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病变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单纯性甲状腺肿除甲状腺肿大外,往往无其他症状。 甲状腺常呈轻度或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较软,无 压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可逐渐增大,甚至 引起压迫症状。 病理变化1.增生期:又称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2.胶质贮存期:又称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3.结节 期:又称结节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与结节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变早期多表现为单纯性 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反复增生和复旧, 伴纤维间隔及结节形成,转变为结节性甲 状腺肿,结节周围包膜不完整,腺泡内积 聚大量胶质;后期部分腺泡发生坏死,囊样 变性,纤维化或钙化。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甲状腺肿的后期阶段, 即结节期的表现,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病变。 随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程发展,甲状腺内不同部分的 滤泡上皮增生、复旧或萎缩不一致,形成多个大小 不等的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期因供血不良可发 生退变,形成坏死、囊变、出血及钙化、纤维化。
CT表现: 1、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以峡部显著; 2、甲状腺弥漫性密度减低,与周围肌肉组织密 度相仿,可不均匀; 3、甲状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边缘规则锐利 呈矩形; 4、增强扫描腺体仅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部分内 有条索状或斑片状强化灶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上以20-50岁女性多见,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 病毒性腮腺炎后发病,起病急骤,发热,咽喉肿痛, 甲状腺肿痛,压痛明显。 病理上甲状腺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甲状腺滤泡 破坏,后期可见吞有胶性颗粒的多核巨细胞形成及大 量纤维组织增生。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少数 可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要点


女性多见,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发病或加重, 可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家族史; 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和肿大结节对周围器官的压迫 症状是本病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不对称增大,触 诊可触及多个结节,并随吞咽上下移动; 除了个别继发甲亢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甲状腺功 能和基础代谢率大多正常。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刘连生1,李恒国2,王霞1,董洋3(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广东广州510405;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510632;3.广东省中医院影像放射科510120)=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和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C T和MR资料。

结果:10例甲状旁腺腺瘤,6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3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均位于气管食管旁沟内,1例起源于异位甲状旁腺。

肿瘤最大径为1.0~4.0cm,平均2.8cm。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或肿块影,6例C T表现为等密度,4例MR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

8例轻至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

6例强化均匀,4例强化不均匀。

7例有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其中3例合并棕色瘤。

结论:CT和MR 易于检出甲状旁腺腺瘤,可准确显示其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对多数腺瘤作出定性诊断,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6.2;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10)02-0169-03C linical imaging analysis of parathyroid adenom aLI U Lian-sheng1,LI Heng-guo2,W ANG Xia1,DONG Yang31.Department o f Rad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 gzhou TCM University,Guan gzhou,Guan gdon g Province510405,P.R.China2.Medical imaging Cente r,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 gzhou,Guan gdon g Province510632,P.R.China3.Department o f Radiology,Guangdong Province H ospita l o f TCM,Guangzhou,Guan gdon g Province510120,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 nvesti gate C T and MR features of parathyroid adenoma so as to i mprove the recogni tion of the disease.Meth-ods:Clinical data,C T and MR images of10cases of parathyroid adenoma proved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Results:In all10cases of parathyroid adenoma,9were located at asophagotracheal recesss,of which6were or i ginated from inferior parathyroid gland and3were originated from superior parathyroid gland,1was ori ginated from ectopic parathyroid gland.Diameters of adenomas were1.0~4.0cm(2.8cm on average).The adenomas were round or oval,well demarcated node or mass.6cases showed isodensi ty on CT plain scan and4cases showed hypointense or isointense siganals on T1WI and isointense or hyperin tense signals on T2WI.8cases were sligh-t moderate enhancement and2cases were strong enhancemen t.6cases presented with homogeneous and4cases presented with heterogeneous.General osteoporosis was complicated i n7cases and Fibrocystic osteitis was found in3cases.C onclusion: CT and MR are easy to detect parathyroid adenoma,can precisely assess i ts location,shape,siz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 g structures.Most parathyroid adenomas could be accurately diagnosed wi th CT and MR therefore CT and MR are valuabl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 t of parathyroid adenoma.=Key words>Parathyroid adenoma;T 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甲状旁腺腺瘤临床少见,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因,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延误诊断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超声影像组学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

超声影像组学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超声影像组学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马可欣杨雨薇吕发金刘丽萍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评分(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与甲状旁腺增生(PH)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3例(181个病灶),其中PA66例(67个病灶),PH67例(114个病灶),所有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个病灶)和验证集(55个病灶),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基于灰阶超声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每个病灶的R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并构建常规超声模型,进一步构建基于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对PA与PH的鉴别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

结果基于LASSO回归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PA和PH的RS分别为(0.64±0.86)分、(-0.17±0.63)分;验证集中PA和PH的RS分别为(0.59±0.74)分、(-0.08±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外周线状高回声和极性供支血管征均为鉴别PA与PH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3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常规超声模型。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PA与P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和0.750,常规超声模型的AUC分别为0.812和0.838,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0.825和0.856;列线图模型的AUC均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
后处理:对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如三维重建等
设备准备:CT扫描仪,对比剂
扫描过程:患者平躺,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取图像数据
诊断报告:根据图像数据,撰写诊断报告
01
02
03
04
05
06
影像分析
01
观察甲状旁腺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02
观察甲状旁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03
观察甲状旁腺的血供情况
04
观察甲状旁腺的密度和信号强度
准确度高:CT影像诊断能够准确地判断甲状旁腺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诊断迅速:CT影像诊断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了诊断效率
2
扫描前准备
患者保持静止状态
患者空腹
02
患者去除金属物品
患者保持呼吸平稳
患者保持头部稳定
患者去除衣物
扫描过程
患者准备:去除金属物品,保持空腹
扫描参数: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如层厚、扫描范围等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原理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步骤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结果解读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临床应用
1
甲状旁腺解剖结构
B
D
A
C
位置:位于甲状腺背面,紧邻甲状腺
形态:呈扁椭圆形,大小不一
数量:通常为4个,左右各两个
功能: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
CT影诊断方法
02
03
04
05
手术方案制定
术前评估:通过CT影像诊断,了解甲状旁腺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功能状况,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01
手术方式选择:根据CT影像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等。

医学影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骨骼影像学

医学影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骨骼影像学

骨质疏松
骨密度扫描显示患者甲状旁腺功 能异常引起的骨质疏松,提示需 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治疗过程
通过连续的骨骼影像学检查,监 测患者在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治疗 过程中的骨骼变化和恢复情况。
结论与展望
骨骼影像学在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监测价值,未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 展,其应用将进一步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健康结果。
1
病因分析
骨骼影像学帮助确定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治疗方案
2
造成的骨骼问题的具体原因和程度。
根据骨骼影像学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
术干预。
3
治疗效果评估
随着治疗的进行,骨骼影像学用于评估 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
临床案例分析
骨折
通过骨骼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导致的骨骼脆 弱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提供更详细的骨骼 图像,用于评估关节疾病、 骨肿瘤和骨髓炎等病变。
骨密度扫描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关 系
1 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导致骨质疏松,骨密度扫描能够帮助诊断和监测这一病变。
2 骨折风险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增加骨折风险,骨密度扫描可以评估骨骼的脆弱性。
骨骼影像学在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治疗中的 指导价值
医学影像-甲状旁腺功能 异常的骨骼影像学
医学影像在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讲座将探 讨骨骼影像学在该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指导价值和临床案例分析。
医学影像的定义与作用
1 定义
医学影像是运用影像学技术对人体进行观察和诊断的一门学科。
2 作用
医学影像能够提供体内疾病和解剖结构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 案。

多种影像学方法术前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增生结节

多种影像学方法术前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增生结节
由 2 名具有 10 年 以 上 头 颈 部 影 像 学 诊 断 经 验 的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17 年 7
副主任或主任医师 采 用 双 盲 法 分 析 MRI及 CT;分 别
由超声科、核医学科 2 名 具 有 5 年 经 验 的 主 治 或 以 上
na)
j
[
Ab
s
t
r
a
c
t] Ob
e
c
t
i
v
e Toi
nve
s
t
i
t
et
heva
l
ueo
fMRI,CT,u
l
t
r
a
s
oundandnuc
l
i
deimag
i
ngi
np
r
e
ope
r
a
t
i
ved
i
agno
s
i
so
f
ga
j
s
e
c
onda
r
r
r
a
t
hy
r
o
i
d
i
sm (
SHPT)hype
r
l
a
s
t
i
cnodu
19% . MRI联合增 强 CT、MRI
[第一作者]张勇(
1976—),男,河南安阳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头颈部影像诊断学.
[通信作者]张勇,民航总医院放射科,
100123.EGma
i
l:mami
nzhangyong@l
i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骨转移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论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骨转移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论
当前19页,共82页,星期日。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二)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当前20页,共82页,星期日。
M蛋白引起的临床表现
1、感染(Infection)
• 体液免疫缺陷 • 细胞免疫下降
最多见的是肺炎,其次为尿路感染。
病原菌:G-、G+菌,真菌多见。如阴沟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大肠艾
稀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等。
诊断IgM型时一定要具备上述三项;仅有①、③两 项者属不分泌型;仅有①、②两项者须除外反应 性浆细胞增多及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MGUS)。
当前39页,共82页,星期日。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
定义:
原发性甲旁亢(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 腺本身病变引起的 PTH 合成、分泌过多而导致的钙、 磷
当前5页,共82页,星期日。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1. 骨骼疼痛和破坏 2. 髓外浸润 3. 贫血表现
当前6页,共82页,星期日。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骨骼疼痛和破坏:
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和骨折 骨痛为早期主要症状 主要病变在扁骨,而成人不再造血的四肢 长骨较少受侵犯。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 珠样结节者为本病特征。 少数病例仅有单个骨骼损害,称为孤立性 骨髓瘤。
当前7页,共82页,星期日。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
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骨骼破坏:
骨痛:开始一过性、轻微、短暂而局限。咳嗽负 重时加重,疼痛部位与病灶部位吻合,骨折时 可呈放射性束带感。

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诊断

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诊断

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诊断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 410011) 谭长连 沈树斌 粟 辉 童石铭 李德泰 关键词 甲状旁腺肿瘤; 体层摄体术,X 线计算机; 诊断 甲状旁腺腺瘤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因的78%~90%[1],颈部定位诊断首选B 超[2,3]。

由于CT 具有直观和解剖关系显示清楚以及能检出异位肿瘤的特点,也被运用于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4~6]。

本文分析了1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生化改变、X 线、B 超和CT 表现,以提高对其早期定性和定位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0~1996年住院病人,共10例,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26~57)岁。

9例以全身骨骼疼痛伴或不伴四肢乏力就诊,其中1例伴多发性肾结石,另1例有胃溃疡。

1例以自发性骨折就诊。

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37.3月。

10例测定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A KP ),其中9例血钙升高,血磷降低;1例血钙和血磷在正常范围;10例A KP 明显升高;3例甲状旁腺激素(PTH )升高。

10例肾功能检测正常。

3例检查本-周蛋白阴性。

1.2 病理检查结果 1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肿瘤位于颈动脉鞘内方。

右甲状腺下极后方或气管食管旁沟以及左甲状腺下极后方或气管食管旁沟内分别为4例和3例;右颈根部和左颈根部分别为2例和1例;大小从2cm ×1.5cm ×1cm 到4cm ×3cm ×5.5cm ,平均2.3cm ×2.5cm ×2.6cm ,最大径小于3cm 者8例,大于3cm 者2例。

1.3 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探头频率为7MHz ,黑白B 超检测5例,彩色B 超检测2例;CT 采用GE -9800Quick 扫描8例,CT -Twin 双螺旋CT 机(以色列,ELscient 公司)扫描2例;均行与气管垂直的横断扫描,采用层厚、层距为3~5mm 薄层连续扫描或层厚为1~5mm ,距为1~1.5mm 的螺旋CT 薄层扫描。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HPT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HPT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HPT)• 是指因甲状旁腺本身病变所致血液中甲状旁腺素(PTH)过度分泌,引起体内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文献复习发现白种人中PHPT是一种常见病,而黄种人中则为一种少见病。

• PHPT临床上分为三型:肾型,骨型,肾骨型。

我国以骨型为主,发病年龄早且90%以上患者有临床症状,甲状旁腺瘤是引起原发PHPT 的主要原因,文献报告达87%。

•少数为继发性甲旁亢骨病,为晚期肾衰竭者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过高所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约85%是由于孤立性甲状旁腺腺瘤所致,其余由多发性甲状旁腺腺瘤、弥漫性甲状旁腺增生或甲状旁腺腺癌所引起。

PHPT 性骨病又称泛发性纤维囊性骨炎,临床较少见。

患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因骨骼疼痛或发生病理骨折就诊,异常骨骼影像又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延误诊治。

PHPT主要病理表现起软骨病或佝偻病以下是甲旁亢骨病影像:重点是骨破坏病变(棕色瘤)A图 箭头显示软组织钙化。

B图 指尖骨质吸收;C图 箭头提示皮质下骨质吸收; D图 颅骨多发骨质吸收,部分区域类似“胡椒盐”征象。

骨盆及股骨近端棕色瘤左侧甲状旁腺腺瘤:左侧甲状腺后部异常强化的结节影棕色瘤:水不多女,21岁,右胫骨及左股骨棕色瘤。

a 平片;b 胫骨T1WI;c 胫骨T2WI;d 胫骨TIWI +c ;e 股骨T2WI;f 股骨T1WI +cX线COR T1WI SAG T2WI COR T2WI-FS 女性,37岁,尺骨近端骨质破坏—囊实性棕色瘤CT 平扫CT 增强病理图CT平扫:双侧肋骨多发纤维囊性骨炎,左侧肋骨伴棕色瘤;胸椎骨疏松CT增强:左侧肋骨伴棕色瘤明显强化T1WI+C女性,41岁;骨盆多发囊性棕色瘤,伴液-液平面c图 T2WI;d图 TIWI +c病理提示出血性改变女性,22岁;右侧肱骨头囊性棕色瘤X线示肱骨中上段囊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骨皮质变薄伴病理骨折。

CT:骨皮质不连续,病变呈软组织密度。

放射影像对甲状旁腺腺瘤临床诊断应用

放射影像对甲状旁腺腺瘤临床诊断应用

浅谈放射影像对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诊断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和mr对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在这20例患者中,其中有12例是起源下甲状旁腺、6例起源上甲状旁腺、都位于患者的气管食管旁沟里,2例起源异位甲状旁腺。

患者肿瘤的直径在1.0~4.2cm之间,平均为(2.6±0.5)cm。

肿瘤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结节或者肿块影或圆形等,12例患者的ct表现为等密度,8例患者的mr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者低信号。

16例患者出现轻度到中度强化,4例患者强化十分明显。

12例患者的强化均匀,8例强化不均匀。

14例患者出现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棕色瘤。

结论:对患者采用mr和ct检查,可有效检查甲状旁腺腺瘤,将其位置和大小以及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准确的显示,能够对多数腺瘤做出一定的定性诊断,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ct;甲状旁腺腺瘤; mr甲状旁腺腺瘤比较少见于临床,是导致患者发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因素[1]。

疾病发病隐匿,早期阶段无特异性,对诊断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院对收治的20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的临床情况,ct及mr表现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2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其中男性为10例,女性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23~70岁之间,平均为(56.0±3.0)岁。

其中12例患者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2例患者加做mr平扫和增强扫描、8例患者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

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20例患者出现血甲状腺素增高、18例患者出现低血磷和高血钙。

对患者进行x线片和核素骨扫描检查:14例患者出现全身骨质疏松,其中2例患者为病理骨折、6例患者合并棕色瘤。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化, 2例明显强 化。6例强化均匀 , 例强化不均 匀。7例有 全身广泛 性骨质疏 松 , 中 3例 合并棕 色瘤 。结 论 :T和 M 4 其 C R 易于检出 甲状旁腺腺瘤 , 准确显示其部位 、 可 形态 、 大小及 与周 围组 织的关 系 , 对多数 腺瘤 作出定性 诊断 , 临床诊治 并 对
【 b rc O j teT v ta Ta Rf teop a y iaeoa O som r eh cgi n fades. t A s at b cv:onei tC d a r rhrd dnm p v t r o t e ia Me . t 】 ei i sg e n M e u s fa t o Sa ti o e e ni od s e h o
C n m a
2 .Mei a i et ,t it flt o ilfJ a nvsy unzo ,Ga gogPoi e503 ,P.R.C i d a i gn Cn r h Fr i ie H s t i nU i rt,Gagh u undn rv c 162 c m g l e e sA a d p a o n ei n ha n
医学影像学 杂志 2 1 00年第 2 卷第 2期 JM (Iai (.0N . 00 0 e g gVJ2 o22 1 1m n 1
甲状 旁腺 腺 瘤 的临 床影 像分 析
刘连 生 李 恒 国 , , 王
科 50 2 ) 1 10
霞 董 ,

广东 广州 500 ; 暨南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医 学 影 像 中心 1452. 50 3 ; . 东 省 中 医 院 影 像 放 射 162 3 广
aeo a w r 10~ . n ( . Cl nae g) Teaeo a ee on r vl e e a a dnd r as 6css hw dnm s e . 4 0cl 2 8 l o vr e . h dnm s r rudo a,wldm ct oeo s. a oe e l a w o l r e m es d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脑萎缩:脑室 扩大,脑沟加 深,脑皮质变 薄
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脱髓鞘, 脑白质高信号
脑室周围水肿: 脑室周围脑组 织水肿,脑室 扩大
脑干萎缩:脑 干体积减小, 脑干信号异常
颅骨改变:颅 骨变薄,颅骨 密度降低
影像诊断
01
影像表现: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
02
影像特点: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
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影像表现:颅脑 影像表现包括脑 萎缩、脑室扩大、
脑积水等
临床症状:临床 症状包括认知功 能障碍、癫痫发 作、运动障碍等
关系:影像表现 与临床症状密切 相关,影像表现 可作为诊断和评 估病情的重要依

治疗:针对影像 表现和临床症状 进行综合治疗, 可提高治疗效果
影像表现与疾病脑 皮质厚度减小,
脑沟变浅
01
02
03
04
05
脑萎缩:脑组织 体积减小,脑沟 增宽,脑回变平
脑白质病变:脑 白质脱髓鞘,出
现高信号
脑血流量减少: 脑血流量降低,
脑代谢减慢
研究目的
01
探讨影像学表现与 临床症状之间的关

02
03
指导临床治疗和预 后评估
04
了解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症颅脑影像表
02
原因:脑 脊液分泌 减少,脑 室系统压 力升高
03
04
症状:头 痛、头晕、 恶心、呕 吐
治疗:补 充钙剂、 维生素D, 使用激素 类药物
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病变:脑白质病 变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症的常见影像表现,主 要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
和脑白质疏松。
影像表现特点:脑白质 病变在甲状旁腺功能减 退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 发生率,且影像表现具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

影像处理: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如降噪、对比度增强等
影像分割:将甲状旁腺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特征提取:提取甲状旁腺的形态、大小、密度等特征
诊断分析: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判断甲状旁腺是否存在病变
诊断标准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适应症: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禁忌症:碘过敏、肾功能不全等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
演讲人
目录
01.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02.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方法
03.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注意事项
04.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应用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
01
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癌等
03
CT影像诊断的重要性:准确定位甲状旁腺病变,为治疗提供依据
科研应用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在科研中的应用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应用
教学目的:提高医学生对甲状旁腺CT影像诊断的认识和掌握
1
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2
教学效果:提高医学生诊断能力,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饮食调整:针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调整饮食,减少钙摄入,增加维生素D摄入
甲状旁腺疾病的预防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甲状旁腺疾病的筛查,及时发现疾病
01
02
03
04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适当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脑囊虫 鉴别4:脑囊虫
脑囊虫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 临床为 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 脑膜炎综合征 中、晚期可出现痴呆 分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 影像学检查:CT显示多发性密度减低和(或)
增高的阴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脑室扩大或颅内压增高征的 改变
鉴别5:正常颅内生理性钙化
生理性钙化
结合CT观察,双侧丘脑、豆状核、小脑齿状核、尾 状核及脑室周围均为对称性钙化灶。
1、考虑脑白质缺血M性R改变。
2、结合CT及MRI观察,双侧丘脑、豆状核、 小脑齿状核、尾状核及脑室周围均为对称 性钙化灶,考虑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 Fahr(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 病等,请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
3、提示右侧小脑上部血管间隙。 4、鼻窦炎。
CT
CT
CT
CT
脑多发钙质沉积,考虑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所致或Fahr(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 着症)病等,请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 查。
讨论
鉴别诊断:
一、Fahr 病 又称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 铁钙沉着症,原因不明,发病有家族倾向, 青少年好发,以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 核及皮层下对称性钙质沉着为特征, 患者
脑内对称性钙化的颅脑CT、 MR表现
病史介绍
男,66岁,临床反应稍迟钝,无 手足抽搐。
MRI
T2WI
T2WI T2WI
TM2RWII
T1WI
MRITIWI
T1WI
T1WI
FLAIR
FLAIR
FLAIR
FLAIR
DWI
B0=0
MRI 横轴位:T1WI T2WI T2FLAIR DWI 矢状位: T1WI
影像学诊断:

甲状旁腺囊肿

甲状旁腺囊肿

补充资料-相关解剖
颈部解剖
文献
声明
• 三例甲状旁腺囊肿病例及影像诊断分析来 源于丁香园相沙老师,特此致谢
甲状旁腺囊肿
一久斗室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甲状旁腺囊肿影像诊断小结
• 三例病灶均位于气管食管沟,甲状腺后下 方,甲状旁腺区域, • 呈囊性,边缘尚清晰,均匀液体密度,B超 提示液性,增强包膜未见明确强化。
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 1、甲状旁腺功能性囊肿:临床 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囊壁不规则, 增厚,有强化。 2、转移性囊性淋巴结:有 原发灶,多发,增强有环形强化。 3、第三 腮裂囊肿:位置较高,穿刺液化验无甲状 旁腺素。 建议:B超引导下穿刺液化验检查 甲状旁腺素水平。
补充鳃裂囊肿的资料之二
• Bailey (1922 )根据鳃裂囊肿与颈部周围组 织的关系, 将其分为四型:
I型 : 囊肿位于颈深筋膜之下, 胸锁乳突肌前缘; II型: 囊肿位于颈部大血管上方,与颈内静脉有不 同程度粘连; III型: 囊肿经颈动脉分叉之间扩展至咽侧壁, 可向 上延伸到寰椎侧方; IV型 : 囊肿位于颈动脉与咽侧壁之间。 裂囊肿的资料之一
• 鳃裂囊肿通常以下颌角和舌骨为标志分类。 发生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者,多源于第 一鳃裂;位于下颌角与舌骨之间颈上部者 为第二鳃裂来源;而位于颈中下部或锁骨 附近者,则为第三、第四鳃裂起源。在以 往的统计资料中,鳃裂囊肿以颈上部第二 鳃裂好发,第一鳃裂囊肿少见,第三鳃裂 囊肿罕见。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甲状旁腺为黄褐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质软,长5~6长mm,宽3~4mm,厚1~2mm,重30~50mg,其数目、位置及大小变化很大。

通常甲状旁腺有4个,分上、下两对,上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上中1/3交界处,下对位于侧叶后面的下端。

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甲状腺内、纵侧,气管和食管后,上、下颈部和纵隔内,对诊断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

甲状旁腺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深入到腺实质内。

腺细胞主要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呈因素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

这些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作用。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占80%~90%,其中单发占80%~90%,多发占5%左右)、增生(少见,仅10%)或腺癌(罕见,1%~2%)等导致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引起骨、肾、消化、神经系统等病变及钙磷代谢紊乱疾病。

本病好发于女性,30~50岁多见,绝经期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约1:2~4。

本病一经确诊,即行手术切除可获治愈。

1症状体征高血钙症群: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厌食、腹胀、顽固性便秘、顽固性消化性溃疡以及Zokkinger-Ekkison二氏综合症。

②倦怠、乏力、肌无力。

③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改变、惊厥、嗜睡、昏迷。

骨溶化及纤维囊性骨炎症状:①骨痛及畸形;②病理性骨折;③骨囊性变。

内脏及器官钙化引起的症状:①尿路结石、肾钙化、血尿、反复尿路感染②眼结合膜及眼睑钙盐沉着、角膜钙化;③关节钙化、疼痛、强直。

甲旁亢危象:头痛、肌无力、口渴、多尿、脱水、呕吐、低血压、嗜睡、谵妄、昏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无尿、肾功能衰竭。

2诊断依据临床表现:高血钙症状群;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纤维囊性骨炎;肾结石、肾钙化;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消化性溃疡或伴胰岛胃泌素瘤。

反复多次测血钙升高,血磷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氯高。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骨骼影像学共42页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骨骼影像学共42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旁腺的CT诊断
甲状旁腺的起源
背翼 下甲状旁腺 III 腹翼 胸腺
咽囊
IV
背翼 上甲状旁腺
下甲状旁腺位于 上甲状旁腺下方
甲状旁腺的解剖
上甲状旁腺: 1、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联合结合部(77%)。 2、甲状腺上极后方(22%)。 3、其它(1%) 下甲状旁腺: 1、甲状腺下极或靠近甲状腺(57%)。 2、颈部(39%) 3、其它:纵膈内异位甲状腺 注意:约95%下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下极2cm以内。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病变之鉴别
位置 瘤体、甲状 腺交界面 瘤体形态 甲状腺形态 增强后瘤体边 缘 甲状腺 密度
甲状 旁腺 病变
气管食管 沟或气管 旁
平直,见低 密度线征
竖立的椭圆形、 同侧甲状腺 三角形、条柱 推移征象明 状瘤体 显
增强后瘤体边 缘与平扫相仿
正常
甲状 腺病 变
甲状腺内 或瘤体主 体位于甲 状腺内
爪征、抱球 征、甲状腺 边缘中断征
圆形、不规则 形
推移征象不 明显
结甲增强后较 平扫清晰,癌 较平扫模糊
异常
158例甲状旁腺病变PTH及Ca分析
一般情况:男65例,女93例,男女比率1:1.4。年 龄13-86岁,平均年龄53.1岁。19例因尿路、34例 肢体酸痛、46例血钙增高而就诊。其它包括MEN、 胰腺炎、体检发现占位、糖尿病等。 108例患者的PTH完整,108例PTH均不同程度增 高,最高达正常35倍;106例的血钙检查完整,其 中血Ca增高104例,2例血Ca正常。 PTH及血钙检查甚为重要,是诊断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的金标准,而CT、MRI及超声等检查仅是确 认病变的部位。

甲状旁腺及甲状腺解剖图1
甲状旁腺及甲状腺解剖图2
Hale Waihona Puke 甲状旁腺病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由甲状旁腺病变所致,包括 增生、腺瘤、腺癌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出现高血钙症群、骨骼系统症 群 多位于甲状腺下后方气管食管沟,包膜完整,<3cm,轻 中度强化 CT密度均匀<甲状腺,MRI显示信号多样化,T1WI近 等信号,T2WI高信号 须与颈部淋巴结鉴别,后者位于颈动脉鞘外侧,以圆 形居多

甲状旁腺病变的病理

腺瘤:148例 增生:9例 癌:1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甲状旁腺腺瘤
病例6
甲状旁腺腺瘤
病例7
病例9
病例10
病例11
病例12
病例13
病例14
病例15

右上甲状旁腺增生,左上甲状旁腺腺瘤
病例16
Ca
病例17
病例18
纤维囊性骨炎 (棕色瘤)
病例19
梨状窝异位 甲状旁腺腺瘤
病例20
总结
甲状旁腺病变间鉴别诊断 1、腺瘤与癌以单发为主。 2、增生以多发为主。 3、腺瘤及癌体积多大于增生。 4、较大瘤体并非能够排除增生。 5、腺瘤和增生可以并存,难以鉴别。 6、腺瘤、增生、癌均可以坏死。 注意:腺瘤、增生、癌缺乏可靠鉴别点,引起的临 床症状常相同,需及时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