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课下作业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

5.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问题指向 ①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②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2)具体方法 方法及图示
判读事例
看新
老关
系 注: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 均由老到新
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 均由老到新,即中部老、 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 →背斜谷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 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 易被侵蚀,常形成山 岭
2.断块山
(1)何为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压__力__和__张__力____,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
岩体发生破裂,并沿__断__裂__面___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主要类型和地貌是什么?
位移类型
地貌类型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并简析原因。
[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 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 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 害威胁。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 1.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 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 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 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①(温山③的地高河区较平势原网地高原低的密形)、;河度限气②谷 大制;受 聚 片 活 距地 落 就 , 离形 由 近 彼或 几 组 此河 片 织 之流 组 生 间阻 成 产 有隔 , 和 一, 各 生 定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1)根据地形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2)根据水源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3)根据交通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有便利的交通,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有公路或铁路 通过的地方。

2019届 一轮 复习湘教版:第4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件(52张)

2019届 一轮 复习湘教版:第4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件(52张)

解析: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图中谷地岩层的新老关 系是中间新两侧老,其地质构造应为向斜,故排除B、D项。 由图中岩层倾斜角度及表层沉积物的覆盖情况判定西侧地壳抬 升幅度大,故C项正确。第(2)题,文字信息表明贵重金属矿在 河床沙中,且水深不易开采,故排除位于山地的丙、丁两处。 图中乙地位于地壳抬升形成的河流阶地,且其上覆盖有沙、卵 石、粘土等沉积物,可能找到该贵重金属矿,故B项正确。
(2)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 板块划分 地球岩石圈划 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 背离运动 相对运动 形成的地貌
海洋 张裂区—裂谷或________ 山岭或高地 碰撞区—高大的_______________
2.断块山 (1)断层
张力 。 ①成因:强大的压力和________ 位移 。 ②表现: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__

C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B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 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 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道喷出而成。
火山口 :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____________ (2)组成 火山锥 :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
(2018· 保定模拟)读某矿区地质剖面图,回答 1~2 题。





1.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说法正确的是 ( C A.a—b—含煤层① B.含煤层②—d—c—e C.含煤层④—b—a—e D.a—b—e—含煤层③ 2.大旱年份深挖机井抗旱最适合的地点是 ( A A.Ⅰ B.Ⅱ C.Ⅲ D.Ⅳ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下图是关于地质构造形成的演示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地质构造分别是( )A.褶皱、断层B.断层、褶皱C.背斜、断层D.向斜、断层2.甲、乙地质构造产生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内、外力共同作用D.内、外力先后作用1~2.解析第1题,甲为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属于褶皱;乙是受到压力后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

第2题,褶皱与断层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 1.A 2.A(xx·舟山模拟)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4.图中长腰山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3~4.解析图中显示A处为谷地,依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特点,判断此处为背斜,出露地表的岩层的新老关系应是由背斜顶部向两侧由老变新。

长腰山处为向斜,因槽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向斜山,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心新两翼老。

答案 3.D 4.B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6题。

5.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B.乙C.丙D.丁6.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避开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5~6.解析第5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及公路线路走向可知,丙地海拔最高,在500—600 m,甲、乙、丁三地均在500 m以下。

第6题,图中的公路规划方案,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在山谷中穿过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采用“之”字状弯曲的办法。

答案 5.C 6.B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1、K2、K3、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练)+Word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山地的形成(练)+Word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2 山地的形成(广东东莞一中期中)下面图1示意世界某区域,图2示意图1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1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湖泊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B.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C.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水源补给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2.图2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A.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B.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答案】1.B 2.A【解析】第1题,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由此判断河流由南向北流,湖泊是河流的源头,是淡水湖;甲河左岸堆积,右岸侵蚀,是北半球。

第2题,图示沉积岩Ⅰ在地表,应是形成于沉积岩Ⅱ之后;岩浆岩Ⅱ出现在岩层的最下层,应形成于沉积岩之前;岩浆岩Ⅰ穿透沉积岩层和岩浆岩Ⅱ喷出地表,应形成于两个沉积岩和岩浆岩Ⅱ之后。

(山西临汾一中月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线基本一致的是()A.L1线B.L2线C.L3线D.L4线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N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N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M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M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答案】3.D 4.B【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判断海拔的大小,据各条线路经过等高线的数值进行判断,图中只有L2线和L4线的高度超过了600米,故A、C项错误;根据各点海拔的数值变化规律可知,L4线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故D项正确,B项错误。

第4题,据材料知,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说明该地M处为背斜构造,N处为向斜构造。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学案:4.2 山地的形成.doc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学案:4.2 山地的形成.doc

第二讲____山地的形成[考纲要求]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张裂区——裂谷或大洋中脊碰撞区——褶皱山系[温馨提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3.火山(1)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而形成。

(2)火山:①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②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示意图2.六大板块示意图1.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找矿: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煤、铁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

(2)找水: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如上图所示。

(3)工程建设: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②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该结构不仅结实坚固和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

如上图所示。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随堂巩固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随堂巩固

2022 年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随堂稳固一、选择题2022·临沂检测读我国某地景观表示图,回答下题。

1.以下对图示地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害B.②处为断层处,受外力侵害成谷地C.③处为断裂下沉岩块,利于聚落形成与散布D.④处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分析:由图可知,①处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简单被侵害形成谷地。

②处位于断层,岩石破裂,简单被侵害形成沟谷河流。

③处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易形成冲积扇,地势平展,土壤肥饶,浇灌水源充分,利于聚落的形成。

答案: B2.2022·潍坊检测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幽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惨莫惩《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以下反应“高岸为谷,幽谷为陵”的地貌图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裂,简单遭到侵害成谷地,切合“高岸为谷”;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风化侵害,反而成为山地,切合“幽谷为陵”。

答案: A读以下图,回答3~4 题。

3.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次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丙、甲、乙D.丙、丁、甲、乙4.以下对于此地开发的表达,合理的是A.能够在此地修筑采石厂B.地表能够修筑铁路C.褶皱内部一定存在油气,能够开发D.能够利用天然拱形,修筑地道分析:第 3 题,依照图示岩浆岩丙与断层甲的形态可知,该处应先出现褶皱,而后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以后出现断层,最后上层接受堆积。

第4 题,褶皱顶部及断层处岩层破裂,易于采石。

该处有断层存在,不宜修筑大型工程。

背斜内其实不都存在油气。

答案:庐山以雄、奇、秀、险有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名。

据此达成5~6 题。

5.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结构A.甲B.乙C.丙D.丁6.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结构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第 5 题,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涨的岩块形成的,图中丙处是上涨岩块。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讲山地的形成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质构造1、2、3、4、5、6、13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7、8、9、10、11、12、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上海松江一模)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①固结成岩②褶皱③沉积作用④岩浆侵入⑤断层⑥侵蚀作用A。

①②③ B。

②④⑤C.③④⑤D。

④⑤⑥2。

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岩浆的喷出B.断层的发生C。

页岩的沉积D.褶皱的发生解析:1。

B 2。

D 第1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第2题,该地区地质作用的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侵蚀→页岩沉积.(2017·重庆调研)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

甲处地貌类型为()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C。

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4.据图,乙处( )A.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B。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D.下切侵蚀作用明显解析:3。

A 4.D 第3题,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2山地的形成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2山地的形成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

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

据图完成1~2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解析:1.D 2.B [第1题为,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

第2题,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丙处岩石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3~4题。

3.该区域可能属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解析:3.B 4.D [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B处海拔比两侧的A、C两处低,地形应该是谷地;该层沉积岩在B处埋藏最浅,说明该处受外力侵蚀作用强烈,应该是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易受侵蚀成谷。

第4题,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可以判断是我国江南地区。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据此回答5~6题。

5.2017年4月29日,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首次大规模喷发。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 大势来确定线路的 走向。原因:①尽 量节约建设成本; ②降低施工难度; ③保障施工安全;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 提高运营安全性; ⑤避免建造较多的 桥梁或隧道
①同蒲铁路沿 汾河谷地伸 展;②陇海铁 路的西段沿渭 河谷地伸展; ③襄渝铁路沿 汉水谷地伸 展;④成昆铁 路按地形大势 曲折伸展
地方,线网密度大 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 连接绿洲
加经济效益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知识扩展] 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 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线路 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 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形( 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 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 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 距离,尽可能多地经过居民 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 农田水利设施
必考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研析高考·明规律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点·破疑难 研透技法·提素养
返回导航
研析高考·明规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命题分析
1.以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实例,解释内
剖面图等为背景,考查地质
力和外力因素对地 2021·河北,14~15题 构造类型、构造地貌及其成

高三一轮第四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

高三一轮第四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

4.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
气资源的是
A.甲 C.丙 B.乙 D.丁
(
A
)
二、综合题 5.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
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 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 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 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 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 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 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有时有泉、湖泊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找矿: 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
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
(2013·淄博一模)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 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矿床所在岩层岩石最有可能是

(
B
)
A.沉积岩
C.喷出型岩浆岩
B.变质岩
D.侵入型岩浆岩
(2013·淄博一模)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 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答1~2题。
2.甲、乙地质构造产生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 C.内、外力共同作用 B.外力作用
(
A
)
D.内、外力先后作用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 天下”之美誉。据此完成3~4题。
3.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甲 C.丙 B.乙 D.丁
C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三维设计复习题4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三维设计复习题4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2课时山地的形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插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图中下伏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解析: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A为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2处地下为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对应于地下的背斜构造,即从1处向下钻井;C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为沙丘,则其迎风面为北侧坡面,故其常年风向为北风。

答案:B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于2009年2月19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

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

据此回答3~5题。

3.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解析:明确位置和板块边界即可回答。

答案:C4.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B.向东南方向C.向东北方向D.向西南方向解析:由经纬度可知该火山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所以火山灰向东南方向蔓延。

答案:B5.为了快速监测火山灰蔓延的区域变化,可利用的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力探测解析:利用遥感技术能快速获取动态事物的变化情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4.2山地的形成教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4.2山地的形成教案(含解析)

第2讲山地的形成一、板块构造理论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内力的作用之下。

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

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产生板块的运动。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①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则是岩石圈活动频繁地带;②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③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作水平运动。

注意:①北冰洋分属于亚欧板块及美洲板块。

②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张裂而形成。

③印度洋板块的三块较大陆地:澳大利亚、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及印度半岛。

④赤道穿过六大板块(太平洋东部有一部分属于南极洲板块)。

⑤南美洲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易混概念辨析:①板块是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地理单元。

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②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

裂谷则是陆地板块张裂形成的。

【常考的板块边界】(二)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最北几乎达到北回归线;雅鲁藏布江谷地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分界线,珠峰位于印度洋板块;【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二、山地的形成及实践意义板块运动是地壳运动的原因。

地壳运动(人类对固体地球研究范围仅限地壳,所以地质构造运动是指地壳运动)使岩层变形变位形成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都属于地质构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安徽专用)梯级巩固+课后落实:第四单元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2013·蚌埠铁中高三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岩层形成时间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A.G晚于B B.A早于DC.B晚于D D.C早于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岩层处B.在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状况可知,G早于B,故A选项错误;D岩层侵入了B岩层的内部,所以B早于D,故C选项错误;C在该地质剖面的最顶部,尚未形成岩石,所以晚于F,故D选项错误。

据此可得出B选项正确。

第2题,地下隧道的修建应选择在背斜处,故A选项错误;化石是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一种古生物遗迹,A处是岩浆岩,故B选项错误;背斜是储油的良好地质构造,故D选项错误;C层若为沙质沉积物,根据沙丘的倾斜方向和图示的方向标可判读出该地常年盛行北风。

答案:1.B 2.C(2013·宣城市高三模拟)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4.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解析:第3题,因为地质结构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因此A选项正确。

第4题,结合图示岩层形状和地貌特征可知,甲处为背斜受侵蚀成的谷地,因此其地层应向上拱起,同时顶部岩层受侵蚀,故D正确。

答案:3.A 4.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质分布图,K~P1代表岩层由新到老,读图回答5~6题。

5.调查发现,a、b、c、d四地中的某区域可能有石油分布,最有可能的是( )A.a B.bC.c D.d6.K岩层的沉积物来源最有可能是( )A.a处侵蚀物的堆积B.b处侵蚀物的堆积C.c处侵蚀物的堆积D.本区在地壳下沉过程中接受到的沉积解析:第5题,a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地形上属于山脊。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含解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C.背斜谷 D.向斜谷解析:根据常见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可知:背斜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即“中老边新”,向斜是“中新边老”;观察图中①处可知,中间岩层是D1,向两侧依次是D2、D3、C1,结合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变化可知①处地势低,应该为山谷,故选项C正确。

答案:C5.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A.褶皱——沉积——断裂 B.褶皱——断裂——沉积C.断裂——侵蚀——褶皱 D.褶皱——断裂——侵蚀解析:由图可知②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可以推断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地壳挤压运动,形成褶皱;当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如图中T1、T2、T3等岩层错位,形成断层;根据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②处“飞来峰”部位岩层T3最新,两侧岩层较老,应该是向斜,②处位于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两侧容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向斜山,故选项D正确。

答案:D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解析: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侵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槽形。

根据四图可以看出③地河谷最窄、以下切为主,故其发育最早。

所以选择C项。

答案:C7.河谷发育到阶段④后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解析:河谷发育到④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在河流凸岸沉积,河谷变宽。

故选D项。

答案:D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

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课下作业(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2·福州质检)读“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a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的 ( ) A.下渗B.蒸腾C.降水D.升华2.图中河谷形成的地质原因是 ( ) A.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B.向斜槽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C.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D.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箭头表示高山积雪和冰川升华为水汽上升到空中的过程,因此水循环环节为升华。

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岩层向上弯曲,此处地质构造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答案:1.D 2.A(2012·大连测试)读“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地貌景观乙和丁成因的差异是 (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甲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属于火山地貌;乙图为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丙图是褶皱,受内力作用影响;丁图为峡谷地貌,属于外力侵蚀地貌。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图为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化学侵蚀作用,丁图为峡谷,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属于机械侵蚀作用。

答案:3.D 4.C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6.影响甲地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 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沉积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海浪沉积作用解析:第5题,M处地层下降,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

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为内蒙古高原,影响其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风力等外力作用。

答案:5.B 6.A(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7~9题。

7.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外力作用②地壳运动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A.A、D、G、B、F B.B、E、D、A、FC.G、B、A、E、D D.G、F、B、D、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D.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解析:第7题,图中有沉积岩,故有外力作用,①正确;岩层褶皱变形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②正确;A为岩浆岩,故有岩浆活动,③正确;E为变质岩,故有变质作用,④正确。

第8题,沉积岩地层下老上新,形成顺序G早B晚;岩浆穿透沉积地层G、B,形成岩浆岩A;变质岩E是岩层受热形成的,在岩浆岩A形成之后,又有新的岩浆穿透变质岩形成岩浆岩D。

第9题,找石油、打隧道均找背斜构造,①地下部有背斜构造。

答案:7.C 8.C 9.B(2011·北京海淀区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11.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 A.花岗岩B.大理岩C.砂岩D.砾岩12.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 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第10题,图中①处明显有断裂面,且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位移,断层处岩石破碎易遭受侵蚀成谷地。

第11题,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左侧显示砾岩的下方为石灰岩,说明原来③处为石灰岩,图中显示③处以下为花岗岩(岩浆岩),故③处岩石是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大理岩。

第12题,从图中可知图中有岩浆岩,变质岩形成说明该处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④处有沉积物说明有沉积作用,图中岩层是弯曲的,说明不可能有水平拉伸作用。

答案:10.D 11.B 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1·上海高考)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分)(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6分)(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

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4分)(3)比较断层M左右两侧的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写出字母)(4分)(4)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6分)解析:第(1)题,对照图例可知,C为砂岩,属于陆地河湖沉积物。

E为深海沉积形成的石灰岩,G为浅海沉积的页岩,从E层到F层,由海洋环境变为陆地环境,与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有关;从F层到G层,由陆地环境变为浅海环境,与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有关。

第(2)题,图中C~K地层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和弯曲,褶皱一定是这些地层形成之后产生的,即K地层(最年轻)形成之后;N、O、P地层位于最上层,且呈水平分布,是形成最晚和没有发生倾斜、弯曲的地层,褶皱一定在这三地层形成之前,即N地层(三地层中最早)形成之前。

第(3)题,在断层左侧找对应的地层,最好用标注字母的方法进行,找不到的地层即缺失层。

第(4)题,根据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答案:(1)C层表示该地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

(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

(3)H、I、J、K地层缺失。

(4)内力作用表现为: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沉积、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材料1:据新华社拉萨2011年7月15日消息: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墨脱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有望明年实现通车。

正在建设中的墨脱公路2009年4月20日开工,工程预算总投资9.5亿元,由国家全额投资。

材料2: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1)材料1中喜马拉雅山从山地类型上看是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3分)(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

(2分)(3)关于在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 )A.夏季是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C.该地修建的公路为县级公路,等级较低,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D.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地貌、冰川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等(4)关于该地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 )A.分布在北部,地势低,气温高B.分布在河谷,取水方便,有便利的水运C.分布在北部,地势抬升,降水较多D.分布在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是主要的农业分布区(5)材料2中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6)如果打算在材料2地区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解析: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褶皱山;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合线,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夏季多雨,不适合施工;该地经济落后,但该公路由国家投资,故资金不是最大障碍;该地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对公路建设的技术条件要求高。

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是其发展种植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因而其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而聚落则随农业的分布而形成。

根据岩层的弯曲变形情况可知,A处为背斜,C处为断层;B处是向斜形成的向斜山,是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

隧道工程选址应位于背斜地区。

答案:(1)褶皱山亚欧印度洋(2)内力作用(3)D(4)D(5)背斜断层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6)A 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又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小渗漏。

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大,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难度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