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苏教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苏教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作者:————————————————————————————————日期:2江苏版一年级数学(上)1一、数一数(教材2-3页)1.1 知识点一:数数(掌握)1.1.11、将物体分类1.1.22、使用”点数法”分类数数1.1.33、归纳总结如何数数看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

数数时,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数一人做一个记号,数到最后那个是几,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还可以根据数量由少到多数一数。

1.2 知识点二: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掌握)1.2.11、理解图意1.2.22、数一数,画一画(1)根据物体数量画出相应圆点(2)根据圆点数量找出相应物体1.2.33、归纳总结如何用圆点表示物体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时,物体的个数与圆点的个数是一一对应的,有几个物体就画几个圆点。

2二、比一比(教材4-7页)2.1 知识点一:比长短(掌握)2.1.11、理解题意2.1.22、探究比较方法2.1.33、归纳总结如何比长短比较物体的长短时,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或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的长短。

2.2 知识点二:比高矮(掌握)2.2.11、理解题意2.2.22、认识“高”和“矮”2.2.33、探究比较方法2.2.44、归纳总结如何比高矮比较物体高矮时,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3 知识点三:比轻重2.3.11、理解题意2.3.22、理解轻重2.3.33、探究比较方法2.3.44、归纳总结如何比轻重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工具(如天平等)来称量。

3三、分一分(教材8-9页)3.1 知识点一:分类的含义及方法(掌握运用)3.1.11、理解题意3.1.22、找出物品的摆放规律3.1.33、意义点拨3.1.44、分类的作用3.1.55、归纳总结如何分类1、反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 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 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
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 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 ,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 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 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 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一、 1--5的认识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 行书写。
低处的物体。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 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 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 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 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
变化。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 ,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
大的圆柱。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导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导图

③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常会相互干扰,可以通过 比较,说一说“几个”和“第几个”之间的区别来突破这一难点
①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表示一个也没有
3.认识0
②观察直尺,0还可以表示起点,它排在1的前面
③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要学会读写
①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通过 一一对应的排列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的概念
数一数
不重复,不遗漏
1.数出10以内的数
点数法
看图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可以数一个做一 个记号,数到最后是几,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
几个几个数
两个两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 个的数......都能很快的数出物体的数量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5.认识10
②明确10以内数的顺序,10排在9的后面
从前往后数 从后往前数
③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在“日”字格 里体会两个数字的位置关系,使书写规范
④数数策略的多样化
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认识图形(1)
1.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 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和判断
②通过数数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读法, 会比较大小
1.认识11-20各数
③数数的方法:数一个杠一个,每10个一圈
①本单元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第一 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 和十位,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读数
3.有序的表达
为“凑十法”打好基础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展示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展示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 位置;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 形状、大小等特征,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 形象思维。
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 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注重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已有的
经验为基础注
重对知识的体
验,获得对知
对数字信息 作解释会用 数描述简单 现象。
认识简单的 几何体和平 面图形感受 平移旋转描 述物体相对 位置获得测 量识图作图
技能
认识万以 内小数、 分数了解 四则运算 意义和技 能
对简单 物体探 索过程 中发展 空间观 念
选择信息 进行归纳 与类比, 简单有条 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发现并提 出问题, 学会表达 解决问题 过程和结 果。有不 同的解决 方法 有好奇心参
重点教学内容是:认识1-20各数、1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说课标(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 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 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 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 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 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册知识树展示
温薇
课程标准要求
学科总体目标
课标学段目标
本册内容标准 及要求
学科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
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新授课知识结构图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新授课知识结构图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新授课知识结构图第一单元:数一数方法 整体到部分 观察有序数数具体数量:表示物体有多少个(数和合适的单位名称)符 对号 应 体会用圆点表示数 圆点的数量表示物体或人的数量 作用第二单元:比一比数一数第三单元:分一分什么是分类:把不同物体分开观察分类思想为什么分类交流怎样分类选择标准分类,检查分类结果(不重复不遗漏)分类方法唯不日常积累物体分一分一唯分类的经验一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标准决定分类结果)积累会分类:自己确定标准第四单元:认位置关于物体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认识认数 写数认识1—5第3课时:“认识0”一个也没有 0的含义认识0表示起点 0的读写:起笔、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0的应用第4课时:“认识=、>和<”×和×同样多 数量关系 ×比×多×比×少比较两数大小:一一对应抽象 “=”“>”“< 符号 名称 读法、写法 应用认识=、>、<第5课时:“认识认数写数:写“8”比较大小第6课时:“认识10” 认识6—9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七单元:分与合第1课时:“2—5的分与合”“分”联系“合”4的分与合 4的分与合的完整表述5的分与合5的分与合的完整表述 认识10—5的分与合 2,3的分与合 分与合的完整表述积累图形的排列规律 数学规律的感性认识第2课时 “ 6、7的分与合”建模6的分与合由一种表达推想另一种表达理解6的分与合的完整表述体会有序操作、思考数的分解式2-5、7的分与合分与合的关系体会体会7的分与合的完整表述7的分与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第3课时:“8、9的分与合”8体会形成有序的分解式8,9的组成、记忆2-7、9的分与合体会9的分与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第4课时:“10的分与合”涂一涂形成2-9的分与合10的分解式10的分与合的完整表述有序操作体会应用记忆分与合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数量关系:原来的+后来的=总共的一图一式原来的-走了的=剩下的5以内的分与合认识加号、减号,加、减法算式的读、写数形结合思想 5 算理:加、减法的意义以内的加法▲分与合与相应的减法算法数数法摆小棒应用第2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数量关系:原有的-走了的=还剩的第一盆的+第二盆的=一共的0有关0的加、算理:加、减法的意义(0的含义)减法分与合算法数数法应用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共的一图两式总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6、7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得数是6 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的加法▲分与合与相应的减法算法数数法摆小棒应用:提问题第4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共的一图四式总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8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得数是8 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的加法▲分与合与相应的减法算法数数法摆小棒应用:有序思考、发散思维第5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共的总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9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得数是9 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的加法▲分与合与相应的减法算法数数法摆小棒应用:有序思考、发散思维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共的总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10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得数是10 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的加法▲分与合与相应的减法算法数数法摆小棒应用:一一对应、有序思考、发散思维第7课时:“加法与减法的应用”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共的总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10以内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加法与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减法▲分与合的应用算法数数法摆小棒应用:填写未知数第8课时:“连加、连减”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第三部分=总共的总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第三部分10以内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连加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连减▲分与合算法数数法(从左至右依次分步计算)摆小棒应用:有序思考第9课时:“加减混合运算”数量关系:原有的-下车的+上车的=现有的10以内的分与合数形结合思想加减算理: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式的经验混合▲分与合运算算法数数法(从左至右依次分步计算)摆小棒应用:有序观察、细致思考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1课时:“数数、读数”1个十和几个一1是二十10进12个十1根1根地数)10以内的数组成11~ 二十是十九后的一个数20各数一、十10个一是一个十10里有10个一数法数数排列规律→有序→数感第2课时:“数的组成、写数”摆一摆拨一拨十几的组成组成二十的组成十进制计数法说一说读法写法20和读写数位的名称、顺序↓十进制计数法↓数轴(有序数数)↓生活中的数↓数感第3课时:“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加法算理: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10加几数的组成与相应的减法减法算法“一图四式”推算十几减一位数加、减法的联系相邻数的含义(有序思考、填写未知数)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1课时:“9加几”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 10以内的加减法 9加几 算理:加法的意义一个一个的数算法▲凑十法 拆小数凑大数应用第2课时:“8、7加几”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9 加几 十几减8、7 算理:加法的意义算法 ▲凑十法应用第3课时:“6、5、4、3、2加几”数量关系: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算理:加法的意义算法:▲凑十法应用9、8、7加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大纲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大纲版

数数
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顺序:数数时, 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6—10的认识
10以内数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 从后往前数
0、1、2、3、4、5、6、7、8、9、10。 10、9、8、7、6、5、4、3、2、1、0。
比较大小 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序数含义 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
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认 识 和 加
分与合
数的组成
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 到几和1为止。
注意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减 法
加法
加法的含义 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11~20的读写
数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20各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 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写数
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 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十加几、十几加 几与相应的减法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 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的各部分名称
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 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
十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
叫和。
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 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苏教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苏教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作者:————————————————————————————————日期:2江苏版一年级数学(上)1一、数一数(教材2-3页)1.1 知识点一:数数(掌握)1.1.11、将物体分类1.1.22、使用”点数法”分类数数1.1.33、归纳总结如何数数看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

数数时,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数一人做一个记号,数到最后那个是几,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还可以根据数量由少到多数一数。

1.2 知识点二: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掌握)1.2.11、理解图意1.2.22、数一数,画一画(1)根据物体数量画出相应圆点(2)根据圆点数量找出相应物体1.2.33、归纳总结如何用圆点表示物体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时,物体的个数与圆点的个数是一一对应的,有几个物体就画几个圆点。

2二、比一比(教材4-7页)2.1 知识点一:比长短(掌握)2.1.11、理解题意2.1.22、探究比较方法2.1.33、归纳总结如何比长短比较物体的长短时,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或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的长短。

2.2 知识点二:比高矮(掌握)2.2.11、理解题意2.2.22、认识“高”和“矮”2.2.33、探究比较方法2.2.44、归纳总结如何比高矮比较物体高矮时,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3 知识点三:比轻重2.3.11、理解题意2.3.22、理解轻重2.3.33、探究比较方法2.3.44、归纳总结如何比轻重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工具(如天平等)来称量。

3三、分一分(教材8-9页)3.1 知识点一:分类的含义及方法(掌握运用)3.1.11、理解题意3.1.22、找出物品的摆放规律3.1.33、意义点拨3.1.44、分类的作用3.1.55、归纳总结如何分类1、反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版一年级数学(上)1一、数一数(教材2-3页)1.1 知识点一:数数(掌握)1.1.11、将物体分类1.1.22、使用”点数法”分类数数1.1.33、归纳总结如何数数看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

数数时,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数一人做一个记号,数到最后那个是几,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还可以根据数量由少到多数一数。

1.2 知识点二: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掌握)1.2.11、理解图意1.2.22、数一数,画一画(1)根据物体数量画出相应圆点(2)根据圆点数量找出相应物体1.2.33、归纳总结如何用圆点表示物体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时,物体的个数与圆点的个数是一一对应的,有几个物体就画几个圆点。

2二、比一比(教材4-7页)2.1 知识点一:比长短(掌握)2.1.11、理解题意2.1.22、探究比较方法2.1.33、归纳总结如何比长短比较物体的长短时,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或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的长短。

2.2 知识点二:比高矮(掌握)2.2.11、理解题意2.2.22、认识“高”和“矮”2.2.33、探究比较方法2.2.44、归纳总结如何比高矮比较物体高矮时,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3 知识点三:比轻重2.3.11、理解题意2.3.22、理解轻重2.3.33、探究比较方法2.3.44、归纳总结如何比轻重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工具(如天平等)来称量。

3三、分一分(教材8-9页)3.1 知识点一:分类的含义及方法(掌握运用)3.1.11、理解题意3.1.22、找出物品的摆放规律3.1.33、意义点拨3.1.44、分类的作用3.1.55、归纳总结如何分类1、反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2、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功能和用途(如衣、食、住、行)等进行分类。

3.2 知识点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掌握运用)3.2.11、理解题意3.2.22、选择分类标准(1)按颜色分类(2)按形状分类3.2.33、检查分类结果是否正确3.2.44、归纳总结如何按不同标准分类选择不同的标准把物体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4四、认位置(教材10-11页)4.1 知识点: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掌握)4.1.11、认识位置关系(1)认识左、右(2)认识前、后(3)认识上、下4.1.22、归纳总结物体位置关系1、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与右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右,与左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左。

2、确定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与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与参照物背对的方向是后。

3、确定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先确定和谁进行比较,对于两个物体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确定的,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一下面;对于三个物体来说,要以参照物为目标来确定所要描述的物体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知识巧记:上下、前后和左右,两两相对好朋友。

上面头来下面脚,面向前来背向后。

区别左右莫发愁,分清左右看双手。

5五、认识10以内的数5.1 1、认识1—5(教材12-14页)5.1.1知识点一:认识1—5各数(认识)1、描述画面内容2、理解题意3、数物体的个数据并用具体数表示4、1—5的数序5、归纳总结1—5各数1、数量是1—5的物体,都可以用1—5各数来表示。

2、1—5各数的排列顺序是1,2,3,4,5。

3、从1—5各数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出:相邻两数相差1;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5.1.2知识点二:1—5的书写方法(掌握)1、用田字格书写1—5各数2、归纳总结1—5各数书写时,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工整地进行书写。

知识巧记:“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称东西。

5.2 2、认识几和第几(教材15-16页)5.2.1认识“几“和“第几”(掌握)1、理解题意2、理解”第几“的意义3、区分”几个“和”第几“归纳总结“几“和“第几”结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至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2、“个”和“”第几” 的意义:”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则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拓展提高:序数的意义: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也就是”第几“”)。

5.3 3、认识0(教材17-18页)5.3.1知识点一:0的含义(理解)1、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表示起点2、0的含义拓展(1)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温度计“0”上面的温度为零上温度;“0”下面的温度为零下温度。

(2)表示时间。

半夜12时,也叫“0”时,表示第二天的开始。

(3)在运算中,“0”还起到占位的作用。

5.3.2知识点二:0的写法(掌握)归纳总结:写“0”时,从日字格的顶线起笔,逆时针写一圈,经左边线、底边线和右边线,最后回到起点,一笔写成。

5.3.3Subtopic5.4 4、认识=、>和<(教材19-22页)5.4.1知识点一:同样多(理解)归纳总结:1、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比较时,谁也没有剩余,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就同样多。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如果这两个数相等,用”=“连接。

1、认识“=”号读法:读作“等于”书写方法5.4.2知识点二:比多少(掌握运用)归纳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当两数不相等时,用“>”或“<”号连接。

知识巧记:开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

开口永远对大数,尖角一直对小数。

1、认识“>”号读法:读作“大于”书写方法2、认识“<”号读法:读作“小于”书写方法5.5 5、认识6—9(教材23-25页)5.5.1知识点一:认识6—9各数(初步认识)总结:数量是6—9的事物都可用数6—9表示5.5.2知识点二:6-9各数的书写方法(掌握)总结:书写时找起点,按顺序一笔写成,要写得流畅、工整5.5.3知识点三:6—9各数的顺序(掌握)归纳总结:1、6-9各数的排列顺序是:6,7,8,9。

2、从6-9各数的排列顺序可能看出:相邻的两数相差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5.6 6、认识10(教材26-29页)5.6.1知识点一:10的认识(掌握)归纳总结:1、数量是10的事物用数10来表示。

2、“10”占两个“日”字格,左边与“1”,要稍倾斜,右边写“0”,要写得圆滑饱满。

读法:读作“十”书写方法5.6.2知识点二:比大小(掌握运用)10比9在1,9比10小16六、认识图形(一)(教材30-31页)6.1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6.1.11、“长方体”特点特点: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6.1.22、“正方体”特点特点: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都一样。

6.1.33、“圆柱”特点特点: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面。

6.1.44、“球”特点特点: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

6.2 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教材32-33页)7七、分与合7.1 1、2—5的分与合(教材34-35页)7.1.1知识点一:4有分与合(掌握)拆分:4可以分成1和3,3和1,2和2合并:1和3、3和1、2和2都可以合成47.1.2知识点二:5的分与合(掌握)拆分:5可以分成1和4,4和1、2和3、3和2合并:1和4,4和1、2和3、3和2都可以合成57.2 2、6、7的分与合(教材36-38页)7.2.1知识点一:6有分与合(掌握)拆分:6可以分成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合并: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都可以合成67.2.2知识点二:7有分与合(掌握)拆分:7可以分成1和6,6和1,2和5,5和2,3和4、4和37.3 3、8、9的分与合(教材39-40页)7.3.1知识点一:8有分与合(掌握)拆分:8可经分成1和7,7和1,2和6,6和2,3和5、5和3、4和4合并:1和7,7和1,2和6,6和2,3和5、5和3、4和4都可以合成87.3.2知识点一:9有分与合(掌握)拆分:9可经分成1和8,8和1,2和7,7和2,3和6、6和3、4和5、5和4合并:1和8,8和1,2和7,7和2,3和6、6和3、4和5、5和4都可以合成97.4 4、10的分与合(教材41-43页)7.4.1知识点一:10有分与合(掌握)拆分:10可经分成1和9,9和1,2和8,8和2,3和7、7和3、4和6、6和4、5和5和4、5和5都可以合成108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1 1、5以内的加法(教材44-45页)8.1.1知识点一:加法的含义(理解)1、加法算式的写法:?+?=?,如3+2=52、认识加号“+”3、加法算式的读法:如3+2=5,读作:3加2等于5 8.1.2知识点二: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1、点数法点数法只能在有情境图的情况下应用。

2、接数法3、用数的合成计算(常用方法)合成计算法:几和几合成一个数,几加几就等于这个数。

8.2 2、5以内的减法(教材46-47页)8.2.1知识点一:减法的含义(理解)1、减法算式的写法:?-?=?,如5-2=32、认识减号"-"3、减法算式的读法:如5-2=3,诗作:5减2等于3 8.2.2知识点二: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1、倒着数适合被减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应用。

2、借助学具计算适合被减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应用。

3、用数的合成计算适用于任何一个减法算式,比较简便。

4、想加算减法适合加法比较熟练时应用。

8.3 3、有关0的加减法(教材48-51页)8.3.1知识点一:得数是0的减法—同数相减(掌握)总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8.3.2知识点二:一个数加减0的计算方法(掌握)总结: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8.4 4、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52-53页)8.4.1知识点一:6的加法(掌握)总结:利用数的合成计算法计算8.4.2知识点二:7的加法(掌握)总结:利用数的合成计算法计算8.5 5、6、7减几(教材54-57页)8.5.1知识点一:6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1、用数的分成计算2、想加算减法计算8.5.2知识点二:7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2、想加算减法计算8.6 6、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58-59页)8.6.1知识点一:得数是8的加法(掌握)1、用数的分与合计算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8.6.2知识点二:8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1、用数的分与合计算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8.7 7、解决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教材60-61页)8.7.1知识点: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掌握)1、问号在括线的下面,表示求的是两部分的和,即求总数,用加法计算2、问号在括线的上面,表示已知总数求其中一部分,用减法计算8.8 8、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62-65页)8.8.1知识点一:得数是9的加法(掌握)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8.8.2知识点二:9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1、用数的分与合计算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8.9 9、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66-67页)8.9.1知识点一:得数是10的加法(掌握)1、利用10的分与合计算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8.9.2知识点二:10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1、利用10的分与合计算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8.10 10、求未知加数(教材68-71页)8.10.1知识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掌握)1、用数的分与合计算2、用减法计算:用得数减去已知数计算8.11 11、连加和连减(教材72-73页)8.11.1知识点一:连加的计算方法(掌握)1、连加算式写法:?+?+?=?,如5+2+1=82、连加算式的读法:如5+2+1=8,读作:5加2加1等于83、连加的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将得数加上第三个数8.11.2知识点二:连减的计算方法(掌握)1、连减算式写法:?-?-?=?,如6-3-1=22、连加算式的读法:如6-3-1=2,读作:6减3减1等于23、连减的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将得数减去第三个数8.12 12、加减混合(教材74-76页)8.12.1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运用)1、加减混合算式写法:?-?+?=?,如7-2+3=82、加减混合算式的读法:如7-2+3=8,读作:7减2加3等于83、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再将得数和第三个数计算8.13 13、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材80-81页)9九、认识11—20各数9.1 1、数数(教材82-83页)9.1.1知识点一:认识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认识)”1、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面有10个12、“”一(个)“和”“十”都是计数单位9.1.2知识点二: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认识)各数分别是:11、12、13、14、15、16、17、18、19、209.2 2、数的组成、读数与写数(教材84-85页)9.2.1知识点一:认识计数器和数位(初步认识)1、认识计数器2、认识个位、十位(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9.2.2知识点二: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写法(掌握)1、数的组成: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读数: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3、写数: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9.3 3、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材86-87页)9.3.1知识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掌握运用)1、加法计算方法:利用数的组成计算,10加几和几加10得十几2减法计算方法: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10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1 1、9加几(教材88-91页)10.1.1知识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1、点数法2、接数法3、凑十法(掌握运用)方法一:拆大数,凑小数方法二:拆小数,凑大数(常用)方法三: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规律计算10.2 2、8、7加几(教材92-95页)10.2.1知识点:8、7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掌握运用)方法一:拆大数,凑小数方法二:拆小数,凑大数(常用)方法三: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规律计算10.3 3、6、5、4、3、2加几(教材96-99页)10.3.1知识点: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掌握运用)方法一:拆大数,凑小数方法二:拆小数,凑大数(常用)方法三: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规律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