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7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年资料7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txt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关化脓灸(瘢痕灸)几个问题的初步商讨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李志明;刘鸿鸾;孟竞璧;何迺睿;孙稳





前言


化脓灸又称瘢痕灸,是我国古老灸法中的一种,属于直接灸的范畴,此法有文字记载,早见于甲乙经(资生经所引)。唐宋更为盛行。千金方资生经中已有专章论述。在北京故宫藏有宋李唐艾灸图,绘画了当代作化脓灸及灸疮贴膏药法的情景,这即反映了当时艺术家和人民对它的重视和信任,也证明了它在医疗卫生保健上的作用。明针灸大成及清针灸集成续有记载,现代针灸书中亦有讨论,如朱氏新针灸学承氏中国针灸学等。此法于唐代随针灸术传入日本,十七世纪又传入欧洲。目前在我国各地仍在应用,我们曾在嘉兴看到严氏六代祖传使用化脓灸法治疗慢性疾病,颇受患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各地对祖国医学宝藏的重视与钻研,有关化脓灸治疗的临床报告及其操作方法的介绍续有报导,如魏稼同志谈针灸一文中介绍了化脓灸治愈一例一侧上臂知觉神经麻痹,并有肌肉萎缩的患者。笔者曾作过化脓灸治疗痞块的介绍,江一平同志发表了关于泡灸的我见,陈大中同志作了艾灸疗法预防中风症之初步观察等,说明了化脓灸的医疗价值很大,深入研究颇为必要。我们在开展“比先进赶先进”争取“又红又专”的革命大竞赛,大跃进中,医务工作者应该掀起学习祖国医学的高潮,作好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我们体会到化脓灸确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目前虽已受到我国中西医专家的重视,但进一步的学习整理和研究还是不够的。今将我们两年来学习的古今中外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点滴经验,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提出有关化脓灸技术的十个问题初步商讨,希同志们指正。


一 施灸的原料


艾(Artemisia vulgaris,L.)为施灸的原料,其应用早见于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流传至今,仍继使用。欧洲诸国亦沿用灸法,所用原料,除艾以外,亦曾采用麻、棉、火绒、布条或纸条等,亦有人采取樟脑、磷、火药和葡萄叶。因有缺点,多已不用。我们同意古书所载采用陈艾制成的细绒,作为灸料,因艾系野生草本的菊

科植物,产于我国各地,来源丰富,且易燃烧,气味芬芳,可以清心醒脑,据本草备要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血热为病者禁用。”艾的成份据中药的药理与应用所云:“艾含0.02%的挥发油,艾醇(Cineol-C10H17OH)和苦艾铜(αThujone-C10H16O)为其主要成份。”1933年酒井和真崎二氏又发现艾中含有维生素甲、乙、丙、丁以及其他的腺素和胆素等,有解热及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由此证明艾绒作为灸料,不但来源丰富而易燃,在灸时也可能有其他的医疗作用。


二 艾炷的大小


艾柱的大小对于医疗效能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古今医书均有详细记载,如千金方所载:“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又针灸大成记载:“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炷如雀粪。”明堂经云:“凡欲炷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耳。”明堂上经云:“乃日艾炷小筋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 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如腹胀、疝、痃癖、伏梁气等,须大艾炷。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肢但去风邪而已,不宜大炷。如巨阙、鸠尾、灸之不过四五壮。炷依竹筋头大。但令正当脉上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等记载。又针灸集成云:“艾炷根下广三分,长亦三分,若减此则不复孔穴不中经脉,火气不行亦不能除病。”可见古代针灸家对艾炷的大小均根据病情的虚实,年龄的大小,及孔穴的部位等而有所规定。欧洲国家的针灸家对灸炷的形式虽有改变而其大小也不出中国医书所载的范畴以外如B.及D.二氏用棉絮做成直径1-3厘米的长圆柱,切成三厘米长的小段,同我们现下所用的艾炷大小大致相同。我们根据古书所载,结合临床经验,选用了嘉兴严、施两医师所用的艾炷器制成艾炷。艾炷器系由铜质制成,因其所制艾炷大小的不同,而分为大中小三型。常用者为中型,即将陈旧的细艾绒放人铸有一定大小九孔槽式的艾炷器中,用铁锤捣制成豌豆大小的圆椎形小体,其高约1公分,炷底直径为0.8公分,重约0.1克,可燃烧4-5分钟。大小二型多炷器不常用,故从略。


三 施灸壮数的多少


灸治壮数的多少和用药的剂量一样,亦有规定,古今针灸学家对此法均有论述,如千金方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赢弱者,可复减半。”同书又载:“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曹氏

灸法有百壮者,有五十壮者,小品诸方,亦皆有此,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针灸大成记载:“凡灸头项,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铜人治风,灸上星、前顶、百会,至二百壮,腹背灸五百壮等。”医宗金鑑灸法大小多少歌:“头骨手足皮薄瘦,巨阙、鸠尾小少宜,背腹脐下皮肉厚,大多方能起痼疾。”以上证明古代针灸学家对施灸壮数的多少是按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和施灸部位的不同而规定的。我们根据上述原则结合临床经验。初步拟定了成人化脓灸壮数,即如头颈部四肢3-5壮,胸背部灸5-7壮,腹部灸5-9壮。对十岁以下的小儿须用壮数多少,我们因没有经验未作决定。总之施灸时少者三壮,多者九壮。如用较大艾炷则酌减之,如用麦粒大艾炷,则增加壮数。


四 施灸的体位


施灸时患者的体位,古今针灸学家均很重视,历代针灸书中,亦均有详细记载。如千金方:“凡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近代如朱氏新针灸学亦谈及体位与针灸的关系。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取头部穴时采取坐位,背部穴取伏俯位或卧位,上背部的穴如大椎、风门、肺俞、膏盲亦可取坐位,胸腹部穴位取仰卧位,四肢穴取坐位、仰卧或侧卧位等。总之不论何种体位,必须注意,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以防体位改变致使穴位偏移,一则灸穴不准,影响治疗;二则由于采取不正常的姿势,引起患者的疲劳感,致肌肉牵引易使灸炷脱落,烧灼附近皮肤或衣物,也可能由于患者过度费力紧张,发生昏厥虚脱情况。术者亦应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免影响操作。


五 施灸的季节和顺序


1.关于施灸的季节 古今针灸学家对此论述多不一致,如浙江嘉兴一带的医师提倡化脓灸的适宜季节为农历小暑至白露的两个月中。1956年5月我们在上海参观了当地的针灸医疗单位,发现他们在5月也作直接灸。针灸资生经曾记载灸后贴膏药法:“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腹下白细毛或猫腹毛。”可见一年四季均可施灸。我们根据古书所载及两年来曾一年四季进行化脓灸,其化脓情况初步认为无明显差异,可能由于夏季天气较热,病人多裸胸臂或着单衣,化脓期间换贴膏药方便,且不易擦落。至于与疗效的关系,据二年来的经验,无大影响。究竟如何,将由治疗的结果客观鑑定。
2.关于施灸的顺序 古今针灸学家对此法均有讨论,千金方云:“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皆

以日正午已后,乃可下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著,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眩不可针灸也,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以后各书如资生经、针灸大成等亦有类似记载。目前针灸医师在上下午均同样的施灸,究竟施灸时间对疗效有无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我们初步认为上下午均可灸。关于施灸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大多临床医师均按此法应用。另外,古代有阴雪雷雨禁灸之说,我们体会阴雨雪等外界气候的变化,对于人体不无影响,且灸火易熄及燃烧较慢形成不便,究竟如何?还须在临床中注意观察研究,以便求得客观的证据。当然对于危急疾病,古人亦有不须拘泥的说明。


六 施灸的技术操作及其事前准备


1.灸前应备物品 将特制的艾炷按规划的穴位和施灸的壮数排列成行或分组安放。以免应用中有壮数过多过少之误,此外须准备方磁盘一个(放置施灸的各种物品),弯盘一个(可放用过的棉球等),清水膏药100张(贴灸疮用),消毒纱布两块或消毒棉棒20-40根(换艾炷前拭灸处用),消毒生理食盐水或白开水约50毫升(洗灸处或灸疮用,大蒜2-3瓣(固定艾炷用),线香或纸媒2-3根(燃艾炷用),牙纤或竹蓖3一5根(涂蒜汁用),剪刀一把(剪清水膏药纸边或切蒜瓣用)火柴一盒(燃香或烤溶膏药用),并须准备酒精、碘酒、针、艾卷、强心剂等简单的针 灸室所用物品。
2.适当安排好患者和术者的体位。
3.定穴 取穴要准确,一般采取折量与循摸相结合并参照解剖部位和特征,将穴定好后,用指甲压一十字印或用钢笔划一圆圈作为标记,取穴的体位与施灸时的姿势务必一致。
4.操作过程:
(1)涂蒜汁固定艾炷法:艾炷的固定非常重要,否则在点燃施灸时虽然烧痛轻微也能引起患者体动,致使艾炷脱落滚到他处烧坏周围皮肤或衣服,因此在我国古代早就使用隔蒜灸法,或者施灸时用蒜汁固定的方法,日本学者代田文志氏主张蘸点吐沫只要有点点湿的程度即可。欧洲学者如:泼劳司班、阿勤宾氏主张:在施灸时用一种金属环固定艾炷,他们之所以采用固定艾炷也是从临床治疗的需要出发,不过较为费事,不如使用蒜汁简便、经济,粘着力强。且从古代就不断使用。也可能由于大蒜汁有杀菌防腐的作用或具有加强灸效等有利作用,目前尚难肯定。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对照观查研究。至于操作的方法很为简单;即将蒜皮剥去,用刀将蒜瓣切开,再用竹篦刮取切面上的少量蒜汁,在拟灸的穴位皮肤上涂敷,呈现蒜汁的薄层,然后在其未干的期间将艾炷放在涂好蒜汁的穴位上,再点燃施灸,每灸一壮涂敷蒜

汁一次。
(2)点燃艾炷法:是将艾炷着肤后用暗火点燃艾炷的上端,古代将此法称为“点艾火”,对点燃的用物也很讲究,如:针灸大成记载:“明堂下经曰: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耀日,以灸承之,得火为上。次用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番部用镔铁击堦石,得火以艾引之。凡仓卒难备,则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上烧艾茎,点灸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痛,用蜡烛更佳。”又医宗金鑑云:“灸病古忌八木火。今日通行一炷香。”至今临床医师也多用线香点燃艾火。我们首先为着方便采用线香或纸媒以点艾火燃烧艾炷。
(3)换艾炷法:在同一穴位同时进行两个艾炷以上的施灸时,当一炷灸完后,势必就应另换艾炷,对此古书记载不多,我们采取如下的方法:即先取一个艾炷(一壮)放在涂好蒜汁的穴位上,用暗火(线香或纸媒)燃着,待艾炷燃尽后,即用镊子持湿棉球先将灸处余灰及粘附物,濡湿,再用干纱布、干棉棒或干棉球将余灰擦拭干净,以后重依上法,换用第二艾炷(第二壮),如此按规划壮数再灸其他几壮。
(4)减痛拍击法:在施灸时患者有些疼痛,特别是过敏的患者,但疼痛一般能以忍受,笔者曾自灸足三里,施灸时稍感有些疼痛,疼的性质和多数患者体会一致,尚不至用药物来解除的程度;有人主张局部应灸的穴位上,注射2%普罗卡因。拉兰氏主张:“在烧灼处即刻涂抹纯粹的氨水以减轻疼痛。”然而通过我们的治疗经验,在施灸当中,用双手轻轻的向灸处四周轮回拍击,或用一手的五个指端围灸处轻轻扣击。同时加上术者向病人交谈,借以转移目标等的方法,同样得到减轻患者灼痛的结果。
(5)灸疮保护法:对灸疮的保护方法,论述颇多,资生经中曾提出保护灸疮的工具如:“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腹下白细毛,或猫腹毛。”而在明朝则多用膏药。如针灸大成所载灸疮膏成份的一项则谓“白芷、金星草、淡竹叶、芩、连、乳香、当归、川芎、薄荷、葱白等炒铅粉,香油煎膏贴。如用别膏不对症。倘疮口易收,而病气不得出也。如用别物干燥作痛,亦且不便。”根据嘉兴一带医师们的经验则用清水膏,清水膏是用:广丹4-6两,麻油1斤熬成※。贴膏药的方法即当灸完毕,先将灸处用棉球拭擦干净、仅用点燃的火柴将清水膏烤熔,乘熔时将膏药展开,紧贴灸处以资保护。
(下期续)
※将香油放入铁锅内,用火燃烧到油入水滴珠,即放广丹揽匀而成,再将此膏摊在油纸上,则为灸疮膏,即清水膏。

(本文发表在1958年7期第484页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