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抒情作文课件
合集下载
写作间接抒情ppt课件

----迟子建《龙眼与伞》
穿插了雪中的雨丝、隐遁踪迹的远山,让我的
悔恨和自责的情感表达的格外动人。让人感受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内涵。
完整版ppt课件
14
活动:小试牛刀(二)
以“不能忘怀的日子”为题,设置一个特定 的情节片段,采用穿插景物的方法来表达某 种细腻的情感。
完整版ppt课件
15
习作展示:
方法:人的情感往往是复杂而细腻的,在写人 叙事的过程中,要把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 情感细腻的表达出来,就必须要学会写好人物 心理的微妙变化。这种微妙变化,有时可以集 中地逐一描摩,有时也可以和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神态描写结合起来进行。
作用:多层面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利于表 达人物复杂的、变化的情感,让表达的情感更 真挚、更感人。
境,人物的情绪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就很好地道出了
情绪与自然景物之间相生相融的关系。因此
,描写特定情节下的景物,可以传达人物内
心微妙的情感,让表达的情感更加形象生动
。
注意:景物要因情而写,不能为写景
而写景,一般要少而精。
完整版ppt课件
12
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情感时,穿插了景 物描写,请你赏读后,说说作者选取了怎 样的景物,有何表达效果。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
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
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
伞,微弓我想喊住她,
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
渐远。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
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
蹦去,唧唧喳喳地叙说着。也许它们在为
今天的阳光如此灿完整烂版pp而t课件 高兴吧!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学习抒情 课件

举例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 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 桃儿、杏儿、梨儿。 通过描写美丽热闹的春景,表达了对春天的 赞美和喜爱。
小试牛刀
我们在回忆往事、 记叙经历、述说 体验时,往往会 涌起感情的波澜。 寓情于事就是通 过叙述某件事来 抒发感情。作者 因事而动情,情 由事牵,感情色 彩浓厚。
抒情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 写,但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在记叙中恰当结合一些抒
情,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 二是间接抒情
作用 :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
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 , 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 , 便直截了当地 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这又
小试牛刀
我们看到一些景 物,往往会触景 生情。借景抒情, 就是通过描写景 物来抒发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 语”把感情融入 到所描写的景物 中,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 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 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 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 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试牛刀
选择一些可以借 用事物,抓住事 物的某些特征, 用艺术表现手法 表达某种感情、 道理、风格、精 神和品质,这就 是托物言志。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 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 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 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 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 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 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 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 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 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 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 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第二单元写作 学习抒情 课件(31张PPT).ppt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不讲求含蓄委婉,而是直接坦露思想感 情,它直陈肺腑,发自内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爆 发性。它或像高山大海,波澜壮阔,气势酣畅,遒劲 感人;或像火山喷发,宣泄奔腾,感情浓烈,撼人心 魄;或像潺潺溪水,细细流淌,清静幽雅,沁人心脾。
举片段为例分析。
交流: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 不直说但别人也能感觉到。借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比如: 片段五通过对田野、嫩芽儿、冬水等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对生命 力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所谓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文 段浑然天成。
(二)“写作实践”题目二
一、活动交流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 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 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①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 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②直接抒情应基于相 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③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好,和 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
——《黄河颂》
片段五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 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片段六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 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 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 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 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 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 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分 类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 (寓情于景)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先写景,再抒情。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小石潭记》先描写小石潭的景物,再抒情“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学习抒情
学习 目标
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能够采用恰当的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学会在生活中善于多角度发现美、感受美,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 美好情感。
作文 指导
定义
抒情就是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 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 段。是和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并列的一种表达方式。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 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海伦·凯勒 《再塑生命的人》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
——《《羚羊木雕》》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土地的誓言》
二、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 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 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 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 不好,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课件(39张PPT)

2.通过变换人称来抒情。如《土地的誓言》中“没有人能够忘 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 解放!你必须站立!”人称由“她”变成了“你”,直接抒情。
写作导航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即把情感渗透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间接抒情能增
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
写作导航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 和间接抒情相互配合往往能令文章产生更为强大的 感染力。
写作导航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地表
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接抒情的方 法主要有:
1.充分利用修辞手法来抒情。如《黄河颂》中“我们祖国的英雄 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 坚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接抒发感情。
想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需要在作文中抒发具有独特性 的情感。因为文章所传达的情感越独特,读者从中获到的感受 就越真切,他就会越发积极主动地融入这种情感之中。情感的 独特性常常源自它的真挚——情感越真挚,也就越独特。
写作导航
为什么要抒情?
例子
《土地的誓言》中,作者所抒发的“挚痛的热爱”是一
种很复杂的情感。其中既有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还包含因 写作时要注意抒情与记叙、议论、写景的有机结合,语言上要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比喻、拟人等。
写作实践
思路指导
1.审题。本题是一个命题作文, 要求写自己的家乡,抒发 对家乡的感情。你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也可 以写家乡的过去、现在、未来;可以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赞美、思念之情,也可以抒发对家乡变化的惊叹、欣喜之 情。写作时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写作导航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即把情感渗透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间接抒情能增
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
写作导航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 和间接抒情相互配合往往能令文章产生更为强大的 感染力。
写作导航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地表
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接抒情的方 法主要有:
1.充分利用修辞手法来抒情。如《黄河颂》中“我们祖国的英雄 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 坚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接抒发感情。
想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需要在作文中抒发具有独特性 的情感。因为文章所传达的情感越独特,读者从中获到的感受 就越真切,他就会越发积极主动地融入这种情感之中。情感的 独特性常常源自它的真挚——情感越真挚,也就越独特。
写作导航
为什么要抒情?
例子
《土地的誓言》中,作者所抒发的“挚痛的热爱”是一
种很复杂的情感。其中既有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还包含因 写作时要注意抒情与记叙、议论、写景的有机结合,语言上要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比喻、拟人等。
写作实践
思路指导
1.审题。本题是一个命题作文, 要求写自己的家乡,抒发 对家乡的感情。你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也可 以写家乡的过去、现在、未来;可以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赞美、思念之情,也可以抒发对家乡变化的惊叹、欣喜之 情。写作时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抒情》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的表达效果;
3.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文体知识
抒情:指在文中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加文章的 感染力,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 借助别的事物,直接的表白和吐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了增 强表达效果,直接抒情有时会采用以下方法:
乐和幸福。
清晨,我早早的起来了,爬上披着绿衣的小山,呼吸着清
新的空气,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中。过了一会儿,东边的
大海升起了耀眼的红日,光芒照在山头,把山头染得通红。
话题二:范文
太阳渐渐升高,很快的照亮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赶 跑了花丛中沉睡一夜的露珠。人间万物号相同是苏醒过来, 整个家乡霎时活跃起来。山间,田埂上,到处都有早起劳作 得身影,汗水洒在天地里,过是收获在秋天的季节里。
作文提示
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 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 较有侧重的写作。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 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审题指导
1.先对家乡让你刻苦铭心的风土人情进行梳理,譬如: 美丽的田野,起伏的山峦,清澈的河流,美味的小吃,勤劳 的乡亲,古老的习俗,淳朴的民风……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原来幸福就这么简单。我们要好好珍惜幸福, 不要让它悄悄溜走。
话题二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他那 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 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3.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文体知识
抒情:指在文中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加文章的 感染力,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 借助别的事物,直接的表白和吐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了增 强表达效果,直接抒情有时会采用以下方法:
乐和幸福。
清晨,我早早的起来了,爬上披着绿衣的小山,呼吸着清
新的空气,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中。过了一会儿,东边的
大海升起了耀眼的红日,光芒照在山头,把山头染得通红。
话题二:范文
太阳渐渐升高,很快的照亮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赶 跑了花丛中沉睡一夜的露珠。人间万物号相同是苏醒过来, 整个家乡霎时活跃起来。山间,田埂上,到处都有早起劳作 得身影,汗水洒在天地里,过是收获在秋天的季节里。
作文提示
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 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 较有侧重的写作。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 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审题指导
1.先对家乡让你刻苦铭心的风土人情进行梳理,譬如: 美丽的田野,起伏的山峦,清澈的河流,美味的小吃,勤劳 的乡亲,古老的习俗,淳朴的民风……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原来幸福就这么简单。我们要好好珍惜幸福, 不要让它悄悄溜走。
话题二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他那 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 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闻一多的说和做》 分析:语气强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闻一多先 生的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景仰之情。
间接抒情是与直接抒情相对而言的。它不像 直接抒情那样直抒胸臆,它不直截了当地表达作 者的内心情感,而是借助各种外物,含蓄委婉地加 以表达。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 示例: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 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 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 的脆响······ 分析:文章借助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间 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学习抒情
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 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 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 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 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 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学会运 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读知识短文,明确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抒情? 2、抒情的作用? 3、抒情的方式?
1、什么是抒情?
达思乡之情。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抒好情呢?
1.抒情要自然、真切。 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即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 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文 章才能避免矫揉造作。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 然。
2.感情要健康、真挚。
古人云“情贵乎真。”只有表达健康、真挚的感情 文章才能感动人。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甚至有低 级趣味,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语,也只是表 面华丽,实则没有可读性,更别谈有感人的力量了。
间接抒情是与直接抒情相对而言的。它不像 直接抒情那样直抒胸臆,它不直截了当地表达作 者的内心情感,而是借助各种外物,含蓄委婉地加 以表达。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 示例: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 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 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 的脆响······ 分析:文章借助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间 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学习抒情
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 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 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 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 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 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学会运 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读知识短文,明确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抒情? 2、抒情的作用? 3、抒情的方式?
1、什么是抒情?
达思乡之情。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抒好情呢?
1.抒情要自然、真切。 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即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 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文 章才能避免矫揉造作。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 然。
2.感情要健康、真挚。
古人云“情贵乎真。”只有表达健康、真挚的感情 文章才能感动人。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甚至有低 级趣味,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语,也只是表 面华丽,实则没有可读性,更别谈有感人的力量了。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7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细节描写动人心
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 们感动。写作时应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以及 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作具体的摹绘。
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 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
《外婆的手纹》中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选择一些可以借用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用艺术表现 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精神和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经典回顾:
《土地的誓言》
——《荷叶·母亲》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 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我的老师》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
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师》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2.抒情方法 4.选材真实
5.捕捉细节
6.尺水兴波
7.表达传情
8.巧用修辞
名家语录 学会运用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的重要手段。
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 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布置作业 独立思考
(一)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二)题目:难忘 的日子(温暖、自由、孤单、烦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词)
不一会儿,黄公涧就映入眼帘了:一潭碧水被一丛 丛葱笼花树围着,只有前上方露出一带白而发亮的 涧流,从上而下,蜿蜒曲折地注入潭水中,潭水不 时溅起朵朵飞花翠玉般的“白梅”。
(比喻)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看 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 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 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 称煤了。 (比喻、夸张)
间接抒情的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白 描、叠词、衬托、比喻、排 比、拟人、夸张、引用等
写法启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 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联想)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 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 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 软绵绵的。
说说作者写了什么写 抒发了 (情)。
(内容),
(答案:通过描写杏花、房屋、牛羊、 老婆婆、狗叫等,展现了一个温馨甜 蜜的小山村,抒发了热爱留恋向往之 情。)
间接抒情的作用:
使抽象的情感融化在情景 理中,具体化形象化,抒 情效果含蓄婉转,深蕴隽 永,感染力强。
分析:运用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景的形式,描写 “残红”怯生生,表达对花儿的怜爱,对人生落寞 的哀伤。
文段三:
3.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 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 活。 分析:运用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理的形 式,作者用饱含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 蜜蜂的高度评价,抒发赞颂之情。)
文段四
荷西与我离了车站,往一条羊肠小径走下去,两边的 山崖长满了蕨类植物,走着走着好似没有了路,突然, 就在一个转弯的时间,一片小小的平原在几个山谷里, 那么清丽地向我们呈现出来,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 像迷雾似的笼罩着这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 人家,零零落落地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 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 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时间, 在这里是静止了,好似千万年来,这片平原就是这个 样子,而千万年后,它也不会改变。 ——三毛《逍遥七岛游》
3.寓情于理 :
即通过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也区别于一般议论。一般议 论需要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而用来抒情的议论,只是 作者用饱蘸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 以达到抒发主观感情之目的。
读下列短文,说说是间接抒情的哪 种形式并简要分析:
1.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 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 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 (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 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 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 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 气。
(白描)
再往更远处看吧,氺天交界处,依稀看到一线山痕, 那些从天边驶来的和向天边驶去的船只,不由使人 想起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 这朦胧的景色,似乎把人们带到了更远的虚无缥缈 的仙境。 (引用)
答题格式:
本段运用了( )抒情中的( ) 的形式,通过写( )(或事或 景或理),表达了( )(情)。
分析:
(本段运用间接抒情中的寓 情于事的形式,通过细致的 描述父亲蹒跚的背影,表达 对父亲的感激和怜爱之情。)
文段二:
2.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 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变了泥倒干净,这半死不活才叫是受罪,看着寒 伧,累赘,叫人白眼————
间接抒情
-----作文指导
间接抒情的形式
1.寓情于景 :
自然景物描写无不涂上作者或人物浓烈的感情色彩, 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2.寓情于事 :
即通过叙事来抒情。这种叙事与一般的叙述不同。一 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全过程 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以叙述来抒情,不追求事件的完整 过程,只是片段式的介绍,但必须是生活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