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阅读答案五年级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10现代文阅读(真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10现代文阅读(真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ea5b9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7.png)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统编版)专题10:现代文阅读(23-24五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阅读情境类文本《“偷”字》,完成练习。
①九岁那年,苦于家境贫困,交不上学费,我迟迟得不到上学的机会。
②此后,多少个清晨,我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就心生羡慕之情。
记不得哪天,我禁不住痒痒的脚,跟随背书包的同龄人,偷偷地走进村小学。
③起初,我只是在操场上无所事事地转悠。
后来,挡不住书声的诱惑,就壮着胆子,厚着脸皮,一步步趋近教室,抻(chēn)颈探脑地趴在走廊边的窗沿上,看语文老师将一个个神秘的方块字写在黑板上。
随后,又支棱起耳朵,静静地听着语文老师将方块字一个个地念出来,我暂且忘了自己的身份,下意识地轻轻跟着念。
被老师发现后,我带着沉甸甸的获得感,走到无人处,把捡来的一截枯枝当作粉笔,把怎么也涂不完的泥地当作黑板,歪歪扭扭涂上几个自以为正确的方块字。
④后来,随着智商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我的“偷”字目标开始转向更广的空间,更多的领域。
也就是说,除了去学校“偷”字,我还会去刷着标语口号的粉墙“偷”字……⑤那年冬天,我乘坐父亲的运肥船,第一次去了苏州城。
运肥船泊在山塘街一处河埠后,父亲兴致勃勃带着我上岸去遛街,逛商场,让我开开眼界,顺便也尝尝苏州城里的风味小吃。
可是步行途中,我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倾注于水巷边的路牌、桥名、商店幌子等。
不用说,我又开始“偷”字了,“偷”观前街、饮马桥、拙政园等一个个方块字。
当然,那些笔画多、写得草的方块字我是没法“偷”走的。
正当我“偷”得兴致十足时,一直陪在我身边的父亲突然消失在了人民商场门口的茫茫人流里。
我急了,到处找父亲。
可是找了半天没找着。
惶恐与绝望间,我的唯一希望似乎就是独自走回泊船地。
结果呢,我把来时“偷”得的一个个方块字当作“路标”,边看边走,步步为营,最后,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镌刻在一座古石桥栏板上的三个方块字——“山塘桥”。
说勤奋课文及阅读练习答案
![说勤奋课文及阅读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29f3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c.png)
说勤奋课文及阅读练习答案说勤奋课文及阅读练习答案导语:为了更好的让广大同学们理解《说勤奋》,下面小编整理了《说勤奋》练习题。
希望能帮到大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hào hǎo)学。
每篇课文他都读到gǔn guā làn shú【】。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因而也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chà chā),但他háo bù qì něi 【】,jí qǐ zhí zhuī【】。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已míng liè qián máo 【】。
后来,他远渡重(chóng zhòng)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wéi wèi),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5、在文中( )里正确的音节下面划上横线。
(4分)勤奋好(hào hǎo)学成绩很差(chà chā)远渡重(chóng zhòng)洋有所作为(wéi wèi)1、根据拼音在【】里填上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说一段话。
《说勤》阅读附答案
![《说勤》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c5e2721ed9ad51f11df20d.png)
阅读林家箴的《说勤》一文,完成问题。
①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②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③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⑤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
惟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
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说勤奋(节选)阅读答案
![说勤奋(节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f98d38453610661ed9f4f7.png)
篇一:说勤奋(节选)阅读答案(1)一度,人们都喜欢引用托尔斯泰的格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我自以为能理解托翁的本意,但..周泽雄(1)一度,人们都喜欢引用托尔斯泰的格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我自以为能理解托翁的本意,但就这句话本身,我发现没有比它更荒谬的了。
揣测托翁的意思,他无非是本着一颗俄罗斯民族的善良灵魂,试图向潜在的对手或读者表明:“我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比你更勤奋一些而已。
”(2)这句话的不正确之处在于,它隐瞒了一个重要事实:勤奋较之灵感,是一种更加难得的天赋。
说得更深一点,一个人偶尔获得一点所谓的创作灵感,并不是件多大的难事(再笨的人偶尔也会说句俏皮话),倒是让自己持之以恒地进入创作状态,要困难百倍不止。
欲写作一部《战争与和平》,灵感没有多大用处,勤奋才至关重要。
何况,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灵感不太容易催生勤奋,勤奋倒可能成为灵感的助产士。
通常,一个越能体验创作之艰难的人,反而越容易笔下生花。
(3)但凡伟大的人,无不或多或少地具有一种名叫“勤奋”的天赋,该天赋是一切其他天赋的前提。
人们的失败,往往不是智商太低或缺乏灵感,而仅仅是因为,他就是勤奋不起来。
勤奋是变态家族中最伟大的一种。
——不必说,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是,越来越习惯于将种种变态视为常态,以至“变态”完全不成其为贬义词。
勤奋是一种最接近升华的变态,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奋者,都是当代社会的苦行僧,只是没有那身打扮而已,且不会敲开你的门,向你乞讨一碗稀粥。
(4)生命是尊奉快乐原则的,我们在动物界中知道的勤奋例子,都是由工蜂或蚂蚁之类小玩意提供的。
在灵长类动物中,却罕有听闻,丛林之王狮子,最为人知晓的性格,恰恰是懒惰成性。
我想,有尊严的人类应该不好意思拿自己与蚂蚁进行比附,何况,蚂蚁固然勤奋,却没有听说干出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它的勤奋与驴子推磨有点相似,都带有周而复始的特性。
如果一定要与蚂蚁比较,则精神病院里那些将毛衣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的人,无疑更加合适。
《说勤》阅读训练
![《说勤》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fc2f7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b.png)
《说勤》阅读训练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读了大量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
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三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变拙为巧:。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
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
【《说勤奋》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说勤奋阅读答案
![【《说勤奋》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说勤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6effc866fb84ae55c8d6b.png)
【《说勤奋》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说勤奋阅读答案《说勤奋》阅读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hào hǎo)学。
每篇课文他都读到gǔn guā làn shú[ ]。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因而也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chà chā),但他háo bù qì něi [ ],jí qǐ zhí zhuī[ ]。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已míng liè qián máo [ ]。
后来,他远渡重(chóng zhòng)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wéi wèi),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在文中( )里正确的音节下面划上横线。
2.在[ ]里填上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说一段话。
3.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他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2)、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改成陈述句:4.短文围绕“成功离不开勤奋”这一中心,举了哪两个事例?请你简要归纳出来。
说勤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勤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294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b.png)
说勤阅读练习及答案说勤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篇一:说勤阅读练习及答案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答:本文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通过引用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提出论点的.2: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中“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换.因为四个“勤于”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3:选文论证层次清晰,请结合选文具体谈谈作者是如何有层次的进行论证的.答:本文先通过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再用“勤出成果”和“勤出智慧”加以论证,得出“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的结论.4:文章首段引用韩愈的话有什么作用?答:引用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具有普遍性,大家容易认可;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大家也容易接受.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5:第3段的论点是:勤出智慧.运用的论据属于事实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法.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答:本文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通过引用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提出论点的。
2: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中“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换。
因为四个“勤于”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3:选文论证层次清晰,请结合选文具体谈谈作者是如何有层次的进行论证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答:本文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通过引用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提出论点的。
2: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中“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换。
因为四个“勤于”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3:选文论证层次清晰,请结合选文具体谈谈作者是如何有层次的进行论证的。
答:本文先通过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再用“勤出成果”和“勤出智慧”加以论证,得出“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的结论。
阅读林家箴的《说勤》一文,完成问...
![阅读林家箴的《说勤》一文,完成问...](https://img.taocdn.com/s3/m/af9095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5.png)
阅读林家箴的《说勤》一文,完成问...论据考查类型:中考议论文,离不开对论据的考查。
因为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有正确、深刻的论点,还要有确凿有力的论据,这样才能使文章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那么,中考对论据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正确辨别论据的类型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或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真理,名人言论、格言俗语、自然科学中的原理、定理公式等。
例1:我们民族有讲正气的传统。
纵观古今,横看天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苍穹中,屈原、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名字璨若繁星,无不是我们民族的正气之魂。
正因为有了这种正气,我们民族才一次次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得到延续和发展。
请问:从论据类型来看,上文属于论据。
正确回答此题有两个前提:一是能知晓论据的两大分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二是能正确判断论据类型。
根据语段中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事实可判断上文属于事实论据。
例2:《说“巧”》“巧”自然不是梦来的,也不是乞求来的,当然更不是天生的。
它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勤学苦练得来的。
古今中外著名能工巧匠,有许多当初并不怎么“巧”,而是后来下了许多“笨拙”功夫,才逐渐聪明起来的。
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科学史上的巨人牛顿小时候为猫开洞,竟然开了大小两个,让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一时被人引为笑谈。
这不是“笨”得出奇吗?被誉为“世界上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的梅派艺术创造人梅兰芳,在回忆自己的舞如生涯时也说:“我是一个笨拙的学艺者。
”他八岁从师学戏,几句老腔,学了多时还不能上口。
老师嫌他太笨,骂了一顿,赌气不再教他了。
然而,他不灰心,几十年如一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勤学苦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艺术技巧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我长大了阅读答案五年级(最新版)
![我长大了阅读答案五年级(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4583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d.png)
我长大了阅读答案五年级我长大了阅读答案五年级。
我长大了阅读答案五年级篇一《我长大了阅读及答案》我长大了阅读及答案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说勤》课文
![《说勤》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a0a39d6bec0975f465e2ef.png)
《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
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
”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说勤 原文
![说勤 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88de7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f.png)
说勤(一)①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②勤,对于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
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总结。
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青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显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混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
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说勤》九年级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说勤》九年级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95565bed5b9f3f90f1cdd.png)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九年级议论文阅读及答案】《说“勤”》①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②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③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A古今中外概莫能外.④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B⑤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1.在作者眼里,“勤”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句话是从文章中A、B两处摘出的,现在要补到原文,应怎样?(2分)(1)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2)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文章开头引用的名言,其作用是.(2分)5.把第4段所举的两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文章论述的观点,请再写出两个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各一个.(6分)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论据: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对“勤”的认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论文阅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分)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注意:如果没有用原文的话回答,则不得分)2、(2分)A、B3、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2分)勤出成果.(1分)勤出智慧.(1分)4、(2分)引出文章的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5、(4分,每个2分)(1)德摩斯梯尼气不馁,心不灰,坚持不懈,终成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2)陈正之不懒不怠,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士.6、(6分,每个3分)略7、.(4分)言之有理则可以.。
勤的阅读答案(共10篇)
![勤的阅读答案(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fe08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d.png)
勤的阅读答案(共10篇)篇1:《勤》阅读答案①勤,劳也。
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
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勘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
且举两个实例:②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
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
“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
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匿起来.。
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
他的刻苦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
③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著名的石豁和尚。
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几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
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
……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
所谓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业。
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
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
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做vegetate,意为植物的生活。
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④勤的反面是懒。
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
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写照。
⑤恶劳好逸,人之常情。
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
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选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本、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选自《梁实秋散文选》浙江文艺出版社版)篇2:《勤》阅读答案1.请简要归纳这篇文章的论点,并说说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5分)论点: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议论文《说勤》
![议论文《说勤》](https://img.taocdn.com/s3/m/aea1471bfad6195f312ba65b.png)
说勤①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②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
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
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
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聪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
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⑤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说勤》林家箴......阅读答案说勤林家箴原文
![《说勤》林家箴......阅读答案说勤林家箴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4a7e6133687e21af45a929.png)
《说勤》林家箴......阅读答案说勤林家箴原文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13分)说勤林家箴①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②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
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
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聪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
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
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说勤阅读理解
![说勤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7757ffb8f67c1cfad6b8b6.png)
《理想的阶梯》阅读理解1.第5段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其作用是。
(4分)2.第6段划线句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
(4分)3.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告诉我们,想要实现理想,应该做到:(1);(2);(3)。
(8分)4.下列荀况的这段话可作为第段的论据,理由是。
(3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有关马克思和诺贝尔的事例论据可否颠倒一下位置?为什么?答案:1.反问强调人生的成就都是靠珍惜时间创造出来的,证明了“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一分论点。
2.引用论证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希望人们能珍惜时间。
3.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4.第4段这段话的核心要义是“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有所成就”,与第4段的“刻苦勤奋”是相一致的。
5.不可以颠倒。
因为马克思为全人类解放作出贡献影响深远,而诺贝尔只在化学领域作出贡献,两则是按照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安排的。
《说勤》阅读理解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2分)2.请将第④段的两个论据进行概括。
(3分)3.根据文章论述的观点,请再写出两个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各一个.(6分)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中“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5.选文论证层次清晰,请结合选文具体谈谈作者是如何有层次的进行论证的。
参考答案:1、本文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通过引用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提出论点的。
2.(1)德摩斯梯尼气不馁,心不灰,坚持不懈,终成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2)陈正之不懒不怠,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士.4、不能换。
因为四个“勤于”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5、本文先通过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再用“勤出成果”和“勤出智慧”加以论证,得出“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勤阅读答案五年级【篇一: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
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
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
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
③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2 3 下一页尾页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上文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2分)答:2.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4分)答:3.从上文加方框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
(4分)选句序号:[]答:4.上文第七段写到了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答:5.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若两题都做,只批阅第①题。
)(想像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
)(4分)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可描写神态,可描写动作,可描写语言,可描写心理。
)答: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答:【篇二:五年级阅读理解+上周作业】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读了大量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
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三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变拙为巧: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少壮不努力,()知识在于积累,()台湾神游1,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
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美丽的嫦娥仙子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久别的亲人。
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今晚的节目有些特殊,不管是新闻,还是歌舞、电视剧,大都表现了台湾人民思念故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祖国人民想念台湾骨肉亲人的主题。
2,看完电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望着那轮( )jiao jie的圆月,我好像乘着飞机,飞到了美丽的台湾省。
在飞机上我俯视全岛,它真像一座美丽的海上公园。
接着,飞机降落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大部分是山地。
远远望去,有险峻的奇峰、悬崖,飞奔的急流、瀑布,平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景色优美。
3,台湾岛上还有世界闻名的游览区——日月潭。
于是我()mu ming前去,饱览那( )hu guang shan se。
我坐在汽车里,看到重峦叠嶂,潭水碧蓝,波光如镜,朵朵白云在翠峰山间飘浮。
当夕阳把最后的余辉射向湖面时,日月潭烟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我( )tao zui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4,我又来到了台湾西部平原我了解到这里盛产甘蔗水稻还有香蕉菠萝桔子等随后我又赶往北部海边参观了着名的海港——基隆这里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台湾真是名不虚传的宝岛5,“喵——”小花猫一声叫唤,把我从美丽的幻境中唤醒过来,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要贡献一份力量!6,夜更深了,中秋节之夜的月亮更圆更亮了。
我想:此时台湾的少年朋友也在月光之下神游祖国的大陆吧。
我相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的人民会团聚在一起,祖国一定会统一的。
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进入甜蜜的梦乡。
1、根据拼音填空。
2、请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3、积累词语。
()的悬崖()的瀑布()的湖泊()的森林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1) 慕名: (2) 陶醉:(3) 名不虚传:(4) 神游:6、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7、从作者的神游中,你觉得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地方?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篇三: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t>苍鹰之子在动物运动会的飞行比赛中,身手不凡。
只见它在蓝天里,忽而展翅作高空盘旋;忽而又急速俯冲低空??它精湛的技术,赢得在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最后,它被评为“最佳飞行员”。
第二天,苍鹰家里热闹极了白兔黑猫青蛙都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致请求苍鹰教他们的孩子学飞行苍鹰哈哈大笑起来,说:“想让孩子学本领固然是好(h贻误它的一生。
”1.把这则寓言中缺漏的标点符号标上。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苍鹰为什么让它的孩子学飞行而不教白兔、黑猫、青蛙的孩子学飞行?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骄傲的徒弟》有一个摔跤能手,精通了三百六十个摔跤绝技,没有人能斗过他。
他有一个最(得意高兴)的徒弟,学完了他的三百六十个绝技,摔败过很多人。
于是,这个徒弟自鸣得意地夸起口来:“老师比我年长,在摔跤技术方面,我完全和他相等,因此我能够胜过我师傅。
”有人听了他的话,似信非信,就找了个机会让他们师徒俩进行一场比赛。
比赛那天,观看的人很多。
开始时,徒弟满有把握地向师父扑来,迫不及待想一下子获胜。
看那个架势,好像连一座大山也能拔起。
不料师父轻轻一闪,趁势用双手拦腰把他举起,摔在地上。
观众欢声雷动。
徒弟面红耳赤地(分辨分辩)道:“师父没有把他的绝技全部教给我,所以我败在他手里。
”这时,老师笑着开口说:“我的三百六十个绝技,你已经全部学完了。
可惜你还没有学会怎样灵活运用它。
知道,并不等于掌握。
”1、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1)开始时,徒弟满有把握的向师傅扑来,迫不及待想一下子获胜。
(2)开始时,徒弟向师傅扑来,想一下获胜。
比较两句话,觉得作者用上“满有把握”和“迫不及待”真好,因为: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形容得意洋洋的骄傲神气。
()②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③形容观众热烈欢快的场面。
()4、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1)开始时,徒弟满有把握的向师傅扑来,迫不及待想一下子获胜。
(2)开始时,徒弟向师傅扑来,想一下获胜。
比较两句话,觉得作者用上“满有把握”和“迫不及待”真好,因为:“满有把握”是徒弟对自己所学到的绝技胸有成竹,觉得自己完全有可能击败师傅。
“迫不及待”说明了徒弟的取胜心切,也是自满的表现。
①形容得意洋洋的骄傲神气。
(自鸣得意)②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迫不及待)③形容观众热烈欢快的场面。
(欢声雷动)4、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谦虚认真,更不能自满。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
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读了大量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
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三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变拙为巧:。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
少壮不努力,。
知识在于积累,。
(二)最早的镜子是水面,后来人们发明了青铜镜。
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
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销往日本、朝鲜等。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
”这里的“以铜为镜”指的便是青铜镜。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
此外,欧洲人曾造过银镜,俄国人制造过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