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名师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羿射九日》名师教案

—、文本教学解读

《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十个太阳同时炙烤大地,人类生活非常艰难,因此,羿决心射下九个太阳,让大地重现生机的故事。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充满神奇的幻想色彩,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想象,有助于学生借助课文识字、朗读、复述,激发学生改造自然的愿望和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识写生字。

课文中,12个生字要求会认读,9个要求会识写。“值、艰、炎”既要求会认读,又要求能识写。

认读“射、弓、箭、庄、稼”,宜利用插图、古文字等方式让学生识记,认读“射”要读准翘舌音,并通过做动作加深理解。认读“弓”则可联系插图和古文字的演变过程。认读“箭”宜抓住形声字的特点,通过形旁比较,和“剑”进行区分。认读“庄、稼”通过可联系图片和进行组合的形式,让学生认识稻谷、小麦、玉米等都属于“庄稼”的范畴。

认读“此、害、稼、新、类、炎、熔、值、艰”,宜采用联系熟字的方法进行区分。其中“此、害、稼、新、类、炎”宜采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记。例如:“此、害”可采用“减一减”的方法,用学过的“些、割”比较识记;“稼、新、类、炎”则可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如:“稼”(禾+家)、“新”(亲+斤)等。通过扩词等方法理解生字的含义,“炎”还可以通过字形演变、想象画面来理解。认读“熔、值、艰”,可联系“融、植、很”等学过的生字来识记,通过词语搭配、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来理解。“熔化”可比较“融化”进行现解,“艰难”可联系文中内容想象老百姓的生活。

认读“裂、窜、滋、腾”,宜想象画面或做动作理解。“腾”读准后鼻音。认读“裂、窜”宜结合文中词语“爆裂、乱窜”,让学生做做动作理解意思,并结合生活,加深印象。认读“滋、腾”宜联系中词语“滋润、奔腾”想象画面,并结合在句子中的运用加以识记。

认读“觉”,宜通过区分多音字的方法加以识记,并组词加深印象。

要求识写的9个生字“觉、类、弓、害、新、值、艰、炎、此”,涵盖了独体、上下、左右等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书写,需提醒学生注意“艰”左边的“又”捺变成了点,书写时左窄右宽,左低右高,而“值”则是左右等高,“新、此”属于左右等宽,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教师要重点提醒“觉、害”的横勾要盖住下面的部分。“类、炎”上收下放,注意提醒上半部分的捺变成了点,中心笔画要在竖中线起笔。重点指导独体字“弓”的笔顺,最后一笔竖折折勾要写得挺拔。

2.朗读课文。

第一,根据课后要求,在正确连贯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课应继续重视默读指导,让学生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第二,指导文中重点段落的朗读,特别是第3、第4、第7自然段。第3自然段“被”字出现频率比较高,要指导学生先读出句子的节奏,“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此段文字叙述了人类日子的艰难,朗读的速度要稍慢,语调要稍低沉些。第7自然段和此段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除了要强调读出句子的节奏外,更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时语速要稍快,语调要稍上扬。第4自然段塑造了羿的英雄形象。前两句要强调“九十九座,九十九条”、后两句要把重音落在羿的动作上,如“登上、搭上、拉开、对准、嗖地一箭”等词。

3.讲述故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继续学习默读,并借用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会用自己的话练习讲故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先让学生任选最感兴趣的部分讲述,接着让学生借助文中框架完整讲述故事,再让学生借助文章体裁拓展讲述故事。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觉、值、类、艰、弓、炎、害、此、新”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觉”。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

3.能通过朗读表现十个太阳和一个太阳给大地万物带来的不同结果,知道羿

是怎样射日的,感受故事的神奇。

4.能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认读生字,激发兴趣

1.认读“射、弓、箭”。

(1)认识“弓箭”。

出示“弓箭”的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哪个是弓?哪个是箭?

出示“弓”的古文字:。谁来猜猜看,这个字你认识吗?

给“弓”字找朋友。

提示:引导学生建立“弓”和“箭”的联系,并通过“箭”的形旁“竹字头”和“剑”作区分。

(2)认读“射”。

出示插图说一说:谁用弓箭干什么?

做一做“射”的动作。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做动作来体会“射”的意思,让学生建立起生字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联系。

2.认读“此、害、新、类、炎”。

(1)我来读一读。出示:“此、害、新、类、炎”。谁带着大家读一读?

(2)我来记一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样子吗?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同桌听。

提示:学生能通过学过的字比较记忆。“此、害”可以运用“减一减”的方法,用“些、割”进行识记;“新、类、炎”可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

(3)我来猜一猜。出示“炎”的古文字。谁能猜出这是什么字?你是如何猜出来的?

(4)我来巧组合。给生字找找朋友,谁能做到?

提示:通过字形的拆分把握生字的结构,扩词理解意思。在理解“炎”的过程中,除了结合课文中的“炎热”,还可联系“炎黄子孙”加深体会。

3.认读“熔、值、艰”。

(1)出示:熔化、值日、艰难。谁带着大家读一读?

(2)填一填。沙石()化冰雪()化

()日()树

(3)说一说:怎样的日子是艰难的日子?

提示:通过“融、植”的不同运用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艰难”的意思则可从文中内容出发,让学生说出比如“地上长不出庄稼,人们没有吃的了”“水都被太阳晒干了,人们没有水喝了”等来体会词语的意思。

4.认读“裂、窜”。

(1)出示:爆裂、乱窜。谁会读?

(2)演一演。用手做一做爆裂和乱窜的动作。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会爆裂和乱窜?

提示:学生联系生活,说出某些果实,如石榴成熟时会爆裂;一些小动物,如狗、猫都会乱窜。

5.认读“滋、腾”。

(1)出示:滋润、奔腾。谁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2)填一填:土地渐渐()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指名填空,教师评价。

(3)再读体会。出示:土地滋润、树木繁茂、江河奔腾。

6.认读“庄、稼、觉”。

(1)出示“觉”。这个字有几种读音,你能给他们找找朋友吗?

(2)出示“庄稼”。

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想一想。生活中的“庄稼”有哪些?

提示:学生能通过字音的区分、扩词理解“觉”;联系生活明确小麦、稻谷、玉米等都属于“庄稼”的范畴,建立“庄稼”的概念。

板块二指导朗读,感悟神奇

1.听一听,读一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