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25《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随堂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就是()
A、荐笏.(hù)炽.热(chì)
好.言论(hào) 仆道不笃.(dǔ)
B、怃.然(wǔ) 嗔.怪(chēn)
呶.呶者(náo) 邑犬群吠.(fèi)
C、佞.誉(nìnɡ) 砧.板(zhān)
咈.吾耳(fú) 吠噬.狂走(shì)
D、诬谀.(yú) 毗.邻(pí)
恢.恢然(huī) 炳炳烺.烺(lǎnɡ)
答案 C
解析“砧板”的“砧”应读zhēn。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就是()
A、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独:孤独
B、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度:揣度,推想
C、则固僵仆烦愦.愦:糊涂,昏乱
D、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却:退后
答案 A
解析独:惟独,只有。
3、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就是()
①群怪.聚骂②指目.牵引
A、①素善.留侯张良②非能水.也
B、①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②天下云.集响应
C、①辱书云欲相.师②却.匈奴七百余里
D、①不耻.相师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答案 A
解析例①就是“责怪”,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例②“使眼色”,名词作动词。A项①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②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①形容词用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C项①“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单指作者,无活用,②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名词作动词。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就是()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答案 A
解析A项全都就是表修饰关系。B项介词,因此,后面省略了宾语/连词,来。C项虽然/即使。D项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关系,有指代作用,这里代指柳宗元自己/彼此对待的关系,即“互相”
5、柳宗元不愿意“为师”的原因主要就是()
①仆道不笃,业甚浅近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③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④增脚气病,渐不喜闹⑤今之世,不闻有师⑥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 A
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就是()
A、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句训诫就是作者不敢轻易为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B、作者把作《师说》的韩愈比作“蜀之日”,把嘲笑韩愈的众人比作吠日的蜀犬,表现了她对世俗的鄙视与愤慨。
C、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她散文创作的主张,认为文章的重要作用就就是“明道”,而不能单纯追求文采与音律。
D、在文章最后,作者为了避免招致“越、蜀吠怪”与外廷的嘲笑,婉言推却了韦中立“相师”的请求。
答案 D
解析文章最后提出“取其实而去其名”,即实际上做人师,但不要老师之名,因此并非就是推却。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就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就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就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就是()
A、犯.笑侮犯:触犯,这里就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B、因抗颜
..而为师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被.南越中数州被:覆盖
D、余以为过.言过:过失、错过
答案 D
解析过:过分、太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就是()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答案 C
解析C项中“而”,都表示修饰关系。A项中第一句的“之”,代词,代当老师的人;第二句的“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第一句的“其”,代词,“自己的‘道’”;第二句的“其”,副词,有揣测作用,相当于“大概”。D项中第一句的“以”,连词,“因此”;第二句中的“以”,连词,表示顺承,“来”
9、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就是()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与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与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永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答案 C
解析A项“自喻”不正确。B项不含“自己”。D项没有表明处境的意思。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译文:
(2)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