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综述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是内科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无法正常向全身组织和器官供应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和体征。
在贫血的诊断中,通常会进行血常规检查,其中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指标。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是反映贫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不同程度,贫血可以被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
贫血的病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红细胞生成不足: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病、遗传性疾病等。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 红细胞破坏过多: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溶血性贫血等。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3. 失血过多:常见于胃肠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手术失血等。
如消化性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贫血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治疗贫血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红细胞数量和改善红细胞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饮食调节: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可以通过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来改善贫血。
2. 药物治疗:对于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以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药物治疗。
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胃肠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引起的急性贫血,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控制出血并纠正贫血。
总之,贫血是内科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1 名词解释贫血
1 名词解释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类疾病。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承担着将氧气输送至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重要任务,缺乏足够的红细胞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下面,我将对贫血的定义、病因、分类以及常见症状进行详细解释。
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指全血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缺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不足、骨髓疾病、遗传缺陷、慢性疾病和慢性出血等。
贫血的病因:1. 缺铁性贫血:由于摄入的铁量不足或铁吸收障碍导致缺乏铁,影响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
2.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维生素B12为合成DNA所必需,缺乏维生素B12会影响红细胞的发育和分裂。
3. 叶酸缺乏性贫血:类似于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叶酸为DNA合成所必需,缺乏叶酸会导致红细胞的异常发育。
4. 骨髓疾病引起的贫血: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地方,如果骨髓受到损伤或异常,会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
5. 遗传缺陷引起的贫血:一些遗传性的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性贫血等,会导致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
6. 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长期存在的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肾脏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等,会导致红细胞的破坏或生成减少。
7. 慢性出血引起的贫血:长期的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会导致身体失血过多,从而引起贫血。
贫血的常见症状:1. 疲劳和乏力:由于红细胞不足,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使人感到疲劳和乏力。
2. 心悸和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心脏频繁跳动和呼吸困难。
3. 头晕和头痛:由于大脑缺氧,会出现头晕和头痛的症状。
4. 若贫血是由于铁缺乏引起的,可能会出现嘴唇、舌头和指甲发白的现象。
5. 若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消化不良和脚部神经病变等症状。
6. 若贫血是由于遗传性疾病或严重的骨髓疾病引起的,可能会出现骨痛、黄疸等症状。
贫血概述 Microsoft Word 文档
贫血概述大纲要求(1)概念(2)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一、概念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较为重要。
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血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1)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竭引起的贫血。
(2)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地中海贫血)。
(3)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1)内源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2)外源性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致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多:脾功能亢进。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2.心血管系统症状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
部分严重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
查体可以有心脏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耳鸣、易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贫血的临床病理分析
贫血的临床病理分析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或者红细胞中含量不足。
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等检查手段进行确认。
贫血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元素。
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可以帮助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从而完成对氧气的运输。
当体内缺少铁元素的时候,机体就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劳、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口唇发白等现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或者遭遇免疫攻击导致的。
造血干细胞是负责血细胞形成的的祖细胞,如果这些细胞受到损害,就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也包括贫血、乏力、头晕等,但还可能会出现瘀点、瘀斑、出血等症状,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导致出血。
溶血性贫血则是由于体内红细胞过早地破裂导致的,容易受到遗传、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的影响。
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其中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过多而致的,肝脾肿大则是因为肝脾代偿作用增强导致的。
针对不同的贫血类型,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治疗。
对于缺铁性贫血,医生会建议患者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者口服铁剂,以帮助体内合成血红蛋白。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我们需要采用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措施进行治疗。
对于溶血性贫血,则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输血等措施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根据不同的病因类型,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尽早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贫血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贫血的分类与治疗进展
贫血的分类与治疗进展引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体内红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异常下降,导致氧携带能力下降。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性疾病、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贫血的分类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论文旨在探讨贫血的分类方法和治疗原则,以提供对贫血患者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将介绍贫血的定义和病因。
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氧输送到组织和器官的能力降低。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了解贫血的病因对于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将介绍贫血的分类方法。
根据红细胞形态、红细胞生物化学指标、红细胞生成功能等特征,贫血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贫血分类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了解贫血的分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贫血患者常常出现乏力、心悸、气促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因此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常用的贫血诊断方法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骨髓穿刺等。
最后,我们将探讨贫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贫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治疗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以促进红细胞生成和修复。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特殊治疗。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贫血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治疗方法与分类密切相关。
通过深入了解贫血的分类和治疗原则,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论文将进一步探讨贫血的分类和治疗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贫血的定义和病因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体内红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异常下降,导致氧携带能力下降。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性疾病、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
贫血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
贫血概述16(1)
(溶血)
红细胞酶缺陷
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贫血
Hb异常
Hb病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卟啉代谢异常 红细胞外在异常实用文档
异常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
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
类型 增生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疾病
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 血、巨幼细胞贫血、MDS、慢性病性 贫血
血红蛋白可确定贫血程度及其程度。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 骨髓造血增生程度。 (2)血涂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方面的改 变,有无异常细胞,可为贫血病因、性质、类型提供线索。
实用文档
(3)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测定: 确定贫血的形态分类,有利于提供诊断线索。
(4)骨髓检查: 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统细胞比例,有无异常细胞 (白 血病细胞,肿瘤细胞等), 铁染色对确诊缺铁性贫 血和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很重要。
实用文档
贫血的诊断
诊断步骤:
1、明确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 2、明确贫血类型 3、查明贫血原因或引起贫血原发病
实用文档
病史
现病史: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并发症、可能诱 因、干预治疗的反应等。 伴随症状:发热,出血,黄疸,尿色加深
既往史: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大切,痔疮, 子宫肌瘤。
贫血概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科 聂大年
实用文档
贫血的定义
•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 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 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 代替。
•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种症状。
实用文档
• 贫血诊断标准(海平面地区) (国内)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 (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 (WHO)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 6~14岁儿童<120g/L, 成年男性<130g/L, 成年女性<120g/L, 孕妇<110g/L。
贫血的知识点总结
贫血的知识点总结贫血(Anemia)是指体内血红蛋白(Hb)的适当数量和/或质量不够的一种疾病状态。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它含有铁元素,主要负责氧的运输和传递,是保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为130-175g/L,成年女性正常范围为115-150g/L。
贫血的病因和分类:贫血的病因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三大类: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过早破坏;由于血容量增加而相对性贫血。
据国际贫血定义标准,常见贫血按其原因可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 营养不良性贫血由于人体缺乏某些重要的铁、蛋白质、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因而造成红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工作而引起贫血。
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
2. 遗传性贫血由于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的一类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珠蛋白水平异常、镰状细胞性贫血和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3. 溶血性贫血由于外源性毒素或内源性毒素引起红细胞膜受损,使红细胞破损破裂,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或者使血液中的溶血素增加,从而导致贫血。
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
4.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某些外界有害因素,如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造成造血功能减退,所以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症状: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乏无力、怕冷、头晕、头痛、心慌、气促、食欲下降、黏膜苍白、指甲弯曲、舌尖红肿且有裂纹、皮肤干燥起皱、手足易发抽筋、脚踝肿胀等。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心率过快、胸痛、心悸、头晕甚至意识丧失。
贫血的常用检查:1.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2. 骨髓象:以骨髓检查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手段,能明确贫血的病因和分类。
3. 血清铁蛋白和铁蛋白饱和度: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
4. 尿涂片检查:检测尿红细胞和溶血现象。
贫血分析报告
贫血分析报告
1. 背景介绍
贫血(Anemia)是指血液中红细胞(RBC)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氧供应能力
下降的疾病。
全球范围内贫血普遍存在,对个体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贫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2. 贫血的分类
根据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贫血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体内铁贮存不足或利用过多导致的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之一。
缺铁是由于吸收不足、消耗过多或损失过多所致。
2.2 酸性贫血
酸性贫血是指骨髓产生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的贫血。
造血
功能异常、骨髓受损和遗传缺陷等因素都可引起酸性贫血。
2.3 遗传性贫血
遗传性贫血是由于遗传性缺陷导致体内红细胞产生、结构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贫血。
最常见的遗传性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
2.4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因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的一类贫血。
溶血可以由于遗传缺陷、免疫反应、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
3. 贫血的症状和病因
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心悸、气促、头晕等。
贫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于摄入的铁量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导致。
•骨髓抑制性贫血:由于骨髓受到毒素、药物或放疗等的抑制,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缺陷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功能异常,如地中海贫血。
•免疫性贫血:免疫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红细胞产生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贫血的综述
贫血症的文献综述林晓丽【摘要】:“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相当高,随着对它的研究的日益深入,现就研究它的症状和发病覆盖率、分类、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的出以下的综述。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2011级药学【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血红细胞性贫血、再生性障碍贫血、地中海贫血、发病症状、发病覆盖率、贫血的分类、发病机制、贫血的诊断、贫血的治疗方法【引言】Anaemia i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both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major consequences for human health as well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occurs at all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but is more prevalent in pregnant women and young children. In 2002,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DA) was considered to b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1).一、贫血的概述“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
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当代青年贫血现状分析报告
当代青年贫血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代青年普遍存在贫血问题。
贫血不仅影响了青年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当代青年贫血现状,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为青年群体的发展和健康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当代青年贫血状况概述1.1 定义和识别贫血是指人体红细胞数量或质量明显减少,导致血液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贫血可根据红细胞指标进行判断,如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1.2 当代青年贫血现状据统计,近年来,当代青年贫血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高发比例:当代青年群体贫血的发生比例较高,尤其是女性青年。
- 营养不良: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营养不良,当代青年常常偏好快餐和便利食品,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
- 缺乏运动:青年群体普遍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姿和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加剧了贫血的发生。
- 快节奏生活:大部分青年在高压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下生活,常常忽视休息和放松,进一步加剧了贫血的问题。
2. 当代青年贫血原因分析2.1 饮食结构不均衡当代青年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常常选择方便食品和外卖,导致食物的种类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此外,大量油炸食品、甜品和碳酸饮料的摄入,也增加了贫血的风险。
2.2 缺乏锻炼和运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青年更多时间坐在电脑前、手机前,并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无法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影响了新鲜氧气和养分的输送。
2.3 压力和情绪问题当代青年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业和职业压力,加之社交媒体的普及,经常处于焦虑、紧张和疲劳的状态,容易导致精神压抑和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体机能。
3. 解决方案和建议3.1 饮食调整青年应该保证饮食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平衡膳食结构。
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并减少油炸、高糖和高盐食品的摄入。
贫血概述
贫血:是一种症状,是指人体单位体积循环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参考值。
细胞形态学分类;正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骨髓分类;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增生低下性贫血。
贫血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一般血液学检查,通常包括RBC/Hb/Hct/WBC/PLT/以MCV/MCH/MCHC/RDW 血细胞涂片检查;网织红细胞检测;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测和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贫血标准:血红蛋白含量Hb轻度: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中度:<90g/L重度:<60g/L;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红细胞比积HCT成年男性:41~ 53%;成年女性: 36 ~ 46%。
缺铁贫的血象和骨髓象的特点:血象: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含量、红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或呈环状;血涂片中多见椭圆形、靶形红细胞;MCV、MCH均降低;网织红细胞未治疗前: 1-2%;铁剂治疗后 7-10 天可达“高峰”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明显,粒:红降低或倒置;各阶段的红细胞都较正常为小;中幼与晚幼红细胞显得特别小;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无改变。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的特点:血象:实验室检查大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MCH通常增高红细胞呈大卵圆形、形状不规则可见有核红细胞、巨幼红细胞红细胞内出现Howell-Jolly小体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都减低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达6- 8叶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明显,粒:红比例 1:1巨幼红细胞的出现为特点染色质排列疏松细致呈“幼核老浆”象粒系巨型变以晚幼粒、杆状核明显亚型名称外周血象骨髓象RCUD:RA、RN、RT原始细胞<1%单一系病态造血细胞增生≥10%原始细胞<5%环铁粒<15%RARS 贫血环铁粒≥15%RCMD 血细胞减少<1×109/L,原始细胞<1% 多系病态细胞增生异常≥10% ,原始细胞<5%环铁粒15% ±RAEB-1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9% , 无Auer小体±RAEB-2 原始细胞5%-19% ,见Auer小体± 原始细胞5%-19% ,见Auer小体±MDS-U 血细胞减少,未见A小体单一髓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5%5q-综合征贫血,妇女多,血小板正常, 原始细胞<5% ,巨核细胞核不分叶,仅见del(5q) 异常,。
贫血概述
★内科学,贫血概述-&edit by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内科学系 △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3/12/2015◆Page 1 of 1※ 贫血概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内科学系 世界上在病人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由临床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组症状。
可原发于造血器官,也可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一、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 )的浓度、 红细胞(RBC )计数及/或红细胞压积(HCT )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1.我国平原地区的正常值: 2.特殊生理情况的正常:妊娠、心衰、肝硬化时低;高原、寒冷时高。
二、分类:两种分类方法 (一)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小细胞低血色素性 (二)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三、临床表现由于摄取氧少而引起临床上一系列症状。
(一)一般表现:症状:乏力。
体征:皮肤粘膜苍白(二)心血管表现:症状:活动后心悸、气短。
体征: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
(四)消化系统表现: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
体征:脾大等。
(五)泌尿系统表现:症状:夜尿增加等。
(六)其它: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等。
四、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
2.重点在实验室检查:不同的贫血有不同的实验室结果,在以后的不同疾病中进一步讲解。
实验室应注意检查: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常规,必要时作骨髓活检。
五、治疗:原则祛除病因后,再考虑使用铁剂、维生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切脾以及骨髓移植等治疗。
贫血名词解释。
贫血名词解释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广泛存在于全球人口中。
本文将对贫血进行客观完整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问题的定义、症状和治疗方法。
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质量或功能的异常下降,导致血液中氧的输送受到影响。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部分,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运转。
然而,当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下降时,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就会出现贫血症状。
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劳、乏力、气短、心悸、头晕、皮肤苍白等。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体力不支、精神不振,甚至容易出现晕厥等情况。
此外,贫血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贫血非常重要。
造成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即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形成。
其他原因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因此,诊断贫血需要进行详细的血液检查和病史调查,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治疗贫血的方法取决于贫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是治疗贫血的首要步骤。
对于缺铁性贫血,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或者给予铁剂补充。
对于其他类型的贫血,可能需要补充其他维生素或药物来恢复红细胞的生成或功能。
此外,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减少应激等也有助于缓解贫血症状。
然而,对于一些病因复杂的贫血,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法,如输血、骨髓移植等。
总之,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贫血的定义、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贫血至关重要。
地中海贫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综述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题目:地中海贫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作者:XX学号:2009XXXXX指导教师:XX完成日期:2010-7-211地中海贫血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综述(张育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地中海贫血病是一种因自身制造的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贫血,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
结合近十年人们对地中海贫血病的研究成果(包括:病因和致病机制;常见类型(β型和α型)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中医治疗和转基因治疗);最近新进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病致病机制检测诊断预防α型地中海贫血病β型地中海贫血病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骨髓移植治疗基因治疗1、引言:地中海贫血病:是一种因自身制造的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贫血。
该病因最先发现于地中海地区而得名,其实,地中海贫血病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有分布,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0万个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出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6种常见病之一。
东南亚是该病高发区之一,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四川等省亦多见。
要了解地中海贫血,首先需要知道一些正常血液与贫血的知识,比如它的致病机制等如下介绍。
致病机制:众所周知,人的血液是红色的,因为红血球中含有血红蛋白。
我们通过呼吸从空气中获得氧气,但氧气很难直接溶于血浆中,必须与血红蛋白相结合才能运至身体的各个部位,正如过河需要船一样,血红蛋白就是氧气的运输工具。
成人的血红蛋白主要由4条多肽链组成,两条甲链(α珠蛋白链和两条乙链(β珠蛋白链)。
甲链和乙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人体内任何一种血红蛋白链合成量不足或者完全不能合成,就会导致红血球解体而贫血,出现不同程度的供氧障碍,即患地中海贫血病。
1.3分类:型地中海贫血病:2α地中海贫血病:是α链珠蛋白中α—链的合成部分或完全被抑制的遗传性疾病,可简称为α—地。
本病多见于东南亚,在我国南方也不少见。
贫血概述
棘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是一种带刺的红细胞,刺呈针刺状或尖刺状。这种红细 胞见于:棘细胞增多症(血浆β-脂蛋白缺乏症),可高达70-80%,其 它也见于肝病及制片不当时,正常红细胞也会变成棘细胞。
半月形红细胞 胞体巨大,呈月形,淡红色。为衰老红细胞在制片时 人工造成,或见于某些增生性贫血、血小管球性肾炎。
按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骨髓增生 增生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细胞核发育障碍 Hb合成障碍 贫血 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再障 巨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 性贫血、MDS、铁粒幼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心血管的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其他
。
红细胞聚集分布 成熟红细胞随机呈块状或束状聚集在一起,临床主 要表现为以下病症: 1.多种抗体暴露;2.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3. 非典型肺炎;4.金葡菌感染;5.冷凝集疾病。
缗钱状分布红细胞 四个以上成熟红细胞如缗钱 状堆叠,主要常见于高蛋白 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 蛋白血症以及感染或怀孕时 出现的纤维蛋白原增高症。
椭圆形红细胞 红细胞呈椭圆形,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正常人椭圆形红细胞也可 高达15%。这种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红 细胞至少占25%,一般要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在大红细胞 性贫血可达25%,恶性贫血及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刀 形贫血也可见此细胞。
口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的中心淡染区呈条状,这种细胞正 常小于4%,增高见于口细胞增多症,急性酒 精性中毒时可大于5%。
Bessman分类法 分类法
根据MCV和RDW确定贫血类型 红细胞形态 正细胞均一性 RDW和MCV RDW正常,MCV正常 疾病 HS、急性失血、肝硬化 和尿毒症引起的贫血 大细胞均一 小细胞均一性 正细胞不均一性 RDW正常,MCV RDW正常,MCV RDW ,MCV正常 再障、MDS 轻型地中海贫血 早期造血物质缺乏、
贫血概述
贫血的程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三、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临床意义较大)
病因及发病机制 贫 血 性 质
再障、纯红再障、MDS 白血病、骨髓瘤、转移癌、 骨纤、恶组 (3)细胞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 Hb合成障碍 (4)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巨幼贫 缺铁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7、脾切除:AIH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要点
贫血只是一种临床表现,确定存在贫血后,必须仔 细查找其病因。 贫血有三种发病机制: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 和失血,各涵盖多种不同的病因。 贫血导致对组织器官的供氧减少,其临床表现是机 体对贫血失代偿的结果,多为非特异性。贫血的诊 断并不困难,但更重要的是查明引起贫血的病因。 贫血的病因众多,因此,贫血的治疗因病而异。病 因治疗是贫血治疗的关键。所有贫血都应该在查明 病因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标本兼顾,最终 治愈的目的。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病情观察的指标:溶贫、失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各种溶
贫、失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或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 正常的贫血,白血病、再障、缺铁性贫血、巨 幼细胞性贫血、SLE等。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 (Hb)
的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或)红细胞比容
(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Hb
浓度最为可靠,也是临床上诊断贫血最常用的实 验室指标。
如何确定贫血?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一般定义为: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 <110g/L 婴儿、儿童及妊娠妇女的Hb及RBC计数比成人的 约低10%。如孕妇<100g/L
血液内科贫血概述
编辑ppt
19
(二)造血器官的改变:
主要在骨髓:不同类型的贫血骨髓中有 核细胞的多少(增生度)不同,不同病因或不 同病理机制的贫血,其骨髓中粒、红、单核、 巨核、淋巴细胞系等各阶段形态、比例、位置、 超微结构、组化反应、抗原表达、染色体核型、 癌基因重排、过度表达及体外干祖细胞集落培 养等情况各不相同。
贫血伴随的表现 溶血、出血、浸润、感染、营养不良、
自身免疫病等症状、体征。
重要体征为贫血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编辑ppt
22
• 实验室检查---诊断贫血的主要依据
血常规:Hb、RBC计数、MCV、MCHC; 血涂片检查 RBC、WBC、BPC数
量、形态变化、异常细胞、疟原虫;
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红细胞增 生情况以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编辑ppt
1
定义
• 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 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常以 血红蛋白(Hb)浓度来表示。
编辑ppt
2
我国:成男:Hb<120g/L 成女:Hb<110g/L 孕妇:Hb<100g/L
WHO:成男:Hb<130g/L 成女:Hb<120g/L 孕妇:Hb<110g/L <6y:Hb<110g/L 6-14y:Hb<120g/L
血管内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严重 时可堵塞肾小管,引起少尿、无尿、急性 肾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 骨髓瘤时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破坏肾 单位,急性失血性贫血致肾血流量减少等 均可致肾衰。
编辑ppt
17
七、内分泌系统:
长期贫血缺氧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 上腺、胰腺的功能;急性大出血所致希思综 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贫血的论述
摘要:贫血是指各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共同症状,而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都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即为贫血。
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RBC<4.0@1012/L,HCT<0.40,女性Hb<110g/L,RBC<3.5@1012/L,HCT<0.35,就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可以发生于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可引起贫血;心脏手术置换瓣膜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肝、肾的慢性疾病可引起肝性或肾性贫血;消化道溃疡慢性失血或妇女生殖器疾病的慢性失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妇女妊娠、哺乳期可引起营养性贫血;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可引起贫血;代谢中毒、放射损伤、急性创伤、儿童生长发育期间都可引起贫血。
故贫血可涉及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疾病。
关键词: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检查药物治疗
1.贫血的分类
(1)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主要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3类。
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肝病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MCV=80~100fl,MCHC=32%~35%,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性,少数可有低色素性,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C<32%,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及某些慢性病贫血。
(2)按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可将贫血分为3类: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贫血,包括缺乏造血原料(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及骨髓疾病影响了造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贫血:由于红细胞过度破坏,体内的代偿能力不足以弥补和维持红细胞生成与破坏之间的平衡;三.失血所致贫血。
红细胞形态分类法对贫血诊断能提供一些线索,特别是对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对正常细胞性贫血诊断帮助不大。
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法对贫血的发病机制有所说明,但对多种因素或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疾病,如慢性系统性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所致贫血及慢性病贫血就无法进行简单的归类。
两种分类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常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
2.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症状的有无及其轻重取决于产生贫血的原因及原发病、贫血发生的快慢、血容量有无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及心血管系统代偿的能力等。
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乏力是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黏膜、指甲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需注意环境温度、个人皮肤色素及水肿等因素会影响皮肤颜色,贫血严重时,部分患者可有低热,一般不超过38℃。
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促最常见,呼吸加速、加深,心率加快,脉压加大,部分严
重贫血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衰,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扩大、心脏收缩期杂音、下肢浮肿,心电图可出现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贫血纠正后,症状和体征消失。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晕厥,老年患者可有神志模糊、精神异常。
维生素B12缺乏时可有肢体麻木、感觉障碍。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营养不良性贫血时,舌乳头萎缩、发炎、舌痛,缺铁性贫血时可有吞咽困难。
泌尿生殖系统: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表现为夜尿增多。
性欲改变及女性患者月经失调亦较常见。
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较慢。
眼底苍白及视网膜出血偶见。
缺铁性贫血可有反甲、指甲干燥、脆裂,营养不良性贫血时可有浮肿,溶血性贫血时常有黄疸和肝、脾肿大,急性溶血性贫血时可有高热、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黄疸、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等。
3.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诊断包括了解贫血程度、类型及查明原因。
贫血的病因诊断最为重要,只有查明病因,才能合理、有效地治疗贫血。
(1)病史:应详细询问贫血发生的时间、病程及贫血的症状,包括出血史、营养状况及饮食习惯;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或特殊药物接触史;家族遗传史;慢性炎症、感染,肝、肾、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病史。
(2)体格检查:应注意皮肤、黏膜色泽、淋巴结、肝、脾是否肿大,是否发热、骨痛等。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贫血的可靠依据。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根据Hb、RBC和HCT计算出MCV及MCHC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及分类。
血涂片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方面的改变,有无异常细胞及疟原虫等,可对贫血的性质、类型提供诊断线索,如:RBC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球形RBC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靶形RBC常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泪滴RBC见于骨髓纤维化;RBC呈缗钱状排列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各种异形RBC或有RBC碎片常提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可能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检查:Ret可以帮助了解红细胞增生情况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Ret增高见于大出血后,贫血的有效治疗后或溶血性贫血,Ret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
血患者应把Ret作为常规检查。
骨髓检查:任何不明原因的贫血都应作骨髓检查,必要时应作骨髓活检。
肉眼观察骨髓颗粒是否丰富,脂肪滴是否过多,显微镜下要观察有核细胞增生情况、各系列细胞间的比例,分类计数及有无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骨髓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血象和有关检查,才能得出正确诊断,对某些贫血还应借助于活检或组化染色及染色体检查才能下结论。
病因检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病因检查项目。
4.贫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消除病因是贫血的治疗根本,病因的性质决定了贫血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在贫血原因明确前,不应随便用药,否则会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延误治疗,常用治疗贫血的药物有:1.铁剂:用于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常用的有硫酸亚铁0.6g/日;枸橼酸铁铵6g/日,等等。
铁剂对消化道刺激较重,须饭后服用。
2.叶酸和维生素B12:对缺乏这二种维生素的巨幼细胞贫血有效,溶血性贫血时由于叶酸消耗过多,也可补充叶酸。
3.维生素B6(吡哆辛):大剂量服用对部分铁粒幼细胞贫血有效。
4.糖皮质激素:对自身免疫性溶贫疗效较好,亦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作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是有出血倾向时。
5.雄性激素:常用的有康力龙、丙酸睾丸酮,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一些慢性疾病伴发的贫血也有一定的疗效。
要定期复查肝功能,或加用保肝药物。
6.红细胞生成素(EPO):人基因重组的EPO可纠正肾性贫血,常与血液透析同时应用。
7.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用于多种原发或继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3)脾切除:遗球和脾功亢进病人首选,可使红细胞破坏减少,减轻贫血,对糖皮质激素难以维持的自身免疫性溶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内科治疗不佳者切脾也有一定疗效。
(4)输血: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对急性大量血,失血量估计超过全身血量的15%时,即应输血、补液,以恢复正常血容量,对慢性贫血有明显缺氧症状者,输血可减轻症状。
由于输血可发生严重输血反应,增加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感染机会,长期多次输血还可引起铁负荷过重等,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为减轻心血管系统负荷、减少输血反应,应采用红细胞成分输血。
(5)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还可用于MDS、白血病、实体瘤等。
由于骨髓移植要求技术条件高,医疗费用昂贵,难以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贫血病[J].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10)
童晓霞. 血常规检测在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6)
冯嗣青,吴骁,杨光. 缺铁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A]. 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