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糖药glp1简介课件
GLP-1与2型糖尿病王泽想课件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是一种长效GLP-1类似 物,具有长达24小时的药效,为
患者提供了方便的给药方式。
贝那鲁肽
贝那鲁肽是国内自主研发的GLP1类似物,其降糖效果和安全性 已得到临床验证,为国内患者提
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正在研发的glp-1类似物
Taspoglutide
Taspoglutide是一种新型的GLP1类似物,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 段,具有潜在的治疗前景。
联合治疗
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与 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 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 的生活方式干预也是必要 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 锻炼和减轻体重等。
03 glp-1类似物的研发与进 展
已上市的glp-1类似物
艾塞那肽
作为第一个上市的GLP-1类似物, 艾塞那肽能够模拟GLP-1的生理 作用,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已广 泛应用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
中的疗效差异。
探索glp-1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 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
反应。
深入研究glp-1的作用机制,为 未来开发更加有效的药物提供理
论支持。
对患者的建议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按时服药,不擅自更 改剂量或停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glp-1还能抑制食欲和减少食物摄入, 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控制肥胖,这对于 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glp-1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和减 少胰高血糖素释放来降低血糖水平, 从而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GLP-1相关背景幻灯PPT课件
.
180 13
T2DM患者肠促胰素效应减弱
胰岛素 (mU/L) (nmol/L) 胰岛素 (mU/L) (nmol/L)
对照
80
60
40
20
*******
0
01 02
60 120
时间(分)
•P≤0.05 口服葡萄糖与静脉葡萄糖比较 • IR:免疫反应; IV=i静脉注射.
Nauck M et al. Diabetologia. 1986;29(1):46-52.
.
8
GLGPL-P1-1的的疗疗效:效剂量: 反剂应量关系反应关系
呕吐 腹泻 恶心 腹痛
增加血浆GLP-1浓度
食欲 食物摄取 = 体重减轻
GLP-1的水平 GLP-1受体激动剂
胃排空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 改善血糖控制
GLP-1 作用.
药理效应
生理效应
GLP-1 水平 DPP-4 抑制剂
and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n=10) subjects
-60
0
60 120 180 240 300
葡萄糖摄取时间(分钟)
.
4
Mitrakou A, et al. Diabetes. 1990;39:1381–1390.
葡萄糖(mmol/l)
T2DM的肠促胰素效应
血糖增高
血糖稳态:正常血糖水平(90mg/100ml)
血糖降低
血糖升至 正常水平
糖原 葡萄糖
胰高糖素 分解
胰腺
肝脏
胰高糖素
2型糖尿病OGTT后的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mmol/l
胰岛素 pmol/l
(优质课件)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 其作用是通过特异受体介导的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2003;26:2929-2940; Thorens B. Diabetes Metab. 1995;21:311-318; Baggio LL, Drucker DJ. Gastroenterology. 2007;132:2131-2157; Nyberg J, et al. J Neurosci. 2005;25:1816-1825.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Val
Ser Lys Ala Ala Gln Gly Glu Leu Tyr Ser Glu
Phe Ile Ala Trp Leu Val Lys Gly Arg Gly
11
GLP-1具有更多针对T2DM病理生理的作用
β
胰腺
5
2型糖尿病中肠促胰素作用减弱
正常人
80
60
口服葡萄糖 静脉注射葡萄糖
80
60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mU/L)
40
20 * * * * * * *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40 *
** 2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 利拉鲁肽的临床特点 -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物对比(LEAD 3) -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的比较
3
肠促胰素(incretin)的发现
• 1932年,拉贝尔(La Barre):
– 肠道中存在一种可以影响血糖的激素,并为之命名为肠促胰素 (incretins)。
• 1967年,佩雷(Perley)和奇普尼斯(Kipnis):
glp-1简介
自上世纪60年代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GLP-1)以来,对GLP-1的研究层出不穷。
GLP-1早期研究主要聚焦GLP-1的肠促胰素概念及其直接的生物效应,而最近GLP-1研究逐步深入到GLP-1作为神经递质在中枢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如GLP-1(9-36)对其生理作用的承接。
本栏汇总了GLP-1生理作用和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丰富我们对GLP-1的全面理解。
GLP-1的分泌和表达GLP-1由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表达,肠粘膜L细胞、胰岛α细胞、及神经元均有该基因存在。
胰岛α细胞中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表达的主要产物是胰高血糖素(glucagon),而肠道L细胞和神经元中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的表达产物是GLP-1(glucagon-likepeptide1)。
GLP-1有两种生物活性形式,分别为GLP-1(7-37)和GLP-1(7-36)酰胺,GLP-1约80%的循环活性来自GLP-1(7-36)酰胺。
GLP-1作为肠促胰素的概念广为所知:肠道L细胞分泌的,具有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促泌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β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食欲及摄食、延缓胃排空,能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受损“肠促胰素效应”,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CNS)分泌的GLP-1:早在1990年Liu等人借助放射免疫法证实在啮齿动物的下丘脑和脑干内存在高浓度的GLP-1,之后的研究证实在脑干和孤束核能够表达GLP-1(1)。
GLP-1受体也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在嗅球、额叶皮层、伏隔核、隔核、杏仁核和海马等都有分布(1)。
Huiyuan Zheng等人的最新研究也证实人延髓中存在GLP-1的阳性神经元(2)。
作为神经递质存在的GLP-1,可能通过脑-肠-GLP轴的形式参与食欲抑制、中枢神经内稳态的信号调节。
胰岛α细胞也可分泌GLP-1:Marchetti等人发现正常的α细胞可分泌GLP-1,而Ellingsgaard等人也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可诱导人α细胞生成GLP-1(3,4),目前尚不清楚正常完好无损胰岛α细胞分泌GLP-1的功能意义及程度。
GLP-1的临床应用医学PPT课件
胰高糖素分泌
降低
降低
胃排空速率
延缓
无影响
血压
降低
降低
心率
无影响或轻度增加(0-2bpm)
中度增加(2-5bpm)
体重减轻
1-5Kg
2-5Kg
恶心
20%-50% 缓慢减弱(数周到数月)
20-40% 快速减弱 (4-8周)
*
GLP-1
艾塞那肽
(7-37) 酰胺
1986至1987年, Drucker和Orskov等发现。
*
胰高糖素原
肠高糖素
GLP-1(37个AA)
GLP-2(35个AA)
胰高糖素(29个AA)
肠道L细胞内酶解
GLP-1(37个AA)
恢复和维持小肠 粘膜上皮细胞的 完整性
水解为生物活性的 GLP-1(7-37),酰胺化为 具有活性的 GLP-1(7-36)酰胺
维格列汀(vildagliptin)
佳维乐
2012年中国上市
诺华
利格列汀(linagliptin)
欧唐宁
2013年中国上市
勃林格殷格翰
阿格列汀(alogliptin)
尼欣那
2013年12月中国上市
日本武田/赛诺菲
*
四、临床应用
(一)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不但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还同时兼有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另外具有降低体重、收缩压,改善血脂紊乱的作用。
√
不推荐
不推荐
维格列汀(vildagliptin)
佳维乐
不推荐转氨酶>正常上限3倍
利格列汀(linagliptin)
欧唐宁
√
√
√
新型降糖药1 PPT
西格列汀
• 适应症:适用于2型运动,饮食、药物控制不佳患者,当单独使 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二甲双胍联用。
• 用法用量:单药推荐剂量100mg,每日一次。食物不影响吸收 。
• 药动学:服药后1-4h后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半衰期12小时, 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泄。
西格列汀
注意事项:
•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酮症酸中毒患者。
GLP-1对胰岛功能的调节作用具有高度的葡萄糖依赖性
GLP-1的胰岛素促 泌作用
5mmol/L
胰高血糖素的升糖作用
2型糖尿病药物的新靶点--GLP-1
2型糖尿病 肠促胰素效应受损
GLP-1浓度升高幅度减少
GLP-1
靶点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的发现
天然的GLP-1在体内血浆半衰期不足2min,可被二肽基肽酶-4(DPP-4) 快速降解
人体的GLP-1具有多效性干预
胰腺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依赖) 胰岛素合成
ß细胞增殖 ß细胞死亡
胰高血糖素分泌
心血管
心脏保护
心功能
降脂
血管内皮功能
GLP-1受体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
大脑 神经保护 食欲
肝脏 肝糖输出
胃肠道 减少动力 延迟排空
肌肉脂肪组织
减轻体重
葡萄糖摄取和储存
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激素
艾塞那肽
人GLP-1类似物 利拉鲁肽
• 同源性高(约97%) • 半衰期长(11-15h)
肠促胰岛素适应症
适用于: • 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药物,以及二甲
双胍合用磺酰脲类等药物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 肥胖或因降糖治疗体重增加过多的患者。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PPT课件02
体重变化 (kg)
LEAD-1 联合SU
LEAD-2 联合二甲双胍
2.5
2.1
2.0
1.5
1.0
1.0
0.5
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0.5
-1.0
-1.5
-0.2*
-2.0
-2.5
-3.0
-3.5
-4.0
-2.6* -2.8*
*与对照药物有显著差异
1796研究 联合二甲双胍
0.1*
-2.2* -2.4*
利拉鲁肽1.2 mg
传统降糖药物不能长期有效控制血糖,且易导致体重增加
UKPDS
传统治疗*
格列苯脲
二甲双胍
胰岛素
8
7
6
HbA1c 中位数(%)
体重变化 (kg)
5
4
3
推荐治疗达标目标
<7.0%†
2
1
6.2%-正常值上限
0
0
随机化后时间(年)
*最初采用饮食控制,如果空腹血糖>15 mmol/L则加用磺脲类,胰岛素和/或二甲双胍 †美国糖尿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利拉鲁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过性恶心
周计算16发生恶心的患者比例 – 安全性人群
14
12
患者数 (%)
10
8
6
4
2
0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时间 (周)
L利ira拉gl鲁ut肽ide 1.8 mg
Li利ra拉glu鲁ti肽de 1.2 mg
Glim格e列pir美id脲e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对照药相比,利拉鲁肽组达到上述三重复合终点的受试者明显更 多
降糖药物GLP1A和DDP-4简介.ppt
5.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GLP-1受体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眼、 心、肾等组织,其生理作用还可能与 血管功能、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 症、免疫等相关: ① 心血管保护作用; ② 肾脏保护作用; ③ 视网膜保护作用; ④ 周围神经保护作用;
*指仅有动物实验支持或临床实验未见显著性差 异。
GLP 特点
1.不良反应
①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4-8周可缓解;
② 注射部位局部反应; ③ 胰腺炎&胰腺癌:禁用于胰腺炎患
者。 2.免疫原 3.T1DM患者使用
暂无指南推荐。Dejgaard 等研究发现 T1DM 患者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利拉 鲁肽可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体重、 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但在HbA1c及血 糖变异性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4.未成年人用药
目前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是唯一批准用 于治疗未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药物。 GLP-1RA仍需多中心长时期随机对照实 验。 5.孕妇与哺乳期用药
妊娠期妇女使用安全性未知。动物实 验证实其可经乳汁分泌,故哺乳期不 推荐使用。
安全
二肽激酶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1964年,Elrick等发现 口服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量明显大于静脉滴注相同剂量葡萄糖,这种现象 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人体内主要有两种肠促胰素: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 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和GLP-1。因T2DM 患者的血GIP 水平正常或升高,对β细胞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显著降低,且对α 细胞没有作用,GLP-1对胰高血糖素的抑制被GIP拮抗,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前景。而GLP-1水平在T2DM 中明显减少,且其依赖葡萄糖浓度度性的方式促进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α细胞分泌,抑制β 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 延缓胃排空等多种生理优势在临床上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由于人天然的GLP-1半 衰期极短,大约仅1-2分钟,很快被二肽基肽酶(DPP-4)所降解失去活性,基 于GLP-1的诸多优点,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eceptor agonist, GLP-1RA)应 运而生,其在结构上类似于内源性GLP-1,又可以防止被DPP-4降解,延长作用 时间,充分发挥作用。
降糖药物glp1a和ddp4简介
降糖药物glp1a和ddp4简介汇报人:目录•介绍•glp1a和ddp4的药物特性•glp1a和ddp4的临床试验结果•glp1a和ddp4的适应症与副作用•glp1a和ddp4的研发前景与挑战•总结01介绍什么是glp1a和ddp4?•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是一种天然的肠促胰素,由肠道L细胞分泌,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血糖。
然而,GLP-1在体内迅速被DPP-IV降解,因此需要使用类似GLP-1的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glp1a)和DPP-IV抑制剂(ddp4)。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GLP-1及其降糖作用。
2000年,第一个G L P -1受体激动剂(glp1a)和DPP-IV 抑制剂(ddp4)进入临床试验。
2005年,第一个glp1a(艾塞那肽)和ddp4(西格列汀)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glp1a和ddp4的发展历程通过与GLP-1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血糖。
此外,glp1a还能够抑制食欲和延缓胃排空,有助于减轻体重。
通过抑制DPP-IV酶活性,减少GLP-1降解,提高其血浆浓度和生物活性,间接发挥降糖作用。
同时,ddp4还可以改善β细胞功能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glp1a和ddp4的作用机制ddp4glp1a02glp1a和ddp4的药物特性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低血糖。
作用机制作用效果药物形式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
030201DDP-4抑制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通过抑制DDP-4酶的活性,减少GLP-1在体内的降解,使其降糖作用得以发挥。
作用机制DDP-4抑制剂可降低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作用效果目前市面上的DD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培训课件
进餐
时间(min)
GLP-1与GIP
• T2DM患者GLP-1的缺乏大于GIP; • GLP-1比GIP的促胰岛素分泌能力更强; • T2DM患者中,GIP不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GLP-1更有研发价值
一种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由胃肠道L-细胞分泌 通过进食反应分泌
(直接腔内刺激和间接神经刺激)
0 -30 0 60 120 180 240
时间 (分)
Mean (SE); *p<0.05; 2型糖尿病患者(n=10)
安慰剂 人GLP-1
SNliaduecNko.et12al.• Di•abetologia 1993;36:741–46
由于半衰期短,人GLP-1临床价值十分有限
DPP-4 水解失活
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主要内容
GLP-1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利拉鲁肽—更出色的GLP-1类似物
- 利拉鲁肽的临床特点 -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物对比(LEAD 3) -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的比较
肠促胰素(incretin)的发现
• 1932年,拉贝尔(La Barre):
– 肠道中存在一种可以影响血糖的激素,并为之命名为肠促胰素 (incretins)。
40 *
** 2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与口服后的相应值相比p≤.05 NSaluidcekNMoA. 5, e•t al•. Diabetologia. 1986;29:46-52.
肠促胰素:GLP-1 及 GIP
–胰高糖素样肽1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 )
GLP-1与GIP的生理作用不尽相同
新型降糖药GLP-1介绍22页PPT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新型降糖药GLP-1介绍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新型降糖药GLP简介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临处床,应请联用系网(站临或床本人疗删效除。 )
☻显著的降糖效果 ☻低血糖发生率低 ☻降低体重、收缩压 ☻改善血脂紊乱的作用 ☻改善β细胞功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临处床,应请联用系网(站临或床本人疗删效除。 )
?不能替代胰岛素不适用于t1dm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不推荐使用?有少数急性胰腺炎病例报道如果怀疑发生了胰腺炎应该立即停用?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低血糖发生率升高适当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可减少低血糖风险?艾塞那肽有罕见肾功能改变报告不推荐艾塞那肽用于终末期肾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
糖风险
艾塞那肽有罕见肾功能改变报告,不推荐艾塞那肽用于终末期肾病或严重肾功能
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利拉鲁肽由于经验有限,不推荐利拉鲁肽 用于肾脏终末期患者
利拉鲁肽在 (NYHA)分级I–Ⅱ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尚
无在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经验
处基,于请联G系L网P站-或1的本人药删除物。
艾塞那肽
利拉鲁肽
(Exenatide,商品名百泌达) (Liraglutide,商品名诺和力)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基,于请联G系L网P站-或1的本人药删除物。
艾塞那肽 (Exenatide,商品名百泌达)
LEAD研究荟萃分析:
治疗
利拉鲁肽1.8mg Qd(n=1363)
利拉鲁肽1.2mg Qd(n=896) 罗格列酮4mg Qd(n=231) 格列美脲2- 4mg Qd(n=490) 艾塞那肽10ug Bid(n=231) 安慰剂(n=524)
司美格鲁肽汇报ppt课件
应对措施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可减少剂量或暂 时停药;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就医。在使用司美格鲁肽期间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 现并处理低血糖事件。
特殊人群用药建议机分配接受司美格鲁肽或安慰剂治疗,并进行 长期随访。
03
主要终点
评估司美格鲁肽对患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和生活质 量的影响。
治疗效果评估
01
02
03
生存率提升
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 肽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显著 提高。
无进展生存期延长
司美格鲁肽能够显著延长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生活质量改善
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 者报告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
司美格鲁肽
汇报人:XXX 2024-01-18
目录
• 药物概述 • 临床研究与应用 • 用药指导与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 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 • 市场前景与未来发展
01
药物概述
药品名称及剂型
药品名称:司美格鲁肽 剂型:注射液
药理作用及机制
药理作用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通过激活GLP-1 受体,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从 而降低血糖。
06 市场前景与未来发展
市场需求分析
糖尿病治疗需求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新型、高效、安全的治疗药物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 新型降糖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减肥市场潜力
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也展现出一定的潜力,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具有降低体重、改善代谢等多重功效,因此减 肥市场也是司美格鲁肽的重要应用领域。
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ppt课件
89
104
119
135
150
165
180
195
211
226
241
256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第一时相 胰岛素分泌
β细胞最大胰岛素分泌能力
精氨酸 刺激试验
Degn KB, et al. Diabetes 2004;53:1187–9417.
LEAD研究
*
*
*
*
*
*
时间 (分)
PBO
GLP-1
注射
240
静脉注射GLP-1 (15 nmol/L)
DPP-4 水解失活
2型糖尿病患者(n=6)
健康个体(n=6)
有效GLP-1 (pmol/L)
时间 (分)
–5
5
15
35
45
0
500
1000
25
7
37
9
Lys
His
Ala
Thr
Thr
Ser
Phe
Glu
在2型糖尿病领域最大,最全面的III期临床试验
>4,000 例2型糖尿病患者
5个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1个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40 个国家
挑战目前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预期
Slide No. * • •
LEAD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序贯治疗
饮食/运动
口服一种降糖药
加用另一种口服药
加第三种口服药或 开始胰岛素治疗
-
97% 氨基酸序列与人 GLP-1 同源
新型的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PPT参考幻灯片
2020/4/8
10
4
2020/4/8
5
2020/4/8
6
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疗效
药物 艾塞那肽 利拉鲁肽 利司那肽 艾塞那肽周 抑制剂
降低 HbA 降低 HbA 降低体重
1c
பைடு நூலகம்
1c
(kg)*
(%)* (%)#
0.5~1.0
0.82
0.7~2.7
1.0~1.4
1.18
0.1~2.6
0.3~0.9
0.47
0~1.3
2020/4*/8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 基于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NA:不适用
7
利拉鲁肽注射液储存条件
• 本品应冷藏于2~8 ℃冰箱中(勿进冰箱冷冻室),不可冷冻 • 首次使用后,应在30 ℃以下储藏或冷藏在2~8 ℃冰箱中,不可冷冻 • 首次使用后的效期为一个月 • 盖上笔帽避光储存
利拉鲁利拉鲁肽使用简单方便
• 美 国 临 床 内 分 泌 医 师 协 会(AAC E)联合美国内 分 泌 学 会(ACE)共 识 声 明 中 将 GLP-1受体激动剂列为 一线治疗选择之一;
• 《中国2型 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 版)》也将其列入二联降糖治疗 选 择 之 一。
2020/4/8
3
GLP-1主要由回肠和结肠中的 L 细 胞 分泌,GLP-1与其受体特异性结 合后,主要通过环腺苷酸信号途径发挥血糖依赖性的肠促胰岛素分泌作用。
0.6~0.7
NA
1.2~1.5
降低体重 (kg)# 1.69
2.51
0.90
NA
降低SBP 调节血脂 (mmHg)
心血管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LP-1的药物
利拉鲁肽(Liraglutide,商品名诺和力)
C-16棕榈酰脂肪酸
长效人GLP-1类似物
与天然GLP-1 高度同源(97 %)
其分子结构是在天然GLP-1 分子结构上更换了一 个氨基酸, 并增加了一个16 碳棕榈酰侧链, 由于这个
脂肪酸侧链的存在, 使其不易被降解, 且能与白蛋白
GLP-1药物研究进展
2018/7/14
汇报提纲
文献来源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基于GLP-1的两类药物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2010版)首 次在我国将 GLP-1类似 物列为
T2DM治疗
推荐用药
注:HbAlc:糖化血红蛋白;DPP-4:二肽基肽酶-4;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
基于肠促胰素 的治疗
DPP-4抑制剂 如:西格列汀等
GLP-1受体 激动剂
基于exendin-4治疗 如:艾塞那肽
人GLP-1类似物 如:利拉鲁肽
基于GLP(Exenatide,商品名百泌达) (Liraglutide,商品名诺和力)
基于GLP-1的药物
艾塞那肽 (Exenatide,商品名百泌达)
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
2005年首个获准的GLP-1 类似物 是两栖动物美洲毒蜥唾液中多肽exendin-4的人工合成多肽 有53 %的序列与哺乳动物GLP-1 重叠, 可耐受DPP-4的降解 T1/2=10h 最初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被排出, 随后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被 水解 不推荐终末期肾病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使用(肌酐清除 率<30ml/min)
HOMA-B (%)
35.1√ 31.7 √ 9.5**×
P/IR
-0.08 √ -0.08 √ -0.01*’++×
格列美脲2- 4mg Qd(n=490)
艾塞那肽10ug Bid(n=231) 安慰剂(n=524)
31.8 √
5.7*× 7.4*’+×
-0.02*’++×
-0.10 √ 0.03*’+×
作用机制
Adapted from Baggio&Drucker.Gastroenterol.2007;132;2131-57.
临床应用(临床疗效 )
☻显著的降糖效果 ☻低血糖发生率低 ☻降低体重、收缩压 ☻改善血脂紊乱的作用 ☻改善β细胞功能
临床应用(临床疗效 )
LEAD研究荟萃分析:
治疗
利拉鲁肽1.8mg Qd(n=1363) 利拉鲁肽1.2mg Qd(n=896) 罗格列酮4mg Qd(n=231)
*p<0.0001和**p<0.05VS利拉鲁肽1.8mg;++p<0.001VS利拉鲁肽1.2mg HOMA-B,β细胞功能评价稳态模型;P/IR, 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值:β细胞压力测定
GLP-1药物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仅利拉鲁肽可改善β细胞的两个功能 早期使用利拉鲁肽可以显著改善T2DM的β细胞功能 Matthews D,et al.Dlabetes 2010:59(suppl 1):A401(1513-P)
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素释放。
Y. Fan et al. GLP-1 biology and GLP-1 based antidiabetic therapy[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3 ,22, 7–27.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1971年,Elrick等发现,在血糖变化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与静脉注射葡萄
糖相比,口服葡萄糖可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这种现象被称为“肠促胰素 效应”。人体内主要有两种肠促胰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和胰
高血糖素肽1(GLP-1)。GIP与胰腺β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
素分泌,但T2DM的循环GIP水平正常或升高,同时GIP对β细胞的促胰岛素 分泌作用显著降低,对α细胞也没有作用,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1986年,Drucker等和Orskov等分别在对哺乳动物胰高糖素原基因的克隆 和序列测定过程中,发现GLP-1是人2号常染色体长臂的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 码,而后经修饰的具有30个氨基酸的肠肽类激素,在食物的刺激下由回肠和 结肠的L细胞分泌释放入血,从而发挥葡萄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 泌、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减轻体重等生理作用。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94.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1929年,中国学者冯德培、侯祥川、林可胜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发现
并命名了肠抑胃素(enterogastrone)。同年,Zunz和LaBarre教授发现
临床应用(适应证)
适用于成人T2DM
GLP-1受体激动剂国内批准的适应症
药物 生活方式治疗 血糖控制不佳 时 二甲双胍单药 治疗血糖控制 不佳时 √ √ 磺脲类单药 治疗血糖控 制不佳时 √ √ 二甲双胍与磺脲 类联合治疗血糖 控制不佳时 √
结合从而增加代谢稳定性 T1/2=13h
有效作用时间达24 小时
基于GLP-1的药物
利拉鲁肽在多方面优于艾塞那肽
项目 用法 同源性 抗体是否影响降糖疗效 利拉鲁肽 QD 高(97%) 无影响 艾塞那肽 BID 低(53%) 高滴度影响降糖
恶心持续时间 HbAlc降低
短 大
长 较小
Buse JB.et ncent,2009;374:39-47.
在狗身上应用这种物质后可引发低血糖,进而将该物质命名为“肠促
胰素”(incretin)。 1969年,Unger和Eisentraut等首先以“肠-胰岛轴”来描述肠道与
胰岛之间的关联,提示这样一个系统能够整合从肠道到胰岛细胞之间
的营养、神经和激素信号,从而调控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 或胰多肽的分泌。营养物质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可刺激这类激素的释放,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被DPP-4降解
给予外源性 GLP-1 以调 节血糖是一 种治疗 T2DM的可 行方案?
天 然 人
GLP-1
T1/2=1.5-2.1min
对DDP -4 不敏感的长效GLP -1 类似 选择性DDP -4 抑制剂, 阻止内源性GLP -1和GIP 失活
基于GLP-1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