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是关于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合集下载

逻辑学

逻辑学

5134的意义
贾局长刚上任桑塔纳换成了崭新的奥迪, 新车要挂牌,贾局长叫来了郝主任,郝帮贾 挑车牌号。郝挑了1111号,说:这号码好记。 贾说:车号不是电话号,好记何用?如违章 企图逃跑,好记的号码一眼就被人逮住。郝 挑了7976,贾说:这号码读后听来像是“吃 酒吃肉”。贾自己挑了5134说:古人云三思 而后行,吾要三思。郝从心底佩服贾…… 其实贾的意思是,吾要梅花。
逻辑常项(符号)汇编 符号 汉语表达 命题(判断)类别 ∧ 并且 联言命题 ∨ 或者 相容选言命题 ∀ 要么 不相容选言命题 → 如果…那么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只有…才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当且仅当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并非 负命题 L 必然 必然模态命题 M 可能 可能模态命题
下述推理是否正确? 1、有青年(S)是团员(P),所以,有青年不是 团员。 2、所有巧克力(M)都是可以吃的(P),所有石 头(S)都不是巧克力,所以,所有石头都不是可 以吃的。 推理1的形式为:有S是P,所以,有S不是P 推理2的形式为: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不是M 所以,所有S都不是P
足球不用脚踢,改用手了
——扑克牌决定甲A亚军
2002年甲A亚军由北京、深圳的代表从一幅扑 克牌中抽出一张牌,谁的点数大谁的名次靠前。 1999年乙级联赛结束之时,四川绵阳队与大连 铁路队也是通过抽签决定谁冲入甲B的。办法是: 让两队代表分选“单”、“双”,然后各从0至9的 数字中抽出一数相加,如果和是单数,那选单者获 胜;如果和是双数,那选双者获胜。结果绵阳代表 写下似是而非的9(或者是6),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一“经典”至今成为足坛笑话。
2、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的科学发展主要得 益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和培根的归纳逻 辑。然而,在中国却没有形成逻辑传统。由 于种种原因,在我国逻辑科学长期没有得到 实际的重视,普及与提高的“历史欠帐”甚 多。对逻辑误解和轻视的言行并不少见。 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在1978年全国逻辑 学会成立大会上讲,逻辑就是教人讲道理的, “文革”不让讲道理,自然就要在大学里取 消逻辑课。今天我们崇尚科学与民主,就不 能排斥逻辑,因为弘扬科学与民主都要借助 于逻辑论证。

逻辑学综合复习II

逻辑学综合复习II

1、逻辑学逻辑学是指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规则的科学。

2、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3、外延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或者就是指概念的使用范围。

4、选言判断选言判断又称析取判断,它是断定事物有几种可能情况的复合判断。

5、三段论三段论是由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并借助于它们中的那个共同概念的联结,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

6,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说就是指概念的含义。

7、性质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又称直言判断。

8、关系判断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就叫关系判断。

9、联言判断亦称合取判断,它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10、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了某种条件,那么一定会有某种结果,如果没有这条件,那么一定没有这种结果。

这样的条件就是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前件是后件充分又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11、负判断12、联言推理分解式13、相容选言推理填空题1、逻辑科学几乎同时起源于三个古老的国家。

即古代的希腊、印度和中国。

它作为一门科学出现,讫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2、就概念的分类来看,“法学家”这个概念分属于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实体概念、肯定概念,它可以概括为社会科学家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具体法学家的人这个概念。

3、法律逻辑学是一门以法律推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法律推理可以分为法律的形式推理和法律的实质推理。

法律逻辑的研究,对于正确地制定法律、解释法律、适用法律有着重大的意义。

4、与“这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都是大学毕业的”这个判断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是SEP;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是 SOP;具有差等关系的判断是 SIP 。

5、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

6、当SAP为假时,S和P的外延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7、与“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那么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

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

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

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第三节概念的种类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第二节性质命题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逻辑学

逻辑学
12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及作用
逻辑学的性质
全人类性 各民族的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是 相同的,推出关系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性质决 定了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
任何学科都必须使用逻辑学,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 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 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逻辑学提供的关于词项、命题、推理、论辩、逻辑方 法的理论,为人们学习、理解、掌握和研究其他科学 提供了有力工具。 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逻 辑规律或规则,是人们进行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必须 遵循的规范。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11
逻辑的发展阶段
按逻辑学发展的历程,逻辑可分为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大阶段。 传统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其中传 统演绎逻辑主要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的词项逻辑 和斯多葛派奠定的命题逻辑;而传统归纳逻辑是英国 培根创建的,主要研究了实验科学中运用的一些推理 和方法。 现代逻辑指从布尔开始到如今以数理逻辑为主的逻辑 理论,也分为现代演绎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 现代演绎逻辑以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为基础内容,包 括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模型论,也包括多值逻 辑、模态逻辑等非标准逻辑,还包括问题逻辑、规范 逻辑等应用逻辑。 现代归纳逻辑以两个演算和概率论为工具,进行形式 化的处理,对归纳结论的概然性作出精确计算,求得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强度的概率。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里说,有一位品貌出众的富家姑娘叫鲍西 霞,许多王孙公子为之倾倒,但她遵循已故父亲的遗嘱,必须猜匣为婚。 鲍西霞身边有金、银、铅三只匣子,其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她的肖像, 这三只匣上面各刻着一句话:

逻辑基础知识逻辑的含义

逻辑基础知识逻辑的含义

逻辑基础知识逻辑的含义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要研究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逻辑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逻辑的概念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即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少(即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的数量就越少);反之,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明确,否则会闹笑话。

某小学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讲到"给予胜于接受"。

一个学生即抢着说:"是的,我爸爸在工作中总是努力给予别人,竭力避免接受"。

老师说:"太好了,向你爸爸学习。

随便问一句,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学生说:"拳击运动员"概念间的关系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概念的相容关系有:(1)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两个概念就是同一关系的概念。

(2)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师"和"教授"这两个概念,前者的外延就包含着后者的全部外延。

(3)交叉关系,是指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企业家"和"MBA"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就具有交叉关系。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之形式逻辑常识(初级)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之形式逻辑常识(初级)
(p287) (p288)
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明确概念)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
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 延)

概念的划分(根据对象
一定的属性,将一个属概念 分成若干个种概念)

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
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 延)

划分的三个要素:划分 的母项、子项、根据

23.“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这 种表述,是运用了对概念的( )方法。
①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有社 会危害性的。 ②未满14周岁的人不是承担 刑事责任的主体。




性质判断由主项、谓 项、量项和联项四部 分组成。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性质判断的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的主项与谓项的周延问题,就是在判断中对 主项外延与谓项外延的量的断定问题。 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如果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 延都作了断定,那么这个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周 延的;反之就是不周延的。 在性质判断中,凡是全称判断(包括单称判断)的主 项都是周延的,而特称判断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凡 是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而肯定判断的谓项都 是不周延的
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
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把错项选入,该题不 得分;正确项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项得0.5分)

三、综合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念 判断 推理 论证 逻辑思维的 基本规律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 先产生概念,然后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概念和判断是推理的基 础。 论证是综合运用概念、 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的 过程。

什么是逻辑学_

什么是逻辑学_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论证的科学。

论述一:逻辑逻辑是英语logic的音译词,它起源于古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原意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到了近代,欧洲用“逻辑”一词来指称研究推理或论证的学科,一直沿用至今。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语义大致有如下几种:(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3)指某种特别的理论或观点(往往含贬义)。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4)指逻辑学。

例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学习逻辑。

论述二:思维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

人的认识活动,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的认识发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味道;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质感。

人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认识到的不只是某种颜色,而是一个具有颜色、香味、硬度...的苹果,这就是知觉。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是关于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人们在没有学习逻辑学知识之前,也在不自觉的运用和遵守着思维的形式与规律。

但是学好了逻辑学知识,可以使人们变原先的不自觉为自觉,对人们的思维加强规范性,让人少犯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错误。

逻辑学作为工具性学科,学好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探求新知识;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思想和有效论证思想;有助于人们反驳谬误、揭露诡辩。

但是注意,它的作用仅仅是“有助于”,也就是说,学好了逻辑学并不能替代其他具体学科,还必须具备其他专业知识。

如何学习呢?逻辑学自身的规律性很强,前后知识联系非常密切,不懂基础知识,无法学习深化知识。

因此,学习这门知识,必须从基础学起,循序渐进。

学习起来可能有难度,各个章节的内容难易程度差别较大,容易的可以自学完成,相对困难的,可以求教于老师。

当然,“百度知道”也是个很好的空间,如果你遇到问题,在这里可以有人回答,甚至于耐心的讲解,这里还是有不少精通逻辑学知识的人,但是最好你在提问前要多累计分数,这样会提高回答者的积极性逻辑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定理对命题进行推理和判断,这有助于我们发现真知,揭穿谬误.而非形式逻辑则主要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我们养成用逻辑学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寻找快乐,让自己,也让他人都过得快乐一点.除此之外,我认为其他的都是在为着这个
目标而间接的追求. 快乐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但它也需要有一定的现实作为基础. 如何在个人的主观感受
和现实之间去达到一个平衡?我不知道, 我也在追寻.
小的时候,我们好像都是有着种种的想法.长大之后,面对现实的生活,之前的想法都抛诸于脑后,再也不记得了. 理想主义者就这样慢慢地变成了犬儒主义者. 也有的人,还是抱着"伟大的想法",对世间有着种种的不满,愤世嫉俗,或者寻求逃避.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不是为着理想而勇敢地死去,而是为着理想而活着.
追求我们想过的生活, 保留自己的一些信念和原则. 不要完全是适合这个世界的每一点,让自己变得什么原则都没有. 也不要对这个世界总是什么都看不惯.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看不惯而改变,但会因为我们努力改变这个世界的行动而改变. 空谈没有用, 如果我们看不惯,那就去一点一滴地改变.
他们所沾沾自喜的从变动的﹐关联的观点看事物﹐亦无甚麼不对处﹐亦无人反对。

他们所讲的对立统一亦无人反对。

事物有对立﹐有不对立﹐对立的有衝突的﹐有不衝突的。

这些原都可以说。

具体存在的事物原有无穷的复杂性﹐若有所当﹐从那一面说都可以。

没有纠缠较量的必要。

时下讲辩证法的人多得狠。

他们所用的矛盾一词之意义﹐所意指的事实﹐所讲的对立统一﹐都和共党的唯物辩论法所讲的大体无二致。

天地间不只一物就有不同。

有不同﹐纵有不对立﹐亦有对立﹐纵有不相反﹐亦有相反。

相反的﹐纵有不衝突﹐亦有衝突。

你要在衝突的地方说矛盾﹐说就是了。

无论衝突不衝突﹐只要相反就说矛盾﹐你要这样说﹐我也无可如何。

反正事实如此。

这种事实﹐共党讲﹐非共党的人亦讲。

就是程明道当年也说: 天地无独有偶﹐静夜思之﹐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共党看见必以為这就是讲的唯物辩证法。

但是程明道决不是唯
物论者﹐亦决不会赞成唯物史观。

他若生在今日﹐必反共。

可见若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就是这一类的事实﹐没有反对的必要﹐也不必怕。

他讲﹐你也讲就是了。

要者单看谁运\用的好﹐论观察的巧。

但是你却不要以為这就是「辩证法」的本义﹐辩证法只是此﹐只如此。

你也不要随着共党胡说﹐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在下﹐脚在上。

黑格尔讲辩证法的层次并不错。

他不在「知性」一层上讲。

他从「知性」以上「主动的理性」( ) 一层上讲。

他从这一层上所发的精神表现的发展过程上表现辩证的发展。

这是辩证法的本义。

要懂得这种辩证法﹐必须懂得精神生活的开发。

否则﹐只看辩证法本身中的那几个名词﹐毫无意义。

若懂得精神生活的开发﹐你真可以见到其中辩证发展的必然性与真实性﹐反而这种辩证的发展更可以使你更深入地更严肃地认识精神生活之丰富性与广大性。

这是马克思派所完全不能了解的。

復次﹐黑格尔并不注重从外在的具体事物上讲辩证。

精神表现必须从实践上见。

他是从精神在实践中贯澈着物质( 自然) 上显出「精神表现」的辩证发展。

所以﹐严格说﹐辩譕法并不能单从物一面讲﹐或单从心一面讲。

马派完全不了解此义。

他们只把辩证法的那些名词袭取来用于外在的具体事物上﹐这只是辩证本义的应用与比附﹐在具体事物的对立相反上比附。

他们这种比附应用究竟有何意义? 他们所意指的事实狠简单﹐只是「天下事无独有偶」﹐只是「对立统一」一句话﹐只是变动的关联的看事实。

若单从这裡繁為推演﹐只是浮辞滥调。

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不能成就任何学问。

我在本文裡愿意确定它的层次与意义﹐我不必在「无独有偶」这种具体事实上去纠缠。

復次﹐他们从外在的具体事物上讲辩譕﹐復开為叁大法则: 一為质量互变法则﹐二為对立物的统一法则﹐叁為否定之否定法则。

并谓此叁大法则已由黑格尔所确立。

并谓由黑格尔逻辑学中「存在论」引出质量互变法则﹐由本质论引出对立统一法则﹐由概念论引出否定之否定法则。

此皆乱说。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想从「绝对之有」起﹐藉辩证的发展﹐把知识对象的各种领域中的基本范畴推演出来。

他这部工作实在是一个大把戏。

质量不过是许多范畴中的两个范畴。

他何曾把质量在辩证发展中的转化列為辩证法中的一特殊的大法则? 辩证的法则只是对立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而此两句实是一义。

这个辩证的意义﹐在他全书中到处表现﹐何曾如说者所安排? 本文关於黑格尔的学问﹐不多说。

在此只一提耳食者之谬。

春秋战国虽然诸子林立,然能称之学、家的也只有儒、墨两家,至战国儒墨并称显学,儒分六家,墨分三家。

墨子原学儒,后建墨学,却立论全在破儒家之说,如儒家信天命而不讲天道,而墨家则专立《天志》《非命》诸篇,又如儒家重厚葬,而墨子著〈节葬〉,儒家不言鬼神,而墨家著〈明鬼〉,儒家重乐、礼,而墨子著〈非乐〉诸篇,然我对其〈兼爱〉〈非攻〉诸篇最为佩服,那种对爱的重新诠注,在当时无谛是石破天惊,这大概也是后来为什么墨家会由显学突然消失的原因之一,但这一学说已比儒家“亲亲有术,爱有等差”不知要进步多少,当然墨子是一个君权神授的坚决维护者,但他对此作了一些修正和限定,那就是君主是否能实行兼相爱,交相利,,能则上帝护之,不能则上帝惩之。

墨子由于相信经验和实用的重要性,这必然会导致对某些实用器械的发明,然而,在仍很讲究道德的墨子看来这只是小技,
他认为发明一个会飞的木鸢,不如发现一个治国的道理。

他的后学们比起他来要说是更注重前者,而非后者,墨学至战国出现了许多别墨,他们的学说都在〈墨经〉中,他们把墨学引向逻辑学和物理学,这本书包含了逻辑学、算学、形学、光学、力学、经济学许多学科的内容。

别墨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在于,它不再纠缠于名实相符,而只提出名实在名学上作用,在于其学说实有科学的精神,在于其论知识,重在经验,重在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