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合集下载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反思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对傣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提前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傣族音乐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这说明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互补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加大合作学习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歌曲中部分节奏和音高的掌握,如:连续的切分节奏、跳跃的音程等;
(3)竹笛演奏方法的学习,尤其是吹奏技巧和音色控制;
(4)将音乐与自然美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同时,感悟自然之美。
举例解释:
-对于傣族音乐风格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其他傣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特点;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音高,教师可以采用分步骤教学、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逐一突破;
-通过实际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竹笛的音色、演奏方法,并介绍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参与学唱、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结合凤尾竹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其自然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1)对傣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尤其是学生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对傣族音乐特点的把握;
然而,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有时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过于关注细节,导致学生难以抓住核心知识。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将在备课阶段更加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同时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针对大班幼儿,旨在通过欣赏凤尾竹的特点和月光下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观察力。

教学时间为一节课,约40分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凤尾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认识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月光对凤尾竹的影响。

3.掌握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月光下的凤尾竹。

能力目标1.观察凤尾竹的特点与月光对凤尾竹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2.发扬幼儿的人文关怀,培养幼儿的情感与审美意识。

3.通过合作、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师生问候•唤起幼儿观察月亮和植物的兴趣,先问孩子们在晚上是否会看到月亮,再问朵棉花、种豆子等他们平时喜欢看和照顾的植物。

2. 教学实施(30分钟)•第一步: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片和文字介绍凤尾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5分钟)。

•第二步:带领孩子们到园子里观察凤尾竹和月光下的凤尾竹(15分钟)。

•第三步: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请几位幼儿分享(10分钟)。

3.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总结全序,激励幼儿用眼睛去认识更多的美丽事物,并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深入了解了凤尾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孩子们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月光下的凤尾竹,加深了幼儿对月光的印象。

在活动中,教师及早备物,多方考虑,保障了活动的进行。

在引导语言和个别关爱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下,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与审美意识。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感受凤尾竹的优美姿态和月光下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用舞蹈动作表现凤尾竹的动态和月光的柔和。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舞蹈动作,表现凤尾竹和月光的美。

2. 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协调和优美。

2. 集体舞的队形变化和协作。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视频或图片资料:《月光下的凤尾竹》相关素材。

2. 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3. 舞蹈动作图解。

4. 舞蹈道具:扇子、花环等。

环境准备:1. 宽敞的舞蹈场地。

2. 柔和的照明,模拟月光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凤尾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凤尾竹的姿态,感受其在月光下的美丽。

2.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跟随学习。

重点教授扇子舞和花环舞,强调动作的协调和优美。

3. 练习舞蹈: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集体舞排练:组织全体幼儿进行集体舞排练,教授队形变化和协作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舞蹈学习的热情。

2. 舞蹈动作掌握情况:检查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优美度。

3. 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幼儿在集体舞中的协作表现,包括队形变化、相互配合等。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陪伴幼儿观看《月光下的凤尾竹》表演,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

2. 艺术创作:邀请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凤尾竹,展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舞蹈表演: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邀请家长和老师观摩,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六、教学步骤1. 欣赏导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宁静和美好。

2. 讨论感受: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氛围,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为《月光下的凤尾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学习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凤尾竹的优美姿态。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并欣赏葫芦丝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性表现。

教学重点: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录音机、音乐CD、凤尾竹图片。

学具:舞蹈服装、手绢、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傣族服装,吹奏葫芦丝,带领幼儿跳《月光下的凤尾竹》舞蹈,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幼儿闭眼倾听,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感。

(2)出示凤尾竹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凤尾竹的特点。

(3)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位队长,队长带领队员学习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展示(5分钟)每组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幼儿给予鼓励和掌声。

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月光下的凤尾竹1. 感受音乐2. 观察凤尾竹3. 学习舞蹈动作4. 小组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舞蹈动作,并尝试创编新的舞蹈动作。

答案:根据个人表现,家长可给予适当鼓励和指导。

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凤尾竹。

答案: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凤尾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动作,提高了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美妙旋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了解傣族的文化特点,增长见识。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歌唱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能用优美的动作表现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舞蹈动作图示。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谈谈对歌曲的感受,了解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2)让幼儿分组练习,加强集体合作意识。

3. 动作表演:(1)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组织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参与。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和动作表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2. 关注幼儿在集体合作中的态度和行为,评价他们的团队精神。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分享所学歌曲,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

2.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庭周边的自然环境,鼓励幼儿用诗歌或歌曲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复习所学歌曲,加强记忆。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傣族的文化知识,增进幼儿对不同民族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反思教案设计目标:1.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感受音乐情感;2.能够听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3.提高幼儿协作能力和表演自信心。

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选择一首轻快的歌曲,让孩子们跟随节奏轻松活动,释放身体的能量,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 欣赏音乐:放送《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特点。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孩子们聆听这首轻松优美的音乐,并引导幼儿品味音乐艺术,理解音乐语言和情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认知和接受。

3. 体验乐器:学习凤尾竹的身段,让孩子们掌握凤尾竹的姿势,领略特别的农家音乐文化。

老师现场演示使用凤尾竹的方法,让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动作,体验农村音乐文化,体验农村乐器的美丽。

4. 唱歌跳舞:通过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孩子们感受凤尾竹的美感和音乐的动感。

跳舞时,老师伴随音乐舞蹈,引导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

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发挥创意,利用教室中的物品,发挥幼儿的聪明才智,制作简单的道具或服装,让孩子们更好的感知音乐和舞蹈。

评估方式:1.通过活动中的综合观察,了解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2.通过开展讨论和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评估教案设计和活动效果。

反思:1.活动设置的时间不好,一小时太短,不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2.音乐的选择也不太适合孩子们的体验,下次可以根据年龄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音乐;3.在制作活动的道具或服装时,孩子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下次可以加强亲子互动和自主学习的环节,吸引孩子更加主动的参与。

总结:音乐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感受音乐情感,提高幼儿协作能力和表演自信心。

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案,以期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课程,教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

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傣族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傣族舞蹈的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舞蹈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弯腰、旋转、跳跃等。

难点:掌握舞蹈的节奏和韵律,能够独立完成舞蹈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视频、图片、乐器等。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傣族舞蹈的美。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如:弯腰、旋转、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舞蹈动作的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3. 舞蹈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舞蹈动作、节奏和表演顺序。

3. 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4. 成果展示(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2.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傣族舞蹈基本动作:弯腰、旋转、跳跃等。

2. 舞蹈创作要点:动作、节奏、表演顺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舞蹈作品。

答案:学生回答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舞蹈动作、创作方法以及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本掌握了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舞蹈作品。

但在舞蹈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方面仍需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描绘夜晚凤尾竹美景的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优美的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舞蹈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的美感。

难点: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境,学会用适当的动作表现夜晚凤尾竹的美。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舞蹈垫、月光效果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意境,让幼儿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练习。

(3)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拓展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意表演,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夜晚凤尾竹的美。

(2)邀请家长观看幼儿的表演,分享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舞蹈动作、音乐理解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舞蹈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舞蹈练习等。

2. 舞蹈动作掌握:评价幼儿是否能够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动作是否规范、优美。

3. 音乐理解: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评估幼儿对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理解程度。

七、家园共育:2. 家庭作业:布置适当的回家作业,如让幼儿在家中练习舞蹈动作,家长协助记录幼儿的进步。

八、课程延伸:1. 民族音乐欣赏:引导幼儿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幼儿了解更多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2篇)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2篇)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目标:1.欣赏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柔和、婉转动听的音色。

2.在音乐欣赏中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傣族乐器葫芦丝。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尝试跳孔雀舞。

活动准备:1.音乐录音《月光下的凤尾竹》、电脑、音响。

2.课件1与音乐相匹配的傣族风景。

课件2泼水节。

3.葫芦丝一个、孔雀头饰及服装一套、傣族女装一套。

4.孔雀羽毛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老师身穿傣族服装以傣族姑娘的角色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道傣族吗?师:我们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那里风景秀美,人们都能歌善舞,今天我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3.了解傣族乐器葫芦丝,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出示葫芦丝问:它为什么叫葫芦丝?师:因为这个乐器上面部分是一个葫芦而它吹出来的音乐就像丝绸一样柔和、婉转所以我们傣族人把他叫做葫芦丝。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曲子吧。

4.看课件1通过欣赏风景进一步欣赏乐曲。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之外还有秀美的风景呢!我们再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师:你刚才看到了哪些风景?师:你最喜欢什么风景?师:我们傣族的竹林是最有名的,特别是到了晚上天上挂了一轮明月,月光照在凤尾竹上特别美所以人们就用葫芦丝演奏了一首乐曲就叫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5.通过欣赏孔雀舞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跳孔雀舞。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音乐还引来了谁呢?(老师带上孔雀头饰,穿上孔雀裙)它会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老师跳孔雀舞。

(2)说说看到了哪些动作,孔雀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3)师幼共同听音乐跳孔雀舞。

(4)幼儿戴上头饰和老师一起来跳舞。

(5)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6.去参观傣族泼水节结束活动。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美妙的音乐,有秀美的景色,有漂亮的孔雀,我们傣族人还很喜欢过泼水节呢!瞧那边的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快过去吧。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的背景及特点,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 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凤尾竹摇曳生姿的样子。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词。

2.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 通过欣赏、学唱、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频文件。

2. 准备歌词卡片。

3. 准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让幼儿欣赏。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韵律。

3. 分析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4. 学唱歌曲: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5. 表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舞蹈表演,表现凤尾竹摇曳生姿的样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唱、表演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价幼儿对歌曲旋律、节奏的掌握情况。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创意表现,如自编舞蹈动作等。

4. 综合评价幼儿在艺术领域的成长和进步。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幼儿的音乐会,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

2. 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凤尾竹,感受自然之美。

3. 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凤尾竹,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3. 鼓励合作参与: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安全: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幼儿情绪: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3. 保持教学耐心:对待幼儿要有耐心,鼓励他们不断尝试,不怕失败。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成果: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在艺术领域的收获。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与教学反思活动背景简介该音乐活动是为大班儿童设计的,通过教唱儿歌,加上手势与舞蹈,配合乐器弹奏,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古箏,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教案借鉴了著名作家李清照的词句《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并选取了陈慧娴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活动的主题曲。

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乐器——古箏;2.学唱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3.学习音乐手势与舞蹈;4.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5.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歌曲学唱1.让孩子先听一遍歌曲,让他们熟悉旋律;2.教唱歌曲,让孩子们跟着唱两遍,尽可能达到谐音的效果,旋律简单,节奏明朗,适合幼儿学唱;3.一边教唱,一边向孩子们教授歌曲理解、文化内涵,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古箏,什么是月光下的凤尾竹;4.加强练唱,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歌曲。

音乐手势与舞蹈1.向孩子们展示古箏的外形和弹奏的方式;2.让孩子们模仿古箏演奏动作,例如用手拨弦、用手指点节拍等;3.学习舞蹈动作,根据歌曲节奏,在适当的位置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乐器演奏1.让孩子们了解古箏的演奏方式和音质特点;2.教授一些简单的古箏演奏技法,让孩子们体验弹奏的乐趣;3.汇集孩子们所学的音乐元素,在演奏歌曲的时候,让孩子们自己弹奏古箏,做到演唱与演奏相结合。

教学时长本次音乐活动完成的时间为1.5小时。

教学反思此次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训练了孩子们的听力、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欣赏和参与热情。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唱歌音高不准,节奏不正常,需要更多的练习机会。

在下一次教学中,我们将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训练和演练,提高他们唱歌的技巧。

此外,有些孩子对古箏这种音乐乐器还不是很熟悉,加之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没有给孩子们展示更多、更详细的古箏演奏技法。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凤尾竹的美妙姿态和夜晚的宁静氛围。

2. 学习用肢体语言表现凤尾竹摇曳和舞蹈的样子。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用肢体语言表现凤尾竹的姿态。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凤尾竹的摇曳。

2. 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保持节奏感和协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凤尾竹图片、夜晚背景图。

2. 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3. 道具:竹竿、彩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凤尾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凤尾竹的姿态,并结合夜晚背景图,让幼儿想象在月光下凤尾竹的样子。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 理解歌词: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表达的内容。

4. 动作创编: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凤尾竹摇曳和舞蹈的样子。

可以邀请幼儿上前示范,并给予鼓励。

5. 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动作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凤尾竹的姿态和夜晚的宁静氛围。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模仿凤尾竹的动作,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在课后,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凤尾竹动作的模仿,录制视频,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以此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竹竿和彩带在家中布置一个“月光下的凤尾竹”场景,感受歌曲中的意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动作的表现。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歌曲和活动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表现凤尾竹的姿态,以免动作过大造成伤害。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教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内容:学习演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东南亚音乐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东南亚音乐风格,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能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高,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难点:理解东南亚音乐风格,能够用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表现歌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鼓、沙锤等乐器。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歌词含义。

3. 乐器演奏:教师指导幼儿使用乐器,如鼓、沙锤等,为歌曲伴奏。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练习演奏歌曲。

5. 成果展示:每组轮流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并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月光下的凤尾竹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月光下的凤尾竹景象,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家长协助幼儿,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点。

3. 请家长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景象。

作业答案:1. 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

2. 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点。

3. 用画笔和画纸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幼儿们对《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乐器演奏和分组练习。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精品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精品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凤尾竹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大班音乐课程,依据教材第七章《美丽夜景》中第二节《月光下凤尾竹》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解竹乐器——笛、箫基础知识,学习以《月光下凤尾竹》为主题音乐作品,通过演唱、节奏打击和身体律动,体验音乐带来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认识竹乐器,知道笛、箫演奏方法和特点。

2. 通过学习《月光下凤尾竹》,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美好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笛、箫演奏方法掌握;音乐作品《月光下凤尾竹》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笛、箫各一把,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人一份歌谱,画有竹子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月光下竹林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竹林特点,感受夜晚宁静。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夜晚竹林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笛、箫演奏方法,展示演奏技巧。

播放《月光下凤尾竹》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乐曲节奏、旋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唱《月光下凤尾竹》,逐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

分组练习,每组选一名领唱,其他学生跟随。

4. 身体律动(10分钟)根据音乐节奏,设计简单身体律动,引导学生边唱边跳。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律动。

5.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用画有竹子小卡片,设计一个与音乐作品相关场景。

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评价、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月光下凤尾竹》2. 内容:竹乐器:笛、箫音乐作品:月光下凤尾竹演奏方法:笛、箫演奏技巧演唱技巧:音准、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月光下凤尾竹》,设计一个与音乐作品相关场景。

2. 答案:歌词:略场景设计:学生可自由发挥,例如描绘月光下竹林、吹笛仙子等。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1)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1)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美丽的民族音乐》,详细内容为《月光下的凤尾竹》。

通过学习该曲目,让学生了解我国傣族音乐特色,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优美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傣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舞蹈动作的熟练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优美旋律,了解傣族音乐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凤尾竹道具、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傣族音乐的美。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曲子的感受。

2. 知识讲解:介绍傣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特点。

3. 实践操作:a. 教学音乐节奏:引导学生用手拍击桌面,练习简单的音乐节奏。

b. 教学舞蹈动作:示范并教授基本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互相纠正,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曲名:《月光下的凤尾竹》2. 傣族音乐特点:优美、抒情、节奏明快3. 音乐节奏:简单明了,易于掌握4. 舞蹈动作:优雅、舒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舞蹈动作,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作业,展示学生舞蹈动作的熟练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傣族音乐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傣族音乐和舞蹈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活动准备: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师: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教案来。

自:屈;老师教。

案网,看到了什么?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发髻、筒裙、图案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五、幼儿创作: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六、活动结束: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活动反思: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充分给幼儿探索的材料和机会,激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发现。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体验民族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2、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朴实,学习简单的孔雀舞。

3、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舞蹈的美。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Flash、羽毛、葫芦丝、二胡。

活动过程:一、进入教室师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道傣族吗?幼:知道。

师: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呀?幼:不知道。

师:傣族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二、欣赏音乐师: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感觉?幼:好听、开心,感觉象在妈妈怀里睡着了一样。

师:恩,好的,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那你感觉怎样?有不同的意见吗?师小结: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很宁静、悠扬,心里感觉很舒畅,象小河流水一样。

三、再次欣赏,分辨乐器师:那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你们知道吗?幼:二胡、葫芦丝、喇叭。

师:我们来听一听是不是这些乐器演奏的?试一试乐器。

师:有的小朋友说二胡,有的说用葫芦丝,那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

幼:葫芦丝。

师: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呀?出示葫芦丝,师:这段音乐主要是用葫芦丝演奏的,是我们傣族的一种民族乐器,你们猜猜看它为什么叫葫芦丝呀?幼:因为上面有个葫芦。

师:恩,还因为它吹奏出来的声音就象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盈,所以称它为葫芦丝。

我们一起吹一吹吧!(等待前奏再开始)四、欣赏Flash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呢!我们一起欣赏吧!看完后提问: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幼:有很多竹子。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悠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民族特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视频。

2.教学道具:竹筒、竹叶、头饰、纱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民族特色。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中有哪些民族特色?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情境体验(1)教师设置情境:假设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云南,看到了月光下的凤尾竹。

(2)教师分发竹筒、竹叶、头饰、纱巾,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表现月光下的凤尾竹。

4.集体协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民族特色。

(2)教师分发道具,每组用道具表现自己的民族特色。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2)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演唱、表演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5.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民族风情展览,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主题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文本和图片,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美丽和神韵,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万物充满关注和爱。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文本中的音、韵、意,让学生对文学韵律有一定的认识。

3、能力目标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美丽和神韵难点:让学生对文学韵律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对诗歌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月光下的凤尾竹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图片呈现凤尾竹的样子,问学生对凤尾竹的了解,会不会赏析凤尾竹?(6分)2、语文知识讲解对于熟悉诗歌的学生,可注重诗歌的韵律、意境等,让学生畅想诗歌中的意境与感受。

对于不熟悉诗歌的学生,讲解诗歌的各个部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和特点。

为欣赏诗歌做好语文基础铺垫。

(10分)3、情感课堂通过欣赏文本和图片,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美丽和神韵。

(20分)4、创造性思考提出问题:你在月光下,发现一个你想象不到的美丽事物。

你会想象到一个什么样的美丽事物?你会怎么样去描绘它?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所想象的美丽事物,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20分)5、展示作品让学生依次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

(4分)6、教学反思进一步让学生分享自己绘画与写诗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分)五、板书设计月光下的凤尾竹六、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方式交替,包括图片、文本、绘画和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多种模式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七、教学资源图片、文本、学生自己的绘画和诗歌作品。

八、教学评价1、情感目标通过对诗歌的欣赏,让学生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有更多的关注和认识。

2、知识目标让学生对文学韵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3、能力目标通过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美丽和神韵,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和文本,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感受和思考。

大班音乐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说教材音乐欣赏这种借助旋律以诠释意境的艺术方式,必须通过静静地欣赏才能感受它特有的魅力,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首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几乎人人都能哼唱,而用葫芦丝这一民族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就更加悠扬动听了。

这首乐曲有很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乐曲段式清晰,很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可以让孩子们在优美动听的葫芦丝演奏中得到与众不同的美的体验。

二、说目标根据大班幼儿的音乐欣赏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1.喜欢欣赏音乐,学会安静地倾听2.熟悉曲调,通过图谱初步感知乐曲AAB结构,感受乐曲轻柔悠扬的民族风格。

3.尝试用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身心一体感受乐曲的旋律美三、说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优美,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难点:能感知aa段主旋律演奏与b段变奏和结束部分的不同依据:轻柔悠扬的曲调让幼儿感兴趣受启发,不同的音乐幼儿的表现力是不同的。

四、说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课前知识准备:知道葫芦丝这个民族乐器,欣赏过其他的葫芦丝乐曲。

2、物质准备:乐曲分析图谱(用月亮仙子和凤尾竹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乐曲的节奏和段式)、用葫芦丝演奏的乐曲MP3以及配合乐曲欣赏的舞蹈视频、月亮头饰一个,凤尾竹的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五、说教法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音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示范法、讨论法、讲解法、提问法和游戏法。

1、示范法:幼儿通过教师的直观形象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使幼儿更感兴趣。

2、讲解法:图谱的展示,老师的讲解更加深了幼儿心目中曲子的旋律和情感体验。

3、讨论法:让幼儿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与同伴交流。

4、提问法:教师的提问再次肯定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再次引发幼儿的思考。

六、说过程1、伴随着已欣赏过的葫芦丝乐曲,幼儿与老师一同舞蹈着进入教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活动目标:
1.欣赏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柔和、婉转动听的音色。

2.在音乐欣赏中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傣族乐
器葫芦丝。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尝试跳孔雀舞。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月光下的凤尾竹》、电脑、音响。

2. 课件1与音乐相匹配的傣族风景。

课件2泼水节。

3.葫芦丝一个、孔雀头饰及服装一套、傣族女装一套。

4.孔雀羽毛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身穿傣族服装以傣族姑娘的角色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
道傣族吗?
师:我们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那里
风景秀美,人们都能歌善舞,今天我就带来了一首好听
的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
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
3.了解傣族乐器葫芦丝,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出示葫芦丝问:它为什么叫葫芦丝?
师:因为这个乐器上面部分是一个葫芦而它吹出来
的音乐就像丝绸一样柔和、婉转所以我们傣族人把他叫
做葫芦丝。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曲子吧。

4.看课件1通过欣赏风景进一步欣赏乐曲。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之外还有秀美的风景呢!我们再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师:你刚才看到了哪些风景?
师:你最喜欢什么风景?
师:我们傣族的竹林是最有名的,特别是到了晚上
天上挂了一轮明月,月光照在凤尾竹上特别美所以人们
就用葫芦丝演奏了一首乐曲就叫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5.通过欣赏孔雀舞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跳孔雀舞。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音乐还引来了谁呢?(老师带上孔雀头饰,穿上孔雀裙)它会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老师跳孔雀舞。

(2)说说看到了哪些动作,孔雀在干什么,并学一
学。

(3)师幼共同听音乐跳孔雀舞。

(4)幼儿戴上头饰和老师一起来跳舞。

(5)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6.去参观傣族泼水节结束活动。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美妙的音乐,有秀美的景色,有漂亮的孔雀,我们傣族人还很喜欢过泼水节呢!瞧那边的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快过去吧。

(放可见泼水节,师幼跟随音乐跳着欢快的舞步出活动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