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3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点到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点到直线的距离

4cm 4cm 4cm
2cm
2cm
2cm
3cm 3cm 3cm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直线a、b平行。
选自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2题
3 测定跳远成绩时,应该怎样测量?
过落点作与起止线的垂线,该线段的长度为跳远长度。
选自教材第62页练习十第6题
变式训练
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
李村
从直线外一点到
这条直线所画的

垂直线段最短。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点到直线的距离
A
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 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 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a
42mm 42mm 42mm
b
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 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 段的长度都相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3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
复习导入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边线重合。 2.平移到点。 3.画线标号。
探究新知
3 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A
探究新知
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A
那么它们互相平行。 ( √ )
(2)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 × ) 垂线段
变式训练
2.“西气东输”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康庄 村和娄营村分别要铺一条管道与输气管道相连接, 怎样铺管道成本最低?在图中画出来。
从直线外一点到 这条直线所画的 垂直线段最短。

秋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秋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单元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P56——P70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四、单元教学安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课时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一、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P56-P57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平行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

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5、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是学生五年级上册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

为帮助学生有效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

如:在认识平行和垂直时,教材呈现让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通过拉动四根吸管串成的长方形这一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稳定的特性等。

本单元涉及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

但教材中很少呈现文字的作图步骤与方法,所以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描述平行与垂直两种位置关系。

铅笔、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课件。

师: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师: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师:(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师: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3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3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3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点到直线距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

2. 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3. 点到直线距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引入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点到直线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 让学生举例说明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引导学生总结出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明确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3. 学习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讲解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 利用例题,让学生练习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点到直线距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点到直线距离知识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总结点到直线距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6. 作业布置- 布置与点到直线距离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点到直线距离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4课时 运用平行和垂直画长方形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4课时    运用平行和垂直画长方形

边的长度 边的位置
对边相等 邻边互相垂直
四边相等 邻边互相垂直
探索新知
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长方形的特征试着画一画。
探索新知
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
3 厘米
画图时,要确保相 邻边互相垂直,每 条边的长度要准确。
4 厘米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画两条与这条线段
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3厘米; 3.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探索新知
同样的方法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你会吗?试一试。
5 厘米 5 厘米
探索新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1.先画一条线段作长方形的长(或正方形的一条边); 2.过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一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 的线段,使画出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 3.最后把所画的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起来。
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4课时 运用平行和 垂直画长方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
复习导入
过直线上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 在一条直角边重合的基础上平移找点,然后沿
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
探索新知
探究点 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长方形
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长方形
正方形
探索新知
2.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下面的长方形补充完整。
探索新知
3.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当堂练习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
下面是一组平行线,在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 等于 )这组平行线间的距离。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课堂总结 此内容源于《点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与垂直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1及其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你会怎样画呢?试着画画看。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一)初步感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学生独立画两条直线,师选择有代表性地贴在黑板上并标上序号。

2.讨论:两条直线存在着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3.借助分类,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可以把这几组直线分分类吗?(2)出示要求:①请在小组内交流如何分类。

②记录你们组分类的结果和标准。

(3)小组汇报。

(4)这么分类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判断两条线是不是相交的?(5)动画演示几组直线的位置关系,从而明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

(二)教学平行线1.理解“互相平行”的含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学生研讨后汇报,师可举例引导。

)2.平行线的表示方法(1)出示平行线。

(2)直线a与直线b是什么关系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直线a与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而且不相交。

)(3)讲解: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3.生活中的平行。

(1)你能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平行的例子吗?(2)出示图片。

从下图中找平行线。

(三)教学垂直1.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1)相交这类中有种特殊情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关系吗?(相交成直角)(2)怎样判定是直角?(3)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你能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垂直的例子吗?2.“互相垂直”的表示方法(1)出示垂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画长方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画长方形

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3课时画长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4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1.
(1)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如果这一点不在直线上,
(2)
(3)什么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有什么关系?
2.
长方形中,哪
怎样画一个长方形呢?因为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
1.讨论:怎样画一个长10厘米、宽8
2.
3.
(1)画一条长2
(2)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条与线段互相垂直的1厘
(3)把
(1)(2)(3
4.
5.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
正方形怎样画呢?画一个边长5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
2.教材“练习十”第11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修路最近?为什么?
3.教材“练习十”第12
(1
(2
4.教材“练习十”第13、14、15*(1
(2
(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
5 平形四边形和梯形
点到直线的距离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边线重合。 2.平移到点。 3.画线标号。
交流: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A
交流: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A 77mm 74mm90mm
65mm
交流: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知 识 点 2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画一画,填一填。 (画法不唯一) 下图中,a∥b,在直线a上任选三个点,分别 向直线b画垂直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 我发现: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 线垂相直等的所有线段的长度
点拨: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垂直线段,通过测量 可知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我发现: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 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 相等 )。
3.选一选。
(1)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C )条垂直线段。
A.1
B.2
C.无数
(2) ①如上图,m∥n,线段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
( A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②线段AC与BD的长度关系是( B )。
A.AC>BD
42mm 42mm 42mm
b
下图中,小明如果从A点过马路,怎样走路线 最短?为什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沿着A点到对面马路垂 直线段走。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 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请用在例3中发现的规律,检验下面各组直线 a、b是否平行。
4cm 4cm 4cm
请用在例3中发现的规律,检验下面各组直线 a、b是否平行。
6.如图,点P到直线m的距离是15厘米,点A到CD 的距离是12厘米,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谢 谢 观 看!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感谢 您提出宝贵意见。将修改过的课 件上传至3471512573@邮箱, 同时写清你的姓名、邮寄地址和 电话号码,我们会送给你惊喜小 礼品一份!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
拓展训练
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仔细阅读这个任务要 求,你是怎么理解的?
拓展训练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 点,分别画两条与这条线段 5厘米 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 5(厘3米);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 点连接起来。
5厘米 5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 问吗?
探索新知
例4 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仔细阅读这个任务要 求,你是怎么理解的?
探索新知
你打算怎样画? 长方形有什么特 征?
长方形的特征: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边长度相等; 对边互相平行; 长和宽互相垂直。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探索新知
长方形相邻的 两条边互相垂 直。
怎样画一个长 方形呢?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
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判断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 2、会用画垂线间想象力。
复习导入 过直线上或外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是: 在边线重合的基础上平移找点,然后 沿另一条直角边画。
可以用画垂 线的方法画。
猜想:先画长方形的哪条边,再画哪条?
探索新知
(1)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2)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8厘米 分别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
线段,使它们分别长8厘米;
10厘米
(3)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 画一个长4 厘米,宽3 厘米的长方形。
3 厘米 4 厘米
对应练习
(教材第60页 做一做第2题)
2. 画一个边长5 厘米的正方形。
5 厘米 5 厘米
对应练习
(教材第63页 练习十第12题)
3.(1)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两条边。请把这个 长方形画完整。
提示:根据长方形的画图方法,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 的长和宽,再利用垂直原理,用三角尺画出长 方形的另一条长和另一条宽。
对应练习 3.(2)以下面这条线段为左侧的边,
画一个正方形。
提示:根据正方形的画图方法,先用直尺量出正方形 的边长长度,再利用垂直原理,用三角尺画出 正方形其他三条边。
巩固练习
(教材第63页 练习十第14题)
4.观察右图,指出正方形中哪两条线段 互相垂直。
正方形的相邻两条边互相垂 直,两条对角线也互相垂直。
巩固练习
5.判断题。 (1)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画长方形。
()

(2)两条直线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
课堂小结
画长方形(正方形)后连接两条宽(边)。
拓展训练
在下面这组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平行线上)
阅读与理 解
知道长方形的__长___、 宽 _____,要画出这个长方形。
新知探究
分析与画 图
长方形相邻的两 条边互相垂直。
可以用画垂线 的方法来画。
新知探究
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 思
你是怎样画出这个长方形的?
先画出长方形的长,再用 画垂线的方法画出两条宽, 最后连接两条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备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点,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本单元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是学生五年级上册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

一、精心设计操作活动,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本单元几何概念较多,为帮助学生有效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

如:在认识平行和垂直时,教材呈现让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比较等多种活动,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的表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垂直是在学生经历了分类和认识了平行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发现两直线相交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进而建立垂直的表象,抽象出垂直的概念。

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教材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这一特性的:首先例题是通过拉动四根吸管串成的长方形这一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稳定的特性;其次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则是通过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在平行四边形的边确定的情况下,形状还是不能确定,也就是不唯一性这个角度说明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不论是用四根吸管来拉动,还是用小棒来摆,都需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过程,从而发现规律、概括特点,在活动中体验到变与不变的数学原理。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特征,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几何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共36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共36张PPT)

【例3】(教材P66)你见过下面这样的图形 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解题点拨】梯形的定义是: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
行的四边形。如图所示:
梯形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规范解答】上图中木梯的截面、堤坝的截面、跳
箱的截面均为梯形。
☆动脑练一练
有多少个梯形?
【例4】(教材P66)我们认识了哪些四边 形?
(1)两组对边的长度没有变化,但所串成的长方
形形状发生了变化,长方形被拉成了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解题心得】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变形后,周长没有发生变化,但面积
的大小却发生了变化。
☆动脑练一练
(1)将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长方 形。( )发生了变化,( )没有变 化。 (2)在实际生活中,( )(举一 例)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在要求在指定的底上画高,画时就要使三角尺
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重合,并且使三角尺 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指定底的对边。
【规范解答】
【解题心得】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对应的,
不同的底对应着不同的高,画指定底上的高,
就要把直角符号标在指定的底与垂直线段的
交点处。
☆动脑练一练
画出下面图形指定底上的高。
【例2】(教材P65)用四根吸管串成一个 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
角,向相反方向拉。
(1)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
么图形?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题点拨】动手做一做,再仔细观察,就会得 出结论。拉动长方形的两个对角,使它变成不同 的四边形,看看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 【规范解答】如下图所示,动手做一做。
用两把三角尺研究可发现,平行四边形的

长兴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3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8

长兴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3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8

第3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P60例4,完成教科书P60“做一做”,P63“练习十”第11~15*题。

▶教学目标1.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地画一个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

2.经历解决“画长方形”问题的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画出长方形,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学情预设】学生都能很快说出这两个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都有四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的特征学生估计不容易想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边的位置关系来思考并发现。

师:你们能画出一个指定了长和宽的长方形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识,让学生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中提取出互相垂直的线段,构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60例4。

师:认真读题,大家读懂题目的要求了吗?【学情预设】学生能读出题目要求的是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2.分析与解答。

师:我们该怎样画这样的长方形呢?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长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

画完后还要保证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

【教学提示】教学资源教学笔记找出问题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能自主探究出作图方法:怎样避免这样的问题?在错误中辨析,在错误中理解,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师:你们打算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学生想好后独立完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教学内容1.平行与垂直。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三点。

细节变化在介绍中体现二、教学目标三、具体内容(一)平行与垂直1.例1:认识平行与垂直。

教材去掉了情境引入,直接通过学生在平面上画任意两条直线来引入,这样编排可引导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就能比较好地回避了“重合”这种情况。

分别教学平行和垂直,重点更突出、线索更清楚。

教材第一次给出了平行的记法与读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而且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能够与第三学段的学习做好对接。

后面“量一量”的活动意在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情况,认识到垂直是在相交的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从而在感知与体验中建构垂直的概念。

教材呈现了三组不同方向的垂直情况图,加深对垂直特征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垂直的表象。

2.例2:画垂线。

本套教材删去了平行线的画法,但保留了垂线的画法,因为后边画高要用到画垂线的知识。

首先呈现了用两把三角尺或量角器来画垂线,意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画法。

接下来,通过三幅连续的动态图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重点突出了画的过程。

3.例3: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首先自主尝试,亲身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从而发现点到直线间垂线段最短的这一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发现的能力。

然后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垂线。

画、测量、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这一特点。

“做一做”以生活中走斑马线为素材,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2题,三幅图中的a与b两条直线看起来中间有凹、凸现象,并不平行,实际上却是笔直而平行的。

使学生体验到仅仅依靠视觉观察是不够的,有时要通过亲自测量去检验。

4.例4:解决问题。

例4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垂直、长方形特征、垂线的画法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运用平行和垂直画长方形》教学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运用平行和垂直画长方形》教学课件

5 平形四边形和梯形
画垂线的实际应用
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 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 邻边互相垂直。
正方形 对边平行且四条边都相等。 邻边互相垂直。
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10厘米、的长方形。
阅读与理解
知道长方形的长10厘米,宽8厘米。 要画出这个长方形。
(1)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垂直 ),相对的两条 边互相( 平行 )。
(2)先画一条长4 厘米的线段,再分别过这条线段的 两个端点在该线段的同一侧画它的( 垂线 ),在 所画的( 垂线 )上分别截取长( 3 )厘米的线段 ,最后将两条线段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3)试着画出这个长方形。 略
知识点 2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升点 2 平行线中的规律
6.如图,a∥b,量一量∠1和∠2的度数,你发现了 什么?
60° 60°
我发现: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位于这条 直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两个角 ( 相等 )。
7.要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且长和宽是整厘米数的长 方形,可以画出几个?请画出其中的一个。
可以画出3个。 画图略
回顾与反思
1.画出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作为长方形的长。 2.再以画出的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垂足,向同一方向画两
条8厘米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作为长方形的宽。 3.把这两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做一做: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5厘米
你能用自己的话 复述画正方形的 的过程吗?
5厘米
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3.把这两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运用平行和垂直解决问题
习题
教材习题
1.(1)下面是一个长方 (2)下面是一个长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3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P60例4,完成教科书P60“做一做”,P63“练习十”第11~15*题。

▶教学目标1.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地画一个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

2.经历解决“画长方形”问题的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画出长方形,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学情预设】学生都能很快说出这两个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都有四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的特征学生估计不容易想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边的位置关系来思考并发现。

师:你们能画出一个指定了长和宽的长方形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识,让学生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中提取出互相垂直的线段,构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60例4。

师:认真读题,大家读懂题目的要求了吗?【学情预设】学生能读出题目要求的是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2.分析与解答。

师:我们该怎样画这样的长方形呢?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长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

画完后还要保证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

【教学提示】教学资源教学笔记找出问题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能自主探究出作图方法:怎样避免这样的问题?在错误中辨析,在错误中理解,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师:你们打算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学生想好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让学生找一找其中存在的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有的长方形邻边没有真正垂直,有的长方形长和宽长度不准确。

师:画图时,我们该怎样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把长方形画标准呢?【学情预设】针对邻边没有真正垂直的问题,学生会想到利用画垂线的方法来解决;而长和宽长度不准确,需要用尺子把每一条长和宽都测量准确。

师小结:先画出长方形的长,再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两条宽,最后连接两条宽。

长和宽的长度必须用尺子测量准确,不能有误差。

(课件同步演示)【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构建画法,并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图过程。

接着针对学生作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出解决方法,最后达成共识,形成规范的作图方法。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该怎么检查我们画的长方形是否规范呢?【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学生会想到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量一量邻边是否垂直,再用尺子来测一测长和宽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4.迁移与巩固。

(1)课件展示教科书P60“做一做”第1题。

师:用我们刚刚讨论出的方法画出这个长方形。

教师提出要求:请用“先……再……最后……”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画出这个长方形的。

(2)课件展示教科书P60“做一做”第2题。

师:我们已经会画长方形了,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再画一个正方形吗?试试看。

学生画图。

5.归纳与总结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它们的画法吧!师生共同小结:先画一条线段作长方形的长(或正方形的一条边),过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一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画出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最后把所画的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起来。

(板书)【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获取新知,通过观察、操作、回顾和归纳,让学生自主总结画法,教师可适当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养成解决问题后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课件展示教科书P63“练习十”第12题。

先想一想怎么画,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画法,完成后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题主要是让学生综合运用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和画垂线的方法来完成作图,意在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规范作图习惯。

2.课件展示教科书P63“练习十”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图后,同桌之间互相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验证。

【学情预设】学生能清楚从幸福镇画一条垂线通往公路最近,但是画出的垂线不一定标准,提醒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量一量。

【设计意图】这一题是垂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意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提示】描述作图步骤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他们不一定能讲清楚。

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给出“先……再……最后……”的提示。

3.课件展示教科书P63“练习十”第13题。

先猜一猜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再用量角器量一量,说一说你的发现,最后引导学生找到另外一组类似的角再次验证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量一量,再举例验证,探索出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另一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较小的角)相等。

使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和感知这一性质。

4.课件展示教科书P63“练习十”第14、15*题。

第14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再抓住垂直的本质进行判断。

第15*题建议学生先把每一条直线编上号再用工具测量来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第14题除了正方形每两条邻边互相垂直外,还要引导学生发现:两条对角线也互相垂直。

第15*题通过辨析一组线段中的垂直与平行关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师生共同小结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板书设计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长方形(正方形)的步骤:先画一条线段作长方形的长(或正方形的一条边),过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一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画出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最后把所画的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起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平行与垂直概念应用于几何图形的起始课,如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是规范学生数学语言和作图习惯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从观察图形入手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引导学生搜索、提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作图方法,通过展示、辨析得出画法,并在后续的练习题中反复熟练画法,这样做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并落实了重点。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41第4题。

4.分别画出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并分别标出它们的长和宽。

(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参考答案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3分)一、我会填。

(第7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1.千万位左边相邻的一位是()位,右边相邻的一位是()位。

2.(福建漳州)一个数由8个亿、9个千万、3个万组成,这个数是(),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3.213× 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4.20公顷=()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46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5.小明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5米,可以写作(),20分钟可步行()米。

6.560000=()万 15978≈()万2849786500≈()亿7.把60400,60040,60004,64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一块正方形棉花地的周长是1200米,这块棉花地的面积是()公顷。

9.两个因数的积为820,其中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为()。

10.(广东中山)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可以得到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11.(贵州黔东南州)右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1=°,∠2=°。

12.一个七位数,由3个5和4个0组成,如果只读一个0,这个数可能是()。

13.一个数保留到万位约是37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不论是亿级、万级还是个级,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2.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5分米长的射线。

()3.460×2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4.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50°。

()5.万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

()三、我会选。

(5分)1.(贵州遵义)下面四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

A.20000300B.10050000C.60001000D.60050102.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560平方米,宽为8米,现在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米。

A.1680B.1120C.112D.12403.49 9650000≈49亿,里最大填()。

A.0B.4C.5D.94.(湖北武汉武昌区)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是()。

A.15°B.40°C.105°D.150°5.成成骑车的速度是225米/分,菲菲8分钟骑了1760米。

比较他们骑车的速度,()。

A.成成快B.菲菲快C.一样快D.无法判断四、我会算。

(共28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303×30=280×20=320×30=170×20=130×7=240×50=180×3=280×3=2.先算出每组中第一题的积,再写出其余两题的得数。

(6分)(1)18×2=18×20=36×20=(2)25×28=25×56=50×28=3.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4分)208×35= 360×25= ☆645×34=506×12= 140×72= ☆195×31=五、我会画。

(共6分)1.以点A为端点画一条射线,在射线上截取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并以这条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画一个直角。

(3分)2.分别画出50°、90°、165°的角。

(3分)生活应用 (27分)六、解决问题。

(共27分)1.某游乐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6分)四年级学生去游乐园游玩,四(1)班有37人,四(2)班有42人,四(3)班有41人。

(1)每班分别购票,各需多少钱?(2)三个班怎样购票花钱最少,最少要多少钱?2.方老师带了9000元钱去商店给礼仪队学生买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