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概念题汇总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简介 (3)
一、概念及术语 (3)
二、有关第一语言获得的研究 (4)
三、有关二语习得的研究 (5)
四、学习动机 (6)
五、学习策略 (6)
第二章行为主义心理学术语解析 (8)
●思维: (8)
●记忆: (8)
●刺激stimulus: (9)
●反应response: (9)
●替代刺激substitute stimulus: (9)
●积累效应summation effect: (10)
●消退extinguished: (10)
●迁移transfer/differential responses: (11)
●废除disuse: (11)
●语言习惯language habits: (11)
●动觉kinaesthesis/动觉刺激kinaesthetic stimuli: (12)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析 (13)
一、知觉篇 (13)
●注意(attention):
●意识(consciousness)
二、记忆篇 (13)
●背景(context)
●长时贮存(long-term storage)/●短时贮存(short-term storage)
●衰退(decay)
三、认知加工篇 (14)
●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es;top-down processes)
●材料驱动加工/自下而上加工(data-driven processes;bottom-up processes)
●控制加工(control processes)
●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
●特征分析(features analysis)
●信息加工取向(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
●联结主义取向(connectionist approach)
四、知识篇 (14)
五、语言篇 (15)
●大脑两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s)
●移位(displacement)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简介
一、概念及术语
1.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母语mother tongue
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幼年学会的第一种语言,并且这种语言会被用来进行社会交际。

母语是指一个人生下来后接触到的第一种或几种语言,但是这种(些)语言不一定会进入社会交际。

一般情况下,前者等同于后者,但也有极少数特殊情况:如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其中有些人从小就离开了“保留地”,被养父母带走,或到外面去上学,他们中的不少人母语是印第安语的一种,但第一语言可能是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

2.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是指人生再次学会的一种或几种语言。

目的语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学习的语言。

前者的外延比后者稍大,包含了自然学会和有意识的学习,而后者强调“有意识的学习”。

3.中介语inter language
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使用(掌握)的一种语言系统,或者是学习者某一时间的第二语言状态,它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第二语言。

影响中介语形成的因素:
(1)规则的扩大化
①母语的影响:母语语法规范的迁移。

②语言训练的影响:第二语言课堂上老师过分强调某一结构引起的规则迁移。

③第二语言内规则的扩大化。

例如英语中一般现在时使用动词原型,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加“s”,一个英语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写英语时常会犯错误,对单数第三人称后出现的动词使用原型。

(2)策略的影响
④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⑤第二语言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影响。

4.习得acquisition
指的是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及其已经内在化的那部分知识。

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术语。

5.迁移transfer
指的是人们已建立起的第一语言的“习惯”对学习新语言、建立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产生的影响。

表现为中介语中所包含的第一语言的特点。

这个概念始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导下的语言学习理论。

依照行为主义的观点,人们相信,当第一/第二语言一致时,会产生积极的迁移——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推动第二语言的掌握;反之,则形成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干扰第二语言的掌握。

6.化石化fossilization
这一概念概括了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学习者无论被纠正了多少次均会重复一个错误的形式直至语言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7.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亦称作“自然成熟说”)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发音器官、大脑等制约语言的神经机制的自然成熟过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些机制逐渐成熟,这个过程大约是12岁以前完成,这个阶段最适合语言学习,过了这个阶段,学习语言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而,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又称“临界期”)。

克里斯蒂娜(Krystyna)认为,2~7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儿童是在下意识的条件下掌握语言的。

超过这个最佳时期,即便是年龄仍在关键期内,学习效果也不会那么好了。

二、有关第一语言获得的研究
1.近现代对于人类语言能力来源问题的三种观点:
①先天说
ⅰ.早期先天论:17世纪,笛卡尔就认为,智力是与人类自身同时存在的一个实体。

ⅱ.语言习得机制: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获得语言能力的共同脑结构,他把这个机构称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

外界刺激只是触发了这个机制。

人类的儿童能很快学会语言,而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却不能。

②后天论
ⅰ.早期经验主义:约翰·洛克的“白板说”(tabularasa)。

ⅱ.20世纪初星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支持此观点。

其早期代表华声主张环境决定论。

例如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缺少语言环境的熏陶,不能掌握语言。

③先天后天兼而有之论
人类语言既为先天遗传的因素,又有后天经验的作用,与此相关的是伦内伯格的“关键期假设”。

2.语言习得机制的生理基础:
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治疗和关注,人们逐步发现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有相应的生理基础的。

失语症是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和脑肿瘤等大脑疾病的常见症状,由于大脑损伤,患者无法用语言正常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他人的思想。

把失语症跟脑神经中枢的损伤相关联始于19世纪上半叶。

后来,在失语症研究中有两大发现奠定了神经语言学的基础。

①布罗卡失语症:布罗卡医生发现:大脑左半球额下回的后部(后来被命名为布罗卡区)
受损的患者在语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表达障碍,而语言的理解能力相对正常。

②韦尼克失语症:患这种失语症的患者大脑左半球颞上回后部(后被命名为韦尼克区)受
损,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刚好跟布罗卡失语症相对,虽然听力正常但是无法理解语言,虽然能说话,但听不懂话,不论是别人说的还是自己说的。

后来人们还发现,除这两个区域外还有一些区域的受损会引起书写、阅读方面的障碍。

也还有人发现,尽管左脑主管语言中枢,但在一定条件下,右脑会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三、有关二语习得的研究
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第一语言习得过程的差别:
①神经生理学上:第一语言掌握过程伴随着大脑、听觉器官、言语器官的发育过程;而多
数二语的获得不存在这些过程,他们在开始学习某种语言时已经具备上述生理条件。

一语和二语在大脑中的位置相同吗?
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早期双语者(在婴儿期或童年期,也就是12岁以前习得双语者)的语言处理在左脑进行。

与此相对,晚期双语者是用右脑处理第二语言的。

当然也有人做实验对这种假设提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的实验发现一语二语都可能用右脑处理。

②语言心理学上:第一语言掌握过程伴随着感知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形成;而多数双语者在
学习之前已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认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他们才能凭借第一语言的翻译来掌握二语的一些词语。

2、二语和一语的习得过程是有差别的,那么,二语能否达到一语的水平?我们应该为二语
学习设定怎样的目标?又该用什么来衡量二语的水平?
(1)二语能达到一语的水平吗?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存在争议,既有人持否定态度(布隆菲尔德:No one is ever perfectly sure in a language afterwards acquired),也有人肯定这种可能性。

菲利克斯假设:人有两套认知系统,一套是语言学习系统,另一套是问题解决系统。

人在儿童期只存在一套认知系统,成年后才形成第二套。

成年人受环境因素影响倾向于(先使用)第二套,但这一套在语言学习中不如第一套有效。

两套认知系统存在竞争关系,语言教学应该设法通过策略引导成年人使用第一套,即语言学习系统。

(2)我们应该为二语学习设定怎样的目标?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二语学习者达到与native speaker绝对相当的水平是很有困难的,所以二语学习者的目标应该是缩小学习目的和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而第二语言教学应该重视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某个相对实用的目的,而不是盲目追求标准。

(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二语的水平?
海姆斯等人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作为衡量二语水平的标准。

交际能力有四个方面的要素:
①历史(对一种语言及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
②实践(明白使用场合)
③有效(表达准确精炼)
④语境(注意到这一点,前三个问题就能避免了)
3、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
①观点一:第一语言会干扰二语学习。

这种认识是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形成的(见“迁移”词条)。

并且,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共同影响下,产生了“对比分析理论”,人们主张将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加以对比,两者相同或相近处将有助于二语学习,相异处则是二语学习的难点所在,需重点操练。

②观点二:一语和二语只有发展先后之分,而没有别的不同。

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观。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特别是第一语言不是学得的,而是婴儿天生具备人类共同语法规则和一套参数,婴儿根据其所处某种特殊语言的特点进行参数定值。

按其理论,学习二语就是一个参数再调整的过程。

4、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1)学习者个人因素:
①年龄:
A关键期假说(见相关词条)
B一般来说,成年人在一定阶段内的语言水平提高速度比儿童快,因为他们有较强的语言交际驱动力。

②个性:外向者学习目的语水平上升较快,因为他们敢于在各种场合使用目的语,随着语言信息的输入不断增大,语言水平也就逐步提高。

③情绪: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语言学习。

④策略(后有专门部分讲解)
(2)外部环境因素
①语言环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形成的语境,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接触和使用条件,语言学习的社会背景等。

②学习气氛:这涉及到课堂教学营造的气氛和学习者个人的情绪。

③文化背景:当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跟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时,二语习得就较困难,反之则容易。

四、学习动机
动机的概念: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种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历程。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先决条件。

其实,对于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其参与活动,逐步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

东西方学生学习汉语第二语言的动机差异:
西方社会主要是内因性动机驱动。

相对而言,西方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被中国的文化、汉字、历史所吸引,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动机主要出于个人兴趣。

因此,他们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

东方学生(如韩国、日本的)主要以外因性动机为主。

一般来说,多数人学外语,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学的,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感和焦虑感。

五、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
控方式。

通俗而言,即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使学习更加迅速有效的方法或行为。

2、分类:
①直接策略:直接用来处理目标语学习的策略。

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
②间接策略:管理学习的策略,如集中注意、计划、评价、寻找机会、控制焦虑、增加合
作和移情等方法,通过间接策略可以为学习提供间接支持。

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3、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
①有选择的注意策略
人的大脑的信息加工量是有限的,因而,当大量的信息作用于感官时,人们只能对小范围的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在汉语第二语言课堂上,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学生们必须不断做出选择。

有的学者通过调查,认为这种策略是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学习策略。

②有效记忆的策略
有效记忆必须把信息保持在长时记忆库中。

通常,一般的学习,开始时信息如果以听觉和视觉编码,大都进入短时记忆库;如果以语意编码,信息则可以长期保持。

所以,有效地学习要让短时记忆库中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库中。

复习、预习、背诵以及多种线索的信息编码,都是保持信息的有效策略。

③利用或创造学习环境的策略
ⅰ.举例:
在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接受丰富的信息,并作出反应;在课余与中国人谈话,利用看电视、听广播、购物等机会练习汉语。

ⅱ.分析:
这种充分利用语言环境的策略是内隐的认知策略的一种外在表现。

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大量信息与直觉系统共同作用,使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加工,易于保持、贮存并提取、运用。

④补偿策略
ⅰ.举例:
借助手势、表情;利用上下文猜测意义;迂回表达;说中介语(如学生说:“我们谈话他”“我希望我们经常见面在相互的国家”)等。

ⅱ.分析:
这是学生在自由学习或自由交际过程中为克服某些语言障碍以获得最佳效果而采取的一些补救、抵偿措施。

⑤回避策略
⑴具体表现:
多用简单句,少用复杂句;多用单句,少用复句;多用常见词,少用复杂词等。

⑵分析:
这是学生在使用目的语过程中,出于畏难、怕出错等心理,以及一种惰性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艰苦性而采取的消极措施。

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回避态度的消极作用:
信息激活与加工有关,而加工包含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种。

贮存在短时记忆库中的内部信息必须有外部信息去激活,才能激活、作出反应,进而牢牢地编入信息网络。

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去寻找一切外部机会以获得刺激(即控制加工),控制加工越多,进入长时记忆库的信息也就越多。

外语学习运用回避策略,会使许多临时存在短时记忆库中的信息得不到进不到加工而淡忘、流失。

⑥借用母语的策略
外语学习者常借用母语来注音、记忆单词或翻译信息。

这种借用是有阶段性的,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利用母语的机会应该越来越少。

⑦摆脱母语、习惯再建的策略
⑴具体措施有:用目的语提问、记笔记或注释等。

⑵这一方面为目的语信息的提取和输出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直接用目的语思维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行为主义心理学术语解析
人类行为的三大系统:(1)内脏或情绪(visceral or emotion )习惯的数目、灵敏性和准确性;(2)喉部或言语(laryngeal verbal)习惯的数目、复杂性和完美性;(3)动作习惯(manual habits)的数目和完美性。

根据行为主义观点,行为主义研究对象是由集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行为的细目就是肌肉运动或腺体分泌,它们证明了由有机体具有以下不同的方式来反映其周围环境的能力。

例如——
1. ●思维:
习得的内隐的言语反应或“猴头习惯”。

华生认为思维像人类技能作用的所有其他方面一样,必须是某种感觉运动的行为,思维的行为必定是内隐的言语运动。

因此,言语的思维被归结为无声的谈话,这种无声的谈话包含着外显言语中学会的肌肉习惯。

这些肌肉习惯在儿童长大时就变得听不见了。

在我们学会了说话以后,思维就完全成了默默的自言自语。

华生指出,这种内隐行为的大部分的焦点都在喉、舌的肌肉上。

思维的同义词就是“喉头习惯”,而且一开始,喉头就被认为是“思维的器官”。

2.情绪:
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是身体对特定刺激发出的反应而已。

刺激可以引起身体的内部变化和外显反应。

每一种个别的情绪都包含在一般的身体机构中,尤其是内脏和腺体中发生的一些变化的特定模式。

情绪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其中潜伏的内脏反应是很明显的,至少在某种范围内是这样,例如出现脉搏、呼吸、脸色的变化等等。

例:华生通过研究查明了刺激可可以引起婴儿的情绪反应,并发现了他信以为真的三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和爱。

恐惧是由高声和突然失去支持引起的,愤怒是由身体运动收到阻碍引起的,爱则是由抚摩皮肤、摇动和轻拍引起的。

人类所有其他的情绪反应都是通过条件作用的过程,从这三种基本情绪反应中建立起来的。

3. ●记忆:
某些习惯经过无练习的一段时间以后,给予刺激或情境仍可以引起以往的反应,或使反应增加或删减。

当一个刺激消失之后我们再度碰到它时,我们从事了原有的习惯性的事情(说原先说过的话,表现原有的内脏——情绪——行为),也即从事那些当该刺激第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我们学着做的事情。

此外,华生由其理论出发,否认了一些概念的存在,如——
4.本能:
华生断然否认人类本能的存在。

他认为,人类行为中所有那些似乎像本能行为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是训练的结果——属于人类的“习得行为”(learned behavior);那些看来像遗传的东西,大抵都依赖于在摇篮中就进行的训练。

例:行为主义者不愿意说:“他继承了他父亲作为一名剑客的能力或才干。

”他愿意说:“这个孩子确实具有他父亲那样细长的身体,形同类型的眼睛……他的父亲非常宠爱他,当他一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一柄小剑放在他手里,在他们一块儿散步的时候,父亲谈论怎样舞剑,怎样进攻和防守以及决斗的规则等等。

”一定类型的构造加上早期的训练就能说明成人的成就。

5.条件反射法:
华生使用“刺激替代”(stimulus substitution)的术语来描述条件作用。

他说,当一种反应同一个并非原来引起它的刺激联系或联结时,那么这个反应就是有条件的。

华生掌握了这一方法,获得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从而把行为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刺激-反应链接。

他主张可以把所有的行为分解为这些元素,这就为在实验室内研究人的复杂行为提供了一种方法。

6. ●刺激stimulus:
一般环境中的任何客体,或者由于动物的生理状况而在组织(tissue)内发生的任何变化。

例:当我们阻止动物性交时,当我们阻止动物饮食时,当我们阻止动物筑窝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7. ●反应response:
动物做出的任何一种活动。

例:趋向或逃避亮光,遇到突如其来的声音而惊跳,以及像建造摩天大楼、制定计划、孕育婴儿、著书立说等更为高明的有组织的活动。

8.有条件的情绪反应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es)的一种形式。

例:当你把动物呈现给婴儿,而婴儿开始去接近它时,你就在婴儿的脑后敲响钢棒。

如此重复试验3~4次,一种新的、重要的变化出现了。

至此,该动物引起了如同钢棒所引起的同样的反应,也即害怕反应。

还有一些与“爱”有关的反应,母亲通过抚慰孩子、摇晃孩子、在孩子洗澡时刺激他的性器官等等,引起孩子的拥抱、发出咯咯笑声,以及作为一种非习得的原始反应(unlearned original response)的欢叫。

不久,这些反应成为有条件的。

只要一看见母亲,孩子就会做出积极的身体接触的反应。

9.综合刺激combined stimulation:
一系列刺激的结合。

例:一只狗迅速地奔向儿童,跳跃起来扑向儿童,把他撞倒,与此同时对着他狂吠。

所有这些刺激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综合刺激”,它对婴儿在其视野范围内作出躲避狗的反应来说是必要的。

10.习得的反应learning response:
包括我们的一切复杂习惯和我们的一切条件反应。

11.非习得的反应unlearning response:
指我们在条件反射和习惯方式形成之前与婴儿早期所作的一切反应,即“非习得的”或“不学而能”的。

12. ●替代刺激substitute stimulus:
所增加的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

例:仅仅通过一束红光的视觉刺激不能引起缩手的反应。

但是,如果我让被试者看到红光,然后立马或马上那个用电流刺激被试者的手,并且以足够的频率重复这一过程,那么红光将会引起即时的缩手反应。

这里,红光就是一种“替代刺激”。

13.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某些生来就有的刺激将引起一定的反应
例:S R S R 光线瞳孔关闭,眼球转动轻拍膝下的腱膝反射(patellar reflex)
14. ●积累效应summation effect:
如果一条狗分别对声音和颜色形成条件反射,那么,只要两种刺激同时提供,便会明显增加唾液滴数。

15. ●消退extinguished:
条件反射可以消退。

例如,缺乏条件反应的实施,就会使之消退。

如果十分迅速地重复刺激,也会使条件反射消退。

“疲劳”并不是条件反射消退的原因:在狗分别对声音和颜色形成条件反射的情况下,如果视觉刺激消退,那么单靠听觉刺激仍将充分引起反应。

16.非习得的行为unlearned behavior:
人是生来具有特定结构的动物。

由于这种结构,人生来便能用某种方式(例如,呼吸、心跳等等。

我可以给你们列出一大串)对刺激作出反应。

一般来说,这类反应对我们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然而,也存在某些变异(variation),特别是结构上的变异(当然,包括化学构造上的结构)。

当人类(the nus homo)在几百万年之前第一次出现时,已经有了现今的这类反应及其变异。

17.非习得资质unlearned equipment:
类似于“本能”习惯。

例: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人做着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在非洲黑人之间有时互相残食;在中国人们主食大米,使用筷子。

在其他一些国家,人们用刀叉吃饭。

换句话说,在非洲人或波士顿人,600万年前的人和公元1925年的人,是否都有同样的“本能”习惯?无论他是出生在南方的棉花地里,或五月花号上,还是出生在欧洲皇室华贵典雅的卧室里,他是否具有同样的“非习得资质”(unlearned equipment)?
18.出生资质birth equipment:
证实了从第7个月开始存在胎儿身上的许多结构:一俟接受合适的刺激便准备发挥作用。

例如,一俟空气冲入肺内便开始呼吸;一俟脐带被割断,完整而独立的血液循环和净化活动也开始了;独立的新陈代谢作用也表明内脏系统准备发挥作用,等等。

19.活动流activity stream:
相对于威廉·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行为主义的一个中心原则——也即一切复杂的行为均来自简单反应的成长或发展。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完整的生活图解——永不休止的活动流,开始于卵子的受精,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复杂。

20.趋异的(divergence)规律:
如果我们能够制定出一个从生理学角度说完全地对各种物体和情境起作用的方法,并全把这些形式成为规范或标准,然后在这种规范的指导下考察人们日常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能从中发现趋异的规律。

趋异的表现形式为:附加的反应(accessory reactions)、缓慢的反应、没有反应(麻木)、反应阻滞、消极反应、为社会所拒斥的反应(偷窃、谋杀等等)、属于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