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之

合集下载

汪静之生平及作品

汪静之生平及作品

汪静之(1902.7.20—1996.10.10),安徽绩溪人。

农工党成员。

大学毕业。

1921年起在《新潮》、《小说月报》、《诗》、《新青年》等杂志发表新诗,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创立湖畔诗社,曾任武昌旅鄂湖南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安徽第二农业学校国文教师,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编纂人员,《革命军日报》、《劳工月刊》编辑,上海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商务印书馆特约编辑,国民党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国文教官,江苏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浙江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顾问。

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

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

汪静之早年求学于屯溪茶务学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是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

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

1926年秋在芜湖一所中学执教,10月,经郭沫若介绍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报》特刊编辑兼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庆、汕头、杭州、青岛任中学文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

汪静之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并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

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

过伊家门外诗歌鉴赏

过伊家门外诗歌鉴赏

《过伊家门外》是湖畔诗人汪静之于1922年1月8日创作的一首短诗。

这首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自由恋爱的矛盾心理。

首先,诗歌的标题“过伊家门外”就充满了故事性和暗示性。

它暗示了诗人可能曾在伊人家门外徘徊、思考、犹豫,甚至可能有过情感的纠葛和挣扎。

这种暗示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张力。

在诗中,“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勇敢和执着。

诗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向意中人表达自己的爱恋感情。

这种勇敢和执着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炽烈和追求自由恋爱的坚定信念。

然而,诗人在“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的同时,也感到了“欣慰而胆寒”。

这“欣慰”是因为诗人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够与意中人有所接触和交流;而“胆寒”则反映了诗人对封建礼教和社会舆论的顾虑和压力。

这种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期进步青年追求自由恋爱被扭曲了的矛盾心态。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语言,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这种质朴和自然使得诗歌更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过伊家门外》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内涵的诗歌,它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自由恋爱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五四时期进步青年的时代特点和思想情感。

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

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

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1922年12月26日。

远在大洋彼岸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收到尚在清华求学的梁实秋所寄国内新出版的各种诗集和杂志后,在讨论他之《红烛》出版和国内诗坛状况等诸多内容的复信中,认为汪静之的“《蕙的风》只可以挂在‘一师校第二厕所’底墙上给没带草纸的人救急”。

闻一多果断地说,“实秋!便是我也要骂他诲淫”。

闻一多接着说,“与其作有情感的这样的诗,不如作没情感的《未来之花园》”(按:《未来之花园》是徐玉诺诗集《将来之花园》之误)。

闻一多还解释说,“但我并不是骂他诲淫,我骂他只诲淫而元诗。

淫不是不可诲的,淫不是必待诲而后有的。

作诗是作诗,没有诗而只有淫,自然是批评家所不许的”。

在汪静之165首的《蕙的风》中,闻一多只肯定其中2首诗作。

他说:“全集中除你已加圈的《谢绝》外,我还要加一个圈在《尽是》上。

”大概闻一多因其飘零海外感同身受的原因,他在信中还抄录该诗两行,即“尽是失路的鸦儿,/彷徨于灰色的黄昏”。

虽然如此,但他好像并不特别欣赏该诗,因为接着的评价仅是“颇有意致,薄有意致”。

《蕙的风》大多是汪静之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写给四位恋人即符竹因、曹诚英、傅慧贞和丁德贞的诗集。

其中最多者,是写给最后成为他妻子符竹因的情诗。

该诗集虽然由当时文化名人胡适写序,并由周作人题写书名,但闻一多并不认同其价值。

就在复信梁实秋三个月之后的1923年3月25日,他给其弟闻家驷信中又说,汪静之“《蕙的风》实秋曾寄我一本。

这本诗不是诗。

描写恋爱是合法的,只看艺术手腕如何”,“有了实秋的艺术,才有《创造》第四期中载的那样令人沉醉的情诗。

汪静之本不配作诗,他偏要妄动手,所以弄出那样粗劣的玩艺儿来”。

我们承认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内容和诗艺定位有刻薄或极端之嫌,但他这种理念,在当时国内文坛就有同调。

梁实秋自不必说,因为无论艺术观抑或行为准则,当时的他们都极为一致。

和闻一多相同理念者,还有当时在东南大学求学的胡梦华。

汪静之

汪静之

汪静之的作品
汪静之(1902-1996),出版的诗集有《蕙的风》(1922)、《寂寞的国》(1927)、《诗二十一首》、《伊底眼》、(1958)等。

他还有短篇小说集《父与女》、长篇小说《翠央及其夫的故事》等。

除了诗歌、小说创作外,汪静之在文学研究也有所建树:1924年出版了《诗歌原理》、1928年出版了《李社研究》,1936年出版了《作家的条件》,这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著作展现了作为学者的汪静之的一面,通过这些著作,我们可以更加全地了解汪静之在文坛上的努力与贡献。

朱自清在汪静之的《作家的条件·代序》中说:“你以作家为主,来贯串那些散碎的材料,确是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汪静之的文学研究在当时的确如朱自清所说的“确是推陈
出新,别开生面。


蕙的风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寂寞的国。

蕙的风诗歌鉴赏

蕙的风诗歌鉴赏

蕙的风诗歌鉴赏
《蕙的风》是汪静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写于1921年9月3日。

这首诗歌采用象征手法,以花与蝶儿的形象,象征相爱的青年男女对于恋爱的强烈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四节,第一节用设问点题,引导读者跟随诗人去寻觅那温馨的花风。

第二节正面写被深锁在园中的花满怀幽怨,但锁不住的幽香飘出园外招引她所爱的蝶。

第三节写蝶为蕙花风所陶醉,寻找他所爱的蕙花。

第四节写蝶寻不到被禁锢的花,在幽香的风里痴迷,却又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诗人运用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深化了这首诗的内涵。

诗中表达了当时中国青年为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了“五四”时代青年争取恋爱自由的共同心声。

诗歌的风格清新、纯朴、自然,表现形式活泼自由,句式长短不一,韵律节奏随意,但又有诗意浓郁的意境,完全脱离了旧体诗形式的自由诗。

总的来说,《蕙的风》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充分展现了汪静之的才华和他对于“五四”时代青年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关注。

【拓展阅读】类文阅读汪静之《疑问》

【拓展阅读】类文阅读汪静之《疑问》

小鸟怎么会唱歌呢? 妈妈怎么不教我唱歌呢? 啊!我也要唱啊!
Hale Waihona Puke 拓展阅读花儿怎么那么鲜艳可爱呢 ? 我怎么不和他一样呢? 啊!我也要开得像花啊!
整首诗连续三个疑问,抓住了孩 子们耳熟能详的事物特点进行描 述,充满童真童趣,表达美好的 愿望。
再见
《疑问》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疑问 汪静之
蝴蝶怎么会飞呢? 我怎么不能够呢? 啊!我也要飞啊!
《疑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 是汪静之(1902~1996),安徽 绩溪人。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以儿童的视觉发出疑问,天真 可爱,充满童趣。
拓展阅读
“小鸟怎么会唱歌呢?”疑问的语 气,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表达自 己也想唱歌的愿望,充满温馨。

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

将要披在伊底额上看见了。
我心儿慌急, 夜风吹开我衣裳。
尽情落下我底眼泪,
给伊们随水流去; 明天流经伊底门前时,
月儿光光了,
这使我失望了。 伊被荆棘挂住伊底衣了。我垂 着头儿, 噙着泪珠,
值伊在那儿浣衣,
伊于是可以看见, 我底泪可以滴上伊底心了。
诗歌鉴赏:

诗中表现的青年男女真挚相爱的决心,就像那清彻 的溪水,“青山关不住,毕竟东流去”。全诗以焦 急的等待为线索,表现出爱心的炽烈,以溪水传递 情意而作别样的两心台,表现出爱心的执著坚定。
被拒绝者底墓歌
他死了,人把他葬在山里, 在墓上开放烂漫的花;
连他底幽恨葬在一起。 小山底脚下,靠着衰林, 春风吹送出迷人的幽香, 他不能忘情的姑娘会重新 诱上。 等她姗姗地步来撷花的时 候,
是他底坟儿,低低的。
他底爱情未曾死;
也有春风在墓头吹来荡去。 花刺儿已把她底裙裳钩住 了。 只是那无情的樵女们 清丽的歌声,却总隔着林 呵,他将钩住不放, 儿的。 等她业已懊恼了。

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比喻贴切,诗人在三节诗 中分别将姑娘比作清溪里、温泉 里、荷塘里的水,富于诗情的意 境。
以雁来雁去、灵秀传情的眼睛和乌 黑寓意的头发等具象,将恋爱者的 心理体验表现得既有起伏变化,又 有活泼生动的形象性。

月光
月光撒满了山野, 我在树荫下的草地上, 踯躅,徘徊,延伫; 我数数往还于伊底来路, 想着飞蓬的发儿, 双手褰着裳儿, 踏过茂草, 将月光也踏碎了。 我跑到溪边, 睁大我底眼眶,

汪静之诗歌《无题曲》原文及赏析

汪静之诗歌《无题曲》原文及赏析

汪静之诗歌《无题曲》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静之诗歌《无题曲》原文及赏析【导语】:《无题曲汪静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悲哀是无边的天空,快乐是满天的星星。

湖畔风景蕙的风——汪静之致胡适札

湖畔风景蕙的风——汪静之致胡适札

竞拍 , 虽然我尚未见到信的模 样, 更没想 到这 是一封如此有趣的信。 最终以起价的若干倍拿 下, 不啻清风 入怀。 日, 兄遂亲自驾车到郊 明 杜 区的一家 小书店将信取 回, 当晚 , 赶到我 的画
室, 我们 一 同分 享 。 虽 然 我 很 早 就 听 闻 汪 静之 的 大 名 , 知 道 也
是这样写的:
适之先生:
悲哀的青年》 母亲》 、《 两首, 周先 由 生寄登 新青年》 。 了

汪静之的这封信用我们安徽的土话来说, 就是拐弯抹角地请求 “ 胡导师” 为他修改诗稿, 并给他即将出版的诗集 《 蕙的风》作序。 他 在信 中首先 透 露了周 、 叶二先 生 传来 的消息,因此说 “ 我所 以知道你并不是不肯做 了”。 ——如此聪慧的小老 乡, 胡先生岂能不喜
正在香港参加一个关于张爱 玲的活动, 有一些
张的遗物 正在展出。 于是 , 我将 汪的信复印一 份快寄给 他, 并请 教信中所及相 关问题。 很快 就收到了他t月廿八 日写的回信: 关于兄所购得之汪静之致胡适一函, 拙
香翁说, 某年我参加在杭州图 书馆召开的 “ ’来了 徽籍名 旁边有 徽学 , 很多 流。 人说, 汪
我逼着家里给我的未婚妻进高小学校 去, 但我家里 今年竟没有介供给我了 所以 ! 我 的求学问题更其恐慌。 有一位好朋友修人 ( 浙
江人) 自己 ,( 他 说 我没有 向他先开口 他下半 )
年可以 供给我几十元学费。 然而我这上半年 的经济是如何 困 难呀j 所以我要赶快把那诗
胡适 (81 92 ) 原名嗣 , 19 ̄I6年 , 学
你做! i !
早期参 加北伐战争 、 日战争 , 军中 抗 在 任编纂国文教官, 曾任 上海建设大学 ,

新月诗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新月诗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新月诗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新月诗派指出,创造社受到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显示出西欧“白银时代”文学的特征。

他们把写实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创作方法。

新月派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它将文学与生活、社会、政治密切结合,强调诗歌的战斗性、政治性和进步性,诗歌内容注重描写工农兵的生活、斗争和理想,形式上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追求“含蓄而不晦涩,精炼而不纤巧,通俗而不浅露”的艺术效果。

汪静之(1904—— 1942),湖南人。

出版了《血与土》《湖畔》《江上》等诗集。

汪静之主张诗歌要表现现实的真实,并把这一点放在首位,认为这是诗歌和散文取得平衡的最可靠的保证。

汪静之还提出:诗人应该“用全副精力来做一个大事业家,而不是哲学家或美学家”,指出诗歌所负有的“教育民众”的使命。

与汪静之同时,穆木天(1903—— 1982),广东番禺人,也发表了《呐喊》《为奴隶的母亲》《花儿与少女》等诗集。

穆木天的诗歌以揭露社会黑暗、控诉社会罪恶为主题。

穆木天(1903—— 1982),浙江杭州人。

出版了《饿》《北极星》《未名集》等诗集。

穆木天是一位富于幻想的诗人。

他曾说:“我是大自然的儿子,从石缝里蹦出来的;山,是我的兄弟。

海是我的母亲……”(《饿》)从幻想中萌发出了激情。

穆木天的创作思想带有空想的色彩。

新月派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鲜明的艺术主张。

早期新月派成员主张诗歌创作“不仅是宣传的武器,并且是鼓动的号角”,“要写大众的心声”。

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

闻一多在《死水》序言中提出“诗人的天职是要他的作品给人家看”。

在《我的诗生活》中,闻一多说:“诗就是抗战,就是打倒恶魔,就是打倒新旧势力,就是要替青年呐喊,就是使人家精神上起变化,起共鸣,就是叫大家看了诗觉得好像打了一针兴奋剂。

”徐志摩在《诗刊》上发表《诗刊》一个紧急通信,指出:“我们在大时代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我的态度是——永远地做一个战士。

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时间是一把剪刀,生命是一匹锦绮;一节一节剪去,等到剪完的时候,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时间是一根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一朵一朵地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阅读理解答案一.一把剪刀一匹锦绮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一根铁鞭一树繁花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二.人生原来是美妙的,惋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挫折。

三.当时艰苦境况苦闷四.暗指当时的黑暗、冷酷的现实。

二.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作文略试题分析:汪静之的这首诗,把时间比作“一把剪刀”“一根铁鞭”。

“剪刀”的功用是把完整的剪破裂,“铁鞭”的功用是实施击打策挞,这两个比方意象与前人的感于时伤其逝不同,它向人们昭示了时间的残酷性!这个意象鲜亮而又深刻。

之后用“锦绮”“繁花”比方生命。

“锦绮”“繁花”是生命的美妙本质的传真写照,但诗人的用意却是让生命与时间发生联系,构成对比,让时间这把剪刀将生命的“锦绮”无情地“一节一节地剪去”,让时间这根铁鞭将生命的“繁花”残忍地“一朵一朵地击落”。

正如“马蹄踏倒鲜花,鲜花照旧抱住马蹄狂吻”——鲜花是为马蹄生的,“锦绮”和“繁花”,是为“剪刀”和“铁鞭”而设置的施虐对象,把生命比方得越加瑰丽,被糟蹋的生命就显得越加惋惜,糟蹋生命的时间也就越加可恶!生命多么美妙,时间又何其无情!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立意:珍惜时间、喜爱生命。

点评:话题作文文体选择自由、立意多向发散、选材范围宽广,给考生供应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

但是,令不少考生感到麻烦的是:话题涵盖范围太宽泛了,怎样选取最利于自己的角度切入话题,拟出一个较新奇的题目呢?这里谈几种尝试方法:一是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详细。

汪静之的《星》赏析

汪静之的《星》赏析

汪静之的《星》赏析汪静之的《星》赏析: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盘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

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酌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第一节的前四行,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

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

以下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

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

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

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

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

湖畔诗社汪静之

湖畔诗社汪静之

2017.648COLUMN专栏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在杭州大学读中文系时,就狂热地爱上诗歌,几乎阅尽中外著名诗集。

当时我就知道,在西湖边诞生了我国“五四”以来最早的第一个诗歌团体——“湖畔诗社”。

由当时就读于“浙江两级师范”(后为杭州高级中学)的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等四个人自发组织。

当时,我从图书馆借来了我国第一本白话爱情诗集——汪静之《蕙的风》,认真拜读。

读后,大有惊世骇俗之感。

怎么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可以这样直抒胸臆,对心仪的姑娘如此狂热地表白爱情的追求?可在我读书的那个“革命年代”,爱情是属“资产”或“小资”的感情。

同学之间即使有爱慕之情,绝对不会直白地说:“我爱你!”而是隐讳曲折地表达:“让我们在共同学习战斗中建立同志般的友谊吧。

”即便如我这样的“叛逆者”,胆敢写爱情诗,也只能偷偷地写在日记上,悄悄塞在女同学的书包或饭碗里,怎么可以如《蕙的风》那样毫无顾忌、无所遮掩呢?这位汪静之大圣不知是何方来的“情魔”。

也许是因缘际会,“文革”结束刚不久,我在主编《西湖》文艺杂志。

一位年轻作者来编辑部告诉我:在城东郊区的望江门外工人宿舍中,来了一个北京退休的老诗人,叫汪静之,恰好是他邻居。

汪静之,不就是《蕙的风》作者吗?曾是我一度崇拜过的爱情诗人哟。

于是,穿过十年的情感荒漠,勾引起我爱的缪斯,我就在一个秋日的下午,骑着自行车越过城东铁轨,到望江门外的工人区去拜访这位汪静之。

乍见面,我有些失望,眼前的诗人绝对不是如同徐志摩那种温文儒雅、风流倜傥的招牌式“诗人”。

眼前是一个矮矮憔悴的小老头,花白头发,小圆脸,眼睛不再明亮,瘪嘴也不善言辞,神情似乎十分木讷。

他,就是写《蕙的风》的爱情诗人吗?怎么与工人区那些在铁轨边敲石子、捡煤核的老头毫无二致。

开头的谈话极为平淡。

他只是简单告诉我:解放后由于冯雪峰的关系,他长期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当编辑,最近才退休到杭州定居。

对“文革”的遭遇,对当时自己的政策没有落实(包括工资、待遇),他只是轻描淡写,没有什么愤懑与埋怨,脸上也没有诗人惯有的那种激动表情。

伊底眼 ——汪静之

伊底眼 ——汪静之

中文名 伊底眼
作 者汪静之
创作时间 1922年6月4日
出 处 《蕙的风》
诗 体新诗
目录
1 诗歌原文
2 诗歌注释
3 诗歌鉴赏
4 作者简介
诗歌原文:
伊底眼①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②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爱情诗中写情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角度。有人写秀美的外貌,有人写悦耳的声音。《伊底眼》则专写眼睛,不过诗人写眼睛不同一般,他一不写它闪动的睫毛,二不写它晶莹的目光。诗人运用四个生动别致的比喻,前三个比喻分别将情人的眼睛比作“温暖的太阳”、“解结的剪刀”、“快乐的钥匙”,它不但温暖了“我”受冻的心,使“我被镣铐的灵魂”得到自由,使“我”快乐得有如住进乐园。这三个比喻表现了爱情给热恋中的青年带来的欢乐。后一个比喻将情人的眼睛比作“忧愁的引火线”,使“我”沉溺在愁海里,反映了失恋给“我”带来的忧愁,且与前面甜蜜的抒情形成反差,更见出这忧愁的痛苦。诗篇由这些比喻展现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复杂的内心活动。
这首诗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全诗四个比喻中作为喻体的太阳、剪刀、钥匙、引火线,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这就使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此外,诗人讲究用词的准确和灵活变化。四节诗中,同是“看”的意思,诗人分别用了“望”、“瞧”、“瞅”、“盯”等动词,既准确地表达了情人眼睛的动作,又使语言显得活泼。在句式运用上,四节诗每节都运用了反诘句,细腻地抒写了爱情带来的欢乐和忧愁,收到了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每节诗句式相同,不但强化了诗情的力度,而且形成了诗歌形式的整饬美,节奏美。《蕙的风》中的诗绝大部分是自由诗。汪静之在1957年新版《蕙的风》所写的《自序》里说:“《蕙的风》多数是自由体,押韵很随意……《寂寞的国》几乎全是格律体,都是有韵的。”诗人从自由体到格律体的转变,不是突然开始的。这首在《蕙的风》中 写作时间稍后的诗篇,就显露了诗人对诗的格律化的追求。

湖畔诗人名词解释

湖畔诗人名词解释

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他们的诗作中的词句赞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抒发缠绵的爱情、歌颂纯真的友谊,多带有清新自然、青春亮丽、富有哲理的特点。

也指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一个与前者有着一定相似性的诗派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四人,是中国20年代新诗一团体。

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同年五月出版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后1927年出版《寂寞的国》。

1923年出版诗歌集《春的歌集》。

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内容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赞美友情、爱情的纯真,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幸福爱情的憧憬,展现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朱自清称他们是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年轻人,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

他们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

湖畔派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受周作人所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的小诗也曾风行一时。

其中,冰心的《繁星》、《春水》两集和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影响较大。

稍后于"湖畔诗人"出现的浅草-沉钟社成员之一冯至,是现代诗坛的又一重要抒情诗人。

他的诗采取半格律体诗的形式,具有一种整饬、节制的美。

其诗意象明净简约,于平易淡泊之中蕴含激情,并富于哲理性。

20年代他即以《昨日之歌》一集获得了鲁迅给予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评价。

40年代,他更进一步探索诗艺,写出了更具开创意义的《十四行集》。

英国流派流派简介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

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

伊底眼···汪静之-粤教版中国现代诗歌选读教案

伊底眼···汪静之-粤教版中国现代诗歌选读教案

伊底眼···汪静之-粤教版中国现代诗歌选读教案前言《伊底眼》是著名诗人汪静之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这首诗歌以鲜明的意象和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

这篇教案将基于粤教版中国现代诗歌选读教材,对这首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供相应的课堂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欣赏这首诗歌。

阅读分析诗歌内容伊底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呜呼!病榻前,惟有泪千行。

此诗从传统的“庐山真面目”入手,通过描摹庐山的特点,引出人们在面对困境或者危险时的坚定和勇敢。

首先,作者以庐山的形象来简洁地表现世界的复杂;其次,通过形象隐喻,暗示人们在面对收获与失落、求得与牺牲、荣誉与羞耻等不同处境时的坚韧和勇气;最后,靠“泪万行”衬托出情感高涨的氛围,从而突出该诗体现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分析主题灵感来源于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及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汪静之在诗中融合两者之意,在面对世事运转不已、守旧与变革交替、困境与坚韧相交的当代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人类的坚强意志和意义纵深的生命情感。

诗歌手法此诗借用了诗经“祭鱼之诗”的比兴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对庐山与人生的对比,突出了庐山的真面目不仅仅是靠近庐山的人能够看到的。

作者用简洁独特的语言和文学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庐山的真面目,并将其与人生相互映照;诗歌的最后两句“呜呼!病榻前,惟有泪千行”通过郁结恐惧,暴露出人性深处的真感情。

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结构。

2.理解并欣赏汪静之《伊底眼》一诗。

3.了解比喻手法在现代诗歌中的应用。

4.学习抒发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1.了解比喻手法的应用。

2.理解《伊底眼》一诗的内容和主题。

3.学习如何利用语言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把握《伊底眼》一诗的情感要素。

汪静之情诗三首赏析.doc

汪静之情诗三首赏析.doc

汪静之情诗三首赏析题B的小影B呀!我仿佛当面会着你。

我问你是谁,你怎的不说你是你?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四个眼睛两条视线——整整对了半天——你也无言,我也无言。

你底神韵仍是泰然,眼睛仍是晶莹的,你耳后隐隐的丝丝发儿,像要飞舞似的。

一切你所有的,早已印在我底脑里了,这十机械的照片,又那替得我脑中的小影那样好!1920.5.6于徽州屯溪不能从命我没有崇敬,我没有信仰,但我拜服妍丽的你!我把你当作上帝一样,求你收我做奴隶。

我素不屈服,我向不折腰,但我投降在你的脚下!我对着你给我的信祷告,你的信是我的十字架。

你可以把我做书童,你可以把我做小婢,我必定竭诚尽忠,我件件甘心愿意。

但是,我亲爱的芷丽,只有一件,只有一件不行!你若要令我不再爱你,我绝对不能从命!1922年冬.杭。

赠蒃漪芷丽闲立在栏杆内,莲花那般亭亭。

心性儿海棠般娇,品格儿水仙般清。

丝发儿蓬头,胜似轻云的松松。

微微低脸沉吟——一朵含羞的白芙蓉。

山巅的积雪一样纯浩,风中的落花一样轻盈。

全个人儿都素雅,宛如明月化成。

频送水一样的眼波。

软融了我的心灵。

丑的人间竟有美的你,我为你的美而生!1923年初夏,杭。

汪静之等“湖畔”待人的稚气而坦率的爱情诗,在“五四”时期的文坛上曾大放光彩。

它们点燃了千千万万少男少女青春的火焰,表现了他们纯洁的感情,美好的追求;向腐朽的封建礼教作出了大胆的挑战!这几位诗人中,汪静之的声誉更隆,一时之间,成了爱之歌的代表者。

他1922年出版的诗集《蕙的风》,拨动了广大青年的心弦,赢得了他们的共鸣,也激起了封建遗老遗少的惶恐不安,遭到他们的诋毁谩骂。

首先起来攻击这本诗集的,是当时被守旧派把持的东南大学学生胡梦华。

他在《读了蕙的风以后》和《蕙的风与道德问题》等文章中写道:……像什么‘梅花姐妹们呵,怎还不开放自由花?懦怯怕谁呢?’‘娇艳的春色映进灵隐寺,和尚们压死了的爱情,于今压不住而沸腾了:侮煞不该出家啊!’‘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这些句子,做的有多么轻薄,多么堕落!是有意的挑拨人们的肉欲呀?还是自己兽性的冲动之表现呀?”“不可以一定说他是替淫业作广告,但却有故意公布自己兽性冲动和挑拨人们不道德行为之嫌疑。

伊底眼诗歌鉴赏

伊底眼诗歌鉴赏

伊底眼诗歌鉴赏
《伊底眼》是湖畔诗人汪静之于1922年6月4日创作的一首爱情诗。

这首诗三行一节,分四节,用四种比喻以“伊底眼”为中心展开描写。

前三节分别用太阳、剪刀、钥匙来形容钟爱的眼睛使人快乐的魅力,末节则用忧愁的引火线为喻说明其使人烦恼的魅力。

这首诗如风激湖水,波浪起伏,层层推进,显示出爱的魅力,也显示出诗的魅力。

以下是对《伊底眼》的鉴赏:
比喻的运用:汪静之在《伊底眼》中运用了多种比喻,以太阳、剪刀、钥匙和忧愁的引火线四种形象来描绘“伊底眼”的魅力。

这些比喻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生动地展现了“伊底眼”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烦恼。

情感的表达:诗中前三节通过比喻描绘出“伊底眼”带来的快乐和魅力,而末节则以忧愁的引火线为喻,暗示了“伊底眼”带来的烦恼和压力。

这种情感的转折和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感受和体验。

诗的节奏感:这首诗以三行一节的格式呈现,每节之间
有明显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而且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

语言的简洁明了:汪静之在《伊底眼》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易懂、易于理解。

同时,这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伊底眼》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爱情诗,通过比喻、情感表达、节奏感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巧妙处理,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

汪静之简介及作品1993年,汪静之已经过了90高龄,早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写了一份“实话实说”的关于自己的小传,最后总结说“我在解放前,都靠不谈政治,明哲保身,苟全性命,一世平安,没有受过政治上的灾祸”。

“苟全性命”云云让人觉得心酸,“明哲保身”云云让人觉得遗憾。

这话由一个世纪老人说出,让人心灵震撼。

“一世平安”云云是汪静之对这个世界的善言,因为他并非一世平安,生逢乱世,他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做了许多违背诗人天性的事,甚至是有损人格的事,虽然不谈政治,但在泛政治环境里,他不得不与政治周旋。

早在21岁时,还是学生的他由于父亲破产,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生活,旋即辍学,被迫离开花都杭州,到武汉去做中学教师,但很快连这个饭碗都丢掉。

1926年,为了得到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这个职位(郭沫若介绍的),他不得不加入了国民党。

1927年,宁汉分流时,他总算脱党。

但是,1938年4月,他“拖儿带女一家五口逃难到武汉”,生活受到威胁,由于武汉形势不稳,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在谋划迁都重庆,连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都没办法帮他找到工作,只好南下广州,“饥不择食”地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任教,翌年还因为“无法另谋职业,为了保持饭碗,只好被迫加入国民党”。

1929年底,他仅仅因为介绍夏衍到建设大学代上“世界文学思潮”课,而被军警搜捕,靠跳窗逃脱。

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到处兼课,胜利之后,还得靠与人合伙开小馆子维持生计。

1954年8月,他由正式编辑改为特约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停发了他的工资。

直到1956年5月,他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但工资非常低,哪够让一大家子人吃饱饭;为此,他曾以几乎是乞食者的口吻给当时的作协领导写信,一面“感谢党的救济培养”,一面求助说“望给我大力支援,给我最低必须的创作条件”。

其实,当时,只要他愿意去教书,生活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但他愿意过比教书更清苦的生活,愿意为自己写作的雄心而吃苦(1957年12月26日给作协办公室的信和1958年3月11日给邵荃麟、刘白羽和郭小川的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静之早年求学于屯溪茶务学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是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雷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

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

1926年秋在芜湖一所中学执教,10月,经郭沫若介绍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报》特刊编辑兼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庆、汕头、杭州、青岛任中学文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

汪静之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yù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并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

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

“《蕙的风》的内容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的出版,无疑是向旧社会道德投下了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

还发表了当时歌颂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首新诗《天亮之前》。

为“新的太阳升起”而欢欣鼓舞,尽情讴歌。

《蕙的风》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死别》
我死后你把我葬在山之阴,山之阴是阴凉而寂寥;我要静静地睡在这里,我不要太阳光的照耀。

你不要种梅花在我的坟旁,梅花会带来春天的消息;我愿永远忘了艳丽的春天,它会使我墓中人流涕。

你不要种牡丹在我的坟前,牡丹花是那样妩媚轻盈;我埋在地下的骷髅,也要为它辗转反侧,不得安宁。

你不要种石榴在我的墓后,榴花的殷红有如火焰;我已经变成化石的死骸,也要因它而复燃。

当秋天来了,你不需去洒扫,让秋叶坠落纷纷;
我愿一年年的秋叶积压在坟上,把我埋掩的深深。

你莫为我悲啼,那会使我想起生前你我恩爱的年岁;冷落的沉寂的墓底的枯骨,要为了回忆而粉碎!《伊底眼》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昵?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
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
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
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