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事证据排除原则开题报告修改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民事证据排除原则
专业法学
学习中心xxx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年月日
浅析民事证据排除原则
一、文献综述
非法证据排除指的足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到的,则就失去了被接受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资格,也就不具有可采性。
学者对非法证据的捧除规则是否能适用民事诉讼—直没有定论,争论的焦点主要表现在程序合法和实体正义的冲突上。
在民事诉讼中这种非法证据极有可能是解决案件的关键证据,甚至是解决案件的唯一证据,此时如果排除适用就会带来实体的不公正,但是如果适用往往又带来程序上的瑕疵。
但如果对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和违反法律禁止规定的方法获取的证据仍予采用,虽然可以为某些个案获得实质真实提供便利。
但却是以牺牲程序的正当性和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为代价的。
这必然将鼓励人们为了赢得诉讼而不惜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这不利于国家权力的实现。
姚鹭论述了建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以下价值:1.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以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2.体现了程序的人权保障价值的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3.体现了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4.维护了诉讼程序自身的文明性和纯洁性;5.有利于抑制非法证据的采集。
从1992年起我国出台了第一个排除未经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的证据作为定案依据开始,我国对于证据排除的重视已经逐步提高。
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对于证据的排除往往是从证据是否具有合法性这一角度出发,一般谈到证据的排除直接想到的就是对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而且对于何为非法证据还没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认识。
导致实践中法官对于决定证据的可采性问题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适用上比较混乱。
武守群论述了我国的民诉证据排除规则不仅可以借鉴国外如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先进经验另外还可以参考刑事诉讼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
对于证据资料的证据能力,英美法系创设发达的证据规则体系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而大陆法系则主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近年来两大法系也逐渐形成互补交融的状态。
作为证据内在的本质属性,相关性和可采性是为各国证据法所认同的,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更为明显,而我国,证据资料只要具有相关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就认为其具有证据能力,而不去判断其关联度的强弱,对于合法性也仅仅从取得方式、是否有损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有限的限制。
樊崇义论述了我国法律制度也是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现在的状况,总的来说,一个制度得以存活到现在必然也有它的理由,因此切不能砍掉自己现有的体制完全去照搬英美或者大陆法系得证据
排除制度。
在确定排除范围时,应该从排除规则本身设定的理念和特点出发对我园民诉的排除规则进行定义。
一个良好的诉讼规则追求的应该是整个诉讼体制运行的过程中对一切参与诉讼的上题实现公平和正义而决不仅仅是单个诉讼主体公平正义要求的满足,因此它是相对公正的。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关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导致在审判实践中的操作性困难。
邓蔺认为,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在借鉴两大法系非法证据捧除规则的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为立足点,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首先,应当改变现行对非法证据持除规则立法层级较低的现状,将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一项证据法上的基本制度予以规定,从而体现出改制度在程序法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其次,借鉴国外的做法对非法证据采取宽容的态度。
我国立法不应将非法证据一概否决,在实践中可以引入利益衡量规则,即将非法取证行为所要保护的合法权益,与非法取证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损害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哪种利益值得保护,最终确定是否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再次,法律明确规定一些非法证据的具体情形,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等模糊的用语予以明确,使相关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将“重大违法”作为排除非法证据的标准,具体而言如对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否属于重大违法可以从行为人主观的过错程度、证据获取行为的情节、性质以及行为对当事人所产生的后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二、论文提纲
一、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与发展情况
(一)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
(二)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情况
二、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一)完全的证据排除原则
(二)限制性或部分证据排除原则
三、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二)规范作用体现不明显
(三)规则覆盖不全面
(四)规则存在不合理性
四、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非法证据例外规定设置不科学
(二)几种特殊证据处置得不恰当
(三)合法证据确定原则不明确
五、完善我国民事证据排除原则的措施
(一)不正当取得证据的排除原则
(二)传闻证据的排除原则
(三)意见证据和品格证据的排除原则
(四)相识证据的排除原则
(五)建立证人作证宣誓原则
(六)建立法官自由裁量权原则
六、结语
三、参考文献
1.姚鹭,浅议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周口师范学报,2005(3),
2.房文翠,丁海湖,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中国法学,2002(4)
3.张永泉,论我国诉讼中的证据捧除与证据禁止,政法学刊,2001(6)
4.程春华,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5.樊崇义,证据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6.何家弘,新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7.田平安,民事诉讼证据初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8.武守群,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捧除规删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
9.邓蔺,刍议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法理分析,中国法院网,2009
10.汤维,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捧除规则刍议,法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