由微观物质组成为颗粒所组成,微观物质又由更微观物质组成颗粒组成,如此一层又一层;那我们现在有形的物质,其实是由无形的物质组成,意思就是高一层微观物质对低一层而言是无形,更高一层对高一层也同样存在“无形”形成“有形”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然辩证法简答题⾃然辩证法简答汇总⼀、古希腊⾃然观,中国古代⾃然观?1、古希腊⾃然观古希腊的⾃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之⼀,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点特征:(1)、朴素的⾃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孤⽴,缺乏深⼊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然界总画⾯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然观中国古代⾃然哲学⾃称⼀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然观萌⽣于商周时期,确⽴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然观讲求“物我⼀体,天⼈合⼀”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卦元⽓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阴阳⼏个含糊的概念,⾛不出形⽽上学的框架。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的推动。
(3)、⼀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然观的利弊得失:与⾃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然哲学的巨⼤变⾰。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然观的缺陷,是巨⼤的进步,对近代⾃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法。
(2)、弊:把⾃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起来,撇开⼴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认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根基——土壤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中国古代物质观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构成了宇宙中万事万物,土具有土爰稼穑的特征。
A:对B:错答案:A2.五色土是指中部为黄色土、北方为黑色土、东方为青色土、南方为红色土、西方为白色土。
A:错B:对答案:B3.人们认知土壤需从具体的土壤剖面、单个土体和聚合土体的剖析入手。
A:错B:对答案:B4.中国古代文献《周礼》中已有“万物出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
即土是指自然土壤,壤是指农业土壤。
A:对B:错答案:A5.土壤是地球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A:对B:错答案:B6.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包括土壤空气、土壤水、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
A:对B:错答案:B7.土壤圈处于人类智能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与相互作用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联系环境各要素的纽带。
A:错B:对答案:B8.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对土壤科学的主要贡献有:A:建立了土壤诊断学说B:建立了土壤地理学综合研究法C:创建了成土因素学说D:发现了五色土答案:BC9.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创建的土壤学范式是:A:土壤性状B:成土过程C:土壤分类D:成土因素答案:ABD10.以德国学者李比希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土壤学派提出了:A:土体构型B:土矿质元素归还学说C:最小限制定律D:土壤酸碱性答案:BC第二章测试1.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三大类。
A:对B:错答案:A2.土壤矿物在水解过程中分解顺序可划分脱盐基、脱硅、富铝化。
A:错B:对答案:B3.土壤颗粒物由细到粗依次是黏粒、粉粒、砂粒。
A:对B:错答案:A4.矿物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一般具有固定的理化性质和结晶特征。
A:错B:对答案:B5.土壤中矿物类型多样且繁杂,在中国土壤次生矿物分布无规律性。
A:对B:错答案:B6.土壤质地不仅是土壤分类的重要诊断指标,还是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物质迁移转化及土壤退化过程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变
2019/6/10
15
中国古代自然观理论
1、三才说:天地人
2、四象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 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3、八卦说(通常与阴阳结合):
基本概念——爻:阳爻(—)、阴爻(--),
爻组合成卦
六十四卦
2019/6/10
16
阴阳八卦说
乾 (天)
坤 (地)
震 (雷)
metaphysics原意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谓之道”,可理解
为“道”,即具体事物现象之外的一般规律。 指非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特指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019/6/10
35
1.牛顿力学的成功及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 成
牛顿关于地球形状的推算 哈雷彗星的发现 海王星的发现 人是机器 2.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陷
2012102226古代中国天象体系与古希腊天象体系比较古代中国天象体系古希腊天象体系以帝星为中心四周围绕二十八宿体系中星象之间联系松散无中心呈三垣四象体系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现未经组织的自然状态90左右以人神职官名以及与四分之三为动物或器皿命名四分人生活有关的器物命名更反映人之一为人或神命名称为空中动物事与社会空中社会人是中心但追求社会性中集体的人是中心但追求个性的显现与炫耀整体划一以一星概揽多隐其容无形且抽象具体形象风格各异2012102227古代中国天象古希腊天象2012102228浑天说
2019/6/10
30
古 代 中 国 和 古 希 腊 自 然 观 比 较
2019/6/10
31
古代自然观特点
第一,力求简单 第二,认为万物的本原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
物质 第三,整体直观性 第四,富于想象 第五,深信和谐 第六,相信守恒 第七,合乎常识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汇总一、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自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片面、孤立,缺乏深入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称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而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用阴阳几个含糊的概念,走不出形而上学的框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3)、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古代朴素自然观有哪些内容
•古代朴素自然观有哪些内容
古代朴素自然观,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观,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内容有:用“本原”概念来说明自然万物的初始状态和整体联系
用“矛盾”形态解释自然万物的运动特性和演化过程
用“数量”分析把握自然万物的精致构造和逻辑法则
用神化人性理解自然万物的内在灵性和美学底蕴,透露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本原是“气”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恩培多克勒“火”“土”“水”“气” 是万物的本原
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观是他的“四因说”哲学观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的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不过出自四个原因: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目的因”。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在冲撞中结合起来,形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伊壁鸠鲁以自己的方式得出了原子量和原子体积。
原子不仅有直线运动,也有偶然的偏斜运动。
五行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说用阴、阳二气解释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原因。
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是“阴阳有序”,自然界出现反常现象是“阴阳失调”。
老子认为万物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元气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弥漫的“元气”或“精气”构成的。
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气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虚空即气。
气的感应是物与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
牛顿力学对机械自然观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题库 (1)
自然观及其发展古代与中世纪的自然观1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D、自然感应论我的答案:D2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C、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D、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我的答案:C3欧洲中世纪,在坚持信仰至上的前提下,保留了古希腊哲学中的∙A、人文传统∙B、理性传统∙C、逻辑传统∙D、实证传统我的答案:AC5思辨性体现的是∙A、逻辑能力∙B、辩论能力∙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我的答案:A近代机械论自然观2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有∙A、原子的基本性∙B、自然的不变性∙C、机械的直观性∙D、因果的必然性我的答案:ABCD3机械决定论认为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存在与变化都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我的答案:对4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变的,既没有质变出没有量变。
∙我的答案:对现代辩证自然观3以下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是∙A、电磁学理论∙B、生物进化论∙C、热力学理论∙D、星云假说我的答案:ABCD4“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段话体现的是∙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C、现代辩证自然观∙D、当代系统自然观我的答案:C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2.2自然界是系统的2相互联系的事物,即构成系统。
∙我的答案:错3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普遍性∙B、整体性∙C、层次性∙D、开放性我的答案:B4系统之所以能够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的功能和特征,是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着∙A、加和性关系∙B、非加和性关系∙C、双向因果链∙D、随机涨落我的答案:B5在非线性系统内部,通常存在着自催化、正反馈等非线性作用机制。
∙我的答案:错6系统论将与环境只存在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A、开放系统∙B、孤立系统∙C、封闭系统∙D、线性系统我的答案:C7系统是否形成,标志是∙A、要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B、是否产生各要素所不具有的系统整体功能∙C、是否向环境开放∙D、要素之间的结合是否稳定我的答案:B8系统的基本特征有:∙A、整体性∙B、开放性∙C、动态性∙D、层次性我的答案:ABCD9自然界的演化是有规律的,表现为∙A、不可逆性∙B、和谐性∙C、周期性∙D、客观性我的答案:AD2.3自然界是演化的1牛顿力学第二定律方程形式为F=m(d2r/dt2),若以-t取代t代入方程中,方程的结果将完全不变。
中国古代“自然”相关概念的释义
中国古代“自然”相关概念的释义作者:张金羽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选取几位国外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极其相关概念的释义为研究对象。
“自然”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范畴,意义不断在丰富和发展,和先今西方影响下的“自然观”并不完全相同。
国外汉学家的研究有厘清之功。
关键词汉学家;自然日本汉学家池田知久在《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中前言一开始就提到:“今天,我们一般所说的“自然”这个词所表达的对象,例如自然科学、自然环境、自然淘汰,自然法则等等,多半带有古代希腊、罗马以来至于近代西洋文化所规定的自然观(nature)……中国的“自然”与西洋的nature原本是不同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词。
西洋的nature只是在近代日本才被翻译为“自然”这个词的。
”也就是说,在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的含义是和近代西方的Nature相对应,指的是作为实体的,外在于人的对象性存在,即自然界。
然而,“自然”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却涵义不同。
作为一个古代汉语中的固有词语,是一个复合词。
一般意为“自己如此”“自然而然”。
中国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自然”观是一种宇宙观,规律真理观或是物质观。
虽然有对物态自然的认识和感悟,但是更是面对宇宙本源、人生、社会等对象问题而思考和探究的,凸显的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自然“意旨。
后来,魏晋士人将“自然”概念引入美学领域,并提升为主要范畴。
“自然”便从一个哲学概念,不断充实着内涵和外延,并广泛渗透到艺术领域,变成了一个语义丰富,涵盖面广的特有概念,同时构建着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生活哲学。
然而,“自然”在西方世界一开始是从“存在”一词的词根发展而来,后来到了罗马时代才开始使用“natura”。
因此古代西方“自然”就有“存在”的涵义,到了近代发展为存在者之整体,即自然物的总和或聚集。
在这个意义上,与自然界同义。
因此,当说到“自然”一词时,可能有下面的含义:第一指自然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基础
第 1页
中国古代的物质观
关于物质的构成,中国古代有多种说法, 如 “ 五行说 ”,“八卦说”, “元气说”以及墨家提出的“原子论”。这里仅介绍先秦时期两种物质观。
(一) “五行说”: 这一学说始于夏朝,流行于商朝, 到了西周发展为“五行元素说”; 发展到了春秋时代,又出现了五行 相生相克的学说,即: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 克金,金克木。 这里已十分明确的把水、火、木、 金、土五种基本物质当成组成世界 万物的原始材料。更加清楚地表明 中国古代原始五行说,实际上就是 最早的关于物质组成的假说。它不 仅具有朴素的元素概念,并具有物 质相互转化的观念。
世界就是在阴阳两种对抗物质势力 运动推动下孳(zī)生着、发展着。这 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 主义观念。
X
自然科学基础
第 2页
(二) “阴阳八卦”说:
这一学说起源于殷周之际,实际上也是一 种原始的元素论。
所谓八卦,即用八种符号来表示八种自然现象, 而这八卦是由阳爻(yá o)用“”表示和阴爻用“-”表示。阳爻和阴爻排列为八卦,再由八卦排列为 64卦。八卦分别是乾、坤、震、巽(xun)、坎、 离、艮(gè n)、兑等,它们分别表示天、地、雷、 风、水、火、山、泽。 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构成四象:
郧阳师专教育系 lcy7556@
五行依一定 的相生次序而 相生;又依一 定的相克次序 而相征服。这 种关系深刻地 揭示了组成世 界的五种基本 物质元素在相 互转化的复杂 变换过程中, 生成和消失的 速率是受控的, 在量上是互补 的,因而元素 的种类和总量 不增不减,物 质守恒。
X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四象和阴阳的组合再生八卦:乾、坤、 震、巽、坎、离、艮、兑
白纸称为无极,画上一个圆圈,称为无极生太极(宇宙),中间一条曲线 将圆圈分成黑白两个部分,称为太极生两仪,中间的曲线表示了阴阳的相互运 动和相互转化。黑白两个半球中各有一个与之颜色相反的小圆圈,称为阴阳子, 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的阴阳两极又统一于宇宙之中。 郧阳师专教育系 lcy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