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认知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认知-情感双因素理论、贝克认知疗法等。
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认知理论在医学心理学中常用于解释和理解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等的发病机制,以及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
人类情感与动机的理论
理论观点
人类情感与动机的理论主要探讨人类 情感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动机的激 发与调节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理论包括群体动力学、社 会认同理论、归因理论等。
03
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 用
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医学心理学中常用 于解释和理解医患关系、病人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心 理治疗方案。
04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生理学
要点一
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生理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心理生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理过程的。 例如,情绪状态如何影响心率、血压、内分泌等生理反 应。
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如压力、应激、社会孤立等也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因 此,在医学中需要综合考虑心理和生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治疗与康复
心理治疗与康复的重要性
心理治疗与康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 要意义。许多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和康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 的生命质量和病情预后。
03
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临床医学、预防生物学等 医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社会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相 关学科的关系。
02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室观察法
在实验室中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要点二
心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2023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CATALOGUE目录•医学心理学概述•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医学心理学的前沿研究•展望未来01医学心理学概述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生理学、心理病理学、心理诊断与评估、心理治疗与干预、心理社会医学等。
定义与领域早期医学心理学古希腊哲学家和医师对心理生理学的探索为医学心理学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近代医学心理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医学家开始研究神经心理和躯体心理现象,为现代医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医学心理学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医学、心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医学心理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与神经科学的联系医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密切相关,两者共同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探讨心理因素在神经疾病中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行为科学的联系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医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共同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心理因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医学心理学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02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是研究行为和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强调学习和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习得的,是通过不断重复和经验积累形成的。
行为学习理论强调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认为正强化和负强化都会影响行为的发生频率。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理论。
认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解释信息的。
认知理论关注人类如何获取、解释、记忆和使用信息,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情感。
010203人类情感与动机理论人类情感与动机理论是研究人类情感和行为动机的理论。
医学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我国医学心理学现状
1931 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 1936 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 协会”, 60 年代以后,整个心理学遭到严重催残, 70 年 代末,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工作才得以恢复 1979 年 11 月 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提出开设医学心理 学课程要求,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和中科院心理研 究所等多次举办医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和心理测验培训班, 全国际性及地方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或专业小组相继成立, 并开展了大量学术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编写出版 《医学心理学》教材数十种,医学心理研究论文成为心理学 刊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 、战后 3 、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计划
( 1 )美国退役军人管理局(音视颇简称)牵头的培训计划 ( 2 )美国心理学会( APA )确定临床心理学家"科学家-----
实践家”模式 ( 3 )临床心理学博士点在世 970 年有 81 个, 1990 年发展
我国医学心理学现状
1931 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 1936 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 协会”, 60 年代以后,整个心理学遭到严重催残, 70 年 代末,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工作才得以恢复 1979 年 11 月 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提出开设医学心理 学课程要求,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和中科院心理研 究所等多次举办医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和心理测验培训班, 全国际性及地方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或专业小组相继成立, 并开展了大量学术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编写出版 《医学心理学》教材数十种,医学心理研究论文成为心理学 刊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医学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四)改善医患关系
1. 医患关系是临床医疗的核心问题。
2. 临床诊断、治疗等各种活动中都需要以良 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医患关系良好,才能 提高病人顺从性,摸清病情和进行全面治疗。
3. 当前医患关系有些紧张,这和某些医师不 善于人际交往技术,不善于语言和非语言交 往技巧有关,也和个别医生医德差有关。
3. 心理评定量表(psychological rating scale)是 指在自然生活下,被测个体对自己心理的自 我评定(自评量表)或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 他评量表)作出的量化的评估方法。
4. 调查法(Survey methods)是社会科学最常 用的方法,医学心理学常用来研究心理、行 为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医学心理学 的调查法是借助于通信调查、电话调查、 面对面的晤谈调查、或借助于调查表、各 种问卷等以了解人们的心理、行为与健康、 疾病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医学心理学绪论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医 学中的地位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1.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基础医学), 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与护理(临床医学), 疾病的预防和劳动力保护(预防医学),疾病的 康复(康复医学)和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健康医 学)的科学。
2.心理学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规律或行为规 律的科学 。
2. 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引起心身疾病发生 的 机制及其对疾病全过程的影响规律;
3. 研究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来调 整人体的心理活动和躯体生理活动,以达 到 健身、预防和治疗疾病、康复的作用;
4. 研究各种心理测验、量表以评估心理 健康 和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应用;﹡3.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 心理因素、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它是 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医学心理学为药物戒断与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 导,医生可以运用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等技术,帮助患者戒 断药物,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在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医学心理学为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医生可以 运用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心理障碍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世纪中叶以后,医学心理学得到 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 论体系和实践领域。
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密切相关。 它与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医学心理学还与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02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慢性病康复与老年健康
医学心理学为慢性病康复和老年健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医生可以运用 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慢性疾病和老龄化 问题,提高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THANK YOU.
2023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 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01
医学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 系的学科。
它与医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社会学、教 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研究性临床法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方面的规律。
03
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学习理论
总结词
强调经验和学习在行为和情感调节中的重要性
一医学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三 医学心理学的兴起和重要学派 医学心理学简史—国内
创立我国第 出版《心理 一所心理学 学大纲》
实验室
开展以心 理治疗为 主的综合 快速治疗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三 医学心理学的兴起和重要学派
医学心理学的几个重要学派
学派
心理动力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心理生理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认知学派
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 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 的作用。
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知等心理机能支配 和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一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二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二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二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心身观:心身统一、相互影响 2.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善 3.疾病观:社会、心理、生物因素的影响 4.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 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SUCCESS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疾病观: 1. 鬼怪附体 2. 神灵惩罚
疾病观:
1. 大自然对人的影响 2. 使用药物驱除病痛
疾病观: 1. 人像机器 2. 维修和保养
黔南医专
“ 精品课程 ”
二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1
2
3
治特疾疗点病观:观:: 11..单运生用一物药病入物因侵、—手—术单等一生物方疗法法,消 灭 即223入 可...方分组能侵恢法离织 找的复机 、损 到微健械 人伤 生生康化 与物物,、 环性使绝 境病机对 分因体化 离组、织心修身复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课程介绍 • 医学心理学基本概念 • 研究方法 • 医学心理学发展史 • 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 • 医学心理学应用领域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02
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改善医疗服务
20世纪中叶
中国医学心理学开始形成和发展 ,并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医学心理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和应用,成为临床医学和心理学 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医学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
多元化研究
医学心理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融合,推动多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
未来医学心理学将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 化,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质性研究等 多种方法。
03
课程目的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 研究方法
理解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 的作用
学习运用心理学技术干预和促进人 类健康
课程内容
• 医学心理学概述: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 •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观察法、案例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 • 心理应激与健康:应激的概念、理论、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 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各类心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 心理评估与干预: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心理干预的原理、技巧和应用 • 医患关系与沟通:医患关系的本质、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沟通技巧在医疗中的应用 • 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应用,心理保健的策略、实施和评价 • 医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临床应用前景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在实验室或特定场所中,对被研 究者的某些变量进行控制,以观 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
调查法
问卷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被研究者的相关 信息,以了解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
访谈法
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 解其心理活动和内心体验。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 的变化,以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护理心理学
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关注患者的心理 需求和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护理
服务。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 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等。
康复心理学
心理康复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评估,了解 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和潜力。
心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个体通过心理活动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能通过主观努力改造社会环境。
心理与社会环境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而与生理因素共同作 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3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Chapter
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
在日常生活或治疗环境中直接观 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 分析其心理活动。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目录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医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医学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01
医学心理学概述
Chapter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 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相互 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未来,医学心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同时,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此外,随着人 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医学心理学将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03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心理与健康的关系
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意义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患者心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方法与技巧
方法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和实 践操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技巧
善于总结归纳,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和运用, 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及时复习巩固所学
心理疾病的病因学
探讨心理因素在各类心理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如抑郁症 、焦虑症等。
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治疗
病人心理反应
研究病人在面对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和 应对方式,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情绪反应。
心理治疗方法
介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及其在临床 实践中的应用,如认知行为疗法、精 神分析疗法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卫生
知识。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注意事项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要求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二战后,医学心理学得到快速发展 ,人们开始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各 种疾病的影响,如心身疾病等。
深入发展阶段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医学心理学概述•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目录01医学心理学概述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它与医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定义与学科性质医学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和方法。
它在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VS医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在20世纪初。
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包括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等。
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它也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医学、护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受到行为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影响。
02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行为观察法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表现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
调查观察法通过调查了解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表现,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室观察法在实验室中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法特点实验法具有因果性、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等特点。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实验实施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条件、实验干扰和实验结果等。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假设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调查法调查法特点调查法具有可重复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调查设计调查设计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等。
调查实施调查实施包括调查问卷制作、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等。
《医学心理学绪论》课件

应激
指个体面临某种压力或威胁情境时产生的 紧张反应。应激包括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 两个方面,生理应激指身体对压力的生理 反应,心理应激指个体面临威胁或压力时 产生的情绪和认知反应。
VS
心理应激
指个体面临某种威胁或压力情境时产生的 心理压力和紧张反应。心理应激包括多个 方面,如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这些 方面相互影响,共同调节个体的应对过程 。心理应激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过度的心理应激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内容总结
医学心理学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 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研究内容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 的作用,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 和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等。
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的转变。
行业发展与前景展望
行业现状
医学心理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趋势
未来医学心理学将更加注重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 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
前景展望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心理学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将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 YOU.
跨文化医学心理学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类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差异,为解决全球性 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04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过程与行为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等。这些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基础,是 人类获取信息、理解世界和进行决策 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曾欣起有关生物医学模式必 须转变的大讨论。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 出。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 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这是一种系 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 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 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 素的综合作用。
•
国外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况
自1879年冯特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
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处于飞速发展之中。
心理学的定义随学科的发展曾不断变化,19世纪末 至20世纪初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20世纪中期的几十
年是研究行为的科学;20世纪末界定为是对行为和心理
历程的科学研究。 心理学科在百余时间以飞快速度发展,形成许多心 理学学派,同时也派生出许多分支学科。
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单凭一门课程是难以彻底改变目前 我国仍然以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我国医学
模式的改变任重道远。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 分支学科 or 相关学科
在我国医学心理学三十年发展过程中,早期曾经将许 多国外发展起来的与医学有联系的心理行为学科,大部 分看成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后来发现这样的认识使医学心理学学科范围太过庞大, 不利于学科或课程体系的构建。故以姜乾金等为代表的 一些人后来坚持在教材中将医学心理学看成是综合吸收
•
学科特点
知识面宽:医学心理学涉及的知识面涵盖医学的与
心理、社会科学的广泛知识和技术。
理论性强: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各种 理论予以解释,并按照相关理论提供具体解决方法。 方法抽象:由于医学心理学的许多概念、许多心理 现象、许多理论解释都相对地抽象,决定了该学科方法
学上的抽象性。
对象广泛:涉及正常人和病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 病。
•
课程性质
⑴ 医学基础课程:在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
转归、预防中,都涉及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合格的现
代医学生,需要掌握学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 ⑵ 临床应用课程:一方面,心理行为科学知识和 方法在将来的医学临床各项工作中加以体现;另一方面, 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直接应用与诊治特定心理问
题,即医学临床心理门诊。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主要讨论:
医学心理学本质上是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
科; 医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
的需要;
医学心理学汇集了许多近代心理行为科学相 关内容。
目 的 要 求
目的:
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医学模式转变的
原因及其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以及医学心理学相关的 各种心理行为学科。 掌握: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
•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⑴ 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⑵ 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吸烟、酗酒等行为危 险因子有关 ⑶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提出 更高的要求,人遭受到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有相对增 加的趋势 ⑷ 研究证明,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 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⑸ 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
国内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况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是近
三十来年的事。而且至今还处于发展阶段。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已逐渐扩大到基础医学和内、 外、妇、儿各临床学科以及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各领域。 在各类学术年会以及有关刊物发表的论文中,心身医学 和临床应用性论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反映我国医学 心理学开始向广阔的领域发展。同时,各地正在建立更 多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 但同时,医学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也面临许多发 展的问题。
•
课程结构与目标
本教材反映的医学心理学课程结构包括三层次:
1. 纵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部分:包括相关的心 理行为基本概念,多种心理学理论知识。
2. 纵向的基本方法(技能)部分:包括相关的心理 评估方法,某些重要的心理干预技术,临床心理晤谈技 巧。 3. 横向的临床应用部分:将医学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临床病人心理问题、各种健康心理 问题(心理障碍)和临床躯体疾病病人的心身相关问题。
•
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生物医学模式在我国医学界
也占据着支配的地位。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医 学模式也必须尽快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从1980年代初开始,国内医学院校陆续设置医学心 理学课程,其中一个目的是以促进我国医学模式的改变。
但由于医学模式的改变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特定历
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 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 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 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
研究范围
⑴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
和疾病中的意义; ⑵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 义; ⑶ 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及其 解决方法; ⑷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及其解 决方法; ⑸ 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 康保持和疾病防治。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医学界大 行其道,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 故有人将其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带来许多历史性的变化。 不过,生物医学模式也存在某些缺陷。受心身二元论和 自然科学的分析还原论的影响,生物医学在认识论上往 往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
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心理行为学科概况
熟悉:
医学心理学定义
医学模式的定义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的关系 了解: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发展历史和现状
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
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从现代医学教育的角度,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是 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需要。
•
医学模式定义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
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 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
生物医学模式
近代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医学家们不断各种研究 手段,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至分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