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
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题点训练 专题6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Word版含详细答案.doc
第六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点训练一三项重要内容的筛选、整合和概括[目标解说]论述类文本阅读要关注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通过筛选、整合和概括有关信息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是阅读的首要任务。
文章的重要内容指以下三点:①关于主旨、作者主张的重要概念,②文章的主要观点,③文章主要观点建立的理由或依据。
考生可围绕这三项内容,整体把握全文,提取、概括出文章的重要内容。
【真题回做】(2013·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时尚浅说黄毓璜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
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①,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
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
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
“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
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
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
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
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测试试题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
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
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
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
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
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自我生存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深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
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测试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测试试题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
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或者说,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
中国诗性文化大致呈现三种面孔。
一是“知识”面孔,如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之名”,如现代语文教育经常提到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素养”,这是诗性文化传统具有实用性之表现。
二是“审美”面孔,受西方文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影响,这也是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即古诗有审美功能,可以愉悦心灵。
三是“伦理”面孔,它的大背景是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前两张面孔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惟独这副“伦理”面孔,由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给人带来愉快的享受,甚至本身还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正在陷入深深的遗忘中。
以至于人们经常会想:读不读唐诗与宋词,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与希腊文化模式相对,中国文化模式可称为“非主体化”与“非对象化”。
希腊模式的要义有二:一是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二是字宙裂变为主体与客体两部分。
那种冷酷地压抑感性以及冷酷地征服自然的西方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来的。
中国模式不同,它一方面尽力消解生命内逐渐展开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又通过限制主体的欲望以尽可能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
希腊模式是理性文化的代表,它完全背离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智慧。
中国模式是诗性文化的典范,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原始的诗性智慧系统。
以后的中国文化,尽管层次繁多、旁逸斜出,但都以诗性智慧为根底。
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从“诗性智慧”中转换生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诗性文化当然不是只有审美意义,它本身也曾是我们民族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诗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在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书面语有文言与白话之分。
一般而言,文言与白话的区别,主要在于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
大部分汉语史研究者认为,先秦时期的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一致,汉魏以后二者出现分离现象,即口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新变化,而书面语仍然以先秦典籍中的词汇、语法、句法等为标准,这就形成了文言。
白话相对于文言而言,与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大约萌芽于汉魏之际。
魏晋以后,尤其到了唐代,文白分野渐趋明显。
古白话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累,至宋代有了质的飞跃。
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口语向书面语领域的“渗透”加速,同时代的口语大量出现在书面语中;其二,口语进入书面语,涉及的文体进一步扩展,文学作品之外,以文言为主要载体的儒学及史学著作中也出现了白话。
由此而始,古白话突破了文言的藩篱,渐渐登上大雅之堂。
大量口语词、方言词进入文学语言,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之一。
经过文学作品的传播,这些词汇与原有的普通词语渐渐取得并存的地位,并在以后的发展中显示出不同的生命力。
这一特点在宋代的诗、词、文中都有所表现。
人论宋诗,皆曰“以文为诗”,而口语入诗正是其重要表现之一。
词在宋代的繁荣,也使口语进入书面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宋代文学的各种文体,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口语化的特色。
除了文学作品,更值得重视的是,受禅宗语录影响而产生的宋儒语录以及史学著作等非文学作品,也开始大量使用白话,形成对正统文言语体的重大突破。
文言何以成为正统?就在它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它是儒家原典本有的语体,继而成为儒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宋儒语录与史著中出现白话,无疑大大动摇了文言的正统地位。
白话书面语在宋代多种文体中大量涌现的同时,相关的语言理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带有“自觉”意识。
书面语脱离口语毕竟不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人为地制造了阅读的障碍。
早在文言势力强大的汉代,王充就针对书面语脱离口语的状况,倡导“文字与言同趋”,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言文一致”。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1论述类文本阅读_高考题组1含解析苏教版
专题集训1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题组一、(2024·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索: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快速崛起供应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变更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或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更的标记。
因此,瓷器的演化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化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索和相识。
假如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来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相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沟通高峰亲密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沟通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其次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近9年来,论述类文本一直是高考江苏卷每年必考的内容。
这种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论述类文本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
经过一轮的复习,考生对论述类文本已有所了解,但是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答题也比较困难。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应把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复习重点放在如何快速读懂选文、准确分析题干要求和准确答题上。
第1讲论述类文本高效读文2步骤论述类文本阅读历年选文都凸显了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持之有据的良好文风,要求考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以及条分缕析的表述能力,2018年所选文本《中国建筑的希望》更是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如果考生初读文章不能理清文本思路、把握中心论题,建议重新阅读文本,从而确认文章的中心论点,不建议在不理解文章中心的前提下答题,那样可能会南辕北辙、得不偿失。
为使考生能更好地作答论述类文本,我们设计了“高效读文2步骤”,具体如下:一、析文章之“目”——分析标题,揣测文章论述中心考生看到试题文本后,首先要看标题并对标题加以分析,因为标题能或隐或现地显示论述中心。
所选文章的标题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有的标题不是,只是选文论述中心的缘起。
因而理解标题,明确文章论述的中心问题与作者的观点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如2016年江苏卷《成人不自在》,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而2017年的考试文本《从脸谱说起》,由标题可知文章论述的中心不是“脸谱”,通读文章后方知:文章论述的中心是“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考生如果能够理解标题,明了文章论述的中心,“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就自然而然地清楚了。
二、理文章之“脉”——把握论点,理清文章论述思路在这一步中,要注意根据论述类文本特征,把握文本中心论题(或分论点),阅读时随手用笔圈出关键句,特别是中心句,最终理清论述思路。
二轮语文(江苏版)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2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6·苏州一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林风眠中国之所谓国画,在过去的若干年代中,有很大的毛病。
中国的国画,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保守,对于古人的模仿,对于前人的抄袭。
王维开创了墨笔山水,于是中国画的山水差不多都是墨笔的;清代四王无意中创立了一派,于是中国画家就此也“石涛”,彼也“八大”起来!殊不知,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画家的思想感情虽是本人的,画家本人却是时代的,时代的变化就应当直接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与技巧。
所以,时代在变化,绘画的内容与技巧也要变化,不可以仅仅跟在千百年前的人物后面跑。
中国国画家总是崇尚人之风格气度,却忘记了艺术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外化,换句话,艺术是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者说寄存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
而所谓外物之形,就是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形体。
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寄存思感,则人类的思感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者说所谓造型艺术者将不成其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家就弄错了这一点,所以徒慕“写意不写形”的那美名,就矫枉过正地群趋于“超自然”的一隅去了!弄到现在,就只看到古人的笔墨气度,全不见有画家个人的造型技术。
为矫正这些毛病,我们所望于中国绘画之前途,还是有话说的。
绘画上的基本练习,应以自然现象为基础,先使物象正确,然后谈到写意的问题。
古人之所以有“写意不写形”之语,大体是对照那些不管情意趣致如何,一味以像不像为第一标准的画匠而说的。
在这个时代,这种画匠也并不是没有。
于是,我们就得努力矫正我们自己,而不把那些画匠置之话下。
我们的画家之所以不自主地走进了囿于传统、模仿和抄袭的死路,也许因为我们的原料、工具,有使我们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吧!例如我们的国画目前所用的纸质、颜料、毛笔,或者是因为太与书法相同之故,所以就不期然地应用着书法的技法与方法,而无法自拔!那我们就不妨像古人从竹板到纸张,从漆刷到毛锥一样,下一个决心,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一种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就一定可以有新的出路。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202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三)(江苏)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绘画(有删节)林语堂当反对琐细工匠手法的变革到来之时,出现了王维。
他本人也是第一流的山水画家。
他把中国诗歌的精神与技巧引入其中,有印象主义、抒情性、气韵的强调以及泛神论。
这样看来,这位使中国绘画人享盛誉的“南宗之祖”,是受了中国诗歌的熏陶的。
这种绘画世称“士夫画”,又称“文人画”。
到了11世纪,由于苏东坡、米芾及其儿子米友仁等宋代学者的影响,这种绘画变得更为简朴,主观性更为强烈。
中国的画家们遗留下了卷帙浩瀚、内容深奥的艺术批评论著。
他们将“形”(物体的物理形状)、“理”(内部的法则或精神)和“意”(艺术家本人的观念)区别开来。
“士夫画”就是对被动的写真手法的反抗。
这种手法,古往今来例证俯拾皆是。
宋代学者尤重于“理”,即事物的内部精神。
单纯追求细节精确的绘画是商业画家们之所为,而真正称得上是艺术的绘画应该致力于表现精神。
然而,这种绘画不是专业艺术家所作,而是文人学士之所为,这一点很有深刻含义。
正是这种业余性质,使他们能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精神去作画。
作画是文人学士们娱乐消遣的手段,一如书法与绘画的作用。
他们没有沉重的精神负担,似乎文人学士们的书法已经很有造诣,还有更多的精力可以用到其他艺术上去,以之为一种快乐而有趣的调剂。
二者所使用的工具完全相同:同样的立轴,同样的笔墨,同样的清水,一切都置于案头,也不需要什么调色板。
米芾这个士夫画的大家之一,有时甚至以一卷纸来代替画笔,或用甘蔗渣和莲梗代替。
当灵感和腕底的魔力到来之际,对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使用的。
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传达基本韵律的艺术,其余都在其次。
今天甚至有用裸露的手指和灵活的舌尖作画,蘸上墨汁涂于纸上的。
绘画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文人学士的消遣。
这种游戏的情绪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绘画的某些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逸”,此词最贴近的英译为“fugitivene ”,即“即兴”、“漂泊”等意,但同时也要有“浪漫主义”和“退隐精神”等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专题分组练 论述类阅读押题练 Word版含解析.doc
六、论述类阅读押题练(36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苏轼的意义李泽厚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
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
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2018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 Word版含解析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6·南京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延续诗词的文脉胡妍妍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
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
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
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
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
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
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
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
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
朱自清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
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
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1 含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由此可见,作者是在强烈地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中华文脉。
【答案】 第一次举例,以亲身经历证明旅游的最大收获就是回甜之香;第二次举例,与上文三十年前北戴河之游作对比,说明无论景物美丑,回忆香是一样存在的。(每点3分)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6·苏州一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林风眠中国之所谓国画,在过去的若干年代中,有很大的毛病。
中国的国画,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保守,对于古人的模仿,对于前人的抄袭。
王维开创了墨笔山水,于是中国画的山水差不多都是墨笔的;清代四王无意中创立了一派,于是中国画家就此也“石涛”,彼也“八大”起来!殊不知,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画家的思想感情虽是本人的,画家本人却是时代的,时代的变化就应当直接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与技巧。
所以,时代在变化,绘画的内容与技巧也要变化,不可以仅仅跟在千百年前的人物后面跑。
中国国画家总是崇尚人之风格气度,却忘记了艺术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外化,换句话,艺术是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者说寄存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
而所谓外物之形,就是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形体。
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寄存思感,则人类的思感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者说所谓造型艺术者将不成其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家就弄错了这一点,所以徒慕“写意不写形”的那美名,就矫枉过正地群趋于“超自然”的一隅去了!弄到现在,就只看到古人的笔墨气度,全不见有画家个人的造型技术。
为矫正这些毛病,我们所望于中国绘画之前途,还是有话说的。
绘画上的基本练习,应以自然现象为基础,先使物象正确,然后谈到写意的问题。
古人之所以有“写意不写形”之语,大体是对照那些不管情意趣致如何,一味以像不像为第一标准的画匠而说的。
在这个时代,这种画匠也并不是没有。
于是,我们就得努力矫正我们自己,而不把那些画匠置之话下。
我们的画家之所以不自主地走进了囿于传统、模仿和抄袭的死路,也许因为我们的原料、工具,有使我们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吧!例如我们的国画目前所用的纸质、颜料、毛笔,或者是因为太与书法相同之故,所以就不期然地应用着书法的技法与方法,而无法自拔!那我们就不妨像古人从竹板到纸张,从漆刷到毛锥一样,下一个决心,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一种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就一定可以有新的出路。
绘画上的单纯化,在现代同过去的欧洲,并不是不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写意画,也无可厚非。
不过,所谓写意,所谓单纯,即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寻出最足以代表它的那特点、质量和色彩,以极有趣的手法,归纳到整体的意象中来表现,绝不是违背了物象的本体,而徒然以抽象的观念,来适合于书法的趣味。
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我愿同中国绘画诸同志共勉之。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本段文章结构极为严谨,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举例进行论证,最后再得出自己的观点,把这些内容分点答出即可。
【答案】首先指出中国画囿于传统、模仿抄袭的毛病;接着举例论述时代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最后得出艺术的内容与技巧要随时代而变化的观点。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文中两处“写意不写形”所针对的错误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前一处从第三段最后一句“就只看到古人的笔墨气度,全不见有画家个人的造型技术”可分析出其含意;后一处从第五段“大体是对照那些不管情意趣致如何,一味以像不像为第一标准的画匠而说的”一句中可分析出含意。
【答案】第一处:不注重造型技术,只追求笔墨气度;第二处:不管情意趣致,一味强调造型能力。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3.作者提出了哪些可以“给予中国绘画一个光辉的前途”的具体办法?请简要概括。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本文第四段承上启下,从“我们所望于中国绘画之前途,还是有话说的”一句,可看出后面三段话,即是作者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答案】①重视写形的基本练习;②尝试或创新区别于书法的绘画材料和工具;③遵循物象的本体特点,寻求最有表现力的写意。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2016·杭州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18分)【导学号:】演戏要带“三分生”刘连群在学生觉得荀慧生的戏总有生疏之处,“没准谱儿”而难学时,荀慧生指出:“这个熟字,摆在哪儿都好,唯独摆在演戏上,要不得。
”他说:“熟是应当熟的,但是熟了也容易出许许多多的毛病。
”以演《武家坡》的王宝钏这样的熟戏为例,如果坐下化妆就“没精打采”,上台只是按熟的路数按部就班地唱,戏唱下来了,但“跟没唱一样”。
“怎么说呢?自打你存了那个‘又是王宝钏’的念头开始,这出戏已经注定了就是那么回事。
”稀松平常,疲疲沓沓,这就属于“熟能生流,也能生油”。
“熟”还会使演员凭借嗓子好,武功、水袖功好,脱离剧情和人物,不管是否合适,可着劲儿地唱,拼着力气地耍,“好”是要下来了,却只能落个卖弄。
针对这样的现象,荀慧生提出:生!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而是三分生!所谓“三分生”,其实是在“熟”的前提下的“生”,演熟知熟会的戏要带有一定的陌生感。
“哪儿生呢?要看到你和角色就存在着个‘生’字,你是你,角色是角色,相差得很远,这就是生。
”演员和角色天然存在着距离,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
因此演戏是这一个体逐步走近、深入另一个体的过程,熟只是渐近的一个阶段。
仍以王宝钏“打比”:她是谁呢?相府千金;干吗又挖野菜?跟她爹较劲儿呢……这点儿事谁都知道,用得着老去琢磨吗?用得着。
荀慧生说:“只要你每次都对角色有陌生的感觉,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注意,这些新发现就会引着你往角色深里头去,哪怕是戏演完了,它还会扯着你:某处某处还有点儿事儿没琢磨到家呢,下次再唱时,得把它弄明白了。
于是乎无尽无休,越研究越透。
所谓千锤百炼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三分生”是要演员不断深入探索角色的性格感情,配以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表达出来,使所演角色不断深化、丰满、鲜活。
实践“三分生”的主张,还能让观众看戏时产生持久的兴致。
人们通常认为“生书熟戏”,意思是看戏只要故事好,唱、念、做、打精彩,是可以反复欣赏的。
其实不然,荀慧生说:“观众眼睛可尖着哪,你挑帘一出来,一看你那份心里满没事儿的神气,观众就明白了:又是她,某某人;又是那么一道汤。
对付着听吧。
”如此兴味索然,欣赏能持久吗?荀慧生说:“只有你唱戏的对角色有新鲜的感觉,观众才会对你有新鲜的感觉,而且,越新鲜就更新鲜。
”“生可以生兴致,你越有兴致,观众也越觉得新鲜,台上就不可能老落死套。
”“由生入熟易,由熟入生难。
生到熟是个练的问题,熟到生却是个想的问题,得动脑筋、动心。
”这,应是大师留给后学的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4.请简要概述全文思路。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本文是一则人物传记类的议论性文章,题目也是一个很鲜明的观点,尾段则总结说这是大师留给后学的“钥匙”,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在结构思路上呈现一定的由浅及深、由叙到议的特点;再看正文部分,由“针对这样的现象”“实践‘三分生’的主张”,可以看出其层次的递进(提出、分析、解决);第三段末尾“不断深化、丰满、鲜活”,是“三分生”的意义,凸显其重要性。
对结构思路的分析要立足整体,把握段首句和段尾句,捕捉明显的层次推进的词语或句子,以主要人物事迹为脉络。
【答案】文章首先以学生学戏的困惑引出荀慧生对“熟”之弊病的认识,提出“三分生”的观点并阐述其内涵(本质);接着从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两个角度明确“三分生”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三分生”对于后学的意义。
(每点2分)5.请结合全文概括“熟”给演戏带来的弊病。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熟”的弊病主要呈现在开头两段,所以不难发现“生流”“生油”“卖弄”等信息;题干要求立足全文,“三分生”主张的意义恰恰是“熟”的对立面,可以得出“持久、创新”等信息。
【答案】使演员演戏不认真,“熟能生流,也能生油”;脱离剧情和人物,卖弄功夫;落入死套,无法进行艺术创新;让观众缺少新鲜感,欣赏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