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教育研究院王丽琴的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2013.4)
教育观察研究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教育观察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将以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为例,分析教育观察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1. 观察对象: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
2. 观察方法: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研究者以听课者的身份参与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氛围等进行观察。
3.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归纳、比较、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1)课堂导入:教师以“动物王国”为主题,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课堂互动:教师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1)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
(2)学习兴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认真。
(3)学习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较好,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较高。
3. 课堂氛围分析(1)课堂纪律:课堂纪律良好,学生能够遵守课堂规则,保持安静听讲。
(2)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和谐。
(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四、结论与启示1. 结论通过本次教育观察研究,发现该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在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氛围等方面表现良好。
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效果显著;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教育类研究案例分析(2篇)
第1篇案例一: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背景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颠倒过来。
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PPT等形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实践和拓展。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二、案例分析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3. 研究结果(1)实验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实验组学生在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表现更佳,说明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家长和教师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4. 结论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
三、启示1.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一、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家乡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心理、生活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二、案例分析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提供政策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3. 研究结果(1)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基于有效教学的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五、课堂观察的要求
5、要有相应准备,反对“只重听课数量,不 重听课质量”任务化做法。 6、要比较全面了解本节课的前后关系,不能 随心所欲地听课。 严格地说:领导或跨专业老师的听课不能算作 真正的课堂观察,仅能从教育学、学习心理学、 教学常规、教学技能等等方面提出建议。真正 的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需要在专业教师之间进 行。但我们仍提倡跨学科听课,即可从教学共 性的方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丰富知识。
主要特点:将所要研究的课堂问题具体化为一个个观 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 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对 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 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 依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1、课堂观察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 方地位平等,是学术探讨活动,是非奖惩性的。 2、课堂观察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 自己或者帮助同伴专业发展,是发展性的。 3、课堂观察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改 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是建设性的。 4、课堂观察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共同探讨,观察的 收益是双向的,是互惠性的。
(2)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学、达成 学生学习,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 标; 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 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 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 “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维度二:教师导学——关注教师怎么导?导得 怎样?是否有效? (1)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 进者。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 式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导”的水 平。教师能否用精练、幽默、富有激情的语言 与技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释疑 解难、概括总结、理解内化、巩固记忆。
课堂观察:课例研修课程的基石与亮色
(十 三 )反 思 与 发 展
△58.主 动 收 集 分 析 相 关 信 息 ,不 断 进 行 反 思 ,改 进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59.针 对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中 的 现 实 需 要 与 问 题 ,进 行 探 索 和 研 究
注:加“△”的条目,是笔者认为和课堂观察知能关系密切的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八 )通 识 性 知 识
33.具 有 相 应 的 自 然 科 学 和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知 识 34.了 解 中 国 教 育 基 本 情 况
(九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37.合 理 制 定 小 学 生 个 体 与 集 体 的 教 育 教 学 计 划 △38.合 理 利 用 教 学 资 源 ,科 学 编 写 教 学 方 案 39.合 理 设 计 主 题 鲜 明 、丰 富 多 彩 的 班 级 和 少 先 队 活 动
(二)从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规 律 看,课 堂 观 察 知能水平 与 专 业 发 展 水 平 有 内 在 关 联,且 可 以分步培养
一般而 言,可 以 把 教 师 的 课 堂 观 察 行 为 分成个 体 性 和 团 体 性 两 类. 其 中,前 者 往 往 是教师在 日 常 教 育 教 学 情 境 中 自 发、自 觉 且 独立完成的;后者则 一 般 由 教 研 组、课 题 组 等
课堂观察:课例研修课程的基石与亮色
王丽琴
(上 海 市 浦 东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院 ,200127)
摘 要:课堂 观 察 更 多 被 作 为 一 种 研 究 方 法 引 入 基 础 教 育 范 畴,教师的课堂观察知能亟待得到重视和培养.浦东新区 在 多 年 课 例研究实践基础上,走 向 课 程 化,系 列 的 课 例 研 修 课 程 建 设 均 以 课 堂观察为基石和核心 模 块,凸 显 教 师 课 堂 观 察 知 能 的 培 养,取 得 了 明显的成效.课堂观察成为课例研修课程尤其是校本课例精修工 作 坊 的 亮 色 ,受 到 学 校 的 欢 迎 .
浦东第二批教师数学教研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浦东新区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浦东第二批教师数学教研活动于近日顺利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与。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课堂观摩随后,教研活动进入课堂观摩环节。
全体数学教师观摩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分别展示了《分数的意义》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节课。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分析,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3. 专家讲座活动最后,邀请了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为全体教师做了一场题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评价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2. 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氛围。
3. 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整理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活动总结本次浦东第二批教师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取得了显著成果。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为提高浦东新区数学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具体总结:1. 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课堂观摩环节,教师们认真观摩、分析,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高思考力水平的保持与下降
保持1
探究
下降2
保持2
解释
下降1
下降3
记忆
实例: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 程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7÷3=2 …… 1
Freudenthal研究所的达朗其(Jan de Lange,1996)在 ICME-8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荷兰的一堂课:81名家长出席 学校家长会,每张桌子可坐6人,需要布置多少张桌子?一 类学生具体地摆桌子;第二类学生经历了具体到形式的抽象; 第三类学生套用算式去做。实际上,三类学生中只有第二类 才真正体验到了“数学化”的含义。
2.教学任务的变革
古代→ 教育学 → 心理学
知识 智慧 知识 技能、能力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 认识论
明确知识 默会知识
教学任务的分析
教学水平
探究性理解 解释性理解 接受式 记忆 教学内容 活动式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存在于学科,也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应成为学习内容 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主导取向的接受式 学生自主取向的活动式 教与学的水平: 从一个角度对师生互动情况的简要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教师中心、书 本中心、课堂中心仍然是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学习 活动也紧紧地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人们似乎广泛地 认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是来自教师、书本和 课堂,只有能够言另一种知识,在不经意间忽 视了默会知识学习。学习概念的变化、对默会知识的 关注,将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打破传统的教 师、书本、课堂三中心。让学生学会在多种情境中学 习,这不仅仅是在学校阶段,而且是整个终身学习的 精华所在。
思维(指与教师期望不吻合的思路)而无法控制,想
浦东新区化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浦东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尤为突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浦东新区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于近日组织了一次化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化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推动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地点:浦东新区某中学会议室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伊始,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张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张老师强调了化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希望本次教研活动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
2.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知名化学教育专家、上海市化学特级教师李老师做主题讲座。
李老师以《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1)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2)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挑战;(3)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李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共鸣和思考。
3. 教学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几位优秀化学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多个模块,如“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学基础”等。
分享教师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展示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成果。
4. 互动研讨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有效开展化学学科活动?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教学观摩与反思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优秀化学教师的公开课观摩。
教师教育创新研究中“工作”与“研究”关系的思考(王丽琴)
教师教育创新研究中“工作”与“研究”关系的思考王丽琴两个月的创新基地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工作”与“研究”这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对峙的范畴,常常让我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既感到兴奋,又在艰辛的研究进程中体会到不易。
具体地说,我感到工作与研究在如下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而透过这些区别,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两者间相互补益、相互促进的路径:一、目标:“工作”的目标往往是“做完”、“做好”,而“研究”的目标则往往是“为什么做”、“怎样做”,两者间的差异往往会形成项目研究中团队内部的认识分歧。
如“校本研修”研究小组的多次讨论中,双方研究人员的关注焦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华东师大一方更关注浦东校本研修的真实状况调查、个案访问,教发院一方更关注校本研修的年检实施、管理制度建设。
这样的分歧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形成研究视角的相互补充与研究团队间的相互提醒:一方面在“校本研修”的推进中,“研究”应成为“工作”推进的前提,即,在正式推进某项工作前(如年检),应先研究一番,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怎样做效果最好,然后再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实、做好;反过来,浦东已有的校本研修“工作”是“研究”的重要对象,各种过程性、实践性的素材都为本项目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而且,更好的、更有效率和效益的“工作”应成为“研究”的延展性甚至终结性的目标,即,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应当付诸于浦东校本研修的实际应用,落实在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否则,“研究”便难走出象牙塔,容易成为“为了研究的研究”,而“工作”也容易陷于“摸着石头过河”,难走出机械重复、原地踏步的日常状态。
二、内容:“工作”的内容往往是制定各种程序、发掘各种策略,以达成“做完”、“做好”的工作目标,往往更讲究操作性、实效性;而“研究”的内容往往是以概念为基础,提出各种有说服力、能自圆其说的命题、学说,更讲求学理性、逻辑性。
这方面的分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两种人员的话语方式不同,工作人员往往更喜欢使用“推进”、“路径”等语汇,每份计划、策划书都会高度关注时间节点、具体措施等。
教育研究观察法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观察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本案例以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2. 研究方法:观察法3. 观察工具:观察记录表、录音笔4. 观察指标: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学生参与度、小组合作效果三、观察过程1.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2. 观察地点: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3. 观察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2)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次数、提问次数、完成任务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效果: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英语技能运用情况等,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观察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态度,课堂氛围活跃。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主动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倾听、尊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较高。
在讨论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言次数较多,提问次数也较为频繁。
在完成任务环节,学生们能够认真负责,共同完成任务。
3. 小组合作效果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对英语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完成任务环节,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各项任务。
五、结论1.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观课评课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PPT精品.ppt
指标体系=结构性要素+指标标准
结构性要素是衡量评价指标内容有 效性的重要依据,即反映指标体系在内 容的覆盖上是否周延完整,不重不漏。
指标标准是衡量评价指标程度有效 性的重要依据,即反映指标体系在标准 的把握上是否合理、准确。
观课评课的两个层次:
1、形式学习水平——以学习具体 的东西为主,教学现象分析。
用教材教。教学观:教师主导、学生主 体并重。质量观:有效性、主动性第一。 学生观:相互尊重、平等对话。
观课评课还可从更一般的角度判 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学境界是:
上对? 上好? 上全? 上活? 还是上实。
“上对”是指教师能按照课标、 教材和教参提供的教案,准确完成 教学任务,没有知识性、方法性、 和过程性错误。
“上全”是指教师在课上能兼顾 “三位一体”或学生全面发展的多 种 目标,不仅有知识与技能要求,还 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目前在实施二期课改新教材中这是 一个令教师把握不住的问题。一节课能 否照顾到方方面面,评课标准是否必须 是全面的。
首先要区分课程、学科与课的关 系。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 的全部。学校开设各门学科从不同领 域、不同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 长元素。
与相对评价对应的是名次,用常模参 照测验获得。
考试内容 试题要求 结果显示
准则参 内容与目标 照测验 一一对应 提供达标度
常模参 敏感指标 照测验 提供名次
难度随目标 而定
能反映达标 情况
难度适中区分 能反映相对
度好
位置
前置性 形成性 总结性
准则参照 摸底考试 单元测验 期末考试
测验
毕业会考
常模参照 分组测验 学科竞赛 升学考试
观课评课有两种类型:通识性 听课和专业性听课。
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王洁.ppt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三次授课中,教师们的研究 主题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在不同阶段教师对此有 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 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
(参考Grossman, Schoenfeld & Lee 2005)
我们的基本做法
开展教学现状诊断,寻找“现状是”与 “应该是”的差距 将教学教研情况调查作为校本教研的切 入点
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可见,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 程的表达,它更象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 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 互动过程,并最终形成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再反思:从学科角度理解“交流”
►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中,主题是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那么 本课的学科本质表现在哪里? “两位数减两位数”中的难点是“退位减法”,而“位置值” (place value)和“重组”(regrouping)是构成退位减法的核 心要素。正是位置值上数字的权重才会有“退一当十”,而退位后 数字之间重组的多样化才导致了学生的多种算法,有效的交流可以 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数字之间“重组”的方式,体验到“位置值”的 核心作用(尽管这个概念并不在教学中给出)。这是数学角度对本 案例的实质问题的审读。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 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 ——这才是触及学 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资料
1. 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
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
观课评课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共46页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实验小学:研究学习过程 变革评课方式
实验小学:研究学习过程变革评课方式3月10日,风日晴和。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儿童学习的“情智”课堂,实验小学特邀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王丽琴副教授及其“课例研究课程化工坊”团队莅临指导。
在杨林俊校长、顾兴国副校长、赵桂林副校长的带领下,语数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听课、议课。
市小学语文二级名师工作室(实小)成员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两个会场进行,首先进行课堂观察。
听课前,团队的专家对我校听课老师作了简短的培训,指导老师们有意识地转换课堂观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重新观察课堂。
语文会场,小学语文二级名师工作室沈媶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阅读课——《蚕姑娘》。
沈老师带着孩子们畅游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生命成长的神奇。
她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由扶到放,大胆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细微差别,思路开阔,过程清晰;数学会场,宗骞老师执教数学游戏课《因数和倍数》。
宗老师巧妙运用智慧拼图、小猪过河、小小邮递员、快乐大巴、巧解密码锁等游戏环节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于数学游戏中,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了有趣的数学游戏。
孩子们在游戏中拼图摆放、平板答题、传递邮件、排队乘车……忙得不亦乐乎。
在活动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新知,体验了合作的重要性,也分享了自己的快乐。
短暂的午休后,专家团队再次分组与我校老师一起议课。
张娜、赵明艳两位博士以及上海尚德实验学校的一线教研主任邬强波老师参与了语文组的研讨;王丽琴、郑新华两位博士和实小的数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对上午的数学课堂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点评。
两个会场的研讨气氛异常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或对上课环节提出建议,或客观叙述观察个体的课堂情况,或抛出自己的困惑寻求专家的解答……专家们则耐心倾听老师们的问题,专业解读前沿的案例观察方法及其意义,睿智地分析学生个体学习状况以及应对策略。
这种深入到课堂内部对小组合作等学习环节进行观察和剖析的评课方式,引起了老师们的深思。
这次活动是实验小学一次“静悄悄的革命”,大家意识到,课堂上要从关注教师怎么教转变到关注学生怎么去学,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不断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研究品质,充分发挥窗口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自己找寻一双隐形的翅膀
为自己找寻一双隐形的翅膀——与专业成长有约刘冬前段时间听了上海王丽琴老师的关于“以教育写作与专业批注方式相遇,与全新的专业成长有约”的讲座,这个讲座讲的很生动实在,也在向我们指明发展的方向。
讲座内容有四个关键词,分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红烛”还是“树”;教育写作;当“教育写作”与“专业批注”相遇。
结合我们学校即将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我把王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写作和“教育写作”与“专业批注”相遇这三个内容作一下介绍和谈谈我的感受。
关键词一: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在上海浦东新区做了大量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标熟悉程度不高。
2、小学语文兼班主任比例高,影响教学。
3、小学语文专业阅读亟须加强。
4、小学语文专业发展的重心在教学设计。
5、小学语文成长期(5---10)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处于瓶颈中。
王老师也发现在合作研究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给她留下的印象:1、爱听公开课爱追星;2、爱上公开课,磨课过程中特别乖;3不太爱读书,读则偏爱读者体;4怕写,写则偏感性,逻辑性,理性不够。
她对这些现象出现猜测的原因是:1教师负担大,包括课务,班务,教材变迁2我们的专业呈现半公共领域,谁都想进就进。
这些都限制了老师专业的发展。
于是,她提出了教师发展之路是自我发展还是被动推进?关键词二:教育写作(一旦飞翔,永远飞翔)什么叫教育写作?写作而非习作;教师的写而非他人的写;教育写作而非专业写作。
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为自己寻找突围之路。
可以通过赛课,业绩,游学来达到突围,但能从赛课中脱颖而出的必须要有舞台表现能力,这不是后天培养就能有的。
再说通过业绩来突围那也是非常辛苦的,因为业绩怎样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还有一条突围之路就是游学,可以是体外制,自主性,拓展式发展,这条突围之路与前两条相比较相对要容易一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完成自己的突围。
我觉得王老师这句话说的很好,那就是“走自己的路,知山那边的风景,为自己找寻一双隐形的翅膀。
教育科研推动农村音乐教师卓越发展的个案研究——一位音乐名师的成长经历解读
教育科研推动农村音乐教师卓越发展的个案研究——一位音
乐名师的成长经历解读
王丽琴;陈璞
【期刊名称】《教育参考》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研究以一位从农村中学走出的音乐名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公开发表的成果和自传体文章解读,分析其在微观学习环境中经历的专业学习和发展过程,重点探究教育科研在其中的推动与催化作用。
基于此,归纳农村教师的成长动力机制、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等,并对体制内教师晋升与发展的科研要求等现象进行反思。
【总页数】6页(P91-96)
【作者】王丽琴;陈璞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市川沙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科研与实践是优秀音乐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以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小学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实验教师专业成长为例
2.基础音乐教育名师个案专业成长历程的启示——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3.一位音乐教师成长的轨迹——读姜金富音教专著《心之河——28年音乐教育实践》
4.构建“雁群式”教师发展体
系,做有温度的音乐教育人——合肥市方玲玲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研修侧记5.高校音乐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析———评《高校音乐教育与“卓越教师”培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王丽琴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下旬)》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广大中学教师的困扰,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作文教学应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学生写作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应客观公正,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总页数】1页(P42)
【作者】王丽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2.妙用联想,让作文教学散发魅力——启发联想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本色语文下的作文教学”全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邀请函
4.发现作文教学中的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5.让个性化写作成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不要神秘化,也不要庸俗化。
二、我们怎么做课例研究:来自浦东的实践
2008年起,与安桂清博士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在双语、心理、物理、 数学等学科开始初步尝试,对课例研究的酸甜苦辣有了初步体验; 2010年起,与安桂清博士合作开展课例研究推广项目,在4所民工子 女小学、育人中学等开展小学语、数、英、美和初中政治学科的探索, 形成了课例研究推广的基本步骤与基础策略; 2011年下半年起,自发形成课例研究小组,先后在高东中学、沪新中 学、三林东校等公办学校进行深度推进,进一步坚定了合作开展课例 研究的信念。 2012年6月-12月,举办两次集中性的推介、研讨活动,对课例研究形 成较为清晰的认识,高东、沪新、南汇四中等学校各自形成相对独立 的模式。 2013年3-4月,借进入进才中学挂职的契机,成立“课堂观察团”, 已组织3次课堂观察活动。 2013年4-5月,高东、沪新相继举行署级、区级课例研究展示活动。 《当代教育家· 浦东教育》杂志即将推出4篇课例研究专题文章。
0.20
0.00
图4 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
(4)“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研活动中教师缺乏真正 的合作学习,研讨风气有待进一步开创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青浦 普陀 静安 浦东 长宁 徐汇 宝山 金山 质疑别人的经验和 做法 表达自己的经验与 不足 听别人发表意见 梳理讨论中的主要 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设 想
1、袁艾雯
体育课小组合作的课例研究 2012年4-5月
第一次启用见习教师开课,第一次尝试室外集体观课
2、张琳
历史课课例研究 2012年5-6月
与学校“科学发展主题培训”结合的议课环节
3、田志卿 化学课课例研究 2012年10月
每次议课与改进,都是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与提升
(二)高东模式:基于课堂持续改进的课例研究 一般的课例研究,教师最 多开三次课。 有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从 2012年3月起到上周,已经 开了7次课。 在科研人员的陪伴下,他 始终坚持的小组合作课堂 越来越具备了佐藤学描述 的“润泽”的味道。
LOGO
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
王丽琴 2013年4月22日
引子、“课例研究”之前的我
“相遇”——研究也是一段生命的旅程 2000年冬,一个实验小学的田野考察(半个月,硕士论文的 一部分) 2002年秋冬,四位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深度访谈(第一次公开 发表3万字左右的质性研究报告) 2001-2005年,28位江苏省名校长名教师的集体性个案研究 (第一次参与大型课题研究,负责一位名校长及质性研究方 法培训) 2003-2005年,3所中小学的田野研究(两年的艰苦蹲点,一 生的幸福体验,见博士论文和个人专著《教学秩序初探》) 2004年至今,以教育随笔与专业批注的方式与一线教师通过 网络相遇(如即将出版的《孩子我看着你长大》反思· 批注版) 2008年至今,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唯一没有中断过的 角色与努力)
改进课增加了作品展示环节,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也明显提高。
这个小帅哥的作品有自己的创意,得到了老师的特别表扬,好开心!
(四)“农村包围城市”:进才中学“课堂观察团” 活动
重点中学为什么往往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策略:“课堂观察团”与学校“新辰杯”教学比赛相结合 已经组织的三次课堂观察团活动: 科学素养 1.张丽的生命科学课(2013年3月19日下午) 观察主题:职初教师课堂提问方式、高中生课堂学习状态 人文:民主 2.吴威的文言文课(2013年3月28日下午) 观察主题:职初教师课堂理答方式、高中生课堂学习状态 3.沈慧的心理课(2013年4月9日上午 ) 观察主题:各环节学生言语、非言语反应及老师的应对、 人文:开放 骨干教师理答方式 研究主题: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科艺特色)
集体研讨
独立钻研
有专家指导的研讨
只和同伴研讨
图1 教师认为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依据八区统计结果835份有效问卷)
金山
2.83% 22.33%
宝山
18.37%
徐汇 长宁 浦东 静安 普陀
56.46%
青浦 0% 50% 100%
ºººº ºººº
ºººº ºººº §
同事间随时交流
教研组常规活动
图2 你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的满意程度
(一)沪新模式:团队支持下的课例研究
以“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为组织实体 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抓手 以创建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 为旨归
沪新中学的“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
2006年组建。 由五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带教导师、 分管领导等)构成,是教、研、训一体的组织。 校长亲自负责,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具体落实,教 导处、教科室两处室联合开展。 制定了章程和管理条例,每2周活动一次,安排说课、上 课、观评课、讲座、参观、读书、拓展等活动。
图5 在集体教研活动中最擅长做和最经常做的是
资料链接2:“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 目 课例研究与日常公开课活动的区别(安桂清)
课例研究
有研究的主题
日常公开课活动
主题不明确;或泛化
严格意义上的选题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着眼于研究的探讨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 强调行为跟进
选题随意;或从评课出发选题 写教案
着眼于评课的讨论 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 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
课例研究的基本要素
课例研究的目的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方法
形式 过程 条件 关键 成果
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
以课为载体,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需要支持性环境 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不断的行为改进
我的讲座提纲
“课例研究”是什么:来自专家的探索 我们怎么做课例研究:来自浦东的实践 课例研究推进策略(含课堂观察):给同行的建议
一、“课例研究”是什么:来自专家的探 索
概念辨析——玩弄新名词,还是“旧瓶装新酒?”
“课例”与“案例” “课例研究课”与“家常课”、“公开课” “课例研究”与“教研活动”
三、课例研究推进策略:给同行的建议
课例研究“八步曲”及其变式 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与使用 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
策略一:课例研究“八步曲”
第一步,确定各校参加课例研究的学科和主要人员。 第二步,所有老师阅读课例研究学习资料。学习这些资料 的过程,也是课题组成员逐步确定的过程,没有兴趣或感 到不能坚持到底的老师可以选择退出。 第三步,各组开展讨论,确定本组的研究主题,在此基础 上共同确定本校课例研究活动的开课老师和教学主题。注 意:先定研究主题,再定教学主题;研究主题的讨论过程 最好有研究人员全程参与;开课老师以自荐为主,推荐产 生时,也要充分尊重其主观意愿,选择其方便的时间和喜 欢的教学主题。 第四步,开课教师独立备课,尽量体现课例研究对备课的 特殊要求,如复线型教案的撰写等。 第五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放第一次公开课,所有本校课 题组成员参加,作为观察员,从不同视角观察课堂进程。 教学过程全程录像,便于事后对课堂过程进行记录、整理。
区别于教研活动
感悟3.既关注课堂上的教,更关 注课堂上的学 。
资料链接1:“八区联动”校本研修调研的结论与 讨论 王 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1)多数教师欢迎集体研讨、欢迎有专家指导的研讨。
金山 宝山 徐汇 长宁 浦东 静安 普陀 青浦 0% 50% 100% 金山 宝山 徐汇 长宁 浦东 静安 普陀 青浦 0% 50% 100%
问题不断涌现,研究还 在继续。
(三)民工子女校的尝试:体验研究的幸福
为什么选择到民工子女小学做课例? 课例研究推进中,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谁更 重要? 项目制的优势与欠缺
康桥工友小学黄正倩老师的英语课例 《SEASON》
◆该校英语教研组老师全体参加,经过多次讨论,确定的研究主题为:民 工子女小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课堂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三大策略:游戏、对话、赏识
大别山小学桂小珍、张妍妍老师的数学课例《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经数学组老师讨论,针对民工子女缺少预习的习惯和条件,确定利用 该校特有的晚托班,设计一种以复习旧知识、恢复“前概念”为主 要内容的“引桥课”,为新授课打下基础。 ◆两个平行班在新授课后进行小测试,发现,上过引桥课的班级,学生 更容易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练习正确率明显提高。 ◆而《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竟然成了桂老师的最后一课。
对课例研究的“精神气质”的若干感悟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 学过程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安桂清)
规划 行动 观察 反思
疑问
重新规划
行动
观察
反思
区别于案例
形成报告 感悟1.对真实的课堂 教学过程的真实的研究
国际视野中的课例研究(以日本为例)
1.步骤
设计一堂研究课 实施研究课 观察研究课
与的合作性研究
课例研究拓展学习资料推荐1
◆安桂清及其团队在《人民教育》2010年第21期2011.3-4期 系列文章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一:课例研究主题的确 立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二:教案的合作设计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三:课堂观察工具的开 发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四:课后研讨活动的开展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六 :课例研究的认识与 实践误区
课例研究拓展学习资料推荐2
◆王荣生、高晶在《教育发展研究》2012(8,10)发表 《“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 王荣生教授指出“在我国的‘课例研究’推进中,明显存 在以日本‘授业研究’为标杆的倾向,本土经验或被遗弃 或被遮蔽,本土强有力的‘课例研究’被自我边缘化。” 此文对课例研究的已有探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些非常 尖锐的问题 如“课例研究”的要点在“课例”,还是“研究”? 教师一个人研究“课例”算不算“课例研究”? 课堂观察是否是“课例研究”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