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

合集下载

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和运动

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和运动

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D
A A2 A1
读左图,回答问题:
B2 C2 B C1 C
B1
1、A、B、C中表示短 波辐射是( A ) , 表示长波辐射的是 ( B、C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反射 散射
蓝、紫色光 最易被散射
向四面八方散 射,有选择性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一):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表现形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主要)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1、从臭氧、二氧化碳 分析P44表格,指 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 出太阳辐射经过大 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气各层时都有哪些 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部分被吸收?
(选择性)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热力环流和风
一、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高空
1000m
P2
1060hpa 1100hpa
P1
500m
A
地面
B、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对流层
中纬 10~12km

高中地理 第二章大气-大气的热力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大气-大气的热力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就越短;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就越短; 反之越长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水汽、二氧化碳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75%-95%) )
大气增温
放出红外线长波
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 大部分射向地面 大气逆辐射
弥补地面热量损失,起保温作用
大气反射
太阳 辐 射
到 达 地 面
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发射
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和散射Leabharlann 的 太 阳 辐 射太阳
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降低了白昼温度,提高了夜间温度,减少 了昼夜温差。 • 温室效应把地球平均温度提高到了15℃, 从而适宜地球生物的生存。
全球的热量平衡
1.自然的平衡:收支平衡(地面和大气) 自然的平衡:收支平衡(地面和大气) 自然的平衡
2.人为的不平衡: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为的不平衡: 人为的不平衡
谢谢! 谢谢!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交通红 交通红绿灯
雨后天空
太阳表面温度: 太阳表面温度:6000 K 即:6000-273=5727℃ ℃
卢特沙漠(伊朗 卢特沙漠 伊朗) 71 ℃ 伊朗
世界最高温之地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能量传播的方式: 能量传播的方式: 辐射 对流 热传导
太阳辐射的方式: 太阳辐射的方式:电磁波
总结: 总结:

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高度不同: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 辐射能不同

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高度不同:阳光经历的大气路程 不同,削弱程度不同 不同,

大气组成、分层、热力作用

大气组成、分层、热力作用
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 线部分;水汽和二氧化碳主 要吸收红外线部分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 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依 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温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 主要直接的能量来源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实 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画一画
大气的受热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的 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 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你 能用最简单的图形来说明其过程吗?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 高度(KM) 层
A____ 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 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平均厚度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________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最为密切,合飞机飞行 为主 有_______, 能反射短波无 线电波
思考: 在“大气的 垂直分层” 图中,对流 层的气温为 什么会随海 拔的升高而 降低。
太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阳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辐 哪个部分? 射 集中在可见光区 光 谱 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示 意 图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波长越长。
思考
1、大气主要吸收太阳 辐射中的哪些波段的 能量? 2、大气增温是不是依 靠大气直接吸收太阳 辐射增温的? 3、低层大气主要直接 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4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 途径实现的?
臭氧:1.14×10
-6
1、大气圈(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干 洁 空 气
氮 氧
CO2
O3
水汽
绿色植物进行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甘肃月牙泉地区景观图”。

读图分析,到此旅游的人感觉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弱C.②强、④强D.②强、④弱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2.上面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3.图④中大洋上天气系统强烈发展,使下列地区天气发生变化,正确的是A.加大蒙古草原冻害B.增加黄土高原降水C.缓解长江流域伏旱D.太湖平原泥石流灾害加大下图是2016年3月13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3月13日,下列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上海B.香港C.台北D.东京5.3月13日,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域是( )A.日本海B.南海C.渤海D.东海6.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东京的风向变化是( )A.东风转为西风B.西南风转为偏东风C.东南风转为西南风D.西南风转为西北风下图中a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b表示该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高压中心B.北半球低压中心C.南半球高压中心D.南半球低压中心8.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9.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正确的解释是()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D.云层对地面辐射的削弱作用2013年9月3日中国南海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某军港启航,对南美智利、巴西和阿根廷三国进行友好访问,在南美海域舰艇经历了漫天大雾、风大浪高等恶劣天气的考验。

舰艇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1时抵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34°20′S,58°30′W),为此次编队出访南美三国的最后一站。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


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反射
散射 0

O3吸收

紫外线


CO2、H2O 吸收红外线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反射 散射
0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宇宙空间
太 阳 辐 射
O3吸收 紫外线
CO2、H2O 吸收红外线
大 气
辐大 射气
吸 大气 收
逆辐 射
大气上界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大气
吸收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大 气





射向地面

1.“太阳暖大地”2.“大地暖大气”3.“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随堂联系:
B •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 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B、B C、C D、D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四种辐 射特点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辐射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2大气受热过程(共25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2大气受热过程(共25张ppt)
请你绘制示意图来比较说明地、月的昼夜温差,并解释其成因。
大气热力作用
返回目录
地球
月球
白天温度可达127°C
夜晚温度降至-183°C
北京某日白天温度达29°C
夜晚温度降至13°C
大气热力作用
返回目录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球表面因此获得大量太阳辐射而强烈升温,而夜晚也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因迅速丧失热量而大幅降温。
学习目标
Core literacy objectives
Atmosphere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思考:1、晴天和阴天哪个的白昼更热?为什么?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警示灯为什么都用红灯?阴天天空为什么是灰白色的?3、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大都是红色的?为什么没有“午霞”?
2019新课标湘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第二节
通过图片及材料,从时空综合的角度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能够在给定区域中(区域图),归纳出大气受热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自主辨识给定区域大气受热状况的特征。通过生活中典型的案例,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结合资料,探究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效应的原理机制,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形成地面辐射。地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因此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区,称为长波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返回目录
O3
水汽、CO2
太 阳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可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因此只有少数的地面辐射能回到宇宙空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对流层大气吸收,使该层大气升温,所以说地面辐射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课件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课件

风力冷却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建筑物可以 利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对 空调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风力农业
风力农业是指利用风能来促进农 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风力驱动的风机、风车等设 备,可以为农田灌溉、温室通风 等提供动力,同时还可以为农业
外太空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领域, 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特点
外太空没有大气,温度极低,真空度 高,对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02
热力作用
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热源, 通过大气层时受到吸收、反射和 散射作用,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 和气候变化。
长波辐射
地球表面和大气通过长波辐射将 热量传递到空间,对大气温度的 垂直分布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影响
三圈环流对气候、天气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如季风的形成、气候带的分布等。
季风环流
01
定义
季风环流是指由于季节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形成的环流。
02 03
形成过程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季风环流在北半球夏季时表现为 南风和东南风,冬季时表现为北风和西北风。季风环流的形成与三圈环 流也有一定的关系。
热成层位于平流层之上, 高度在80-85千米左右, 是地球大气的第三层。
特点
热成层中的气体温度极高, 气流运动强烈,是地球大 气中最重要的热量来源之一。
影响
热成层中的气体运动对天 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如形成臭氧层空洞等。
外太空
定义
影响
外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 包括地球的卫星轨道和宇宙空间。

(完整版)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单选题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读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易出现霜冻的是A.13日、14日B.13日、15日C.14日、16日D.15日、16日4.农民为了减轻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在田间释放烟幕,这是为了()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短波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

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③是地面辐射D.④表示太阳辐射8.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④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A.A层B.B层C.C 层D.AB层10.下列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B.高度与纬度位置无关C.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该层D.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1/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11.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波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共59张PPT).ppt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共59张PPT).ppt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 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为什么山上温度比山下低?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 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 山下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 天。
城 郊 风
郊区
A
市区
市区 B
郊区 C
1.工业区应该建在A、B、C、中的 C 地。 2.城市在A、B地规划建设较大面积的绿地,主要作用是什么? 大面积的绿地放置在城市的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可以有效利 用植物净化郊区吹向中心区的空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 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 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 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地球:白天,地球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地 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 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归纳: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要点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传给近地面大 气,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所以离地 面越近温度越高,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辐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只出现在晚上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②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关,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与成都相比,拉萨( )A.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A.纬度差异较大B.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的差异下图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①、②、③、④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据此完成下题。

6.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 )A.9:00—10:00 B.21:00—22:00C.7:00—18:00 D.13:00—14:00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13~14题。

13.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分别为( )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C.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西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14.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A.a B.bC.c D.d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为东北季风 B.③形成寒冷干燥气候C.①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D.②由低压流向高压6.当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塔里木河断流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

回答11~12题。

11.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2~3题。

2.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A.北半球;近地面B.北半球;高空C.南半球;近地面D.南半球;高空3. 若该地位于上海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阴雨连绵D.炎热干燥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8.导致图中雨雪风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转晴B.气温剧降C.连续性降水D.狂风暴雨11.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a<c B.b>dC.c=d D.d>c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回答3~4题。

3.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D.上海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 °C4.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变化B.冬季风势力强弱C.城市化的发展D.降水的变化读下图,回答9~10题。

9.每幅图表示一种气候类型,其中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10.可能存在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是( )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读几种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14.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位于 ( )A.亚马孙平原B.撒哈拉沙漠C.西西伯利亚平原D.西欧在我国边境县中,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国家数量最多。

据此回答3~4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于该县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B.接壤国家有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因接壤国家多,使其成为边境贸易最发达的县彰化高雄花莲甲乙D .接壤国家均为内陆国,县内河流均为内流河错误!未指定书签。

.该县县城街道两旁的绿地在种植花草时铺设了塑料薄膜,主要目的是A .防治病虫害B .改善热量C .增加水分 D.改良土壤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I 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

完成5~6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 .海洋性气候一地形、地势B .海洋性过渡气候一经度位置C .大陆性过渡气候一纬度位置D .大陆性气候一地形、地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A .I 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 .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谷物生产C .Ⅲ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D .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下图中甲为台湾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9~11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该海岸最有可能位于下列 哪个城市附近A .台北B .花莲C .彰化D .高雄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该地区农业生产中最突出 的限制性条件可能是A .土地涝洼B .土地盐渍化C .风沙威胁D .光照不足 错误!未指定书签。

.就自然环境而言,该地区 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活动是 A .晒盐业 B .水稻种植业 C .石油化学工业D .茶叶栽培读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该山可能位于A.甘肃省B.江西省C.河南省D.福建省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A.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B.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C.l月份在40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D.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13~14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错误!未指定书签。

.据图,可以判断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C.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它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2013·河北质检)下图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8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完成3~4题。

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4.四地中最有可能为石家庄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寒带不同纬度地区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5~6题。

5.若图示地理现象为极昼现象,则T地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大约在()A.3月21日B.4月22日C.5月23日D.6月22日解析本题考查极昼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中信息可知,T地出现极昼现象的天数约为60天,而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为1天,这说明T 地比极圈早一个月出现极昼现象、晚一个月结束极昼现象;故T地极昼现象开始于6月22日之前的一个月,约在5月23日。

答案 C6.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哪些地理现象()①极夜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④极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2·四川)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 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9~10题。

9.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图中所示半球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M位于N的东北方向,A选项错误;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多雨季节,B选项错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故甲地昼长短于乙地,甲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D选项错误。

答案 C10.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1~12题。

1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0°B.10°NC.10°S D.23°26′N解析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23°26′。

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26′N。

答案 B12.在AB区间内()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