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代汉语的同义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词义引申构成同义词:
⑴本义是同义词:
束,缚也. 桥,水梁也. 又如年\岁
⑵引申义是同义词:
职---本义为记\识----职责----主管\职掌 主---灯中火主---一家之主----主管\主持
5、汉语词汇复音化形成同义词:
征 \伐\讨----征伐\征讨\讨伐 永\悠\远----永远\悠远 恐\惧\耸---恐惧\耸惧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四 同义词的辨析 1、词义上的差别:
⑴概念上的差别:
牙--齿:《说文》:“牙,壮齿也.” 坐---跪---跽
⑵意义轻重程度不同:
饥----饿 疾----病 离---别 “近曰离,远曰别。” 行\趋\走
2、使用上的差别:
⑴适用对象、侧重方式的不同: 肥---胖 招---召 恭---敬 “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 害。”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中间做着一个胖和尚。”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臣尝被尚书召问。”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练习:
辨析:走---奔---亡 老翁逾墙走。《石壕吏》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视---见---望---眺---观----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登高眺远。 送之至湖口,得观所谓石钟者。 纤微皆审谓之察。
4、互文
《淮南子》:“内不惭于国家,外不愧于诸 侯.” 《吕氏春秋》:“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 之主,不阿一人.” 《盐铁论》:“说西施之美无益于容,道尧舜 之德无益于治.”
三 同义词形成的途径
1、同源同义词: 不同形体的字,语音和意义相同或相近, 有共同来源,就是同源同义词。
2﹑同训:
《说文》:“扶,佐也。” “辅,佐也。” 《说文》:“省,视也。” “相,视也。” 《战国策· 中山策》高诱注:“丽,美也。” 《淮南子· 说林训》高诱注:“佳,美也。”
3 ﹑同义递训:
《淮南子· 本经训》高诱注:“变,更也。” 《说文》:“更,改也。” 《国语· 鲁语下》韦昭注:“改,易也。” 《淮南子· 修务训》高诱注:“易,革也。” 变,更,改,易,革递相为训. 《说文》:“遭,遇也,” “遇,逢也。” 遭,遇,逢递相为训.
吐--唾(透母) 软--弱(日母) 逋(帮母)--亡(明母) 命--令(耕韵) 夜--夕(铎韵) 斯(之韵)--析(锡韵) 陟--登(端母,职韵)
逋-----亡
斯------析
陟-----登
“逋窜于晋.” 《左传· 哀公十六年》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诗· 陈风· 墓门》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诗· 齐风· 南山》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诗经》
⑵语法功能不同: 耻---辱:
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耻”常用为意动用法,“辱”常用为使动 用法. 畏---惧: 如:“犹百兽之畏虎也.” “君子不忧不惧.”
3、表达色彩的差异:
妇----媪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老妇不能。” 妇中性词,媪褒义词。 侵----伐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侵是贬义词,伐是褒义词。 杀---诛---弑 “杀”是中性,“诛” 褒义词。“弑” 贬义词。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尔。”
同古 义代 词汉 语 的
一
定义: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我们研究的同义词实际上是指词义 有同有异的近义词. ★同义词一般应词性相同.
二 确定同义词的依据 1﹑ 互训.
如《说文》中的: 饥,饿也. 饿,饥也. 更,改也. 改,更也. 呻,吟也. 吟,呻也. 逃,亡也. 亡,逃也. 极,栋也. 栋,极也. 歌,詠也. 詠, 歌也.
2、方言与通语并用:
“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 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菟,自关东 西或谓之伯都.” --《方言》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 文》 “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笔,秦谓之笔, 从聿竹.” --《说文》
3、古今并存:
后---君 《尔雅· 释诂》:“后,君也.” 如: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离骚》 逖----远 《说文》:“逖,远也.” “逖矣,西土之人.” ---《尚书· 牧誓》
说明下列词语的本义: 寘彼周行。《诗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乱石穿空,惊(驚)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 《赤壁怀古》 然犹防川。 《左传》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 引领北望。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